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举诞生

1 科举诞生

什么是科举?

科举,影响无数中国古人的官吏选拔制度。它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朝趋向衰弱,历时1300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它塑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品格,也寄托了无数文人的梦想。“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正是科举改变古代文人命运的真实写照。它的诞生,打破了隋朝以前出身寒门的人无法步入仕途的宿命。虽其在不断僵化教条,但它的诞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是中国古代一种选官制度。科,就是考试的科目:举,就是选举推举。科是手段,举是目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就是每年都要在一定的时间按时举行的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科和进士科:神马是制科捏?就是皇帝根据特殊需要临时设置的科目。

它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被有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什么呢?这是个问题,想要说明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对科举的影响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1,改革传统管制:在科举制之前,流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两种选官制度,谁当官谁不当官,是某些掌握大权的人说了算的,这样一来,权利就会集中到高门大户之中了。而科举制选官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拥有政治背景的高门大户之中,而是面向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一切以考试成绩为准。从形式上来说,它就给天下读书人进入官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2,塑造文人品格:科考中,几乎所有的科目都和儒家经典有关,也就是说,考生们要想考上,都得去学习,揣摩,体会儒家思想文化。你不学你就没法答题,那么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体会儒家文化里边儒家经典所提倡的道德观,价值观,自然就会慢慢影响到读书人的思想,并进而形成他们的品格。

3,具有世界影响:现代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我们中国古代的科举制的借鉴和发展。这是在10世纪前后传入西方国家的。

从这些方面来说,我们说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一点也没错。他具有世界影响,在那个科举的年代里,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无数读书人都渴望金榜题名,考上个一官半职好光宗耀祖。那考上的时候,考上的人什么态度呢?他们在高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是,有成功的,就必然有失败的。那没有考上的人什么态度呢?他们纠结他们郁闷,只能在悲吟: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前面是怎样一个爽了得,后面是这样一个愁字了得。

两相对比,结果如此鲜明:既然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人如此重要,那他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如果我们从选拔官员的目的来说,那自然就很早了,西周的时期有乡居里选:春秋战国时期提倡选贤举能,到了汉朝又有了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推行九品中正制,这都是为了选拔出官员产生的制度。

可是如果我们从真正的分科考试来说,大家的认识基本一致----隋。如果我们仔细阅读《隋书》前两卷,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从隋文帝开始就开始改革当时的官员选拔和任命制度了。

为什么隋文帝要改革?

隋文帝时期,总共有7次诏举特科的命令。就是下圣旨选拔人才。可从形式上看,他这7次考试绝大多数都相当于汉朝察举制度的延续,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说出来明确的考试科目,可是就在第五次,也就是开皇18年公元598年的七月,隋文帝杨坚在圣旨里做了明确的要求。他说:“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他有了明确要求,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就是因为这两个考试的开始,标志着分科举人正式开始,也就意味着科举的诞生。

那他为什么要改革?说到底就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但不管什么改革你总需要一个理由和借口吧。如果以往的选官方法非常完善,非常好,那他瞎折腾啥啊?没事找事啊!

理由就是:旧制度弊病多多。有啥呢,简单说几个:

旧制度弊病:

1,家族弊端:以前选关都是在高门大户之中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豪门子弟的心里优势,也就是说不管自己水平咋样,都有官当。这样一来,被选上来的人的行政能力就值得怀疑。比如王徽之,有些陌生?没事,我告诉你,他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爸很牛,那他儿子也应该很牛,没错,他办的事的却很牛。当年,在给车骑将军桓冲做骑兵参军的时候,一问三不知。桓冲问他:“你是管理什么的官员啊?”

王徽之咋回答的,他回答:“似是马曹。”各位注意,似是马曹!!!好像是管理马的官员吧!!他和着连自己的工作岗位都不知道!!桓冲又问:“你管多少马啊?”王徽之说不知道!!“马死了多少啊?”王徽之的回答更是经典:“不知生焉知死?”活的我都不只有几个,你问我死多少我就更不知道了!!整一个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他的出身在那放着呢,王马共天下豪门大族皇帝还得有他们家罩着呢,你能不让他干吗?

