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研究]:培养造就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4-09-19 星期五

近期,中央先后下发有关意见、批准召开了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总体部署。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把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造就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选拔了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全面提高年轻干部队伍素质,培养造就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仍然是全党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把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看得很重、想得很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化对年轻干部成长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和改进各个环节的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加强教育培养,筑牢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坚实根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好干部标准首要的就是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命脉。应当肯定,绝大多数年轻干部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坚定的。但在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情况下,也有一些干部出现了信仰动摇、信念迷失,有的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中国信西方;有的把入党、当干部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在各种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为此,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解决好年轻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着力打牢思想理论根基,以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为着力点,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年轻干部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要着力培养过硬作风,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着力点,强化年轻干部对党的性质宗旨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学习,促使年轻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党风锤炼、党纪约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进步观,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自觉抵制“四风”,树立良好作风和形象。要着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引导年轻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做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示范者、维护者。

强化实践锻炼,大力提高年轻干部的能力才干。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年轻干部只有到改革发展稳定的主战场、第一线、最前沿经受锻炼,才能茁壮成长。要摒弃那些对干部“苗子”的“呵护式”“镀金式”培养方式,因为呵护不能壮筋骨、镀金无法改成色,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也要告诫那些热衷于搞自我设计、醉心于“晋升路线图”的同志,追逐名利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最终也难成大器。各级党组织要带头强化实践导向,把实践考验、锻炼、提高作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根本途径,坚持必备的环节不能丢、必需的锻炼不能减、必要的环节不能少,引导优秀年轻干部走好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主阵地,重视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越是发展潜力大的,越要舍得花时间去磨砺,越要舍得派到基层去摔打,让他们在直接面对群众、解决矛盾问题中亲自动手、亲力亲为,多受历练、多接地气,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老练”。要注重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优秀年轻干部,引导优秀年轻干部到矛盾多、困难大、任务重的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去经受锻炼和考验,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提高驾驭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激励和发挥年轻干部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优势,保持冲锋在前、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矢志有为的精气神,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心。

改进创新选拔方式,努力把年轻干部选准用好。年轻干部任重道远,潜力大、可塑性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标准更高、条件更严、程序更规范。目前,在年轻干部选拔上还存在视野不宽、渠道偏窄、“三支队伍”交流不畅的问题,造成“近亲繁殖”和干部队伍“同质化”现象;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急用现找、降格以求,突击性提拔的问题等。为此,要创新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精神,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注重常态化培养、合理化配备、制度化运行,把各方面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发现出来、成功培养起来、合理使用上来。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公正公平的环境。立足事业发展需要,广开进贤之路,放眼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方面,促进年轻干部跨条块交流,统筹用好用活各类干部人才资源;注意从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机关,探索社会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的途径,大力选拔在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经受住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健全来自基层一线的选拔培养链。要坚持重在平时考察和选拔干部。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名声在民间,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研判,近距离接触干部,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用多双眼睛选人用人。年轻化不等同低龄化,要把年轻干部配备和班子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注意用好各年龄段的干部,广泛调动积极性,促进领导班子的有序更替和良性循环。要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后备干部政策制度,改进人选产生方式,合理把握规模,优化队伍结构,把好人选质量关,建立健全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有进有出的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坚持从严管理监督,确保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玉不琢不成器,木不修不成材。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监督。在年轻干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放松管理、放任自流,就很容易使干部成长的“黄金期”变成“危险期”。现在,一些地方对年轻干部的管理监督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应当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严是爱,宽是害,对年轻干部要坚持严字当头、从严管理,为他们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屏障。要抓苗头、抓预防,做到防微杜渐。强化日常跟踪了解,从早抓起、从小入手,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堵漏洞、治未病,防止“温水效应”;教育提醒要触及实质、切中要害,对于突出问题要予以批评、诫勉或组织处理。要抓经常、长期抓,做到持之以恒。对年轻干部的管理要做到事事不放、久久为功,通过建立健全与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考核考察、函询诫勉等制度,加强履职行为和为人做事的监督;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年轻干部管理的长效机制,严格党内生活各项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使年轻干部始终不偏向、不脱轨。要讲规矩、严纪律,加强监督约束。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观念,清楚党纪国法,知可为更知不可为,心存敬畏、行循尺律;做到违者必惩、执纪必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防范“破窗效应”和“稻草效应”,以纪律严明促干部廉明。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年轻干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承担着继往开来的重大而光荣的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大有作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弄潮儿就要勇立潮头、中流击水,是好干部就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就一定能够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让自己的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编辑:李炜

相关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丰厚

领导干部如何勇于担当

以整体性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

杨文明:研究国家治理要关注的五

落实“两个责任”重在坚守责任担

王长江:研究党的建设要有理论勇

年轻干部应如何突破“蘑菇定律”

以党建促改革,以改革强党建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4-09-19 星期五

近期,中央先后下发有关意见、批准召开了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总体部署。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把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造就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选拔了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全面提高年轻干部队伍素质,培养造就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仍然是全党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把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看得很重、想得很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化对年轻干部成长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和改进各个环节的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加强教育培养,筑牢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坚实根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好干部标准首要的就是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命脉。应当肯定,绝大多数年轻干部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坚定的。但在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情况下,也有一些干部出现了信仰动摇、信念迷失,有的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中国信西方;有的把入党、当干部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在各种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为此,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解决好年轻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着力打牢思想理论根基,以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为着力点,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年轻干部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要着力培养过硬作风,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着力点,强化年轻干部对党的性质宗旨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学习,促使年轻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党风锤炼、党纪约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进步观,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自觉抵制“四风”,树立良好作风和形象。要着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引导年轻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做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示范者、维护者。

