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

写给老师的话:

冬天来临,大自然的变化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惊喜。他们会在自然而然中感受到气候的变冷,发现人们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变化。动物在冬天里的变化,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欲望,我们设计了《冬日暖洋洋》这一主题。从对冬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切入,参与户外运动,观察人们的衣着......让幼儿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初步感知冬季明显的季节特征,愿意参加暖和身体的活动,能勇敢地面对环境,自觉地、主动地认识周围的变化。在与孩子一起满怀欣喜地迎接冬天,以各种活动激发幼儿积极、乐观的品质。

环境创设:

1、布置雪人的墙饰,用白纸剪成雪花状,张贴在玻璃上。

2、请家长收集冬天背景的风景照片,供幼儿欣赏。

3、家园合作收集过冬用品,活动室内创设一个区角。 家园共育:

1、帮助收集有关“冬天”的资料,并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来。

2、观察收集动、植物的不同过冬方式的资料、图片。

3、家园合作收集各种保暖用具。

4、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与新年相关的资料(新旧日历,新年生肖画等)。

5、多带孩子进行户外锻炼,并讲述一些有关冬天的动、植物知识。

6、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请您能积极应答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设计教师:张潇文

课题名称:雪地的脚印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雪绒花》的音乐。

2.小动物图片人手一张。

3.橡皮印章(鸡、鸭、狗、马的脚印)

4.彩色印泥,图画纸。

5.引导幼儿在活动前识别各种动物的脚印。

活动过程 :

1.以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

1)白色花,无人栽,一刮北风它就开,无根无枝又无

叶, 跳着舞从空中来。小朋友,老师说的是什么呢?

2)雪。(教师播放课件,雪绒花音乐起,展现大雪纷飞的 场景。)

2.学习诗歌。

1)小朋友,你们看!雪地里来了谁?(播放课件,逐一出现小动物: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2)你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到雪地里来干什么呢?

3)播放课件,小动物在雪地上走路,在雪地里会留下了什么? (一串脚印)

4)(出示脚印图)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这是谁的脚印呢? 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a)小鸡的脚印像小草。(小鸡的脚印像竹叶„„)

b) 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鸭的脚印像莲花„„)

c)小马的脚印像月牙。(小马的脚印像耳朵„„)

d)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狗的脚印像饼干„„)

5)这些脚印究竟分别是谁的呢?让我一起来看一看(播放

课件动物对应脚印)

6)小动物的脚印留在雪地里,看上去就像一幅漂亮的画。(播

放课件,展现一幅由小动物的脚印构成的画面。)小朋友画画要用笔和颜料,可是小动物画画不用颜料不用笔,只要在雪地里走几步就完成了。

7)播放课件,小鸡问:“小鸭小鸭,你的朋友青蛙怎么没来?

小鸭说:“我也不知道,我正在找他呢。”小朋友,你们知道青蛙去哪里了吗?

8)冬天里青蛙要冬眠的,所以他没有来雪地上玩。小朋友

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要冬眠吗?

9)雪姑娘看了小动物的画,觉得漂亮极了,于是就编了一

首儿歌,你们听。(播放课件,完整的儿歌朗读。)

10)小朋友,你们听到了吗,雪姑娘是怎么念的? 和幼儿一起慢慢的整体朗诵诗歌。

11)再次播放课件,分句学习儿歌朗读,请幼儿跟读。

3.尝试仿编儿歌。

1)小朋友念的儿歌被其它的小动物听到了,现在,它

们也要来雪地里画画。你们愿意为这些小动物编儿歌

吗?

2)这些小动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快请它们出来 请小朋友把老师预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的小动物的

图片拿出来,仿照“„画„”的句式编儿歌。

a) 大象画大饼。

b) 小猫画桃花。

c) 小猪画剪刀。

d) 螃蟹画菊花。

e) 小鹅画雨伞。

4.印章画。

小动物为了感谢小朋友帮助它们编儿歌,要送给你们每人 一份礼物,它们要把脚印借给你们,让你们也用脚印画一幅漂亮的画。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幼儿用橡皮印章(动物脚印形状)印画。

活动建议:

1.幼儿为自己的画配上一个故事。

2.将孩子们创编的儿歌记录下来,配上图展示在活动室

的墙面上,供幼儿互相学习。

附:诗歌 雪地上的脚印

下雪了,下雪了,

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用脚印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小青蛙,去哪了?

躲在洞里睡着了。

设计教师:许杰

课题名称:玩雪去

活动领域:科学——数学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正确感知物体的空间对应。

2. 在操作中帮助幼儿认识楼层和单元的排序。

活动准备:

1.《玩雪去》的图片。

2.点卡(背面是数字卡)1-5。

3.铃鼓一个、彩笔若干。

4.《幼儿用书》第五册P2

活动过程:

1.游戏:“听鼓声击拍”

请幼儿根据鼓声的数量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响应。

2.游戏:“数字排队”

1)请几名幼儿手持不同的点卡在最快的时间内按照从

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2)再请几名幼儿手持不同的数卡在最快的时间内按照

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3.“帮助冬冬找伙伴”(出示图片《玩雪去》)。

1)冬冬想找小伙伴出去玩,可是他不知道小伙伴都住

在哪个单元、哪个楼层,请小朋友帮帮他,好吗?

2)引导幼儿明确画面中红色数字代表的是单元的顺序,

绿色数字代表的是楼层的顺序。

3)根据画面右侧的预设问题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空间对

应。

a) 扎翘翘辫的小女孩住在哪儿?(1单元3楼)

b) 2单元5楼住的是谁?(短发齐刘海儿的小姑娘) c) 翘头发的小男孩住在哪儿?(3单元1楼)

d) 4单元4楼住的是哪一位?(短发稍长的小女孩) e) 整齐头发的小男孩住在哪儿?(5单元2楼)

4.“我想帮助冬冬”

1)打开幼儿用书,幼儿尝试进行操作。

2)老师巡回指导,尤其是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3)讲评幼儿的作业,结束

活动建议:

1.平时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排列游戏,如:从左-右、

从小-大、从低-高、从长-短等等。还可以是有规律的图案排列。

2. 可以将“找伙伴”变成“找服装”、“找食品”、“找玩具”等等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空间对应。

设计教师:赵旭云

课题名称:剪雪花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学习剪雪花的方法,要求正确使用剪刀。

2.通过欣赏和剪雪花,了解雪花的外形特征及特点。 活动准备:

1.丰富有关雪花的知识。

2.白色的手工纸、剪刀、小篮、不同的雪花。

3.《幼儿用书》第五册P3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活动内容。

冬天到了,天空中飘落下来白色的象纸片一样的,落在

树上、落在屋顶上、落在地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是什么呢?(小雪花)

2.出示不同的剪纸“雪花”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雪花

的外形特征及特点。

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雪花。

a) 小雪花是什么颜色的?小雪花有几个小花瓣? b) 下雪天我们可以干什么?

2)复习儿歌《小雪花》。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儿歌《小雪花》

3)小结:冬天到了,小雪花从天空中慢慢飘落,白白的,

像一朵朵小花,接到手心里发现是六个瓣,而且冰冰凉凉的。雪花聚得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3.示范剪雪花。

1)教师出示白色的正方形的纸和剪刀,引起幼儿的

注意。

2)教师示范剪雪花,幼儿认真观察学习。

a) 老师的剪刀会走迷宫,请小朋友仔细看,并提出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

b) 交代剪雪花的步骤,折的过程中重点让幼儿掌握对折后三等分对折的方法,折好后在剪得时候可以让幼儿画上图后再剪。

4.幼儿剪雪花,教师巡回指导。

1)打开幼儿用书看步骤图进行正确的折叠方法。

2)剪不同的雪花,教师巡回指导。

5.欣赏作品。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剪的小雪花,展示幼儿作品并

相互交流。

活动建议:

1.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白色正方形的纸,让幼儿多练习剪纸,教师重点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2. 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剪纸,到过年的时候能用红纸剪窗花。

设计教师:张潇文

课题名称:不会融化的雪人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体会故事中那浓浓的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1.《感恩的心》音乐。

2. 山羊公公图片。

3.《不会融化的雪人》ppt 。

4.《不会融化的雪人》故事图片。

5. 《幼儿用书》第五册P4—5

活动过程:

1.出示山羊公公图片引出课题。

在森林里,住着一位山羊公公,他经常给小动物们讲故事。可山羊公公年纪越来越大,不方便出门了,小动物们又想听他讲故事,这该怎么办呢?

2.出示故事图片1—5,分段讲述故事《不会融化的雪

人》。

1)小白兔是怎样做的呢?小白兔为什么要去山羊公公

家听故事?

2)春天,小白兔去听故事给山羊公公带去了什么?

3)夏天,小白兔又给山羊公公带了什么?

4)秋天,小白兔给山羊公公带去了什么?

5)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6)如果你是小白兔,会去听故事吗?你会给山羊公公

带什么礼物?

3.出示故事图片6—8,继续讲述故事。

1)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吹,雪花漫天飘,小白兔去听

故事了吗?

2)它这次去给山羊公公带了什么?

3)山羊公公喜欢这个礼物吗?它是怎样做的?

4)春天来了,冰雪都融化了,为什么山羊公公的小雪

人还是那样神气可爱呢?(因为小雪人被放在冰箱里冻起来了;虽然冰雪能被融化,但却融化不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友爱之情)

4.欣赏ppt《不会融化的雪人》,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

事,理解故事内容。

5.看幼儿用书,幼儿互相讲述,感受故事中浓浓的感恩

之情。

6.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表演。 活动建议:

1.制作小图书《不会融化的雪人》。

2.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一些有关爱的故事。

附:故事 不会融化的雪人

山羊公公最会讲故事,他肚子里的故事总也讲不完。山羊公公老了,他出不了门,小白兔就天天来他家里听故事。

春天的时候,小白兔来听故事,总要来采满满的一篮野花带给山羊公公,山羊公公看着漂亮的野花,闻着花香,给小白兔讲故事。

夏天的时候,小白兔总会采满满的一篮子蘑菇带给山羊公公。山羊公公煮着香喷喷的蘑菇汤,给小白兔讲故事。

秋天的时候,小白兔总会采来满满一篮子红果果带给山羊公公,山羊公公一边吃着甜甜的红果果,一边讲故事。

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大雪一片片地飘下,山羊公公看着窗外飘着的雪花,心想,这么冷的天,小白兔一定不会来了。

小白兔满身披着雪花过来了,他笑着把篮子藏在背后,对山羊公公说:“老爷爷,你猜,我给您带来什么?”山羊公公想了想,冬天里,小白兔会带来什么呢?他摇摇头,说:“我猜不出来。”

小白兔把篮子放到山羊公公面前。“啊!”篮子里有一个小雪人!小白兔为山羊公公带来了一个小雪人,他怕雪人化了,就赶紧把小雪人放进冰箱里。

从此,小雪人住在山羊公公的冰箱里,每天打开冰箱,山羊公公都能看到它眯眯笑。

设计教师:张潇文

课题名称:漂亮的手套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手套,激发幼儿装饰手套的兴趣。

2.引导幼儿大胆运用线条、图形、色彩来装饰手套。 活动准备:

1.《小手变变变》手指操音乐。

2. 视频动画《送手套》。

3.手套装饰范画多张。

4.幼儿每人带一副手套。

5.纸工制作的手套,幼儿每人一副。

6.《幼儿用书》第五册P6

活动过程:

1.手指操《小手变变变》。

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2.观看视频动画《送手套》。

1)播放动画前半部分: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

可是玩着玩着小手冷极了,他们不停的搓着小手,可还是很冷。把手放在口袋里,可又不能团雪球打雪仗。

2)动画里的小动物们怎么了?