2,举荐造假:咋回事呢?察孝廉我们不陌生,是从汉代沿袭过来的察举科目之一。必须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有推荐的资格。若果你不响应朝廷的举荐号召,轻则以“不敬论”,重则当免!!把你给撸了不让你干了!所以大家在举荐人才的时候都很用心。可在怎么用心,也有出漏子的时候。《后汉书· 许荆传》中记载:许靖的爷爷许武靠分家让弟兄们成名。东汉初年,许武被地方官举荐为孝廉。他当孝廉后也想让自己的两弟弟当孝廉,可是你又不能赤裸裸的跟地方官说啊,咋办呢?许武有办法----分家!!他把他们家家产分成大小不等的三份,大小不等的三份!!这大哥许武他挑出既多又好的那份,显得非常贪婪。两弟弟则分到又小又差的那份!!换一般人肯定淡定不了肯定干架了!可没想到这两弟弟依旧胸怀大度,表现出对哥哥往常一样的尊敬。这是一种美德,一种孝道,在古代叫做悌!!就这样,两弟弟又赢得美名,地方官又把这两弟弟推举到中央当孝廉去了。这叫啥?这叫曲线救家----搞定!!可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沽名钓誉吗?这不就是造假吗?这不就是和朝廷的初衷不相符的吗?

3,大权旁落:由于传统的选官方法 ,经常依赖于几个大官,所以就会出现皇帝大权旁落搜到牵制的局面,特别是皇帝再小一点,在软弱一点更容易这样。我们翻开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小皇帝经常不好过啊!!比如说汉成帝的时候,大将军王凤大权在握,王风还是汉成帝的舅舅!汉成帝非常喜欢刘向的儿子叫刘歆,就想把刘歆放在自己身边做个伴,当个中常侍,于是就要给他封官了。他还没张嘴呢,大臣们张嘴了,给汉成帝说:“陛下不可,你要想封刘歆为中常侍,你首先应该给大将军王凤打个招呼啊,你得征求他的同意!”汉成帝就想:“我是皇帝,他尽管是我舅舅,可他还是我的臣子啊!我就封个小小的中常侍还要跟他打招呼吗?不必要。”还要封,大臣们跪在地上磕头啊,极力劝阻, 汉成帝一想:“的了,别难为你们老哥几个了,我说一声就说一声。”于是就说了,王风脸一沉,说:“不行。”给汉成帝来了个烧鸡大窝脖------人家是皇帝,人家想封个小小的官员还得看你脸色行事?这皇帝当的真窝囊!

再说了,杨坚怎么得了天下啊?不也是起家豪门大权在握之后夺了人家的天下吗?他可不想让历史重演因此他想把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实行三省六部制,各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实际职权,但最后都为皇帝一个人负责。考公侍郎这个职位的设置表明:对官员的考核和新任官员的选拔已经牢牢掌握在了隋文帝杨坚的手中!

科举制中有许多科目,其中有秀才科(从汉代的察举制沿袭而来的科目之一),可是隋代的秀才是非常难考的,你要知道,大隋38年,考上秀才的人才10个!我的妈呀,10个!!忒少点了吧!为什么秀才科会这么难考呢?原因有几个:

1,推荐的官员拍拖累:秀才科(从汉代的察举制沿袭而来的科目之一)必须要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有推荐的资格。被推荐的人如果合格,朝廷不仅给他官当,推荐人也会得到嘉奖和赏赐。所以一开始大家都很用心,可在名利面前,往往有些人会铤而走险,所以后来出现----举秀才,不知书的荒唐事!!推荐上来的秀才不会写字!!这不是闹着玩的!!这可不是小事!朝廷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严厉打击:凡是推荐秀才不合格,要受罚,举荐人也因此受到牵连,轻则当堂斥责,重者罚俸贬官,情形恶劣的,将会有生命危险!!这样一来,地方官为了自保,尽管自己辖区内的某个读书人很有才能,地方官也不会轻易把他推荐为秀才。我完成我的推荐任务,你考上有官当,都是好事,不一定要当个秀才。这样一来,由于地方官的怠惰,才会出现:“隋世天下举秀才,不十人!”的局面,才会出现当时全国几十年间就考上10人这样尴尬局面。

