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中国煤炭报]当记者

  1977年7月,我从鸡西矿务局机电厂调到矿务局的报社《鸡西矿工报》当记者,主要任务是搞矿务局的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当时,煤炭部还没有报纸,有一个刊物叫《他们特别能战斗》,我在这个刊物上陆续发表了几篇稿子。第二年夏,《他们特别能战斗》的编辑部给矿务局宣传部来信,说要借调我去工作。  我去了之后,住在北京通县(现通州区)定福庄的煤炭干部管理学院的招待所。每天,从定福庄乘汽车到东城区和平里的煤炭部上班,至少要走两个多小时,来回将近五个小时。两个月之后,一天,编辑部主任景建中找我谈话,问我爱人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是小学教师。她说,那最好。我问景主任问我这些干啥,景主任说,经过研究,决定调我到北京来,到《他们特别能战斗》编辑部工作。我爱人是教师,工作好安排,并让我交了四张二寸照片。  接着,煤炭部人事司便向矿务局发来商调函。我回来之后,向处长汇报了此事。  我原以为这无论对我还是对矿务局,都是一件好事,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我没有想到,处长没有同意。处长说,无论矿务局还是报社的宣传工作,也都缺不了你,你来这一年多的时间,矿务局的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局党委很满意,所以这个时候,不能让你走。要走的话,你也要培养一个接你班的人再走。  当时的矿务局党委书记谢文涛,非常重视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而且对我每一篇在省和国家级媒体上发表的稿子,他几乎都看过。不仅常常表扬我,还经常给我出报道题目。我猜想,不让我去北京,可能就是谢书记的意见。  我和家人空喜欢一场。  1979年底,高扬文到煤炭部当部长。他上任伊始,就决定停办《他们特别能战斗》刊物,改办《中国煤炭报》。当时,因为人手不够,要从全国借调,我是借调的头一个。  于是,我又到北京去参加创办《中国煤炭报》的工作。我知道《中国煤炭报》还是想调我,可是我也知道鸡西矿务局是不会放我走的,于是我以家里孩子小离不开为由,干了不到两个月,就回去了。  1981年秋,煤炭部在鸡西矿务局召开一个全国性会议,前来参加会议的《工人日报》记者刘军,看了我写的一些稿子后,就跟我说,你能不能到《工人日报》去学习学习。我说,那当然好,就怕矿务局不让去。他说他跟矿务局领导说。  谢书记同意了刘军的意见,于是我在开完这次会议之后,便准备去《工人日报》学习。当年,粮食供应还采取计划配给,在北京学习期间吃饭的粮票成了问题,于是,在走之前,我向矿工保健面包做得最好吃的张新矿,要了30多个面包,带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我住在煤炭部东单招待所,每天早晨,一个保健面包和我带去的一大罐咸菜,便是我的早餐,吃过早饭后乘坐8线汽车,到六铺炕下车,到《工人日报》政理部去上班。  政理部主任叫邱文仲,是个新闻专家,非常厉害。当年全国树立的知识分子榜样罗健夫的稿子,就是他写的。后来他调到《农民日报》当总编。去鸡西开会的刘军,就在这个部当记者。  在《工人日报》学习的三个月,是我的新闻业务水平明显飞跃的转折点,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里,写稿、改稿的质量,都是今非昔比。三个月过去了,我要回家过春节。临走之前,邱主任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到《工人日报》来。