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作业的重要意义

  “作业”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作业,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的重要性在教师和学生中都有广泛共识,大家都认为学生做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减负增效”的呼声日益高涨。质量低的作业不仅浪费学生时间,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敷衍、应付了事。作业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学生物理作业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联系新旧知识   即使学生的已有知识是正确的,而且已经被激活,也可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所学的知识会慢慢趋于完整和精确,例如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初中知识应该经历一次大范围的修正和补充。学生拥有的初中知识虽然正确,但却是不充分的。二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学生的已有知识可能只停留在较低层次,教师不能假定学生“知道”了一个公式,就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它。   在物理作业中,有必要让学生再次使用已有知识,这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力学知识时,物体的平衡是初中二力平衡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可以从简单的二力平衡的认知,通过课堂练习,深入掌握多力平衡。   二、纠正错误认识   如果已有知识不正确,会导致学生忽视、怀疑、拒绝那些与自己的认识相冲突的证据,从而曲解新知识。物理学中的经验理论经常是不正确的,例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离心力”等等。有些错误概念是根深蒂固的,仅仅通过学习正确的新知识并没有办法纠正。   通过作业纠正错误知识是作业的重要功能之一,作业要实现这个功能有以下几个方法供参考:一是让学生面对自己的认识与真实结果的矛盾,有些老师布置一道作业题会预计学生大部分做错,“故意让学生做错”是纠正错误知识的方法之一。二是为学生提供运用正确知识的多重机会,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正确知识,有利于破除顽固的错误概念。   三、构建知识网络   在课前和课堂上的练习中,图表和概念是梳理知识结构的有效工具。教师提供一个“半成品”或者“框架”,让学生完成概念图或表格,可以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然后在讲解、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多地认识到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使之清晰且联系紧密。   例如,高中物理中学习磁感线时,让学生完成下表:   学生通过练习认识到所学的知识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和初中所学的磁感线与高中所学的电场线都有区别和联系的。   四、监控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所犯的错误,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例如,学生是否把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相混淆?是否总是一贯地对所有用电器使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中存在不适当的联系和分类,通过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可以透过现象帮助学生整合知识,使之达到综合运用的能力。   要想实现综合运用,不仅要对各个零散知识点进行单独练习,还需要不断重组,进行整合练习。整合练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常常遇到“讲透了,但是学生还是没掌握”的无奈。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对学生的认知情况有全面了解,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练习,通过作业,使学生熟练运用各个知识,进而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例如,引导学生研究已解例题,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特征,分析解题步骤和背后的原理。或者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有难度梯度的小题,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   五、促进知识迁移   为使学生知道何时何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也就是达到知识的“迁移”。通过作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新的运用环境联系起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作业中可以采用几个方法和策略。一是引导学生讨论应用的条件,二是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运用技能和知识,三是运用比较,例如表面相似但解题方法大相径庭的两道题,就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六、反馈学习效果   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能反馈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它是作业最重要的功能。练习与反馈是围绕学习目标而展开的循环过程,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并非所有的作业都是有效的,同样的作业对有些学生效果不错,对有些学生则效果欠佳。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得不到足够有效的反馈时,无效的练习就会增多。这会使学生无故增加学习负担,这在教学中是不可取的。   研究表明,高效的作业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聚焦于某个具体目标,二是以学生当前行为表现为基础,具有恰当的难度水平。三是具有足够的数量和频率。现在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如作业分层、错题重做等等,都是有心理学依据的科学方法。尽量避免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内容上花太多时间,从而减轻学生负担。   总之,“作业”这个教师和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教学环节,其实背后蕴藏着众多学习的科学原理。好的作业能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提供重要支持和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知识和能力,进而获得成就感和学习兴趣与动力。   参考文献:   [1]殷光华.中学物理作业的有效性反思[J].考试周刊, 2009(35).   [2]陈晓江.重视“物理作业”的作用[J].技术物理教学,2004(1).

