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宛陵旧游

作者:陆龟蒙  查看该作者简介 >>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这是一首山水诗,但不是即地即景之作,而是诗人对往年游历的怀念。宛陵是汉代设置的一个古县城,隋时改名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它三面为陵阳山环抱,前临句溪、宛溪二水,绿水青山,风景佳丽。南齐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建有高楼一座,世称谢公楼,唐代又名叠嶂楼。盛唐诗人李白也曾客游宣城,屡登谢公楼畅饮赋诗。大概是太白遗风所致,谢公楼遂成酒楼。陆龟蒙所怀念的便是有着这些名胜古迹的江南小城。

清人沈德潜很欣赏这诗的末句,评曰:“佳句,诗中画本。”(《唐诗别裁》)此评不为无见,但其佳不止在描摹山水如画,更在于溶化着诗人深沉的感慨。通观全诗,前二句是平叙宛陵旧游的怀念,说自己从前曾到陵阳山的那个好地方游历,那里有谢朓、李白的游踪遗迹。后二句是回忆当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傍晚,在句溪、宛溪旁缓步独行,夕阳斜照水面,那叠嶂楼的倒影映在水中,它那酒旗仿佛飘落在春天流水中。那情景,最惹人思绪了。为什么惹起思绪?惹起了什么思绪?诗人没有说,也无须说破。前二句既已点出了诗人仰慕的谢朓、李白,后二句描摹的这帧山水图所蕴含的思绪感慨,不言而喻,是与他们的事迹相联系的。

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时,很不得意,“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始之宣城郡》)。李白客游宣城,也是牢骚满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然而谢朓毕竟还有逸兴,李白更往往是豪游,青青的陵阳山上,那幢谢朓所筑、李白酣饮的高楼,确令人思慕向往。而自己一介布衣,没没无闻,虽然也游过这陵阳佳地,却不能为它再增添一分风韵雅胜。于个人,他愧对前贤;于时世,他深感没落。因此,回想当年旧游,只有那充满迷惘的时逝世衰的情景,给他难忘的深刻印象。这就是西斜的落日,流去的春水,晚风中飘摇的酒旗,流水中破碎的倒影,构成一幅诗意的画境,惹引无限感慨的思绪。由此可见,这首怀念旧游的山水诗,实质上是咏怀古迹、感时伤世之作。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炼词铸句,熔情入景,因而风物如画,含蓄不尽。前二句点出时间、地点,显出名胜、古迹,抒发了怀念、思慕之情,语言省净,含意丰满,形象鲜明,已充分显示诗人老到的艺术才能。后二句深入主题,突出印象,描写生动,以实见虚,在形似中传神,堪称“画本”,而重在写意。李商隐《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那种无望的迷惘,在陆龟蒙这首诗里得到了十分相似的表露。也许这正是本诗的时代特色。诗歌艺术朝着形象地表现某种印象、情绪的方向发展,在晚唐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趋势,这诗即其一例。

作者:陆龟蒙  查看该作者简介 >>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这是一首山水诗,但不是即地即景之作,而是诗人对往年游历的怀念。宛陵是汉代设置的一个古县城,隋时改名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它三面为陵阳山环抱,前临句溪、宛溪二水,绿水青山,风景佳丽。南齐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建有高楼一座,世称谢公楼,唐代又名叠嶂楼。盛唐诗人李白也曾客游宣城,屡登谢公楼畅饮赋诗。大概是太白遗风所致,谢公楼遂成酒楼。陆龟蒙所怀念的便是有着这些名胜古迹的江南小城。

清人沈德潜很欣赏这诗的末句,评曰:“佳句,诗中画本。”(《唐诗别裁》)此评不为无见,但其佳不止在描摹山水如画,更在于溶化着诗人深沉的感慨。通观全诗,前二句是平叙宛陵旧游的怀念,说自己从前曾到陵阳山的那个好地方游历,那里有谢朓、李白的游踪遗迹。后二句是回忆当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傍晚,在句溪、宛溪旁缓步独行,夕阳斜照水面,那叠嶂楼的倒影映在水中,它那酒旗仿佛飘落在春天流水中。那情景,最惹人思绪了。为什么惹起思绪?惹起了什么思绪?诗人没有说,也无须说破。前二句既已点出了诗人仰慕的谢朓、李白,后二句描摹的这帧山水图所蕴含的思绪感慨,不言而喻,是与他们的事迹相联系的。

