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6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媒体B.教师

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感B.主动性

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3.专家型教师通常是用( )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

A.开门见山式B.迂回曲折式

C.导入式D.实验式

4.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

A.动机功能B.调控功能

C.健康功能D.信号功能

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D.华生

6.学生将茄子、白菜、菠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D.辨别学习

7.学习程度需达到( ),学习效果才最佳。

A.50%B.100%

C.150%D.200%

8.“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

A.创造性B.学会学习

C.学习迁移D.学习动机

9.由于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与程序性知识。

A.陈述性知识B.实用性知识

C.抽象性知识D.直观性知识

10.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A.知识B.能力

C.练习D.活动

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构成。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

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

1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

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14.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应有的责任感B.积极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义务感D.应有的道德面貌

15.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 )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

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D.纪律为主,说服为辅

1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关键。

A.知B.情

C.意D.行

17.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 )

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

18.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19.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是( )

A.阶层B.阶级

C.集团D.群体

20.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

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

C.教学评价D.教学过程

21.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

22.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 )

A.活动定向阶段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内部言语阶段D.外部言语阶段

23.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

A.正强化B.负强化

C.消退D.惩罚

24.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拉称这种现象为( )

A.自我强化B.替代强化

C.内部强化D.负强化

25.关系转换说是( )学派提出的。

A.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

C.格式塔D.建构主义

26.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百灵鸟为例,为学生提供( )

A.比较B.变式

C.正例D.反例

27.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挫折现象B.波峰现象

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

28.世界杯期间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

29.以同一问题所想出的不同类型的答案越多者,其思维的( )越高。

A.独创性B.变通性

C.目的性D.结构性

30.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

A.道德目标B.动作技能目标

C.发展目标D.健康目标

3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的测验。

A.能力水平B.成就水平

C.智力水平D.知识水平

32.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D.集体

33.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4.( )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

A.抑郁B.强迫

C.恐怖D.焦虑

35.( )是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

A.知识B.领会

C.应用D.分析

36.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

C.正式群体D.集体

37.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理解的是( )

A.知识B.领会

C.应用D.分析

38.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 )

A.过程B.工具

C.目的D.手段

3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学生B.教师

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

40.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 )学习。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

C.态度D.言语信息

41.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样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沉思型B.场独立型

C.场依存型D.冲动型

4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等级。

A.二个B.五个

C.三个D.四个

43.斯金纳是著名的( )心理学家。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44.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 )

A.0.25~2秒B.0.2~0.5秒

C.2秒到l分钟D.5秒到2分钟

45.有意识记属于( )策略。

A.组织B.复述

C.精细加工D.计划

46.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

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

C.分析问题D.理解问题

47.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48.如果一个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 )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A.抑郁B.强迫

C.恐怖D.紧张

49.在学习中,( )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A.复述B.组织

C.计划D.调节

50.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A.创造性B.认知性

C.有结构D.无结构

51.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

A.作用B.社会意义

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

52.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53.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54.( )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A.知识B.能力

C.技能D.智力

55.概括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

A.桑代克B.贾德

C.苛勒D.华生

56.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方式具有鲜明的( )

A.形象性B.直观性

C.抽象性D.概括性

57.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 )的作用尤为明显。

A.外部反馈B.方法反馈

C.过程反馈D.结果反馈

58.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理解B.新认知

C.类比或图像D.不同认知

59.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60.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这种方法称为( )

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抑郁症主要表现为( )

A.情绪消极B.低自尊

C.食欲不振D.动机缺失

E.过分谨慎

2.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3.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A.符号学习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E.概念学习

4.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 )

A.行为对抗B.认知失调

C.拉帮结伙D.情感冲突

E.孤立

5.奥苏贝伯尔认为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包括( )

A.可利用性B.变通性

C.可辨别性D.适应性

E.稳定性

6.内部学习动机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是( )

A.兴趣B.态度

C.求知欲D.价值观

E.好奇心

7.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包括( )

A.掌握学习B.发现学习

C.个别指示教学D.个人化教学系统

E.观察学习

8.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

A.爱国主义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D.劳动教育

E.知识教育

9.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包括( )