3)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的小手暖和起来吗?(戴手

套既可以保暖还能团雪球)

4)接着播放动画后半部分:有一个小朋友给小动物送

去了手套,小动物带上之后开心的玩起来了。

5)小朋友给小动物送去了什么?为什么要送手套呢?

3.出示真实手套,幼儿观察讨论。

1)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带了自己手套,现在让我们带上

手套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讨论)

2)我们的手套款式不一样,有五个指头分开的,有不

分开的,还有露指头的。

3)手套的颜色也不一样,图案花纹也不一样。有带挂

绳的,有不带挂绳的。

4)手套的材质也不一样,有毛线的、有绒的。

5)但是左手和右手手套的图案颜色是一样的。

6)师小结: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发现了很多手套的

秘密!从外形上看,有分指手套、并指手套、半指手套。材质、图案和颜色也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小朋友还特别发现了一副手套的左手和右手的图案颜色是对称相同的,这样设计,有利于我们分辨出一副手套。

4.出示手套装饰范例画,展示不同的线条、图形、色彩。

1)我这有几副设计装饰好的手套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

2)你们觉得这些手套装饰的漂亮吗?你喜欢哪一副?

3)这些手套都用了哪些线条、图形和颜色来装饰的

呢?

5.幼儿装饰手套。

1)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套,那你们想不想

设计装饰一副属于你们自己的漂亮手套呢?

2)出示纸工制作的手套、最后画完可套在手上。

3)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在这个纸工手套上装饰属于自己

漂亮的手套吧,在装饰的时候,看看谁能用更多不

同的线条、图形图案、和颜色来装饰它。

4)幼儿装饰手套,教师巡回指导。

6.戴一戴、看一看、说一说(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1)你们装饰的手套真漂亮,我们戴在手上互相看一

看、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小伙伴装饰的手套,为什么?

2)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建议:

1. 幼儿和家长共同设计一个亲子手套。

2. 在家中完成幼儿用书第五册P6页中空白手套的装饰。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江雪

适合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意境,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2.培养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江雪》。

2. 图片。

3. 《幼儿用书》第五册P7

活动过程:

1.复习古诗《静夜思》。

2.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这个人在干什么?

2)这是在什么季节发生的事情?

3)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有关这幅画的一首古诗。

3.观看课件,欣赏古诗《江雪》。

这首诗一共有几句?是有关什么的古诗?

4.再次观看课件,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意境。

1)千山鸟飞绝——周围的群山上鸟儿都飞走了。

2)万径人踪灭——众多小路上行人留下的踪迹都消失

了。

3)孤舟蓑笠翁——唯有一只孤船上披蓑衣戴斗笠的渔

翁。

4)独钓寒江雪—— 独自一人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5.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江雪》。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逐句朗读这首古诗。

6.采用多种形式(分组、个别)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1)谁想给大家朗诵这首古诗?

2)我们几个小组来比比赛,听听哪一组朗诵的最好,

好不好?

活动建议:

1. 课前可让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看看,初步了解一下所学的古诗内容。

2. 把这首古诗回家朗诵给父母听,并和父母一同朗诵其他古诗,培养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附:古诗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莅翁,

独钓寒江雪。

设计教师:王晓婕

课题名称:雪绒花

活动领域: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尝试随音乐有节奏地自由舞蹈。

2. 感受乐曲表现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雪绒花》《小雪花》

2.雪绒花图片

3.《幼儿用书》第五册P8

活动过程:

1. 随着《小雪花》的音乐做雪花飘舞的动作进活动室。

2. 出示雪绒花图片

1)请问小朋友这是什么花?

2)你见这种花在什么季节出现吗?

3.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就是《雪绒花》。

1)请幼儿欣赏歌曲。

2) 听到这首歌曲感觉怎样?(优美、抒情)

3)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4)幼儿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

曲的节奏特点。

4. 老师弹伴奏范唱,让幼儿拍手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

5. 创编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做动作进行创编,感受音

乐。

2) 可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来表现。

活动建议:

1. 欣赏英文版歌曲《雪绒花》。

2. 在区角活动中,能够用喜欢的乐器对歌曲进行伴奏。 设计教师:都明姣

课题名称:碰碰乐

活动领域:健康 社会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老师的口令要求完成相应的动作。

2. 在理解游戏规则的目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新的挤挤

碰碰的动作。

3.锻炼平衡能力,体验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有运动会使身体发热的经验,玩过碰碰车

2. 碰碰车的视频短片

3. 奥尔夫音乐

4.幼儿用书第五册P9

活动过程:

1. 观看碰碰车的视频,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碰碰车)

2)你们玩过碰碰车吗?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3)碰碰车给小朋友们带来这么多的快乐,现在让我们

开起碰碰车,跟着音乐互相碰一碰。

2. 游戏《碰碰乐》

1)刚才随着音乐开起碰碰车的时候,你们都碰了

身体上的哪些部位?

2)刚才小朋友变成碰碰车的时候,都互相碰了身体上的不同的部位,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碰碰

乐》。

3)提出要求:老师发出口令,小朋友选择自己的搭

档伙伴碰一碰,可以是两个小朋友一起,也可以和更多的伙伴

a) 两个小朋友——单脚跳,肩膀碰肩膀

b) 两个小朋友——手推手,脚不动

c) 两个小朋友——屁股碰屁股

d) 两个小朋友——手叉腰,碰膝盖

e) 多个小朋友——手抱手,挤在一起

3. 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动作。

1)教师请幼儿说说,在游戏的过程中,你的心情

怎么样?身体有什么变化?

2)原来这个“碰碰乐”游戏不但可以给我们带来

快乐,让我们和小伙伴更亲密,还可以在寒冷的冬日,锻炼身体,让身体暖和起来。

3)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玩法,并让他教给其他的

幼儿,由他发出口令,大家一起玩。

4.总结幼儿设计的动作

刚才小朋友们都编了很多的碰碰动作,我们一起

来学学。

5.教师总结小朋友设计的碰碰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完

成游戏。

活动建议:

1.提醒幼儿碰碰身体的时候,不能用力太大,注意安

全。

2.当幼儿设计动作时,老师给予鼓励的同时要引导幼

儿说出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如“你设计了脚尖碰脚尖,可以帮助我们活动脚腕,让我们的小脚丫暖和起来,也可以让我们的脚腕更灵活。”

3.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热身运动时加入碰碰乐

的游戏,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

4.课前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了解碰碰乐的游戏。

设计教师:张潇文

课题名称:小精灵的冬天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故事中的语句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积极、乐观的精神。 活动准备:

1. 《可爱的蓝精灵》、《雪绒花》的音乐。

2. 小精灵图片、夏天里的小精灵图片。

3.《小精灵的冬天》ppt 。

4.《小精灵的冬天》背景图。

5.小精灵可贴图片。

6.《幼儿用书》第五册P10-11

活动过程:

1.律动《可爱的蓝精灵》。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学小精灵跳起来吧。(老师带领幼儿做律动)

2. 出示小精灵图片。

1)你们看过蓝精灵的电影吗?你们都喜欢谁?

2)今天有一群小精灵来到了这里,瞧!(出示小精灵

图片)

3)他们要和我们一起来过冬天,那你知道他们是怎

样过冬的吗?

3.播放《小精灵的冬天》ppt听故事 。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你喜欢这些小精灵吗?

2)这些小精灵在夏天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可以在空中跟小鸟玩,可以在水中跟小鱼玩,跟树叶上的小虫虫玩)老师尽量用故事中的语句回答。

3)冬天到了有什么变化?(小鸟飞了,小鱼沉到了

水底,花儿睡觉了)小精灵感到怎么呢?(寂寞)

4)下雪了,小精灵们在干什么?

4.出示《小精灵的冬天》背景图。

1)冬天很漫长,你们看下雪,小精灵们是怎样过冬的?

2)教师请孩子边回答,边把小精灵过冬的情景贴在相

应的位置上。

a) 小精灵们冲出屋子,有的爬在屋顶上去滑雪。 b) 到树杈上去跳降落伞。

c) 到树枝上去倒挂着荡秋千。

d) 在门口堆了一个巨大的雪人。

e) 从远处滚一个大雪球过来。

f) 在雪地上印出自己的小脚印。

5.出示夏天里的小精灵的图片。看着两幅图片,教师完

整的讲故事。

1)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句进

行回答。

2)讨论:冬天寒冷又漫长,下雪了小精灵们为什么不呆

在家里还要出来呢?

3)你喜欢冬天吗?在冬天你可以干什么?

6.打开幼儿用书,幼儿互相讲故事。

7.播放歌曲《雪绒花》自然结束。

活动建议:

1. 请爸爸用相机记录下孩子们快乐的冬天,孩子用画笔画出自己快乐的冬天。

2. 根据自己的经验编一个《自己的冬天》的故事。 附:故事 小精灵的冬天

有一群小精灵,他们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在空中跟小鸟玩,可以到水里跟小

鱼玩,还可以坐在树上,跟树叶上的小虫虫玩。玩累了,小精灵们可以躲到花朵里面去睡午觉。

可是,到了冬天,小鸟飞走了,小鱼沉到水底去了,花儿也睡觉了。这时候,小精灵们也只好关紧门窗,住在大树屋子里寂寞地过冬。

冬天好漫长啊!

终于下雪了,好大好大的雪啊!

小精灵们高兴极了,他们把门打开,都冲了出来。有的小精灵爬到了屋顶上,到屋顶上去滑雪,到树杈上去跳降落伞,到树枝上去倒挂着荡秋千,有的小精灵在地面上,在门口堆一个巨大的雪人,从远处滚一个大雪球过来,在雪地上啪嗒啪嗒走,印出自己的小脚印„„

小精灵们原来以为在冬天会没事可做,只能躲在屋子里睡觉,没想到,因为有了雪,冬天变得这么快乐!

