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比较研究

  摘要:为了解3~5岁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情况,采用2×3×6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运用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调查听障儿童的六类形容词习得情况,比较其与健听儿童的差异,探索听力情况对儿童理解形容词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极显著地受到听力情况、年龄和形容词类别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健听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好于听障儿童;(2)3~5岁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关键词:听障儿童 形容词类别 词语理解 比较研究   分类号:G762   1 问题提出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程度的实词,它在汉语中约占总词汇量的11.5%,仅次于名词和动词。形容词普遍具有抽象性,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儿童习得形容词的能力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增长。   目前我国针对听障儿童形容词发展规律的研究仍比较少见,仅查询到一些有关聋儿汉语形容词使用状况的个案研究。纵观国内现有儿童形容词发展研究,亦主要集中于对健听儿童词语发展的特点及一般趋势的研究,有关听障儿童习得形容词存在哪些规律和特点仍不清楚。故本研究选择3~5岁的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差异,探索听障儿童形容词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听力情况、年龄、形容词类别可能对儿童形容词习得产生的影响,为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儿童语言理解能力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学龄前儿童形容词习得过程中,语义习得占主导地位,故采用郑林曦根据语义对形容词分类的体系,将形容词分为七类,即(1)外部特征形容词,主要描述人或事物的外部特征,如大、美丽等;(2)性质评价形容词,主要描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如坏、软等;(3)机体感觉形容词,主要描述身体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如疼、酸等;(4)品性行为形容词,主要描述人品德行,如勇敢、凶恶等;(5)事件情景形容词,主要描述事情的情形或情况,如好玩、危险等;(6)情绪情感形容词,主要描述心情和感情,如高兴、舒服等;(7)社会生活,如进步等。孔令达等研究表明,儿童5岁前掌握的形容词中外部特征最多,约占35%,其次是性质评价(约22%)、机体感觉(约16%)、品性行为(约12%),最后是事件情景(约8%)、情绪情感(约6%)和社会生活(约1%)。其中,社会生活类的形容词在儿童5岁前出现的频率不足1%,研究中暂不予以探讨。此外,儿童5岁前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运用的形容词主要为简单形式的形容词,故研究集中于简单形式形容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上海闸北区内的某幼儿园,共146名3~5岁儿童,男女各半。其中健听儿童111名,3岁36名,4岁40名,5岁35名;听障儿童45名,3岁、4岁和5岁各15名,其助听听阈或重建听阈均处于最适合范围,且已进行听觉功能康复和言语功能康复约半年以上,处于听觉识别中后期或听觉理解阶段,能够听懂他人简单的指令,能简单会话。   2.2 实验设计   采用2×3×6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听力状况分为听力健听和听力障碍两个水平。年龄分为3岁、4岁、5岁三个水平。形容词类别为被试内变量,有六个水平,分别是外部特征、性质评价、机体感觉、品性行为、事件情景和情绪情感等。因变量为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指标为“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中识别图片的正确率。   2.3 测试材料和方法   2.3.1 测试材料   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测试形式参考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R)及儿童词语理解能力测验(VCTC),在21寸电脑显示器上同屏呈现四张彩色实物照片,其中仅有一张照片能充分表达目标形容词的意义。测试形容词均来自1~5岁儿童自发性话语中常见的形容词。对111名3~5岁健听儿童测试后,经项目分析,最终确定29道测试题,其中外部特征有6道、性质评价5道、机体感觉5道、品性行为4道、事件情境5道和情绪情感4道。测验共30题,第1题为例题,固定呈现,其它题目随机呈现,要求被试指出最能代表目标形容词词义的一张照片。   2.3.2 测试程序   首先熟悉主试和测试环境,理解指导语,正确完成例题后,开始测试。指导语:“XX,你好,仔细看,屏幕上面有四幅图,请认真听老师说什么,并尽快指出它。”对于听障儿童,要求教师缓慢地说出指导语,适当重复,以确保听障儿童听清听懂指导语。记录识别结果,正确计1,错误或没有识别计0。分别统计被正确识别的各类形容词的题数和总正确题数,计算识别的正确率,正确率=正确题数/测试题数×100%。采用SPSSl6.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听力情况对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听力情况主效应显著(F=36.605,p        3.2 年龄对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年龄主效应显著(F=44.696,p  两类儿童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图4)。对健听儿童各类形容词识别正确率进行比较,发现除3岁与4岁的事件情景形容词正确率、4岁与5岁的性质评价和情绪情感形容词正确率无显著差异外,3岁、4岁、5岁儿童两两之间在各类形容词正确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3.3 形容词类别对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形容词类别主效应显著(F=3.213,p0.05)。六类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性质评价形容词>事件情景形容词>情绪情感形容词>外部特征形容词>品性行为形容词>机体感觉形容词。此外,健听儿童只有在性质评价与机体感觉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之问

