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1节 压强
(基础专项) 一、选择题
1.(12无锡)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12常州)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3.(12杭州)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下图所示)。
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4.(12济南)人从沙滩上走过,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但从草地上走过,脚印却并不明显,同学们针对
这一现象,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四个科学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C A.为什么脚印有时候深有时候浅? B.脚印的深浅与哪些因素有关? C.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12泰州)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A.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多而宽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 C.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 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需要磨一磨 6.(12淮安)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
面上,用水平力F1向右缓慢推动木板,使部分露出桌面(由图甲到图乙)。推动木板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变化情况是B
平桌其一过程
f的
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大
C.F变小,p、f变大 D.F、f不变,p变小
7.(12福州)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B
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B.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好奇”号火星车模型轮子大而宽
8.(12泉州)新割的玻璃茶几有锋利的边缘,应把它磨平,这样做的目的是D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9.(12漳州)下列做法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A.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 B.书包的背带做得扁而宽 C.载重汽车使用的车轮数量较多 D.滑雪板做得又长又宽 10.(12三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D
A.菜刀的刀刃磨得锋利 B.注射器针头做得尖细 C.逃生锤头部制成锥形 D.重型上车装有许多轮子
11.(12自贡)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C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C.刀、斧、剪的刃磨的很薄 D.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12.(12黄石)下列现象中哪一个起到了增大压强的作用C
A.铁轨铺在一根根的路枕上
B.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
C.斧头、剪刀等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 D.背书包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13.(12菏泽)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D
A.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B.运动员穿带有冰刀的溜冰鞋 C.注射针头做得很尖
D.给坦克车装上履带
14.(12东营)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重约5000N,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
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今年2月,首次在南盖完成了30km的自主行走。下面选项正确的是B A.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
B.履带能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5×10Pa D.若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3h,则其平均速度为10m/s 15.(12武汉)下列四幅图中,利用相关部件减小压强的是A
4
2
极内陆冰
A.铁轨下的路枕 B.推土机的土铲 C.破窗锤的锤头 D.篆刻刀的刀刃
16.(12台州)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D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17.(12德阳)动物本身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信鸽依靠地磁场定向,能从千里之外飞回家
B.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 C.狗和猫的听觉比人灵敏是因为能听到超声 D.泥鳅身上的粘液能减小摩擦,便于逃生
18.(12常德)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某些部位长成了特殊的形状;生活、生产中机械和交通设施也做
成一定的形状以适应实际需要。那么下列叙述中达到了增大压强效果的是A A.蝉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 B.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C.推土机上装有履带 D.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19.(11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C
20.(11菏泽)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自行车的设计者运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螺母下面垫一个垫圈,是为了增大压强 B.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C.车轮的外胎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尾灯可以将从不同方向射向它的光反射,让后面的人看到
21.(11潍坊)社团活动在潍坊各校轰轰烈烈开展,小明参加了杂技社团,他常常在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练
习单脚站立和单手倒立.当他单脚站立时,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凹陷的鞋印,单手倒立时留下了—个凹陷的手掌印,那么C
A.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B.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C.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D.手掌印凹陷的深度等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22.(11威海)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
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D
23.(11盐城)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D
24.(11兰州)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
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B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25.(11杭州)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F1 F2 C. P1<P2 D. P1>P2
26.(11舟山、嘉兴)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
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为B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 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27.(11桂林)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C
破。而这是因
F1,压
28.(11柳州)在如图所示的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B
A.甲图中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B.乙图中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 C.丙图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D.丁图中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 29.(11阜新)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
A.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B.斧头具有很窄的刃
C.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D.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喙 30.(11杭锦旗)下图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事例是
C
31.(11重庆)11年3月22日,中国三一重工公司向日本免费支援一台62米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
堆冷却作业,如图所示。泵车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 A.轮胎做得多且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B.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开车时要求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司机的惯性 D.泵车受到的重力和泵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2.(11自贡)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C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 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 D.滑冰鞋上的冰刀很薄 33.(11海南)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D
34.(11遂宁)下图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B
35.(11三明)下列物理量单位中,不属于压强单位的是C
A. N/m B. Pa C. N·m D.hPa
36.(11绍兴)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C
2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37.(10无锡)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
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究目的的是:D
A. ①③⑥ B. 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38.(10荆门)“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如图1所示。点缀在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
有一座是材质均匀、实心的,其质量为3.0×10kg,密度为1.5 ×10kg/m,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g取10N/kg,则C
A.这座“海宝”的重量为3.0×10N B.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力为3.0×10N C.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为3.0×10N/m D.这座“海宝”的体积为20m
3
4
2
3
3
2
3
3
3
所示的器量水的矿泉不能达到探..
