高中女生学习体育消极态度的心理分析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观察,以及对同行们的询问了解,发现目前体育课堂上高中女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有较大差异,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消极。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就高中女生学习体育态度消极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体育学习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是学生体育学习动力调节系统的重要心理成分,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选择、准备及学习行为。   一、高中女生学习体育消极态度的表现形式   1. 学习体育缺乏自觉性,意志薄弱,怕困难,支持力差。   2. 学习体育兴趣不浓,甚至厌恶体育学习。   3. 缺乏学习体育的热情与成功喜悦的积极体验。   4. 精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讲解、看示范、动作练习不专心,喜欢课上聊天。   5. 怕脏,怕累,怕苦,怕风吹日晒,胆小退缩,不敢练习有难度的动作,不愿做量大和强度大的练习或敷衍了事。   6. 上课拖沓,体育课不能准时到位,经常请假。   二、体育消极态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 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不够。很多学生在上课前问:“老师我们今天玩什么?”,在课堂上教有难度的动作,学生会说:“老师,这个我不会玩。”学生没有体育学习的意识,把体育和玩等同起来。   2. 学生的身体机能状态较差,体能低下,有的学生学习效果每次都不如其他同学,且总达不到练习要求,这样在学生精神上产生一定压力,出现消极、厌学的状况。   3. 由于生理变化引起的。由于缺乏有关生理卫生知识和科学的引导,学生对运动产生顾虑,不敢运动或怕运动。   4. 学生群体之间的影响。当群体学习消极时,一旦有人学习积极,就会遭到孤立,甚至嘲笑,从而打击了积极学习的欲望。   (二)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 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能力低下,教法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2. 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进度的快慢,教学环境的布置,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中的言谈、表情、举止、表现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课外体育活动,身体运动习惯方面的原因   课外体育活动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竞争性、创造性、新颖性,学生在运动中得不到成功和快乐的体验,不能形成身体运动的习惯。   (四)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方面的原因   要有一份称心的工作,首先要看学识、学历,而不是看你的身体如何、有什么运动特长,这就是社会的大环境。同时现在的高中女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备受家长宠爱,许多家长只要她们一心一意地读书,从不让她们从事任何体力劳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校自然就不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再有我国的教育体制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对学校的体育课、活动课重视不够,这样进一步滋长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   (五)自然环境   如场地泥泞、太热、太冷、风沙等对体育运动的制约。   三、改变高中女生不良学习体育态度的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高中女生的基本体质状况、体育基础和承受能力,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对学生产生新异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采用即时反馈,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在体育学习中给学生提供其体育学习表现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调节自身心理和行为,以协调与他人、集体的关系等树立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客观、公正、机智的奖惩,对良好的榜样进行正强化,对不良榜样进行负强化以改变其他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   (三)引导学生行为,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当一个人的态度与其外部行为不一致时就会产生矛盾,人会感到不愉快,所以应设法使两者趋向一致。   (四)沟通师生感情,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恶劣的师生关系会形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喜欢体育老师,一般也就喜欢上体育课。反之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作风粗暴或体罚学生,学生不喜欢教师,大多也不太喜欢上体育课。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动之以情,以真诚的态度获得学生的合作,从而促使其态度的转变。   (五)发挥班集体的影响,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学生是组成班集体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班上的一员,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学生会为自己班上的球队加油喝彩;会为自己班上整体学习水平提高而骄傲,这都是集体荣誉感的表现。同时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也会影响学生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六)发挥体育教师的模范作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学识、能力水平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发挥模范作用,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七)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向学生传授生理卫生与体育保健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有正确的认识,克服好奇、怕羞心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观察,以及对同行们的询问了解,发现目前体育课堂上高中女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有较大差异,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消极。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就高中女生学习体育态度消极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体育学习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是学生体育学习动力调节系统的重要心理成分,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选择、准备及学习行为。   一、高中女生学习体育消极态度的表现形式   1. 学习体育缺乏自觉性,意志薄弱,怕困难,支持力差。   2. 学习体育兴趣不浓,甚至厌恶体育学习。   3. 缺乏学习体育的热情与成功喜悦的积极体验。   4. 精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讲解、看示范、动作练习不专心,喜欢课上聊天。   5. 怕脏,怕累,怕苦,怕风吹日晒,胆小退缩,不敢练习有难度的动作,不愿做量大和强度大的练习或敷衍了事。   6. 上课拖沓,体育课不能准时到位,经常请假。   二、体育消极态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 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不够。很多学生在上课前问:“老师我们今天玩什么?”,在课堂上教有难度的动作,学生会说:“老师,这个我不会玩。”学生没有体育学习的意识,把体育和玩等同起来。   2. 学生的身体机能状态较差,体能低下,有的学生学习效果每次都不如其他同学,且总达不到练习要求,这样在学生精神上产生一定压力,出现消极、厌学的状况。   3. 由于生理变化引起的。由于缺乏有关生理卫生知识和科学的引导,学生对运动产生顾虑,不敢运动或怕运动。   4. 学生群体之间的影响。当群体学习消极时,一旦有人学习积极,就会遭到孤立,甚至嘲笑,从而打击了积极学习的欲望。   (二)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 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能力低下,教法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2. 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进度的快慢,教学环境的布置,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中的言谈、表情、举止、表现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课外体育活动,身体运动习惯方面的原因   课外体育活动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竞争性、创造性、新颖性,学生在运动中得不到成功和快乐的体验,不能形成身体运动的习惯。   (四)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方面的原因   要有一份称心的工作,首先要看学识、学历,而不是看你的身体如何、有什么运动特长,这就是社会的大环境。同时现在的高中女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备受家长宠爱,许多家长只要她们一心一意地读书,从不让她们从事任何体力劳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校自然就不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再有我国的教育体制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对学校的体育课、活动课重视不够,这样进一步滋长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   (五)自然环境   如场地泥泞、太热、太冷、风沙等对体育运动的制约。   三、改变高中女生不良学习体育态度的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高中女生的基本体质状况、体育基础和承受能力,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对学生产生新异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采用即时反馈,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在体育学习中给学生提供其体育学习表现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调节自身心理和行为,以协调与他人、集体的关系等树立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客观、公正、机智的奖惩,对良好的榜样进行正强化,对不良榜样进行负强化以改变其他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   (三)引导学生行为,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当一个人的态度与其外部行为不一致时就会产生矛盾,人会感到不愉快,所以应设法使两者趋向一致。   (四)沟通师生感情,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恶劣的师生关系会形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喜欢体育老师,一般也就喜欢上体育课。反之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作风粗暴或体罚学生,学生不喜欢教师,大多也不太喜欢上体育课。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动之以情,以真诚的态度获得学生的合作,从而促使其态度的转变。   (五)发挥班集体的影响,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学生是组成班集体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班上的一员,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学生会为自己班上的球队加油喝彩;会为自己班上整体学习水平提高而骄傲,这都是集体荣誉感的表现。同时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也会影响学生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六)发挥体育教师的模范作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学识、能力水平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发挥模范作用,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七)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向学生传授生理卫生与体育保健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有正确的认识,克服好奇、怕羞心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相关内容