A.班主任工作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D.共青团活动

E.班会

10.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规范,包括( )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B.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成文的正式规范

E.书面规范

11.下列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结构创设的是( )

A.指导B.奖励

C.协助D.操纵

E.征求学生意见

12.元认知知识包括( )

A.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B.对任务的认识

C.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D.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

E.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13.创造性的培养,常用方法有( )

A.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B.头脑风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E.推测与假设训练

1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需要可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下列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A.饮食需要B.力避下岗的需要

C.被人尊重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E.寻找归属和爱的需要

15.技能的基本特点是( )

A.技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

B.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C.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

D.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

E.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三、判断题(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举一反三”是负迁移。( )

2.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

3.操作技能熟练阶段动作的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

4.学习策略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 )

5.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一般人不可能有。( )

6.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成绩没有差异。( )

7.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

8.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 )

9.斯金纳认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 )

10.如果学习者把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 )

1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12.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

13.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之为言语信息。( )

14.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应多用。( )

15.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

16.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

17.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动觉控制水平较高,而视觉控制水平较低。( )

18.做笔记是一种组织策略常用的学习方式。( )

19.拥有某一领域丰富的知识经验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

20.态度结构的三种成分始终是一致的。( )

四、材料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视,它的影响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它被称为另一个“家长”。由于大部分孩子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过长,所以关于电视对孩子学习和行为影响的争论不断。大量事实证明,电视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着种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怎样使自己的孩子得益于电视而免受“电视病”之害,成为

当今每位家长都必须关心的重大问题。

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然电视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多,我们就应该禁止学生看电视

B.对于中学生,应该进行道德认知教育,让他们明白是非善恶,自觉抵制不良电视节目

C.父母应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在此过程中进行教育引导

D.电视可以使儿童获益非浅,只是父母要帮孩子驾驭电视

2.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学年开始后,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地布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教室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盆景,教室充满了生机。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会产生什么效果?( )

A.分散学生注意力B.帮助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C.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3.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魏王说:“不可取。”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魏王问:“那你怎么办?”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哄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案例反映了孙膑思维的( )

A.广阔性B.深刻性C.独立性D.灵活性

4.某初一(三)班学生甲和学生乙因贪玩上网,上学迟到了半个小时,班主任王老师非常生气,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责令他们写检查,不准许进教室上课。两个学生趁王老师不注意跑到学校附近的小河洗澡,结果学生甲溺水而死。 案例中,王老师的行为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小华今年上初中一年级,学习不太自觉,也不刻苦,常说:“考前三名太累,后三名太丑,就在班上中游,蛮好!”父母用金钱刺激他读书,考100给100元,90给90元,80分以下则要挨打。

父母用金钱刺激小华读书,会激发小华的( )动机。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

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6.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根据他及其同事多年来对人类

潜能的研究,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 )

A.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潜能

B.我们应该发现学生的优势,进行教育引导

C.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发展性评价

D.教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7.工人李某的儿子从小两腿瘫痪,需要助手推车才能行走。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今年孩子已满7岁,父母决定送孩子上学。因附近没有专门为残疾儿童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就到附近的一所普通小学申请就读。学校方面认为,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小学,不是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学校无特殊班,没有为残疾儿童准备的专门设施,学校不宜接受残疾儿童入学。因此,学校拒绝了李某的要求。

根据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是普通小学,有权拒绝李某的要求

B.李某的儿子虽身体残疾,但智力正常,学校不应该拒绝其入学

C.学校的做法是违法的

D.学校可以允许李某的儿子入学,但应要求缴纳借读费

8.韩寒上学时,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是个怪才。韩寒对写作情有独钟,而且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想象奇特,文笔老辣,所发表的小说《三重门》在行家看来颇有钱钟书先生的遗风,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但是除了文学,他对其他学科都不感兴趣。

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看,韩寒哪种智力占优势?( )

