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高检测技术能力,为社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高效的检测服务,依据国际通行的ISO/IEC17025:2005标准建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促进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的改进和完善。本文以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调试中心实验室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据,进行了研究,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认可;ISO/IEC17025:2005;层次分析法;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实验室
送变电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通过对安装设备、油、气、材料等进行一系列的检测试验,提供真实可靠、准确公正的数据和结论,为各方提供工程质量依据,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保证,也是送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重要组成。但在送变电工程建设的油务试验中因标准、方法、标样、设施、人员素质、环境等因素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随着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送变电工程中油、气检测的限量值逐步降低,对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去规范检测工作的细节,就无法得出准确可靠的数据,也无法起到质量、安全的监督监管作用。
根据国际通行的ISO/IEC17025:2005标准(简称标准)建立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促进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的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检测技术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公正、科学、准确、高效的检测服务,获得对检测实验室在某个领域检测技术能力的一种承认。这不仅是检测实验室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外界环境对检测实验室的客观要求。
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是新疆电网建设的一家大型电建施工企业,具有国家特级调试资质,可承担各种规模的送变电工程调试及其系统调试业务。现开展高压试验、继电保护、计量检验、油务试验、通信维护、导线压接性能及安全工器具检验等6个专业。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保证检测/校准工作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按照标准建立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本文结合本公司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提供参考。
一、实验室认可准备阶段
成立实验室认可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计划,明确各个阶段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和要求,使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
1.1实验室现状的调研
1)人员及设备的调研:现有员工62人,中级职称及以上13人,专业从事试验人员占全员的67%,25―35岁年龄段人数较多,公司员工整体素质较高,研究生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年轻员工占全员86%,是一支高素质、年轻、富有朝气的专业调试队伍;现有调试试验设备208台,固定资产总额1000多万,拥有国内较为先进的油务试验设备,介损成套测试设备、油色谱成套设备和瓦斯继电器校验设备等,可承担公司内外原材料等样品的检测任务。
2)管理现状的调研:本实验室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一定的检测手段,但由于检测项目较多,公司对实验室认可方面了解不多,虽然公司有ISO管理体系认证基础,但实施实验室认可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1.2理顺组织机构与职能
要建立完善有效的符合实验室认可的质量体系,须合理的设置机构和岗位职能。依据组织机构图设置了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都有详细的职权范围,并对本实验室每个岗位也进行了详细的职责分工,从组织机构职能划分上保证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条不紊的建立和运行。即由体系要素分解成质量活动,按现有职能部门采用表格形式将每项要素分配给有关部门,并结合各部门各岗位职责进行职能调整,做到每个要素都有人负责。
1.3教育培训
进行分层次的培训。首先使大家意识到与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存在着差距,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再对实验室的高层、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分别对标准的各项管理和技术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在体系文件编制前,对质量管理人员重点进行了标准基本知识及体系文件编写培训;还对各专业领域的检测标准、检测设备、检测程序的内容进行培训考核;最后对实验室具体执行检测任务的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了教育培训,包括工作权限,具体任务,操作程序,标准方法等以及对于造成质量差错所应承担的责任。
通过培训提高了公司全员的认识,管理人员能按各要素的要求结合实际编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使全体职员明确检测实验室能力通用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以及每个人的工作程序、要求,理解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准则的相关内容和规定,以及每个人的岗位职责,以便开展认可准备工作。
1.4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作为出具公正性检测报告的实验室,应以公正性为宗旨,不受任何方面的干预;而“公正性”必然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数据准确就要求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对待每一项检测/校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据规程、标准,使用先进的设备,确保方法的科学性;公司制定质量方针为:“科学、严谨、求实、公正”。围绕质量方针,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为:
1)确保量值的统一和数据的准确,报告差错率为 2)客户投诉处理率100%、客户满意率>98%;