2,主管的官员刁难人:这不发现人才吗,怎么主考官员还要刁难人呢?人多了,什么人都有,关于这一点,举杜正玄为例看看。杜正玄祖籍长安,他的八世祖叫杜曼因为当官迁到了邺地,从此成为邺地人,也就从此,老杜家开始重视教育,家教,以文学传家。到他这一辈,勤奋好学无书不读,《隋书》中说他正玄尤聪明,博涉多通。这就为他考秀才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长大后他在595年来到长安,报秀才科考试。可到考场上他惊人地发现:合着整个考场就他老哥一个!!这年只有他一人报考秀才科,胆真大!按照当时的规矩,要求,他考的是方略策-----就是考察学生的治国理论水平。他读懂题目后,下笔成章,回答问题如高屋建瓴,不卑不亢。主考官一看,一惊,给了个高分,判了各高等。可判完了,他犹豫了!为什么?不是反悔,是因为这一年只有他杜正轩一人考秀才科!没有参照没有对比,于是主考官就拿着卷子到尚书左仆射杨素(尚书省最高长官,吏部归他管)请示,杨素一听,大发雷霆:“周孔更生,尚不得

为秀才,此时何忽妄举此人?可服下考!”啥意思?就算周公,孔子从坟墓里爬出来来考试,也不能当秀才!把他的成绩列为下等!说完就把他的卷子扔到底上,看都不看。可我们要知道,《北史》中写得非常明白,杜正玄是对策高第,可杨素把他的成绩列为下等,是这两人有仇?谁把谁孩子扔井里了?不是,是因为杨素是有情绪的。《隋书》中说“素不悦甚!”为什么?中国古代有一种现象叫做“文人相轻”。杨素是隋朝开国重臣,但《隋书》又说“仆射杨素负才傲物!”他很自负,他说孔子都考不上秀才,那么他自己肯定也考不上!现在你杜正玄赶考秀才,不就证明你的才能比我牛吗?再说,这么多年,没几人赶考秀才,怎么就显得你杜正玄能耐了?所以杨素就想刁难他。

那杜正玄算咋回事啊?是考上了还是没考上啊?得给人格准信啊?主考官没辙了,咋办呐?主考官想,杨素你不是把卷子扔地上了吗?那你支个招啊,可杨素压根就没打算录取杜正玄,于是杨素就把那张试卷捡起来,往火盆里一扔;拿纸刷刷刷写了几个题目,教主考官带给杜正轩。啥题目?主考官一看:司马相如《上林赋》,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班固《燕然山铭》,张载《剑阁铭》,《白鹦鹉赋》5个题目。杨素说:“杜正玄不是牛吗?让他给我拟写这五篇文章,还得给我用着5个题目,再给我模仿出5篇来!!我不能因为你的考试住下来陪你,你还没这个待遇!规定个时间,未时交卷!”这也太狠了吧!为什么?理由有四:

1,显得束缚手脚!别人都已经写过了,更何况是这些作赋大家!像司马相如,一篇《子虚赋》让汉武帝知道了他的存在!!!一篇《上林赋》彻底征服汉武帝!!现在要杜正玄重写一篇,相当有难度啊1

2, 要求个体兼熟!这五个题目涉及3种文体,每种都有严格的文体要求!可杜正玄写的是方略策啊,策!加考,完全在意料之外!!

3,隋朝文风拘谨:受六朝文风的影响,隋朝的文章讲究声韵和谐,四六对仗,是骈文的天下,基本是形式掩盖了内容。现在要复古创作,有点难!

