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题专练

高考语文第一题专练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音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 审美愉悦。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与崇高相通。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遭到不应有的痛苦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这类悲剧性与崇高相去甚远。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音乐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宣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悲剧的目的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而是使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体验着自由的喜悦。

④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我们熟知的贝多芬,他的幸福恰恰源于他的痛苦压抑和孤独。在他三百多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悲剧性都化作了深沉壮美的音响世界。他用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用充满斗争精神的音乐与命运抗争、与黑暗的现实抗争。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充满了人生不幸的控诉,音乐中刻画的社会冲突性,认识悲剧的深刻性,表明了悲剧美正是源于痛苦,这种痛苦又代表着神圣精神力量的升华——从痛苦走向欢乐。

⑤悲剧不是重在对苦难的渲染,而是重在对反抗苦难和毁灭中所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的表现上,只有对苦难和毁灭的抗争,才能够揭示出人性中的美,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全部光辉,张扬人的生命本质。

⑥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使人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连接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音乐用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节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1.下列关于“悲剧美”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 1

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B.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C.悲剧美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D.悲剧美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音乐是适于表现悲剧美的艺术形态之一。

B.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

C.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进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D.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的效果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也是一种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借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音乐作品说明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 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

B.悲剧的目的是让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其中体验自由的喜悦,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

C.悲剧重在人们反抗苦难和毁灭中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而不在渲染苦难,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人性中的美。

D.人们在音乐中得到情感交流、体验等需要的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至令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琴、棋、书、画“四艺”中居于首位。

“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孳器、琴曲、琴谱等,更具有了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人对琴的评价极高,西汉时期便被文人们公认为“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唐人顾况甚至说“众乐.琴之臣妾也”。另外,随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左琴右书”“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等古琴音乐观念在凝固。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代。琴成为历代文人具备音乐修养厦实践技能必修的一种乐器,也成为他们思想学识与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

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琴体.主要是由一整块禾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一个狭长的“共鸣箱”,然后再周身髹以厚厚的大漆。弹拨类的弦鸣乐器,是以弹拨极具张力的弦为振动源,再与由面板和底板结合构成的共鸣体产生共振而发音的。琴的弦位较长,音量不大但余韵悠长,面板、底板浑厚且共鸣箱体积较小,特别是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这样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使共鸣体振动不充分且有传播阻碍,造成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 2

远、圆润古厚的音色特点。而这些特点,恰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中正平和”“温良敦厚”及“虚静简淡”的审美情趣相舍。可以说.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尚“雅”的审美情趣。

古琴的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大类型。散音,指左手不按弦,以右手弹弦所发出的空弦音,其特点是浑厚宏亮,共鸣性强,余音悠长。按音,指右手弹弦,左手指顺弦依微位按弦所发出的声音。按音没有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相时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也主要是由按音来表现的。泛音,为右手弹弦,左指对准徵位轻点琴弦.得音清亮空灵。泛音清脆、晶莹、纯净、明亮,有金属声,富于弹性,与散音的厚重深沉、按音的沉着多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古琴还分为低音区、中音区与高音区三个不同的发音部位.低音区低沉浑厚、古朴苍老.余音绵长不绝;高音区则清亮圆润.富有穿透力而又具醇厚之韵。中音区取音“中和”。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使古琴的散音、按音、泛音及高、中、低音区调和在同一首曲中,使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速恰与中国文人崇“和”的观念相契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经流传了三千余年,它具有清、和、淡、稚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B.琴体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制成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狭长的“共鸣箱”;它以琴弦为振动源.通过弹拨与共鸣体共振而发音。

C.古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特点,这与其共鸣箱体积较小、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等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相关。

D.古琴的发音部位分低冲、高三个音区。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弹奏时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它们就调合于一曲,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特殊的斫制工艺.使琴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是古琴具有神奇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B.弹奏者右手弹弦.左手指或顺弦依徽位按弦.或对准徼位轻点琴弦,就能弹出时而厚重深沉.时而沉着多变,时而清亮空灵的音调。

C.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主要由按音来表现,虽然它不如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并且与泛音相比也沉着多变。

D.古琴音色的三大类型,特点各不相同;古琴的三个发音部位,乐音各不相同。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了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B.琴被列为“四艺”之首,西汉文人公认“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顾况说“众,琴之臣妾也”.由此可见文人们对古琴的推崇与偏爱。

C.古琴用来禁止淫邪、矫正人心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左琴右书”“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等古琴音乐观念。

D.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尚“雅”的审美情趣.是因为它所造成的音色特点.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审美情趣相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儒道思想之所以能够互补,是以它们存在的差异为前提的。但这种差异又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3

②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哲学、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孔子则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正是由于他们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

