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您说

我想对您说

设计说明:

《……我想对你说》这个话题,曾在十多年前的小语六年级教材(人教版)中出现过。现在的修订教材中已经没有这个作文话题了。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日记,通过观察学生对待自己妈妈的言行,我发现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把妈妈无微不至的呵护视作理所当然,并没有多少感激之情;把妈妈苦口婆心的说教视作烦人的唠叨,甚至抱怨、抵触、顶撞。究其原因,除了家长的关爱、教育方式有待改进之外,孩子对妈妈的付出不甚了解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我在高年段的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去了解妈妈的辛勤劳作;去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从而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然后让学生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作文。“知之深,爱之切”将是这次作文获得成功的基础。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搜集、交流相关资料加深对妈妈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能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情。

教学重点:

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激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学生能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注意了解学生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及学生对待母亲教育的态度。

2、教师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写母亲的文章,介绍母亲孕期、哺乳期的图片和视频等。有条件可以将这些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3、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妈妈。

4、教师及时把握学生了解到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关注妈妈,为说做准备。(此环节在作文前一、二周进行。可以在母亲节前,也可以利用一次讲评日记的机会比较自然地开始。)

1、母亲节就要到了,大家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部分学生的反映可能会不够积极。)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2、特意询问平时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抵触情绪比较大的孩子,并鼓励他实话实说。以他的回答作为话题的开始。

3、教师:部分同学可能因为对妈妈平时的唠叨有些不满,所以一时之间还没能想到说什么。不要紧,老师这儿有一篇文章,是回忆母亲的。你们想听一听吗?

4、教师简单介绍胡适并朗读他写的《我的母亲》。(让学生产生震撼,让部分对妈妈的管教抵触情绪比较大的孩子,在震撼中不再对妈妈的严厉耿耿于怀。)

5、引发思考。你认为文中的母亲对作者的教育方式怎么样?同自己的妈妈比呢?

6、以商量的口吻布置了解妈妈的任务:

我们有时觉得自己的妈妈不理解自己,可是我们对妈妈每天的劳作了解多少呢?我们是否理解妈妈的唠叨和严厉的管教呢?老师打算让同学们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仔细了解一下自己的妈妈。并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日记中记下来。可以吗?

方法提示:你准备怎样去了解妈妈呢?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归纳:

看。看妈妈每天为自己、为父亲、为家庭所做的一切。

问。问爸爸,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解自己小时候,妈妈为自己做的一切。

想。想想自己记忆中,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事情。

找。找别人回忆母亲的文章。

7、教师在作了以上的交谈后,作文指导之前的一、二周的时间里,通过批阅日记、与学生个别交谈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了解妈妈的情况及对妈妈的情感变化,并在全班作适当的点评和指导。(侧重于点评学生了解情况的方式和深度,对部分学生的情感变化不能做概念性的引导。给学生思考、感受的空间。)

二、交流了解到的情况,激发说的热情。

1、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你对妈妈知道了多少?愿意把自己了解的情况与大家分享吗?

2、学生交流。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的小结: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对自己的妈妈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真的,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她们为儿女、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根据情况,教师可以做如下的补充。)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资料,大家想了解一下吗?课件演示母亲孕期、哺乳期的图片、视频。最后出示下列文字: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当我想顶撞老妈,我就要自己想下列事情:

1. 连续3个月每吃完一餐就须呕吐(孕吐) ;

2. 乳头被吸到破皮达一个月(喂奶) ;

3. 肚子塞一颗篮球达3个月(怀孕) ;

4. 接受皮鞭抽打达48小时(生小孩) ;

5. 十个月不能喝冰水、咖啡、茶;

6. 五个月睡觉不能翻身;

7. 十个月不能出游远行,不能跑跳;

8. 十个月不能生病。如果生病了, 即使是很有效的药,也不一定能吃;

9. 在育婴时把屎把尿4个月;

10. 晚上睡觉每二个小时起床一次,时间长达一个月。

看了这些资料,大家有什么想法?三、交流各自的感受,确定说的基调。

1、大家现在想对妈妈说些什么了吗?

