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环保设施验收监测报告
1.任务的由来
****化工建材有限公司“新型保温阻燃节能材料及水处理药剂项目”已在****市发展改革局备案,
受****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的委托,****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5月13日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该企业杀菌剂和高分子聚合材料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查,对其废水、噪声等污染防治措施的治理能力、治理效果进行了现场踏勘,对外排污染物进行了监测。 2.验收监测依据
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省环保局冀环管[2000]113号文《**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办法》。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地理位置
****化工建材有限公司位于****市工业园区,所处区域环境质量良好,交通发达,能源便利,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周围无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 4. 工程概况 4.1 工程基本情况
4.2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能源消耗见下表:
4.3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见下表:
4.4主要工程实际建设及变化情况
环评中建设DC-20复合型活性氧杀菌剂、新型保温阻燃节能材料、煤矿高分子聚合材料、多元强化烧结剂共四个生产项目,现杀菌剂和高分子聚合材料项目已建设完成,新型保温阻燃节能材料和多元强化烧结剂项目未建设。 4.5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1)复合型活性氧杀菌剂:
水、增氧剂噪声
搅拌产品成型包装入库 六偏磷酸钠(2)煤矿高分子聚合材料:
噪声
酚醛树脂、固化剂搅拌产品包装成品入库 4.6主要污染物及污染防治措施 4.6.1废水主要污染物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水为职工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
4.6.2噪声声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各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采取室内布置厂房隔声、基础加装减震垫等降噪措施及距离衰减降低噪声源强。 4.6 .3固废主要排放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验收监测技术方案 5.1 验收执行标准 5.1.1.废水
生活污水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3082-1999)中有污
5.1.2噪声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3类标准昼**限值为65dB(A),夜**限值为55dB(A)。 5.2监测监测项目、点位及频次: 5.2.1废水监测
监测点位:在化粪池外排口处设1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排水量、pH、COD、SS、BOD5、NH3-N排放浓度。 监测频次:正常工况下,每天监测3次,监测1天。 5.2.2噪声监测
监测点位: 厂界四周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4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连续等效A声级
监测频次:正常工况下,昼**监测1次,监测1天。 5.3监测分析方法
噪声、废水、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
5.4质量控制
1、监测过程中生产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额定负荷的75%以上。 2、监测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监测采样和测试人员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证上岗。
4、监测过程严格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数据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 6.验收监测结果 6.1废水监测结果
6.3.1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北
车
3#
6.3.2噪声监测结果见下表: 等效声级:Leq[dB(A)]
7.结论及建议 7.1验收监测结论 7.1.1生产工况
现场监测期**,生产负荷为80%,满足75%以上的工况要求。本次验收结果为有效工况的监测数据,可作为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依据。 7.1.2废水
我站于2014年5月13日对该企业生活污水采集了水样,并对水样进行了化验室分析,监测结果为:pH值为7.63-8.15,SS日均浓度值为18mg/L,COD日均浓度值为106mg/L,NH3-N日均浓度值为0.211mg/L, BOD5日均浓度值为23.4mg/L,各监测值均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3082-1999)中有污水处理厂的标准要求。 7.1.3噪声
我站于2014年5月13日对该企业厂界噪声进行了监测:厂界噪声昼**监测值范围为53.1-58.6dB(A), 各监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7.1.5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7.1.6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实际污染物排放总量:COD: 0.15t/a、 NH3-N:0.0003t/a。
7.2建议
(1)加强治理设施的管理,使治理设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各项
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2)加强厂区绿化工作,逐步提高厂区绿化率。
(3)加强原材料管理,合理利用厂区空地,避免原材料的乱堆乱放现象。
–––以下无正文–––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单位:废气量:×104标米3/年; 废水、固废量:万吨/年;其他项目均为吨/年 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毫克/升; 废气中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注:此表由监测站或调查单位填写,附在监测或调查报告最后一页。此表最后一格为该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其中:(5)=(2)—(3)—(4); (6)=(2)—(3)+(1)—(4)
