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军可夺帅"的"夺"说起

《论语·子罕篇第九》中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许多人认为,这里的“夺”就是“被夺走”,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就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主将能被人夺走,志向也能被人夺走,这都不好理解,是说不通的。

其实,这里的“夺”并不是夺走,而是“改变”的意思。

同样的话还有人说过,那就是军事家孙子,《孙子·军争》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气是不可能被夺走的,心也是不可以夺走的。

《吕氏春秋·诚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石头的坚硬怎能“夺走”?丹砂的颜色怎能夺走?这两个“夺”,全是“改变”的意思。

晋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思是说舅舅改变了母亲不再嫁之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论语·泰伯第八》:“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就是临大节而不可变。

关于“夺”的另一重大误解出自屈原的故事。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的“夺”,也有人解释成“夺走”、“抢夺”。可是,一个堂堂的大夫,直接就从“与之同列”、“王甚任之”的左徒屈原手中抢夺楚怀王指令写的“宪令”草稿,这有点儿太不像话了。上官大夫虽然不怎么样,但也不至于这么公开撒野吧,得装装样子吧。屈原草拟的是“宪令”——国家基本法,这种东西也抢得的吗?草稿未定不是金币,谁抢到手就是谁的。敢抢宪令,这事弄到楚王那儿,上官大夫不得挨收拾?

联系屈原写的宪令尚是“草稿未定”,还没有确定下来,应该是上官大夫想要趁稿子未定时更改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文。“屈平不与”,是屈原没有同意。屈原不同意更改宪令,上官大夫也没有办法,就背后到楚王那儿说屈原的坏话,整人。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就是上官大夫得知屈原起草宪令,想要更改。

《论语·子罕篇第九》中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许多人认为,这里的“夺”就是“被夺走”,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就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主将能被人夺走,志向也能被人夺走,这都不好理解,是说不通的。

其实,这里的“夺”并不是夺走,而是“改变”的意思。

同样的话还有人说过,那就是军事家孙子,《孙子·军争》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气是不可能被夺走的,心也是不可以夺走的。

《吕氏春秋·诚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石头的坚硬怎能“夺走”?丹砂的颜色怎能夺走?这两个“夺”,全是“改变”的意思。

晋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思是说舅舅改变了母亲不再嫁之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论语·泰伯第八》:“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就是临大节而不可变。

关于“夺”的另一重大误解出自屈原的故事。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的“夺”,也有人解释成“夺走”、“抢夺”。可是,一个堂堂的大夫,直接就从“与之同列”、“王甚任之”的左徒屈原手中抢夺楚怀王指令写的“宪令”草稿,这有点儿太不像话了。上官大夫虽然不怎么样,但也不至于这么公开撒野吧,得装装样子吧。屈原草拟的是“宪令”——国家基本法,这种东西也抢得的吗?草稿未定不是金币,谁抢到手就是谁的。敢抢宪令,这事弄到楚王那儿,上官大夫不得挨收拾?

联系屈原写的宪令尚是“草稿未定”,还没有确定下来,应该是上官大夫想要趁稿子未定时更改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文。“屈平不与”,是屈原没有同意。屈原不同意更改宪令,上官大夫也没有办法,就背后到楚王那儿说屈原的坏话,整人。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就是上官大夫得知屈原起草宪令,想要更改。


相关内容

  • 小学生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六年级
  • 小学生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六年级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小学快毕业,孩子们快告别真正的童年.这六年,您辛苦吗?孩子辛苦吗?我们愿书香能拂走你们的辛苦.现代社会的孩子早熟,自我意识都比较早.比较快,我们希望推荐的这些书能安抚他们即将到来的青春期的狂躁,习惯用书籍来慰藉灵魂--用<第三军团>来 ...

  • 贺龙与彭水袍哥龚渭清的生死之交
  • 在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中,贺龙是一位传奇人物.民主革命时期,贺龙3次进入四川省彭水县(今重庆市彭水县),并在带领红三军征战川东南(今渝东南)的过程中与彭水袍哥龚渭清结下了感人肺腑的生死情谊.他们之间的传奇故事,在重庆民间广为流传. 初次相识 贺龙14岁时,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向大姐贺英和大姐夫谷绩廷 ...

  • 为什么要成立火箭军
  • 为什么要成立火箭军 作者:朱江明 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 本次授旗仪式标志着本次中国军事改革正在全面启动,且改革 ...

  • 苏绣巨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启针 献礼长征胜利80周年
  • 首页 动态 登录 头条号 更多 苏绣巨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启针 献礼长征胜利80周年 扬子晚报网 2015-10-27 20:26 苏绣启针 为苏绣范本揭幕 油画范本 10月27日,迎长征胜利80周年论坛暨苏绣巨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启针仪式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据悉 ...

  • 民俗专家说立秋新华每日电讯
  • ( 2014-08-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视界·延年益寿 究竟什么时候立秋,立秋吃什么菜,立秋要注意什么--每逢立秋前后,这些都是人们所热议的话题.那么,我们就听听民俗专家赵书说道说道关于立秋的那些事儿. 立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北京有句老话叫&quo ...

  • 管理经典故事集
  • 让一只手的乞丐搬砖 话说有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逛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到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者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的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 ...

  • 高年级小学生推荐阅读名篇
  • 页面数据载入时显示字符 窗体顶端 用户名: 密  码: 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窗体底端 页面数据载入时显示字符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 杨尚昆:追念彭大将军
  • 彭德怀同志是我一生中关系最密切的战友. 说起来,已经是65年前的事了.1933年,我到他指挥的红三军团担任政治委员.无论在中央苏区,还是在长征路上,我同他都朝夕相处,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抗战爆发后,我调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先后担任副书记.书记.从1938年11月起,北方局驻扎在晋东南太行 ...

  • 誓词 口号
  • 1. 班会誓词: 我非常聪明,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告别三闲,静专思主,刻苦学 习,遵守纪律,加强锻炼,全面发展,为四十岁做准备!" 誓词诠释:18岁是美丽的,而人生旅途最绚丽的一页却在生命的40岁时翻开.不要说40岁多么遥远,20年其实是弹指一挥间.信心和毅力能把你推向任何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