2、学生交流。(学生的交流可能会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这个层面:惊叹母亲的辛劳;愧疚自己以往的无知;感谢伟大的母爱。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为了让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往的不当行为有一个合理的认识,不至于过于自责,也为了让全体学生比较理性的看问题,教师可以作如下的引导。)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怎么赞美母亲都不过分。但是母亲也是人,她不可能全知全能。比方说对儿女过分呵护,甚至是溺爱,“放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对儿女的管教过于严厉,甚至到了不尽人情的地步。我们可不可以说呢?(在学生思考后)当然可以说。用什么方式说呢?(学生回答后)对!建议。我们可以比较委婉地向妈妈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释疑解惑,由说过渡到写。

1、同学们现在可以把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在母亲节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2、学生独立思考,整理思路。

3、当面对妈妈说这么多话,许多同学都觉得有点不好开口。没关系,我们可以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给妈妈看。

4、大家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吗?(学生提问)

5、(学生确定的主要意思可能是: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祝福;表达自己的愧疚;向妈妈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指导。

(1)提示学生可以在文章中回忆往事,用事实说话。

(2)提示学生可以在文章中谈自己感情的变化。

(3)提示学生向妈妈提建议时注意语言得体。

(4)提示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如,《秋天的回忆》、《荔枝》、《游子吟》。

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可以用书信的形式。

五:板书:

1、感谢妈妈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切的一切,感谢爸爸挣钱给了我最好的生活条件,感谢爸爸妈妈把我······,感谢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2、请你举一个例子,体现父母对你的爱

3、你对你显著地表现有什么说法,你以后怎么样报答父母?

六、学生完成习作。

七、作业:(教师批阅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后)

1、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鼓励并要求学生务必把作文给妈妈看。

2、以《妈妈看了我的作文后》为题,写一篇日记。

3、教师: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的。我们在享受母爱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为妈妈做点什么呢?我们现在能做的有哪些呢?

附《我的母亲》胡适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闯荡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爸爸,我想对您说

爸爸,自从您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后,在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您常常早出晚归,我经常看不到您。您知道吗?我们往日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已经变了样了。

记得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梦中时,您已经出门上班了;晚上,我进入梦乡之后,您才带着满身的疲惫,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里。我竟然整整一周没见到您。还记得那一次,我生病发烧躺在病床上,可是您又不在我身边。望着床头吊瓶里缓缓滴落的药水,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心中充满了委屈,那不争气的泪水悄悄地顺着脸颊滑落。爸爸,没有了您的关爱,没有了您的鼓励,我就像被主人遗弃的小猫,像栖息在屋檐下孤独的小鸟,盼望着您归来。

爸爸我好想您。晚上,没有您的陪伴,我迟迟不能入睡;早上,见不到您亲切的笑容,我心神不定,上课也无法专心听讲;作业遇到难题时,没有人指点迷津,我只能独自苦苦摸索;生病时,少了您温暖大手的爱抚,我就少了一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爸爸,我知道在工作和家庭两者之间,您把工作摆在了首位;面对学生和家人,你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爸爸,我了解您的良苦用心;我明白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的信念;我理解您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孺子牛精神。可是爸爸,亲爱的爸爸,您知道吗?我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我也需要您的关爱、鼓励和支持。爸爸,我多么希望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能看见您熟悉的身影,看到您慈祥的微笑,听到您亲切的话语。爸爸,您能听到我的呼唤吗?您能感受到儿子这份小小的奢望吗?

作文教学《我想对您说》

一、谈话入题

师:什么是心里话?

