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和热血践行不变的誓言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2012年3月29日,县城燕山东路北侧突发山林火灾,火势蔓延迅速,过火面积不断扩大,情况十分危急。火情就是命令,消防支队闻警立即出动,第一时间调动渔阳消防中队山火专用救援车,18名官兵赶赴火场实施扑救。支队立即成立以党委书记魏广远同志为总指挥的全勤指挥部,迅速奔赴火场,组织扑救。途中,从其他2个火场调派2部水罐车,1部泡沫水罐车到场增援,并向天津消防总队指挥中心请调增援力量。消防官兵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圆满完成了火场指挥部下达的堵截灭火、开辟隔离带、保护山水郡度假村、天城度假村和华天度假村三个重点区域的战斗任务。
山火发生后,消防支队全体参战官兵在支队党委的领导下舍生忘死、连续奋战,与大火展开殊死搏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三句话总要求,在山林大火面前经受了考验,充分展现了消防部队的优良品质,无愧于津门消防铁军的称号。
一、信念坚定,做为人民服务的忠实践行者。
消防支队自升格以来,始终坚持以驻地为故乡,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指引,在队伍内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为官兵勇往直前的面对各种火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官兵形成“第二故乡”意识,牢固树立服务辖区、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理论
武装。组织官兵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官兵继承先烈遗志,牢记军人使命,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以实际行动为驻地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三是加强道德建设。组织官兵与县城多个敬老院开展帮扶活动,深入农村社区进行防火监督服务,教育引导官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决维护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二、训战有素,做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
消防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今年以来,支队共接处火警601起,救援63起,日均出警6.3次,最多一天出警18次,官兵们经常在车上吃喝休息,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为了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任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消防部队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打造铁军训练,支队全体官兵们按照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坚持体能训练极限化,业务训练岗位化,在千百次训练中摸爬滚打,在无数次灭火救援战斗中千锤百炼,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在本次山火中,消防支队官兵主要负责火场的东侧,防止火势向东蔓延,威胁度假村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和严峻考验面前,参战官兵不遗余力,不讲任何条件,主动请缨到最危险、最艰难的地方进行灭火战斗,哪里火势最猛烈,哪里灭火攻坚难度大,就战斗到哪里,主动发挥自身体能优势和过硬的业务本领,为夺取山林火灾扑救工作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勇猛顽强,做军人荣誉的捍卫者。
山火发生时,已经在其他火场连续奋战了6个小时的消防官兵,马不停蹄地奔赴山火现场,官兵们没来得及吃饭、喝水,第一时间就投入了战斗,发扬了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捍卫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崇高荣誉。
在长时间的山火扑救过程中,消防支队九位党委成员始终坚守在战斗一线,坚持靠前指挥,确保了灭火战斗行动顺利进行。
渔阳中队战斗一班,做为第一批扑救力量到达现场,不顾其他火场遗留的疲惫,坚持连续奋战,开辟火场防火隔离带百余米。由于连续作战,大家没有来得及补给休整,很多战士嘴唇干裂,明显体力不支,手上磨出了血泡,脸上、腿上多处划伤,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手拿铁锹开道拍火,利用链锯砍伐树木拓宽隔离带,没有一个人愿意下山休息。
凌晨3时许,风向骤然改变,引起部分区域暗火复燃,火借风势,向东迅速蔓延,严重威胁天城度假村和山水郡度假村的安全。县委县政府火场总指挥下达命令,要求消防支队在火场东侧布防,确保度假村安全。消防支队接到命令后,立即研究部署,采取防控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在天城和山水郡度假村内调派消防车原地保卫;另一方面派出消防水罐车和10余名官兵消灭靠近度假村的明火, 开辟隔离带。为度假村筑起了一道
坚实的防火墙,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绝对安全。
巍巍燕山,用浓烟与烈火炙烤着消防官兵的精神与意志,消防官兵在穿越火线中,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奏响了忠诚可靠、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凯歌。我们消防支队将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回报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领导对消防官兵的关心与厚爱,以优异的成绩为党的十八大献礼。
