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上下水及移墩操作规程

生产部

船舶上下水及移墩操作规程

1 下水方式

本公司船舶落墩、移船及下水均采用气囊下水方式。

2 下水前准备

2.1 船舶

2.1.1船舶水线以下工程全部结束,尤其是水线以下的开口处工程及安装的设备、阀件等必须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

2.1.2 船底板和所有附件及补焊、焊瘤、焊疤等均应磨平。

2.1.3船体外板上焊缝(修船时为新增焊缝) 经检验合格,并经过密性试验。

2.1.4 船舶主尺度测量完毕,载重水线标志经检验合格。

2.15 船体外板油漆结束。

2.2 坡道

2.2.1气囊从船台经过坡道滚动的道路应清洁 无铁钉等尖锐硬物。

2.2.2坡道应平整. 左右水平度不得大于80mm. 地面的凹穴应填平. 且地面承载能力应相对均匀。

2.2.3坡道可以为泥地、沙土地、沙地或水泥地,但其承压力应大于使用气囊的工作压力的两倍以上。

2.2.4 坡道坡度应根据下水船舶的大小确定,一般应不大于1/7。坡道全长范围内可由斜线、圆弧线等多种组合. 但气囊在最低工作高度时船底不应触及地面。

2.2.5坡道在水中应保持一定长度。

2.3 气囊

2.3.1气囊每次被用于船舶下水(上排亦同) 前应作无载充气试验,充气压力取该直径气囊工作压力的1.25倍。

2.3.2 气囊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作业使用。

2.4 绞车

2.4.1 一般选用低速绞车,其放缆速度为9~13m/min,

2.4.2 在钢丝绳牵引力控制下,船舶移动速度不得大于6m/min,对于自重小于200t 的船舶,移船速度可适当增加。

2.4.3钢丝绳必须经常检查. 定期更换。

2.5 空气压缩机

2.5.1根据所需下水用气囊的总容量和充气的时间以及压力要求,选择空气压缩机型号.

2.5.2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应安装可调节的限压阀。

3. 落墩操作规程

3.1船舶按计算要求逐一填入气囊后立即适当充气,当船底离开墩木起应从舯部向艏、艉逐步拆墩木。

3.2当船艏艉端的线型很尖瘦时,气囊与船底接触面积很小,应将气

囊位置前移,取有利位置。

3.3当船舶娓端底部离基线较高时,气囊工作高度过大,使其抬撬力减小太多,就应考虑将起重气囊前移使抬撬力矩加大。

3.4当全部滚气囊填人并已拆除全部墩木后,调整气囊内压力使船舶降至滚气囊滚动工作高度。

3.5修造船时,若船舶基线离地面较高,可以建立临时中间平台. 落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气囊在中间平台上工作. 将船舶先从高墩落到低墩位置,然后拆掉中间平台. 再拆除全部墩木。

4下水操作规程

4.1清除船底下以及移船经过的所有场地上的一切杂物和影响、阻碍气囊滚动的障碍。

4.2 系船绳索将纹车动滑轮组系住。系船绳索应满足牵引力要求,并必须从艏部引入,捆绑在带缆桩等强力构件上,必要时还可捆绑部分或全船船体。

4.3 将船底下的墩木全部拆除,并按计算要求的间距填入气囊,最后使船舶重量全部承压于气囊上。

4.4随船下水的工作人员上船完毕,移去梯子、引桥等。

4.5 启动绞车,放出钢丝绳,使船舶借助滚动气囊的滚动向水域移动。

4.6 根据水域及坡道条件选择快速入水还是继续在绞车控制下入水。

4.7将船舶拖靠码头。

4.8 回收所有气囊。

4.9测量船舶舶舰吃水,井检查各舱有无漏水。

5移船操作规程

5.1气囊在船底下应尽量单排摆放,气囊轴向中心线应垂直于移船方向。气囊囊头伸出舷侧不宜 过长。对方形系数较小的拖轮、渔船等船舶. 为了移船过程中有良好的稳性,气囊囊头必须伸出舷侧,每侧伸出长度应略大于气囊直径。

5.2对宽体船舶. 允许气囊双排摆放,两排气囊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5m 的间距。

5.3移船时,气囊工作高度应尽量降低,在保证舵、艉柱和螺旋桨等突出体不着地的前提下,一般不宜超过0.3m,

5.4 平地移船时,艏艉部用绞车同步拉放到斜坡时,艉部可不用绞车拉,仅由艏部绞车放缆。

6. 人水方式的选择和保护措施

6.1入水方式的选择

6.1.1计算船舶从水道开始自由滑行所需距离。如果水域不能满足此要求,则船舶应继续在绞车控制下以相同的速度缓慢人水

6.2 艉弯(仰倾) 现象的防止和保护

6.2.1根据船舶的具体情况,可在舶部加以压载,以减小艉弯力矩。

6.2.2 产生艉弯时。船底下受压最大的一只气囊应校核其强度,必要时应选用高压气囊。

6.3 艉上浮后艏部保护

艉上浮后,舷柱下应适当增加气囊数量,使该处气囊间距减小,使多只气囊同时承载. 必要时该处可选用高压气囊,以确保舶部安全。

7安全保障

7.1绞车钢丝绳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更换。绞车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在船舶移动过程中,气囊应不断填入,必要时可停车填入。停车必须缓慢,以减少因突然停车对钢丝绳引起较大冲击力,

7.2 落墩时,在同一横剖面上应先拆中间部分墩木,然后向两舷拆,拆最后一只墩时,施工人员应在舷侧外进行,严禁人员再进入船底。在靠舷侧处应安放部分松动的硬墩,待移船前最后时刻拆除。

7.3 落墩过程应减少船舶对船底下气囊的突然冲击.