设计教师:杨丽

课题名称:面部保健操

活动领域:健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面部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初步掌握一些面部保健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熟悉儿歌:面部保健操;

2. 橘子若干;

3. 《幼儿用书》第五册P12

4. 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1.实践体验:五官动一动。

请小朋友品尝橘子。

a) 看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橘子?(用眼睛看出来) b) 闻气味。你是用什么闻的?(鼻子)

c) 吃橘子。什么味道?你怎么知道的?(嘴巴吃出来的)

2.游戏:《找五官》

1)老师随意发指令找五官,幼儿迅速做出反应。

2)和幼儿一起说说五官的用处和在面部的位置。

3.讨论如何保护五官,你都知道那些面部保健的方法。

1)用手搓搓脸部。

2)多转转眼睛。

3)捏捏鼻子。

4)揪揪耳朵等等。

4.学习面部保健操

1)打开幼儿用书,复习对儿歌的掌握,幼儿根据画面自

己学习面部保健操。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操。

a) 小手互相搓一搓,放在脸上敷一敷。

b) 闭上眼睛来放松,左转转,右转转。

c) 手指放在鼻两侧,上下来回搓一搓。

d) 舌头左右卷一卷,上下牙齿轻轻叩。

e) 小耳朵拽一拽,健康生活一起来。

3)幼儿集体边念儿歌边做操。

5.跟着音乐《健康歌》做动作结束。

活动建议:

1. 请幼儿吧学会的面部保健操回家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一起做做。

2. 在饭前等待的时间教师可组织幼儿做做保健操。

附:儿歌:面部健身操

小手互相搓一搓,放在脸上敷一敷。

闭上眼睛来放松,左转转,右转转。

手指放在鼻两侧,上下来回搓一搓。

舌头左右卷一卷,上下牙齿轻轻叩。

小耳朵拽一拽,健康生活一起来。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冬爷爷的礼物

活动领域: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学习三拍子的歌曲,并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在歌曲中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轻音乐。

2.有关歌曲内容的挂图。

3.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听轻音乐模仿小雪花进入活动室。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跳起来吧。

2.复习歌曲《雪绒花》。

1)刚才我们模仿小雪花,之前我们还学过一首有关雪花的歌曲,歌名叫什么?

2)让我们一起用最好听的声音来演唱。

3.谈话引出出题。

1)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礼物吗?是谁送给你的?

2)给你送了什么样的礼物?

4.欣赏歌曲《冬爷爷的礼物》。

1)冬天来了,冬爷爷也来给大家送礼物了,让我们一

起来听听,他都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礼物?

2)教师范唱歌曲,请幼儿欣赏。

3)你都听到了什么?冬爷爷都给谁送礼物了?

5.出示歌曲挂图。

1)冬爷爷给大地送的礼物是什么?给小山戴上了什

么?

2)给麦苗盖了什么?给小树穿上了什么?

3)冬爷爷帮我们干什么?

4)你喜欢冬爷爷送的礼物吗?

6.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打节奏。

1)教师出示节奏图谱,请幼儿一起按节奏朗诵歌词。

2)重点练习三拍子的节奏。

3)听音乐拍手给乐曲伴奏。(重点体现强弱弱)

7.学唱歌曲《冬爷爷的礼物》。

1)冬爷爷送的礼物这么好,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最好听的声音,跟着老师来学唱这首歌曲。

2)教师逐句进行教唱。

3)幼儿跟教师进行整体跟唱。

8.表演歌曲《冬爷爷的礼物》

活动建议:

在音乐角投放乐器,请幼儿为乐曲伴奏。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不开心的小树

适合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知道总是不开心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

3.学会让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活动准备:

1.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图片各一张。

2.多媒体课件《不开心的小树》。

3. 纸、彩笔。

4.《幼儿用书》第五册P14-25

活动过程:

1.出示“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的图片。

1)你都看都了什么?

2)图片中两棵小树有什么不同?

3)猜猜看,为什么他们一个开心,一个不开心呢?

2.播放多媒体故事课件《不开心的小树》。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3.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a) 山坡上有棵不开心小树,下雨了,它说了什么? b) 下雨了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c) 你觉得谁做的对?为什么?

d) 小朋友在树下玩,开心小树说了什么?不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e) 不开心小树不喜欢大家,大家是怎么做的?你们喜欢天天皱着眉、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吗?

f) 是呀,蚯蚓、小鸟、小朋友都不喜欢不开心小树,因为他不喜欢大家,天天板着脸,不开心。不开心的小树没有了朋友,就孤孤单单的。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a) 故事讲完了,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怎样变成的开心小树呢?

b) 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不开心小树看到开心小树披着满身的雪花,真漂亮!也想让自己变得漂漂亮亮。他是怎么做的? c) 让我们一起学一学它的动作。

d) 天亮了,小朋友们都出来玩,看见小树们会怎么样呢?

e) 后来,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f) 开心小树变了,大家又是怎么做的呢?

4.讨论:如何做一个开心的小朋友?

1)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应该怎么做?

2)如果你身边有不开心的小朋友, 你会怎么做?

3)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只要我们开心的看待周围的事,你就会快乐。

5.绘画《开心的我》结束。

活动建议:

1.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看幼儿用书,一起讨论为什么不开心

小树不开心?

2.在区角投放头饰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不开心的小树》。

附:故事 不开心的小树

山坡上有棵不开心的树,它和很多开心小树长在一起,风儿轻轻地吹过,开心小树抖动树叶笑嘻嘻地说:“舒服舒服”。天下起雨,开心小树伸开树枝笑嘻嘻地说:“解渴,解渴。”小朋友们到树林里玩,开心小树摇晃着脑袋。笑嘻嘻地说:“真好,真好。”下雨了,不开心小树板着脸孔说:“又下雨了,真讨厌!”小朋友来玩了。它嘟嘟囔囔地说:“吵死了,快走开。”它每天都不愉快,每天都开心不起来,不开心小树皱着眉毛,板着脸,大家都不愿意去它那里玩。

蚯蚓绕过不开心小树。去给开心小树松土。小鸟飞过不开心小树,到开心小树上面做窝,唱歌。

“为啥大家都不喜欢我?”不开心小树很难过。

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不开心小树,想让自己变得漂漂亮亮,它使劲伸开树枝,张开树叶,去捧住小雪花。

天亮了,小朋友看见停满了雪花的银色小树最漂亮,大

家都到不开心小树下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它不再皱眉头、板着脸了,它也长大了,树叶绿了,树枝粗了,小鸟来做窝了,蚯蚓来松土了,山坡上没有了皱着眉头、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了。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过冬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简单了解冬季取暖的方式。

2.提醒幼儿取暖时注意安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五册P16。

2.幼儿和家长搜集不同取暖方式的图片,并初步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3.水彩笔、绘画纸。

4.音乐《天使》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天使》做律动。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

2.谈话引出主题。

1)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在跳,现在身上有没有热的感觉?

2)外面天气这么冷,我们怎样做才能让自己不怕冷?

3.认知取暖方式。

1)和幼儿一起讨论取暖方式。

取暖方式很多,有:火炉取暖、衣物取暖、运动取 暖、电器取暖(如电热毯、空调)等。

2)感知多种取暖方式。(出示幼儿搜集的图片资料) a)火炉取暖:我们北方家庭、学校等最常用的取暖方 式.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热量、提高温度取暖。

b)衣物取暖:冬天,人们都穿上了棉袄、棉裤、棉鞋等棉衣,你们大家都穿着吗?(穿着)小朋友们都穿

得很暖和。(幼儿交流自己穿的衣服)

c)运动取暖:通过跑步、跳绳或者做其他运动的方式可以增加体内热量取暖。

d)电器取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用可以提温的电器来取暖。例如:电热毯、电暖器、空调等

3)观察各种取暖图,了解取暖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小朋友们,在使用取暖工具取暖时,一定要掌握

好方法,注意安全。

4.看一看,说一说。

1)打开幼儿用书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什么?

2)那些是火炉取暖?那些是衣物取暖?那些是电器取

暖?都是怎样使用的?

3)我们在用这些物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想一想,说一说。

1)如果你是小小发明家,你想发明怎样的取暖用具?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想象。

6.画一画。

小朋友们想的真棒,现在请你们将你想发明的取暖用具画

出来,好吗?

活动建议:

重点强调取暖安全:在火炉取暖时,我们不能随便生火、添加煤炭,要注意空气的流通,预防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使用电器(如电热毯)取暖时,不能时间太长,要及时关闭电源。

设计教师:郭雁鸣

课题名称:冬至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冬至节的意义。

2.知道过冬至节时北方人吃饺子的风俗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冬至节的故事》。

2.橡皮泥、泥工板、盘子。

3. 《幼儿用书》第五册P17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饺子吗?

2)有一个特殊的节日要吃饺子,老人们说不吃饺子耳

朵会冻掉的。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3)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叫冬至节,你们

知道冬至节是怎么来的吗?

2.观看多媒体课件《冬至节的故事》,简单了解冬至节的来历。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又是我们这里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在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传说是为了在寒冷的冬天里不被冻掉耳朵。

3.教师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为什么会在这一天要吃饺子。 相传南阳的名医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有一年冬 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们穿着单薄,还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他便叫来他的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乡

亲们吃了以后,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到冬至的时候人们便模仿这种吃法,以后人们把这种面食叫“饺子”,从此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

4.游戏:包饺子

1.打开幼儿用书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

2.幼儿将橡皮泥制作成美味的饺子,供大家“品尝”。 活动建议: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幼儿去幼儿食堂真正体验自己包饺子的乐趣。

2.也可建议幼儿回到家中和父母一同体验包饺子的快乐。

设计教师:朱飞飞

课题名称:美丽的方巾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图案装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手偶:大象和小白兔

2. 几幅方巾的图片、

3. 一幅教师创作的范例、

4. 水彩笔。

5. 《幼儿用书》第五册P18

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教师讲故事故事引出主题。

森林里大象开了一家商店,商品应有尽有,小动物们都喜欢到大象商店买东西。这天,大象又进了一批花方巾,小动物们听说后都来买,结果花方巾被一抢而空。小白兔也来买方巾了,大象告诉小白兔说“花方巾已经卖完了,要不然你买一条白色的方巾吧!”小白兔很伤心地说“我穿的衣服就是白色的,围白方巾会不好看的。”怎么办呀?哪位小朋友能帮帮小白兔?大象给小白兔出的主意也是画方巾。

2.看一看,说一说。

1)方巾怎么画呢?大象借来了熊猫、梅花鹿、燕子和乌龟的方巾,让小白兔参考。(出示方巾图片)

2)孩子们,看看方巾上都有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有什

么规律?

3.请幼儿设计方巾。

1)出示小白兔手偶,以小白兔的口气提出绘画方巾的要求。

2)幼儿讨论如何设计方巾,教师鼓励有创意和想法的

幼儿。

3)打开幼儿用书,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尽量设计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方巾。

4.出示小兔子手偶,以小兔子的口气讲评和欣赏幼儿的作品。

5.和小兔一起蹦蹦跳跳出活动室,结束。(弹琴小兔跳的音乐)

活动建议:

1. 观察周围人们的围巾,在日常活动中继续练习按图案规律绘画。

2. 在美术角投放各色方形纸,让幼儿大胆有创意的绘画。

设计教师:都明姣

课题名称:雪花姑娘找朋友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表演诗歌内容,感知动物冬眠的生活习性。

2.通过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能说出部分需要冬眠的动物名称。

2. 图片:动物冬眠的图片

3. 角色头饰:雪花姑娘、青蛙、小熊、花蛇

4. 音乐《我是一只小青蛙》

5. 《幼儿用书》第五册P19

活动过程:

1.律动《我是一只小青蛙》教师带幼儿做小青蛙的动作进活动室。

刚才我们学了哪种动物?

2.游戏《青蛙的四季》

1)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根据我的 描述,模仿小青蛙的样子。

2)春天来了,青蛙妈妈生出了好多小蝌蚪,小蝌

蚪游啊游;夏天来了,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

秋天来了,小青蛙在池塘里做游戏;冬天到

了„„”(教师停顿,观察幼儿的模仿。)

3)咦,怎么有的小青蛙还在呱呱呱呱叫着,而有的

小青蛙睡着了呢?我来问问“冬天到了,睡着的

小青蛙,你困了吗?为什么会睡着呢?”(青蛙

到了冬天会冬眠)

4)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呢?

