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今日订婚
1945年8月15日,《东南日报》(民国时期浙江报纸)头版刊登了这样一则订婚启事——
吳仲謙、卓祖恕為次男寳琳、侄女蘭芷訂婚……八月十五日在……訂婚。
这对新人为什么会选择在这天订婚,也许他们在决定登报发布订婚消息时并没有想到,这一天,他们的名字,将随着这个特殊的胜利日子,被刻印在报纸上,永远地陈列在浙江图书馆。
在不知道战事如何的日子里,生活总得继续。幸好,胜利了,这一天,对于所有的人和事而言,都开启了另一篇章。
同日,《东南日报》的新闻还有“倭正式复文递盟国 日本已接受受降方案”、 “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 正积极策划复员工作 收复区金融复员计划拟定”。
为了15日这一天无法忘却的纪念,8月16日,也就是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第二天,《东南日报》第一版中又记载,复兴出版社特别刊登出“庆祝抗战胜利,预约新书提前出版”的广告,其中新出版的书包括徐志摩的诗、散文与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及其他。
上海
哭一场
1945年8月15日,晚上七、八点钟,任溶溶路过上海南京西路大华电影院。
在那个三岔路口大广场上,有一个日本岗哨。那天晚上,一个日本兵照旧握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站岗。可是在他周围,上海市民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个大圆圈,把这日本兵团团围住。本来规定晚上灯火管制,周围房子的窗子都要拉上黑窗帘,可这一个晚上黑窗帘全不拉上,灯光十分明亮。群众热烈欢呼,这场面看着就叫人痛快。
任溶溶挤进人群,往圆圈当中那个日本兵看,只见他像动物园笼子里的困兽,端着枪,在原地低着头走过来走过去,再也不敢抖他的威风。
那天晚上很热,任溶溶回到泰兴路新闸路的家,照旧睡在晒台帆布床上。八年岁月一下子涌上心头,他不禁大哭一场。
这一天哭了一场的还有郑振铎,听闻日本投降的消息,在家的郑振铎不禁满含热泪:“和平已实现了!今后当可安生乐业,不愁饥寒了!”
这样的时刻,哭泣真是最直接的表达了。
上海宝山的普通农民叶林根,在1937年8月13日失去了母亲、父亲、哥哥、奶奶。1945年8月15日,他从在镇上读报的先生那里听到胜利的消息。于是,他独自来到坟前,给父亲、母亲、哥哥、奶奶敬上一柱香,洒上一杯酒:“你们的仇报了!”说完,他就嚎啕大哭起来。
这一天,英国人白丽诗与家人已在龙华集中营捱过了艰难的两年。8月15日中午,瑞士方面接管了集中营。白丽诗来到集中营门口,跨出去,又跨回来,再跨出去……
是的,她验证了自己的自由!她可以自由进出这个大门了。
重庆
喝一杯
这天晚上,美国驻重庆大使馆的文化参赞费慰梅女士,正在家里宴请远道从昆明来的张奚若教授和重庆附近来的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夫妇。
他们的第一道菜还没有吃完,忽然听到近处有人在放“二踢脚”,正在愕然中,山城重庆有如开了锅的沸水,爆竹声四起,同时—阵欢呼声顺风从山脚传到了山上。费慰梅一边说可能是日本投降了,一边打开收音机,果然无线电里正在一遍又一遍播放日本投降的消息。
—次又—次干杯,但在座各位心里的心情,又岂是干杯所能宣泄!
冯亦代喝得微醺回到临江门的宿舍,在远处便听到五年来朝夕与共的同伴们的歌声和叫嚷声。他登上三楼,伙伴们已经喝得个个显出一张大红脸,每个人兴高采烈地叫着,喊着,连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他—进屋便不由地站在桌旁的一把木椅上,嚷着“为了庆祝我们久盼的这一天到来,每人喝酒三杯”,开始畅快狂饮。
第二天他一觉醒来,天空已泛出鱼肚色,爆竹和市声的喧嚣还没有中止。喝了多少酒已记不清,他唯一记住的,是自己把盛酒的大茶壶从三楼上扔到了楼前地上,听着大茶壶在草地上轰然一声。
他叫着:“这是丢在东京上空的炮弹!”