7.4施工人员应了解气囊的使用性能,充气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气囊嘴的侧面。

7.5 移船过程以及入水阶段,均应保证船舶的横稳性。

7.6对尖瘦船舶,在其艏艉部可加托架。

云阳渝鑫船务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部

船舶上下水及移墩操作规程

1 下水方式

本公司船舶落墩、移船及下水均采用气囊下水方式。

2 下水前准备

2.1 船舶

2.1.1船舶水线以下工程全部结束,尤其是水线以下的开口处工程及安装的设备、阀件等必须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

2.1.2 船底板和所有附件及补焊、焊瘤、焊疤等均应磨平。

2.1.3船体外板上焊缝(修船时为新增焊缝) 经检验合格,并经过密性试验。

2.1.4 船舶主尺度测量完毕,载重水线标志经检验合格。

2.15 船体外板油漆结束。

2.2 坡道

2.2.1气囊从船台经过坡道滚动的道路应清洁 无铁钉等尖锐硬物。

2.2.2坡道应平整. 左右水平度不得大于80mm. 地面的凹穴应填平. 且地面承载能力应相对均匀。

2.2.3坡道可以为泥地、沙土地、沙地或水泥地,但其承压力应大于使用气囊的工作压力的两倍以上。

2.2.4 坡道坡度应根据下水船舶的大小确定,一般应不大于1/7。坡道全长范围内可由斜线、圆弧线等多种组合. 但气囊在最低工作高度时船底不应触及地面。

2.2.5坡道在水中应保持一定长度。

2.3 气囊

2.3.1气囊每次被用于船舶下水(上排亦同) 前应作无载充气试验,充气压力取该直径气囊工作压力的1.25倍。

2.3.2 气囊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作业使用。

2.4 绞车

2.4.1 一般选用低速绞车,其放缆速度为9~13m/min,

2.4.2 在钢丝绳牵引力控制下,船舶移动速度不得大于6m/min,对于自重小于200t 的船舶,移船速度可适当增加。

2.4.3钢丝绳必须经常检查. 定期更换。

2.5 空气压缩机

2.5.1根据所需下水用气囊的总容量和充气的时间以及压力要求,选择空气压缩机型号.

2.5.2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应安装可调节的限压阀。

3. 落墩操作规程

3.1船舶按计算要求逐一填入气囊后立即适当充气,当船底离开墩木起应从舯部向艏、艉逐步拆墩木。

3.2当船艏艉端的线型很尖瘦时,气囊与船底接触面积很小,应将气

囊位置前移,取有利位置。

3.3当船舶娓端底部离基线较高时,气囊工作高度过大,使其抬撬力减小太多,就应考虑将起重气囊前移使抬撬力矩加大。

3.4当全部滚气囊填人并已拆除全部墩木后,调整气囊内压力使船舶降至滚气囊滚动工作高度。

3.5修造船时,若船舶基线离地面较高,可以建立临时中间平台. 落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气囊在中间平台上工作. 将船舶先从高墩落到低墩位置,然后拆掉中间平台. 再拆除全部墩木。

4下水操作规程

4.1清除船底下以及移船经过的所有场地上的一切杂物和影响、阻碍气囊滚动的障碍。

4.2 系船绳索将纹车动滑轮组系住。系船绳索应满足牵引力要求,并必须从艏部引入,捆绑在带缆桩等强力构件上,必要时还可捆绑部分或全船船体。

4.3 将船底下的墩木全部拆除,并按计算要求的间距填入气囊,最后使船舶重量全部承压于气囊上。

4.4随船下水的工作人员上船完毕,移去梯子、引桥等。

4.5 启动绞车,放出钢丝绳,使船舶借助滚动气囊的滚动向水域移动。

4.6 根据水域及坡道条件选择快速入水还是继续在绞车控制下入水。

4.7将船舶拖靠码头。

4.8 回收所有气囊。

4.9测量船舶舶舰吃水,井检查各舱有无漏水。

5移船操作规程

5.1气囊在船底下应尽量单排摆放,气囊轴向中心线应垂直于移船方向。气囊囊头伸出舷侧不宜 过长。对方形系数较小的拖轮、渔船等船舶. 为了移船过程中有良好的稳性,气囊囊头必须伸出舷侧,每侧伸出长度应略大于气囊直径。

5.2对宽体船舶. 允许气囊双排摆放,两排气囊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5m 的间距。