图1
39.(10南京)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B
40.(10徐州)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
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A
41. (10咸宁)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B
42.(10烟台)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
于增大压强的是
B A. 给车轴加
润滑油
B.自行车脚踏
板上有花纹
图2
C.给木箱
装上轮子
D. 磁悬浮列车
悬浮行驶
43.(10天津)(多选题)如图8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 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 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 C.A的质量一定大干B的质量 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44.(10泉州)如图1所示,一个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在地面表演几种情景,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B
45.(10百色)图3中的推土机有宽大的履带和锋利的土铲,
的是D
A.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减小压力 B.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压强 C.锋利的土铲是为了减小压力 D.锋利的土铲是为了增大压强
46.(10北海)海滩上常见“车螺”(学名“文蛤”)与“刺螺”两种贝壳,“车螺”外壳光滑,“刺螺”外
壳有很多刺,当不小心踩到“刺螺”上时会很痛,甚至伤脚,这是因为踩“刺螺”时 C A.压力变大 B.压力变小 C.压强变大 D.压强变小 47.(10郴州)下列事例是压强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其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A.注射器的针尖很尖 B.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推土机使用履带
48.(10酒泉、嘉峪关)如图2所示是在2010年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我国
选手在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底面积约为0.018m,重约180N。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
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
,使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
2
下列说法正确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B.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
C.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 D.冰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10000Pa
49.(10邵阳)“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动物体征中,
能达到增大压强效果的是 C A.骆驼有宽大的脚掌 C.啄木鸟有尖细的嘴
B.鱼有流线型的的身材 D.泥鳅体表有光滑的粘液
50.(10抚顺)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多选题)
A B
A.剪刀有锋利的刃 B.啄木鸟有细长的嘴 C.躺在吊床上很舒服 D.越野汽车有宽大的轮子 51.(10清远)图1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享有“东方之冠”之称.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增大
受力面积,使得建筑主体对地面D A.压力增大 B.压力减小
图
C.压强增大 D.压强减小
52.(10漳州)如图4所示,能正确描述受力面积相同时固体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图像是
B
53.(09兰州)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B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54.(09北京
市)下图所示
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55.(09福州市)如图2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D
56.(09宁波)下列事例能减小压强的是C
56.(09
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A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57.(09南昌)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D
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 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 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58.(09湖北宜昌市)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C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 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 D.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 59.(09咸宁)在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B
A.喝饮料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面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铁钉的尖端做的细而尖
D.剪刀钝了要磨一磨,使刀刃锐利些
小提手
图2
60.(09本溪)下列各项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A.载重汽车安装较多轮子 B.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C.冰鞋的刀刃磨的非常薄
D.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61.(09福建晋江)很多动物是“物理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
的 身体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减小压强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增大摩擦 C.啄木鸟有坚硬的嘴,可减小压强 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减小摩擦 62.(09新疆)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轮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D
A.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 D.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63.(09呼伦贝尔市)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B
A.菜刀有锋利的刃 C.汽车轮子有许多花纹
B.重型载重汽车安装许多轮胎 D.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
64.(09湘西)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B
65.(09福建安溪)纸盒包装的饮料,一般都配有一端尖另一端平的吸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尖的一端
插入,这样做可以 B
A.增大受力面积; B.增大压强; C.增大压力; D.增大摩擦。 二、填空题
1.(12桂林)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
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 等于 小于
左
右
F2,p1 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2盐城)小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
对肩膀的
.旅行包(背带) 压强
虎用相面积
,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
3.(12江西)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所示。当老
同的力咬食食物时,受力的 压强
越小,产生的
越大。
4.(12娄底)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华牌”月球车将在2013年送上月球,该月球车装有6个宽大的车轮,
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少车辆对地面的
。压强
更不容而减小
5.(12齐齐哈尔)细心的小玲同学发现,较重的衣服挂在图中甲衣挂上时
易变形,这是因为压力一定时,甲衣挂能增大与衣服的 了对衣服的
。受力面积 压强
甲
乙
,从
6.(12本溪)鸡蛋轻轻一磕便容易破碎,而用手握鸡蛋却很难将其捏碎,
.
原因是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7.(12长春)汽车行驶时乘客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由于________人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
安全带都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________. 惯性 压强
8.(12柳州)为使背书包的人感到舒服些,要减小压强,书包背带用宽的还是窄的好?所采用减小压强的
方法是什么?
答:用_____________的好,所采用减小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宽 增大受力面积
9.(12莱芜)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时,发现宾馆中的牙膏和家中用的牙膏略有不同,这种牙膏盖的前端有一
小锥体用于刺破牙膏的密封口,如图所示。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仿照提供的示例,写出其中涉及到的两个物理知识。
牙膏 (1) (2)
(1)小锥体刺破密封口——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牙膏盖侧面有花纹——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0.(11衡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_________和减小___________。压力 受力面积
11.(11连云港)体重为500 N的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他及时卧在冰面
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cm,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25×10
4
2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面上的程中,弹块对桌
12.(11广安)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
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簧测力计的示数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木面的压强 。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不变 变小
13.(11漳州)高速铁路的轨道不是铺设在普通的枕木上,而是铺设在更宽的混凝土枕木上。混凝土枕木
做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减小____________。受力面积 压强
14.(11鸡西、黑河、绥化)志华在使用笔时,发现手握的位置有橡胶套,这是为了增大