以青春和热血践行不变的誓言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2012年3月29日,县城燕山东路北侧突发山林火灾,火势蔓延迅速,过火面积不断扩大,情况十分危急。火情就是命令,消防支队闻警立即出动,第一时间调动渔阳消防中队山火专用救援车,18名官兵赶赴火场实施扑救。支队立即成立以党委书记魏广远同志为总指挥的全勤指挥部,迅速奔赴火场,组织扑救。途中,从其他2个火场调派2部水罐车,1部泡沫水罐车到场增援,并向天津消防总队指挥中心请调增援力量。消防官兵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圆满完成了火场指挥部下达的堵截灭火、开辟隔离带、保护山水郡度假村、天城度假村和华天度假村三个重点区域的战斗任务。
山火发生后,消防支队全体参战官兵在支队党委的领导下舍生忘死、连续奋战,与大火展开殊死搏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三句话总要求,在山林大火面前经受了考验,充分展现了消防部队的优良品质,无愧于津门消防铁军的称号。
一、信念坚定,做为人民服务的忠实践行者。
消防支队自升格以来,始终坚持以驻地为故乡,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指引,在队伍内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为官兵勇往直前的面对各种火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官兵形成“第二故乡”意识,牢固树立服务辖区、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理论
武装。组织官兵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官兵继承先烈遗志,牢记军人使命,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以实际行动为驻地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三是加强道德建设。组织官兵与县城多个敬老院开展帮扶活动,深入农村社区进行防火监督服务,教育引导官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决维护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二、训战有素,做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
消防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今年以来,支队共接处火警601起,救援63起,日均出警6.3次,最多一天出警18次,官兵们经常在车上吃喝休息,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为了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任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消防部队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打造铁军训练,支队全体官兵们按照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坚持体能训练极限化,业务训练岗位化,在千百次训练中摸爬滚打,在无数次灭火救援战斗中千锤百炼,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在本次山火中,消防支队官兵主要负责火场的东侧,防止火势向东蔓延,威胁度假村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和严峻考验面前,参战官兵不遗余力,不讲任何条件,主动请缨到最危险、最艰难的地方进行灭火战斗,哪里火势最猛烈,哪里灭火攻坚难度大,就战斗到哪里,主动发挥自身体能优势和过硬的业务本领,为夺取山林火灾扑救工作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勇猛顽强,做军人荣誉的捍卫者。
山火发生时,已经在其他火场连续奋战了6个小时的消防官兵,马不停蹄地奔赴山火现场,官兵们没来得及吃饭、喝水,第一时间就投入了战斗,发扬了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捍卫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崇高荣誉。
在长时间的山火扑救过程中,消防支队九位党委成员始终坚守在战斗一线,坚持靠前指挥,确保了灭火战斗行动顺利进行。
渔阳中队战斗一班,做为第一批扑救力量到达现场,不顾其他火场遗留的疲惫,坚持连续奋战,开辟火场防火隔离带百余米。由于连续作战,大家没有来得及补给休整,很多战士嘴唇干裂,明显体力不支,手上磨出了血泡,脸上、腿上多处划伤,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手拿铁锹开道拍火,利用链锯砍伐树木拓宽隔离带,没有一个人愿意下山休息。
凌晨3时许,风向骤然改变,引起部分区域暗火复燃,火借风势,向东迅速蔓延,严重威胁天城度假村和山水郡度假村的安全。县委县政府火场总指挥下达命令,要求消防支队在火场东侧布防,确保度假村安全。消防支队接到命令后,立即研究部署,采取防控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在天城和山水郡度假村内调派消防车原地保卫;另一方面派出消防水罐车和10余名官兵消灭靠近度假村的明火, 开辟隔离带。为度假村筑起了一道
坚实的防火墙,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绝对安全。
巍巍燕山,用浓烟与烈火炙烤着消防官兵的精神与意志,消防官兵在穿越火线中,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奏响了忠诚可靠、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凯歌。我们消防支队将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回报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领导对消防官兵的关心与厚爱,以优异的成绩为党的十八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