有显著差异(p0.05)。   听力情况与年龄交互作用不显著(F=0.792,p>0.05);形容词类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036,p>0.05);形容词类别与听力情况交互作用不显著(F=1.334,p>0.05);形容词类别、年龄和听力情况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974,p>O.05)。   4 讨论   4.1 听力情况对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3岁、4岁和5岁健听儿童对各类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同龄的听障儿童,这一现象说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儿童形容词的理解能力与其认知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现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听障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其语言理解水平很低,与本研究中结果相一致。此外,尽管上述听障儿童均在接受听觉、言语和语言康复,但他们在语言发展上仍普遍落后于健听儿童。并且他们的语言康复主题课主要以音位习得为主线,康复内容多是生活中常用名词和动词,有目的、有意识设置的形容词内容相对较少,而他们的个别化康复、区角活动及家庭康复也主要围绕语言主题课的内容进行,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障儿童与形容词接触的机会,这也导致听障儿童获得的形容词词汇量比健听儿童少。此外,康复初期,家长和康复教师普遍关注听障儿童的听觉康复和言语康复,即“是否听清楚”和“发音是否清楚”,对听障儿童“是否能听明白”则不是十分重视,而健听儿童的家长和教师更多关心的是他们语言认知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亦导致听障儿童获得的形容词词汇量低于健听儿童。   4.2 年龄对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3~5岁儿童对形容词理解能力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比较3~5岁儿童对各类形容词理解能力,发现3岁与4岁健听儿童在事件情景形容词理解上没有表现出差异,主要因为事件情景形容词在儿童形容词中发生得比较晚。4岁与5岁健听儿童对性质评价形容词和情绪情感形容词的理解均不存在差异,主要原因为儿童使用这两类形容词较早。比如性质评价形容词“好、坏”在儿童两岁语言中即已出现,儿童到4岁时已掌握了大部分常用的性质评价形容词,研究也表明健听儿童在4岁时也已掌握了79%的性质评价形容词,在5岁时已掌握了98%的性质评价形容词。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3~5岁健听儿童外部特征形容词的理解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岁与4岁听障儿童外部特征形容词的理解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3岁与5岁、4岁与5岁听障儿童对儿童形容词中使用最早、数量最多的外部特征形容词的理解上却没有显著差异。出现上述结果可能原因之一是研究中选择的听障儿童年龄跨度虽从3岁到5岁,但在进入康复机构前,均未进行过系统的言语听觉康复训练,其中进行康复时间最长的亦不超过一年半,故他们各自的语言康复时间并未因自身生理年龄的差异而明显不同。此外,一般而言,儿童听觉康复开始的时间越晚,其语言发展受听力障碍影响的程度也越大,所以3岁与5岁听障儿童在理解外部特征形容词上没有表现出差异。   4.3 形容词类别对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儿童在六类形容词的理解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形容词类别对儿童理解形容词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儿童对性质评价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最高,而对品性行为形容词和机体感觉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相对较低,表明其对性质评价形容词理解较好,而对品性行为形容词和机体感觉形容词的理解相对较弱j可能因为性质评价形容词主要是描述可见的事物,儿童可通过视觉刺激对其描述的形容词进行理解,而机体感觉和品性行为是描述不可见的经历和人品德行等,这些较为抽象的形容词类理解对儿童的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前人的研究结果也指出外显性的特征容易被儿童所认识。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落后于健听儿童,且其六类形容词的理解均低于健听儿童。   3~5岁的健听儿童和听障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5.2 建议   在对学龄前听障儿童教学和活动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适量增加形容词的语言康复内容,使其占到总康复词汇量的10%以上,持之以恒,不断改善和提高听障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