3)检测/校准人员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率100%;
二、编写体系文件阶段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过程,是一个通过反复修改,边编制边运行、边修改的过程。
2.1编制质量手册
编写质量手册要做到要素全面、职责清晰、程序明确、内容简洁和接口衔接清晰,要符合标准要求和本实验室实际。质量手册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写、审核、修订。在编写质量手册时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图对每一要素、每一条款要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反复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实施。
正式发布的质量手册紧扣标准,明确规定实验室的组织机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检测能力等,对公司开展检测/校准活动提供了准则与要求。
2.2程序文件的编制
程序文件规定了质量活动全过程的目的、范围、引用标准、职责、活动顺序和支撑性记录表格,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根据公司质量体系要素编制程序文件清单,根据标准和质量手册的要求对质量体系要素逐一展开为具体为质量活动,确定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细表。按认可委相关文件的要求,规定文件的结构和格式,指定责任部门编写。每个程序要紧扣5WlH(what、who、when、where、why、how)及实验室检测关键质量控制环节进行描述,然后逐级审核反复修改,最后由最高管理者发布。本公司制定并发布了34个程序。
2.3编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
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某项具体作业活动的文件,侧重描述如何进行操作,是对程序文件的补充或具体化。
编制作业指导应按照科学、有效的方法,要有可操作性。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由操作人员参与,并使他们清楚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质量记录是记录质量活动的客观证据,如各类记录、表格。质量记录的编制应注意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可追溯性。
三、贯彻质量体系的运行阶段
编制体系文件是对质量管理体系作了客观描述和体系运行的规范性要求,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挥质量体系的作用,才是保证体系正常运行和持续、适用有效的关键阶段。
在体系运行初始阶段按照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测中分析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重点对人力资源管理、测量溯源性控制、送检业务流程、原始记录与实验报告进行控制。
内部质量审核是保证认证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是健全完善认证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认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严格按照标准和制订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开具不符合项及不符合事实,并提供了整改意见,利用技术统计方法明确出现问题的要素和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切实进行整改,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
【摘要】为提高检测技术能力,为社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高效的检测服务,依据国际通行的ISO/IEC17025:2005标准建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促进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的改进和完善。本文以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调试中心实验室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据,进行了研究,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认可;ISO/IEC17025:2005;层次分析法;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实验室
送变电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通过对安装设备、油、气、材料等进行一系列的检测试验,提供真实可靠、准确公正的数据和结论,为各方提供工程质量依据,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保证,也是送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重要组成。但在送变电工程建设的油务试验中因标准、方法、标样、设施、人员素质、环境等因素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随着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送变电工程中油、气检测的限量值逐步降低,对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去规范检测工作的细节,就无法得出准确可靠的数据,也无法起到质量、安全的监督监管作用。
根据国际通行的ISO/IEC17025:2005标准(简称标准)建立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促进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的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检测技术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公正、科学、准确、高效的检测服务,获得对检测实验室在某个领域检测技术能力的一种承认。这不仅是检测实验室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外界环境对检测实验室的客观要求。
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是新疆电网建设的一家大型电建施工企业,具有国家特级调试资质,可承担各种规模的送变电工程调试及其系统调试业务。现开展高压试验、继电保护、计量检验、油务试验、通信维护、导线压接性能及安全工器具检验等6个专业。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保证检测/校准工作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按照标准建立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本文结合本公司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提供参考。
一、实验室认可准备阶段
成立实验室认可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计划,明确各个阶段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和要求,使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