A.语文智力B.数学智力

C.空间智力D.内省智力

9.现今,许多学校罚款成风,我们常常会在一些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中发现有关罚款的规定。如《××小学有关维护校园秩序,创建安全文明学校的几项规定》中提到:“„„二、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5~100元罚款处理。(1)随地吐痰、乱泼污水、乱倒垃圾、乱扔杂物者;(2)在墙壁、黑板、厕所等公共场所乱刻乱画乱涂改等有伤风雅者;(3)抽烟、喝酒、打游戏机者;(4)故意损坏桌椅、门窗、玻璃、黑板、仪器等公共财产者;(5)随意拉动电源开关者。”有的学校还明文规定旷课、迟到要罚款,甚至考试不及格的也要罚款。有的学校领导还把这当作是他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依法治教下的“依法治校”。 学校应该怎样“依法治校”?( )

A.依照我国法律建立完善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B.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法律观念

C.加强民主监督

D.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10.学生走进教室时,黄老师正在准备演示,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金属板,正在加热一个铝制的罐头盒,热金属板的旁边有一盆冰水。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还在讲话,这时候黄老师用钳子夹起罐头盒将其倒置于冰水中。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盒子在顷刻间变得粉碎,学生们停止了讲话,开始注视教室的前面,并立即开始提问。

就上述材料而言,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了下列哪些措施?( )

A.实施启发式教学B.唤起学生的恰当的动机水平

C.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D.妥善进行奖惩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

2.D【解析】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形成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即自我同一性。

3.C【解析】专家型教师常常用导入式方法引出要讲的教学内容。

4.C【解析】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

5.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据此形成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6.C【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7.C【解析】学习熟练程度达到l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则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

8.C【解析】这些都是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9.A【解析】根据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10.C【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11.B【解析】由学习策略的特征可知答案。

12.C【解析】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13.B【解析】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14.B【解析】根据心理健康的概念可知答案。

15.C【解析】在德育的实施方法上,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的一种德育方法,但在实施说服法的同时应该结合纪律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16.D【解析】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学生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德育的关键。

17.C【解析】题干是对“德育方法”的概念的阐述。

18.A【解析】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小学阶段最适合采用“说服教育法”进行德育。19.D【解析】题干是对群体的解释。

20.C【解析】题干是对教学评价的解释。

21.C【解析】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22.A【解析】原型定向与加里培林的“活动定向阶段”是一致的,都是要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

23.A【解析】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过程叫正强化。

24.B【解析】题干是对替代强化的解释。

25.C【解析】该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在对经验类化说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提出的。

26.C【解析】正例是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例论。

27.C【解析】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28.A【解析】记忆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等。世界杯期间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情景记忆。

29.B【解析】由创造性的主要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可知答案。

30.B【解析】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体系,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31.B【解析】题干是对标准化成就测验的解释。

32.B【解析】题干是对联合群体的解释。

33.A【解析】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

34.D【解析】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是焦虑。

35.B【解析】题干是对领会的解释。

36.A【解析】题干是对松散群体的解释。

37.B【解析】领会这一目标超越了单纯的记忆,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8.D【解析】专家型教师把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提供教学反馈的手段。

39.D【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揭示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因此,学习过程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40.C【解析】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41.B【解析】题干是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典型特征。

42.B【解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等级。

43.A【解析】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

44.A【解析】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45.B【解析】有意识记是复述策略的重要方法。

46.A【解析】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也才能进一步去解决问题。

47.B【解析】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

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48.A【解析】当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情绪会变得更低落,这时,抑郁逐渐取代了焦虑。

49.A【解析】许多新信息只有通过多次复述,才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

50.C【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很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这就是有结构的问题。

51.B【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能和国家和社会利益建立联系,有的则与个人的眼前利益联系在一起,按此标准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与低级的学习动机。

52.A【解析】迁移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效果有促进与阻碍之别,据此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53.C【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54.A【解析】知识的学习要解决事物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因此它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55.B【解析】该理论是贾德在多次“水中击靶”实验基础上创立的。

56.A【解析】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视像和声像形式存储,所以,信息贮存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57.D【解析】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58.C【解析】由生成性学习的概念可知答案。