  “作业”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作业,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的重要性在教师和学生中都有广泛共识,大家都认为学生做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减负增效”的呼声日益高涨。质量低的作业不仅浪费学生时间,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敷衍、应付了事。作业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学生物理作业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联系新旧知识   即使学生的已有知识是正确的,而且已经被激活,也可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所学的知识会慢慢趋于完整和精确,例如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初中知识应该经历一次大范围的修正和补充。学生拥有的初中知识虽然正确,但却是不充分的。二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学生的已有知识可能只停留在较低层次,教师不能假定学生“知道”了一个公式,就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它。   在物理作业中,有必要让学生再次使用已有知识,这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力学知识时,物体的平衡是初中二力平衡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可以从简单的二力平衡的认知,通过课堂练习,深入掌握多力平衡。   二、纠正错误认识   如果已有知识不正确,会导致学生忽视、怀疑、拒绝那些与自己的认识相冲突的证据,从而曲解新知识。物理学中的经验理论经常是不正确的,例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离心力”等等。有些错误概念是根深蒂固的,仅仅通过学习正确的新知识并没有办法纠正。   通过作业纠正错误知识是作业的重要功能之一,作业要实现这个功能有以下几个方法供参考:一是让学生面对自己的认识与真实结果的矛盾,有些老师布置一道作业题会预计学生大部分做错,“故意让学生做错”是纠正错误知识的方法之一。二是为学生提供运用正确知识的多重机会,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正确知识,有利于破除顽固的错误概念。   三、构建知识网络   在课前和课堂上的练习中,图表和概念是梳理知识结构的有效工具。教师提供一个“半成品”或者“框架”,让学生完成概念图或表格,可以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然后在讲解、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多地认识到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使之清晰且联系紧密。   例如,高中物理中学习磁感线时,让学生完成下表:   学生通过练习认识到所学的知识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和初中所学的磁感线与高中所学的电场线都有区别和联系的。   四、监控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所犯的错误,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例如,学生是否把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相混淆?是否总是一贯地对所有用电器使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中存在不适当的联系和分类,通过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可以透过现象帮助学生整合知识,使之达到综合运用的能力。   要想实现综合运用,不仅要对各个零散知识点进行单独练习,还需要不断重组,进行整合练习。整合练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常常遇到“讲透了,但是学生还是没掌握”的无奈。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对学生的认知情况有全面了解,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练习,通过作业,使学生熟练运用各个知识,进而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例如,引导学生研究已解例题,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特征,分析解题步骤和背后的原理。或者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有难度梯度的小题,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   五、促进知识迁移   为使学生知道何时何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也就是达到知识的“迁移”。通过作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新的运用环境联系起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作业中可以采用几个方法和策略。一是引导学生讨论应用的条件,二是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运用技能和知识,三是运用比较,例如表面相似但解题方法大相径庭的两道题,就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六、反馈学习效果   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能反馈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它是作业最重要的功能。练习与反馈是围绕学习目标而展开的循环过程,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并非所有的作业都是有效的,同样的作业对有些学生效果不错,对有些学生则效果欠佳。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得不到足够有效的反馈时,无效的练习就会增多。这会使学生无故增加学习负担,这在教学中是不可取的。   研究表明,高效的作业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聚焦于某个具体目标,二是以学生当前行为表现为基础,具有恰当的难度水平。三是具有足够的数量和频率。现在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如作业分层、错题重做等等,都是有心理学依据的科学方法。尽量避免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内容上花太多时间,从而减轻学生负担。   总之,“作业”这个教师和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教学环节,其实背后蕴藏着众多学习的科学原理。好的作业能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提供重要支持和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知识和能力,进而获得成就感和学习兴趣与动力。   参考文献:   [1]殷光华.中学物理作业的有效性反思[J].考试周刊, 2009(35).   [2]陈晓江.重视“物理作业”的作用[J].技术物理教学,2004(1).


相关内容

  • 学生作业的管理
  • 学生物理作业的管理课程论文 目录 一.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背景„„„„„„„„„„„„„„„„3 (一)选题的缘由„„„„„„„„„„„„„„„„„„„„„„3 (二)研究的背景„„„„„„„„„„„„„„„„„„„„„„3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5 (一)研究 ...

  • 新课标下的物理作业有效性的探究00
  • 提高物理作业的有效性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提高物理作业的有效性是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极其重要的环节.当前,初中物理学生作业中低效作业.无效作业甚至负效作业的情况相当普遍.面对浩翰的题海,学生疲于奔命,被动应付,不少学生因不堪重负,视做物理作业为畏途, ...

  • 2009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 紧张忙碌的高一上学期结束了。回首半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这是第二次带高一,虽说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且也有了一点教学经验,但是有些知识总感觉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不是很顺手,有些内容在讲解时感觉不是很好。如何教学高一物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回顾一下这学期的教学,我把我的教学 ...

  • 2016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年度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组 韩春色 紧张忙碌的高一上学期结束了.回首半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这是第二次带高一,虽说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且也有了一点教学经验,但是有些知识总感觉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不是很顺手,有些内容在讲解时感觉不是很好.如何教学高一物 ...

  • 高中物理量的正负及运算规律
  • 课改研究 2014年3月18日 高中物理量的正负及运算规律 文/李秀林 正数与负数,原本是数学中用于表示大于零和小于零这两种相反的数.在千变万化的物理世界中,正好存在许多相反的现象和过程,它们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存在,决定着物理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这些矛盾和变化,为正.负数的应用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

  • 八年级物理学法指导
  • 八年级物理学法指导 八年级刚开始接触物理,所以八年级物理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一方面是要传授一定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下面就如何学好八年级物理提出几项建议. 1. 学会使用物理课本 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依据,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向导.同学们要学 ...

  • 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实践
  • 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实践 成 峰 乌鲁木齐市五十八中学 摘要:从教学的基本常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提高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对于作业这一环节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对于作业的效度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致命伤".本文是作者在"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q ...

  • 初三物理反思.总结
  •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2).(3)班的物理学科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是本人的几点教学总结: 一.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 ...

  • 高中物理怎样学好物理
  • 怎样学好物理 (5页后含各状元谈物理学习) 学习物理重要,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学好物理的"法宝"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应用(作业).复习总结等.大量事实表明: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主动高效地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及时整理好学习笔记.做好练习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