________来减小压强;而且它的表面粗糙,这是为了增大 。 受力面积 摩擦(摩擦力)
15.(11江西)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①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②厨房的菜刀刀
刃磨得很薄;③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④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增大摩擦的是 。(填写序号) ②③ ①④
16.(10扬州)如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一一中国馆。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
的方式,减小了建筑主体对地面的压强。白天看到的中国馆外观呈现中国红,是因为它能 太阳光中的红光。 增大受力面积 反射
17.(10娄底)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中国馆.它
筒支撑巨柱矗立在超大规模的地基上,钢结构支柱从高约30米层叠出挑,呈拱斗型,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那么其超大的地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建筑主体对地面的 。压强
18.(10义乌)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它的体温 ,有尖尖的喙可以 压强(选填“增
大”或“减小” ) ,有利于啄破树皮,找到昆虫,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 。 恒定 增大 适应(性)
19.(10德州)如图8所示是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
超大的地基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建筑主体对地面的 。在馆内,观众可乘坐轨道车进行观光游览,6min内行驶了900m,则轨道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压20.(10鸡西)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上,威武雄壮的坦克方队
图8
的四根核心处居中升起,中国精神基是为了
—中国馆。其
若轨道车在强 2.5 整齐划一地通状态。坦克履棱之间安装上
过天安门广场。以其中一辆坦克为参照物,其它坦克处于 带上有许多棱,为了防止损坏路面,检阅时官兵们在棱和橡胶块,这样做的目的是 。
静止 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21.(10江西)如图4所示,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由于 对人体
安全带做得宽大,与人体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能够 . 惯性 减小压强
图 4
22.(10泸州)如右图,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方格纸,质量为54Kg的人左
时,在方格纸上留下的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每一个方格的面积为4格时,超过半格的算一格,不足半格的忽略不计,请回答:此人左脚
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是 m,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g=10N/Kg)
2
造成伤害;
脚单脚站立×10m,数方单脚站立时,Pa,(取
-42
2.16×10 2.5×10
23.(10聊城)右图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口已盖紧),
的压强比原来瓶底朝下时对桌面的压强要 ,理由大 受力面积变小而压力不变
24.(09成都)坦克有宽宽的履带,可以减小____ ;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时,车体浮在铁轨上,与铁
轨间存在微小的空隙,可以减小甚至消除 。压强 摩擦
25.(09贵州黔东南)大型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这是为 ,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
_________。减小压强 增大摩擦
26.(09厦门)如图5是环岛路沙滩上的沙地车,它的轮胎又宽又大,
小车辆对地面的 ,轮胎表面的花纹是为了 摩擦力。27.(09昆明)城市道路建设中,人行道上都要求铺设供盲人
道”,实现无障碍通行。如图是一幅人行道的照片,图片左道”,其地砖表面有一棱棱凸起的部分,而右侧是普通人行表面是平的。盲人行走时,如果不小心从盲道走到了普通由于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使脚底受到的压
强 ,他能够根据脚底的感觉重新回到盲道上。 增大 减小
28.(09湖南岳阳)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受力面积 ,压强 ,从而
提高了砍柴的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小,变大 三、实验题
1.(12烟台)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
如图所示。
这是为了减摩擦力 行走的“盲侧是“盲道,其地砖人行道上,
如果把它倒过来放置,瓶对桌面是 。
-24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1)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2)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3)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小明同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2.(12济宁)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
C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个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
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 。
有关,所以猜想
是正确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 的。
(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
。
(1)压强表达式:p=
FGmg Shg
====ρhg 分析判断:铁块的高度和密度 三 (2)将三SSSS
个铁块竖直放置在海绵上,观察比较海绵被压缩的深度,若深度相同,则可验证猜想三正确 3.(12大理)小强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先用双面胶把一个100g的砝码固定在50cm长的一块弹性薄钢片上,将钢片的左端固定在桌子的一端;接着缓缓抬起钢片右端,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继续抬高右端,增大钢片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现象依次如图甲、乙、丙所示。
(1)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填:“增大”、“减小”
(2)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 或“不变”)。
(3)若继续增大斜面倾斜程度,直到与水平方向垂直,则
。
。
(4)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再提一个猜想: (1)钢片的形变程度 (2)减小 (3)没有压力 (4)物体的重力
4.(11福州)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
20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________两次实验(填序号)。 (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绵的凹陷程度) (2)a、d (3)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11漳州)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因素的实验中,将同一个砝码、同
一张小桌分别正、倒放在同一个装砂子的玻璃槽中(如图所示)。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_______表现出来。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探究的是_______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砂子的凹陷程度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
6.(11广东)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
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比较图⒛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步综合分析图中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1)凹陷(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月显著(3)乙和丁
(4)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约
显著
7.(11宜宾)小明同学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
块海绵,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①该探究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②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 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 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①控制变量法 ②乙 ③压力 受力面积
8.(11西宁)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
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 ,小刚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 一定时, 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图 、图 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
Pb Pe。
(1)形变 海绵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 压力 (3)(b) (d) (4)大于
9.(11郴州)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如图
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泡沫塑料的形变程度(或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 (2)压力 (3)受力面积
10.(11湖州)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压力与
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图a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
②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
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如图c);
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 g),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钩码的总质量; 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沙,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细沙的总质量并记录。 ③再分别用圆柱和三棱柱重复实验步骤②,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1)此实验中甲同学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2)最能精确反映支柱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是__________同学所做的实验。 (3)下表为丙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
支柱形状 塑料板与细沙总质量/g
四棱柱 392
圆柱 400
N。 三棱柱 243