③不仅如此,虽然老子和孔子一个侧重讲“天道”,一个侧重讲“人道”,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比如老子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实际上也是关心社会的表现,而且《老子》中谈论治国之道的内容也占了很大比重。同样,孔子的“道”虽然主要是“人道”,不是“天道”,但是,当“人道”绝对化以后,也是与“天道”相通的。而且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欣赏曾点的超脱旷达,这与道家的思想有一致的地方。

④“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同时,又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往往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

⑤从社会实践来看,儒道并用,也是统治者自觉的治国之术。例如唐太宗在贞观二年总结治国经验时,提出了“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现实理念,同时又认为要做到“安人宁国”,君王首先应“抑情损欲,克己自励”,其中就同时吸取了儒道思想的精髓。

⑥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其间,随着历史文化条件的变迁,儒道互补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特点。同时,佛教的传播又为儒道互补的思想格局增加新的因素。但在纷繁复杂的思想史中,儒道的互补始终是最基础的。

⑦如果说儒、道思想还有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它们的互补也具有新的特点。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思想高度,超越单纯的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从中发现有利于新文化建设的因素。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讲究忠、孝,讲究温、良、恭、俭、让,这些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旧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不加批判地继承。同样,道家所讲的“自然”“无欲”“无为”等,也包含了一些消极的东西,我们也不能简单接受。而在剔除了其中的思想糟粕后,这些道德范畴和思想观念,就可能成为我们现代文化的补充。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好,个人也好,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也不能唯利是图。而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辩,重义轻利,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相关矛盾仍有现实意义。自然,这里所说的“义”不仅仅是道义之义,它理应有更丰富的内涵,包括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即可以融入道家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包括对法制精神和经济期律的尊重,即可以引进现代意识,在此基础上,重利而不轻义。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1.下列对于儒道思想能够互补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思想虽然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但这些思想也有对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内涵阐释。

B.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但实际上二者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的心态。

C.儒道两家的思想有着不是截然对立的差异,这是二者能够互补的前提原因。

D.封建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自觉推行儒道并用的治国之术,仅是为了达到安民治国的目的。这也是儒道能够互补的社会政治原因。

2.下列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儒道互补文化心理现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与“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这些诗句中体现了陶渊明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与“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些诗句中体现了李白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C.“位卑未敢忘忧国”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些诗句中体现了陆游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4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与“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诗词句中体现了苏轼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儒道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和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往往兼有这两种文化心理。

B.在今天的新文化建设中,儒道思想中旧时代的烙印和一些消极的东西在得以扬弃后,就可能成为我们现代文化的补充。

C.自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在纷繁复杂的思想史中始终是最基础的,也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

D.我们今天处理义利等相关矛盾时,可以借鉴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也可以融入道家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城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型城镇化应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然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文化在其中应发挥何种作用?如何避免城镇化浪潮出现“去历史、去文化”现象?

②千城一面已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广受诟病的一种现象。在相似的城市面孔中,我们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有生活而无品质;传统的共同体日益瓦解,邻里生活渐趋消失,进而导致人际隔膜、阶层隔膜、人心隔膜,社会信任难以建立;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撑,社会缺乏共同伦理。这些现象与工业化和市场化相伴而生,已成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副产品。关注城镇化,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土地制度变迁,户籍制度改革,更要关注城市文化在城市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命题。因为说到底,人们聚集城市是因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城市文化则是一个城市能否赋予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③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迅速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却并未随之确立。中国人正在寻找工业化时代适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形态。与此同时,新工业文明正悄然袭来,信息化、全球化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与这种新型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更是中国人所不熟悉的,为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带来更大挑战。应对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将为我们未来的城镇化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④如何涵养城市文化?在传统中国,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导。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市场力量业已无处不在。而在未来社会力量的生长将对城市文化产生日益明显的塑造作用。因此,在讨论城市文化问题时,政府的规划与行政能力十分重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也十分重要;但仅有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否则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构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样,城市文化就缺乏生命力。

⑤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最终形成,必然有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及互动的过程。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无法形成城市精神,靠市场的无形之手也无法建构健康的城市文化。近年来,社会力量在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的过程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一个新命题。

⑥所谓城市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可以体现为城市建筑,也可以体现为传统遗存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生长。但归根结底,它体现的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如此,城市才可宜居,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才可和谐,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才可扎根,经济发展才可能借此获得自己的文化面孔。 (选自杨平《城镇化应直面文化命题》,有删改)

1.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关注城市文化”原因的一项是( )(3分)

5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与“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诗词句中体现了苏轼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儒道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和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往往兼有这两种文化心理。

B.在今天的新文化建设中,儒道思想中旧时代的烙印和一些消极的东西在得以扬弃后,就可能成为我们现代文化的补充。

C.自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在纷繁复杂的思想史中始终是最基础的,也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

D.我们今天处理义利等相关矛盾时,可以借鉴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也可以融入道家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城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型城镇化应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然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文化在其中应发挥何种作用?如何避免城镇化浪潮出现“去历史、去文化”现象?