4,时间紧任务重:这五篇文章加一起5000字以上,更何况还要仿写!

可想而知,杜正玄想要完成这项任务,还是相当有难度的!!!也可以从中看出杨素的目的---就是让你考不上!可杜正玄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看到题目,就明白了---一旦退却,就认栽了,就没法混了!只有上,可尽管如此,杜正玄依旧超水平发挥,而且还没有超时!!当杨素拿着他的卷子,反复看了好几遍,傻眼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拍案叫绝:“好!此乃真秀才也!”都这样了咋办呢?录取吧!当时人们称赞杜正玄-------海内一人!

这就是隋文帝在选官制度上的贡献,不仅设置了考功侍郎,还规定了明确的考试科目。只不过在其具体操作过程中,新旧方法是夹杂在一起的。总之一句话,当隋文帝设立考公侍郎的时候,从某种形式上来说,就表明科举制的诞生。

杨坚对科举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儿子杨广也不例外。虽然在各种史书中,杨广都被评价为一个昏君暴君,但他对科举制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到底有多大?请听下回!谢谢。

1 科举诞生

什么是科举?

科举,影响无数中国古人的官吏选拔制度。它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朝趋向衰弱,历时1300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它塑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品格,也寄托了无数文人的梦想。“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正是科举改变古代文人命运的真实写照。它的诞生,打破了隋朝以前出身寒门的人无法步入仕途的宿命。虽其在不断僵化教条,但它的诞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是中国古代一种选官制度。科,就是考试的科目:举,就是选举推举。科是手段,举是目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就是每年都要在一定的时间按时举行的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科和进士科:神马是制科捏?就是皇帝根据特殊需要临时设置的科目。

它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被有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什么呢?这是个问题,想要说明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对科举的影响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1,改革传统管制:在科举制之前,流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两种选官制度,谁当官谁不当官,是某些掌握大权的人说了算的,这样一来,权利就会集中到高门大户之中了。而科举制选官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拥有政治背景的高门大户之中,而是面向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一切以考试成绩为准。从形式上来说,它就给天下读书人进入官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2,塑造文人品格:科考中,几乎所有的科目都和儒家经典有关,也就是说,考生们要想考上,都得去学习,揣摩,体会儒家思想文化。你不学你就没法答题,那么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体会儒家文化里边儒家经典所提倡的道德观,价值观,自然就会慢慢影响到读书人的思想,并进而形成他们的品格。

3,具有世界影响:现代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我们中国古代的科举制的借鉴和发展。这是在10世纪前后传入西方国家的。

从这些方面来说,我们说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一点也没错。他具有世界影响,在那个科举的年代里,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无数读书人都渴望金榜题名,考上个一官半职好光宗耀祖。那考上的时候,考上的人什么态度呢?他们在高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是,有成功的,就必然有失败的。那没有考上的人什么态度呢?他们纠结他们郁闷,只能在悲吟: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前面是怎样一个爽了得,后面是这样一个愁字了得。

两相对比,结果如此鲜明:既然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人如此重要,那他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如果我们从选拔官员的目的来说,那自然就很早了,西周的时期有乡居里选:春秋战国时期提倡选贤举能,到了汉朝又有了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推行九品中正制,这都是为了选拔出官员产生的制度。

可是如果我们从真正的分科考试来说,大家的认识基本一致----隋。如果我们仔细阅读《隋书》前两卷,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从隋文帝开始就开始改革当时的官员选拔和任命制度了。

为什么隋文帝要改革?

隋文帝时期,总共有7次诏举特科的命令。就是下圣旨选拔人才。可从形式上看,他这7次考试绝大多数都相当于汉朝察举制度的延续,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说出来明确的考试科目,可是就在第五次,也就是开皇18年公元598年的七月,隋文帝杨坚在圣旨里做了明确的要求。他说:“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他有了明确要求,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就是因为这两个考试的开始,标志着分科举人正式开始,也就意味着科举的诞生。

那他为什么要改革?说到底就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但不管什么改革你总需要一个理由和借口吧。如果以往的选官方法非常完善,非常好,那他瞎折腾啥啊?没事找事啊!