根据丙同学测得的数据,三个支柱中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1)从小到大 (2)丙 (3)4
11.(11长沙)以下是小彭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的部分图片。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B对泡沫的压力效果没有变化,如图丁所示,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_______和_______共同决定的。
(1)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不明显) (2)压力 受力面积
12.(10广安)我们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操作过程如图12所示。
‘
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变量法
13.(10济宁)两个体重相同的同学走过烂泥地时的情景如图3所示,图中情景表
明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或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
14.(10湘潭)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
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
玻璃盒)。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2:3的三个方形
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1、如图2、如图3,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图效果越弱) 的关系。小恰好占满铅块依次度;再将铅块2和铅块3横放在海绵上,如图4、如图5,这时铅块1、铅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2: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
(1)由图1、图2、图3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 比。
(2)由图2、图4(或图3、图5)得,压力相同时,海绵的凹陷深度与受力面积成 比。
(3)由图1、图5、图5得,海绵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时(填“相同”或“不同”),海绵的
凹陷深度相同。
(4)综合上述实验可得,海绵的凹陷深度是由单位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决定,海绵在单位面积上不着
天所受压力越大,凹陷深度就越 。所以我们就把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定义为压强。
(1)正 (2)反 (3)相同 (4)深
15.(10襄樊)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
实验。如图10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压痕的深浅程度(泡沫形变的大小);(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3)甲、丙 (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16.(10遵义)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 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1)小勇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
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法。
(1)①海绵的形变 (2)①压力大小(或压力) ②受力面积 (3 ) ①控制变量
17.(10玉林、防城港)今年6月初,我市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参加抗洪抢险
的人们双脚陷入烂泥里很深,行走困难;而履带式推土机很重却可以轻松地在同样的烂泥上行走。这是什么因素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呢?你的猜想是:
(a)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有关系。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系。
黄海同学利用在海绵上放置重物,做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
(1)通过比较图 实验,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2)通过比较图 实验,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3)为了使抗洪抢险人员避免双脚深陷烂泥,请你根据探究的结论,提出一个可行的建
议: 。(说明理由)
(a)压力大小 (b)受力面积 (1) AB (2) CD
(3)把木板铺在烂泥上,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用其他物体能实现减小压强的方法也可)
18.(10盘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中,利用器材(小桌、海绵、砝码)设计了下图实验。
A B C
(1)通过观察图_________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通过观察图B、C后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请在生活中找出分别利用上述两种办法增大压强的实例: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AC(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3)例1“磨刀不误砍柴工
例2:拧紧瓶盖,防止瓶盖松动
19.(09丽水).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
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
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斜面倾克的钩端,如图甲所示;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尺子形变程度 (2)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增大而减小
20.(09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
所示实验。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丁
21.(09本溪)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
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
是:_______________,能得出的结论是
使瓶子用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要
倒放时与正放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力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 从倒放的瓶中倒出适量的水
22.(2009福建安溪)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一问题时,
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形对某一
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说明你的探究结
果:
(1)探究的某一因素是 ;
(2)选用的是图 ;
(3)探究的结果是 。
(1)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或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A、B(或C、D);
(3)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或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四、作图题
1.(10深圳)在图中画出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五、解答题
1.(12抚顺)小盛五一期间去塔敏查干沙漠旅游,他发现自己家的车在沙漠行走很吃力,而那些越野车却
行走自如,它们的轮胎宽大并有很深的花纹。请你从力学角度分别说明越野车的轮胎宽大且花纹较深,在沙漠行车时的作用。
车轮宽大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使车不容易陷入沙中。车轮有很深的花纹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2.(11沈阳)冰受到的压强越大,冰的熔点越低。运动员穿着
(如图6)在冰面上滑行,冰面受压会熔化变成水。请你解释
滑冰鞋底部的冰刀会设计得很锋利?穿着滑冰鞋,在水泥路
以滑动的运动员,为什么可以在冰面上飞速地滑行?
答:冰刀做得很锋利,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压强。冰面受压后熔点降低,冰熔化变成水,使冰刀与冰面之间形成水膜(使冰刀和冰的接触面彼此分离),起到润滑作用,减小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因此穿着滑冰鞋可以在冰面上飞速滑行。
3.(11丹东)某些同学在参观铁路工地时看到如图场景。请用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
列问题:
(1)为什么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2)要到工地参观出发前,家长嘱咐骑自行车时不要太快,也不能骑车带人,请你解释为什么?
(1)铁轨铺在路枕上,是在列车对路基的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列车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
(2)骑车子越快,人和车的动能越大,克服摩擦做功越多,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若遇到紧急状况,需要的刹车距离延长,容易发生危险.骑车带人,质量大,惯性大,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人和自行车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越长,运动的距离越远,容易发生危险.
4.(10齐齐哈尔)用久的菜刀变钝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菜刀磨完后会更锋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强。
5.(10福州)图18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象征中国精神的“东方
中国馆。它呈拱斗型,巨大的钢结构由四根核心筒巨柱支撑,
面积的地基上。请问为什么要建超大面积的地基?
根据p=F/S,巨柱对地面的压力F一定时,建超大面积的地基
面的受力面积S,从而减小巨柱对地面的压强p,使地面不易下
6.(10自贡)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的物理道理何在?
刀不磨,刀口与树的接触面积大,压强小,不易把树砍断,很费力费时,磨刀虽然用了点时间,但是可以增大地陷。 之冠”——矗立在超大滑冰鞋为什么面上难
刀口磨薄后,对树的压强增大很多,砍起树来又轻松又快。
7.(10吉林)直接坐在木椅上感觉很硬、很不舒服。你可以用什么办法使自己坐得舒服些?请从物理角度
说明理由。
在木椅上放座垫;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坐得更舒服些
8.(10铁岭)物理课上老师把一块软软的豆腐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豆腐上平放一块瓷砖,用一个小铁锤用
力向瓷砖砸去,瓷砖破碎,而豆腐却安然无恙。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当用小锤砸瓷砖时,瓷砖和豆腐受到的压力相同,瓷砖的受力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或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瓷砖破碎(2分)。豆腐的受力面积大,受到的压强小(或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不会破碎(2分)。
9.(09湖南娄底)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订书机. 它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例如: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可以增大订书机与桌面间的摩擦. 请你按
照样例再写出一个: .