生:用感觉的;心中的话;把自己想的讲出来;想说的话;

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想说许多话。

二、引读习作题,提炼课题

生读题目P31

师:这段话告诉我们,心里话可以对谁说

生:可以对老师、妈妈、邻居、小伙伴(板书)

师:今天的题目是“我想对您说”

师:如果是对老师说,可以说《老师,我想对您说》……

生1:对老师说,您为了我们学习操碎了心

师:比如

该生讲不出来,老师安慰他再想想。

三、指导学生激情表达

生2:我想对妈妈说,我想说:“谢谢”。

师:为什么?生:因为她照顾我。

师: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

生:在寒冷的冬天,怕我着凉,给我买衣服。有一次洗澡,我忘了热水,用冷水洗。妈妈说:“你咳嗽。看看你还在发抖……”我被骂了一顿。

师:在骂的过程中也有爱。

生:妈妈,您这么关心我,我爱您。(学生鼓掌)

师:大家都有爸妈,都有内心的话想对他们说。

生3:有一次睡醒了,我把吃的食物吐出来。爸爸帮我打针,还拿药给我吃。妈妈把呕吐物清理干净,不让我睡在那儿,和她睡在一起。妈妈,谢谢你!如果我长大了,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师:从现在开始就要怎样?生:我要努力学习。

生4:我没写作业,老师打我……为了取得好成绩。

师:你当时恨吗?现在恨吗?生:不会,老师为了我好。

生5:我被留下来,不会背诵。不认真,那时很恨他。恨是一种不能理解的话,现在懂得恨别人是不对的,要了解人(师纠正:要理解别人)

师:你怎么做。生:决定每天晚上会背才睡。

师:在你们同学之间一定有发生矛盾和误会,现在利用这次机会说出来。

……

师:我们也可以说说,谁帮助过你。

生(月玲):我做数学题,请教方凯,他帮助了我。师:你能不能面对着他说。

生(月玲转身站在方凯对面):方凯,谢谢你。方凯(很激动):这是应该的。全班鼓掌。

师:还有谁想说?

生:我想对龙彬说,有一次被老师留到一点,龙彬要借一块给我,我向他拿了两块,吃到回家,被奶奶骂。 师:你想对龙彬说什么?生:谢谢!

师:钱还了吗?生:还了。

生:小丽芹,我听写不过关,她叫我背诵。因为她让我考得这么好,谢谢!(掌声)

师小结:对谁说,可以对老师、妈妈、邻居、小伙伴(同学)……

请读题目的后半部分:总之,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在习作里向对方说一说,说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写完以后可以读给对方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板书:真实 出自内心的想法

四、例文引路

教师朗读下水文《妈妈,我想对您说》,例文的主要内容是说“玩电脑”。摘要如下:我在电子游戏室玩游戏,妈妈突然出现了,她凶狠地对我:“你不想活了吗?”这时候的妈妈像个恶霸,让我脸红耳热,找不到地缝钻进去。为了我,您早出晚归,早晨给我做饭,整天像个“保姆”。当我晚回家时,您又苦口婆心,劝我不要再去玩电子游戏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请你原谅我。

五、学生练笔

学生在课堂笔记本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并且提示:题目名称后面加标点,在正文不写名字,只写“称呼”。 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读习作,与大家一起分享。注意倾听,哪些地方印象最深?

生:老师,我想对您说,您把一大叠考卷拿到桌子上。您生气地说:“你们是怎么考的。”当时我们的心情很不好,您教导我们,要有好前途,就要努力学习。老师,以后我们不辜负您的期望,报答您多年来的关心。

师:好,现在我们来评一评

生:“辜负”这个词用得好

生:在里边加上一些优美词句。有些同学哭得满地都是泪,有些同学……有些同学……

师:用上排比句

生:写出了明白的道理

师:可以把事情经过详细写一下。考得怎么不好、老师的神态描写等都可以补充写具体。

评析:多么朴实活泼的作文课。本课课堂结构丰满,从读题、审题、说题到写题。从说到写符合作文教学规律。学生口语表达流畅,能说出心里话,并且有具体的事例。善于激发学生说话表达的愿望,勾起学生踊跃发言,打开思路。课堂真实,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紧扣习作要求。吴老师的高明之处是善于煽情,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积极思考,发言热烈,与学生合作默契。本课是一堂丰满的课堂,解决了课堂教学环节联系如何紧密的问题。吴老师把简单的习作教得不简单,内容充实。不但让学生说出了心里话,而且让他们掌握了如何写作的基本步骤。