②千城一面已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广受诟病的一种现象。在相似的城市面孔中,我们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有生活而无品质;传统的共同体日益瓦解,邻里生活渐趋消失,进而导致人际隔膜、阶层隔膜、人心隔膜,社会信任难以建立;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撑,社会缺乏共同伦理。这些现象与工业化和市场化相伴而生,已成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副产品。关注城镇化,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土地制度变迁,户籍制度改革,更要关注城市文化在城市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命题。因为说到底,人们聚集城市是因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城市文化则是一个城市能否赋予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③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迅速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却并未随之确立。中国人正在寻找工业化时代适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形态。与此同时,新工业文明正悄然袭来,信息化、全球化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与这种新型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更是中国人所不熟悉的,为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带来更大挑战。应对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将为我们未来的城镇化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④如何涵养城市文化?在传统中国,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导。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市场力量业已无处不在。而在未来社会力量的生长将对城市文化产生日益明显的塑造作用。因此,在讨论城市文化问题时,政府的规划与行政能力十分重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也十分重要;但仅有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否则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构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样,城市文化就缺乏生命力。

⑤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最终形成,必然有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及互动的过程。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无法形成城市精神,靠市场的无形之手也无法建构健康的城市文化。近年来,社会力量在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的过程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一个新命题。

⑥所谓城市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可以体现为城市建筑,也可以体现为传统遗存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生长。但归根结底,它体现的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如此,城市才可宜居,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才可和谐,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才可扎根,经济发展才可能借此获得自己的文化面孔。 (选自杨平《城镇化应直面文化命题》,有删改)

1.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关注城市文化”原因的一项是( )(3分)

5

A.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千城一面的现象让人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

B.与工业化市场化相伴而生的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等现象已成城镇化的副产品。

C.中国虽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却未随之确立。

D.应对工业化全球化双重挑战将为未来城镇化带来巨大想象空间和更多可能性。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先提出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何作用等问题,接着话题一转地指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而引出下文对城市文化的议论。

B.第②段承接上文论证更要关注城市文化重要作用的观点,第③段则重点从中国工业化和新工业文明袭来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关注城市文化的现实意义。

C.第④段在上文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涵养城市文化的问题,指出政府、市场应与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第⑤段则进一步强调政府和市场是关键。

D.第⑥段指出城市文化的根本体现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只有如此城市才可适合人居和经济发展,此段论述继续阐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必要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目前还没有发挥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作用。

B.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还不很熟悉与新型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

C.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只是关系着社会构造完整和城市文化多样性。

D.社会力量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新命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美国迪比克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城市。用一系列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联网,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服务市民。

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换言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离开测绘地理信息就无法建成智慧城市。

目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在积极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的高精度、实时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使测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地基到天基、从区域到全球发展,推动航空航天遥感朝“三多”(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和“四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方向发展,通过卫星发射组网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所在。

“天地图”网站,集成了大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还有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名地址数据总量超过2100万条,可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权威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各节点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服务正在形成,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网络支撑。

在装备能力上,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的历史。我国卫星导航数据处理软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全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部分地区还配备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可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上,我国将形成高精度、三维、动态、陆海统一、几何基准与物理基准一体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使现有测绘基准体系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我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正在展开,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下一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以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进程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时空数据建设、云服务系统开发等试点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根据我国国情,可以预想,我国的智慧城市将至少会出现以下情况。一、道路出行方面。先进 6

的软件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网,动态掌握实时客流情况,大大提升通行效率,有效减少拥堵等待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二、智能医疗。各家医院分门别类地显示在地图上,只要在家登录智能医疗系统,任意点击一家医院,该医院的专业特色、坐诊医生立刻呈现在眼前。病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网上挂号并预约就诊时间和医生。三、城市更安全。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安全与减灾系统,可以随时掌握灾害发生的位置、类型,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确定、研究判断灾害现状及其影响范围,以做好救灾工作:四、城市管理更智能。“智慧城市”将利用智能传感网实现公共设施在线监测,公共设施从位置到数量、从尺寸到形状,都将获得自己的“身份证”,如果井盖丢失了,护栏损坏了,路灯不亮了等等,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 (选自《展望智慧城市》,有删改)

1.下列关于“智慧城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城市是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的智能化城市。

B.智慧城市的建立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必然。

C.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如果建成,迪比克市将是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D.智慧城市将极大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使人们在出行、就医等多个方面更为便捷。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地图”网站已经汇集了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这将为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网络支撑。

