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河小学 方晓明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及两个偏旁,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

3、能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4、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 教学准备:

田字格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到森林里去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诗歌——《叶子的眼睛》。

2、板书课题,学生一齐书空。相机在田字格里教学生字“叶”,偏旁是“口”,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3、请学生读课题,说出自己的疑问。(叶子怎么会有眼睛呢?叶子的眼睛是什么啊?)

二、初读诗歌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出示词语,指读正音。

叶子 走进 高兴 雾气 阳光 脚步

露珠儿 迷迷蒙蒙 不小心 眨呀眨的

3、生字读音指导。

平舌音:走。

翘舌音:眨。

前鼻音:进、心。

后鼻音:兴、蒙、轻、灵。

在文中“的”“了”属于语气助词,要读轻声。

4、教师范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诗。指名试读,教师相机指导。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理解诗歌

全篇短诗一共有3句话。

1、学习第一句。

本句话是环境描写,刻画出一幅静谧的环境氛围,为下文“叶子的眼睛”的描写埋下伏笔。

“山上的早晨”,交代了时间(早晨)与地点(山上)。

“雾气还迷迷蒙蒙”,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有雾)与周围的环境(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

“很轻很轻”一词写出了阳光照射进森林是毫无知觉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的。同时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通过阳光很轻的脚步怕打扰森林的宁静,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样一种宁静的环境。

“不小心”是不是故意的意思,尽管阳光的脚步很轻很轻,可还是惊扰到了树叶,把它摇醒了。

2、学习第二、三句。

这两句话写出了被惊醒后叶子的形态。

“哇——

水灵灵,亮晶晶,

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

眨呀眨的,好像在说:

天亮了,真高兴!”

前一句话揭露出了谁是叶子的眼睛——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水灵灵,亮晶晶”这两个叠词形象地刻画出露珠亮丽的外在形态。后一句话将露珠赋予人物的动作(眨)与语言(说),从而使露珠的形象更加具体、灵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叶、还、就、走、进、心、高、兴。

上下结构的字:高、兴;

左右结构的字:叶、就;

半包围结构的字:还、进;

独体字:走、心。

2、指导书写生字。

还:书写时“辶”的捺画要长一些。

就:右半部分的“尤”要写得竖长一些,不要忘记最后一笔的点。

走:第三笔与第四笔都在竖中红上,注意不要连在一起写成一笔。

进:半包围里是“井”,不要写成“并”了。

心:第一笔是点,第二笔的竖弯钩起笔要写在第一笔的右上方位置。 高:中间的“口”要写得扁平一些,下框中的“口”不要写得太大。 兴:第三笔是点,不要写成撇;第六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是“十”,不是“土”。

3、老师带领学生书空生字,并理清笔顺记忆生字。

4、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指导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三、背诵指导

全诗有2个小节,共3句话。背诵时可以按照“森林中的情景”——“叶子的眼睛”的顺序进行记忆。其中“森林中的情景”部分可以按照空间顺序的转换:由雾的形态到阳光的神态描写进行记忆背诵。

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河小学 方晓明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及两个偏旁,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

3、能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4、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 教学准备:

田字格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到森林里去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诗歌——《叶子的眼睛》。

2、板书课题,学生一齐书空。相机在田字格里教学生字“叶”,偏旁是“口”,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3、请学生读课题,说出自己的疑问。(叶子怎么会有眼睛呢?叶子的眼睛是什么啊?)

二、初读诗歌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出示词语,指读正音。

叶子 走进 高兴 雾气 阳光 脚步

露珠儿 迷迷蒙蒙 不小心 眨呀眨的

3、生字读音指导。

平舌音:走。

翘舌音:眨。

前鼻音:进、心。

后鼻音:兴、蒙、轻、灵。

在文中“的”“了”属于语气助词,要读轻声。

4、教师范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诗。指名试读,教师相机指导。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理解诗歌

全篇短诗一共有3句话。

1、学习第一句。

本句话是环境描写,刻画出一幅静谧的环境氛围,为下文“叶子的眼睛”的描写埋下伏笔。

“山上的早晨”,交代了时间(早晨)与地点(山上)。

“雾气还迷迷蒙蒙”,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有雾)与周围的环境(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

“很轻很轻”一词写出了阳光照射进森林是毫无知觉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的。同时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通过阳光很轻的脚步怕打扰森林的宁静,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样一种宁静的环境。

“不小心”是不是故意的意思,尽管阳光的脚步很轻很轻,可还是惊扰到了树叶,把它摇醒了。

2、学习第二、三句。

这两句话写出了被惊醒后叶子的形态。

“哇——

水灵灵,亮晶晶,

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

眨呀眨的,好像在说:

天亮了,真高兴!”

前一句话揭露出了谁是叶子的眼睛——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水灵灵,亮晶晶”这两个叠词形象地刻画出露珠亮丽的外在形态。后一句话将露珠赋予人物的动作(眨)与语言(说),从而使露珠的形象更加具体、灵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叶、还、就、走、进、心、高、兴。

上下结构的字:高、兴;

左右结构的字:叶、就;

半包围结构的字:还、进;

独体字:走、心。

2、指导书写生字。

还:书写时“辶”的捺画要长一些。

就:右半部分的“尤”要写得竖长一些,不要忘记最后一笔的点。

走:第三笔与第四笔都在竖中红上,注意不要连在一起写成一笔。

进:半包围里是“井”,不要写成“并”了。

心:第一笔是点,第二笔的竖弯钩起笔要写在第一笔的右上方位置。 高:中间的“口”要写得扁平一些,下框中的“口”不要写得太大。 兴:第三笔是点,不要写成撇;第六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是“十”,不是“土”。

3、老师带领学生书空生字,并理清笔顺记忆生字。

4、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指导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三、背诵指导

全诗有2个小节,共3句话。背诵时可以按照“森林中的情景”——“叶子的眼睛”的顺序进行记忆。其中“森林中的情景”部分可以按照空间顺序的转换:由雾的形态到阳光的神态描写进行记忆背诵。


相关内容

  • 二年级语文下册 含羞草教案 沪教版
  • 含羞草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畏".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课文中的内容练习说话.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 3.懂得不能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

  • 2017新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 ...

  • 2017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
  •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葡萄沟]教案
  • 10 <葡萄沟>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11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目标:通过读文,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

  • 2017新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案 第8课<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 ...

  • 2017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公开课教案
  • 1 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杨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 ...

  • 2017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教案
  • 小青蛙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新笔画:斜钩. 2.自主积累词语,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写好4个字. 教学 ...

  • 2017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组词
  • 2017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 第一单元 识字 1 春夏秋冬 春(春日)(春节)(立春)(春天) 风(大风)(风雨)(风衣)(风车) 冬(冬天)(立冬)(冬月)(冬日) 雪(雪花)(雨雪)(风雪)(雪人) 花(花草)(花朵)(花生)(开花) 飞(飞虫)(飞机)(飞走)(飞天) 入(加入)(出入)( ...

  • [学练优]2015-2016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2)(新版)语文版
  •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的特殊历史. 2.体会诗人在离开北京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离开北京那一瞬间的感受. 难点:诗句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时数:一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