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总论 ................................................. 1 1.1概述................................................... 1 1.2评价依据 ............................................... 1 2.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 2 2.1加油站简介 ............................................. 2 2.2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表 .................................... 5 3.工艺流程 ............................................. 7 3.1加油站工艺流程简述 ..................................... 7 3.2汽车槽车卸油作业操作 .................................... 7 3.3加油操作 ............................................... 7 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8 4.1危险物质分析 ........................................... 8 4.1.1汽油 ............................................... 8 4.1.2柴油 .............................................. 12 4.2储存设施危险性分析 .................................... 14 4.3卸油、加油作业危险性分析 ............................... 14 4.4经营储存场所危险性分析 ................................. 15 4.5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15 4.6重大危险源辨识 ........................................ 16
5.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 17 6.安全评价现场检查...................................... 17 6.1被评价单位必要条件检查 ................................. 17 6.2加油站安全检查 ........................................ 18 7.评价结果分析 ......................................... 27 7.1 安全管理单元 .......................................... 27 7.2 防火距离单元 .......................................... 27 7.3 加油站场及站房单元 .................................... 27 7.4油罐区单元 ............................................ 27 7.5 加油卸油工艺单元 ...................................... 28 7.6 电气设施单元 .......................................... 28 7.7 消防单元.............................................. 28 8. 补充的安全建议 ...................................... 28 9.评价结论............................................ 30 附录:
(1)委托书 (2)营业执照
(3)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4)消防检查意见书 (5)土地使用证
(6)防雷防静电检验报告
(7)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1.总论
1.1概述
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和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有关规定精神,定边县永华加油站委托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国家级安评资质单位,证书号 APJ-(国)-0157-2006)对该加油站进行安全评价。
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作了初步审查后接受委托,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等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了专项评价。
1.2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 (5)《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通知》(安监管二字[2003]38号)
(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7)《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8)《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1994年4月10日发布) (9)《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
(10)《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建筑灭火器材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7)《安全标志 》(GB2894—1996)
(18)《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625-2000) (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2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2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2.1加油站简介
定边县永华加油站位于定边县红柳沟镇,建于1999年11月。2008年该站进行了局部改造,将靠近站房的2台加油机予以撤除。安全评价组现场勘察时,该站目前共有加油机4台,埋地卧式储油罐5个。据加油站负责人介绍该站埋地储罐中15m3汽油储罐2个, 12 m3、15m3和20 m3柴油储罐各1个,总库容为53.5m3(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总容积),为三级加油站。
该站加油机东距乡镇道路大于6m,其余三侧站外均为空地,外部距离满足安全要求。
加油站现有职工6人,全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其中加油站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分别参加了榆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并通过考核,具备任职资格。
站内配备的消防器材和安全设施主要有:35公斤干粉灭火器2具,8公斤干粉灭火器4具,灭火毯2条,消防锹2把,消防桶2个,消防砂2 m3,消防安全经榆林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检查符合消防安全条件。防雷、防静电设施良好,并通过榆林市防雷中心定边检测所检测,检测结果合格。
该加油站自成立以来,注重以安全求生存,建立、健全了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各岗位安全职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制度、规范和要求。在日常的经营环节中,严格按照规范经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2.2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表
表2-1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
3.工艺流程
3.1加油站工艺流程简述
汽(柴)油由专用汽车槽车运至站内卸油车位,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利用液位差通过卸油胶管贮入相对应的储油罐内。售油时由管道经过税控燃油一体加油机计量后注入汽车油箱内。