我说当然愿意。他说,那好,争取把你调到北京来。  这次,我没有和矿务局说这件事。因为,我想矿务局是不会放人的。过了春节,我回《工人日报》继续上班。这时邱主任跟我说,实在遗憾,最近北京市政府有新规定,严格控制进京人口,暂停进京人口户籍办理工作。  于是,我的第三次进北京又没成。  在我回来之前,邱主任对我说,你来了几个月了,可是光让你干活了,也没有跟你好好交流。写稿子说到底,就是要讲“味儿”,就是思想性,这是稿子的灵魂。你是个搞新闻的人才,一点就通,也不用多说了。  高人指路,我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我三次没有调进北京,当时看来,当然是件不痛快的事。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也许还是老天的意思。  如果我真的去了北京,那么,我就不会有以后的那些故事了c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简称东煤公司,统一管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18个矿务局。《中国煤炭报》要在东煤公司设立中心记者站,负责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的新闻报道工作。分片负责报道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的记者都选好了,唯独吉林的记者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最后,《中国煤炭报》决定,把我调到长春,任驻吉林记者。  这次来鸡西矿务局商调的,还是副总编夏方建,另外他还带来两名记者。  商调这次没有遇到障碍。原因是:我虽然调到长春负责吉林省的报道,但是我还可以回到鸡西采访,对于矿务局也有好处。  在我调动工作关系之前,谢书记对我说,这些年我没少给鸡西矿务局做工作,因此决定给我涨一级工资,由副科级提到正科级。  《中国煤炭报》考核记者成绩,是计分制,就是按照不同的稿子分别计分,全年任务是200分。  在7年的时间里,在全国的30多名记者中,我连续6年都是不出前四名的优秀记者,有几年我还是第一名。全国的30多名记者中,大多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的还是学新闻专业的,像我这样的“土八路”没有几个。记者每年200分的考核任务,我顶多用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有时只用三四个月。而不少记者只能勉强完成任务,还有一些记者完不成任务。因此,为了多发稿子,记者对编辑施以小恩小惠的事,也避免不了。而我,从来不干这种事。算来,我干了7年记者,只有一篇稿子没有发出来,发稿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在所有记者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因此,那些年,我有大块的时间干“副业”——写名人专访稿。我采访过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如王润身、浦克、梁音、刘世龙和作曲家雷振邦,还有赵本山、殷秀梅、孙飞虎、陈家林、游本昌、张暴默、笑林、李扬、赵连甲、寇振海、郭凯敏、张光北、李玲玉、董文华等40多名文艺圈的名人,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数百篇专访和纪实稿件。