(1)压柄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 (2)钉书针(出针口)很尖细有利于增大压强 (3)底座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 (4)订书机是以转轴为支点的杠杆
(说明:只要答订书机应用了增大、减小压强、杠杆原理等均应给分)
10.(09齐齐哈尔)同学们可能都有这样的发现:书包的带子做得比较宽并且不光滑,请你说出这样做的
物理道理。
(1)当压力相同时(1分),肩的受力面积越大(1分)根据P=F/s可知压强越小,人感觉舒服。
(2) 当压力相同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分),增大摩擦力,防止书包带从肩部滑落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
(基础专项) 一、选择题
1.(12无锡)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12常州)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3.(12杭州)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下图所示)。
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4.(12济南)人从沙滩上走过,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但从草地上走过,脚印却并不明显,同学们针对
这一现象,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四个科学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C A.为什么脚印有时候深有时候浅? B.脚印的深浅与哪些因素有关? C.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12泰州)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A.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多而宽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 C.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 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需要磨一磨 6.(12淮安)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
面上,用水平力F1向右缓慢推动木板,使部分露出桌面(由图甲到图乙)。推动木板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变化情况是B
平桌其一过程
f的
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大
C.F变小,p、f变大 D.F、f不变,p变小
7.(12福州)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B
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B.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好奇”号火星车模型轮子大而宽
8.(12泉州)新割的玻璃茶几有锋利的边缘,应把它磨平,这样做的目的是D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9.(12漳州)下列做法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A.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 B.书包的背带做得扁而宽 C.载重汽车使用的车轮数量较多 D.滑雪板做得又长又宽 10.(12三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D
A.菜刀的刀刃磨得锋利 B.注射器针头做得尖细 C.逃生锤头部制成锥形 D.重型上车装有许多轮子
11.(12自贡)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C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C.刀、斧、剪的刃磨的很薄 D.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12.(12黄石)下列现象中哪一个起到了增大压强的作用C
A.铁轨铺在一根根的路枕上
B.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
C.斧头、剪刀等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 D.背书包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13.(12菏泽)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D
A.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B.运动员穿带有冰刀的溜冰鞋 C.注射针头做得很尖
D.给坦克车装上履带
14.(12东营)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重约5000N,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
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今年2月,首次在南盖完成了30km的自主行走。下面选项正确的是B A.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
B.履带能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5×10Pa D.若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3h,则其平均速度为10m/s 15.(12武汉)下列四幅图中,利用相关部件减小压强的是A
4
2
极内陆冰
A.铁轨下的路枕 B.推土机的土铲 C.破窗锤的锤头 D.篆刻刀的刀刃
16.(12台州)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D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17.(12德阳)动物本身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信鸽依靠地磁场定向,能从千里之外飞回家
B.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 C.狗和猫的听觉比人灵敏是因为能听到超声 D.泥鳅身上的粘液能减小摩擦,便于逃生
18.(12常德)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某些部位长成了特殊的形状;生活、生产中机械和交通设施也做
成一定的形状以适应实际需要。那么下列叙述中达到了增大压强效果的是A A.蝉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 B.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C.推土机上装有履带 D.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19.(11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C
20.(11菏泽)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自行车的设计者运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螺母下面垫一个垫圈,是为了增大压强 B.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C.车轮的外胎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尾灯可以将从不同方向射向它的光反射,让后面的人看到
21.(11潍坊)社团活动在潍坊各校轰轰烈烈开展,小明参加了杂技社团,他常常在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练
习单脚站立和单手倒立.当他单脚站立时,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凹陷的鞋印,单手倒立时留下了—个凹陷的手掌印,那么C
A.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B.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C.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D.手掌印凹陷的深度等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22.(11威海)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
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D
23.(11盐城)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D
24.(11兰州)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
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B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25.(11杭州)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F1 F2 C. P1<P2 D. P1>P2
26.(11舟山、嘉兴)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
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为B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 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27.(11桂林)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C
破。而这是因
F1,压
28.(11柳州)在如图所示的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B
A.甲图中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B.乙图中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 C.丙图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D.丁图中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 29.(11阜新)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
A.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B.斧头具有很窄的刃
C.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D.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喙 30.(11杭锦旗)下图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事例是
C
31.(11重庆)11年3月22日,中国三一重工公司向日本免费支援一台62米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
堆冷却作业,如图所示。泵车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 A.轮胎做得多且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B.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开车时要求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司机的惯性 D.泵车受到的重力和泵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2.(11自贡)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C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 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 D.滑冰鞋上的冰刀很薄 33.(11海南)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D
34.(11遂宁)下图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B
35.(11三明)下列物理量单位中,不属于压强单位的是C
A. N/m B. Pa C. N·m D.hPa
36.(11绍兴)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C
2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37.(10无锡)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
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究目的的是:D
A. ①③⑥ B. 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38.(10荆门)“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如图1所示。点缀在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
有一座是材质均匀、实心的,其质量为3.0×10kg,密度为1.5 ×10kg/m,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g取10N/kg,则C
A.这座“海宝”的重量为3.0×10N B.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力为3.0×10N C.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为3.0×10N/m D.这座“海宝”的体积为20m
3
4
2
3
3
2
3
3
3
所示的器量水的矿泉不能达到探..