3.观看图片,感知冬眠动物的生活习性。

4.朗诵并学习诗歌。

1)冬天到了,雪花姑娘来找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

呢,一起来听听。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打开幼儿用书)

3)雪花姑娘都去找了哪些朋友?

4)小青蛙(小熊、花蛇)怎么说的?一起模仿一下。

5)雪花姑娘问:他们为啥总睡觉?你能回答她吗?

6)分角色学习朗诵诗歌。

现在老师来做雪花姑娘,你们来做小动物。 分组朗诵。

5.分角色表演诗歌内容。

活动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对冬眠动物的认识情况,在延伸活动中引导幼儿对诗歌进行创编。

附:诗歌

雪花姑娘找朋友

飘呀飘,飘呀飘,

雪花姑娘来到了。

左瞧瞧,右瞧瞧,

森林里面静悄悄。

雪花姑娘找朋友,

一家一家把门敲。

敲敲青蛙家,

青蛙说:“别吵别吵,我要睡觉。”

敲敲小熊家,

小熊说:“别叫别叫,我要睡觉。”

敲敲花蛇家,

花蛇说:“别闹别闹,我要睡觉。”

雪花姑娘很奇怪,

他们为啥总睡觉?

设计教师:刘本敏

课题名称:水墨动画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水墨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水墨画艺术的兴趣。

2.认识水墨画的工具: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和笔罐等。

3.引导幼儿感受毛笔和水彩笔、宣纸和图画纸的不同。 活动准备:

1.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2.报纸、宣纸、图画纸、墨汁、毛笔、调色盘、笔罐和抹布。

3.《幼儿用书》第五册P20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1)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说说都是什么名字?

2)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个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2.教师介绍动画片和工具:

1)这部动画片是用我们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来画的,后来

又经过叔叔阿姨编辑而成的。

2)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水墨画的工具:

a) 教师出示墨汁:它叫墨汁是我们画水墨画用的。 b) 教师出示毛笔:它叫毛笔笔杆是用竹子做的,笔头是用羊毛制成的。

c) 教师出示调色盘:它叫调色盘,是我们画水墨画调墨汁用的。

d) 教师出示笔罐和抹布:它叫笔罐是我们洗毛笔用的,这是抹布,我们手上不小心弄上墨汁,就用它来擦。

3.感受图画纸宣纸不同,幼儿操作。

1)我们面前有两张纸这,请小朋友找一找那一张纸厚,那一张纸薄。厚的纸叫什么纸?那薄的纸叫什么纸?叫宣纸。

2)教师示范拿笔的方法:右手先取出笔罐里的毛笔,

拿在笔杆的中部将水挤入笔罐中(两——三次即可),去蘸墨汁要让整个毛笔都蘸上墨汁,然后左手压在纸上右手在宣纸上随意点点。然后再蘸墨汁用

相同的方法在图画纸上随意点点,提醒幼儿不要甩笔,结束后将毛笔放入笔罐中轻轻搅动即可。

3)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手上有墨

汁的用抹布来擦。

4.引导幼儿观察宣纸和图画纸的有什么不一样?哪个纸

吸水更快?

鼓励幼儿大胆谈谈自己的感受。

5.打开幼儿用书,请幼儿互相交流。

活动建议:

1.在本次活动中,配班老师要将报纸、宣纸、图画纸、墨汁、毛笔、调色盘、笔罐和抹布提前准备好,鼓励胆小的孩子大胆点画,尽量不要握孩子的手点,让孩子自己操作。

2.为了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宣纸吸水的特性,可在美工区准备一些宣纸等材料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宣纸。

设计教师:刘本敏

课题名称:墨竹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欣赏水墨画的美,激发幼儿进行水墨画的创作兴趣。

2.指导幼儿学习中锋、侧锋和顺锋运笔,初步学习淡墨的

调法和浓墨淡墨的混合使用。

3.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做画习惯,值日生能帮助老师整理用具。

活动准备:

1.报纸、宣纸、墨汁、毛笔、调色盘、笔罐和抹布。

2.范画一张,范例纸一张。

3.《幼儿用书》第五册P21

活动过程:

1.幼儿猜谜语引出主题:

1)小时头尖站地中,长大绿发蓬松松,

家具乐器都有用,钓鱼把它抓手中。

2)幼儿欣赏墨竹作品,简要介绍:画家画完画以后,

要题写画名或诗词,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后还要盖上自己的印章,这样一幅画就完成了。

2.教师示范《墨竹》的画法。

1)调淡墨:用毛笔在笔罐中蘸水后(毛笔提起不往笔罐滴水为好),将水挤入调色盘中,反复2——3次。然后用中锋蘸浓墨,和盘中的水调在一起(提醒幼儿动作要轻)。在盘子边上舔舔笔,使笔露出笔锋,再用中锋蘸一点浓墨即可。

2)幼儿左手压在宣纸上,从纸的下方由下向上侧锋运笔,

间隔大约一指的距离,在画第二次。用相同的方法再

画二至三根竹子。

3)完成后用抹布蘸去多余的水分,在盘子边上舔舔笔,使笔露出笔锋,去蘸少量的浓墨,在竹节的中间画两条短线。

4)继续调淡墨,在竹节的上方顺锋运笔画出竹子的叶子,最后再蘸浓墨画叶子,提醒幼儿运笔要快。

3.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握笔姿势,指导胆小的孩子,克服

胆怯的心理,大胆作画。

2)教师帮助幼儿写上名字。

3)画完的小朋友,将笔放入笔罐,离开桌子等作业晾干。

4.教师讲评幼儿的作业,提出希望注意握笔姿势,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和每位幼儿击掌以示鼓励。

活动建议:

1.墨汁的附着力强,作业前将幼儿的袖子挽起来。

2.因为幼儿首次用毛笔作画,握笔姿势,墨色以及运笔的方法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教师要多鼓励孩子大胆作画。

3.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幼儿带一块毡。

4.回家可以完成幼儿用书中空白地方的作画。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墙上一面鼓

适合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学说绕口令,体验其中的乐趣。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鼓、虎、补等。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音乐磁带《中国话》。

3. 在课前跟爸爸妈妈学说一个绕口令。

4. 《幼儿用书》第五册P22

活动过程:

1. 欣赏歌曲《中国话》。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从这首歌曲里发现了什么?

2)你还听过哪些绕口令?试着给其他小朋友说说,好

吗?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说绕口令《墙上一面鼓》。

1)这个绕口令的名字叫什么?你都听到了什么?

2)墙上有什么?鼓上画的是谁呀?

3)老虎在干什么?

3.幼儿学习绕口令《墙上一面鼓》。

1)你觉得哪几个字说起来很相似?

2)重点练习鼓、布、补、虎等字的正确发音。

3)根据幼儿学习的程度不断提升绕口令的速度。

4.幼儿自由练习。

1)打开幼儿用书,边看边说。

2)互相说说。

5.跟着音乐《中国话》进行简单的表演,结束。 活动建议:

1. 继续练习绕口令,幼儿相互可以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对。

2. 幼儿之间可以互相学习自己掌握的绕口令,培养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附:绕口令 墙上一面鼓

墙上一面鼓,鼓上画老虎。

老虎扯破鼓,拿块布来补。

到底布补鼓,还是布补鼓。

设计教师:杨爱琴

课题名称:翻挂历

活动领域:科学、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挂历,了解它们的用

途并学会使用。

2.感知挂历中数字的含义,初步培养幼儿的时间概念。 活动准备:

1.大挂历1个。

2.幼儿每人1个小挂历。

3.水彩笔、《幼儿用书》第五册P23

活动过程:

1. 出示大挂历,引出话题。

这是挂历妈妈,她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帮她找一找。

2.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1)认识月份。

a) 挂历妈妈告诉我一个秘密,她的12个孩子都有 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b) 引导幼儿按颜色分辨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 c) 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各是几天?

d) 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a) 教师请幼儿找找12个月份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b) 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c) 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

d)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

e) 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

f) 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红色数字表示,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3.学习使用挂历。(幼儿拿出自己的小挂历)

1)找一找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挂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

2)找一找元旦是哪一天?

3)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在挂历中找出来?

4.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P23上的练习。

1)幼儿做题教师巡回指导。

2)讲评结束。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认识年历和日历,找出年历和日历的区别。

2.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3.和幼儿一起制作挂历装订起来,请每个幼儿把自己的

生日都记在上面。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快乐的啰嗦

适合领域: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啰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

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活动准备:

1.碰铃、三角铁、圆舞板、小鼓、铃鼓。

2.节奏图谱。

3.音乐《快乐的啰嗦》。

4. 《幼儿用书》第五册P30

活动过程:

1. 打开幼儿用书,看图片。

1) 图片上是哪个少数民族?他们在干什么?

2) 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好听音乐。

2.请幼儿欣赏音乐《快乐的啰嗦》。

1)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热烈欢快)

2)这首音乐有几段不同风格的旋律?

3.看节奏谱,分别倾听A、B两段音乐。

1)A、B这两段音乐哪段听起来更热烈欢快些?(B段)

2)乐曲中什么地方的声音听起来高一些(或低一些)? 并请幼儿在相应的节奏谱中指出来。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

写给老师的话:

冬天来临,大自然的变化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惊喜。他们会在自然而然中感受到气候的变冷,发现人们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变化。动物在冬天里的变化,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欲望,我们设计了《冬日暖洋洋》这一主题。从对冬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切入,参与户外运动,观察人们的衣着......让幼儿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初步感知冬季明显的季节特征,愿意参加暖和身体的活动,能勇敢地面对环境,自觉地、主动地认识周围的变化。在与孩子一起满怀欣喜地迎接冬天,以各种活动激发幼儿积极、乐观的品质。

环境创设:

1、布置雪人的墙饰,用白纸剪成雪花状,张贴在玻璃上。

2、请家长收集冬天背景的风景照片,供幼儿欣赏。

3、家园合作收集过冬用品,活动室内创设一个区角。 家园共育:

1、帮助收集有关“冬天”的资料,并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来。

2、观察收集动、植物的不同过冬方式的资料、图片。

3、家园合作收集各种保暖用具。

4、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与新年相关的资料(新旧日历,新年生肖画等)。

5、多带孩子进行户外锻炼,并讲述一些有关冬天的动、植物知识。

6、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请您能积极应答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设计教师:张潇文

课题名称:雪地的脚印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雪绒花》的音乐。

2.小动物图片人手一张。

3.橡皮印章(鸡、鸭、狗、马的脚印)

4.彩色印泥,图画纸。

5.引导幼儿在活动前识别各种动物的脚印。

活动过程 :

1.以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

1)白色花,无人栽,一刮北风它就开,无根无枝又无

叶, 跳着舞从空中来。小朋友,老师说的是什么呢?

2)雪。(教师播放课件,雪绒花音乐起,展现大雪纷飞的 场景。)

2.学习诗歌。

1)小朋友,你们看!雪地里来了谁?(播放课件,逐一出现小动物: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2)你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到雪地里来干什么呢?

