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箫声幽2012年第11期

  常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旧书虽念得不多,还知道些;西书了解不深,总也接触过。精神尚不贫乏,肉体未受虐待,经历更是非凡。我们的生活很丰富,其中有一项看来普通,现在却让人羡慕的,值得大书特书的,那就是,我们有兄弟姊妹。  传统文化讲五伦,其中之一是兄弟。常听见现在的中年人说,他们最羡慕别人有兄弟姊妹。想想我的童年,如果没有我的哥哥和弟弟,我将不会长成现在的我。  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大姐钟琏长我九岁,所以接触较少。哥哥钟辽长我四岁,弟弟钟越小我三岁,我整个的童年是和哥哥、弟弟一起度过的。抗战胜利,我们回到北平,回到白米斜街旧宅中,这座房屋是父母的惟一房产。有一间屋子堆满了东西,和走的时候完全一样。那时冬日取暖用很高的铁炉,称为洋炉子。烧硬煤,热力很大,便有炉挡,是洋铁皮做成的,从前常在上面烤衣服。我们看到那铁炉依旧,炉挡依旧。最有趣的是炉挡上面写了两行字,也赫然依旧。这两行字是:“立约人:冯钟辽、冯钟璞。只许她打他,不许他打她。”当时在场的人无不失笑。父亲说:“这是什么不平等条约!”那时哥哥已经去美国求学,那条约也因炉挡的启用擦去了,他没有再见到我们的不平等条约。  我已不记得怎么会立下了不平等条约,好像全无必要。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打过架。不过,这也是一种姿态。另有些事倒是历历如在目前。清华园乙所的住宅中有一间储藏室,靠东墙冬天常摆着几盆米酒,夏天常摆着两排西瓜。中间有一个小桌,孩子们有时在那里做些父母不鼓励的事。记得一天中午,趁父母午睡,哥哥在那里做“试验”,我在旁边看。他的试验是点一支蜡烛烧什么东西,试验目的我不明白。不久听见母亲说话。他急忙一口气噗地吹灭了蜡烛,烛泪溅在我身上。我还没有叫出来,他就捂住我的嘴,小声说:“带你去骑车。”于是我们从后门溜出。哥哥的自行车很小,前后轮都光秃秃没有挡泥板,但却是一辆正式的车。我总是坐在大梁上左顾右盼游览校园。哥哥知道我喜欢坐大梁,便用这“游览”换得我不揭发。那天的“试验”也就混过去了。  后来我要自己骑车了。我想那时的年纪不会超过九岁,大概是八岁。因为九岁那年夏天开始抗战,我们离开了清华园。我学会骑自行车完全是哥哥的力量。那时在清华园内甲乙丙三所之间有一个网球场,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打过网球,只在地上弹玻璃球。我在这场地上学骑自行车,用的是哥哥的那辆小车,我骑车,他在后面扶着座位跟着跑。头一天跑了几圈,第二天又跑了几圈。我忽然看见他不跟着车了,而是站在场地旁边笑。我本来骑得很平稳了,一见他没有扶,立刻觉得要摔倒,便大叫起来。哥哥跑过来扶住车,我跳下来,便捏紧拳头照他身上乱捶。他只是笑,说:“你不是会骑了吗?”  到昆明以后,哥哥上中学,我和小弟上小学。我们所上的南箐学校因为躲避日机的空袭,迁到昆明郊外岗头村,我们都住校。家还在城里,后来家迁到东郊龙泉镇,我们又在城里住校。不记得是怎么回事了,总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常在周末从乡下走进城,或从城里走到乡下,一次的距离大约是20里左右。我们三个人一路走一路说话,讲故事,猜谜语,对小说的回目,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讲自己创作的故事,轮流主讲。  我上联大附中时,一度在城里住校。那时联大附中没有宿舍,甚至没有校舍,都是趁别人不用教室时上课,有时就在室外树下上课。有一段时间,不知是借的哪里的一个大房间,大家打地铺。一次我生病了,别人都去上课,我昏昏沉沉地躺在空荡荡的大房间里。“妹。”是哥哥的声音,睁眼只见他蹲在我的“床”边。他送来一碗米线,碗里还有一个鸡蛋。  我家有一只铁箫。  那是真正的铁箫。一段顽铁,凿有七孔,拿着十分沉重,吹着却易发声。声音较竹箫厚实、悠远,如同哀怨的呜咽,又如同低沉的歌唱。听的人大概很难想像这声音发自一段顽铁。  铁质硬于石,箫声柔如水;铁不能弯,箫声曲折。顽铁自有了比干七窍之心,便将美好的声音送往晴空和月下,在松阴与竹影中飘荡,透入人的躯壳,然后把躯壳抛开了。  哦,还有个吹箫人呢,那吹箫人,在哪里?  吹箫人可以吹出不同的曲调,而铁箫只有一个。  是谁制作了这只铁箫,制作了这只可以从箫声和箫的本身引出许多联想的铁箫?那就是我的哥哥——冯钟辽。  箫属于中国文化,可以引起许多中国式的联想。都是陈货,也就不必说了。制箫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也许也曾有过铁箫,但是我不知道,只能说哥哥的这一只。铁箫既是乐器又可以做武器,我常想最好能有一位女侠,用的兵器是铁箫:抡圆了可以自卫救人,扫尽人间不平事;吹响了可以自娱娱人,此曲只应天上来。也许哪天真写出一篇没有武功的冒牌的武侠小说来。  在昆明时生活很艰难,最常用的乐器只是口琴。箫、笛虽也方便,却少人吹。母亲在乙所时便吹箫,到昆明后得了两只玉屏箫,声音很好。母亲时常吹奏的乐曲是《苏武牧羊》。哥哥制作铁箫便是受竹箫的启发,用一根现成的废铁管,根据一点点中学物理知识,钻几个洞,居然可以吹出曲调,大家都很高兴。我们就是这样因陋就简,在清苦的日子里,使得生活充实而丰富。  (孟祥玉选自《随笔》)