  摘要:为了解3~5岁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情况,采用2×3×6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运用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调查听障儿童的六类形容词习得情况,比较其与健听儿童的差异,探索听力情况对儿童理解形容词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极显著地受到听力情况、年龄和形容词类别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健听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好于听障儿童;(2)3~5岁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关键词:听障儿童 形容词类别 词语理解 比较研究   分类号:G762   1 问题提出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程度的实词,它在汉语中约占总词汇量的11.5%,仅次于名词和动词。形容词普遍具有抽象性,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儿童习得形容词的能力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增长。   目前我国针对听障儿童形容词发展规律的研究仍比较少见,仅查询到一些有关聋儿汉语形容词使用状况的个案研究。纵观国内现有儿童形容词发展研究,亦主要集中于对健听儿童词语发展的特点及一般趋势的研究,有关听障儿童习得形容词存在哪些规律和特点仍不清楚。故本研究选择3~5岁的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差异,探索听障儿童形容词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听力情况、年龄、形容词类别可能对儿童形容词习得产生的影响,为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儿童语言理解能力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学龄前儿童形容词习得过程中,语义习得占主导地位,故采用郑林曦根据语义对形容词分类的体系,将形容词分为七类,即(1)外部特征形容词,主要描述人或事物的外部特征,如大、美丽等;(2)性质评价形容词,主要描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如坏、软等;(3)机体感觉形容词,主要描述身体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如疼、酸等;(4)品性行为形容词,主要描述人品德行,如勇敢、凶恶等;(5)事件情景形容词,主要描述事情的情形或情况,如好玩、危险等;(6)情绪情感形容词,主要描述心情和感情,如高兴、舒服等;(7)社会生活,如进步等。孔令达等研究表明,儿童5岁前掌握的形容词中外部特征最多,约占35%,其次是性质评价(约22%)、机体感觉(约16%)、品性行为(约12%),最后是事件情景(约8%)、情绪情感(约6%)和社会生活(约1%)。其中,社会生活类的形容词在儿童5岁前出现的频率不足1%,研究中暂不予以探讨。此外,儿童5岁前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运用的形容词主要为简单形式的形容词,故研究集中于简单形式形容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上海闸北区内的某幼儿园,共146名3~5岁儿童,男女各半。其中健听儿童111名,3岁36名,4岁40名,5岁35名;听障儿童45名,3岁、4岁和5岁各15名,其助听听阈或重建听阈均处于最适合范围,且已进行听觉功能康复和言语功能康复约半年以上,处于听觉识别中后期或听觉理解阶段,能够听懂他人简单的指令,能简单会话。   2.2 实验设计   采用2×3×6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听力状况分为听力健听和听力障碍两个水平。年龄分为3岁、4岁、5岁三个水平。形容词类别为被试内变量,有六个水平,分别是外部特征、性质评价、机体感觉、品性行为、事件情景和情绪情感等。因变量为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指标为“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中识别图片的正确率。   2.3 测试材料和方法   2.3.1 测试材料   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测试形式参考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R)及儿童词语理解能力测验(VCTC),在21寸电脑显示器上同屏呈现四张彩色实物照片,其中仅有一张照片能充分表达目标形容词的意义。测试形容词均来自1~5岁儿童自发性话语中常见的形容词。对111名3~5岁健听儿童测试后,经项目分析,最终确定29道测试题,其中外部特征有6道、性质评价5道、机体感觉5道、品性行为4道、事件情境5道和情绪情感4道。测验共30题,第1题为例题,固定呈现,其它题目随机呈现,要求被试指出最能代表目标形容词词义的一张照片。   2.3.2 测试程序   首先熟悉主试和测试环境,理解指导语,正确完成例题后,开始测试。指导语:“XX,你好,仔细看,屏幕上面有四幅图,请认真听老师说什么,并尽快指出它。”对于听障儿童,要求教师缓慢地说出指导语,适当重复,以确保听障儿童听清听懂指导语。记录识别结果,正确计1,错误或没有识别计0。分别统计被正确识别的各类形容词的题数和总正确题数,计算识别的正确率,正确率=正确题数/测试题数×100%。采用SPSSl6.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听力情况对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听力情况主效应显著(F=36.605,p        3.2 年龄对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年龄主效应显著(F=44.696,p  两类儿童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图4)。对健听儿童各类形容词识别正确率进行比较,发现除3岁与4岁的事件情景形容词正确率、4岁与5岁的性质评价和情绪情感形容词正确率无显著差异外,3岁、4岁、5岁儿童两两之间在各类形容词正确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3.3 形容词类别对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形容词类别主效应显著(F=3.213,p0.05)。六类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性质评价形容词>事件情景形容词>情绪情感形容词>外部特征形容词>品性行为形容词>机体感觉形容词。此外,健听儿童只有在性质评价与机体感觉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之问

