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无菌操作制度
1.进入手术室执行无菌操作前必须更换手术室清洁衣裤、鞋子、口帽要正规(衣服束在裤内),洗手前修剪指甲,按规范要求洗手;
2.在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人员走动,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3.启用无菌手术包必须使用无菌镊,第一层用手打开,第二层用无菌镊打开,注意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越无菌区取物,并严格检查包内指示带变色;
4.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容器内,包外必须有四层包布,包布清洁无破损无潮湿;
5. 无菌物品打开后必须有启封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6.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尽早使用,手术时间过长,为了减少在空气中暴露引起的污染应用无菌巾遮盖;
7.无菌品应设有专房、专柜放置,消毒日期按顺序排放,每天有专人负责查看,使用布类包装的无菌包有效期一般为14天,霉季为7天;
8.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及无菌用品室内;
9.手术中使用的无菌生理盐水需要使用时再开启,启封后不可超过2h并注意一次用完(启用时注意瓶口无菌);
10.手术室各类一次性用物必须有生产日期、灭菌日期及化学指示标记,启用时严格检查;
11.各手术室内消毒皮肤用的纱球罐每周更换2次,用于开启无菌手术包的无菌镊一次用完不可重复使用。
手术室消毒灭菌
手术室消毒灭菌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 毒灭菌法两大类,而其中压力蒸汽灭菌法、环氧乙烷气体密闭灭菌法和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是最为普遍使用的手术室灭菌方法。
常见手术室消毒灭菌的方法
(1)压力蒸汽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效果最可靠的一种灭菌方法。适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类的灭菌。根据排放冷空气方式和程度不同,压力蒸汽灭菌法可分为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两大类。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是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当蒸汽压力达到205.8kPa(2.1kg/cm2),温度达到132℃或以上时灭菌开始,到达灭菌时间后,抽真空使灭菌物品迅速干燥。
注意事项包括:①高压蒸汽灭菌须由持专业上岗证人员进行操作,每日合理安排所需消毒物品,备齐用物,保证手术所需。②每日晨第一锅进行B-D测试,检查是否漏气,具体要求如下:放置在排气孔上端,必须空锅做,锅应预热。用专门的B-D测试纸,颜色变化均匀视为合格。③下排式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预真空的装载量不超过90%。同时预真空和脉动真空的装载量又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内容量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④物品装放时,相互间应间隔一定的距离,以利蒸汽置换空气;同时物品不能贴靠门和四壁,以防止吸入较多的冷凝水。⑤应尽量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若必须将不同类物品装在一起,则以最难达到灭菌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⑥难于灭菌的物品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金属物品放下层,织物包放在上层。金属包应平放,盘、碗等应处于竖立的位置,纤维织
物应使折叠的方向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态,玻璃瓶等应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和空气排出。启闭式筛孔容器,应将筛孔打开。
压力蒸汽灭菌法包外的化学指示胶带白色斜条纹图案全部变成黑色,说明经过灭菌处理。
包内化学指示卡上黑色移动条移植标准线及线以上,表示包内灭菌正常,黑色移动条移至标准线以下,表示灭菌不合格,须要查找灭菌失败的原因并重新进行灭菌。
(2)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物理灭菌技术,属于新的低温灭菌技术。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也适用于直接进入人体的高分子材料,如心脏瓣膜等,
同时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
可在50℃以下对绝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器械进行快速灭菌。等离子体是某些中性气体分子在强电磁场作用下,产生连续不断的电离而形成的,其产生的紫外线、γ射线、β粒子、自由基等都可起到杀菌作用,且作用快,效果可靠,温度低,无残留毒性。
注意事项包括:①灭菌前物品应充分干燥,带有水分湿气的物品容易造成灭菌失败。②灭菌物品应使用专用包装材料和容器。③灭菌物品及包装材料不应含植物性纤维材质,如纸、海绵、棉布、木质类、油类、粉剂类等。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包外纸塑袋上化学指示胶带由棕红色变为桔黄色,
包内化学指示卡由玫瑰红色变为黄色,且黄色比下方的对比色块淡,判断已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2)环氧乙烷气体密闭灭菌法 环氧乙烷气体是一种化学气体高效灭菌剂, 其能有效穿透玻璃、纸、聚乙烯等材料包装,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是目前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此外,由于环氧乙烷灭菌法有效期较长,因此适用于一些呈备用状态、不常用物品的灭菌。但是影响环氧乙烷灭菌的因素很多,例如环境温湿度、灭菌物品的清洗度等,只有严格控制相关因素,才能达到灭菌效果。
注意事项包括:①待灭菌物品需彻底清洗干净(注意不能用生理盐水清洗),灭菌物品上不能有水滴或水份太多,以免造成环氧乙烷的稀释和水解。②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且具有一定毒性,因此灭菌必须在密闭的灭菌器内进行,排出的残余环氧乙烷气体需经无害化处理。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存放于无菌敷料间,应先通风处理,以减少毒物残留。在整个灭菌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③环氧乙烷灭菌的包装材料,需经过专门的验证,以保证被灭菌物品灭菌的可靠性。
环氧乙烷气体密闭灭菌法包外化学指示胶带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桔黄色,
包内化学指示卡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绿色,表示灭菌合格。