3)播放课件,小动物在雪地上走路,在雪地里会留下了什么? (一串脚印)

4)(出示脚印图)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这是谁的脚印呢? 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a)小鸡的脚印像小草。(小鸡的脚印像竹叶„„)

b) 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鸭的脚印像莲花„„)

c)小马的脚印像月牙。(小马的脚印像耳朵„„)

d)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狗的脚印像饼干„„)

5)这些脚印究竟分别是谁的呢?让我一起来看一看(播放

课件动物对应脚印)

6)小动物的脚印留在雪地里,看上去就像一幅漂亮的画。(播

放课件,展现一幅由小动物的脚印构成的画面。)小朋友画画要用笔和颜料,可是小动物画画不用颜料不用笔,只要在雪地里走几步就完成了。

7)播放课件,小鸡问:“小鸭小鸭,你的朋友青蛙怎么没来?

小鸭说:“我也不知道,我正在找他呢。”小朋友,你们知道青蛙去哪里了吗?

8)冬天里青蛙要冬眠的,所以他没有来雪地上玩。小朋友

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要冬眠吗?

9)雪姑娘看了小动物的画,觉得漂亮极了,于是就编了一

首儿歌,你们听。(播放课件,完整的儿歌朗读。)

10)小朋友,你们听到了吗,雪姑娘是怎么念的? 和幼儿一起慢慢的整体朗诵诗歌。

11)再次播放课件,分句学习儿歌朗读,请幼儿跟读。

3.尝试仿编儿歌。

1)小朋友念的儿歌被其它的小动物听到了,现在,它

们也要来雪地里画画。你们愿意为这些小动物编儿歌

吗?

2)这些小动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快请它们出来 请小朋友把老师预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的小动物的

图片拿出来,仿照“„画„”的句式编儿歌。

a) 大象画大饼。

b) 小猫画桃花。

c) 小猪画剪刀。

d) 螃蟹画菊花。

e) 小鹅画雨伞。

4.印章画。

小动物为了感谢小朋友帮助它们编儿歌,要送给你们每人 一份礼物,它们要把脚印借给你们,让你们也用脚印画一幅漂亮的画。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幼儿用橡皮印章(动物脚印形状)印画。

活动建议:

1.幼儿为自己的画配上一个故事。

2.将孩子们创编的儿歌记录下来,配上图展示在活动室

的墙面上,供幼儿互相学习。

附:诗歌 雪地上的脚印

下雪了,下雪了,

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用脚印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小青蛙,去哪了?

躲在洞里睡着了。

设计教师:许杰

课题名称:玩雪去

活动领域:科学——数学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正确感知物体的空间对应。

2. 在操作中帮助幼儿认识楼层和单元的排序。

活动准备:

1.《玩雪去》的图片。

2.点卡(背面是数字卡)1-5。

3.铃鼓一个、彩笔若干。

4.《幼儿用书》第五册P2

活动过程:

1.游戏:“听鼓声击拍”

请幼儿根据鼓声的数量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响应。

2.游戏:“数字排队”

1)请几名幼儿手持不同的点卡在最快的时间内按照从

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2)再请几名幼儿手持不同的数卡在最快的时间内按照

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3.“帮助冬冬找伙伴”(出示图片《玩雪去》)。

1)冬冬想找小伙伴出去玩,可是他不知道小伙伴都住

在哪个单元、哪个楼层,请小朋友帮帮他,好吗?

2)引导幼儿明确画面中红色数字代表的是单元的顺序,

绿色数字代表的是楼层的顺序。

3)根据画面右侧的预设问题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空间对

应。

a) 扎翘翘辫的小女孩住在哪儿?(1单元3楼)

b) 2单元5楼住的是谁?(短发齐刘海儿的小姑娘) c) 翘头发的小男孩住在哪儿?(3单元1楼)

d) 4单元4楼住的是哪一位?(短发稍长的小女孩) e) 整齐头发的小男孩住在哪儿?(5单元2楼)

4.“我想帮助冬冬”

1)打开幼儿用书,幼儿尝试进行操作。

2)老师巡回指导,尤其是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3)讲评幼儿的作业,结束

活动建议:

1.平时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排列游戏,如:从左-右、

从小-大、从低-高、从长-短等等。还可以是有规律的图案排列。

2. 可以将“找伙伴”变成“找服装”、“找食品”、“找玩具”等等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空间对应。

设计教师:赵旭云

课题名称:剪雪花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学习剪雪花的方法,要求正确使用剪刀。

2.通过欣赏和剪雪花,了解雪花的外形特征及特点。 活动准备:

1.丰富有关雪花的知识。

2.白色的手工纸、剪刀、小篮、不同的雪花。

3.《幼儿用书》第五册P3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活动内容。

冬天到了,天空中飘落下来白色的象纸片一样的,落在

树上、落在屋顶上、落在地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是什么呢?(小雪花)

2.出示不同的剪纸“雪花”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雪花

的外形特征及特点。

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雪花。

a) 小雪花是什么颜色的?小雪花有几个小花瓣? b) 下雪天我们可以干什么?

2)复习儿歌《小雪花》。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儿歌《小雪花》

3)小结:冬天到了,小雪花从天空中慢慢飘落,白白的,

像一朵朵小花,接到手心里发现是六个瓣,而且冰冰凉凉的。雪花聚得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3.示范剪雪花。

1)教师出示白色的正方形的纸和剪刀,引起幼儿的

注意。

2)教师示范剪雪花,幼儿认真观察学习。

a) 老师的剪刀会走迷宫,请小朋友仔细看,并提出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

b) 交代剪雪花的步骤,折的过程中重点让幼儿掌握对折后三等分对折的方法,折好后在剪得时候可以让幼儿画上图后再剪。

4.幼儿剪雪花,教师巡回指导。

1)打开幼儿用书看步骤图进行正确的折叠方法。

2)剪不同的雪花,教师巡回指导。

5.欣赏作品。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剪的小雪花,展示幼儿作品并

相互交流。

活动建议:

1.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白色正方形的纸,让幼儿多练习剪纸,教师重点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2. 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剪纸,到过年的时候能用红纸剪窗花。

设计教师:张潇文

课题名称:不会融化的雪人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体会故事中那浓浓的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1.《感恩的心》音乐。

2. 山羊公公图片。

3.《不会融化的雪人》ppt 。

4.《不会融化的雪人》故事图片。

5. 《幼儿用书》第五册P4—5

活动过程:

1.出示山羊公公图片引出课题。

在森林里,住着一位山羊公公,他经常给小动物们讲故事。可山羊公公年纪越来越大,不方便出门了,小动物们又想听他讲故事,这该怎么办呢?

2.出示故事图片1—5,分段讲述故事《不会融化的雪

人》。

1)小白兔是怎样做的呢?小白兔为什么要去山羊公公

家听故事?

2)春天,小白兔去听故事给山羊公公带去了什么?

3)夏天,小白兔又给山羊公公带了什么?

4)秋天,小白兔给山羊公公带去了什么?

5)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6)如果你是小白兔,会去听故事吗?你会给山羊公公

带什么礼物?

3.出示故事图片6—8,继续讲述故事。

1)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吹,雪花漫天飘,小白兔去听

故事了吗?

2)它这次去给山羊公公带了什么?

3)山羊公公喜欢这个礼物吗?它是怎样做的?

4)春天来了,冰雪都融化了,为什么山羊公公的小雪

人还是那样神气可爱呢?(因为小雪人被放在冰箱里冻起来了;虽然冰雪能被融化,但却融化不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友爱之情)

4.欣赏ppt《不会融化的雪人》,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

事,理解故事内容。

5.看幼儿用书,幼儿互相讲述,感受故事中浓浓的感恩

之情。

6.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表演。 活动建议:

1.制作小图书《不会融化的雪人》。

2.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一些有关爱的故事。

附:故事 不会融化的雪人

山羊公公最会讲故事,他肚子里的故事总也讲不完。山羊公公老了,他出不了门,小白兔就天天来他家里听故事。

春天的时候,小白兔来听故事,总要来采满满的一篮野花带给山羊公公,山羊公公看着漂亮的野花,闻着花香,给小白兔讲故事。

夏天的时候,小白兔总会采满满的一篮子蘑菇带给山羊公公。山羊公公煮着香喷喷的蘑菇汤,给小白兔讲故事。

秋天的时候,小白兔总会采来满满一篮子红果果带给山羊公公,山羊公公一边吃着甜甜的红果果,一边讲故事。

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大雪一片片地飘下,山羊公公看着窗外飘着的雪花,心想,这么冷的天,小白兔一定不会来了。

小白兔满身披着雪花过来了,他笑着把篮子藏在背后,对山羊公公说:“老爷爷,你猜,我给您带来什么?”山羊公公想了想,冬天里,小白兔会带来什么呢?他摇摇头,说:“我猜不出来。”

小白兔把篮子放到山羊公公面前。“啊!”篮子里有一个小雪人!小白兔为山羊公公带来了一个小雪人,他怕雪人化了,就赶紧把小雪人放进冰箱里。

从此,小雪人住在山羊公公的冰箱里,每天打开冰箱,山羊公公都能看到它眯眯笑。

设计教师:张潇文

课题名称:漂亮的手套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手套,激发幼儿装饰手套的兴趣。

2.引导幼儿大胆运用线条、图形、色彩来装饰手套。 活动准备:

1.《小手变变变》手指操音乐。

2. 视频动画《送手套》。

3.手套装饰范画多张。

4.幼儿每人带一副手套。

5.纸工制作的手套,幼儿每人一副。

6.《幼儿用书》第五册P6

活动过程:

1.手指操《小手变变变》。

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2.观看视频动画《送手套》。

1)播放动画前半部分: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

可是玩着玩着小手冷极了,他们不停的搓着小手,可还是很冷。把手放在口袋里,可又不能团雪球打雪仗。

2)动画里的小动物们怎么了?

3)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的小手暖和起来吗?(戴手

套既可以保暖还能团雪球)

4)接着播放动画后半部分:有一个小朋友给小动物送

去了手套,小动物带上之后开心的玩起来了。

5)小朋友给小动物送去了什么?为什么要送手套呢?

3.出示真实手套,幼儿观察讨论。

1)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带了自己手套,现在让我们带上

手套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讨论)

2)我们的手套款式不一样,有五个指头分开的,有不

分开的,还有露指头的。

3)手套的颜色也不一样,图案花纹也不一样。有带挂

绳的,有不带挂绳的。

4)手套的材质也不一样,有毛线的、有绒的。

5)但是左手和右手手套的图案颜色是一样的。

6)师小结: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发现了很多手套的

秘密!从外形上看,有分指手套、并指手套、半指手套。材质、图案和颜色也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小朋友还特别发现了一副手套的左手和右手的图案颜色是对称相同的,这样设计,有利于我们分辨出一副手套。

4.出示手套装饰范例画,展示不同的线条、图形、色彩。

1)我这有几副设计装饰好的手套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

2)你们觉得这些手套装饰的漂亮吗?你喜欢哪一副?

3)这些手套都用了哪些线条、图形和颜色来装饰的

呢?

5.幼儿装饰手套。

1)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套,那你们想不想

设计装饰一副属于你们自己的漂亮手套呢?