储油罐加油机加油车辆
3.2汽车槽车卸油作业操作
汽车槽车将汽(柴)油运入加油站内卸油车位,首先手闸制动停车熄火,按规定时间静置并在车轮下垫好防滑垫木,检查车辆和罐区无消防安全隐患,无关人员离开卸油现场,由卸油操作人员备好消防灭火器材,接好防静电接地线和卸油管线,然后打开汽车槽车后边的手动出油阀,利用液位压力差使油品经过卸油管线流入相应的储油罐内。如果罐内有效容量小于槽车内油量,由量油孔监测储罐内液位上升情况,防止油品溢出,严禁过量储存。卸油完毕后,拆下卸油管线和静电接地线,待罐区油蒸汽消失后油罐车才可发动离开。如遇雷雨天气或附近有危险源及危险因素存在时不得进行卸油作业。
3.3加油操作
当汽车驶入加油站时,由加油站内员工引导车辆至所需要的加油位停泊准备加油,加油员首先礼貌提示司机将车熄火,司乘人员不得抽烟,并察看
车上有无火源等危险因素。在确定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询问所加油品种、数量,然后打开汽车油箱盖,将枪口小心插入油箱内,不得碰撞油箱口,启动加油机进行加油作业,同时注意油料的外溢,待加油结束后,将油箱盖盖好,加油枪复位,即完成加油作业。
定边县永华加油站采用了税控燃油一体加油机,目前其结构合理、性能稳定、防爆指标得到国家认证。
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1危险物质分析
汽油、柴油属易燃液体,在卸油、储存、加油过程中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存储这些物质的储罐、管道也有发生爆炸危险;汽油、柴油还具有一定的毒性,接触人员有发生中毒的可能。 4.1.1汽油
a.标识 中文名:汽油
英文名:Gasoline;Petrol 分子式: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CAS号:8006-61-9 UN编号:1203 危险货物编号:31001 b.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器零件的去污剂。
熔点(℃):<-60
沸点(℃):40~200
相对密度(水=1): 0.70-0.79
相对密度(空气=1): 3.5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c.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50
引燃温度(℃): 415~530
建规火险分级:甲类
爆炸上限(V%):6.0
爆炸下限(V%):1.3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d.包装与运输
危险性类别: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I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e.毒性及健康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WAC 300mg/m3[溶剂汽油]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毒性:LD50 67000mg/kg(小鼠经口)
LC50 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
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f.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g.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保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耐油手套。
h.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1.2柴油
a.标识
中文名:柴油
英文名:Diesel oil;Diesel fuel
危险货物编号:33648
b.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熔点(℃):-18
沸点(℃):282~338
相对密度(水=1):0.87~0.9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c.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 55
建规火险分级:乙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氧化剂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
d.包装与运输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密闭运输、防止曝晒、勿与氧化剂混装混运。
e.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毒性:具有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头痛。
f.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污染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就医。
g.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防护,特殊情况下,佩戴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保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h.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堵漏。禁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沟等受限制空间。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至空旷处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4.2储存设施危险性分析
该加油站储油设施有15m3埋地卧式汽油储罐2个,12 m3、15m3和20 m3埋地卧式柴油罐各1个,总库容为53.5m3(柴油容积折半计入总容积)。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的规定,该加油站属于三级加油站。
储油罐的主要危险性是由于油罐系统的罐体、管道、阀门等损坏或仪表失灵导致油料泄露,遇明火、电火花或高热发生火灾事故。当油料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及其他热源会引起爆炸起火,也可能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如卸油速度过快、阀门开关错误等原因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汽油属挥发性极强的易燃液体,其10%的蒸发温度不大于70℃,柴油也有一定的挥发性,其储存于储罐、管道中如受高热会使容器内压增大,如内压超出容器耐受压力,可能导致容器、管道爆炸。
4.3卸油、加油作业危险性分析
汽油属易燃液体,其引燃温度为415~530℃,明火、高热、静电都可能致其燃烧。在卸油、加油时如遇明火、高热或卸油、加油流速(应不超过3m/s)
过高可能造成静电集聚,导致燃烧爆炸;还有在给汽车加注油品时,车辆未熄火或存在安全隐患时也会导致燃烧爆炸。
4.4经营储存场所危险性分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汽油按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1999年版])的规定,汽油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B类,其爆炸极限为1.3%~6.0%。易燃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汽油的挥发性更强,所以经营汽油、柴油的场所容易蒸发有大量的易燃液体蒸汽,并在空气中弥漫。高挥发性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时,遇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4.5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其他伤害主要包括:电气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空坠落伤害等。加油站的电气伤害主要是电气设备及线路有破损造成漏电或保护接地装置失效,人触及带电体时,有发生触电的危险。机械伤害主要存在电气线路和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大意,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械被人突然启动等,都可能造成人员的碰、撞、压伤伤害等事故。车辆伤害主要存在于进出站内的加油车辆和送油品的油罐槽车,所以应提醒司乘人员进出站内时,严格遵守站内的安全规定,并设置明显的警示牌,从而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加油站雨棚电气线路的检修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在作业时必须配备必要的高空作业安全装备如安全绳等劳动防护用品。
