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书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2007-2020年)

目 录

前 言 ...................................................................................... 1

(一)主要规划依据 ................................................................... 1

(二)规划内容 .......................................................................... 2

(三)规划范围 .......................................................................... 2

(四)规划期限 .......................................................................... 2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基础条件 ...................................................... 3

(一)规划的必要性 ................................................................... 3

(二)宏观背景 .......................................................................... 4

(三)有利条件 .......................................................................... 5

(四)制约因素 .......................................................................... 8

第二章 总体思路 ..................................................................... 11

(一)指导思想 ........................................................................ 11

(二)规划原则 ........................................................................ 11

(三)发展目标 ........................................................................ 12

(四)发展重点 ........................................................................ 13

第三章 空间结构及物流节点建设 ............................................. 15

(一)一级物流中心 ................................................................. 15

(二)二级物流中心 ................................................................. 18

(三)直达配送站点 ................................................................. 21

第四章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 23

(一)建设目标 ........................................................................ 23

(二)总体功能 ........................................................................ 23

(三)规划重点 ........................................................................ 24

第五章 主要保障措施 .............................................................. 25

(一)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 25

(二)建立健全现代物流扶持政策体系 ..................................... 26

(三)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 ....................................................... 26

(四)重点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 27

(五)创造良好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 ......................................... 28

附图一:区域位置图

附图二:现代物流节点规划示意图

附图三:桐庐现代物流中心区位图

附图四:桐庐水运物流中心区位图

附图五:分水二级物流中心区位图

附图六:富春江二级物流中心区位图

附图七:横村二级物流中心区位图

前 言

现代物流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制造、贸易、信息等行业。发展现代物流,对于提高桐庐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深入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积极推进“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着力打造“经济繁荣的富裕桐庐、宜居休闲的潇洒桐庐、开放创新的活力桐庐、人文进步的和谐桐庐”,融入杭州大都市经济圈,整合与优化我县物流资源,推进现代物流快速健康发展,尽快形成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物畅其流、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特制定本规划。

(一)主要规划依据

1、《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经贸运行

[2001]189号) 2001年3月

2、《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计经贸

[2002]2668号) 2005年5月

3、《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

[2004]1617号) 2004年8月

4、《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2003年1月

5、《关于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发改经贸

[2005]429号) 2005年5月

6、《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020年) 2006年1月

7、《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6年6月

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2010年) 2005年12月

9、《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06年5月

10、《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2-2010年)2002年10月

11、《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6--2020) 2006年4月

12、《杭新景高速公路桐庐段经济带整体规划》(送审稿)

2007年5月

(二)规划内容

客观分析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基础条件,准确把握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初步确立现代物流发展的空间布局框架,科学定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功能,研究提出规划实施的主要保障措施。

(三)规划范围

域全境,重点在“一主一副五极”。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从2007年至2020年。

近期,2007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基础条件

(一)规划的必要性

物流,就是物品的空间移动,即按照用户的要求,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现代物流是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对各种物流资源和物流运作主体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满足客户需要,实现物流活动的区域化(全球化)、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和社会化。在现代物流营运中形成新的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开发新的利润源泉,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1、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动桐庐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桐庐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中外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了流通费用,实现了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现代物流业成为“第三利润源”。

2、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优化桐庐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促进第三产业总量的增长和服务水平的

提高,加快桐庐产业高级化的进程;供应链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可以引导各类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现代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3、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进一步提升桐庐城市功能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充分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桐庐在沪杭“大都市”经济圈的节点功能,顺利实现和充分发挥桐庐的路运、水运区域中转的功能和作用。

4、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进桐庐经济走向市场化的需要

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提高物流运作的市场化水平。通过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引进和交流,必将推动本地经济参与市场化循环的深度和广度。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然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分割,推进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促进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二)宏观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在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被普遍认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预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世界物流业务总量将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速度,现代物流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01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把发展现代物流业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批准建立“全国社会物流统计调查制度”等等。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对拉动经济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充分,并相继出台了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2003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于2006年1月完成《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编制。2006年11月发布《关于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2006年4月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桐政[2006]1号),在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章节,提出“融入沪杭大都市经济圈,建设高效物流网络,培育物流中心,重点建设包含仓储的码头、公路运输物流中心以及与块状经济密切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目标。

