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朝代更替年历表

三皇五帝

夏朝(约前2146-约前1675)

商朝(约前1675-约前1029)

西周(约前1029-前771)

东周(前770-前256)-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秦朝(前221-前207)

西汉(前206-8)

(新朝)(9-23)

东汉(25-220)

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

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五胡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386-556)

隋 (581-619)

唐 (618-907)

五代十国(公元907-978)

北宋(960-1127) 辽(916-1125) 西夏(1038-1227)

南宋(1127-1279) 金(1115-1234)

元(1206-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回答:2007-01-10 19:12

   共0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银狐

[学者]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400余年)

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600年左右)

周:约前11世纪~256年(800余年)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300余年)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400余年)

秦:前221年~前206年(15年)

汉:前206年~公元220年(400余年)

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包括王莽与更始帝)(200余年)

东汉:25~220(100余年)

三国:220~280(60年,不过三国时代一般从184年黄巾之乱算起)

魏:220~265(45年)

蜀:221~263(42年)

吴:222~280(58年)

晋:265~420(100余年)

西晋:265~317(52年)

东晋:317~420(103年)

南北朝:420~589年(169年)

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西魏(535~556)

北齐(550~557)北周(557~581)

随:581~618(37年)

唐:618~907(200余年)

五代:907~960(53年)

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7)

后周(920~960)

宋:960~1279(300余年)

北宋:960~1127(100余年)

南宋:1127~1279(100余年)

与宋同时期

辽:907~1125(200余年)

金:1115~1234(100余年)

元:1206~1368(1206铁木真建国,1271年正是定国号为元,97年)

明:1368~1644(200余年)

清:1616~1911(200余年)

中华民国:1912~1949(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三皇五帝

夏朝(约前2146-约前1675)

商朝(约前1675-约前1029)

西周(约前1029-前771)

东周(前770-前256)-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秦朝(前221-前207)

西汉(前206-8)

(新朝)(9-23)

东汉(25-220)

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

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五胡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386-556)

隋 (581-619)

唐 (618-907)

五代十国(公元907-978)

北宋(960-1127) 辽(916-1125) 西夏(1038-1227)

南宋(1127-1279) 金(1115-1234)

元(1206-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回答:2007-01-10 19:12

   共0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银狐

[学者]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400余年)

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600年左右)

周:约前11世纪~256年(800余年)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300余年)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400余年)

秦:前221年~前206年(15年)

汉:前206年~公元220年(400余年)

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包括王莽与更始帝)(200余年)

东汉:25~220(100余年)

三国:220~280(60年,不过三国时代一般从184年黄巾之乱算起)

魏:220~265(45年)

蜀:221~263(42年)

吴:222~280(58年)

晋:265~420(100余年)

西晋:265~317(52年)

东晋:317~420(103年)

南北朝:420~589年(169年)

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西魏(535~556)

北齐(550~557)北周(557~581)

随:581~618(37年)

唐:618~907(200余年)

五代:907~960(53年)

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7)

后周(920~960)

宋:960~1279(300余年)

北宋:960~1127(100余年)

南宋:1127~1279(100余年)

与宋同时期

辽:907~1125(200余年)

金:1115~1234(100余年)

元:1206~1368(1206铁木真建国,1271年正是定国号为元,97年)

明:1368~1644(200余年)

清:1616~1911(200余年)

中华民国:1912~1949(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相关内容

  • 教你如何算五行缺什么
  • 教你如何算五行缺什么? 作者:八字顾问网 所属分类:五行缺金木水火土 浏览:10947次 如何算五行缺什么呢?要想了解一个人的五行缺什么?就要根据这个人的出生日期,也就是我们说的生辰八字的天干地支来综合分析,那么什么是五行呢?五行就是我们常用的金木水火土.而很多人在不会分析八字命局,仅仅根据软件测算 ...

  • 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
  • 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 --由<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所引发的思考 摘要:本文联系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述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与朝代更替的关系.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古代农业对气候变化有较强 ...

  • 中国朝代顺序表,朝代歌,中国朝代更替表,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开国皇帝 详细介绍 夏 约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查看夏朝>> 商① 约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查看商朝>> 周 西周 约前1029-771年②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文王姬发 查看西周>& ...

  • 封建朝代更替周期律无法破解的根本原因
  • 封建朝代更替周期律无法破解的根本原因最近观看了电视剧<大秦帝国>,该剧可评.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就不一一叙说了,仅就感触颇深的"变法"谈点观感.战国早中期,群雄争战图霸,各国争相变法,但大多数诸侯国家的变法都只不过是整顿吏治.改良一点旧秩序而已,虽然也能收效于一时,取 ...

  • 正说[五德终始] |历史天空 - 雅虎论坛
  • 正说<五德终始> 黄炎培先生1945年访问延安时曾对毛泽东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quo ...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与帝王的更替及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朝代更替表 东汉(25-220) │ ┌ -------------------- ┐ │ ↓ │ 蜀(221-263)---→ 魏(220-265) 吴(222-280) ↓ │ 西晋(265-316) ←-----┘ │ ┌ ------------------- ...

  • 同步解析第四课
  • 同步解析:七年级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点击数:1101 次 录入时间:2008-8-30 21:56:00 编辑:新教案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夏朝的建立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 ...

  •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 最近,一首网络诗歌写道:"我来自元谋, ...

  • "两个务必"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 摘 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对我国历史上朝代更替规律的正确认识,对我国革命斗争胜败曲折的科学总结,是适应革命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现实要求.同时,它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应对国内外各种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