4.6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
重大危险源是指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规定的临界量,即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
(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 Q2+…qn/Qn≥1 (1)
式中 q1, q2 ,…,qn—每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存量,t;
Q1 ,Q2 ,…,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
目前该加油站的储油总量为77m3,其中汽油储油容量为30m3,柴油储油容量为47m3。汽油相对密度(水=1)为:0.70~0.79,取中间值0.75; 柴油相对密度(水=1)为:0.87~0.9,取中间值0.88。加油站油罐的储量一般按照油罐总容量的85%储存。因此,计算得该加油站的汽油储量为19t,柴油储量为35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2004]56号)中规定汽油在储灌区的储存临界量为20t,柴油储存临界量为100 t。
19/20+ 35/100=1.3>1
显然该加油站的储油区属于重大危险源。所以在以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确保加油站安全。
5.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加油站的经营范围、站场情况以及目前安全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等,结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把该站划分为以下7个单元:安全管理单元、防火距离单元、加油站场及站房单元、油罐区单元、加油卸油工艺单元、电气设施单元、消防单元进行评价。采用安全检查表作为评价方法。
6.安全评价现场检查
6.1被评价单位必要条件检查
表6-1 被评价单位必要条件检查表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已经到期,现以被当地主管部门收回。
6.2加油站安全检查
表6-2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
注:
1. 类别栏标注“A”的,属否决项;类别栏标注“B”的,属非否决项。
2. 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全部合格。 3. 基本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5项(含项)以内不合格,并且不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
4. 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有1项决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超过5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未超过5项不合格、但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
根据加油站的现场检查情况,结合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评价结果分析
7.1 安全管理单元
定边县永华加油站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配备有安全管理人员,并已取得任职资格证;有兼职消防队伍;且各项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
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2 防火距离单元
该站的各种防火距离满足规范的要求。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3 加油站场及站房单元
该站的加油站场、站房的耐火等级及配套设施的防火要求符合相关规定。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4油罐区单元
该站共有埋地卧式储油罐5个,其中15m3汽油罐2个,12 m3、15m3
和20 m3柴油储罐各1个,总库容为53.5m3(柴油容积折半计入总容积),
为三级加油站。
该加油站的油罐区储油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而且基本能够能严格进行罐区管理,相应的制度比较完善。消防器材的配置及罐区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措施都比较到位。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5 加油卸油工艺单元
该站加油、卸油过程均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岗位职责,能保证加油和卸油过程的安全。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6 电气设施单元
该站配电间、电线线路、电气设施设备的设置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7 消防单元
该站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完善,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合格,相关的消防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符合有关的规定。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8. 补充的安全建议
加油站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电气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空坠落伤害等,加油站应结合实际情况,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根据对加油站的评价分析,其平面布置、安全管理基本符合安全要求,但为了提高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加油站的持续安全生产,特补充以下安全建议:
(1)加强对加油站的动火管理,对于来往的加油车辆要求减速慢行,在加油时应熄火,进场人员禁止吸烟,并杜绝一切形式的火源。
(2)加强对储油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检测,加强夜间巡查,防止油品的泄漏和被偷盗及破坏事故的发生。
(3)要继续健全各项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同时要求员工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
(4)加油站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加油站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并持证上岗。
(5)对于消防设备、避雷装置等,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失效设备要及时更新。对其他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执行,确保维护、保养、检修安全。
(6)应定期对站区的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使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冷静对待,及时有效的处理,减少损失;并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7)加油站应时刻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确保加油站外部距离符合安全要求。
9.评价结论
根据对定边县永华加油站的分析评价,其安全设施及安全技术措施达到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要求,认定该单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可以申请换证。
目录