有显著差异(p0.05)。   听力情况与年龄交互作用不显著(F=0.792,p>0.05);形容词类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036,p>0.05);形容词类别与听力情况交互作用不显著(F=1.334,p>0.05);形容词类别、年龄和听力情况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974,p>O.05)。   4 讨论   4.1 听力情况对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3岁、4岁和5岁健听儿童对各类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同龄的听障儿童,这一现象说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儿童形容词的理解能力与其认知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现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听障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其语言理解水平很低,与本研究中结果相一致。此外,尽管上述听障儿童均在接受听觉、言语和语言康复,但他们在语言发展上仍普遍落后于健听儿童。并且他们的语言康复主题课主要以音位习得为主线,康复内容多是生活中常用名词和动词,有目的、有意识设置的形容词内容相对较少,而他们的个别化康复、区角活动及家庭康复也主要围绕语言主题课的内容进行,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障儿童与形容词接触的机会,这也导致听障儿童获得的形容词词汇量比健听儿童少。此外,康复初期,家长和康复教师普遍关注听障儿童的听觉康复和言语康复,即“是否听清楚”和“发音是否清楚”,对听障儿童“是否能听明白”则不是十分重视,而健听儿童的家长和教师更多关心的是他们语言认知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亦导致听障儿童获得的形容词词汇量低于健听儿童。   4.2 年龄对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3~5岁儿童对形容词理解能力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比较3~5岁儿童对各类形容词理解能力,发现3岁与4岁健听儿童在事件情景形容词理解上没有表现出差异,主要因为事件情景形容词在儿童形容词中发生得比较晚。4岁与5岁健听儿童对性质评价形容词和情绪情感形容词的理解均不存在差异,主要原因为儿童使用这两类形容词较早。比如性质评价形容词“好、坏”在儿童两岁语言中即已出现,儿童到4岁时已掌握了大部分常用的性质评价形容词,研究也表明健听儿童在4岁时也已掌握了79%的性质评价形容词,在5岁时已掌握了98%的性质评价形容词。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3~5岁健听儿童外部特征形容词的理解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岁与4岁听障儿童外部特征形容词的理解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3岁与5岁、4岁与5岁听障儿童对儿童形容词中使用最早、数量最多的外部特征形容词的理解上却没有显著差异。出现上述结果可能原因之一是研究中选择的听障儿童年龄跨度虽从3岁到5岁,但在进入康复机构前,均未进行过系统的言语听觉康复训练,其中进行康复时间最长的亦不超过一年半,故他们各自的语言康复时间并未因自身生理年龄的差异而明显不同。此外,一般而言,儿童听觉康复开始的时间越晚,其语言发展受听力障碍影响的程度也越大,所以3岁与5岁听障儿童在理解外部特征形容词上没有表现出差异。   4.3 形容词类别对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儿童在六类形容词的理解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形容词类别对儿童理解形容词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儿童对性质评价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最高,而对品性行为形容词和机体感觉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相对较低,表明其对性质评价形容词理解较好,而对品性行为形容词和机体感觉形容词的理解相对较弱j可能因为性质评价形容词主要是描述可见的事物,儿童可通过视觉刺激对其描述的形容词进行理解,而机体感觉和品性行为是描述不可见的经历和人品德行等,这些较为抽象的形容词类理解对儿童的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前人的研究结果也指出外显性的特征容易被儿童所认识。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落后于健听儿童,且其六类形容词的理解均低于健听儿童。   3~5岁的健听儿童和听障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5.2 建议   在对学龄前听障儿童教学和活动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适量增加形容词的语言康复内容,使其占到总康复词汇量的10%以上,持之以恒,不断改善和提高听障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


相关内容

  •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郑渊洁童话"儿化语言"特色研究
  • 摘 要:在儿童文学中,童话是最为常见的文学形式.儿童文学语言具有独特性,对语言进行了特殊的运用,童话也不例外,本文将这种被特殊运用的语言称为"儿化语言".通过建立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童话语料库,以<舒克贝塔历险记>为例,对其进行词频统计分析,总结出郑渊洁童话"儿 ...

  • 轻度弱智儿童语言的个案
  • ! 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7期(总第73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Monthly) No. 7, 2006(Serial No. 73) 轻度弱智儿童语言能力的个案研究 徐 胤 刘春玲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 上海, 200062) * ...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013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01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以学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遗传与环境2.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3.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

  • 上岗证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 幼儿心理学 名解: 1.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各个阶段间既是相互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3.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 ...

  • 动词开发:实现语言与情感的相互"邀请"
  • 陆红兵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226001) 摘要: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情感总是附着在语言之中,优秀的文本定是情感与语言的交融.然而,教学中却常常顾此失彼.只有实现情感与语言相互邀请的课堂才能抵及语文教学的核心.功能.表现.儿童等不同角度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可以动词开发为 ...

  • 幼师上岗证--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 幼儿心理学 第一章 1.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 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 3. 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 4. 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高或低的要 ...

  • [纲要]规定的幼儿园各年龄段语言教育的任务
  • 语 言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 ...

  • 幼儿各阶段发展
  • 学前期(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3-4岁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3-4岁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周围人的感染,在幼儿园里常常是一个幼儿哭旁边的幼儿跟着哭:看到别人笑时,其他幼儿跟着一起大笑.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她的话:心情愉快时效果好,心情沮丧时可能什么也不住. ...

  • 浅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 浅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摘 要:儿歌和儿童诗,统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 文学样式.二者不管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上 都有密切的关联.而时下两者常被混淆,有的把儿童诗当做儿歌,有的把儿歌当 成儿童诗.因此,笔者从现代汉语.传统诗学两个不同的领域交叉研究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