图1
39.(10南京)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B
40.(10徐州)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
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A
41. (10咸宁)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B
42.(10烟台)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
于增大压强的是
B A. 给车轴加
润滑油
B.自行车脚踏
板上有花纹
图2
C.给木箱
装上轮子
D. 磁悬浮列车
悬浮行驶
43.(10天津)(多选题)如图8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 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 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 C.A的质量一定大干B的质量 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44.(10泉州)如图1所示,一个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在地面表演几种情景,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B
45.(10百色)图3中的推土机有宽大的履带和锋利的土铲,
的是D
A.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减小压力 B.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压强 C.锋利的土铲是为了减小压力 D.锋利的土铲是为了增大压强
46.(10北海)海滩上常见“车螺”(学名“文蛤”)与“刺螺”两种贝壳,“车螺”外壳光滑,“刺螺”外
壳有很多刺,当不小心踩到“刺螺”上时会很痛,甚至伤脚,这是因为踩“刺螺”时 C A.压力变大 B.压力变小 C.压强变大 D.压强变小 47.(10郴州)下列事例是压强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其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A.注射器的针尖很尖 B.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推土机使用履带
48.(10酒泉、嘉峪关)如图2所示是在2010年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我国
选手在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底面积约为0.018m,重约180N。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
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
,使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
2
下列说法正确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B.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
C.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 D.冰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10000Pa
49.(10邵阳)“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动物体征中,
能达到增大压强效果的是 C A.骆驼有宽大的脚掌 C.啄木鸟有尖细的嘴
B.鱼有流线型的的身材 D.泥鳅体表有光滑的粘液
50.(10抚顺)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多选题)
A B
A.剪刀有锋利的刃 B.啄木鸟有细长的嘴 C.躺在吊床上很舒服 D.越野汽车有宽大的轮子 51.(10清远)图1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享有“东方之冠”之称.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增大
受力面积,使得建筑主体对地面D A.压力增大 B.压力减小
图
C.压强增大 D.压强减小
52.(10漳州)如图4所示,能正确描述受力面积相同时固体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图像是
B
53.(09兰州)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B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54.(09北京
市)下图所示
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55.(09福州市)如图2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D
56.(09宁波)下列事例能减小压强的是C
56.(09
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A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57.(09南昌)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D
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 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 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58.(09湖北宜昌市)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C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 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 D.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 59.(09咸宁)在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B
A.喝饮料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面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铁钉的尖端做的细而尖
D.剪刀钝了要磨一磨,使刀刃锐利些
小提手
图2
60.(09本溪)下列各项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A.载重汽车安装较多轮子 B.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C.冰鞋的刀刃磨的非常薄
D.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61.(09福建晋江)很多动物是“物理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
的 身体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减小压强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增大摩擦 C.啄木鸟有坚硬的嘴,可减小压强 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减小摩擦 62.(09新疆)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轮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D
A.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 D.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63.(09呼伦贝尔市)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B
A.菜刀有锋利的刃 C.汽车轮子有许多花纹
B.重型载重汽车安装许多轮胎 D.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
64.(09湘西)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B
65.(09福建安溪)纸盒包装的饮料,一般都配有一端尖另一端平的吸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尖的一端
插入,这样做可以 B
A.增大受力面积; B.增大压强; C.增大压力; D.增大摩擦。 二、填空题
1.(12桂林)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
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 等于 小于
左
右
F2,p1 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2盐城)小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
对肩膀的
.旅行包(背带) 压强
虎用相面积
,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
3.(12江西)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所示。当老
同的力咬食食物时,受力的 压强
越小,产生的
越大。
4.(12娄底)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华牌”月球车将在2013年送上月球,该月球车装有6个宽大的车轮,
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少车辆对地面的
。压强
更不容而减小
5.(12齐齐哈尔)细心的小玲同学发现,较重的衣服挂在图中甲衣挂上时
易变形,这是因为压力一定时,甲衣挂能增大与衣服的 了对衣服的
。受力面积 压强
甲
乙
,从
6.(12本溪)鸡蛋轻轻一磕便容易破碎,而用手握鸡蛋却很难将其捏碎,
.
原因是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7.(12长春)汽车行驶时乘客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由于________人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
安全带都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________. 惯性 压强
8.(12柳州)为使背书包的人感到舒服些,要减小压强,书包背带用宽的还是窄的好?所采用减小压强的
方法是什么?
答:用_____________的好,所采用减小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宽 增大受力面积
9.(12莱芜)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时,发现宾馆中的牙膏和家中用的牙膏略有不同,这种牙膏盖的前端有一
小锥体用于刺破牙膏的密封口,如图所示。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仿照提供的示例,写出其中涉及到的两个物理知识。
牙膏 (1) (2)
(1)小锥体刺破密封口——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牙膏盖侧面有花纹——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0.(11衡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_________和减小___________。压力 受力面积
11.(11连云港)体重为500 N的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他及时卧在冰面
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cm,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25×10
4
2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面上的程中,弹块对桌
12.(11广安)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
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簧测力计的示数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木面的压强 。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不变 变小
13.(11漳州)高速铁路的轨道不是铺设在普通的枕木上,而是铺设在更宽的混凝土枕木上。混凝土枕木
做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减小____________。受力面积 压强
14.(11鸡西、黑河、绥化)志华在使用笔时,发现手握的位置有橡胶套,这是为了增大
________来减小压强;而且它的表面粗糙,这是为了增大 。 受力面积 摩擦(摩擦力)
15.(11江西)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①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②厨房的菜刀刀