1.总论 ................................................. 1 1.1概述................................................... 1 1.2评价依据 ............................................... 1 2.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 2 2.1加油站简介 ............................................. 2 2.2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表 .................................... 5 3.工艺流程 ............................................. 7 3.1加油站工艺流程简述 ..................................... 7 3.2汽车槽车卸油作业操作 .................................... 7 3.3加油操作 ............................................... 7 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8 4.1危险物质分析 ........................................... 8 4.1.1汽油 ............................................... 8 4.1.2柴油 .............................................. 12 4.2储存设施危险性分析 .................................... 14 4.3卸油、加油作业危险性分析 ............................... 14 4.4经营储存场所危险性分析 ................................. 15 4.5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15 4.6重大危险源辨识 ........................................ 16
5.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 17 6.安全评价现场检查...................................... 17 6.1被评价单位必要条件检查 ................................. 17 6.2加油站安全检查 ........................................ 18 7.评价结果分析 ......................................... 27 7.1 安全管理单元 .......................................... 27 7.2 防火距离单元 .......................................... 27 7.3 加油站场及站房单元 .................................... 27 7.4油罐区单元 ............................................ 27 7.5 加油卸油工艺单元 ...................................... 28 7.6 电气设施单元 .......................................... 28 7.7 消防单元.............................................. 28 8. 补充的安全建议 ...................................... 28 9.评价结论............................................ 30 附录:
(1)委托书 (2)营业执照
(3)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4)消防检查意见书 (5)土地使用证
(6)防雷防静电检验报告
(7)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1.总论
1.1概述
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和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有关规定精神,定边县永华加油站委托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国家级安评资质单位,证书号 APJ-(国)-0157-2006)对该加油站进行安全评价。
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作了初步审查后接受委托,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等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了专项评价。
1.2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 (5)《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通知》(安监管二字[2003]38号)
(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7)《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8)《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1994年4月10日发布) (9)《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
(10)《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建筑灭火器材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7)《安全标志 》(GB2894—1996)
(18)《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625-2000) (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2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2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2.1加油站简介
定边县永华加油站位于定边县红柳沟镇,建于1999年11月。2008年该站进行了局部改造,将靠近站房的2台加油机予以撤除。安全评价组现场勘察时,该站目前共有加油机4台,埋地卧式储油罐5个。据加油站负责人介绍该站埋地储罐中15m3汽油储罐2个, 12 m3、15m3和20 m3柴油储罐各1个,总库容为53.5m3(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总容积),为三级加油站。
该站加油机东距乡镇道路大于6m,其余三侧站外均为空地,外部距离满足安全要求。
加油站现有职工6人,全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其中加油站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分别参加了榆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并通过考核,具备任职资格。
站内配备的消防器材和安全设施主要有:35公斤干粉灭火器2具,8公斤干粉灭火器4具,灭火毯2条,消防锹2把,消防桶2个,消防砂2 m3,消防安全经榆林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检查符合消防安全条件。防雷、防静电设施良好,并通过榆林市防雷中心定边检测所检测,检测结果合格。
该加油站自成立以来,注重以安全求生存,建立、健全了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各岗位安全职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制度、规范和要求。在日常的经营环节中,严格按照规范经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2.2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表
表2-1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
3.工艺流程
3.1加油站工艺流程简述
汽(柴)油由专用汽车槽车运至站内卸油车位,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利用液位差通过卸油胶管贮入相对应的储油罐内。售油时由管道经过税控燃油一体加油机计量后注入汽车油箱内。
储油罐加油机加油车辆
3.2汽车槽车卸油作业操作