理由就是:旧制度弊病多多。有啥呢,简单说几个:

旧制度弊病:

1,家族弊端:以前选关都是在高门大户之中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豪门子弟的心里优势,也就是说不管自己水平咋样,都有官当。这样一来,被选上来的人的行政能力就值得怀疑。比如王徽之,有些陌生?没事,我告诉你,他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爸很牛,那他儿子也应该很牛,没错,他办的事的却很牛。当年,在给车骑将军桓冲做骑兵参军的时候,一问三不知。桓冲问他:“你是管理什么的官员啊?”

王徽之咋回答的,他回答:“似是马曹。”各位注意,似是马曹!!!好像是管理马的官员吧!!他和着连自己的工作岗位都不知道!!桓冲又问:“你管多少马啊?”王徽之说不知道!!“马死了多少啊?”王徽之的回答更是经典:“不知生焉知死?”活的我都不只有几个,你问我死多少我就更不知道了!!整一个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他的出身在那放着呢,王马共天下豪门大族皇帝还得有他们家罩着呢,你能不让他干吗?

2,举荐造假:咋回事呢?察孝廉我们不陌生,是从汉代沿袭过来的察举科目之一。必须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有推荐的资格。若果你不响应朝廷的举荐号召,轻则以“不敬论”,重则当免!!把你给撸了不让你干了!所以大家在举荐人才的时候都很用心。可在怎么用心,也有出漏子的时候。《后汉书· 许荆传》中记载:许靖的爷爷许武靠分家让弟兄们成名。东汉初年,许武被地方官举荐为孝廉。他当孝廉后也想让自己的两弟弟当孝廉,可是你又不能赤裸裸的跟地方官说啊,咋办呢?许武有办法----分家!!他把他们家家产分成大小不等的三份,大小不等的三份!!这大哥许武他挑出既多又好的那份,显得非常贪婪。两弟弟则分到又小又差的那份!!换一般人肯定淡定不了肯定干架了!可没想到这两弟弟依旧胸怀大度,表现出对哥哥往常一样的尊敬。这是一种美德,一种孝道,在古代叫做悌!!就这样,两弟弟又赢得美名,地方官又把这两弟弟推举到中央当孝廉去了。这叫啥?这叫曲线救家----搞定!!可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沽名钓誉吗?这不就是造假吗?这不就是和朝廷的初衷不相符的吗?

3,大权旁落:由于传统的选官方法 ,经常依赖于几个大官,所以就会出现皇帝大权旁落搜到牵制的局面,特别是皇帝再小一点,在软弱一点更容易这样。我们翻开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小皇帝经常不好过啊!!比如说汉成帝的时候,大将军王凤大权在握,王风还是汉成帝的舅舅!汉成帝非常喜欢刘向的儿子叫刘歆,就想把刘歆放在自己身边做个伴,当个中常侍,于是就要给他封官了。他还没张嘴呢,大臣们张嘴了,给汉成帝说:“陛下不可,你要想封刘歆为中常侍,你首先应该给大将军王凤打个招呼啊,你得征求他的同意!”汉成帝就想:“我是皇帝,他尽管是我舅舅,可他还是我的臣子啊!我就封个小小的中常侍还要跟他打招呼吗?不必要。”还要封,大臣们跪在地上磕头啊,极力劝阻, 汉成帝一想:“的了,别难为你们老哥几个了,我说一声就说一声。”于是就说了,王风脸一沉,说:“不行。”给汉成帝来了个烧鸡大窝脖------人家是皇帝,人家想封个小小的官员还得看你脸色行事?这皇帝当的真窝囊!