山东
可以回家了
山东武定,日本兵渡边所在的部队就驻扎在此。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军官们对服从还是继续打争论不休。烦闷的渡边在田埂上边走边抽烟,竟鬼使神差地走进了一个中国人的村子,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
几个月前,当渡边和另外几个士兵要把这家人的粮食全部装上大车拉走时,那家老汉死死拉住最后一袋粮食不放,口中叫骂,是渡边上来一脚将他踢倒才把粮食夺下来。老汉倒在地上,对渡边怒目而视。
渡边却对这个老汉印象深刻,觉得他是个“好汉”。
这次,老汉正坐在自家门前吸着旱烟,看到渡边走来,冷冷地转过头去,把脊背甩过来不去理他。
渡边站在老汉身后,许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渡边鼓起勇气,对老汉说:“我们打败了。”
老汉微微侧过头,眼里有些疑惑,有些戒备。看到老汉仿佛没有听明白,渡边尽量慢地说:“我们,日本,打败了。你们,中国,打胜了。”说完,他很紧张。
那老汉似乎听懂了,转过头来,看着渡边,也是慢慢地说:“哦,你们打败了啊……”他的身体慢慢放松,填上一袋烟,看了看渡边,说:“那你就可以回去了啊。”
老汉目光平和,又重复了一句:“那你就可以回家去了啊。”
听到“家”,渡边的眼里竟然有了泪。
北平
走了,走了
西单闹市区的胡同里,那天早晨,还有日本宪兵,到了下午日本宪兵全都不见了。
侯殿富吃过早饭,他急急忙忙跑出去玩。从东台上兵营大门里,稀稀拉拉走出一大伙伪满洲军。他们身穿黄军装,歪戴军帽,有的帽檐朝后耷拉着脑袋,个个脸上灰惨惨的,表现出一副愁苦懊丧的狼狈相。
这伙伪军从兵营里走出来,通过上坡岩嘴石台小道,走进围子南边小门,来到前街。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侯殿富心里有点害怕,一个劲儿往后退步,退到东墙根站着,两眼直瞪瞪地看他们。
这伙兵,随意“咔啦、咔啦”拉大栓,推子弹上膛,向对面西山坡上仅有几棵苍老的松树和尘灰色的孤石打枪。
“当!当!当!当!”打了很大一阵子枪以后,有个侉不唧咧的人大声喊:“走了,走了!”这伙兵,往肩膀上拽拽子弹袋子,仄仄歪歪,向北河套走去了。
这一天
湘西,成都,西安,昆明,东北,广东……人们欢庆、悲伤,但总算可以重新面对生活。
浙江
今日订婚
1945年8月15日,《东南日报》(民国时期浙江报纸)头版刊登了这样一则订婚启事——
吳仲謙、卓祖恕為次男寳琳、侄女蘭芷訂婚……八月十五日在……訂婚。
这对新人为什么会选择在这天订婚,也许他们在决定登报发布订婚消息时并没有想到,这一天,他们的名字,将随着这个特殊的胜利日子,被刻印在报纸上,永远地陈列在浙江图书馆。
在不知道战事如何的日子里,生活总得继续。幸好,胜利了,这一天,对于所有的人和事而言,都开启了另一篇章。
同日,《东南日报》的新闻还有“倭正式复文递盟国 日本已接受受降方案”、 “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 正积极策划复员工作 收复区金融复员计划拟定”。
为了15日这一天无法忘却的纪念,8月16日,也就是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第二天,《东南日报》第一版中又记载,复兴出版社特别刊登出“庆祝抗战胜利,预约新书提前出版”的广告,其中新出版的书包括徐志摩的诗、散文与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及其他。
上海
哭一场
1945年8月15日,晚上七、八点钟,任溶溶路过上海南京西路大华电影院。
在那个三岔路口大广场上,有一个日本岗哨。那天晚上,一个日本兵照旧握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站岗。可是在他周围,上海市民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个大圆圈,把这日本兵团团围住。本来规定晚上灯火管制,周围房子的窗子都要拉上黑窗帘,可这一个晚上黑窗帘全不拉上,灯光十分明亮。群众热烈欢呼,这场面看着就叫人痛快。
任溶溶挤进人群,往圆圈当中那个日本兵看,只见他像动物园笼子里的困兽,端着枪,在原地低着头走过来走过去,再也不敢抖他的威风。
那天晚上很热,任溶溶回到泰兴路新闸路的家,照旧睡在晒台帆布床上。八年岁月一下子涌上心头,他不禁大哭一场。
这一天哭了一场的还有郑振铎,听闻日本投降的消息,在家的郑振铎不禁满含热泪:“和平已实现了!今后当可安生乐业,不愁饥寒了!”