B.以前,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如今,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结束了这段历史。

C.我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和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装备能力得到了提高。

D.人们如果生活在智慧城市里,足不出户就可以治疗疾病,因为智能医疗系统会为病人提这种便利。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测绘地理信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工作。

B.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它具有高精度、实时化的特点。

C.具有高精度、三维、动态等特点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一旦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国现有测绘基准体系的能力。

D.智慧城市对城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它的建成将解决当今城市中交通拥堵等许多问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成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盼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荀子·礼论》中 7

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尚书·洪范》)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用“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创立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提出的。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用“中”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给“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舍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

(摘编自徐克谦《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

1.下列对用“中”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是儒家“中庸”说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从用“中”思想到儒家的“中庸”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B.用“中”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不过,它这时只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存在的。

C.先秦用“中”思想的源头是西周时代刑罚之“中”的观念,这种观念表明当时的刑罚具有准确、合理等特点。

D.用“中”思想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否则,偏与倚、过与不及也就不存在了,更不可能在它们之间进行调和折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恰到好处地符合一定标准外,“中”也可以指这个标准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和“节”“极”的含义相通。

B.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意思是标准、法度,《诗·卫风·氓》里“士也罔极”中的“极”字就是这个意思。

C.“皇极”是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的法则,符合这个法则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就是“中”,否则就是“偏”“陂”。

D.儒家“中庸”说以儒家伦理道德观“仁”和“礼”为“中”的标准,它与前人用“中”的思想并无相同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原本是一种思想方法,经过儒家的改造和发挥、变成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之后,应该就不再是思想方法了。

B.“中”是有原则的,《尚书·吕刑》里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中的“中”,其原则就是法律所制定的标准。

C.《荀子·礼论》中的“为之立中制节”与《尚书·洪范》中的“皇建其有极”,说法虽不同,体现的却都是用“中”的思想。

D.儒家的“中庸”说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这个准则之所以难能可贵,县因为孔子认为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8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 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 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 9

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

张宏杰

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淡一面。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之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阮修则“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醉便眠其妇侧”。“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他们中的很多人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招,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许多士族富厚过于王侯。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园林拟上林,馆第僭太极”。正如柳诒微所说:“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之号如传舍然。……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于是朝代虽更,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谚语。

10

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自负。”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之态。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务。 (选自2013年2月下《杂文月刊》,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许多魏晋人士多才多艺又落拓不羁,其纵酒放达、纵情越礼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如刘伶、阮修等。

B.“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从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纵性任情。

C.魏晋人士崇尚清淡,见面必玄谈,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谈间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让后人羡慕不已。

D.阮籍与王安丰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简旷达,纵性任情,追求享乐,这些行为让后人内心向往却不敢仿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没有去赴任。由此说明,在魏晋时代,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

B.魏晋士人多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视仕途为污秽之地。为此,嵇康与山涛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

C.魏晋士人颇有春秋战国遗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D.相对于汉朝和唐朝,魏晋时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魏晋时代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春秋战国时代非常相似,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更换频繁,皇权极不稳定。

B.从魏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大,甚至能够牵制皇权。

C.在魏晋时代,世家大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许多士族富过王侯。只有经过朝代的更替,世家人族的势力才会动摇。

D.在魏晋时代,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面对政治权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他们甚至瞧不起门第远不如他久远的皇帝。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所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 11

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的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8.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 “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C. “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D. “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9.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10.请概括说明“恭”“敬”“入定”的内涵(3分)

12

高考语文第一题专练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音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 审美愉悦。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与崇高相通。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遭到不应有的痛苦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这类悲剧性与崇高相去甚远。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音乐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宣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悲剧的目的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而是使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体验着自由的喜悦。

④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我们熟知的贝多芬,他的幸福恰恰源于他的痛苦压抑和孤独。在他三百多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悲剧性都化作了深沉壮美的音响世界。他用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用充满斗争精神的音乐与命运抗争、与黑暗的现实抗争。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充满了人生不幸的控诉,音乐中刻画的社会冲突性,认识悲剧的深刻性,表明了悲剧美正是源于痛苦,这种痛苦又代表着神圣精神力量的升华——从痛苦走向欢乐。

⑤悲剧不是重在对苦难的渲染,而是重在对反抗苦难和毁灭中所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的表现上,只有对苦难和毁灭的抗争,才能够揭示出人性中的美,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全部光辉,张扬人的生命本质。

⑥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使人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连接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音乐用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节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1.下列关于“悲剧美”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 1

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B.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C.悲剧美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D.悲剧美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音乐是适于表现悲剧美的艺术形态之一。