59.A【解析】BCD属元认知监视策略的内容。

60.D【解析】根据谐音联想法的定义可得出正确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抑郁症的理解。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它不仅表现在精神上的消极、失去满足感,也表现在躯体上的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2.ABCE【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和品德的关系。它们的直接根源是不同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而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3.AE【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学习种类划分的掌握情况。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又分为上位学习、下位

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ABD【解析】人际排斥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为对抗为特征。

5.ACE【解析】在有意义的学习与迁移中,对当前学习发生影响的过去经验特征是指学生在一定知识领域内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奥苏伯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分别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6.CE【解析】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

7.ACD【解析】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包括:(1)掌握学习是一种教育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2)个别指示教学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开发中心所提出的,是当前很受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3)个人化教学系统是由凯勒于1968年提出的。

8.ABCD【解析】学校德育内容是指教育者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知识教育不属于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

9.ABCDE【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包括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共青团活动、班会等。

10.AD【解析】群体规范包括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和成文的正式规范。

11.ABD【解析】其他两项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的体贴。

12.ABCDE【解析】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它主要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的认识。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和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都是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

13.BCDE【解析】创造性的培养,常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不属于训练方法。

14.ABCE【解析】审美的需要属于自我实现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15.BCDE【解析】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第一,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第二,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属于动作经验;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三、判断题

1.F【解析】“举一反三”是说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体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因此它是一种典型的正迁移。

2.T【解析】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因此,进行这样的学习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

与区别才能掌握。

3.T【解析】题干所述为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控制特点。

4.T【解析】因为脱离专门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难以保证学生提高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

5.F【解析】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人人都有。

6.F【解析】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有差异,不过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学习所花的时间上。

7.F【解析】二者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更关注的是细节,而专家型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

8.T【解析】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9.T【解析】饥饿可引起觅食反应,食物引起唾液的分泌反应,这些反应都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

10.F【解析】若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自卑感,可能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

11.F【解析】教育心理学虽然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它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12.T【解析】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13.F【解析】题干是对智慧技能学习的解释。

14.F【解析】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但也不能过多地使用,否则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15.T【解析】菱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例,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内容属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菱形属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

16.F【解析】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所以效果好。

17.F【解析】模仿阶段主体对动作还很生疏,所以该阶段对动作的控制主要靠视觉,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18.F【解析】做笔记是一种精细加工策略的学习方法。

19.F【解析】若大量的知识经验以杂乱无章的方式储存于头脑中,对有效地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20.F【解析】态度结构的三种成分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四、材料分析题

1.BCD【解析】电视对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家长与教师的引导。

2.A【解析】教室里新奇事物过多,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D【解析】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指能够随机应变。

4.ABC【解析】王老师不准学生进课堂上课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宪法》。

5.BD【解析】个体为追求金钱而学习属于外部动机,符合附属内驱力的内涵。

6.ABCD【解析】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学校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7.BC【解析】我国法律规定,若儿童有身体残疾,但智力正常,能够适应学校学习生活,普通学校不能拒绝其入学请求。我国法律还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

8.A【解析】题干符合语文智力的内涵。

9.ABCD

10.ABC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媒体B.教师

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感B.主动性

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3.专家型教师通常是用( )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

A.开门见山式B.迂回曲折式

C.导入式D.实验式

4.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

A.动机功能B.调控功能

C.健康功能D.信号功能

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D.华生

6.学生将茄子、白菜、菠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D.辨别学习

7.学习程度需达到( ),学习效果才最佳。

A.50%B.100%

C.150%D.200%

8.“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

A.创造性B.学会学习

C.学习迁移D.学习动机

9.由于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与程序性知识。

A.陈述性知识B.实用性知识

C.抽象性知识D.直观性知识

10.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A.知识B.能力

C.练习D.活动

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构成。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

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

1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

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14.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应有的责任感B.积极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义务感D.应有的道德面貌

15.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 )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

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D.纪律为主,说服为辅

1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关键。

A.知B.情

C.意D.行

17.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 )

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

18.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19.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是( )

A.阶层B.阶级

C.集团D.群体

20.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

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

C.教学评价D.教学过程

21.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

22.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 )

A.活动定向阶段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内部言语阶段D.外部言语阶段

23.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

A.正强化B.负强化

C.消退D.惩罚

24.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拉称这种现象为( )

