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教案

《长城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感悟,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会欣赏诗歌,更好 地品味诗歌。

3、在学习诗歌中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4、学习会仿写诗歌。

【教学流程】

一、以“境”导读

1、有一种情感,曾经流淌文人骚客的笔端,像涓涓的细流汇成的江河。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吟唱)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而现在,

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一种什么的情感?(乡愁 乡思)

2、作者简介

席慕蓉,台湾女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长在台湾,20世纪八十年代回故乡。

二、以“法”引读

1、你们以前读过诗吗?读诗有什么方法?

2、先学生读,再教师范读,让学生作比较,谁得更好?好在哪里?

学生给生字注音,学生讨论划分节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解决难点。

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焚起 敕勒 ......

3、推荐学生朗读。

三、以“情”赏读

1、你认为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2、教师范读

⑴学生关上课本,体会诗的感情。(思乡)

⑵从哪些诗句可看出?(第三节)

⑶要做梦,须入睡;无眠,则未入睡。那作者说“无眠的梦”,不矛盾吗?如何理解这样的矛盾呢?(作者想回家乡想得夜不能寐,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到家乡。)

四、以“议”品读

1、诗的感情如何表达呢?(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

2、男女生轮读,想象。借助了什么事物?(敕勒川 阴山下 月色 黄河 长城)

3、为什么要借助长城?有何深意?(组织学生讨论:因为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长城是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作者的心灵深度更是故乡的象征,是自己的爹娘。)

4、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教师朗诵第一节,学生想象,想到了什么?

5、这种爱国之情非常非常的浓烈,你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第二节)

6、自由朗诵第二节诗,说说要读出什么样的味来。

7、比赛朗诵,互相评论。

五、以“听”背读

1、学生推荐一个学生来范读,其他同学关上课本听读,准备背诵。

2、学生背诵。

3、假如席慕蓉就在我们教室听课,你想跟她说些什么?提些什么问题?

六、以“仿”创读

1、假如要我跟她说,我想说下面的话,同学们想听听吗?那下面我说了,你们把你们自己当作席慕蓉,那想又会跟我说些什么呢?

“慕蓉奶奶,我读了你的诗,我为你浓浓的故乡情节打动了,我也想学写一首诗,你能帮我指点点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写作要求。

⑴诗句形式:

⑴尽管……

尽管……

你……

⑵为什么……

而……

有……

有……

有……

⑵可以将“⑴⑵”连起来写,也可以分开来写,也可以写一句二句。 ⑶要传达一种感情。

⑷要有具体可感的事物。

2、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师生赏析。

【板书设计】

板书1: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焚起 敕勒

板书2:

爱 国

长城——

祖国 民族

具体可感 家乡 爹娘 的事物 敕勒 阴山

月色 黄河

《长城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感悟,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会欣赏诗歌,更好 地品味诗歌。

3、在学习诗歌中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4、学习会仿写诗歌。

【教学流程】

一、以“境”导读

1、有一种情感,曾经流淌文人骚客的笔端,像涓涓的细流汇成的江河。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吟唱)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而现在,

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一种什么的情感?(乡愁 乡思)

2、作者简介

席慕蓉,台湾女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长在台湾,20世纪八十年代回故乡。

二、以“法”引读

1、你们以前读过诗吗?读诗有什么方法?

2、先学生读,再教师范读,让学生作比较,谁得更好?好在哪里?

学生给生字注音,学生讨论划分节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解决难点。

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焚起 敕勒 ......

3、推荐学生朗读。

三、以“情”赏读

1、你认为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2、教师范读

⑴学生关上课本,体会诗的感情。(思乡)

⑵从哪些诗句可看出?(第三节)

⑶要做梦,须入睡;无眠,则未入睡。那作者说“无眠的梦”,不矛盾吗?如何理解这样的矛盾呢?(作者想回家乡想得夜不能寐,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到家乡。)

四、以“议”品读

1、诗的感情如何表达呢?(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

2、男女生轮读,想象。借助了什么事物?(敕勒川 阴山下 月色 黄河 长城)

3、为什么要借助长城?有何深意?(组织学生讨论:因为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长城是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作者的心灵深度更是故乡的象征,是自己的爹娘。)

4、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教师朗诵第一节,学生想象,想到了什么?

5、这种爱国之情非常非常的浓烈,你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第二节)

6、自由朗诵第二节诗,说说要读出什么样的味来。

7、比赛朗诵,互相评论。

五、以“听”背读

1、学生推荐一个学生来范读,其他同学关上课本听读,准备背诵。

2、学生背诵。

3、假如席慕蓉就在我们教室听课,你想跟她说些什么?提些什么问题?

六、以“仿”创读

1、假如要我跟她说,我想说下面的话,同学们想听听吗?那下面我说了,你们把你们自己当作席慕蓉,那想又会跟我说些什么呢?

“慕蓉奶奶,我读了你的诗,我为你浓浓的故乡情节打动了,我也想学写一首诗,你能帮我指点点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写作要求。

⑴诗句形式:

⑴尽管……

尽管……

你……

⑵为什么……

而……

有……

有……

有……

⑵可以将“⑴⑵”连起来写,也可以分开来写,也可以写一句二句。 ⑶要传达一种感情。

⑷要有具体可感的事物。

2、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师生赏析。

【板书设计】

板书1: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焚起 敕勒

板书2:

爱 国

长城——

祖国 民族

具体可感 家乡 爹娘 的事物 敕勒 阴山

月色 黄河


相关内容

  • 专题[长城]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 倪明 课 时 : 4·1 教学目标  :阅读"文章选读(一).(二)",了解长城的价值和长城文化的内 涵:对文章内容能作深层次理解,会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重点 :了解长城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自读选文. 教学 ...

  • [青松]教学论文
  • <青松>教学论文 转变几个小学语文备课观 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实践中,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把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项目填得齐全,那谁的备课就是充分.认真的:如果谁没有写教案,那一旦发现,就会被戴 ...

  • [长城]公开课教案
  • <长城>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

  • 17[长城]教案设计
  • 17 长 城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健康的审美情趣.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教学中应以读为主线,同时通过填表.写句子.写短文等环节的练习 ...

  • 幼儿园优秀教案美术活动:造长城
  • 设计思路: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主题活动,已经进入尾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对北京.对我们的祖国有了很大的兴趣和了解.幼儿对北京的长城特别感兴趣,于是学习活动则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而展开,开展"造长城"的活动.我们的区域活动则是在主题背景之下展开,幼儿非常感兴趣,同 ...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7课(长城)教案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导入: 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 ...

  • 第20课明清的科学技术(教案)
  • 第20课 明清的科学技术 铜都中学 陈亚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包括举世闻名的明长城.明清紫禁城.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和著作<本草纲目>.科学家宋应星和<天工开物>.明末著名农学家徐光启和<农政全书>,通过 ...

  • 长城 教案
  • 长城 教学目标: 1.理解: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在阅读中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 2.表达:感受作者由远及近观察描写长城的方法:感悟作者根据事物展开联想表达情感的方法. 3.运用:搜集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料,并进行处理.加工,为 ...

  •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1长城和运河教案
  • 1.长城和运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图片与上下文理解词义.把握奇迹"奇异"之处,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之上,逐步先后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读课后第一行的生字,会写第二行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一读.圈一圈.看一看(插图 ...

  • [现代诗两首]教案
  • <现代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2. 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反复2. 朗读,3. 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4. 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 5. 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