(三)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

隶属于杭州地区,是“交通西进”、“黄金水道”工程的中转区域。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桐庐发展现代物流所需的交通区位条件突出:320国道、杭新景高速公路、05-16省道、20、23省道以及规划中的临

金高速公路、杭建衢铁路等交通干道都经过桐庐,内外交通十分便利;从沪-杭-甬高速到上海、宁波仅需2小时车程。水运上溯新安江、兰溪江,下通钱塘江,经京杭大运河可达上海,还可经即将通航的杭甬运河到达宁波港,通过铁路杭州站货物可运达全国各铁路站点。桐庐具有发展区域中转物流、直达配送物流的明显的比较优势。

2、产业基础较好

据统计,到2006年底,桐庐从事货运代理服务的企业有50余家,全县拥有货运车辆4302辆,吨位6047吨。载货汽车1262辆,吨位3637顿。其中中、重型载货汽车441辆。全年完成货运量773万吨,周转量26842万吨公里。拥有营业性货船241艘,36099吨位。全年完成货运量947万吨,周转量113623万吨公里。2006年全县货运总量为1720万吨(含产品的重复运输)。其中水路货运量2006年为947万吨,公路货运2006年为773万吨。

由浙江省统计局对2005、2006年全省物流有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经验比例关系,类比调研所得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测算,社会货物物流总额约为250.18亿元(1:2.08)。全县各主要产品公路物流测算量(直接运量),统计如下:

表1:全县各主要产品公路物流测算表(直接运量)

3、发展空间广阔

桐庐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型”经济,商品大进大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受经济发展辐射,物流市场培育发展具有较大潜力。2006年全县GDP已达到1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县,人均GDP达到30389元。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4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4%,其中规模以上200.88亿元,实现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7.76亿元,外贸出口供货1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外贸出口供货总值占全县工业销售产值的38.7%.全县针纺织、皮革服装、机械电子、医疗器械、箱包、制药、轻工制笔、机械加工制造、冶金加工等支柱产业均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产业发展、市场建设呈现规模化、集群化的趋势,辐射范围逐步扩大。

根据统计局2005、2006年全行业货物运输量及货物周转量的数

据以及根据本次调研数据分析,2010年、2020年全行业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预测(按运输方式分)

表2:全行业货物运输量及货物周转量预测表

随着杭州城市功能的优化,特别是在“退二进三”为主基调的产业布局调整的背景下,大量的生产型、仓储型企业将从市区向周边县市转移,这也为桐庐物流产业提供了潜在的发展空间。

另根据桐庐2006年相关数据估换算,的物流市场容量在18-24亿元左右(按物流市场容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0%计算),物流费用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1800—2400万元的利润,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四)制约因素

1、物流资源缺乏整合

我县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资源分散。现有的物流企业主体由大量的个体、私营运输业者组成,虽然近几年业务增长较快,但企业技术水平、资金实力、信息化程度等方面与现代物流企业

的差距十分明显。

现有的物流资源缺乏专业分工和有效组织,也缺少为其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无法实现各物流环节的一体化运作,物流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人才、资金等现代物流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十分紧缺。目前既缺少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也缺少企业层面的管理人才,而大量的操作人才更是严重短缺。

2、物流设施亟待完善

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导致物流系统整体效率难以提高。近年来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运输比重增幅持续加大,道路养护的压力相应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河道疏浚、码头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有效分担日益增加的公路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亟需规划建设整体性、互补性强的运输系统。

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短缺。现代物流的发展,必然产生区域内有序控制、规模化经营与区域间集中配送的衔接问题,需要建立物流积聚的中转结点和布置配送网络等公益性较强的物流基本设施,以便充分发挥长程干线规模运输的优势与短程配送服务的快速、多批次、方便的服务优势,有效迎合消费趋势(批次多、价格低、服务优)的变化。

