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利与弊

化肥利与弊 (2010-11-19 08:09:45)

转载

标签: 分类: 土壤与健康

杂谈

化肥利与弊

组名:概念小组

组员:谢璐(大) 学号:0841017050 08级平面设计

谢璐(小) 学号:0841017051 08级平面设计

张倩 学号:0841017052 08级平面设计

公美丽 学号:0841017053 08级平面设计

摘要:现今化肥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本文通过对化肥的性质、分类和使用的简要介绍,分析和研究其给人类以及环境带来利弊,使人们对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正文

研究目的:通过对化肥的简要介绍,尤其是对其利与弊的研究分析,使人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化肥,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使用化肥,做到扬长避短。

研究问题:化肥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化肥到底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有哪些分类?它对人类和环境有哪些好处和坏处?随着近年来化

肥的使用造成土壤的酸度变化,板结,营养失衡以及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的生产力也逐渐削弱,同时也给人的身体带来重大的伤害。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又应该如何科学的正确的使用化肥?

研究内容:

1、化肥定义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有硼、铜、铁、锰、钼、锌、氯等。

2、化肥分类

化肥的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单元肥料、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1.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2.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氮肥:

氮肥主要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如果缺氮,农作物会生长迟缓或停滞生长,植株叶片发黄。磷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僧多、籽粒饱满,如果缺发农作物就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促进生长,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如果缺钾农作物的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

片的边缘和叶尖呈褐色并逐渐焦枯。各种化学肥料在植物体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磷肥:

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

钾肥:

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它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便于贮存和施用等优点,是农业中最常用的一种肥料。

3、化肥的利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我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我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我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化肥的弊

在农业生产上化肥是营养物,是粮食的粮食,不是污染物,但如果使用不当,甚至滥施化肥,化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1 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长期过量不科学地使用化肥使作物营养失去平衡,农产品品质降低,对人类有害的物质硝酸含量增高,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维生素和水溶性糖份降低。因为硝酸盐是亚硝酸盐的前体,现在发现的亚硝酸盐有120多种,能使人体致癌的占75%,能对人体的肝、食道、胃、肾、膀胱、小肠、脑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诱发癌症。

2003年10月28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鹿王景名居建筑工地,63名民工在吃过晚饭后陆陆续续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腹痛、呕吐等急性中毒症状。次日凌晨,闻讯赶来的120急救人员分车分批将残余有机磷过量蔬菜中毒的民工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2006年5月18日,广东郁南县都城镇发生了16名居民因食用含有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潺菜中毒事件。

2 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

3.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

平时我们所使用的化学肥料中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元素,进入土壤后很难被农作物吸收或转化,从而造成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污染十壤的重金属主要有Zn、Ni、Cu、Co和Cr,而我们所用的各种化学肥料中都不同成度的含有这些重金属元素。比如我们所用的磷肥,它的生产原料是磷矿石,而磷矿石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元素F和As,这种有害元素将对作物造成毒害,长此以往,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将越来越富集,造作物无法生长。

4.化学肥料引起土壤酸度变化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特别是施用一种化学肥料,会加快土壤的酸化。因匆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化学肥料过磷酸钙、氯化按、硝酸铅,硫酸铅等都属于酸性化学肥料,作物吸收养分后会在土壤中留下大量的氢离子,造成土壤酸化。其次我们所施用的氮肥在士壤中经过硝化作用也产生了大量的硝酸盐,转换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馁转变成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而在氮肥转变硝酸盐时,将释放出大量氢离子,也将导致士壤酸化。土壤酸化会导致有毒物质增加,造成土壤贫痔,农作物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

5.化学肥料的施用导致土壤板结,营养失衡,,硝酸盐累积

由于我国口前所施用的化学肥料多以氮肥为主,长期下去将造成土壤营养失衡。同时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大量的NH4十、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Z+、MgZ+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孔七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

中国一直在为用地球上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1/5的人口而奋斗。如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也正在构成新的挑战:空气以及水质的污染,城市化对农田的蚕食,所有这些都在威胁着中国人的耕地。如今,一项新的研究又将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土壤酸化加入到这份名单当中,而这正是缘于过去30年中对化肥的过度使用。