我想对您说

设计说明:

《……我想对你说》这个话题,曾在十多年前的小语六年级教材(人教版)中出现过。现在的修订教材中已经没有这个作文话题了。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日记,通过观察学生对待自己妈妈的言行,我发现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把妈妈无微不至的呵护视作理所当然,并没有多少感激之情;把妈妈苦口婆心的说教视作烦人的唠叨,甚至抱怨、抵触、顶撞。究其原因,除了家长的关爱、教育方式有待改进之外,孩子对妈妈的付出不甚了解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我在高年段的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去了解妈妈的辛勤劳作;去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从而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然后让学生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作文。“知之深,爱之切”将是这次作文获得成功的基础。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搜集、交流相关资料加深对妈妈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能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情。

教学重点:

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激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学生能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注意了解学生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及学生对待母亲教育的态度。

2、教师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写母亲的文章,介绍母亲孕期、哺乳期的图片和视频等。有条件可以将这些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3、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妈妈。

4、教师及时把握学生了解到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关注妈妈,为说做准备。(此环节在作文前一、二周进行。可以在母亲节前,也可以利用一次讲评日记的机会比较自然地开始。)

1、母亲节就要到了,大家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部分学生的反映可能会不够积极。)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2、特意询问平时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抵触情绪比较大的孩子,并鼓励他实话实说。以他的回答作为话题的开始。

3、教师:部分同学可能因为对妈妈平时的唠叨有些不满,所以一时之间还没能想到说什么。不要紧,老师这儿有一篇文章,是回忆母亲的。你们想听一听吗?

4、教师简单介绍胡适并朗读他写的《我的母亲》。(让学生产生震撼,让部分对妈妈的管教抵触情绪比较大的孩子,在震撼中不再对妈妈的严厉耿耿于怀。)

5、引发思考。你认为文中的母亲对作者的教育方式怎么样?同自己的妈妈比呢?

6、以商量的口吻布置了解妈妈的任务:

我们有时觉得自己的妈妈不理解自己,可是我们对妈妈每天的劳作了解多少呢?我们是否理解妈妈的唠叨和严厉的管教呢?老师打算让同学们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仔细了解一下自己的妈妈。并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日记中记下来。可以吗?

方法提示:你准备怎样去了解妈妈呢?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归纳:

看。看妈妈每天为自己、为父亲、为家庭所做的一切。

问。问爸爸,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解自己小时候,妈妈为自己做的一切。

想。想想自己记忆中,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事情。

找。找别人回忆母亲的文章。

7、教师在作了以上的交谈后,作文指导之前的一、二周的时间里,通过批阅日记、与学生个别交谈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了解妈妈的情况及对妈妈的情感变化,并在全班作适当的点评和指导。(侧重于点评学生了解情况的方式和深度,对部分学生的情感变化不能做概念性的引导。给学生思考、感受的空间。)

二、交流了解到的情况,激发说的热情。

1、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你对妈妈知道了多少?愿意把自己了解的情况与大家分享吗?

2、学生交流。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的小结: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对自己的妈妈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真的,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她们为儿女、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根据情况,教师可以做如下的补充。)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资料,大家想了解一下吗?课件演示母亲孕期、哺乳期的图片、视频。最后出示下列文字: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当我想顶撞老妈,我就要自己想下列事情:

1. 连续3个月每吃完一餐就须呕吐(孕吐) ;

2. 乳头被吸到破皮达一个月(喂奶) ;

3. 肚子塞一颗篮球达3个月(怀孕) ;

4. 接受皮鞭抽打达48小时(生小孩) ;

5. 十个月不能喝冰水、咖啡、茶;

6. 五个月睡觉不能翻身;

7. 十个月不能出游远行,不能跑跳;

8. 十个月不能生病。如果生病了, 即使是很有效的药,也不一定能吃;

9. 在育婴时把屎把尿4个月;

10. 晚上睡觉每二个小时起床一次,时间长达一个月。

看了这些资料,大家有什么想法?三、交流各自的感受,确定说的基调。

1、大家现在想对妈妈说些什么了吗?