这样的时刻,哭泣真是最直接的表达了。
上海宝山的普通农民叶林根,在1937年8月13日失去了母亲、父亲、哥哥、奶奶。1945年8月15日,他从在镇上读报的先生那里听到胜利的消息。于是,他独自来到坟前,给父亲、母亲、哥哥、奶奶敬上一柱香,洒上一杯酒:“你们的仇报了!”说完,他就嚎啕大哭起来。
这一天,英国人白丽诗与家人已在龙华集中营捱过了艰难的两年。8月15日中午,瑞士方面接管了集中营。白丽诗来到集中营门口,跨出去,又跨回来,再跨出去……
是的,她验证了自己的自由!她可以自由进出这个大门了。
重庆
喝一杯
这天晚上,美国驻重庆大使馆的文化参赞费慰梅女士,正在家里宴请远道从昆明来的张奚若教授和重庆附近来的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夫妇。
他们的第一道菜还没有吃完,忽然听到近处有人在放“二踢脚”,正在愕然中,山城重庆有如开了锅的沸水,爆竹声四起,同时—阵欢呼声顺风从山脚传到了山上。费慰梅一边说可能是日本投降了,一边打开收音机,果然无线电里正在一遍又一遍播放日本投降的消息。
—次又—次干杯,但在座各位心里的心情,又岂是干杯所能宣泄!
冯亦代喝得微醺回到临江门的宿舍,在远处便听到五年来朝夕与共的同伴们的歌声和叫嚷声。他登上三楼,伙伴们已经喝得个个显出一张大红脸,每个人兴高采烈地叫着,喊着,连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他—进屋便不由地站在桌旁的一把木椅上,嚷着“为了庆祝我们久盼的这一天到来,每人喝酒三杯”,开始畅快狂饮。
第二天他一觉醒来,天空已泛出鱼肚色,爆竹和市声的喧嚣还没有中止。喝了多少酒已记不清,他唯一记住的,是自己把盛酒的大茶壶从三楼上扔到了楼前地上,听着大茶壶在草地上轰然一声。
他叫着:“这是丢在东京上空的炮弹!”
山东
可以回家了
山东武定,日本兵渡边所在的部队就驻扎在此。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军官们对服从还是继续打争论不休。烦闷的渡边在田埂上边走边抽烟,竟鬼使神差地走进了一个中国人的村子,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
几个月前,当渡边和另外几个士兵要把这家人的粮食全部装上大车拉走时,那家老汉死死拉住最后一袋粮食不放,口中叫骂,是渡边上来一脚将他踢倒才把粮食夺下来。老汉倒在地上,对渡边怒目而视。
渡边却对这个老汉印象深刻,觉得他是个“好汉”。
这次,老汉正坐在自家门前吸着旱烟,看到渡边走来,冷冷地转过头去,把脊背甩过来不去理他。
渡边站在老汉身后,许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渡边鼓起勇气,对老汉说:“我们打败了。”
老汉微微侧过头,眼里有些疑惑,有些戒备。看到老汉仿佛没有听明白,渡边尽量慢地说:“我们,日本,打败了。你们,中国,打胜了。”说完,他很紧张。
那老汉似乎听懂了,转过头来,看着渡边,也是慢慢地说:“哦,你们打败了啊……”他的身体慢慢放松,填上一袋烟,看了看渡边,说:“那你就可以回去了啊。”
老汉目光平和,又重复了一句:“那你就可以回家去了啊。”
听到“家”,渡边的眼里竟然有了泪。
北平
走了,走了
西单闹市区的胡同里,那天早晨,还有日本宪兵,到了下午日本宪兵全都不见了。
侯殿富吃过早饭,他急急忙忙跑出去玩。从东台上兵营大门里,稀稀拉拉走出一大伙伪满洲军。他们身穿黄军装,歪戴军帽,有的帽檐朝后耷拉着脑袋,个个脸上灰惨惨的,表现出一副愁苦懊丧的狼狈相。
这伙伪军从兵营里走出来,通过上坡岩嘴石台小道,走进围子南边小门,来到前街。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侯殿富心里有点害怕,一个劲儿往后退步,退到东墙根站着,两眼直瞪瞪地看他们。
这伙兵,随意“咔啦、咔啦”拉大栓,推子弹上膛,向对面西山坡上仅有几棵苍老的松树和尘灰色的孤石打枪。
“当!当!当!当!”打了很大一阵子枪以后,有个侉不唧咧的人大声喊:“走了,走了!”这伙兵,往肩膀上拽拽子弹袋子,仄仄歪歪,向北河套走去了。
这一天
湘西,成都,西安,昆明,东北,广东……人们欢庆、悲伤,但总算可以重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