6.加剧环境污染

专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大气里面随着降雨、沙尘暴等自然现象降下来的氮素,1公顷可以达到80公斤,而高产小麦1公顷才需要160-180公斤氮素。也就是说种在土地中的小麦仅从大气中就获得近一半的养分,如果人们无视这部分养分的作用,仍旧按照以前的肥料用量施肥,就会造成施肥过量。过多施用的肥料量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就会流入周围的水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过量的肥料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原来我们认为这是好事,在20世纪70年代,很多地区的农民都宣扬我们有肥水,这水抽上来一灌,就可以直接长庄稼,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人发现长期饮用硝酸盐多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上对硝酸盐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还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从我国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的现实看,氮肥的施用量是过多了。

7.浪费大量紧缺资源

氮、磷、钾是庄稼所需营养的“三要素”。大气中的氮气是绝大多数庄稼不能利用的氮素形态,必须通过高压高温,也就是通过消耗大量能源把它变成氨气态活性氮,再转化成能够被植物利用的其他形态作为肥料。过去生产氮肥主要以石油为原料,现在靠天然气和煤。这些能源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这也正是化肥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能够把浪费掉的化肥节省下来,就会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2004年,我国化肥生产消耗了大约1亿吨标准煤,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比重的5%;此外,化肥生产每年消耗的高品位磷矿石超过了1亿吨,而磷矿石已经列入国土资源部2010年后紧缺资源之列;化肥生产还消耗了我国72%的硫资源。

我们可以算这样一笔帐:如果全国所产天然气全部用于生产化肥,也只能满足最大需求量的55%;如果能把发达地区1/3农户过量施用的化肥节省下来,补给化肥施用量不足的地区,将会使全国粮食生产在不增加肥料施用总量的条件下增加更多的产量。据专家推算,如果把发达地区过量施用的肥量减低30%,同时使绝大多数农民朋友做到合理施肥,既不影响庄稼生长,又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农民负担。可见,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8.削弱庄稼生产能力

庄稼就和人一样,吃得太饱不仅不利于成长,反而会不利于健康。据全国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介绍,施肥过量对庄稼造成危害的结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容易倒伏,倒伏一旦出现,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另一个是容

易发生病虫害,氮肥施用过多,会使庄稼抗病虫能力减弱,易遭病虫侵染,继而增加消灭病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了食品的安全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生产和消费的化肥量超过4500万吨,而全国氮肥利用率仅有30%左右。其实,粮食生产中并不需要施用那么多肥料,庄稼的生长就如孩子的成长一样,当孩子还是婴儿时不需要吃得太多,等他在长个子的时候才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庄稼也需要在不同阶段供给不同量的养分,比如北京的冬小麦,10月份播种后的四五个月里的生长量都很小,而传统的施肥方法就是在播种之前把整个生育期的肥料全施下去,在这最初的四五个月里,庄稼能吸收利用的肥料养分较少,因此会有大部分损失浪费,而在庄稼生长高峰期时,化肥又不能满足庄稼生长需要,限制粮食产量的提高。

化肥利与弊 (2010-11-19 08:09:45)

转载

标签: 分类: 土壤与健康

杂谈

化肥利与弊

组名:概念小组

组员:谢璐(大) 学号:0841017050 08级平面设计

谢璐(小) 学号:0841017051 08级平面设计

张倩 学号:0841017052 08级平面设计

公美丽 学号:0841017053 08级平面设计

摘要:现今化肥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本文通过对化肥的性质、分类和使用的简要介绍,分析和研究其给人类以及环境带来利弊,使人们对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正文

研究目的:通过对化肥的简要介绍,尤其是对其利与弊的研究分析,使人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化肥,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使用化肥,做到扬长避短。

研究问题:化肥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化肥到底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有哪些分类?它对人类和环境有哪些好处和坏处?随着近年来化

肥的使用造成土壤的酸度变化,板结,营养失衡以及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的生产力也逐渐削弱,同时也给人的身体带来重大的伤害。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又应该如何科学的正确的使用化肥?