2、学生交流。(学生的交流可能会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这个层面:惊叹母亲的辛劳;愧疚自己以往的无知;感谢伟大的母爱。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为了让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往的不当行为有一个合理的认识,不至于过于自责,也为了让全体学生比较理性的看问题,教师可以作如下的引导。)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怎么赞美母亲都不过分。但是母亲也是人,她不可能全知全能。比方说对儿女过分呵护,甚至是溺爱,“放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对儿女的管教过于严厉,甚至到了不尽人情的地步。我们可不可以说呢?(在学生思考后)当然可以说。用什么方式说呢?(学生回答后)对!建议。我们可以比较委婉地向妈妈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释疑解惑,由说过渡到写。

1、同学们现在可以把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在母亲节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2、学生独立思考,整理思路。

3、当面对妈妈说这么多话,许多同学都觉得有点不好开口。没关系,我们可以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给妈妈看。

4、大家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吗?(学生提问)

5、(学生确定的主要意思可能是: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祝福;表达自己的愧疚;向妈妈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指导。

(1)提示学生可以在文章中回忆往事,用事实说话。

(2)提示学生可以在文章中谈自己感情的变化。

(3)提示学生向妈妈提建议时注意语言得体。

(4)提示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如,《秋天的回忆》、《荔枝》、《游子吟》。

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可以用书信的形式。

五:板书:

1、感谢妈妈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切的一切,感谢爸爸挣钱给了我最好的生活条件,感谢爸爸妈妈把我······,感谢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2、请你举一个例子,体现父母对你的爱

3、你对你显著地表现有什么说法,你以后怎么样报答父母?

六、学生完成习作。

七、作业:(教师批阅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后)

1、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鼓励并要求学生务必把作文给妈妈看。

2、以《妈妈看了我的作文后》为题,写一篇日记。

3、教师: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的。我们在享受母爱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为妈妈做点什么呢?我们现在能做的有哪些呢?

附《我的母亲》胡适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闯荡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爸爸,我想对您说

爸爸,自从您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后,在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您常常早出晚归,我经常看不到您。您知道吗?我们往日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已经变了样了。

记得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梦中时,您已经出门上班了;晚上,我进入梦乡之后,您才带着满身的疲惫,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里。我竟然整整一周没见到您。还记得那一次,我生病发烧躺在病床上,可是您又不在我身边。望着床头吊瓶里缓缓滴落的药水,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心中充满了委屈,那不争气的泪水悄悄地顺着脸颊滑落。爸爸,没有了您的关爱,没有了您的鼓励,我就像被主人遗弃的小猫,像栖息在屋檐下孤独的小鸟,盼望着您归来。

爸爸我好想您。晚上,没有您的陪伴,我迟迟不能入睡;早上,见不到您亲切的笑容,我心神不定,上课也无法专心听讲;作业遇到难题时,没有人指点迷津,我只能独自苦苦摸索;生病时,少了您温暖大手的爱抚,我就少了一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爸爸,我知道在工作和家庭两者之间,您把工作摆在了首位;面对学生和家人,你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爸爸,我了解您的良苦用心;我明白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的信念;我理解您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孺子牛精神。可是爸爸,亲爱的爸爸,您知道吗?我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我也需要您的关爱、鼓励和支持。爸爸,我多么希望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能看见您熟悉的身影,看到您慈祥的微笑,听到您亲切的话语。爸爸,您能听到我的呼唤吗?您能感受到儿子这份小小的奢望吗?

作文教学《我想对您说》

一、谈话入题

师:什么是心里话?