  常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旧书虽念得不多,还知道些;西书了解不深,总也接触过。精神尚不贫乏,肉体未受虐待,经历更是非凡。我们的生活很丰富,其中有一项看来普通,现在却让人羡慕的,值得大书特书的,那就是,我们有兄弟姊妹。  传统文化讲五伦,其中之一是兄弟。常听见现在的中年人说,他们最羡慕别人有兄弟姊妹。想想我的童年,如果没有我的哥哥和弟弟,我将不会长成现在的我。  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大姐钟琏长我九岁,所以接触较少。哥哥钟辽长我四岁,弟弟钟越小我三岁,我整个的童年是和哥哥、弟弟一起度过的。抗战胜利,我们回到北平,回到白米斜街旧宅中,这座房屋是父母的惟一房产。有一间屋子堆满了东西,和走的时候完全一样。那时冬日取暖用很高的铁炉,称为洋炉子。烧硬煤,热力很大,便有炉挡,是洋铁皮做成的,从前常在上面烤衣服。我们看到那铁炉依旧,炉挡依旧。最有趣的是炉挡上面写了两行字,也赫然依旧。这两行字是:“立约人:冯钟辽、冯钟璞。只许她打他,不许他打她。”当时在场的人无不失笑。父亲说:“这是什么不平等条约!”那时哥哥已经去美国求学,那条约也因炉挡的启用擦去了,他没有再见到我们的不平等条约。  我已不记得怎么会立下了不平等条约,好像全无必要。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打过架。不过,这也是一种姿态。另有些事倒是历历如在目前。清华园乙所的住宅中有一间储藏室,靠东墙冬天常摆着几盆米酒,夏天常摆着两排西瓜。中间有一个小桌,孩子们有时在那里做些父母不鼓励的事。记得一天中午,趁父母午睡,哥哥在那里做“试验”,我在旁边看。他的试验是点一支蜡烛烧什么东西,试验目的我不明白。不久听见母亲说话。他急忙一口气噗地吹灭了蜡烛,烛泪溅在我身上。我还没有叫出来,他就捂住我的嘴,小声说:“带你去骑车。”于是我们从后门溜出。哥哥的自行车很小,前后轮都光秃秃没有挡泥板,但却是一辆正式的车。我总是坐在大梁上左顾右盼游览校园。哥哥知道我喜欢坐大梁,便用这“游览”换得我不揭发。那天的“试验”也就混过去了。  后来我要自己骑车了。我想那时的年纪不会超过九岁,大概是八岁。因为九岁那年夏天开始抗战,我们离开了清华园。我学会骑自行车完全是哥哥的力量。那时在清华园内甲乙丙三所之间有一个网球场,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打过网球,只在地上弹玻璃球。我在这场地上学骑自行车,用的是哥哥的那辆小车,我骑车,他在后面扶着座位跟着跑。头一天跑了几圈,第二天又跑了几圈。我忽然看见他不跟着车了,而是站在场地旁边笑。我本来骑得很平稳了,一见他没有扶,立刻觉得要摔倒,便大叫起来。哥哥跑过来扶住车,我跳下来,便捏紧拳头照他身上乱捶。他只是笑,说:“你不是会骑了吗?”  到昆明以后,哥哥上中学,我和小弟上小学。我们所上的南箐学校因为躲避日机的空袭,迁到昆明郊外岗头村,我们都住校。家还在城里,后来家迁到东郊龙泉镇,我们又在城里住校。不记得是怎么回事了,总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常在周末从乡下走进城,或从城里走到乡下,一次的距离大约是20里左右。我们三个人一路走一路说话,讲故事,猜谜语,对小说的回目,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讲自己创作的故事,轮流主讲。  我上联大附中时,一度在城里住校。那时联大附中没有宿舍,甚至没有校舍,都是趁别人不用教室时上课,有时就在室外树下上课。有一段时间,不知是借的哪里的一个大房间,大家打地铺。一次我生病了,别人都去上课,我昏昏沉沉地躺在空荡荡的大房间里。“妹。”是哥哥的声音,睁眼只见他蹲在我的“床”边。他送来一碗米线,碗里还有一个鸡蛋。  我家有一只铁箫。  那是真正的铁箫。一段顽铁,凿有七孔,拿着十分沉重,吹着却易发声。声音较竹箫厚实、悠远,如同哀怨的呜咽,又如同低沉的歌唱。听的人大概很难想像这声音发自一段顽铁。  铁质硬于石,箫声柔如水;铁不能弯,箫声曲折。顽铁自有了比干七窍之心,便将美好的声音送往晴空和月下,在松阴与竹影中飘荡,透入人的躯壳,然后把躯壳抛开了。  哦,还有个吹箫人呢,那吹箫人,在哪里?  吹箫人可以吹出不同的曲调,而铁箫只有一个。  是谁制作了这只铁箫,制作了这只可以从箫声和箫的本身引出许多联想的铁箫?那就是我的哥哥——冯钟辽。  箫属于中国文化,可以引起许多中国式的联想。都是陈货,也就不必说了。制箫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也许也曾有过铁箫,但是我不知道,只能说哥哥的这一只。铁箫既是乐器又可以做武器,我常想最好能有一位女侠,用的兵器是铁箫:抡圆了可以自卫救人,扫尽人间不平事;吹响了可以自娱娱人,此曲只应天上来。也许哪天真写出一篇没有武功的冒牌的武侠小说来。  在昆明时生活很艰难,最常用的乐器只是口琴。箫、笛虽也方便,却少人吹。母亲在乙所时便吹箫,到昆明后得了两只玉屏箫,声音很好。母亲时常吹奏的乐曲是《苏武牧羊》。哥哥制作铁箫便是受竹箫的启发,用一根现成的废铁管,根据一点点中学物理知识,钻几个洞,居然可以吹出曲调,大家都很高兴。我们就是这样因陋就简,在清苦的日子里,使得生活充实而丰富。  (孟祥玉选自《随笔》)