2)出示纸工制作的手套、最后画完可套在手上。

3)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在这个纸工手套上装饰属于自己

漂亮的手套吧,在装饰的时候,看看谁能用更多不

同的线条、图形图案、和颜色来装饰它。

4)幼儿装饰手套,教师巡回指导。

6.戴一戴、看一看、说一说(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1)你们装饰的手套真漂亮,我们戴在手上互相看一

看、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小伙伴装饰的手套,为什么?

2)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建议:

1. 幼儿和家长共同设计一个亲子手套。

2. 在家中完成幼儿用书第五册P6页中空白手套的装饰。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江雪

适合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意境,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2.培养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江雪》。

2. 图片。

3. 《幼儿用书》第五册P7

活动过程:

1.复习古诗《静夜思》。

2.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这个人在干什么?

2)这是在什么季节发生的事情?

3)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有关这幅画的一首古诗。

3.观看课件,欣赏古诗《江雪》。

这首诗一共有几句?是有关什么的古诗?

4.再次观看课件,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意境。

1)千山鸟飞绝——周围的群山上鸟儿都飞走了。

2)万径人踪灭——众多小路上行人留下的踪迹都消失

了。

3)孤舟蓑笠翁——唯有一只孤船上披蓑衣戴斗笠的渔

翁。

4)独钓寒江雪—— 独自一人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5.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江雪》。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逐句朗读这首古诗。

6.采用多种形式(分组、个别)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1)谁想给大家朗诵这首古诗?

2)我们几个小组来比比赛,听听哪一组朗诵的最好,

好不好?

活动建议:

1. 课前可让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看看,初步了解一下所学的古诗内容。

2. 把这首古诗回家朗诵给父母听,并和父母一同朗诵其他古诗,培养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附:古诗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莅翁,

独钓寒江雪。

设计教师:王晓婕

课题名称:雪绒花

活动领域: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尝试随音乐有节奏地自由舞蹈。

2. 感受乐曲表现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雪绒花》《小雪花》

2.雪绒花图片

3.《幼儿用书》第五册P8

活动过程:

1. 随着《小雪花》的音乐做雪花飘舞的动作进活动室。

2. 出示雪绒花图片

1)请问小朋友这是什么花?

2)你见这种花在什么季节出现吗?

3.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就是《雪绒花》。

1)请幼儿欣赏歌曲。

2) 听到这首歌曲感觉怎样?(优美、抒情)

3)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4)幼儿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

曲的节奏特点。

4. 老师弹伴奏范唱,让幼儿拍手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

5. 创编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做动作进行创编,感受音

乐。

2) 可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来表现。

活动建议:

1. 欣赏英文版歌曲《雪绒花》。

2. 在区角活动中,能够用喜欢的乐器对歌曲进行伴奏。 设计教师:都明姣

课题名称:碰碰乐

活动领域:健康 社会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老师的口令要求完成相应的动作。

2. 在理解游戏规则的目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新的挤挤

碰碰的动作。

3.锻炼平衡能力,体验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有运动会使身体发热的经验,玩过碰碰车

2. 碰碰车的视频短片

3. 奥尔夫音乐

4.幼儿用书第五册P9

活动过程:

1. 观看碰碰车的视频,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碰碰车)

2)你们玩过碰碰车吗?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3)碰碰车给小朋友们带来这么多的快乐,现在让我们

开起碰碰车,跟着音乐互相碰一碰。

2. 游戏《碰碰乐》

1)刚才随着音乐开起碰碰车的时候,你们都碰了

身体上的哪些部位?

2)刚才小朋友变成碰碰车的时候,都互相碰了身体上的不同的部位,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碰碰

乐》。

3)提出要求:老师发出口令,小朋友选择自己的搭

档伙伴碰一碰,可以是两个小朋友一起,也可以和更多的伙伴

a) 两个小朋友——单脚跳,肩膀碰肩膀

b) 两个小朋友——手推手,脚不动

c) 两个小朋友——屁股碰屁股

d) 两个小朋友——手叉腰,碰膝盖

e) 多个小朋友——手抱手,挤在一起

3. 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动作。

1)教师请幼儿说说,在游戏的过程中,你的心情

怎么样?身体有什么变化?

2)原来这个“碰碰乐”游戏不但可以给我们带来

快乐,让我们和小伙伴更亲密,还可以在寒冷的冬日,锻炼身体,让身体暖和起来。

3)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玩法,并让他教给其他的

幼儿,由他发出口令,大家一起玩。

4.总结幼儿设计的动作

刚才小朋友们都编了很多的碰碰动作,我们一起

来学学。

5.教师总结小朋友设计的碰碰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完

成游戏。

活动建议:

1.提醒幼儿碰碰身体的时候,不能用力太大,注意安

全。

2.当幼儿设计动作时,老师给予鼓励的同时要引导幼

儿说出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如“你设计了脚尖碰脚尖,可以帮助我们活动脚腕,让我们的小脚丫暖和起来,也可以让我们的脚腕更灵活。”

3.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热身运动时加入碰碰乐

的游戏,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

4.课前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了解碰碰乐的游戏。

设计教师:张潇文

课题名称:小精灵的冬天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故事中的语句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积极、乐观的精神。 活动准备:

1. 《可爱的蓝精灵》、《雪绒花》的音乐。

2. 小精灵图片、夏天里的小精灵图片。

3.《小精灵的冬天》ppt 。

4.《小精灵的冬天》背景图。

5.小精灵可贴图片。

6.《幼儿用书》第五册P10-11

活动过程:

1.律动《可爱的蓝精灵》。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学小精灵跳起来吧。(老师带领幼儿做律动)

2. 出示小精灵图片。

1)你们看过蓝精灵的电影吗?你们都喜欢谁?

2)今天有一群小精灵来到了这里,瞧!(出示小精灵

图片)

3)他们要和我们一起来过冬天,那你知道他们是怎

样过冬的吗?

3.播放《小精灵的冬天》ppt听故事 。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你喜欢这些小精灵吗?

2)这些小精灵在夏天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可以在空中跟小鸟玩,可以在水中跟小鱼玩,跟树叶上的小虫虫玩)老师尽量用故事中的语句回答。

3)冬天到了有什么变化?(小鸟飞了,小鱼沉到了

水底,花儿睡觉了)小精灵感到怎么呢?(寂寞)

4)下雪了,小精灵们在干什么?

4.出示《小精灵的冬天》背景图。

1)冬天很漫长,你们看下雪,小精灵们是怎样过冬的?

2)教师请孩子边回答,边把小精灵过冬的情景贴在相

应的位置上。

a) 小精灵们冲出屋子,有的爬在屋顶上去滑雪。 b) 到树杈上去跳降落伞。

c) 到树枝上去倒挂着荡秋千。

d) 在门口堆了一个巨大的雪人。

e) 从远处滚一个大雪球过来。

f) 在雪地上印出自己的小脚印。

5.出示夏天里的小精灵的图片。看着两幅图片,教师完

整的讲故事。

1)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句进

行回答。

2)讨论:冬天寒冷又漫长,下雪了小精灵们为什么不呆

在家里还要出来呢?

3)你喜欢冬天吗?在冬天你可以干什么?

6.打开幼儿用书,幼儿互相讲故事。

7.播放歌曲《雪绒花》自然结束。

活动建议:

1. 请爸爸用相机记录下孩子们快乐的冬天,孩子用画笔画出自己快乐的冬天。

2. 根据自己的经验编一个《自己的冬天》的故事。 附:故事 小精灵的冬天

有一群小精灵,他们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在空中跟小鸟玩,可以到水里跟小

鱼玩,还可以坐在树上,跟树叶上的小虫虫玩。玩累了,小精灵们可以躲到花朵里面去睡午觉。

可是,到了冬天,小鸟飞走了,小鱼沉到水底去了,花儿也睡觉了。这时候,小精灵们也只好关紧门窗,住在大树屋子里寂寞地过冬。

冬天好漫长啊!

终于下雪了,好大好大的雪啊!

小精灵们高兴极了,他们把门打开,都冲了出来。有的小精灵爬到了屋顶上,到屋顶上去滑雪,到树杈上去跳降落伞,到树枝上去倒挂着荡秋千,有的小精灵在地面上,在门口堆一个巨大的雪人,从远处滚一个大雪球过来,在雪地上啪嗒啪嗒走,印出自己的小脚印„„

小精灵们原来以为在冬天会没事可做,只能躲在屋子里睡觉,没想到,因为有了雪,冬天变得这么快乐!

设计教师:杨丽

课题名称:面部保健操

活动领域:健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面部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初步掌握一些面部保健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熟悉儿歌:面部保健操;

2. 橘子若干;

3. 《幼儿用书》第五册P12

4. 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1.实践体验:五官动一动。

请小朋友品尝橘子。

a) 看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橘子?(用眼睛看出来) b) 闻气味。你是用什么闻的?(鼻子)

c) 吃橘子。什么味道?你怎么知道的?(嘴巴吃出来的)

2.游戏:《找五官》

1)老师随意发指令找五官,幼儿迅速做出反应。

2)和幼儿一起说说五官的用处和在面部的位置。

3.讨论如何保护五官,你都知道那些面部保健的方法。

1)用手搓搓脸部。

2)多转转眼睛。

3)捏捏鼻子。

4)揪揪耳朵等等。

4.学习面部保健操

1)打开幼儿用书,复习对儿歌的掌握,幼儿根据画面自

己学习面部保健操。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操。

a) 小手互相搓一搓,放在脸上敷一敷。

b) 闭上眼睛来放松,左转转,右转转。

c) 手指放在鼻两侧,上下来回搓一搓。

d) 舌头左右卷一卷,上下牙齿轻轻叩。

e) 小耳朵拽一拽,健康生活一起来。

3)幼儿集体边念儿歌边做操。

5.跟着音乐《健康歌》做动作结束。

活动建议:

1. 请幼儿吧学会的面部保健操回家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一起做做。

2. 在饭前等待的时间教师可组织幼儿做做保健操。

附:儿歌:面部健身操

小手互相搓一搓,放在脸上敷一敷。

闭上眼睛来放松,左转转,右转转。

手指放在鼻两侧,上下来回搓一搓。

舌头左右卷一卷,上下牙齿轻轻叩。

小耳朵拽一拽,健康生活一起来。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冬爷爷的礼物

活动领域: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学习三拍子的歌曲,并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在歌曲中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轻音乐。

2.有关歌曲内容的挂图。

3.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听轻音乐模仿小雪花进入活动室。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跳起来吧。

2.复习歌曲《雪绒花》。

1)刚才我们模仿小雪花,之前我们还学过一首有关雪花的歌曲,歌名叫什么?

2)让我们一起用最好听的声音来演唱。

3.谈话引出出题。

1)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礼物吗?是谁送给你的?

2)给你送了什么样的礼物?

4.欣赏歌曲《冬爷爷的礼物》。

1)冬天来了,冬爷爷也来给大家送礼物了,让我们一

起来听听,他都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礼物?

2)教师范唱歌曲,请幼儿欣赏。

3)你都听到了什么?冬爷爷都给谁送礼物了?

5.出示歌曲挂图。

1)冬爷爷给大地送的礼物是什么?给小山戴上了什

么?

2)给麦苗盖了什么?给小树穿上了什么?

3)冬爷爷帮我们干什么?

4)你喜欢冬爷爷送的礼物吗?