  • 如何提高高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 摘 要:我认为,从小学到高中这一成长过程中,女生在高中阶段的变化是最为显著的,由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一下子变成了文静.沉默的大姑娘,在体育学习上通常表现为混课,站课,被动,应付等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厌学情绪.由于运动量和强度不足,不少女生的体质,运动能力呈现出下降趋势.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体育心 ...

  • 浅议高中体育有效教学三要素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高中体育有效教学三要素 作者:黄伟民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3年第14期 摘 要:高中体育有效教学一般是指为了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需要,能够满足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需要而采取的教学手段.经过实践 ...

  •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报告
  •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关于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调 查 报 告 2013年4月30日 关于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调查报告目录 摘要: ........................................................................ ...

  • 高中体育课田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思考
  • 摘要:目前,作为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田径教学陷入开课困难的窘境,田径教学在中小学与普通高校的传统地位发生了动摇,因此,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既能在校园内推广田径教学,又能让学生喜欢田径运动,笔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

  •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女生的体育兴趣
  • 教学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女生的体育兴趣 熊春梅 麟游中学,陕西 宝鸡 721504 摘要:高中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开始表现出一些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她们在上体育课时往往表现的不是很积极,这不仅影响了她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高中体育课的顺利开展带来诸多问题.基于此,从高中女生为何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

  • 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1.<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 1. 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 (一) 课程的性质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体育课程的特点,将体育新课程的性质定位为"是一门以身 ...

  • 如何提高高校女生的身体素质
  • [摘要]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高校女生身体素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与提高高校女生身体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女生 身体素质 体育锻炼 现在的社会充满着激烈竞争,对于即将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他们不仅面临提 ...

  • 浅谈体育锻炼对高中生情绪的调控
  • 内容摘要: 摘 要:情绪的表现多种多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增强人的免疫力,增进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消耗人的精力,损害人体健康.高中生在学习不顺利的时候,可能会心情烦躁.闷闷不乐,如果任由这种情绪发展下去,那么烦躁的程度会越来越厉害,最后会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学生遇到不良 ...

  • 培养高三临界生成功心理
  • 培养高三临界生成功心理 每一所普通高中毕业班都有"临界生".这俚的"临界生"是指具备一定素质在高考中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所普通高中能否抓好临界生的提升与转化工作,使更多的临界生能跨进大学之门,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也是评价该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