研究内容:

1、化肥定义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有硼、铜、铁、锰、钼、锌、氯等。

2、化肥分类

化肥的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单元肥料、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1.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2.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氮肥:

氮肥主要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如果缺氮,农作物会生长迟缓或停滞生长,植株叶片发黄。磷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僧多、籽粒饱满,如果缺发农作物就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促进生长,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如果缺钾农作物的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

片的边缘和叶尖呈褐色并逐渐焦枯。各种化学肥料在植物体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磷肥:

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

钾肥:

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它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便于贮存和施用等优点,是农业中最常用的一种肥料。

3、化肥的利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我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我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我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化肥的弊

在农业生产上化肥是营养物,是粮食的粮食,不是污染物,但如果使用不当,甚至滥施化肥,化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1 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长期过量不科学地使用化肥使作物营养失去平衡,农产品品质降低,对人类有害的物质硝酸含量增高,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维生素和水溶性糖份降低。因为硝酸盐是亚硝酸盐的前体,现在发现的亚硝酸盐有120多种,能使人体致癌的占75%,能对人体的肝、食道、胃、肾、膀胱、小肠、脑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诱发癌症。

2003年10月28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鹿王景名居建筑工地,63名民工在吃过晚饭后陆陆续续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腹痛、呕吐等急性中毒症状。次日凌晨,闻讯赶来的120急救人员分车分批将残余有机磷过量蔬菜中毒的民工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2006年5月18日,广东郁南县都城镇发生了16名居民因食用含有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潺菜中毒事件。

2 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

3.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

平时我们所使用的化学肥料中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元素,进入土壤后很难被农作物吸收或转化,从而造成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污染十壤的重金属主要有Zn、Ni、Cu、Co和Cr,而我们所用的各种化学肥料中都不同成度的含有这些重金属元素。比如我们所用的磷肥,它的生产原料是磷矿石,而磷矿石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元素F和As,这种有害元素将对作物造成毒害,长此以往,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将越来越富集,造作物无法生长。

4.化学肥料引起土壤酸度变化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特别是施用一种化学肥料,会加快土壤的酸化。因匆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化学肥料过磷酸钙、氯化按、硝酸铅,硫酸铅等都属于酸性化学肥料,作物吸收养分后会在土壤中留下大量的氢离子,造成土壤酸化。其次我们所施用的氮肥在士壤中经过硝化作用也产生了大量的硝酸盐,转换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馁转变成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而在氮肥转变硝酸盐时,将释放出大量氢离子,也将导致士壤酸化。土壤酸化会导致有毒物质增加,造成土壤贫痔,农作物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

5.化学肥料的施用导致土壤板结,营养失衡,,硝酸盐累积

由于我国口前所施用的化学肥料多以氮肥为主,长期下去将造成土壤营养失衡。同时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大量的NH4十、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Z+、MgZ+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孔七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

中国一直在为用地球上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1/5的人口而奋斗。如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也正在构成新的挑战:空气以及水质的污染,城市化对农田的蚕食,所有这些都在威胁着中国人的耕地。如今,一项新的研究又将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土壤酸化加入到这份名单当中,而这正是缘于过去30年中对化肥的过度使用。

6.加剧环境污染

专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大气里面随着降雨、沙尘暴等自然现象降下来的氮素,1公顷可以达到80公斤,而高产小麦1公顷才需要160-180公斤氮素。也就是说种在土地中的小麦仅从大气中就获得近一半的养分,如果人们无视这部分养分的作用,仍旧按照以前的肥料用量施肥,就会造成施肥过量。过多施用的肥料量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就会流入周围的水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过量的肥料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原来我们认为这是好事,在20世纪70年代,很多地区的农民都宣扬我们有肥水,这水抽上来一灌,就可以直接长庄稼,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人发现长期饮用硝酸盐多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上对硝酸盐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还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从我国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的现实看,氮肥的施用量是过多了。

7.浪费大量紧缺资源

氮、磷、钾是庄稼所需营养的“三要素”。大气中的氮气是绝大多数庄稼不能利用的氮素形态,必须通过高压高温,也就是通过消耗大量能源把它变成氨气态活性氮,再转化成能够被植物利用的其他形态作为肥料。过去生产氮肥主要以石油为原料,现在靠天然气和煤。这些能源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这也正是化肥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能够把浪费掉的化肥节省下来,就会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2004年,我国化肥生产消耗了大约1亿吨标准煤,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比重的5%;此外,化肥生产每年消耗的高品位磷矿石超过了1亿吨,而磷矿石已经列入国土资源部2010年后紧缺资源之列;化肥生产还消耗了我国72%的硫资源。