手术室无菌操作制度
1.进入手术室执行无菌操作前必须更换手术室清洁衣裤、鞋子、口帽要正规(衣服束在裤内),洗手前修剪指甲,按规范要求洗手;
2.在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人员走动,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3.启用无菌手术包必须使用无菌镊,第一层用手打开,第二层用无菌镊打开,注意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越无菌区取物,并严格检查包内指示带变色;
4.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容器内,包外必须有四层包布,包布清洁无破损无潮湿;
5. 无菌物品打开后必须有启封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6.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尽早使用,手术时间过长,为了减少在空气中暴露引起的污染应用无菌巾遮盖;
7.无菌品应设有专房、专柜放置,消毒日期按顺序排放,每天有专人负责查看,使用布类包装的无菌包有效期一般为14天,霉季为7天;
8.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及无菌用品室内;
9.手术中使用的无菌生理盐水需要使用时再开启,启封后不可超过2h并注意一次用完(启用时注意瓶口无菌);
10.手术室各类一次性用物必须有生产日期、灭菌日期及化学指示标记,启用时严格检查;
11.各手术室内消毒皮肤用的纱球罐每周更换2次,用于开启无菌手术包的无菌镊一次用完不可重复使用。
手术室消毒灭菌
手术室消毒灭菌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 毒灭菌法两大类,而其中压力蒸汽灭菌法、环氧乙烷气体密闭灭菌法和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是最为普遍使用的手术室灭菌方法。
常见手术室消毒灭菌的方法
(1)压力蒸汽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效果最可靠的一种灭菌方法。适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类的灭菌。根据排放冷空气方式和程度不同,压力蒸汽灭菌法可分为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两大类。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是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当蒸汽压力达到205.8kPa(2.1kg/cm2),温度达到132℃或以上时灭菌开始,到达灭菌时间后,抽真空使灭菌物品迅速干燥。
注意事项包括:①高压蒸汽灭菌须由持专业上岗证人员进行操作,每日合理安排所需消毒物品,备齐用物,保证手术所需。②每日晨第一锅进行B-D测试,检查是否漏气,具体要求如下:放置在排气孔上端,必须空锅做,锅应预热。用专门的B-D测试纸,颜色变化均匀视为合格。③下排式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预真空的装载量不超过90%。同时预真空和脉动真空的装载量又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内容量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④物品装放时,相互间应间隔一定的距离,以利蒸汽置换空气;同时物品不能贴靠门和四壁,以防止吸入较多的冷凝水。⑤应尽量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若必须将不同类物品装在一起,则以最难达到灭菌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⑥难于灭菌的物品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金属物品放下层,织物包放在上层。金属包应平放,盘、碗等应处于竖立的位置,纤维织
物应使折叠的方向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态,玻璃瓶等应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和空气排出。启闭式筛孔容器,应将筛孔打开。
压力蒸汽灭菌法包外的化学指示胶带白色斜条纹图案全部变成黑色,说明经过灭菌处理。
包内化学指示卡上黑色移动条移植标准线及线以上,表示包内灭菌正常,黑色移动条移至标准线以下,表示灭菌不合格,须要查找灭菌失败的原因并重新进行灭菌。
(2)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物理灭菌技术,属于新的低温灭菌技术。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也适用于直接进入人体的高分子材料,如心脏瓣膜等,
同时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
可在50℃以下对绝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器械进行快速灭菌。等离子体是某些中性气体分子在强电磁场作用下,产生连续不断的电离而形成的,其产生的紫外线、γ射线、β粒子、自由基等都可起到杀菌作用,且作用快,效果可靠,温度低,无残留毒性。
注意事项包括:①灭菌前物品应充分干燥,带有水分湿气的物品容易造成灭菌失败。②灭菌物品应使用专用包装材料和容器。③灭菌物品及包装材料不应含植物性纤维材质,如纸、海绵、棉布、木质类、油类、粉剂类等。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包外纸塑袋上化学指示胶带由棕红色变为桔黄色,
包内化学指示卡由玫瑰红色变为黄色,且黄色比下方的对比色块淡,判断已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2)环氧乙烷气体密闭灭菌法 环氧乙烷气体是一种化学气体高效灭菌剂, 其能有效穿透玻璃、纸、聚乙烯等材料包装,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是目前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此外,由于环氧乙烷灭菌法有效期较长,因此适用于一些呈备用状态、不常用物品的灭菌。但是影响环氧乙烷灭菌的因素很多,例如环境温湿度、灭菌物品的清洗度等,只有严格控制相关因素,才能达到灭菌效果。
注意事项包括:①待灭菌物品需彻底清洗干净(注意不能用生理盐水清洗),灭菌物品上不能有水滴或水份太多,以免造成环氧乙烷的稀释和水解。②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且具有一定毒性,因此灭菌必须在密闭的灭菌器内进行,排出的残余环氧乙烷气体需经无害化处理。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存放于无菌敷料间,应先通风处理,以减少毒物残留。在整个灭菌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③环氧乙烷灭菌的包装材料,需经过专门的验证,以保证被灭菌物品灭菌的可靠性。
环氧乙烷气体密闭灭菌法包外化学指示胶带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桔黄色,
包内化学指示卡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绿色,表示灭菌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