汽车槽车将汽(柴)油运入加油站内卸油车位,首先手闸制动停车熄火,按规定时间静置并在车轮下垫好防滑垫木,检查车辆和罐区无消防安全隐患,无关人员离开卸油现场,由卸油操作人员备好消防灭火器材,接好防静电接地线和卸油管线,然后打开汽车槽车后边的手动出油阀,利用液位压力差使油品经过卸油管线流入相应的储油罐内。如果罐内有效容量小于槽车内油量,由量油孔监测储罐内液位上升情况,防止油品溢出,严禁过量储存。卸油完毕后,拆下卸油管线和静电接地线,待罐区油蒸汽消失后油罐车才可发动离开。如遇雷雨天气或附近有危险源及危险因素存在时不得进行卸油作业。
3.3加油操作
当汽车驶入加油站时,由加油站内员工引导车辆至所需要的加油位停泊准备加油,加油员首先礼貌提示司机将车熄火,司乘人员不得抽烟,并察看
车上有无火源等危险因素。在确定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询问所加油品种、数量,然后打开汽车油箱盖,将枪口小心插入油箱内,不得碰撞油箱口,启动加油机进行加油作业,同时注意油料的外溢,待加油结束后,将油箱盖盖好,加油枪复位,即完成加油作业。
定边县永华加油站采用了税控燃油一体加油机,目前其结构合理、性能稳定、防爆指标得到国家认证。
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1危险物质分析
汽油、柴油属易燃液体,在卸油、储存、加油过程中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存储这些物质的储罐、管道也有发生爆炸危险;汽油、柴油还具有一定的毒性,接触人员有发生中毒的可能。 4.1.1汽油
a.标识 中文名:汽油
英文名:Gasoline;Petrol 分子式: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CAS号:8006-61-9 UN编号:1203 危险货物编号:31001 b.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器零件的去污剂。
熔点(℃):<-60
沸点(℃):40~200
相对密度(水=1): 0.70-0.79
相对密度(空气=1): 3.5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c.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50
引燃温度(℃): 415~530
建规火险分级:甲类
爆炸上限(V%):6.0
爆炸下限(V%):1.3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d.包装与运输
危险性类别: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I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e.毒性及健康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WAC 300mg/m3[溶剂汽油]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毒性:LD50 67000mg/kg(小鼠经口)
LC50 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
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f.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g.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保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耐油手套。
h.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1.2柴油
a.标识
中文名:柴油
英文名:Diesel oil;Diesel fuel
危险货物编号:33648
b.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熔点(℃):-18
沸点(℃):282~338
相对密度(水=1):0.87~0.9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c.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 55
建规火险分级:乙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氧化剂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
d.包装与运输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密闭运输、防止曝晒、勿与氧化剂混装混运。
e.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毒性:具有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头痛。
f.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污染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就医。
g.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防护,特殊情况下,佩戴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保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h.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堵漏。禁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沟等受限制空间。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至空旷处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4.2储存设施危险性分析
该加油站储油设施有15m3埋地卧式汽油储罐2个,12 m3、15m3和20 m3埋地卧式柴油罐各1个,总库容为53.5m3(柴油容积折半计入总容积)。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的规定,该加油站属于三级加油站。
储油罐的主要危险性是由于油罐系统的罐体、管道、阀门等损坏或仪表失灵导致油料泄露,遇明火、电火花或高热发生火灾事故。当油料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及其他热源会引起爆炸起火,也可能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如卸油速度过快、阀门开关错误等原因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汽油属挥发性极强的易燃液体,其10%的蒸发温度不大于70℃,柴油也有一定的挥发性,其储存于储罐、管道中如受高热会使容器内压增大,如内压超出容器耐受压力,可能导致容器、管道爆炸。
4.3卸油、加油作业危险性分析
汽油属易燃液体,其引燃温度为415~530℃,明火、高热、静电都可能致其燃烧。在卸油、加油时如遇明火、高热或卸油、加油流速(应不超过3m/s)
过高可能造成静电集聚,导致燃烧爆炸;还有在给汽车加注油品时,车辆未熄火或存在安全隐患时也会导致燃烧爆炸。
4.4经营储存场所危险性分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汽油按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1999年版])的规定,汽油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B类,其爆炸极限为1.3%~6.0%。易燃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汽油的挥发性更强,所以经营汽油、柴油的场所容易蒸发有大量的易燃液体蒸汽,并在空气中弥漫。高挥发性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时,遇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4.5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其他伤害主要包括:电气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空坠落伤害等。加油站的电气伤害主要是电气设备及线路有破损造成漏电或保护接地装置失效,人触及带电体时,有发生触电的危险。机械伤害主要存在电气线路和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大意,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械被人突然启动等,都可能造成人员的碰、撞、压伤伤害等事故。车辆伤害主要存在于进出站内的加油车辆和送油品的油罐槽车,所以应提醒司乘人员进出站内时,严格遵守站内的安全规定,并设置明显的警示牌,从而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加油站雨棚电气线路的检修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在作业时必须配备必要的高空作业安全装备如安全绳等劳动防护用品。