相关内容

  • 铁箫声幽2012年第4期
  • 常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旧书虽念得不多,还知道些:西书了解不深,总也接触过.没有赶上裹小脚.穿耳朵:长达半尺的高跷似的高跟鞋还未兴起.精神尚不贫乏,肉体未受虐待,经历更是非凡.抗战那一段体会了人的高贵的品质.信念与坚忍:"文革"那一段阅尽了人性的狠毒与可悲.我们的生活很丰富,其 ...

  • 桃之夭夭2010年第9期
  • 很多年后,邓汉仪路过这里,看到"一倾城矣再倾国"的桃花夫人像,提笔写下: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王维却是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不远处的那棵海棠树下,传来了如耳语的箫声.箫声呜咽,缠绵在空气里,像一张网罩住了花园丛林深处的黑衣人.夫人,快走吧!一个瘦高的黑衣人抓住恍若未 ...

  • 庄子人生哲学矛盾解读_
  •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庄子>:胡仲平译注,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2月第2版. 2.<论语>:金良年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3.<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 4.<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 ...

  • [民间传说(四)]神马和白马寺乌鸡图
  • 神马和白马寺 保安三庄(今甘肃省积石山干河滩.梅坡.大墩三个保安族居住的村庄)紧靠着巍峨的积石山,积石山正对着保安三庄的一条谷壑叫崔家峡.在这里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流传着. 保安族是一个非常善良.勤劳.诚实而又充满爱的民族,他们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爱一切花草树木和动物.凡是在保安人的土地上飞的.跑的. ...

  • 浅析曹文轩_红瓦_中的人物心灵成长
  • QUNWENTIANDI 文艺评论 浅析曹文轩<红瓦>中的人物心灵成长 ■陶迥迥 摘要:<红瓦>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之一,它是童年的歌.少年的诗.青年的音乐.成年的话剧.它以一个叫林冰的中学生的视角,以油麻地为背景,诗意地描写了往昔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 ...

  •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情感的独白_绿色的箫声
  • 绿色,像拍岸惊涛般的绿色,在我入山的那一刹那,便迫不及待地淹没了我. 我在怒涛澎湃的绿海中挣扎着探出头来,惊喜莫名地看到了深浅有致的绿远远近近地渲染成一片片醉人的温柔,有一种绚烂到了极致的风采. 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位于四川西部. 就在这"太阳晒不着.暴雨淋不到.大风吹不进&quo ...

  • 一棵树的智慧
  • 一棵树的智慧 秦若水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 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 ...

  • 点滴到天明丨箫曲[听雨]
  • 听雨 如适逢甘霖喷洒,有<听雨>作伴,为之一快,酣畅淋漓. ▲箫:谭宝硕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天高云淡,夜凉如水,一轮明月,在空中缓缓穿行. 临江的堤岸,一去三四里 ...

  • 任杰论文[浅谈轻音乐的社会作用]
  •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浅谈钢琴轻音乐的社会作用 指导教师 迟冰 职称 副教授 学生姓名 任杰 学号 专 业 音乐表演 班级09级器乐一班 院 (系) 音乐学院 完成时间 2012年4月20日 浅谈钢琴轻音乐的社会作用 摘 要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今阶段,音乐已经成为仅次衣食住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