3、物流模式有待优化

物流经营方式单一。运输是目前物流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货运代理、配送、仓储、保管等基本物流业务尚未全面发展。订单处理、包装、流通加工、代理货物保险等增值业务基本处于空白。工商企业自办物流业务现象普遍,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

4、物流政策尚需健全

管理部门在产业的指导与扶持方面缺乏力度、操作性不强,相关的配套政策未能及时出台,存在着体制、政策的障碍。企业界对现代物流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已制定出台的鼓励政策知之甚少。

物流企业自身组织能力相对软弱,行业管理有待加强。物流企业分属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以至于难以协调一致,难以形成行业优势。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围绕“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战略决策,积极实施“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融入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环境”的发展方针,依托以高速公路、码头为主的综合交通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流节点建设为抓手,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以建设桐庐现代物流中心、桐庐水运物流中心为重点,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把桐庐建设成为杭州大都市经济圈重要的中转型、综合型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桐庐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与域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相衔接,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与的产业布局规划相配套,使现代物流与产业调整、城市功能转变协调发展。

2、坚持发挥优势、资源整合的原则。要发挥桐庐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通过发展现代物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提高综合竞争力;以专业化分工、一体化运作的理念,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强化各种有效资源的优化重组,努力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3、坚持对外开放、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现代物流是开放的产业,没有地域的限制。要连接物流市场,构筑网络;连接物流环节,形成物流供应链;要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物流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立足桐庐,面向杭州,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大物流系统;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企业主导型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规划,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和管理体系,为物流企业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经营环境。

4、坚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原则。现代物流是新兴的产业,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规划上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不可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超前,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要结合桐庐实际,客观分析物流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循序渐进,合理规划。突出重点,紧紧抓住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促进物流运作的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规模化,不断提高产业和环境的区域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总体发展目标:落实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的发展战略,依托区位、产业和机制优势,积极推进

现代物流管理,科学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把建设成为杭州大都市经济圈重要的中转型、综合型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近期发展目标:到2010年,引进、培育2—3家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现代物流重点企业,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县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外部运输通道比较畅通,以重点物流企业为龙头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初步建成;完善法规建设,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基本形成;县域现代物流框架基本成形。

远期发展目标:到2020年,发展壮大一批现代化物流企业,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和直达配送站点结合的县域现代物流网络结构,基本建成与杭州、温州、宁波、金华-义乌浙江省四大现代物流枢纽全面接轨的物流系统。同时,根据工业聚集区的发展,酌情增加建设新的二级物流中心,从而建立起完全融入浙江省及长三角经济圈的物流体系,使桐庐物流业进入稳定成熟发展阶段。

(四)发展重点

1、现代物流节点的开发与建设。突出抓好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建设,形成综专结合、布局合理的物流节点网络体系。系统设计各种运输通道、节点和运输方式,开展多式联运,提升交通运输

的服务功能。

2、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业务信息公共交换平台和行业、企业物流信息处理平台,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物流活动的信息化水平。

3、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引进。改变“低、小、散”、 “小而全”的传统物流格局,按照“整合一批、剥离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扶持、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

4、现代物流业态的创新和发展。在积极发展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物流业态的同时,大力发展订单处理、分装、流通加工、代理货物保险等新型物流业态。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库存分析与控制、分销中心规划管理、业务链设计等高级业务。

5、地方特色物流产业的培育。根据桐庐实际,重点发展制笔、针纺织、医疗器械、石材、箱包玩具、机械制造等具有块状经济优势的特色物流。在运输方式上,发挥县内交通网络的优势,重点发展高速公路运输、“黄金水道”运输、城乡公路运输和城市“货的”运输。在电子商务与城市配送体系建设上,建立基于物流信息三大系统平台的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城市配送体系。

第三章 空间结构及物流节点建设

本规划根据经济发展态势,结合现代物流需求的不同增量,将现代物流体系的空间结构确定为“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直达配送站点”的三级结构模式。