化工企业环保设施验收监测报告
1.任务的由来
****化工建材有限公司“新型保温阻燃节能材料及水处理药剂项目”已在****市发展改革局备案,
受****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的委托,****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5月13日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该企业杀菌剂和高分子聚合材料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查,对其废水、噪声等污染防治措施的治理能力、治理效果进行了现场踏勘,对外排污染物进行了监测。 2.验收监测依据
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省环保局冀环管[2000]113号文《**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办法》。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地理位置
****化工建材有限公司位于****市工业园区,所处区域环境质量良好,交通发达,能源便利,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周围无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 4. 工程概况 4.1 工程基本情况
4.2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能源消耗见下表:
4.3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见下表:
4.4主要工程实际建设及变化情况
环评中建设DC-20复合型活性氧杀菌剂、新型保温阻燃节能材料、煤矿高分子聚合材料、多元强化烧结剂共四个生产项目,现杀菌剂和高分子聚合材料项目已建设完成,新型保温阻燃节能材料和多元强化烧结剂项目未建设。 4.5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1)复合型活性氧杀菌剂:
水、增氧剂噪声
搅拌产品成型包装入库 六偏磷酸钠(2)煤矿高分子聚合材料:
噪声
酚醛树脂、固化剂搅拌产品包装成品入库 4.6主要污染物及污染防治措施 4.6.1废水主要污染物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水为职工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
4.6.2噪声声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各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采取室内布置厂房隔声、基础加装减震垫等降噪措施及距离衰减降低噪声源强。 4.6 .3固废主要排放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验收监测技术方案 5.1 验收执行标准 5.1.1.废水
生活污水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3082-1999)中有污
5.1.2噪声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3类标准昼**限值为65dB(A),夜**限值为55dB(A)。 5.2监测监测项目、点位及频次: 5.2.1废水监测
监测点位:在化粪池外排口处设1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排水量、pH、COD、SS、BOD5、NH3-N排放浓度。 监测频次:正常工况下,每天监测3次,监测1天。 5.2.2噪声监测
监测点位: 厂界四周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4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连续等效A声级
监测频次:正常工况下,昼**监测1次,监测1天。 5.3监测分析方法
噪声、废水、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
5.4质量控制
1、监测过程中生产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额定负荷的75%以上。 2、监测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监测采样和测试人员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证上岗。
4、监测过程严格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数据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 6.验收监测结果 6.1废水监测结果
6.3.1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北
车
3#
6.3.2噪声监测结果见下表: 等效声级:Leq[dB(A)]
7.结论及建议 7.1验收监测结论 7.1.1生产工况
现场监测期**,生产负荷为80%,满足75%以上的工况要求。本次验收结果为有效工况的监测数据,可作为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依据。 7.1.2废水
我站于2014年5月13日对该企业生活污水采集了水样,并对水样进行了化验室分析,监测结果为:pH值为7.63-8.15,SS日均浓度值为18mg/L,COD日均浓度值为106mg/L,NH3-N日均浓度值为0.211mg/L, BOD5日均浓度值为23.4mg/L,各监测值均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3082-1999)中有污水处理厂的标准要求。 7.1.3噪声
我站于2014年5月13日对该企业厂界噪声进行了监测:厂界噪声昼**监测值范围为53.1-58.6dB(A), 各监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7.1.5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7.1.6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实际污染物排放总量:COD: 0.15t/a、 NH3-N:0.0003t/a。
7.2建议
(1)加强治理设施的管理,使治理设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各项
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2)加强厂区绿化工作,逐步提高厂区绿化率。
(3)加强原材料管理,合理利用厂区空地,避免原材料的乱堆乱放现象。
–––以下无正文–––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单位:废气量:×104标米3/年; 废水、固废量:万吨/年;其他项目均为吨/年 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毫克/升; 废气中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注:此表由监测站或调查单位填写,附在监测或调查报告最后一页。此表最后一格为该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其中:(5)=(2)—(3)—(4); (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