强化实践锻炼,大力提高年轻干部的能力才干。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年轻干部只有到改革发展稳定的主战场、第一线、最前沿经受锻炼,才能茁壮成长。要摒弃那些对干部“苗子”的“呵护式”“镀金式”培养方式,因为呵护不能壮筋骨、镀金无法改成色,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也要告诫那些热衷于搞自我设计、醉心于“晋升路线图”的同志,追逐名利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最终也难成大器。各级党组织要带头强化实践导向,把实践考验、锻炼、提高作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根本途径,坚持必备的环节不能丢、必需的锻炼不能减、必要的环节不能少,引导优秀年轻干部走好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主阵地,重视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越是发展潜力大的,越要舍得花时间去磨砺,越要舍得派到基层去摔打,让他们在直接面对群众、解决矛盾问题中亲自动手、亲力亲为,多受历练、多接地气,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老练”。要注重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优秀年轻干部,引导优秀年轻干部到矛盾多、困难大、任务重的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去经受锻炼和考验,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提高驾驭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激励和发挥年轻干部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优势,保持冲锋在前、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矢志有为的精气神,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心。

改进创新选拔方式,努力把年轻干部选准用好。年轻干部任重道远,潜力大、可塑性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标准更高、条件更严、程序更规范。目前,在年轻干部选拔上还存在视野不宽、渠道偏窄、“三支队伍”交流不畅的问题,造成“近亲繁殖”和干部队伍“同质化”现象;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急用现找、降格以求,突击性提拔的问题等。为此,要创新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精神,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注重常态化培养、合理化配备、制度化运行,把各方面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发现出来、成功培养起来、合理使用上来。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公正公平的环境。立足事业发展需要,广开进贤之路,放眼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方面,促进年轻干部跨条块交流,统筹用好用活各类干部人才资源;注意从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机关,探索社会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的途径,大力选拔在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经受住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健全来自基层一线的选拔培养链。要坚持重在平时考察和选拔干部。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名声在民间,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研判,近距离接触干部,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用多双眼睛选人用人。年轻化不等同低龄化,要把年轻干部配备和班子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注意用好各年龄段的干部,广泛调动积极性,促进领导班子的有序更替和良性循环。要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后备干部政策制度,改进人选产生方式,合理把握规模,优化队伍结构,把好人选质量关,建立健全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有进有出的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坚持从严管理监督,确保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玉不琢不成器,木不修不成材。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监督。在年轻干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放松管理、放任自流,就很容易使干部成长的“黄金期”变成“危险期”。现在,一些地方对年轻干部的管理监督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应当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严是爱,宽是害,对年轻干部要坚持严字当头、从严管理,为他们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屏障。要抓苗头、抓预防,做到防微杜渐。强化日常跟踪了解,从早抓起、从小入手,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堵漏洞、治未病,防止“温水效应”;教育提醒要触及实质、切中要害,对于突出问题要予以批评、诫勉或组织处理。要抓经常、长期抓,做到持之以恒。对年轻干部的管理要做到事事不放、久久为功,通过建立健全与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考核考察、函询诫勉等制度,加强履职行为和为人做事的监督;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年轻干部管理的长效机制,严格党内生活各项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使年轻干部始终不偏向、不脱轨。要讲规矩、严纪律,加强监督约束。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观念,清楚党纪国法,知可为更知不可为,心存敬畏、行循尺律;做到违者必惩、执纪必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防范“破窗效应”和“稻草效应”,以纪律严明促干部廉明。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年轻干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承担着继往开来的重大而光荣的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大有作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弄潮儿就要勇立潮头、中流击水,是好干部就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就一定能够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让自己的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编辑:李炜

相关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丰厚

领导干部如何勇于担当

以整体性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

杨文明:研究国家治理要关注的五

落实“两个责任”重在坚守责任担

王长江:研究党的建设要有理论勇

年轻干部应如何突破“蘑菇定律”

以党建促改革,以改革强党建


相关内容

  • 努力造就跨世纪的优秀领导人才
  • 作者:张帼英 岭南学刊 1995年08期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部署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队伍建设要着重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的素质,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 ...

  • 关键时期必须抓好党的建设
  • 作者:何龙群 桂海论丛 1996年06期 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跨入21世纪.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好基础,取得主动权的重要时期.能否顺利实现"九五& ...

  • 在全市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 2010-05-18 培训会发言稿  [打印][复制给朋友][收藏本文] 同志们: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在全市上下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力促"弯道超越".努力实现"三个勇当"目标之际,我市科级后备干部(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培训班正式开班了 ...

  • 县委书记讲话稿4
  • 同志们: 这次全县组织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县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县委组织部的汇报,认真学习了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刚才,胡部长作的工作报告,讲得很全面,部署得很具体,我完全同意,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 ...

  • 杨再延: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 一.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有"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即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 ...

  • 在全市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 一.充分认识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党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对党校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规定:一是明确了" ...

  • 2011年年轻干部工作交流材料
  • 近年来,我市先后多次组织年轻干部到乡镇和园区进行短期挂职锻炼.市乡党委换届后,我们着眼于领导班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时将干部工作的重点由领导班子的集中换配备转到领导班子的经常性建设上,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规律和途径,组织乡镇.市级机关和园区年轻干部双向交流挂职锻炼,即选调乡镇干部到市级机关挂职 ...

  • 新时期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模式探索
  • 毛泽东曾说过"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能够担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保持干部队伍新老合作和新老交替的正常格局,是一项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续贯彻执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 ...

  • 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接班人理论和实践的演进
  • 作者:王光银 社会主义研究 2007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6)06-0085-03 接班人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问题,共产国际及各国共产党领导人曾努力的进行过探索与实践,但是都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