1.1实验室现状的调研
1)人员及设备的调研:现有员工62人,中级职称及以上13人,专业从事试验人员占全员的67%,25―35岁年龄段人数较多,公司员工整体素质较高,研究生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年轻员工占全员86%,是一支高素质、年轻、富有朝气的专业调试队伍;现有调试试验设备208台,固定资产总额1000多万,拥有国内较为先进的油务试验设备,介损成套测试设备、油色谱成套设备和瓦斯继电器校验设备等,可承担公司内外原材料等样品的检测任务。
2)管理现状的调研:本实验室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一定的检测手段,但由于检测项目较多,公司对实验室认可方面了解不多,虽然公司有ISO管理体系认证基础,但实施实验室认可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1.2理顺组织机构与职能
要建立完善有效的符合实验室认可的质量体系,须合理的设置机构和岗位职能。依据组织机构图设置了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都有详细的职权范围,并对本实验室每个岗位也进行了详细的职责分工,从组织机构职能划分上保证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条不紊的建立和运行。即由体系要素分解成质量活动,按现有职能部门采用表格形式将每项要素分配给有关部门,并结合各部门各岗位职责进行职能调整,做到每个要素都有人负责。
1.3教育培训
进行分层次的培训。首先使大家意识到与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存在着差距,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再对实验室的高层、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分别对标准的各项管理和技术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在体系文件编制前,对质量管理人员重点进行了标准基本知识及体系文件编写培训;还对各专业领域的检测标准、检测设备、检测程序的内容进行培训考核;最后对实验室具体执行检测任务的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了教育培训,包括工作权限,具体任务,操作程序,标准方法等以及对于造成质量差错所应承担的责任。
通过培训提高了公司全员的认识,管理人员能按各要素的要求结合实际编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使全体职员明确检测实验室能力通用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以及每个人的工作程序、要求,理解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准则的相关内容和规定,以及每个人的岗位职责,以便开展认可准备工作。
1.4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作为出具公正性检测报告的实验室,应以公正性为宗旨,不受任何方面的干预;而“公正性”必然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数据准确就要求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对待每一项检测/校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据规程、标准,使用先进的设备,确保方法的科学性;公司制定质量方针为:“科学、严谨、求实、公正”。围绕质量方针,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为:
1)确保量值的统一和数据的准确,报告差错率为 2)客户投诉处理率100%、客户满意率>98%;
3)检测/校准人员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率100%;
二、编写体系文件阶段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过程,是一个通过反复修改,边编制边运行、边修改的过程。
2.1编制质量手册
编写质量手册要做到要素全面、职责清晰、程序明确、内容简洁和接口衔接清晰,要符合标准要求和本实验室实际。质量手册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写、审核、修订。在编写质量手册时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图对每一要素、每一条款要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反复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实施。
正式发布的质量手册紧扣标准,明确规定实验室的组织机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检测能力等,对公司开展检测/校准活动提供了准则与要求。
2.2程序文件的编制
程序文件规定了质量活动全过程的目的、范围、引用标准、职责、活动顺序和支撑性记录表格,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根据公司质量体系要素编制程序文件清单,根据标准和质量手册的要求对质量体系要素逐一展开为具体为质量活动,确定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细表。按认可委相关文件的要求,规定文件的结构和格式,指定责任部门编写。每个程序要紧扣5WlH(what、who、when、where、why、how)及实验室检测关键质量控制环节进行描述,然后逐级审核反复修改,最后由最高管理者发布。本公司制定并发布了34个程序。
2.3编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
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某项具体作业活动的文件,侧重描述如何进行操作,是对程序文件的补充或具体化。
编制作业指导应按照科学、有效的方法,要有可操作性。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由操作人员参与,并使他们清楚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质量记录是记录质量活动的客观证据,如各类记录、表格。质量记录的编制应注意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可追溯性。
三、贯彻质量体系的运行阶段
编制体系文件是对质量管理体系作了客观描述和体系运行的规范性要求,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挥质量体系的作用,才是保证体系正常运行和持续、适用有效的关键阶段。
在体系运行初始阶段按照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测中分析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重点对人力资源管理、测量溯源性控制、送检业务流程、原始记录与实验报告进行控制。
内部质量审核是保证认证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是健全完善认证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认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严格按照标准和制订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开具不符合项及不符合事实,并提供了整改意见,利用技术统计方法明确出现问题的要素和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切实进行整改,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