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时,很不得意,“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始之宣城郡》)。李白客游宣城,也是牢骚满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然而谢朓毕竟还有逸兴,李白更往往是豪游,青青的陵阳山上,那幢谢朓所筑、李白酣饮的高楼,确令人思慕向往。而自己一介布衣,没没无闻,虽然也游过这陵阳佳地,却不能为它再增添一分风韵雅胜。于个人,他愧对前贤;于时世,他深感没落。因此,回想当年旧游,只有那充满迷惘的时逝世衰的情景,给他难忘的深刻印象。这就是西斜的落日,流去的春水,晚风中飘摇的酒旗,流水中破碎的倒影,构成一幅诗意的画境,惹引无限感慨的思绪。由此可见,这首怀念旧游的山水诗,实质上是咏怀古迹、感时伤世之作。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炼词铸句,熔情入景,因而风物如画,含蓄不尽。前二句点出时间、地点,显出名胜、古迹,抒发了怀念、思慕之情,语言省净,含意丰满,形象鲜明,已充分显示诗人老到的艺术才能。后二句深入主题,突出印象,描写生动,以实见虚,在形似中传神,堪称“画本”,而重在写意。李商隐《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那种无望的迷惘,在陆龟蒙这首诗里得到了十分相似的表露。也许这正是本诗的时代特色。诗歌艺术朝着形象地表现某种印象、情绪的方向发展,在晚唐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趋势,这诗即其一例。


相关内容

  • 忆李太白旧游诗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即<忆李太白旧游诗>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 ...

  • 泊孤舟,锁清愁
  • 泊孤舟,锁清愁原创/如烟~女人   编辑/喜好喜好 ●◆●白鸥问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湖的澜波,浓缩在一笔愁思里忧戚,成了一艘瘦屑的孤舟.荡漾在夜的无眠里,数着流离岁月,一边唱着孤独心语,一边倚在低音提琴的哀律上,听如烟如雨的倾诉,在眉梢,颤动-- 白鸥的低徊,撞在桅杆上 ...

  • 旧游时节好花天
  • 蝶恋花三:旧游时节好花天 清晨,醒来,已经近中午了.也许外面是好大的太阳,但房间并不明亮,因为窗帘的缘故,房间一直是柔和的氛围,柔和得近乎暧昧了.忘了昨晚是几时才休息的,只记得梦里一直是你的哭泣声,似幻似真. 你,还很安静的睡着,枕着我的手臂,睡的很甜很香.素雅的面容,少了淡淡的熏妆,却也更多了几分 ...

  • 黄庭坚草书简论
  • 黄庭坚草书简论 王玉池 宋代四人书家之一的黄庭坚,其行书是四家当中特点最鲜明的一个:其草书在我国整个草书史上,不失为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也许是因为其草书数量较少.作品流传又不广吧,历史上重视不够,没有给于应有的地位.现在我们试着对他草书的发展过程及其艺术成就作一简单介绍. 一般说,黄庭坚的真书,特别 ...

  • 唐诗大辞典(3)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 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 ...

  • 相思无足雁
  • 宋体宋体[宋体编者按宋体]宋体一鞭南陌,几篙官渡只把相思寄了无足雁.作者行文如流水般的文字相思成疾回首点滴重现.此文如此哀怨凄绝,却意象精妙,文字凝炼优美且动人.欣赏!宋体[宋体推荐共赏宋体] 宋体 宋体 宋体幽梦夜半,寂寞风雨皆成愁,多少诗句,写不尽昔日旧游,谁家的墙头,花香染遍了行人袖. 秋风凉 ...

  • 常见词牌解释--036临江仙
  • 036临江仙 [词牌名解] 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双调60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例词示范] 临江仙·柳外轻雷 作者:宋·欧阳修 柳 外 轻 雷 池 上 雨,雨 声 滴 碎 荷 声. ◎ ● ◎ ○ ○ ● ●,◎ ○ ◎ ● ○ △. 小 楼 西 角 ...

  • 集部[临川文集]王安石编撰卷十九 律诗(七言八句)
  • 临川文集 卷十九 律诗(七言八句) 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知制诰时作.) 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指点便知岩穴处,登临新作使君来.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 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二首 漠漠秋阴护掖垣,青云只在两楹间.宫楼唱罢鸡人远,门阙朝归虎士闲.华盖 ...

  • 旧唐书·卢钧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廉吏卢钧传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开成元年,出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其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辏.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已一不干预.自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