A.自我强化B.替代强化

C.内部强化D.负强化

25.关系转换说是( )学派提出的。

A.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

C.格式塔D.建构主义

26.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百灵鸟为例,为学生提供( )

A.比较B.变式

C.正例D.反例

27.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挫折现象B.波峰现象

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

28.世界杯期间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

29.以同一问题所想出的不同类型的答案越多者,其思维的( )越高。

A.独创性B.变通性

C.目的性D.结构性

30.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

A.道德目标B.动作技能目标

C.发展目标D.健康目标

3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的测验。

A.能力水平B.成就水平

C.智力水平D.知识水平

32.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D.集体

33.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4.( )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

A.抑郁B.强迫

C.恐怖D.焦虑

35.( )是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

A.知识B.领会

C.应用D.分析

36.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

C.正式群体D.集体

37.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理解的是( )

A.知识B.领会

C.应用D.分析

38.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 )

A.过程B.工具

C.目的D.手段

3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学生B.教师

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

40.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 )学习。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

C.态度D.言语信息

41.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样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沉思型B.场独立型

C.场依存型D.冲动型

4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等级。

A.二个B.五个

C.三个D.四个

43.斯金纳是著名的( )心理学家。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44.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 )

A.0.25~2秒B.0.2~0.5秒

C.2秒到l分钟D.5秒到2分钟

45.有意识记属于( )策略。

A.组织B.复述

C.精细加工D.计划

46.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

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

C.分析问题D.理解问题

47.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48.如果一个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 )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A.抑郁B.强迫

C.恐怖D.紧张

49.在学习中,( )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A.复述B.组织

C.计划D.调节

50.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A.创造性B.认知性

C.有结构D.无结构

51.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

A.作用B.社会意义

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

52.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53.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54.( )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A.知识B.能力

C.技能D.智力

55.概括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

A.桑代克B.贾德

C.苛勒D.华生

56.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方式具有鲜明的( )

A.形象性B.直观性

C.抽象性D.概括性

57.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 )的作用尤为明显。

A.外部反馈B.方法反馈

C.过程反馈D.结果反馈

58.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理解B.新认知

C.类比或图像D.不同认知

59.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60.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这种方法称为( )

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抑郁症主要表现为( )

A.情绪消极B.低自尊

C.食欲不振D.动机缺失

E.过分谨慎

2.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3.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A.符号学习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E.概念学习

4.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 )

A.行为对抗B.认知失调

C.拉帮结伙D.情感冲突

E.孤立

5.奥苏贝伯尔认为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包括( )

A.可利用性B.变通性

C.可辨别性D.适应性

E.稳定性

6.内部学习动机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是( )

A.兴趣B.态度

C.求知欲D.价值观

E.好奇心

7.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包括( )

A.掌握学习B.发现学习

C.个别指示教学D.个人化教学系统

E.观察学习

8.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

A.爱国主义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D.劳动教育

E.知识教育

9.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包括( )

A.班主任工作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D.共青团活动

E.班会

10.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规范,包括( )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B.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成文的正式规范

E.书面规范

11.下列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结构创设的是( )

A.指导B.奖励

C.协助D.操纵

E.征求学生意见

12.元认知知识包括( )

A.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B.对任务的认识

C.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D.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

E.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13.创造性的培养,常用方法有( )

A.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B.头脑风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E.推测与假设训练

1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需要可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下列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A.饮食需要B.力避下岗的需要

C.被人尊重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E.寻找归属和爱的需要

15.技能的基本特点是( )

A.技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

B.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C.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

D.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

E.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三、判断题(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举一反三”是负迁移。( )

2.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

3.操作技能熟练阶段动作的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

4.学习策略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 )

5.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一般人不可能有。( )

6.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成绩没有差异。( )

7.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

8.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 )

9.斯金纳认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 )

10.如果学习者把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 )

1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12.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

13.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之为言语信息。( )

14.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应多用。( )

15.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

16.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

17.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动觉控制水平较高,而视觉控制水平较低。( )

18.做笔记是一种组织策略常用的学习方式。( )