刃磨得很薄;③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④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增大摩擦的是 。(填写序号) ②③ ①④
16.(10扬州)如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一一中国馆。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
的方式,减小了建筑主体对地面的压强。白天看到的中国馆外观呈现中国红,是因为它能 太阳光中的红光。 增大受力面积 反射
17.(10娄底)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中国馆.它
筒支撑巨柱矗立在超大规模的地基上,钢结构支柱从高约30米层叠出挑,呈拱斗型,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那么其超大的地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建筑主体对地面的 。压强
18.(10义乌)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它的体温 ,有尖尖的喙可以 压强(选填“增
大”或“减小” ) ,有利于啄破树皮,找到昆虫,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 。 恒定 增大 适应(性)
19.(10德州)如图8所示是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
超大的地基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建筑主体对地面的 。在馆内,观众可乘坐轨道车进行观光游览,6min内行驶了900m,则轨道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压20.(10鸡西)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上,威武雄壮的坦克方队
图8
的四根核心处居中升起,中国精神基是为了
—中国馆。其
若轨道车在强 2.5 整齐划一地通状态。坦克履棱之间安装上
过天安门广场。以其中一辆坦克为参照物,其它坦克处于 带上有许多棱,为了防止损坏路面,检阅时官兵们在棱和橡胶块,这样做的目的是 。
静止 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21.(10江西)如图4所示,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由于 对人体
安全带做得宽大,与人体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能够 . 惯性 减小压强
图 4
22.(10泸州)如右图,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方格纸,质量为54Kg的人左
时,在方格纸上留下的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每一个方格的面积为4格时,超过半格的算一格,不足半格的忽略不计,请回答:此人左脚
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是 m,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g=10N/Kg)
2
造成伤害;
脚单脚站立×10m,数方单脚站立时,Pa,(取
-42
2.16×10 2.5×10
23.(10聊城)右图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口已盖紧),
的压强比原来瓶底朝下时对桌面的压强要 ,理由大 受力面积变小而压力不变
24.(09成都)坦克有宽宽的履带,可以减小____ ;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时,车体浮在铁轨上,与铁
轨间存在微小的空隙,可以减小甚至消除 。压强 摩擦
25.(09贵州黔东南)大型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这是为 ,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
_________。减小压强 增大摩擦
26.(09厦门)如图5是环岛路沙滩上的沙地车,它的轮胎又宽又大,
小车辆对地面的 ,轮胎表面的花纹是为了 摩擦力。27.(09昆明)城市道路建设中,人行道上都要求铺设供盲人
道”,实现无障碍通行。如图是一幅人行道的照片,图片左道”,其地砖表面有一棱棱凸起的部分,而右侧是普通人行表面是平的。盲人行走时,如果不小心从盲道走到了普通由于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使脚底受到的压
强 ,他能够根据脚底的感觉重新回到盲道上。 增大 减小
28.(09湖南岳阳)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受力面积 ,压强 ,从而
提高了砍柴的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小,变大 三、实验题
1.(12烟台)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
如图所示。
这是为了减摩擦力 行走的“盲侧是“盲道,其地砖人行道上,
如果把它倒过来放置,瓶对桌面是 。
-24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1)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2)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3)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小明同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2.(12济宁)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
C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个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
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 。
有关,所以猜想
是正确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 的。
(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
。
(1)压强表达式:p=
FGmg Shg
====ρhg 分析判断:铁块的高度和密度 三 (2)将三SSSS
个铁块竖直放置在海绵上,观察比较海绵被压缩的深度,若深度相同,则可验证猜想三正确 3.(12大理)小强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先用双面胶把一个100g的砝码固定在50cm长的一块弹性薄钢片上,将钢片的左端固定在桌子的一端;接着缓缓抬起钢片右端,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继续抬高右端,增大钢片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现象依次如图甲、乙、丙所示。
(1)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填:“增大”、“减小”
(2)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 或“不变”)。
(3)若继续增大斜面倾斜程度,直到与水平方向垂直,则
。
。
(4)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再提一个猜想: (1)钢片的形变程度 (2)减小 (3)没有压力 (4)物体的重力
4.(11福州)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
20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________两次实验(填序号)。 (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绵的凹陷程度) (2)a、d (3)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11漳州)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因素的实验中,将同一个砝码、同
一张小桌分别正、倒放在同一个装砂子的玻璃槽中(如图所示)。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_______表现出来。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探究的是_______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砂子的凹陷程度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
6.(11广东)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
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比较图⒛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步综合分析图中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1)凹陷(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月显著(3)乙和丁
(4)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约
显著
7.(11宜宾)小明同学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
块海绵,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①该探究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②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 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 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①控制变量法 ②乙 ③压力 受力面积
8.(11西宁)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
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 ,小刚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 一定时, 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图 、图 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
Pb Pe。
(1)形变 海绵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 压力 (3)(b) (d) (4)大于
9.(11郴州)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如图
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泡沫塑料的形变程度(或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 (2)压力 (3)受力面积
10.(11湖州)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压力与
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图a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
②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
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如图c);
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 g),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钩码的总质量; 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沙,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细沙的总质量并记录。 ③再分别用圆柱和三棱柱重复实验步骤②,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1)此实验中甲同学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2)最能精确反映支柱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是__________同学所做的实验。 (3)下表为丙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
支柱形状 塑料板与细沙总质量/g
四棱柱 392
圆柱 400
N。 三棱柱 243
根据丙同学测得的数据,三个支柱中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1)从小到大 (2)丙 (3)4
11.(11长沙)以下是小彭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的部分图片。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B对泡沫的压力效果没有变化,如图丁所示,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_______和_______共同决定的。