三个层面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一级节点是大型、多功能的综合物流中心,具有多行业物流业务的聚集,是现代物流的主要运输和仓储的聚集区。主要服务范围覆盖桐庐全县,并承担桐庐与外部物流交汇的枢纽作用,该节点的布置原则是规模适当超前,并且尽可能设在城市边缘地带,减少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干扰,避免增加城市交通的负荷;二级节点是以贴近县域内物流需求总量较大的主要工业乡镇,根据块状经济的特色并兼顾城镇化发展,建立小型的综合性二级物流中心;根据发展需要,鼓励发展为工商企业和城乡居民生活配套服务的三级节点:即直达配送站点。以上各级节点之间有机衔接、合理分工。

(一)一级物流中心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为:桐庐现代物流中心、桐庐水运物流中心。

1、桐庐现代物流中心

(1)选址分析。根据域城乡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到2020

年,将建成以江南里公路、23省道、320国道北线、S16和S20连接线组成的城市内环线,以及柴雅线、23省道、320国道北线、S16和S20连接线组成的城市外环线。因此,综合考虑交通规划、土地因素以及工业用地南移、东扩等影响因素,选择凤川-江南工业功能区内杭新景高速出口东连接线两侧(旺家弄路西北侧)作为现代物流中心主要选址区域。

该区域紧依320国道及杭新景高速,处于城市内、外环线两侧。区域主要涵盖:省级桐庐经济开发区、桐君街道工业功能区、凤川-江南工业功能区、江南工业功能区。实际控制区域33.01平方公里,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2.38%。

(2)发展方向。杭新景高速公路经济带整体规划建设,为桐庐公路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东连西接的区位优势,典型的块状型特色经济,使桐庐现代物流中心有条件成为公路物流的主要进出中转节点。

区域功能定位:为公路转换,联运,仓储,城市配送型,并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物流品项涵盖农产品、集装箱、化工、医疗器械、箱包玩具、机械制造等。对内辐射桐庐全境,对外联结杭州、宁波、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依据中心内主要功能的特点,各功能区的基本布局主要有:

管理服务区:主要为现代物流中心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公共信息

服务、办公、住宿、餐饮等综合服务,信息中心(大楼)一般设置于该区。

运输物流区:主要为运输车辆的停放提供服务。

公共服务区:主要为生产作业区提供设备设施、车辆等的维护、维修、保养、给养等服务。

仓储物流区:主要为货物的储存、运转、换载和装卸提供服务。 流通加工、分装等增值作业区:主要为进行部分商品提供组装、剪切、贴标签、刷标志、分装等简单加工作业提供服务。

化学品物流区以及集装箱作业区。

建设规模:由于影响建设规模的因素很多,主要由进入的物流量所决定,但也要考虑处理对象的品项、总量,作业效率的高低,中心经营的不同主体对功能的设定。故参照国内外经验与前面预测的数据确定为:预留用地500亩左右,总运量1200万吨/年以上。根据市场需求,本着节约用地,逐步推进的原则,确定一次规划、分二期实施的发展方向及步骤。

(3)建设周期。

2007-2010年,主要是基本功能区的建设,即管理服务区、运输物流区、公共服务区和仓储物流区,规划用地面积200亩。

2010年以后,主要是功能扩展区的建设,即化学品物流区,流通加工、分装等增值作业区和集装箱作业区,规划用地面积300亩。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2007-2020年)

目 录

前 言 ...................................................................................... 1

(一)主要规划依据 ................................................................... 1

(二)规划内容 .......................................................................... 2

(三)规划范围 .......................................................................... 2

(四)规划期限 .......................................................................... 2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基础条件 ...................................................... 3

(一)规划的必要性 ................................................................... 3

(二)宏观背景 .......................................................................... 4

(三)有利条件 .......................................................................... 5

(四)制约因素 .......................................................................... 8

第二章 总体思路 ..................................................................... 11

(一)指导思想 ........................................................................ 11

(二)规划原则 ........................................................................ 11

(三)发展目标 ........................................................................ 12

(四)发展重点 ........................................................................ 13

第三章 空间结构及物流节点建设 ............................................. 15

(一)一级物流中心 ................................................................. 15

(二)二级物流中心 ................................................................. 18

(三)直达配送站点 ................................................................. 21

第四章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 23

(一)建设目标 ........................................................................ 23