19.拥有某一领域丰富的知识经验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

20.态度结构的三种成分始终是一致的。( )

四、材料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视,它的影响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它被称为另一个“家长”。由于大部分孩子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过长,所以关于电视对孩子学习和行为影响的争论不断。大量事实证明,电视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着种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怎样使自己的孩子得益于电视而免受“电视病”之害,成为

当今每位家长都必须关心的重大问题。

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然电视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多,我们就应该禁止学生看电视

B.对于中学生,应该进行道德认知教育,让他们明白是非善恶,自觉抵制不良电视节目

C.父母应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在此过程中进行教育引导

D.电视可以使儿童获益非浅,只是父母要帮孩子驾驭电视

2.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学年开始后,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地布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教室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盆景,教室充满了生机。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会产生什么效果?( )

A.分散学生注意力B.帮助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C.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3.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魏王说:“不可取。”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魏王问:“那你怎么办?”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哄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案例反映了孙膑思维的( )

A.广阔性B.深刻性C.独立性D.灵活性

4.某初一(三)班学生甲和学生乙因贪玩上网,上学迟到了半个小时,班主任王老师非常生气,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责令他们写检查,不准许进教室上课。两个学生趁王老师不注意跑到学校附近的小河洗澡,结果学生甲溺水而死。 案例中,王老师的行为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小华今年上初中一年级,学习不太自觉,也不刻苦,常说:“考前三名太累,后三名太丑,就在班上中游,蛮好!”父母用金钱刺激他读书,考100给100元,90给90元,80分以下则要挨打。

父母用金钱刺激小华读书,会激发小华的( )动机。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

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6.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根据他及其同事多年来对人类

潜能的研究,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 )

A.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潜能

B.我们应该发现学生的优势,进行教育引导

C.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发展性评价

D.教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7.工人李某的儿子从小两腿瘫痪,需要助手推车才能行走。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今年孩子已满7岁,父母决定送孩子上学。因附近没有专门为残疾儿童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就到附近的一所普通小学申请就读。学校方面认为,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小学,不是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学校无特殊班,没有为残疾儿童准备的专门设施,学校不宜接受残疾儿童入学。因此,学校拒绝了李某的要求。

根据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是普通小学,有权拒绝李某的要求

B.李某的儿子虽身体残疾,但智力正常,学校不应该拒绝其入学

C.学校的做法是违法的

D.学校可以允许李某的儿子入学,但应要求缴纳借读费

8.韩寒上学时,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是个怪才。韩寒对写作情有独钟,而且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想象奇特,文笔老辣,所发表的小说《三重门》在行家看来颇有钱钟书先生的遗风,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但是除了文学,他对其他学科都不感兴趣。

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看,韩寒哪种智力占优势?( )

A.语文智力B.数学智力

C.空间智力D.内省智力

9.现今,许多学校罚款成风,我们常常会在一些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中发现有关罚款的规定。如《××小学有关维护校园秩序,创建安全文明学校的几项规定》中提到:“„„二、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5~100元罚款处理。(1)随地吐痰、乱泼污水、乱倒垃圾、乱扔杂物者;(2)在墙壁、黑板、厕所等公共场所乱刻乱画乱涂改等有伤风雅者;(3)抽烟、喝酒、打游戏机者;(4)故意损坏桌椅、门窗、玻璃、黑板、仪器等公共财产者;(5)随意拉动电源开关者。”有的学校还明文规定旷课、迟到要罚款,甚至考试不及格的也要罚款。有的学校领导还把这当作是他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依法治教下的“依法治校”。 学校应该怎样“依法治校”?( )

A.依照我国法律建立完善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B.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法律观念

C.加强民主监督

D.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10.学生走进教室时,黄老师正在准备演示,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金属板,正在加热一个铝制的罐头盒,热金属板的旁边有一盆冰水。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还在讲话,这时候黄老师用钳子夹起罐头盒将其倒置于冰水中。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盒子在顷刻间变得粉碎,学生们停止了讲话,开始注视教室的前面,并立即开始提问。

就上述材料而言,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了下列哪些措施?( )