6.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打节奏。

1)教师出示节奏图谱,请幼儿一起按节奏朗诵歌词。

2)重点练习三拍子的节奏。

3)听音乐拍手给乐曲伴奏。(重点体现强弱弱)

7.学唱歌曲《冬爷爷的礼物》。

1)冬爷爷送的礼物这么好,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最好听的声音,跟着老师来学唱这首歌曲。

2)教师逐句进行教唱。

3)幼儿跟教师进行整体跟唱。

8.表演歌曲《冬爷爷的礼物》

活动建议:

在音乐角投放乐器,请幼儿为乐曲伴奏。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不开心的小树

适合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知道总是不开心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

3.学会让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活动准备:

1.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图片各一张。

2.多媒体课件《不开心的小树》。

3. 纸、彩笔。

4.《幼儿用书》第五册P14-25

活动过程:

1.出示“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的图片。

1)你都看都了什么?

2)图片中两棵小树有什么不同?

3)猜猜看,为什么他们一个开心,一个不开心呢?

2.播放多媒体故事课件《不开心的小树》。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3.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a) 山坡上有棵不开心小树,下雨了,它说了什么? b) 下雨了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c) 你觉得谁做的对?为什么?

d) 小朋友在树下玩,开心小树说了什么?不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e) 不开心小树不喜欢大家,大家是怎么做的?你们喜欢天天皱着眉、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吗?

f) 是呀,蚯蚓、小鸟、小朋友都不喜欢不开心小树,因为他不喜欢大家,天天板着脸,不开心。不开心的小树没有了朋友,就孤孤单单的。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a) 故事讲完了,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怎样变成的开心小树呢?

b) 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不开心小树看到开心小树披着满身的雪花,真漂亮!也想让自己变得漂漂亮亮。他是怎么做的? c) 让我们一起学一学它的动作。

d) 天亮了,小朋友们都出来玩,看见小树们会怎么样呢?

e) 后来,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f) 开心小树变了,大家又是怎么做的呢?

4.讨论:如何做一个开心的小朋友?

1)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应该怎么做?

2)如果你身边有不开心的小朋友, 你会怎么做?

3)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只要我们开心的看待周围的事,你就会快乐。

5.绘画《开心的我》结束。

活动建议:

1.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看幼儿用书,一起讨论为什么不开心

小树不开心?

2.在区角投放头饰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不开心的小树》。

附:故事 不开心的小树

山坡上有棵不开心的树,它和很多开心小树长在一起,风儿轻轻地吹过,开心小树抖动树叶笑嘻嘻地说:“舒服舒服”。天下起雨,开心小树伸开树枝笑嘻嘻地说:“解渴,解渴。”小朋友们到树林里玩,开心小树摇晃着脑袋。笑嘻嘻地说:“真好,真好。”下雨了,不开心小树板着脸孔说:“又下雨了,真讨厌!”小朋友来玩了。它嘟嘟囔囔地说:“吵死了,快走开。”它每天都不愉快,每天都开心不起来,不开心小树皱着眉毛,板着脸,大家都不愿意去它那里玩。

蚯蚓绕过不开心小树。去给开心小树松土。小鸟飞过不开心小树,到开心小树上面做窝,唱歌。

“为啥大家都不喜欢我?”不开心小树很难过。

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不开心小树,想让自己变得漂漂亮亮,它使劲伸开树枝,张开树叶,去捧住小雪花。

天亮了,小朋友看见停满了雪花的银色小树最漂亮,大

家都到不开心小树下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它不再皱眉头、板着脸了,它也长大了,树叶绿了,树枝粗了,小鸟来做窝了,蚯蚓来松土了,山坡上没有了皱着眉头、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了。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过冬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简单了解冬季取暖的方式。

2.提醒幼儿取暖时注意安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五册P16。

2.幼儿和家长搜集不同取暖方式的图片,并初步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3.水彩笔、绘画纸。

4.音乐《天使》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天使》做律动。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

2.谈话引出主题。

1)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在跳,现在身上有没有热的感觉?

2)外面天气这么冷,我们怎样做才能让自己不怕冷?

3.认知取暖方式。

1)和幼儿一起讨论取暖方式。

取暖方式很多,有:火炉取暖、衣物取暖、运动取 暖、电器取暖(如电热毯、空调)等。

2)感知多种取暖方式。(出示幼儿搜集的图片资料) a)火炉取暖:我们北方家庭、学校等最常用的取暖方 式.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热量、提高温度取暖。

b)衣物取暖:冬天,人们都穿上了棉袄、棉裤、棉鞋等棉衣,你们大家都穿着吗?(穿着)小朋友们都穿

得很暖和。(幼儿交流自己穿的衣服)

c)运动取暖:通过跑步、跳绳或者做其他运动的方式可以增加体内热量取暖。

d)电器取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用可以提温的电器来取暖。例如:电热毯、电暖器、空调等

3)观察各种取暖图,了解取暖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小朋友们,在使用取暖工具取暖时,一定要掌握

好方法,注意安全。

4.看一看,说一说。

1)打开幼儿用书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什么?

2)那些是火炉取暖?那些是衣物取暖?那些是电器取

暖?都是怎样使用的?

3)我们在用这些物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想一想,说一说。

1)如果你是小小发明家,你想发明怎样的取暖用具?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想象。

6.画一画。

小朋友们想的真棒,现在请你们将你想发明的取暖用具画

出来,好吗?

活动建议:

重点强调取暖安全:在火炉取暖时,我们不能随便生火、添加煤炭,要注意空气的流通,预防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使用电器(如电热毯)取暖时,不能时间太长,要及时关闭电源。

设计教师:郭雁鸣

课题名称:冬至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冬至节的意义。

2.知道过冬至节时北方人吃饺子的风俗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冬至节的故事》。

2.橡皮泥、泥工板、盘子。

3. 《幼儿用书》第五册P17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饺子吗?

2)有一个特殊的节日要吃饺子,老人们说不吃饺子耳

朵会冻掉的。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3)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叫冬至节,你们

知道冬至节是怎么来的吗?

2.观看多媒体课件《冬至节的故事》,简单了解冬至节的来历。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又是我们这里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在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传说是为了在寒冷的冬天里不被冻掉耳朵。

3.教师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为什么会在这一天要吃饺子。 相传南阳的名医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有一年冬 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们穿着单薄,还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他便叫来他的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乡

亲们吃了以后,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到冬至的时候人们便模仿这种吃法,以后人们把这种面食叫“饺子”,从此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

4.游戏:包饺子

1.打开幼儿用书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

2.幼儿将橡皮泥制作成美味的饺子,供大家“品尝”。 活动建议: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幼儿去幼儿食堂真正体验自己包饺子的乐趣。

2.也可建议幼儿回到家中和父母一同体验包饺子的快乐。

设计教师:朱飞飞

课题名称:美丽的方巾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图案装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手偶:大象和小白兔

2. 几幅方巾的图片、

3. 一幅教师创作的范例、

4. 水彩笔。

5. 《幼儿用书》第五册P18

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教师讲故事故事引出主题。

森林里大象开了一家商店,商品应有尽有,小动物们都喜欢到大象商店买东西。这天,大象又进了一批花方巾,小动物们听说后都来买,结果花方巾被一抢而空。小白兔也来买方巾了,大象告诉小白兔说“花方巾已经卖完了,要不然你买一条白色的方巾吧!”小白兔很伤心地说“我穿的衣服就是白色的,围白方巾会不好看的。”怎么办呀?哪位小朋友能帮帮小白兔?大象给小白兔出的主意也是画方巾。

2.看一看,说一说。

1)方巾怎么画呢?大象借来了熊猫、梅花鹿、燕子和乌龟的方巾,让小白兔参考。(出示方巾图片)

2)孩子们,看看方巾上都有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有什

么规律?

3.请幼儿设计方巾。

1)出示小白兔手偶,以小白兔的口气提出绘画方巾的要求。

2)幼儿讨论如何设计方巾,教师鼓励有创意和想法的

幼儿。

3)打开幼儿用书,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尽量设计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方巾。

4.出示小兔子手偶,以小兔子的口气讲评和欣赏幼儿的作品。

5.和小兔一起蹦蹦跳跳出活动室,结束。(弹琴小兔跳的音乐)

活动建议:

1. 观察周围人们的围巾,在日常活动中继续练习按图案规律绘画。

2. 在美术角投放各色方形纸,让幼儿大胆有创意的绘画。

设计教师:都明姣

课题名称:雪花姑娘找朋友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表演诗歌内容,感知动物冬眠的生活习性。

2.通过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能说出部分需要冬眠的动物名称。

2. 图片:动物冬眠的图片

3. 角色头饰:雪花姑娘、青蛙、小熊、花蛇

4. 音乐《我是一只小青蛙》

5. 《幼儿用书》第五册P19

活动过程:

1.律动《我是一只小青蛙》教师带幼儿做小青蛙的动作进活动室。

刚才我们学了哪种动物?

2.游戏《青蛙的四季》

1)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根据我的 描述,模仿小青蛙的样子。

2)春天来了,青蛙妈妈生出了好多小蝌蚪,小蝌

蚪游啊游;夏天来了,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

秋天来了,小青蛙在池塘里做游戏;冬天到

了„„”(教师停顿,观察幼儿的模仿。)

3)咦,怎么有的小青蛙还在呱呱呱呱叫着,而有的

小青蛙睡着了呢?我来问问“冬天到了,睡着的

小青蛙,你困了吗?为什么会睡着呢?”(青蛙

到了冬天会冬眠)

4)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呢?

3.观看图片,感知冬眠动物的生活习性。

4.朗诵并学习诗歌。

1)冬天到了,雪花姑娘来找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

呢,一起来听听。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打开幼儿用书)

3)雪花姑娘都去找了哪些朋友?

4)小青蛙(小熊、花蛇)怎么说的?一起模仿一下。

5)雪花姑娘问:他们为啥总睡觉?你能回答她吗?

6)分角色学习朗诵诗歌。

现在老师来做雪花姑娘,你们来做小动物。 分组朗诵。

5.分角色表演诗歌内容。

活动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对冬眠动物的认识情况,在延伸活动中引导幼儿对诗歌进行创编。

附:诗歌

雪花姑娘找朋友

飘呀飘,飘呀飘,

雪花姑娘来到了。

左瞧瞧,右瞧瞧,

森林里面静悄悄。

雪花姑娘找朋友,

一家一家把门敲。

敲敲青蛙家,

青蛙说:“别吵别吵,我要睡觉。”

敲敲小熊家,

小熊说:“别叫别叫,我要睡觉。”

敲敲花蛇家,

花蛇说:“别闹别闹,我要睡觉。”

雪花姑娘很奇怪,

他们为啥总睡觉?

设计教师:刘本敏

课题名称:水墨动画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水墨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水墨画艺术的兴趣。

2.认识水墨画的工具: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和笔罐等。

3.引导幼儿感受毛笔和水彩笔、宣纸和图画纸的不同。 活动准备:

1.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2.报纸、宣纸、图画纸、墨汁、毛笔、调色盘、笔罐和抹布。

3.《幼儿用书》第五册P20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1)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说说都是什么名字?