B.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

C.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进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D.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的效果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也是一种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借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音乐作品说明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 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

B.悲剧的目的是让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其中体验自由的喜悦,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

C.悲剧重在人们反抗苦难和毁灭中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而不在渲染苦难,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人性中的美。

D.人们在音乐中得到情感交流、体验等需要的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至令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琴、棋、书、画“四艺”中居于首位。

“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孳器、琴曲、琴谱等,更具有了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人对琴的评价极高,西汉时期便被文人们公认为“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唐人顾况甚至说“众乐.琴之臣妾也”。另外,随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左琴右书”“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等古琴音乐观念在凝固。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代。琴成为历代文人具备音乐修养厦实践技能必修的一种乐器,也成为他们思想学识与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

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琴体.主要是由一整块禾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一个狭长的“共鸣箱”,然后再周身髹以厚厚的大漆。弹拨类的弦鸣乐器,是以弹拨极具张力的弦为振动源,再与由面板和底板结合构成的共鸣体产生共振而发音的。琴的弦位较长,音量不大但余韵悠长,面板、底板浑厚且共鸣箱体积较小,特别是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这样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使共鸣体振动不充分且有传播阻碍,造成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 2

远、圆润古厚的音色特点。而这些特点,恰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中正平和”“温良敦厚”及“虚静简淡”的审美情趣相舍。可以说.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尚“雅”的审美情趣。

古琴的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大类型。散音,指左手不按弦,以右手弹弦所发出的空弦音,其特点是浑厚宏亮,共鸣性强,余音悠长。按音,指右手弹弦,左手指顺弦依微位按弦所发出的声音。按音没有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相时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也主要是由按音来表现的。泛音,为右手弹弦,左指对准徵位轻点琴弦.得音清亮空灵。泛音清脆、晶莹、纯净、明亮,有金属声,富于弹性,与散音的厚重深沉、按音的沉着多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古琴还分为低音区、中音区与高音区三个不同的发音部位.低音区低沉浑厚、古朴苍老.余音绵长不绝;高音区则清亮圆润.富有穿透力而又具醇厚之韵。中音区取音“中和”。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使古琴的散音、按音、泛音及高、中、低音区调和在同一首曲中,使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速恰与中国文人崇“和”的观念相契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经流传了三千余年,它具有清、和、淡、稚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B.琴体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制成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狭长的“共鸣箱”;它以琴弦为振动源.通过弹拨与共鸣体共振而发音。

C.古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特点,这与其共鸣箱体积较小、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等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相关。

D.古琴的发音部位分低冲、高三个音区。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弹奏时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它们就调合于一曲,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特殊的斫制工艺.使琴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是古琴具有神奇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B.弹奏者右手弹弦.左手指或顺弦依徽位按弦.或对准徼位轻点琴弦,就能弹出时而厚重深沉.时而沉着多变,时而清亮空灵的音调。

C.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主要由按音来表现,虽然它不如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并且与泛音相比也沉着多变。

D.古琴音色的三大类型,特点各不相同;古琴的三个发音部位,乐音各不相同。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了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B.琴被列为“四艺”之首,西汉文人公认“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顾况说“众,琴之臣妾也”.由此可见文人们对古琴的推崇与偏爱。

C.古琴用来禁止淫邪、矫正人心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左琴右书”“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等古琴音乐观念。

D.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尚“雅”的审美情趣.是因为它所造成的音色特点.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审美情趣相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儒道思想之所以能够互补,是以它们存在的差异为前提的。但这种差异又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3

②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哲学、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孔子则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正是由于他们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

③不仅如此,虽然老子和孔子一个侧重讲“天道”,一个侧重讲“人道”,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比如老子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实际上也是关心社会的表现,而且《老子》中谈论治国之道的内容也占了很大比重。同样,孔子的“道”虽然主要是“人道”,不是“天道”,但是,当“人道”绝对化以后,也是与“天道”相通的。而且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欣赏曾点的超脱旷达,这与道家的思想有一致的地方。

④“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同时,又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往往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

⑤从社会实践来看,儒道并用,也是统治者自觉的治国之术。例如唐太宗在贞观二年总结治国经验时,提出了“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现实理念,同时又认为要做到“安人宁国”,君王首先应“抑情损欲,克己自励”,其中就同时吸取了儒道思想的精髓。

⑥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其间,随着历史文化条件的变迁,儒道互补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特点。同时,佛教的传播又为儒道互补的思想格局增加新的因素。但在纷繁复杂的思想史中,儒道的互补始终是最基础的。