A.实施启发式教学B.唤起学生的恰当的动机水平

C.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D.妥善进行奖惩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

2.D【解析】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形成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即自我同一性。

3.C【解析】专家型教师常常用导入式方法引出要讲的教学内容。

4.C【解析】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

5.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据此形成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6.C【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7.C【解析】学习熟练程度达到l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则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

8.C【解析】这些都是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9.A【解析】根据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10.C【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11.B【解析】由学习策略的特征可知答案。

12.C【解析】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13.B【解析】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14.B【解析】根据心理健康的概念可知答案。

15.C【解析】在德育的实施方法上,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的一种德育方法,但在实施说服法的同时应该结合纪律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16.D【解析】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学生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德育的关键。

17.C【解析】题干是对“德育方法”的概念的阐述。

18.A【解析】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小学阶段最适合采用“说服教育法”进行德育。19.D【解析】题干是对群体的解释。

20.C【解析】题干是对教学评价的解释。

21.C【解析】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22.A【解析】原型定向与加里培林的“活动定向阶段”是一致的,都是要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

23.A【解析】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过程叫正强化。

24.B【解析】题干是对替代强化的解释。

25.C【解析】该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在对经验类化说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提出的。

26.C【解析】正例是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例论。

27.C【解析】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28.A【解析】记忆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等。世界杯期间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情景记忆。

29.B【解析】由创造性的主要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可知答案。

30.B【解析】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体系,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31.B【解析】题干是对标准化成就测验的解释。

32.B【解析】题干是对联合群体的解释。

33.A【解析】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

34.D【解析】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是焦虑。

35.B【解析】题干是对领会的解释。

36.A【解析】题干是对松散群体的解释。

37.B【解析】领会这一目标超越了单纯的记忆,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8.D【解析】专家型教师把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提供教学反馈的手段。

39.D【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揭示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因此,学习过程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40.C【解析】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41.B【解析】题干是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典型特征。

42.B【解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等级。

43.A【解析】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

44.A【解析】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45.B【解析】有意识记是复述策略的重要方法。

46.A【解析】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也才能进一步去解决问题。

47.B【解析】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

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48.A【解析】当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情绪会变得更低落,这时,抑郁逐渐取代了焦虑。

49.A【解析】许多新信息只有通过多次复述,才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

50.C【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很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这就是有结构的问题。

51.B【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能和国家和社会利益建立联系,有的则与个人的眼前利益联系在一起,按此标准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与低级的学习动机。

52.A【解析】迁移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效果有促进与阻碍之别,据此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53.C【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54.A【解析】知识的学习要解决事物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因此它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55.B【解析】该理论是贾德在多次“水中击靶”实验基础上创立的。

56.A【解析】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视像和声像形式存储,所以,信息贮存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57.D【解析】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58.C【解析】由生成性学习的概念可知答案。

59.A【解析】BCD属元认知监视策略的内容。

60.D【解析】根据谐音联想法的定义可得出正确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抑郁症的理解。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它不仅表现在精神上的消极、失去满足感,也表现在躯体上的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2.ABCE【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和品德的关系。它们的直接根源是不同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而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3.AE【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学习种类划分的掌握情况。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又分为上位学习、下位

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ABD【解析】人际排斥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为对抗为特征。

5.ACE【解析】在有意义的学习与迁移中,对当前学习发生影响的过去经验特征是指学生在一定知识领域内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奥苏伯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分别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6.CE【解析】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

7.ACD【解析】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包括:(1)掌握学习是一种教育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2)个别指示教学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开发中心所提出的,是当前很受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3)个人化教学系统是由凯勒于1968年提出的。

8.ABCD【解析】学校德育内容是指教育者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知识教育不属于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

9.ABCDE【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包括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共青团活动、班会等。

10.AD【解析】群体规范包括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和成文的正式规范。

11.ABD【解析】其他两项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的体贴。

12.ABCDE【解析】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它主要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的认识。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和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都是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

13.BCDE【解析】创造性的培养,常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不属于训练方法。

14.ABCE【解析】审美的需要属于自我实现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15.BCDE【解析】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第一,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第二,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属于动作经验;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三、判断题

