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语文教学 作者:黄丽丽
来源:《学园》2014年第35期
【摘 要】运用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欣赏作品的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整合运用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其服务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增强课堂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辅助作用 朗读实践 整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05-0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学中采用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欣赏作品的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选择、设计与运用,体现着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育智慧。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剥夺学生的朗读实践,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剥夺学生的朗读实践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朗读实践活动,这跟学习游泳必须下到水里一样,教练讲解得再生动、逼真,学生将游泳要点记得再牢固,如果不下到水里去体验、尝试、摸索,永远不会真正掌握游泳的本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朗读实践,调用自己的眼、口、耳等感官,穿行于文本的字里行间,才能真切地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促进自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朗读实践,把文本中沉默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娓娓动听,一方面能够促进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传达作者的观点与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或同伴对自己的朗读效果予以正确的评价和适时指导,从而促进自己朗读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教师因为学生朗读能力不强,在课堂教学中担心学生的朗读而影响教学进度,就干脆运用视听材料为学生作朗读示范。学生听完一两遍之后,便让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写法。这无异于教练在岸上传授游泳要领而不让学习者下水实践一样。应该说,对于朗读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课文朗读录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但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还离不开实实在在的朗读实践活动,这既要有质的保证,又要有量的积累。听,始终无法取代学生自己的朗读练习。因此,在示范引路之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安排学生自己尝试练习朗读,通过朗读进行感知、感悟。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语文教学 作者:黄丽丽
来源:《学园》2014年第35期
【摘 要】运用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欣赏作品的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整合运用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其服务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增强课堂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辅助作用 朗读实践 整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05-0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学中采用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欣赏作品的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选择、设计与运用,体现着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育智慧。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剥夺学生的朗读实践,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剥夺学生的朗读实践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朗读实践活动,这跟学习游泳必须下到水里一样,教练讲解得再生动、逼真,学生将游泳要点记得再牢固,如果不下到水里去体验、尝试、摸索,永远不会真正掌握游泳的本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朗读实践,调用自己的眼、口、耳等感官,穿行于文本的字里行间,才能真切地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促进自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朗读实践,把文本中沉默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娓娓动听,一方面能够促进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传达作者的观点与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或同伴对自己的朗读效果予以正确的评价和适时指导,从而促进自己朗读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教师因为学生朗读能力不强,在课堂教学中担心学生的朗读而影响教学进度,就干脆运用视听材料为学生作朗读示范。学生听完一两遍之后,便让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写法。这无异于教练在岸上传授游泳要领而不让学习者下水实践一样。应该说,对于朗读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课文朗读录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但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还离不开实实在在的朗读实践活动,这既要有质的保证,又要有量的积累。听,始终无法取代学生自己的朗读练习。因此,在示范引路之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安排学生自己尝试练习朗读,通过朗读进行感知、感悟。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