  1977年7月,我从鸡西矿务局机电厂调到矿务局的报社《鸡西矿工报》当记者,主要任务是搞矿务局的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当时,煤炭部还没有报纸,有一个刊物叫《他们特别能战斗》,我在这个刊物上陆续发表了几篇稿子。第二年夏,《他们特别能战斗》的编辑部给矿务局宣传部来信,说要借调我去工作。  我去了之后,住在北京通县(现通州区)定福庄的煤炭干部管理学院的招待所。每天,从定福庄乘汽车到东城区和平里的煤炭部上班,至少要走两个多小时,来回将近五个小时。两个月之后,一天,编辑部主任景建中找我谈话,问我爱人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是小学教师。她说,那最好。我问景主任问我这些干啥,景主任说,经过研究,决定调我到北京来,到《他们特别能战斗》编辑部工作。我爱人是教师,工作好安排,并让我交了四张二寸照片。  接着,煤炭部人事司便向矿务局发来商调函。我回来之后,向处长汇报了此事。  我原以为这无论对我还是对矿务局,都是一件好事,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我没有想到,处长没有同意。处长说,无论矿务局还是报社的宣传工作,也都缺不了你,你来这一年多的时间,矿务局的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局党委很满意,所以这个时候,不能让你走。要走的话,你也要培养一个接你班的人再走。  当时的矿务局党委书记谢文涛,非常重视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而且对我每一篇在省和国家级媒体上发表的稿子,他几乎都看过。不仅常常表扬我,还经常给我出报道题目。我猜想,不让我去北京,可能就是谢书记的意见。  我和家人空喜欢一场。  1979年底,高扬文到煤炭部当部长。他上任伊始,就决定停办《他们特别能战斗》刊物,改办《中国煤炭报》。当时,因为人手不够,要从全国借调,我是借调的头一个。  于是,我又到北京去参加创办《中国煤炭报》的工作。我知道《中国煤炭报》还是想调我,可是我也知道鸡西矿务局是不会放我走的,于是我以家里孩子小离不开为由,干了不到两个月,就回去了。  1981年秋,煤炭部在鸡西矿务局召开一个全国性会议,前来参加会议的《工人日报》记者刘军,看了我写的一些稿子后,就跟我说,你能不能到《工人日报》去学习学习。我说,那当然好,就怕矿务局不让去。他说他跟矿务局领导说。  谢书记同意了刘军的意见,于是我在开完这次会议之后,便准备去《工人日报》学习。当年,粮食供应还采取计划配给,在北京学习期间吃饭的粮票成了问题,于是,在走之前,我向矿工保健面包做得最好吃的张新矿,要了30多个面包,带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我住在煤炭部东单招待所,每天早晨,一个保健面包和我带去的一大罐咸菜,便是我的早餐,吃过早饭后乘坐8线汽车,到六铺炕下车,到《工人日报》政理部去上班。  政理部主任叫邱文仲,是个新闻专家,非常厉害。当年全国树立的知识分子榜样罗健夫的稿子,就是他写的。后来他调到《农民日报》当总编。去鸡西开会的刘军,就在这个部当记者。  在《工人日报》学习的三个月,是我的新闻业务水平明显飞跃的转折点,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里,写稿、改稿的质量,都是今非昔比。三个月过去了,我要回家过春节。临走之前,邱主任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到《工人日报》来。我说当然愿意。他说,那好,争取把你调到北京来。  这次,我没有和矿务局说这件事。因为,我想矿务局是不会放人的。过了春节,我回《工人日报》继续上班。这时邱主任跟我说,实在遗憾,最近北京市政府有新规定,严格控制进京人口,暂停进京人口户籍办理工作。  于是,我的第三次进北京又没成。  在我回来之前,邱主任对我说,你来了几个月了,可是光让你干活了,也没有跟你好好交流。写稿子说到底,就是要讲“味儿”,就是思想性,这是稿子的灵魂。你是个搞新闻的人才,一点就通,也不用多说了。  高人指路,我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我三次没有调进北京,当时看来,当然是件不痛快的事。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也许还是老天的意思。  如果我真的去了北京,那么,我就不会有以后的那些故事了c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简称东煤公司,统一管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18个矿务局。《中国煤炭报》要在东煤公司设立中心记者站,负责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的新闻报道工作。分片负责报道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的记者都选好了,唯独吉林的记者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最后,《中国煤炭报》决定,把我调到长春,任驻吉林记者。  这次来鸡西矿务局商调的,还是副总编夏方建,另外他还带来两名记者。  商调这次没有遇到障碍。原因是:我虽然调到长春负责吉林省的报道,但是我还可以回到鸡西采访,对于矿务局也有好处。  在我调动工作关系之前,谢书记对我说,这些年我没少给鸡西矿务局做工作,因此决定给我涨一级工资,由副科级提到正科级。  《中国煤炭报》考核记者成绩,是计分制,就是按照不同的稿子分别计分,全年任务是200分。  在7年的时间里,在全国的30多名记者中,我连续6年都是不出前四名的优秀记者,有几年我还是第一名。全国的30多名记者中,大多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的还是学新闻专业的,像我这样的“土八路”没有几个。记者每年200分的考核任务,我顶多用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有时只用三四个月。而不少记者只能勉强完成任务,还有一些记者完不成任务。因此,为了多发稿子,记者对编辑施以小恩小惠的事,也避免不了。而我,从来不干这种事。算来,我干了7年记者,只有一篇稿子没有发出来,发稿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在所有记者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因此,那些年,我有大块的时间干“副业”——写名人专访稿。我采访过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如王润身、浦克、梁音、刘世龙和作曲家雷振邦,还有赵本山、殷秀梅、孙飞虎、陈家林、游本昌、张暴默、笑林、李扬、赵连甲、寇振海、郭凯敏、张光北、李玲玉、董文华等40多名文艺圈的名人,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数百篇专访和纪实稿件。