(二)总体功能 ........................................................................ 23

(三)规划重点 ........................................................................ 24

第五章 主要保障措施 .............................................................. 25

(一)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 25

(二)建立健全现代物流扶持政策体系 ..................................... 26

(三)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 ....................................................... 26

(四)重点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 27

(五)创造良好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 ......................................... 28

附图一:区域位置图

附图二:现代物流节点规划示意图

附图三:桐庐现代物流中心区位图

附图四:桐庐水运物流中心区位图

附图五:分水二级物流中心区位图

附图六:富春江二级物流中心区位图

附图七:横村二级物流中心区位图

前 言

现代物流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制造、贸易、信息等行业。发展现代物流,对于提高桐庐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深入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积极推进“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着力打造“经济繁荣的富裕桐庐、宜居休闲的潇洒桐庐、开放创新的活力桐庐、人文进步的和谐桐庐”,融入杭州大都市经济圈,整合与优化我县物流资源,推进现代物流快速健康发展,尽快形成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物畅其流、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特制定本规划。

(一)主要规划依据

1、《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经贸运行

[2001]189号) 2001年3月

2、《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计经贸

[2002]2668号) 2005年5月

3、《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

[2004]1617号) 2004年8月

4、《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2003年1月

5、《关于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发改经贸

[2005]429号) 2005年5月

6、《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020年) 2006年1月

7、《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6年6月

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2010年) 2005年12月

9、《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06年5月

10、《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2-2010年)2002年10月

11、《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6--2020) 2006年4月

12、《杭新景高速公路桐庐段经济带整体规划》(送审稿)

2007年5月

(二)规划内容

客观分析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基础条件,准确把握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初步确立现代物流发展的空间布局框架,科学定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功能,研究提出规划实施的主要保障措施。

(三)规划范围

域全境,重点在“一主一副五极”。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从2007年至2020年。

近期,2007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基础条件

(一)规划的必要性

物流,就是物品的空间移动,即按照用户的要求,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现代物流是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对各种物流资源和物流运作主体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满足客户需要,实现物流活动的区域化(全球化)、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和社会化。在现代物流营运中形成新的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开发新的利润源泉,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1、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动桐庐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桐庐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中外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了流通费用,实现了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现代物流业成为“第三利润源”。

2、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优化桐庐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促进第三产业总量的增长和服务水平的

提高,加快桐庐产业高级化的进程;供应链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可以引导各类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现代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3、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进一步提升桐庐城市功能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充分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桐庐在沪杭“大都市”经济圈的节点功能,顺利实现和充分发挥桐庐的路运、水运区域中转的功能和作用。

4、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进桐庐经济走向市场化的需要

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提高物流运作的市场化水平。通过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引进和交流,必将推动本地经济参与市场化循环的深度和广度。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然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分割,推进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促进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二)宏观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在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被普遍认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预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世界物流业务总量将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速度,现代物流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01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把发展现代物流业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批准建立“全国社会物流统计调查制度”等等。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对拉动经济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充分,并相继出台了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2003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于2006年1月完成《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编制。2006年11月发布《关于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2006年4月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桐政[2006]1号),在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章节,提出“融入沪杭大都市经济圈,建设高效物流网络,培育物流中心,重点建设包含仓储的码头、公路运输物流中心以及与块状经济密切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目标。

(三)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

隶属于杭州地区,是“交通西进”、“黄金水道”工程的中转区域。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桐庐发展现代物流所需的交通区位条件突出:320国道、杭新景高速公路、05-16省道、20、23省道以及规划中的临

金高速公路、杭建衢铁路等交通干道都经过桐庐,内外交通十分便利;从沪-杭-甬高速到上海、宁波仅需2小时车程。水运上溯新安江、兰溪江,下通钱塘江,经京杭大运河可达上海,还可经即将通航的杭甬运河到达宁波港,通过铁路杭州站货物可运达全国各铁路站点。桐庐具有发展区域中转物流、直达配送物流的明显的比较优势。