⑦如果说儒、道思想还有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它们的互补也具有新的特点。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思想高度,超越单纯的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从中发现有利于新文化建设的因素。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讲究忠、孝,讲究温、良、恭、俭、让,这些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旧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不加批判地继承。同样,道家所讲的“自然”“无欲”“无为”等,也包含了一些消极的东西,我们也不能简单接受。而在剔除了其中的思想糟粕后,这些道德范畴和思想观念,就可能成为我们现代文化的补充。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好,个人也好,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也不能唯利是图。而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辩,重义轻利,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相关矛盾仍有现实意义。自然,这里所说的“义”不仅仅是道义之义,它理应有更丰富的内涵,包括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即可以融入道家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包括对法制精神和经济期律的尊重,即可以引进现代意识,在此基础上,重利而不轻义。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1.下列对于儒道思想能够互补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思想虽然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但这些思想也有对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内涵阐释。

B.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但实际上二者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的心态。

C.儒道两家的思想有着不是截然对立的差异,这是二者能够互补的前提原因。

D.封建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自觉推行儒道并用的治国之术,仅是为了达到安民治国的目的。这也是儒道能够互补的社会政治原因。

2.下列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儒道互补文化心理现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与“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这些诗句中体现了陶渊明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与“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些诗句中体现了李白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C.“位卑未敢忘忧国”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些诗句中体现了陆游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4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与“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诗词句中体现了苏轼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儒道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和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往往兼有这两种文化心理。

B.在今天的新文化建设中,儒道思想中旧时代的烙印和一些消极的东西在得以扬弃后,就可能成为我们现代文化的补充。

C.自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在纷繁复杂的思想史中始终是最基础的,也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

D.我们今天处理义利等相关矛盾时,可以借鉴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也可以融入道家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城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型城镇化应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然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文化在其中应发挥何种作用?如何避免城镇化浪潮出现“去历史、去文化”现象?

②千城一面已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广受诟病的一种现象。在相似的城市面孔中,我们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有生活而无品质;传统的共同体日益瓦解,邻里生活渐趋消失,进而导致人际隔膜、阶层隔膜、人心隔膜,社会信任难以建立;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撑,社会缺乏共同伦理。这些现象与工业化和市场化相伴而生,已成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副产品。关注城镇化,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土地制度变迁,户籍制度改革,更要关注城市文化在城市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命题。因为说到底,人们聚集城市是因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城市文化则是一个城市能否赋予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③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迅速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却并未随之确立。中国人正在寻找工业化时代适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形态。与此同时,新工业文明正悄然袭来,信息化、全球化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与这种新型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更是中国人所不熟悉的,为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带来更大挑战。应对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将为我们未来的城镇化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④如何涵养城市文化?在传统中国,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导。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市场力量业已无处不在。而在未来社会力量的生长将对城市文化产生日益明显的塑造作用。因此,在讨论城市文化问题时,政府的规划与行政能力十分重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也十分重要;但仅有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否则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构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样,城市文化就缺乏生命力。

⑤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最终形成,必然有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及互动的过程。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无法形成城市精神,靠市场的无形之手也无法建构健康的城市文化。近年来,社会力量在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的过程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一个新命题。

⑥所谓城市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可以体现为城市建筑,也可以体现为传统遗存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生长。但归根结底,它体现的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如此,城市才可宜居,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才可和谐,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才可扎根,经济发展才可能借此获得自己的文化面孔。 (选自杨平《城镇化应直面文化命题》,有删改)

1.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关注城市文化”原因的一项是( )(3分)

5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与“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诗词句中体现了苏轼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儒道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和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往往兼有这两种文化心理。

B.在今天的新文化建设中,儒道思想中旧时代的烙印和一些消极的东西在得以扬弃后,就可能成为我们现代文化的补充。

C.自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在纷繁复杂的思想史中始终是最基础的,也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

D.我们今天处理义利等相关矛盾时,可以借鉴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也可以融入道家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城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型城镇化应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然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文化在其中应发挥何种作用?如何避免城镇化浪潮出现“去历史、去文化”现象?

②千城一面已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广受诟病的一种现象。在相似的城市面孔中,我们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有生活而无品质;传统的共同体日益瓦解,邻里生活渐趋消失,进而导致人际隔膜、阶层隔膜、人心隔膜,社会信任难以建立;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撑,社会缺乏共同伦理。这些现象与工业化和市场化相伴而生,已成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副产品。关注城镇化,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土地制度变迁,户籍制度改革,更要关注城市文化在城市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命题。因为说到底,人们聚集城市是因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城市文化则是一个城市能否赋予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③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迅速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却并未随之确立。中国人正在寻找工业化时代适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形态。与此同时,新工业文明正悄然袭来,信息化、全球化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与这种新型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更是中国人所不熟悉的,为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带来更大挑战。应对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将为我们未来的城镇化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④如何涵养城市文化?在传统中国,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导。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市场力量业已无处不在。而在未来社会力量的生长将对城市文化产生日益明显的塑造作用。因此,在讨论城市文化问题时,政府的规划与行政能力十分重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也十分重要;但仅有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否则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构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样,城市文化就缺乏生命力。