1.F【解析】“举一反三”是说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体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因此它是一种典型的正迁移。

2.T【解析】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因此,进行这样的学习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

与区别才能掌握。

3.T【解析】题干所述为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控制特点。

4.T【解析】因为脱离专门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难以保证学生提高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

5.F【解析】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人人都有。

6.F【解析】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有差异,不过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学习所花的时间上。

7.F【解析】二者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更关注的是细节,而专家型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

8.T【解析】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9.T【解析】饥饿可引起觅食反应,食物引起唾液的分泌反应,这些反应都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

10.F【解析】若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自卑感,可能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

11.F【解析】教育心理学虽然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它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12.T【解析】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13.F【解析】题干是对智慧技能学习的解释。

14.F【解析】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但也不能过多地使用,否则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15.T【解析】菱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例,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内容属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菱形属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

16.F【解析】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所以效果好。

17.F【解析】模仿阶段主体对动作还很生疏,所以该阶段对动作的控制主要靠视觉,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18.F【解析】做笔记是一种精细加工策略的学习方法。

19.F【解析】若大量的知识经验以杂乱无章的方式储存于头脑中,对有效地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20.F【解析】态度结构的三种成分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四、材料分析题

1.BCD【解析】电视对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家长与教师的引导。

2.A【解析】教室里新奇事物过多,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D【解析】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指能够随机应变。

4.ABC【解析】王老师不准学生进课堂上课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宪法》。

5.BD【解析】个体为追求金钱而学习属于外部动机,符合附属内驱力的内涵。

6.ABCD【解析】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学校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7.BC【解析】我国法律规定,若儿童有身体残疾,但智力正常,能够适应学校学习生活,普通学校不能拒绝其入学请求。我国法律还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

8.A【解析】题干符合语文智力的内涵。

9.ABCD

10.ABC


相关内容

  • 2012年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模拟试题 冲刺试卷]
  • 来源:考试大  2012年7月2日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全真模拟试卷 中学 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综合素质>全真试卷(1) <综合素质>全真试卷(2) <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1) <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2) &l ...

  • 2013年西安市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13年西安市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 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 ...

  • 公选领导干部面试试题|结构化面试|面试技巧|面试模拟试题
  • 编辑推荐 2011年中央政法委遴选干部面试题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机对话(四) 2011-07-07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机对话(三) 2011-07-07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机对话(二) 2011-07-07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机对话(一) 2011-07-07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应变能力类面试试题汇集 ...

  • 全真模拟试卷(一)
  • 全真模拟试卷(一)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 ) 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心理学 ...

  • 全真模拟试卷(二)
  • 全真模拟试卷(二)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

  • 好考试银行从业[公司信贷]软件说明书
  • 好考试银行从业<公司信贷>软件说明书 软件简介 软件名称:好考试银行从业<公司信贷>模拟考试系统 软件大小:9547KB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评级:五星 开 发 商:好考试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考试系统 软件授权:共享版 运行环境:Win2000/Win2003/WinX ...

  • 2015年河南省公务员面试全真模拟题(三)
  • http://ha.huatu.com 2014河南省公务员面试全真模拟题(三) 河南省考面试交流群号:147420460 [华图教育ha.huatu.com - 河南公务员面试备考热点] 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汇总 面试热点汇总 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为8月18日至22日,面试时间 ...

  • 听力新概念
  • 听力新概念 1A 全真模拟(一)--全真模拟(二) 1B 全真模拟(三)--全真模拟(四) 2A 全真模拟(五)--全真模拟(六) 2B 全真模拟(七)--全真模拟(八) 3A 全真模拟(九)--全真模拟(十) 3B 全真模拟(十一)--全真模拟(十二) 4A 全真模拟(十三)--全真模拟(十四) ...

  • 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考[教育理论综合]全真模拟预测试卷(3)答案
  • 最全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考<教育理论综合>全真模拟预测试卷(3) 答案 通过近几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可知,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贯穿全年进行,笔试科目不太固定,一般以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岗位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为主.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整 ...

  • 初级会计职称试题
  •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24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某矿业公司开采销售应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