2、产业基础较好

据统计,到2006年底,桐庐从事货运代理服务的企业有50余家,全县拥有货运车辆4302辆,吨位6047吨。载货汽车1262辆,吨位3637顿。其中中、重型载货汽车441辆。全年完成货运量773万吨,周转量26842万吨公里。拥有营业性货船241艘,36099吨位。全年完成货运量947万吨,周转量113623万吨公里。2006年全县货运总量为1720万吨(含产品的重复运输)。其中水路货运量2006年为947万吨,公路货运2006年为773万吨。

由浙江省统计局对2005、2006年全省物流有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经验比例关系,类比调研所得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测算,社会货物物流总额约为250.18亿元(1:2.08)。全县各主要产品公路物流测算量(直接运量),统计如下:

表1:全县各主要产品公路物流测算表(直接运量)

3、发展空间广阔

桐庐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型”经济,商品大进大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受经济发展辐射,物流市场培育发展具有较大潜力。2006年全县GDP已达到1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县,人均GDP达到30389元。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4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4%,其中规模以上200.88亿元,实现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7.76亿元,外贸出口供货1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外贸出口供货总值占全县工业销售产值的38.7%.全县针纺织、皮革服装、机械电子、医疗器械、箱包、制药、轻工制笔、机械加工制造、冶金加工等支柱产业均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产业发展、市场建设呈现规模化、集群化的趋势,辐射范围逐步扩大。

根据统计局2005、2006年全行业货物运输量及货物周转量的数

据以及根据本次调研数据分析,2010年、2020年全行业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预测(按运输方式分)

表2:全行业货物运输量及货物周转量预测表

随着杭州城市功能的优化,特别是在“退二进三”为主基调的产业布局调整的背景下,大量的生产型、仓储型企业将从市区向周边县市转移,这也为桐庐物流产业提供了潜在的发展空间。

另根据桐庐2006年相关数据估换算,的物流市场容量在18-24亿元左右(按物流市场容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0%计算),物流费用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1800—2400万元的利润,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四)制约因素

1、物流资源缺乏整合

我县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资源分散。现有的物流企业主体由大量的个体、私营运输业者组成,虽然近几年业务增长较快,但企业技术水平、资金实力、信息化程度等方面与现代物流企业

的差距十分明显。

现有的物流资源缺乏专业分工和有效组织,也缺少为其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无法实现各物流环节的一体化运作,物流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人才、资金等现代物流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十分紧缺。目前既缺少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也缺少企业层面的管理人才,而大量的操作人才更是严重短缺。

2、物流设施亟待完善

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导致物流系统整体效率难以提高。近年来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运输比重增幅持续加大,道路养护的压力相应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河道疏浚、码头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有效分担日益增加的公路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亟需规划建设整体性、互补性强的运输系统。

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短缺。现代物流的发展,必然产生区域内有序控制、规模化经营与区域间集中配送的衔接问题,需要建立物流积聚的中转结点和布置配送网络等公益性较强的物流基本设施,以便充分发挥长程干线规模运输的优势与短程配送服务的快速、多批次、方便的服务优势,有效迎合消费趋势(批次多、价格低、服务优)的变化。

3、物流模式有待优化

物流经营方式单一。运输是目前物流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货运代理、配送、仓储、保管等基本物流业务尚未全面发展。订单处理、包装、流通加工、代理货物保险等增值业务基本处于空白。工商企业自办物流业务现象普遍,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

4、物流政策尚需健全

管理部门在产业的指导与扶持方面缺乏力度、操作性不强,相关的配套政策未能及时出台,存在着体制、政策的障碍。企业界对现代物流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已制定出台的鼓励政策知之甚少。

物流企业自身组织能力相对软弱,行业管理有待加强。物流企业分属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以至于难以协调一致,难以形成行业优势。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围绕“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战略决策,积极实施“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融入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环境”的发展方针,依托以高速公路、码头为主的综合交通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流节点建设为抓手,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以建设桐庐现代物流中心、桐庐水运物流中心为重点,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把桐庐建设成为杭州大都市经济圈重要的中转型、综合型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桐庐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与域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相衔接,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与的产业布局规划相配套,使现代物流与产业调整、城市功能转变协调发展。