⑤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最终形成,必然有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及互动的过程。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无法形成城市精神,靠市场的无形之手也无法建构健康的城市文化。近年来,社会力量在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的过程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一个新命题。

⑥所谓城市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可以体现为城市建筑,也可以体现为传统遗存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生长。但归根结底,它体现的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如此,城市才可宜居,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才可和谐,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才可扎根,经济发展才可能借此获得自己的文化面孔。 (选自杨平《城镇化应直面文化命题》,有删改)

1.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关注城市文化”原因的一项是( )(3分)

5

A.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千城一面的现象让人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

B.与工业化市场化相伴而生的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等现象已成城镇化的副产品。

C.中国虽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却未随之确立。

D.应对工业化全球化双重挑战将为未来城镇化带来巨大想象空间和更多可能性。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先提出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何作用等问题,接着话题一转地指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而引出下文对城市文化的议论。

B.第②段承接上文论证更要关注城市文化重要作用的观点,第③段则重点从中国工业化和新工业文明袭来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关注城市文化的现实意义。

C.第④段在上文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涵养城市文化的问题,指出政府、市场应与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第⑤段则进一步强调政府和市场是关键。

D.第⑥段指出城市文化的根本体现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只有如此城市才可适合人居和经济发展,此段论述继续阐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必要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目前还没有发挥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作用。

B.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还不很熟悉与新型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

C.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只是关系着社会构造完整和城市文化多样性。

D.社会力量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新命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美国迪比克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城市。用一系列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联网,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服务市民。

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换言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离开测绘地理信息就无法建成智慧城市。

目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在积极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的高精度、实时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使测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地基到天基、从区域到全球发展,推动航空航天遥感朝“三多”(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和“四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方向发展,通过卫星发射组网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所在。

“天地图”网站,集成了大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还有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名地址数据总量超过2100万条,可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权威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各节点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服务正在形成,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网络支撑。

在装备能力上,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的历史。我国卫星导航数据处理软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全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部分地区还配备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可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上,我国将形成高精度、三维、动态、陆海统一、几何基准与物理基准一体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使现有测绘基准体系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我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正在展开,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下一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以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进程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时空数据建设、云服务系统开发等试点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根据我国国情,可以预想,我国的智慧城市将至少会出现以下情况。一、道路出行方面。先进 6

的软件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网,动态掌握实时客流情况,大大提升通行效率,有效减少拥堵等待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二、智能医疗。各家医院分门别类地显示在地图上,只要在家登录智能医疗系统,任意点击一家医院,该医院的专业特色、坐诊医生立刻呈现在眼前。病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网上挂号并预约就诊时间和医生。三、城市更安全。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安全与减灾系统,可以随时掌握灾害发生的位置、类型,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确定、研究判断灾害现状及其影响范围,以做好救灾工作:四、城市管理更智能。“智慧城市”将利用智能传感网实现公共设施在线监测,公共设施从位置到数量、从尺寸到形状,都将获得自己的“身份证”,如果井盖丢失了,护栏损坏了,路灯不亮了等等,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 (选自《展望智慧城市》,有删改)

1.下列关于“智慧城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城市是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的智能化城市。

B.智慧城市的建立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必然。

C.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如果建成,迪比克市将是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D.智慧城市将极大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使人们在出行、就医等多个方面更为便捷。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地图”网站已经汇集了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这将为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网络支撑。

B.以前,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如今,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结束了这段历史。

C.我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和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装备能力得到了提高。

D.人们如果生活在智慧城市里,足不出户就可以治疗疾病,因为智能医疗系统会为病人提这种便利。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测绘地理信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工作。

B.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它具有高精度、实时化的特点。

C.具有高精度、三维、动态等特点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一旦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国现有测绘基准体系的能力。

D.智慧城市对城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它的建成将解决当今城市中交通拥堵等许多问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成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盼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荀子·礼论》中 7

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尚书·洪范》)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用“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创立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提出的。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用“中”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给“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舍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

(摘编自徐克谦《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

1.下列对用“中”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是儒家“中庸”说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从用“中”思想到儒家的“中庸”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B.用“中”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不过,它这时只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存在的。

C.先秦用“中”思想的源头是西周时代刑罚之“中”的观念,这种观念表明当时的刑罚具有准确、合理等特点。

D.用“中”思想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否则,偏与倚、过与不及也就不存在了,更不可能在它们之间进行调和折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恰到好处地符合一定标准外,“中”也可以指这个标准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和“节”“极”的含义相通。