再说了,杨坚怎么得了天下啊?不也是起家豪门大权在握之后夺了人家的天下吗?他可不想让历史重演因此他想把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实行三省六部制,各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实际职权,但最后都为皇帝一个人负责。考公侍郎这个职位的设置表明:对官员的考核和新任官员的选拔已经牢牢掌握在了隋文帝杨坚的手中!

科举制中有许多科目,其中有秀才科(从汉代的察举制沿袭而来的科目之一),可是隋代的秀才是非常难考的,你要知道,大隋38年,考上秀才的人才10个!我的妈呀,10个!!忒少点了吧!为什么秀才科会这么难考呢?原因有几个:

1,推荐的官员拍拖累:秀才科(从汉代的察举制沿袭而来的科目之一)必须要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有推荐的资格。被推荐的人如果合格,朝廷不仅给他官当,推荐人也会得到嘉奖和赏赐。所以一开始大家都很用心,可在名利面前,往往有些人会铤而走险,所以后来出现----举秀才,不知书的荒唐事!!推荐上来的秀才不会写字!!这不是闹着玩的!!这可不是小事!朝廷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严厉打击:凡是推荐秀才不合格,要受罚,举荐人也因此受到牵连,轻则当堂斥责,重者罚俸贬官,情形恶劣的,将会有生命危险!!这样一来,地方官为了自保,尽管自己辖区内的某个读书人很有才能,地方官也不会轻易把他推荐为秀才。我完成我的推荐任务,你考上有官当,都是好事,不一定要当个秀才。这样一来,由于地方官的怠惰,才会出现:“隋世天下举秀才,不十人!”的局面,才会出现当时全国几十年间就考上10人这样尴尬局面。

2,主管的官员刁难人:这不发现人才吗,怎么主考官员还要刁难人呢?人多了,什么人都有,关于这一点,举杜正玄为例看看。杜正玄祖籍长安,他的八世祖叫杜曼因为当官迁到了邺地,从此成为邺地人,也就从此,老杜家开始重视教育,家教,以文学传家。到他这一辈,勤奋好学无书不读,《隋书》中说他正玄尤聪明,博涉多通。这就为他考秀才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长大后他在595年来到长安,报秀才科考试。可到考场上他惊人地发现:合着整个考场就他老哥一个!!这年只有他一人报考秀才科,胆真大!按照当时的规矩,要求,他考的是方略策-----就是考察学生的治国理论水平。他读懂题目后,下笔成章,回答问题如高屋建瓴,不卑不亢。主考官一看,一惊,给了个高分,判了各高等。可判完了,他犹豫了!为什么?不是反悔,是因为这一年只有他杜正轩一人考秀才科!没有参照没有对比,于是主考官就拿着卷子到尚书左仆射杨素(尚书省最高长官,吏部归他管)请示,杨素一听,大发雷霆:“周孔更生,尚不得

为秀才,此时何忽妄举此人?可服下考!”啥意思?就算周公,孔子从坟墓里爬出来来考试,也不能当秀才!把他的成绩列为下等!说完就把他的卷子扔到底上,看都不看。可我们要知道,《北史》中写得非常明白,杜正玄是对策高第,可杨素把他的成绩列为下等,是这两人有仇?谁把谁孩子扔井里了?不是,是因为杨素是有情绪的。《隋书》中说“素不悦甚!”为什么?中国古代有一种现象叫做“文人相轻”。杨素是隋朝开国重臣,但《隋书》又说“仆射杨素负才傲物!”他很自负,他说孔子都考不上秀才,那么他自己肯定也考不上!现在你杜正玄赶考秀才,不就证明你的才能比我牛吗?再说,这么多年,没几人赶考秀才,怎么就显得你杜正玄能耐了?所以杨素就想刁难他。