相关内容

  • 煤炭行业告别黄金十年
  • 市场低迷,进口煤冲击.价格下滑,产能过剩.税费高攀--煤炭业正在挥手告别"暴利"的黄金十年. 煤炭行业危机四伏,行业改革传言不断.市场消息称,运作了近十年的煤炭经营许可证酝酿取消,而煤炭或将纳入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 行业进入冷冬,各地方政府相继出手救市.2013年煤价何时止跌?预 ...

  • 煤炭"黄金十年"终结 煤电格局大逆转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 2013年05月03日01:0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赵春燕 彭小东 纠错|收藏|我要推荐将本文转发至: 2012年下半年至今,煤价已经延续18周连续下跌,这个曾被高利润.高增长笼罩的行业,已经告别"黄金十年".产能过剩.下游电企钢企拉动需求乏力.进口 ...

  • 日本人把中国的煤买去填海
  • 强烈建议国家加强稀土.焦炭.煤炭等战略资源的对日出口管制.适当时候像停止石油出口一样.停止煤炭对日出口. 日本方面: 核心提示:日本人把中国的煤买去填海,以备他日之需,中国政府仍采取出口退税来鼓励出口,这种鼓励是否应当停止? 从中国大量进口的煤炭,日本并不是把煤炭作为当期主要能源,而是去填海填海.表 ...

  • 陕西房姐事件再调查:据称当地排长队注销户口
  • 陕西房姐事件再调查:据称当地排长队注销户口 2013年02月26日13:39 原标题 [陕西房姐事件再调查:据称当地排长队注销户口] 环球人物杂志第208期封面 来源:农民日报 本刊记者神木探秘 龚爱爱与中国式房腐 神木,这个陕北小城,在2013年初春又一次扬名天下.可是此次扬名,并不是因为它是宋代 ...

  • 雾霾阴影下的散煤之战
  • 导致雾霾的"复合型污染",不仅指空气中包含污染物质的丰富,更代表着中国工业革命拉得越来越长的战线.这种产业.时间.阶层都跨度巨大的"复合型"污染,让中国的雾霾治理成为一场随时随地.无时无休的战斗. "复合型"污染 每到北京三月,春光日渐明媚 ...

  • 煤炭业黄金十年终结 昔日一掷千金煤老板风光不再|黄金十年|煤炭企业
  • 2013年煤炭业白皮书黄金十年终结九成上市煤企业绩跳水 总策划:<证券日报>产经中心年终专稿策划组撰稿:本报记者李春莲见习记者唐振伟 前言:2013年,是煤炭行业备受煎熬的一年. 一年来,煤炭行业可谓进入多事之秋:内忧外患,四面楚歌.曾经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的煤炭企业开始过起" ...

  • 合同评审要点
  • 中铁物总煤炭销售有限公司(简称中铁煤炭公司)是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根据集团发展战略,为实施煤炭业务专业化经营,加快煤炭业务发展,于2009年4月21日新组建成立的独资子公司.中铁煤炭公司作为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发展煤炭业务的唯一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中铁物资的铁路背景优势,现正全力推进黄骅港中铁干散货集散销 ...

  • 补贴"诱惑"来袭 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提速
  • 24小时 随时随地 期货网上开户优惠啦 ! 新!盈利宝热销基金榜 当前,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获得中央财政力挺. 进入5月份以来有关促进煤炭钢铁去产能的政策集中下发,各地方政府也立下去产能目标责任书,去产能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而中央1000亿元专项资金对企业来说既是激励又是诱惑. 近日,财政部发文 ...

  • 物流报社实习报告
  •   匆匆来到物流报社实习差不多一个月了。早已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心得、感受写出来。尤其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记载,显得是那么迫切。   前期的懵懂到清晰   5月21号,在慈总介绍下来到了现代物流报社,迈进编辑部的第一感觉始终记忆忧新。从同事(应该说是老师们)的热情、友好到工作环境的清新、和谐,让我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