5.3移船时,气囊工作高度应尽量降低,在保证舵、艉柱和螺旋桨等突出体不着地的前提下,一般不宜超过0.3m,

5.4 平地移船时,艏艉部用绞车同步拉放到斜坡时,艉部可不用绞车拉,仅由艏部绞车放缆。

6. 人水方式的选择和保护措施

6.1入水方式的选择

6.1.1计算船舶从水道开始自由滑行所需距离。如果水域不能满足此要求,则船舶应继续在绞车控制下以相同的速度缓慢人水

6.2 艉弯(仰倾) 现象的防止和保护

6.2.1根据船舶的具体情况,可在舶部加以压载,以减小艉弯力矩。

6.2.2 产生艉弯时。船底下受压最大的一只气囊应校核其强度,必要时应选用高压气囊。

6.3 艉上浮后艏部保护

艉上浮后,舷柱下应适当增加气囊数量,使该处气囊间距减小,使多只气囊同时承载. 必要时该处可选用高压气囊,以确保舶部安全。

7安全保障

7.1绞车钢丝绳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更换。绞车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在船舶移动过程中,气囊应不断填入,必要时可停车填入。停车必须缓慢,以减少因突然停车对钢丝绳引起较大冲击力,

7.2 落墩时,在同一横剖面上应先拆中间部分墩木,然后向两舷拆,拆最后一只墩时,施工人员应在舷侧外进行,严禁人员再进入船底。在靠舷侧处应安放部分松动的硬墩,待移船前最后时刻拆除。

7.3 落墩过程应减少船舶对船底下气囊的突然冲击.

7.4施工人员应了解气囊的使用性能,充气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气囊嘴的侧面。

7.5 移船过程以及入水阶段,均应保证船舶的横稳性。

7.6对尖瘦船舶,在其艏艉部可加托架。

云阳渝鑫船务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内容

  • 3水闸运行管理细则.操作规程201402
  • 第三部分 水闸运行管理细则.操作规程 水闸工程管理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闸工程管理.养护.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现根据国家有关水利工程(含船闸)管理的法令.法规和上级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奉贤区各区属节制闸.套闸 ...

  • 安全施工目标
  • 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航道工程No.1合同段 蓑衣滩航道整治工程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控制体系 贵梧航道工程施工№1合同段第三施工队 二〇〇六年十月 蓑衣滩位于桂平下游16km ,施工地点上游2km 处为桂平市石咀镇,施工范围附近无建筑物,这对爆破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性. 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是杜绝重大安 ...

  • 船闸管理办法
  • 船闸管理办法 船闸管理办法 1989年8月3日交通部令第5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船闸的管理和养护,确保船闸安全.畅通,充分发挥船闸的作用,更好地为过闸船舶和水运事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船闸主管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 ...

  • 左幅 承台钢吊箱施工方案(批准版)1
  • 319国道大桥危桥改造工程 左幅承台专项施工方案 路线范围:K654+476-K656+382 编制人: 审 核: 319国道大桥危桥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六月十二日 大桥左幅承台钢套箱 专项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大桥招投标文件> 国家 ...

  • 关于2015年新进员工岗位培训的通知
  • 关于2015年新进员工岗位培训的通知 公司属各部门.各基层: 公司2015年度新进员工入职培训的集中培训已完成,部门岗位培训即将开始,为了统一规范新进员工岗位培训工作,特规定以下事项: 1. 根据会计核算.成本分摊.内部需要的原则,本次新进员工人事动态直接开到实习部门: 2. 新进员工的绩效奖金原则 ...

  • 打捞施工方案(定稿)
  • 一.施工概况 XXXXXXXXXXXXXXXX 施工中的钢栈桥及平台于2010年7月18日被特大洪水冲垮.钢栈桥冲毁地点位于......, 桥长..m ,水下状况为弧形,从河岸开始向下游弯曲.水下主要材料为:钢管桩¢530×10,工字钢:I45b .I32b .I28b .I25b ,槽钢:[20b ...

  • 打桩船桩架竖放操作规程
  • 打桩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甲板部 施工前: 1.了解施工任务,察看地形,了解水深.水流.土质和施工处的气象情况,了解沿途桥梁.高架电缆允许通过的安全高度是否符合船舶规范,沿海施工要查看应急避风锚地和港口. 2.按施工要求向有关部门提出抛锚距离.位置及带缆用"地垄"埋设位置.数量和拉 ...

  • 船舶管理办法
  • 船舶分包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船舶的管理和养护,确保船舶安全.畅通,充分发挥船舶的作用,更好地为过闸船舶和水运事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船舶主管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船舶实行统一管理,各船舶应设立管理所(处 ...

  • 沉桩施工方案
  • 无锡(江阴)港长山港区中粮码头一期续建工程 沉 桩 施 工 方 案 中交二航三公司无锡(江阴)港长山港区中粮码头一期续建工程项目 经理部 目 录 沉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地质 三.施工特点和难点分析 四.施工部署 五.工期计划 六.工艺流程 七.设备选型 八.施工工艺 九.沉桩的质量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