我们可以算这样一笔帐:如果全国所产天然气全部用于生产化肥,也只能满足最大需求量的55%;如果能把发达地区1/3农户过量施用的化肥节省下来,补给化肥施用量不足的地区,将会使全国粮食生产在不增加肥料施用总量的条件下增加更多的产量。据专家推算,如果把发达地区过量施用的肥量减低30%,同时使绝大多数农民朋友做到合理施肥,既不影响庄稼生长,又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农民负担。可见,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8.削弱庄稼生产能力

庄稼就和人一样,吃得太饱不仅不利于成长,反而会不利于健康。据全国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介绍,施肥过量对庄稼造成危害的结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容易倒伏,倒伏一旦出现,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另一个是容

易发生病虫害,氮肥施用过多,会使庄稼抗病虫能力减弱,易遭病虫侵染,继而增加消灭病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了食品的安全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生产和消费的化肥量超过4500万吨,而全国氮肥利用率仅有30%左右。其实,粮食生产中并不需要施用那么多肥料,庄稼的生长就如孩子的成长一样,当孩子还是婴儿时不需要吃得太多,等他在长个子的时候才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庄稼也需要在不同阶段供给不同量的养分,比如北京的冬小麦,10月份播种后的四五个月里的生长量都很小,而传统的施肥方法就是在播种之前把整个生育期的肥料全施下去,在这最初的四五个月里,庄稼能吸收利用的肥料养分较少,因此会有大部分损失浪费,而在庄稼生长高峰期时,化肥又不能满足庄稼生长需要,限制粮食产量的提高。


相关内容

  • 2016年化肥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2016-2022年中国化肥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 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5750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 ...

  • 我国化肥市场供需情况调查与分析_孟远夺
  • 2014年5月第29卷第3期 磷肥与复肥 我国化肥市场供需情况调查与分析 孟远夺1,杨帆1,姜 义2,李 荣1,崔勇1,董燕1,孙 钊1 (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摘 100125:2. 扬州市土壤肥料站,江苏扬州225101) 要]分析了我国化肥区域间和淡旺季供需情况与价格变化.统计 ...

  • 国内外化肥工业概况及我国氮肥行业的发展趋势
  • 第十一届全国化肥市场(红日阿康)研讨会--论文集 国内外化肥工业概况及我国氮肥行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王文善 一.世界化肥概况 目前世界化肥总的生产能力约为1.95亿吨.其中氮肥1.22亿吨,磷肥0.36亿吨,钾肥0.37亿吨.2003年世界化肥产量约1.47亿吨,氮肥0.87亿吨,其中尿素 ...

  • 保定市化肥经销商名录176家
  • 网址 http://www.chinaiic.cn 保定市化肥经销商名录176家 <保定市化肥经销商名录2016最新版>全面汇总了截止到2016年保定市176家化肥经销商企业信息,覆盖率达99%以上.名录信息通过呼叫中心等多渠道调查核实.该名录定期更新,删除已注销企业信息,增加新注册企业 ...

  • 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
  • 作者:马君岭 刘畅 吴中民 日期:2015-05-14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小中大] 背景: 绿色蓝色橙色灰色白色 阅读:72 今年3月17日,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把握好"精.调.改.替":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 ...

  • 发达国家化肥减量政策的适用性分析及启示
  • 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5-23. 芳,冯淑怡,曲福田. 发达国家化肥减量政策的适用性分析及启示[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 34(1) LI Fang, FENG Shu-yi, Q ...

  • 肥料的功与过
  • 青岛农业大学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时间: 年 月 日 肥料的功与过 摘要:随着毒生姜.毒黄瓜.毒韭菜等食品安全时间的频繁出现,化肥农药给人的负面印象越来越大,其实,化肥农药在解决人类温饱问题上是功不可没的.其最大功绩就是极大地促进了作物产量 ...

  • 基于优化始点离散灰色模型的河南省化肥施用量预测
  • 基于优化始点离散灰色模型的河南省化肥施用量预测 作者:杨旭 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 摘 要:为了解河南省化肥施用量历年的增长趋势,选取2000-2012年河南省化肥施用折纯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起相应的优化始点离散灰色模型,通过平均相对误差检验等对预测函 ...

  • 化肥购销合同
  •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一. 甲方责任: 1.甲方保证所售产品质量,并经得起农资市场监管部门检验,若出现含量不足现象,缺一赔十: 2.按照乙方所需化肥品牌和数量按时送货到位,并负担卸车. 二.乙方责任: 1.乙方在接到化肥的两个月内有权对所送化肥进行送检(送检时必须通知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