(1)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不明显) (2)压力 受力面积
12.(10广安)我们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操作过程如图12所示。
‘
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变量法
13.(10济宁)两个体重相同的同学走过烂泥地时的情景如图3所示,图中情景表
明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或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
14.(10湘潭)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
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
玻璃盒)。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2:3的三个方形
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1、如图2、如图3,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图效果越弱) 的关系。小恰好占满铅块依次度;再将铅块2和铅块3横放在海绵上,如图4、如图5,这时铅块1、铅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2: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
(1)由图1、图2、图3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 比。
(2)由图2、图4(或图3、图5)得,压力相同时,海绵的凹陷深度与受力面积成 比。
(3)由图1、图5、图5得,海绵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时(填“相同”或“不同”),海绵的
凹陷深度相同。
(4)综合上述实验可得,海绵的凹陷深度是由单位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决定,海绵在单位面积上不着
天所受压力越大,凹陷深度就越 。所以我们就把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定义为压强。
(1)正 (2)反 (3)相同 (4)深
15.(10襄樊)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
实验。如图10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压痕的深浅程度(泡沫形变的大小);(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3)甲、丙 (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16.(10遵义)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 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1)小勇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
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法。
(1)①海绵的形变 (2)①压力大小(或压力) ②受力面积 (3 ) ①控制变量
17.(10玉林、防城港)今年6月初,我市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参加抗洪抢险
的人们双脚陷入烂泥里很深,行走困难;而履带式推土机很重却可以轻松地在同样的烂泥上行走。这是什么因素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呢?你的猜想是:
(a)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有关系。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系。
黄海同学利用在海绵上放置重物,做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
(1)通过比较图 实验,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2)通过比较图 实验,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3)为了使抗洪抢险人员避免双脚深陷烂泥,请你根据探究的结论,提出一个可行的建
议: 。(说明理由)
(a)压力大小 (b)受力面积 (1) AB (2) CD
(3)把木板铺在烂泥上,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用其他物体能实现减小压强的方法也可)
18.(10盘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中,利用器材(小桌、海绵、砝码)设计了下图实验。
A B C
(1)通过观察图_________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通过观察图B、C后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请在生活中找出分别利用上述两种办法增大压强的实例: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AC(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3)例1“磨刀不误砍柴工
例2:拧紧瓶盖,防止瓶盖松动
19.(09丽水).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
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
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斜面倾克的钩端,如图甲所示;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尺子形变程度 (2)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增大而减小
20.(09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
所示实验。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丁
21.(09本溪)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
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
是:_______________,能得出的结论是
使瓶子用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要
倒放时与正放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力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 从倒放的瓶中倒出适量的水
22.(2009福建安溪)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一问题时,
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形对某一
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说明你的探究结
果:
(1)探究的某一因素是 ;
(2)选用的是图 ;
(3)探究的结果是 。
(1)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或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A、B(或C、D);
(3)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或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四、作图题
1.(10深圳)在图中画出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五、解答题
1.(12抚顺)小盛五一期间去塔敏查干沙漠旅游,他发现自己家的车在沙漠行走很吃力,而那些越野车却
行走自如,它们的轮胎宽大并有很深的花纹。请你从力学角度分别说明越野车的轮胎宽大且花纹较深,在沙漠行车时的作用。
车轮宽大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使车不容易陷入沙中。车轮有很深的花纹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2.(11沈阳)冰受到的压强越大,冰的熔点越低。运动员穿着
(如图6)在冰面上滑行,冰面受压会熔化变成水。请你解释
滑冰鞋底部的冰刀会设计得很锋利?穿着滑冰鞋,在水泥路
以滑动的运动员,为什么可以在冰面上飞速地滑行?
答:冰刀做得很锋利,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压强。冰面受压后熔点降低,冰熔化变成水,使冰刀与冰面之间形成水膜(使冰刀和冰的接触面彼此分离),起到润滑作用,减小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因此穿着滑冰鞋可以在冰面上飞速滑行。
3.(11丹东)某些同学在参观铁路工地时看到如图场景。请用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
列问题:
(1)为什么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2)要到工地参观出发前,家长嘱咐骑自行车时不要太快,也不能骑车带人,请你解释为什么?
(1)铁轨铺在路枕上,是在列车对路基的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列车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
(2)骑车子越快,人和车的动能越大,克服摩擦做功越多,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若遇到紧急状况,需要的刹车距离延长,容易发生危险.骑车带人,质量大,惯性大,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人和自行车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越长,运动的距离越远,容易发生危险.
4.(10齐齐哈尔)用久的菜刀变钝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菜刀磨完后会更锋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强。
5.(10福州)图18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象征中国精神的“东方
中国馆。它呈拱斗型,巨大的钢结构由四根核心筒巨柱支撑,
面积的地基上。请问为什么要建超大面积的地基?
根据p=F/S,巨柱对地面的压力F一定时,建超大面积的地基
面的受力面积S,从而减小巨柱对地面的压强p,使地面不易下
6.(10自贡)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的物理道理何在?
刀不磨,刀口与树的接触面积大,压强小,不易把树砍断,很费力费时,磨刀虽然用了点时间,但是可以增大地陷。 之冠”——矗立在超大滑冰鞋为什么面上难
刀口磨薄后,对树的压强增大很多,砍起树来又轻松又快。
7.(10吉林)直接坐在木椅上感觉很硬、很不舒服。你可以用什么办法使自己坐得舒服些?请从物理角度
说明理由。
在木椅上放座垫;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坐得更舒服些
8.(10铁岭)物理课上老师把一块软软的豆腐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豆腐上平放一块瓷砖,用一个小铁锤用
力向瓷砖砸去,瓷砖破碎,而豆腐却安然无恙。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当用小锤砸瓷砖时,瓷砖和豆腐受到的压力相同,瓷砖的受力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或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瓷砖破碎(2分)。豆腐的受力面积大,受到的压强小(或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不会破碎(2分)。
9.(09湖南娄底)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订书机. 它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例如: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可以增大订书机与桌面间的摩擦. 请你按
照样例再写出一个: .
(1)压柄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 (2)钉书针(出针口)很尖细有利于增大压强 (3)底座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 (4)订书机是以转轴为支点的杠杆
(说明:只要答订书机应用了增大、减小压强、杠杆原理等均应给分)
10.(09齐齐哈尔)同学们可能都有这样的发现:书包的带子做得比较宽并且不光滑,请你说出这样做的
物理道理。
(1)当压力相同时(1分),肩的受力面积越大(1分)根据P=F/s可知压强越小,人感觉舒服。
(2) 当压力相同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分),增大摩擦力,防止书包带从肩部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