2)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个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2.教师介绍动画片和工具:

1)这部动画片是用我们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来画的,后来

又经过叔叔阿姨编辑而成的。

2)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水墨画的工具:

a) 教师出示墨汁:它叫墨汁是我们画水墨画用的。 b) 教师出示毛笔:它叫毛笔笔杆是用竹子做的,笔头是用羊毛制成的。

c) 教师出示调色盘:它叫调色盘,是我们画水墨画调墨汁用的。

d) 教师出示笔罐和抹布:它叫笔罐是我们洗毛笔用的,这是抹布,我们手上不小心弄上墨汁,就用它来擦。

3.感受图画纸宣纸不同,幼儿操作。

1)我们面前有两张纸这,请小朋友找一找那一张纸厚,那一张纸薄。厚的纸叫什么纸?那薄的纸叫什么纸?叫宣纸。

2)教师示范拿笔的方法:右手先取出笔罐里的毛笔,

拿在笔杆的中部将水挤入笔罐中(两——三次即可),去蘸墨汁要让整个毛笔都蘸上墨汁,然后左手压在纸上右手在宣纸上随意点点。然后再蘸墨汁用

相同的方法在图画纸上随意点点,提醒幼儿不要甩笔,结束后将毛笔放入笔罐中轻轻搅动即可。

3)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手上有墨

汁的用抹布来擦。

4.引导幼儿观察宣纸和图画纸的有什么不一样?哪个纸

吸水更快?

鼓励幼儿大胆谈谈自己的感受。

5.打开幼儿用书,请幼儿互相交流。

活动建议:

1.在本次活动中,配班老师要将报纸、宣纸、图画纸、墨汁、毛笔、调色盘、笔罐和抹布提前准备好,鼓励胆小的孩子大胆点画,尽量不要握孩子的手点,让孩子自己操作。

2.为了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宣纸吸水的特性,可在美工区准备一些宣纸等材料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宣纸。

设计教师:刘本敏

课题名称:墨竹

活动领域: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欣赏水墨画的美,激发幼儿进行水墨画的创作兴趣。

2.指导幼儿学习中锋、侧锋和顺锋运笔,初步学习淡墨的

调法和浓墨淡墨的混合使用。

3.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做画习惯,值日生能帮助老师整理用具。

活动准备:

1.报纸、宣纸、墨汁、毛笔、调色盘、笔罐和抹布。

2.范画一张,范例纸一张。

3.《幼儿用书》第五册P21

活动过程:

1.幼儿猜谜语引出主题:

1)小时头尖站地中,长大绿发蓬松松,

家具乐器都有用,钓鱼把它抓手中。

2)幼儿欣赏墨竹作品,简要介绍:画家画完画以后,

要题写画名或诗词,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后还要盖上自己的印章,这样一幅画就完成了。

2.教师示范《墨竹》的画法。

1)调淡墨:用毛笔在笔罐中蘸水后(毛笔提起不往笔罐滴水为好),将水挤入调色盘中,反复2——3次。然后用中锋蘸浓墨,和盘中的水调在一起(提醒幼儿动作要轻)。在盘子边上舔舔笔,使笔露出笔锋,再用中锋蘸一点浓墨即可。

2)幼儿左手压在宣纸上,从纸的下方由下向上侧锋运笔,

间隔大约一指的距离,在画第二次。用相同的方法再

画二至三根竹子。

3)完成后用抹布蘸去多余的水分,在盘子边上舔舔笔,使笔露出笔锋,去蘸少量的浓墨,在竹节的中间画两条短线。

4)继续调淡墨,在竹节的上方顺锋运笔画出竹子的叶子,最后再蘸浓墨画叶子,提醒幼儿运笔要快。

3.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握笔姿势,指导胆小的孩子,克服

胆怯的心理,大胆作画。

2)教师帮助幼儿写上名字。

3)画完的小朋友,将笔放入笔罐,离开桌子等作业晾干。

4.教师讲评幼儿的作业,提出希望注意握笔姿势,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和每位幼儿击掌以示鼓励。

活动建议:

1.墨汁的附着力强,作业前将幼儿的袖子挽起来。

2.因为幼儿首次用毛笔作画,握笔姿势,墨色以及运笔的方法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教师要多鼓励孩子大胆作画。

3.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幼儿带一块毡。

4.回家可以完成幼儿用书中空白地方的作画。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墙上一面鼓

适合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学说绕口令,体验其中的乐趣。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鼓、虎、补等。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音乐磁带《中国话》。

3. 在课前跟爸爸妈妈学说一个绕口令。

4. 《幼儿用书》第五册P22

活动过程:

1. 欣赏歌曲《中国话》。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从这首歌曲里发现了什么?

2)你还听过哪些绕口令?试着给其他小朋友说说,好

吗?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说绕口令《墙上一面鼓》。

1)这个绕口令的名字叫什么?你都听到了什么?

2)墙上有什么?鼓上画的是谁呀?

3)老虎在干什么?

3.幼儿学习绕口令《墙上一面鼓》。

1)你觉得哪几个字说起来很相似?

2)重点练习鼓、布、补、虎等字的正确发音。

3)根据幼儿学习的程度不断提升绕口令的速度。

4.幼儿自由练习。

1)打开幼儿用书,边看边说。

2)互相说说。

5.跟着音乐《中国话》进行简单的表演,结束。 活动建议:

1. 继续练习绕口令,幼儿相互可以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对。

2. 幼儿之间可以互相学习自己掌握的绕口令,培养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附:绕口令 墙上一面鼓

墙上一面鼓,鼓上画老虎。

老虎扯破鼓,拿块布来补。

到底布补鼓,还是布补鼓。

设计教师:杨爱琴

课题名称:翻挂历

活动领域:科学、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挂历,了解它们的用

途并学会使用。

2.感知挂历中数字的含义,初步培养幼儿的时间概念。 活动准备:

1.大挂历1个。

2.幼儿每人1个小挂历。

3.水彩笔、《幼儿用书》第五册P23

活动过程:

1. 出示大挂历,引出话题。

这是挂历妈妈,她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帮她找一找。

2.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1)认识月份。

a) 挂历妈妈告诉我一个秘密,她的12个孩子都有 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b) 引导幼儿按颜色分辨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 c) 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各是几天?

d) 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a) 教师请幼儿找找12个月份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b) 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c) 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

d)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

e) 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

f) 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红色数字表示,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3.学习使用挂历。(幼儿拿出自己的小挂历)

1)找一找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挂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

2)找一找元旦是哪一天?

3)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在挂历中找出来?

4.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P23上的练习。

1)幼儿做题教师巡回指导。

2)讲评结束。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认识年历和日历,找出年历和日历的区别。

2.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3.和幼儿一起制作挂历装订起来,请每个幼儿把自己的

生日都记在上面。

设计教师:卢淑萍

课题名称:快乐的啰嗦

适合领域: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啰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

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活动准备:

1.碰铃、三角铁、圆舞板、小鼓、铃鼓。

2.节奏图谱。

3.音乐《快乐的啰嗦》。

4. 《幼儿用书》第五册P30

活动过程:

1. 打开幼儿用书,看图片。

1) 图片上是哪个少数民族?他们在干什么?

2) 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好听音乐。

2.请幼儿欣赏音乐《快乐的啰嗦》。

1)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热烈欢快)

2)这首音乐有几段不同风格的旋律?

3.看节奏谱,分别倾听A、B两段音乐。

1)A、B这两段音乐哪段听起来更热烈欢快些?(B段)

2)乐曲中什么地方的声音听起来高一些(或低一些)? 并请幼儿在相应的节奏谱中指出来。


相关内容

  • 形容冬天阳光的句子
  • 冬日阳光不再那么灼人,刺眼,而是变得温和起来。阳光映在脸上,像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你的面颊;阳光洒在身上,如慰藉万物的温床;阳光映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冬姑娘眼中的秋波;阳光照在树叶上,如同输送养料的辛勤园董… 哦!冬日的阳光是温柔的,是无私的,是欢快的,是妖媚的,是变化多端的。 在严寒的冬日里,我最 ...

  • 有关阳光的优美句子
  • 冬日阳光不再那么灼人,刺眼,而是变得温和起来。阳光映在脸上,像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你的面颊;阳光洒在身上,如慰藉万物的温床;阳光映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冬姑娘眼中的秋波;阳光照在树叶上,如同输送养料的辛勤园董… 哦!冬日的阳光是温柔的,是无私的,是欢快的,是妖媚的,是变化多端的。 在严寒的冬日里,我最 ...

  • 形容冬天暖和的句子 温暖充满我的全身
  • 1.早晨起来,冬雾迷漫.雾散之后,立即出现一幅奇景,那青松的针叶上,凝着厚厚的白霜,像是一树树洁白的秋菊:那落叶乔木的枝条上裹着重霜,宛如一株株白玉琢的树:垂柳银丝飘洒,灌木丛都变成了洁白的珊瑚丛,千姿百态,令人扑朔迷离恍惚置身于童话世界中. 2.在严寒的冬日里,我最爱那冬日早上的一抹阳光.早晨,推 ...

  • 冬日的暖阳作文400字
  • "黄淇乐,快下来玩!" "谁呀?"我从窗户往楼下看,原来是我们班的"大嗓门"崔国庆在叫我. "马上来!等我!"我也对着他喊. 一下楼,只见黄佳程.陈琦雯和崔国庆在我们家楼下正"飙车"呢. " ...

  • 收藏阳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4题. 收藏阳光余继聪 ①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很阳光很美丽的笑脸.水牛和山羊都散卧在山坡上,收藏和反刍着阳光.大片的庄稼地安静地躺在阳光下,有 ...

  • 莆田的冬天作文700字
  • 通常,北方的冬天是看不到绿色的,叶子早已被送秋的顽童掳走了,只剩下了孤苦伶仃的树枝.随后到来的便是满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但在南方,却是另一派新生之景象. 福建莆田便是如此了.莆田是临海城市,与台湾隔海相望,放眼望去视线里装满了蓝色.秋的无情带不走绿的顽强,冬日里绿意浓浓随处可见,本是黯然失色的冬天在这 ...

  • 2016年经典大寒祝福语短信
  • 1. 大寒里,冰天雪地,精心"拣"一颗温暖,"拿"一粒快乐,"挑"一枚幸福,"选"一个顺心,"摆"成防寒大餐,送入你口,愿你冬日吉祥,好事成双,大寒快乐! 2. 我把温暖珍藏,等待大寒这天,许个愿望, ...

  • 全年营销计划
  • 全年超市促销方案 第一部分 活动目的 ? 巩固消费群体对超市的现有认同: ? 让消费群体对超市有新的认识: ? 确立区域龙头型超市的地位: ? 让本超市品牌延续,既叫好又叫座. 第二部分 营销策略 一.方案营销策略: 超市是一个满足与被满足的场所,不能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给人感官和物质的双重刺激,因此 ...

  • 天气冷了祝福短信
  • 关于天气变冷的问候短信 1.只要能吃饭. 钱就不会断. 不怕赚钱少. 就怕走的早. 官再大钱再多. 阎王照样土里拖. 天气多变要注意身体. 出门在外注意健康. 2.今天的你是快乐的, 今晚的你是舒心的, 今夜的你是甜蜜的, 今年的你是顺利的, 今生的 你是幸福的, 今世的你是健康的. 3. 距离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