2、坚持发挥优势、资源整合的原则。要发挥桐庐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通过发展现代物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提高综合竞争力;以专业化分工、一体化运作的理念,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强化各种有效资源的优化重组,努力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3、坚持对外开放、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现代物流是开放的产业,没有地域的限制。要连接物流市场,构筑网络;连接物流环节,形成物流供应链;要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物流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立足桐庐,面向杭州,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大物流系统;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企业主导型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规划,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和管理体系,为物流企业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经营环境。

4、坚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原则。现代物流是新兴的产业,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规划上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不可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超前,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要结合桐庐实际,客观分析物流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循序渐进,合理规划。突出重点,紧紧抓住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促进物流运作的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规模化,不断提高产业和环境的区域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总体发展目标:落实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的发展战略,依托区位、产业和机制优势,积极推进

现代物流管理,科学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把建设成为杭州大都市经济圈重要的中转型、综合型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近期发展目标:到2010年,引进、培育2—3家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现代物流重点企业,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县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外部运输通道比较畅通,以重点物流企业为龙头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初步建成;完善法规建设,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基本形成;县域现代物流框架基本成形。

远期发展目标:到2020年,发展壮大一批现代化物流企业,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和直达配送站点结合的县域现代物流网络结构,基本建成与杭州、温州、宁波、金华-义乌浙江省四大现代物流枢纽全面接轨的物流系统。同时,根据工业聚集区的发展,酌情增加建设新的二级物流中心,从而建立起完全融入浙江省及长三角经济圈的物流体系,使桐庐物流业进入稳定成熟发展阶段。

(四)发展重点

1、现代物流节点的开发与建设。突出抓好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建设,形成综专结合、布局合理的物流节点网络体系。系统设计各种运输通道、节点和运输方式,开展多式联运,提升交通运输

的服务功能。

2、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业务信息公共交换平台和行业、企业物流信息处理平台,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物流活动的信息化水平。

3、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引进。改变“低、小、散”、 “小而全”的传统物流格局,按照“整合一批、剥离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扶持、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

4、现代物流业态的创新和发展。在积极发展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物流业态的同时,大力发展订单处理、分装、流通加工、代理货物保险等新型物流业态。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库存分析与控制、分销中心规划管理、业务链设计等高级业务。

5、地方特色物流产业的培育。根据桐庐实际,重点发展制笔、针纺织、医疗器械、石材、箱包玩具、机械制造等具有块状经济优势的特色物流。在运输方式上,发挥县内交通网络的优势,重点发展高速公路运输、“黄金水道”运输、城乡公路运输和城市“货的”运输。在电子商务与城市配送体系建设上,建立基于物流信息三大系统平台的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城市配送体系。

第三章 空间结构及物流节点建设

本规划根据经济发展态势,结合现代物流需求的不同增量,将现代物流体系的空间结构确定为“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直达配送站点”的三级结构模式。

三个层面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一级节点是大型、多功能的综合物流中心,具有多行业物流业务的聚集,是现代物流的主要运输和仓储的聚集区。主要服务范围覆盖桐庐全县,并承担桐庐与外部物流交汇的枢纽作用,该节点的布置原则是规模适当超前,并且尽可能设在城市边缘地带,减少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干扰,避免增加城市交通的负荷;二级节点是以贴近县域内物流需求总量较大的主要工业乡镇,根据块状经济的特色并兼顾城镇化发展,建立小型的综合性二级物流中心;根据发展需要,鼓励发展为工商企业和城乡居民生活配套服务的三级节点:即直达配送站点。以上各级节点之间有机衔接、合理分工。

(一)一级物流中心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为:桐庐现代物流中心、桐庐水运物流中心。

1、桐庐现代物流中心

(1)选址分析。根据域城乡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到2020

年,将建成以江南里公路、23省道、320国道北线、S16和S20连接线组成的城市内环线,以及柴雅线、23省道、320国道北线、S16和S20连接线组成的城市外环线。因此,综合考虑交通规划、土地因素以及工业用地南移、东扩等影响因素,选择凤川-江南工业功能区内杭新景高速出口东连接线两侧(旺家弄路西北侧)作为现代物流中心主要选址区域。