B.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意思是标准、法度,《诗·卫风·氓》里“士也罔极”中的“极”字就是这个意思。

C.“皇极”是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的法则,符合这个法则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就是“中”,否则就是“偏”“陂”。

D.儒家“中庸”说以儒家伦理道德观“仁”和“礼”为“中”的标准,它与前人用“中”的思想并无相同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原本是一种思想方法,经过儒家的改造和发挥、变成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之后,应该就不再是思想方法了。

B.“中”是有原则的,《尚书·吕刑》里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中的“中”,其原则就是法律所制定的标准。

C.《荀子·礼论》中的“为之立中制节”与《尚书·洪范》中的“皇建其有极”,说法虽不同,体现的却都是用“中”的思想。

D.儒家的“中庸”说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这个准则之所以难能可贵,县因为孔子认为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8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 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 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 9

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

张宏杰

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淡一面。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之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阮修则“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醉便眠其妇侧”。“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他们中的很多人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招,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许多士族富厚过于王侯。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园林拟上林,馆第僭太极”。正如柳诒微所说:“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之号如传舍然。……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于是朝代虽更,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谚语。

10

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自负。”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之态。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务。 (选自2013年2月下《杂文月刊》,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许多魏晋人士多才多艺又落拓不羁,其纵酒放达、纵情越礼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如刘伶、阮修等。

B.“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从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纵性任情。

C.魏晋人士崇尚清淡,见面必玄谈,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谈间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让后人羡慕不已。

D.阮籍与王安丰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简旷达,纵性任情,追求享乐,这些行为让后人内心向往却不敢仿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没有去赴任。由此说明,在魏晋时代,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

B.魏晋士人多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视仕途为污秽之地。为此,嵇康与山涛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

C.魏晋士人颇有春秋战国遗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D.相对于汉朝和唐朝,魏晋时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魏晋时代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春秋战国时代非常相似,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更换频繁,皇权极不稳定。

B.从魏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大,甚至能够牵制皇权。

C.在魏晋时代,世家大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许多士族富过王侯。只有经过朝代的更替,世家人族的势力才会动摇。

D.在魏晋时代,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面对政治权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他们甚至瞧不起门第远不如他久远的皇帝。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所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 11

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的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8.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 “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C. “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D. “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9.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10.请概括说明“恭”“敬”“入定”的内涵(3分)

12


相关内容

  • 高考病句语文试卷.教案.课件.作文.总复习
  • 试卷 大小 2015年高考语文病句题及答案(精校版)[☆] 13K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病句题[答案][☆] 17K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语病[☆] 13K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答案][☆] 13K 历年高考病句真题汇编(1992-2012年)[答案] ...

  •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名家名篇默写
  •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名家名篇默写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名家名篇默写太子头上的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名家名篇默写 (新课标卷)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 ...

  •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报告
  •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报告 ---------------辰溪二中谭盛祥 花了一个晚上,仔细地分析了今年我省高考语文试题,总的来讲,这次语文考试,题目"灵活而不刁钻,新颖却未脱离考纲".在这里首先要给出题的老师们无数个赞,同时也坚信同学们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绩.下面就顺便参照前 ...

  • [转载]2014年高考语文考前20天冲刺专题训练(2):背诵默写
  • 2014年高考语文考前20天冲刺专题训练(2) 背诵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

  • 2015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 (28)
  • 2015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28) 时间:25分钟 分值:37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4·河北省正定中学三轮模拟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让展览会富有了浓郁的怀旧 ...

  • 2015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 (11)
  • 2015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11) 时间:25分钟 分值:37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4·浙江省效实中学高考模拟)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奥巴马总统下令冻结伊朗政府和伊朗所有金融机构在美国境内的资产,伊朗政府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战争呼之 ...

  • 2017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及答案
  • 名篇名句默写 明确语境,规范书写--情境默写题 1.选材特点:情境式默写指给出一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按照给出的情境进行默写.给出的情境表述的内容一般是:古诗文揭示的主旨.抒发的情感.描绘的画面.描写的景象.表达的道理.记叙的事件.营造的意境.使用的手法等. 2.命题形式:2014年以来以理解型默写 ...

  • 近五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知识点分类整理
  • 第一板块: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代诗歌鉴赏 名篇名句默写 第三板块:选考内容(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板块:语言基础及表达运用 第五板块:写作 2011年: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 ...

  •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规则与道德
  •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规则与道德 作文题: 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珍藏馆).在大火前,一名学生违规把一册名为<基督 ...

  • 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轮病句专项训练:结构混乱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指导:病句专题之结构混乱 病句专题学案(4)--结构混乱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过度劳累为何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