那杜正玄算咋回事啊?是考上了还是没考上啊?得给人格准信啊?主考官没辙了,咋办呐?主考官想,杨素你不是把卷子扔地上了吗?那你支个招啊,可杨素压根就没打算录取杜正玄,于是杨素就把那张试卷捡起来,往火盆里一扔;拿纸刷刷刷写了几个题目,教主考官带给杜正轩。啥题目?主考官一看:司马相如《上林赋》,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班固《燕然山铭》,张载《剑阁铭》,《白鹦鹉赋》5个题目。杨素说:“杜正玄不是牛吗?让他给我拟写这五篇文章,还得给我用着5个题目,再给我模仿出5篇来!!我不能因为你的考试住下来陪你,你还没这个待遇!规定个时间,未时交卷!”这也太狠了吧!为什么?理由有四:

1,显得束缚手脚!别人都已经写过了,更何况是这些作赋大家!像司马相如,一篇《子虚赋》让汉武帝知道了他的存在!!!一篇《上林赋》彻底征服汉武帝!!现在要杜正玄重写一篇,相当有难度啊1

2, 要求个体兼熟!这五个题目涉及3种文体,每种都有严格的文体要求!可杜正玄写的是方略策啊,策!加考,完全在意料之外!!

3,隋朝文风拘谨:受六朝文风的影响,隋朝的文章讲究声韵和谐,四六对仗,是骈文的天下,基本是形式掩盖了内容。现在要复古创作,有点难!

4,时间紧任务重:这五篇文章加一起5000字以上,更何况还要仿写!

可想而知,杜正玄想要完成这项任务,还是相当有难度的!!!也可以从中看出杨素的目的---就是让你考不上!可杜正玄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看到题目,就明白了---一旦退却,就认栽了,就没法混了!只有上,可尽管如此,杜正玄依旧超水平发挥,而且还没有超时!!当杨素拿着他的卷子,反复看了好几遍,傻眼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拍案叫绝:“好!此乃真秀才也!”都这样了咋办呢?录取吧!当时人们称赞杜正玄-------海内一人!

这就是隋文帝在选官制度上的贡献,不仅设置了考功侍郎,还规定了明确的考试科目。只不过在其具体操作过程中,新旧方法是夹杂在一起的。总之一句话,当隋文帝设立考公侍郎的时候,从某种形式上来说,就表明科举制的诞生。

杨坚对科举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儿子杨广也不例外。虽然在各种史书中,杨广都被评价为一个昏君暴君,但他对科举制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到底有多大?请听下回!谢谢。


相关内容

  •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一.选择题 1.<武状元苏乞儿>电影曾风靡全国,最早设立武举的是 A.隋炀帝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太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善,武则天为完善科举制作出的贡献是: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所以答案是C ...

  •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地图册,科举制度相关多媒体.图片,准备<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小说片段,预习课文 课前预习了解 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

  • 科举制的诞生
  • 一. 科举制的诞生---隋朝 1. 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2. 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 (1) 隋文帝时期: (2) 隋炀帝时期 3.隋朝科举制度创立的作用 (1)科举制度的创立,开始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借才学做官,有利于庶族参政. (2)选拨官吏的权利也地方 ...

  •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预习学案
  •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预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其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思考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认识制 ...

  • 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设计
  •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张庄中学 张海霞 [课前系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的教学内容.  第一个框题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  第二个框题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  第三个框题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 ...

  •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单位:临朐第四中学 姓名:付广民 教材分析 课题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一个课时,所 以,学习中要把科举制的创立放到这一时期的繁荣开放的大背景中去处理.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文大繁荣的时期,这 ...

  • 第4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 平原三中导学案 科目: 历史 时间: 2016,2 编写人:刘登强审核人: 张桂莲 第4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培养理清事件发展脉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 ...

  • 有关科举制的例题
  •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 ...

  • 从思维方式角度谈"李约瑟难题"
  • 摘 要:李约瑟的巨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使中国人对科学与工艺方面的成就,以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大白于世,然而由于他对"科学"与"技术"的分际不清引发了学术界对"李约瑟难题"长久的讨论.要回答这一难题,首先必须厘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