生:用感觉的;心中的话;把自己想的讲出来;想说的话;

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想说许多话。

二、引读习作题,提炼课题

生读题目P31

师:这段话告诉我们,心里话可以对谁说

生:可以对老师、妈妈、邻居、小伙伴(板书)

师:今天的题目是“我想对您说”

师:如果是对老师说,可以说《老师,我想对您说》……

生1:对老师说,您为了我们学习操碎了心

师:比如

该生讲不出来,老师安慰他再想想。

三、指导学生激情表达

生2:我想对妈妈说,我想说:“谢谢”。

师:为什么?生:因为她照顾我。

师: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

生:在寒冷的冬天,怕我着凉,给我买衣服。有一次洗澡,我忘了热水,用冷水洗。妈妈说:“你咳嗽。看看你还在发抖……”我被骂了一顿。

师:在骂的过程中也有爱。

生:妈妈,您这么关心我,我爱您。(学生鼓掌)

师:大家都有爸妈,都有内心的话想对他们说。

生3:有一次睡醒了,我把吃的食物吐出来。爸爸帮我打针,还拿药给我吃。妈妈把呕吐物清理干净,不让我睡在那儿,和她睡在一起。妈妈,谢谢你!如果我长大了,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师:从现在开始就要怎样?生:我要努力学习。

生4:我没写作业,老师打我……为了取得好成绩。

师:你当时恨吗?现在恨吗?生:不会,老师为了我好。

生5:我被留下来,不会背诵。不认真,那时很恨他。恨是一种不能理解的话,现在懂得恨别人是不对的,要了解人(师纠正:要理解别人)

师:你怎么做。生:决定每天晚上会背才睡。

师:在你们同学之间一定有发生矛盾和误会,现在利用这次机会说出来。

……

师:我们也可以说说,谁帮助过你。

生(月玲):我做数学题,请教方凯,他帮助了我。师:你能不能面对着他说。

生(月玲转身站在方凯对面):方凯,谢谢你。方凯(很激动):这是应该的。全班鼓掌。

师:还有谁想说?

生:我想对龙彬说,有一次被老师留到一点,龙彬要借一块给我,我向他拿了两块,吃到回家,被奶奶骂。 师:你想对龙彬说什么?生:谢谢!

师:钱还了吗?生:还了。

生:小丽芹,我听写不过关,她叫我背诵。因为她让我考得这么好,谢谢!(掌声)

师小结:对谁说,可以对老师、妈妈、邻居、小伙伴(同学)……

请读题目的后半部分:总之,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在习作里向对方说一说,说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写完以后可以读给对方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板书:真实 出自内心的想法

四、例文引路

教师朗读下水文《妈妈,我想对您说》,例文的主要内容是说“玩电脑”。摘要如下:我在电子游戏室玩游戏,妈妈突然出现了,她凶狠地对我:“你不想活了吗?”这时候的妈妈像个恶霸,让我脸红耳热,找不到地缝钻进去。为了我,您早出晚归,早晨给我做饭,整天像个“保姆”。当我晚回家时,您又苦口婆心,劝我不要再去玩电子游戏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请你原谅我。

五、学生练笔

学生在课堂笔记本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并且提示:题目名称后面加标点,在正文不写名字,只写“称呼”。 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读习作,与大家一起分享。注意倾听,哪些地方印象最深?

生:老师,我想对您说,您把一大叠考卷拿到桌子上。您生气地说:“你们是怎么考的。”当时我们的心情很不好,您教导我们,要有好前途,就要努力学习。老师,以后我们不辜负您的期望,报答您多年来的关心。

师:好,现在我们来评一评

生:“辜负”这个词用得好

生:在里边加上一些优美词句。有些同学哭得满地都是泪,有些同学……有些同学……

师:用上排比句

生:写出了明白的道理

师:可以把事情经过详细写一下。考得怎么不好、老师的神态描写等都可以补充写具体。

评析:多么朴实活泼的作文课。本课课堂结构丰满,从读题、审题、说题到写题。从说到写符合作文教学规律。学生口语表达流畅,能说出心里话,并且有具体的事例。善于激发学生说话表达的愿望,勾起学生踊跃发言,打开思路。课堂真实,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紧扣习作要求。吴老师的高明之处是善于煽情,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积极思考,发言热烈,与学生合作默契。本课是一堂丰满的课堂,解决了课堂教学环节联系如何紧密的问题。吴老师把简单的习作教得不简单,内容充实。不但让学生说出了心里话,而且让他们掌握了如何写作的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