4.6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
重大危险源是指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规定的临界量,即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
(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 Q2+…qn/Qn≥1 (1)
式中 q1, q2 ,…,qn—每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存量,t;
Q1 ,Q2 ,…,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
目前该加油站的储油总量为77m3,其中汽油储油容量为30m3,柴油储油容量为47m3。汽油相对密度(水=1)为:0.70~0.79,取中间值0.75; 柴油相对密度(水=1)为:0.87~0.9,取中间值0.88。加油站油罐的储量一般按照油罐总容量的85%储存。因此,计算得该加油站的汽油储量为19t,柴油储量为35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2004]56号)中规定汽油在储灌区的储存临界量为20t,柴油储存临界量为100 t。
19/20+ 35/100=1.3>1
显然该加油站的储油区属于重大危险源。所以在以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确保加油站安全。
5.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加油站的经营范围、站场情况以及目前安全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等,结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把该站划分为以下7个单元:安全管理单元、防火距离单元、加油站场及站房单元、油罐区单元、加油卸油工艺单元、电气设施单元、消防单元进行评价。采用安全检查表作为评价方法。
6.安全评价现场检查
6.1被评价单位必要条件检查
表6-1 被评价单位必要条件检查表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已经到期,现以被当地主管部门收回。
6.2加油站安全检查
表6-2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
注:
1. 类别栏标注“A”的,属否决项;类别栏标注“B”的,属非否决项。
2. 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全部合格。 3. 基本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5项(含项)以内不合格,并且不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
4. 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有1项决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超过5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未超过5项不合格、但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
根据加油站的现场检查情况,结合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评价结果分析
7.1 安全管理单元
定边县永华加油站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配备有安全管理人员,并已取得任职资格证;有兼职消防队伍;且各项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
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2 防火距离单元
该站的各种防火距离满足规范的要求。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3 加油站场及站房单元
该站的加油站场、站房的耐火等级及配套设施的防火要求符合相关规定。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4油罐区单元
该站共有埋地卧式储油罐5个,其中15m3汽油罐2个,12 m3、15m3
和20 m3柴油储罐各1个,总库容为53.5m3(柴油容积折半计入总容积),
为三级加油站。
该加油站的油罐区储油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而且基本能够能严格进行罐区管理,相应的制度比较完善。消防器材的配置及罐区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措施都比较到位。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5 加油卸油工艺单元
该站加油、卸油过程均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岗位职责,能保证加油和卸油过程的安全。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6 电气设施单元
该站配电间、电线线路、电气设施设备的设置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7.7 消防单元
该站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完善,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合格,相关的消防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符合有关的规定。
现场检查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8. 补充的安全建议
加油站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电气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空坠落伤害等,加油站应结合实际情况,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根据对加油站的评价分析,其平面布置、安全管理基本符合安全要求,但为了提高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加油站的持续安全生产,特补充以下安全建议:
(1)加强对加油站的动火管理,对于来往的加油车辆要求减速慢行,在加油时应熄火,进场人员禁止吸烟,并杜绝一切形式的火源。
(2)加强对储油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检测,加强夜间巡查,防止油品的泄漏和被偷盗及破坏事故的发生。
(3)要继续健全各项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同时要求员工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
(4)加油站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加油站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并持证上岗。
(5)对于消防设备、避雷装置等,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失效设备要及时更新。对其他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执行,确保维护、保养、检修安全。
(6)应定期对站区的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使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冷静对待,及时有效的处理,减少损失;并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7)加油站应时刻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确保加油站外部距离符合安全要求。
9.评价结论
根据对定边县永华加油站的分析评价,其安全设施及安全技术措施达到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要求,认定该单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可以申请换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