该区域紧依320国道及杭新景高速,处于城市内、外环线两侧。区域主要涵盖:省级桐庐经济开发区、桐君街道工业功能区、凤川-江南工业功能区、江南工业功能区。实际控制区域33.01平方公里,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2.38%。

(2)发展方向。杭新景高速公路经济带整体规划建设,为桐庐公路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东连西接的区位优势,典型的块状型特色经济,使桐庐现代物流中心有条件成为公路物流的主要进出中转节点。

区域功能定位:为公路转换,联运,仓储,城市配送型,并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物流品项涵盖农产品、集装箱、化工、医疗器械、箱包玩具、机械制造等。对内辐射桐庐全境,对外联结杭州、宁波、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依据中心内主要功能的特点,各功能区的基本布局主要有:

管理服务区:主要为现代物流中心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公共信息

服务、办公、住宿、餐饮等综合服务,信息中心(大楼)一般设置于该区。

运输物流区:主要为运输车辆的停放提供服务。

公共服务区:主要为生产作业区提供设备设施、车辆等的维护、维修、保养、给养等服务。

仓储物流区:主要为货物的储存、运转、换载和装卸提供服务。 流通加工、分装等增值作业区:主要为进行部分商品提供组装、剪切、贴标签、刷标志、分装等简单加工作业提供服务。

化学品物流区以及集装箱作业区。

建设规模:由于影响建设规模的因素很多,主要由进入的物流量所决定,但也要考虑处理对象的品项、总量,作业效率的高低,中心经营的不同主体对功能的设定。故参照国内外经验与前面预测的数据确定为:预留用地500亩左右,总运量1200万吨/年以上。根据市场需求,本着节约用地,逐步推进的原则,确定一次规划、分二期实施的发展方向及步骤。

(3)建设周期。

2007-2010年,主要是基本功能区的建设,即管理服务区、运输物流区、公共服务区和仓储物流区,规划用地面积200亩。

2010年以后,主要是功能扩展区的建设,即化学品物流区,流通加工、分装等增值作业区和集装箱作业区,规划用地面积300亩。


相关内容

  • 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摘要:本文对现代物流产业内涵进行了描述.结合国内外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河北省的实际情况从河北省各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河北省物流园区建设.河北省重点建设物流企业和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的软硬件建设四个方面给出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 ...

  • (2010年)试论现代物流业的产业性质
  • 2010年 第11期 物流工程与管理 物流论坛 第32卷 总第197期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0.11.006 □ 李东光 试论现代物流业的产业性质 (聊城大学 商学院,山东 聊城 2 ...

  • 试析电商经济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电子商务也逐渐渗透到社会群体的生活中,并为社会群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商经济的形成,在推进市场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现代物流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简要探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电商经济与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商经济:现代物流 ...

  • 我国的现代物流发展
  • 我国的现代物流发展 摘要: 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这也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新型工业化建设离不开新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之相适应,但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物流业还难以满足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本文对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 ...

  • 我国物流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 我国物流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q ...

  •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作者:马潘 (陕理工经济与法学学院(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01班级,陕西 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何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资源获取手段发生重大变化,全球范围内的 ...

  • 物流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 XXX区物流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在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多重趋势的共同推动下,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按照效益原则加快流动.聚集和整合.物流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中一项必不可少环节,能够有效地带动交通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保险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城市经济的普遍增长. ...

  • 关于经济学的论文
  • 适度多元化绝不是全面多元化,不是将社会有限的资源分散至大量行业,从而降低经济效率并大幅增加经济成本,而是澳门政府借着本身经济结构的特殊性,确立经济发展的路向,给予产业转型必要的引导与支持,在优化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植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形成较为合理和多元的产业结构.新时期澳门经济的角色定位应该是 ...

  •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建设研究_以厦门港口物流中心为例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建设研究 ---以厦门港口物流中心为例 □李闽榕 摘 要:现代物流中心具有整合物流资源的机能和职能以及有效平台,起着物流资源产生综合增值效益 的"功放器"作用.提升区域现代物流水平,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