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论道]

金岳霖《论道》

乍看起来,金岳霖似乎与“国学”相距甚远。不是么?这位“西学”(逻辑与知识论)功底甚好的哲学家不仅以研究分析哲学见长,写了洋洋七十万言的《知识论》,而这种分析研究的方法向来为中国传统国学之异数。然而,这只是表面的印象。《知识论》虽然讨论的是西方近代以来“时髦”的“知识论”问题,但要知道,他的“知识论观点”,其实是深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比如说他对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而他的生活方式的奇特与人生态度之脱俗,正如冯友兰所说的那样,与其说是追求“时尚”,不如说更多地是魏晋名士派头的。而假如再深入观察一下,可以发现,,他强调哲学家的学问与他的人格合一,这种看法不仅相当传统,而且不折不扣是中国式的。

然而,真正体现金岳霖的中国情怀的,还是他的《论道》一书。

金岳霖在谈到《论道》的写作构思时说:“关于道的思想我觉得它是元学的题材。我现在要表示我对于元学的态度与对于知识论的态度不同。研究知识论我可以站在知识底对象范围之外,我可以暂时忘记我是人。凡问题之直接牵扯到人者我可以用冷静的态度去研究它,片面地忘记我是人适所以冷静我底态度。研究元学则不然,我虽可以忘记我是人,而我不能忘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不仅在研究对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底结果上求情感的满足。”(《论道·绪论》)这段话表达了金岳霖对于形而上学的见解。这种对于哲学的看法,可以说是真正接续上了中国哲学的传统。 虽然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是中国式的,然而,对于形而上学问题的探究方式,却是中西合璧或者说亦中亦西、非中非西的。这种中西合璧的方法,也就是他所说的“旧瓶装新酒”。

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论道》,可以发现:它的方法论意义要远大于它的哲学观念 的意义。就哲学观念来说,它是以新实论为依归的,将宇宙本体——“道”视之为“式—能”。这可能是沿用了西方新实在论者关于共相,以及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因”、“质料因”的提法;这种哲学观念仅只是哲学史上的一种见解,并且在今天看来并不十分新鲜。然而,金岳霖在这本书写作过程中自觉运用的“旧瓶新酒”方法,却断然不会过时,并且到今天愈来愈显示出其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而从方法论上看,对于中西哲学的融合,不是采取“新瓶旧酒”,就是采取“旧瓶新酒”。这两种方法都各有其合理之处,也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因为“旧瓶”与“新酒”的关系,容易被理解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形式与西洋哲学的内容的关系。说到对于传统哲学的继承,要继承传统的有价值的思想观念,这一做法容易理解,怎么说还要继承或者采纳古人的名词或者术语呢?其实,从诠释学的观点看,任何名词与概念的使用,都不仅仅是形式或工具意义上的,而具有实质性与本体论的含义。就是说,一旦使用某个名词或术语来表达对于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就必然会由于这个名词或术语的使用而带有某种认知上的“前见”,从而影响甚至制约到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从这种意义上说,“旧瓶新酒”其实也就是“新瓶旧酒”。它们两者不能截然划分,而是在方法论上相互补充或平衡。然而,作为哲学方法论的类型,我们发现,这二者的确又有很大的区别。就是说:“新瓶旧酒”更多强调的是对于传统哲学内容或观念上的继承的一面,只不过这种对于传统的实质性继承考虑到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采取了新的路与形式;而“旧瓶新酒”恐怕更多地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于外来思想观念的吸取与接纳,而为了更好地吸收外来思想观念则必须使它能与传统相衔接。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构成中西文化交汇与碰撞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传统哲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与环节。也正因为这样,《论道》一书与冯友兰的《新理学》一样,应当被视为当代“新国学”的经典:它们对于中国传统“国学”的现代转型来说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金岳霖《论道》

乍看起来,金岳霖似乎与“国学”相距甚远。不是么?这位“西学”(逻辑与知识论)功底甚好的哲学家不仅以研究分析哲学见长,写了洋洋七十万言的《知识论》,而这种分析研究的方法向来为中国传统国学之异数。然而,这只是表面的印象。《知识论》虽然讨论的是西方近代以来“时髦”的“知识论”问题,但要知道,他的“知识论观点”,其实是深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比如说他对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而他的生活方式的奇特与人生态度之脱俗,正如冯友兰所说的那样,与其说是追求“时尚”,不如说更多地是魏晋名士派头的。而假如再深入观察一下,可以发现,,他强调哲学家的学问与他的人格合一,这种看法不仅相当传统,而且不折不扣是中国式的。

然而,真正体现金岳霖的中国情怀的,还是他的《论道》一书。

金岳霖在谈到《论道》的写作构思时说:“关于道的思想我觉得它是元学的题材。我现在要表示我对于元学的态度与对于知识论的态度不同。研究知识论我可以站在知识底对象范围之外,我可以暂时忘记我是人。凡问题之直接牵扯到人者我可以用冷静的态度去研究它,片面地忘记我是人适所以冷静我底态度。研究元学则不然,我虽可以忘记我是人,而我不能忘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不仅在研究对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底结果上求情感的满足。”(《论道·绪论》)这段话表达了金岳霖对于形而上学的见解。这种对于哲学的看法,可以说是真正接续上了中国哲学的传统。 虽然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是中国式的,然而,对于形而上学问题的探究方式,却是中西合璧或者说亦中亦西、非中非西的。这种中西合璧的方法,也就是他所说的“旧瓶装新酒”。

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论道》,可以发现:它的方法论意义要远大于它的哲学观念 的意义。就哲学观念来说,它是以新实论为依归的,将宇宙本体——“道”视之为“式—能”。这可能是沿用了西方新实在论者关于共相,以及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因”、“质料因”的提法;这种哲学观念仅只是哲学史上的一种见解,并且在今天看来并不十分新鲜。然而,金岳霖在这本书写作过程中自觉运用的“旧瓶新酒”方法,却断然不会过时,并且到今天愈来愈显示出其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而从方法论上看,对于中西哲学的融合,不是采取“新瓶旧酒”,就是采取“旧瓶新酒”。这两种方法都各有其合理之处,也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因为“旧瓶”与“新酒”的关系,容易被理解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形式与西洋哲学的内容的关系。说到对于传统哲学的继承,要继承传统的有价值的思想观念,这一做法容易理解,怎么说还要继承或者采纳古人的名词或者术语呢?其实,从诠释学的观点看,任何名词与概念的使用,都不仅仅是形式或工具意义上的,而具有实质性与本体论的含义。就是说,一旦使用某个名词或术语来表达对于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就必然会由于这个名词或术语的使用而带有某种认知上的“前见”,从而影响甚至制约到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从这种意义上说,“旧瓶新酒”其实也就是“新瓶旧酒”。它们两者不能截然划分,而是在方法论上相互补充或平衡。然而,作为哲学方法论的类型,我们发现,这二者的确又有很大的区别。就是说:“新瓶旧酒”更多强调的是对于传统哲学内容或观念上的继承的一面,只不过这种对于传统的实质性继承考虑到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采取了新的路与形式;而“旧瓶新酒”恐怕更多地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于外来思想观念的吸取与接纳,而为了更好地吸收外来思想观念则必须使它能与传统相衔接。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构成中西文化交汇与碰撞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传统哲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与环节。也正因为这样,《论道》一书与冯友兰的《新理学》一样,应当被视为当代“新国学”的经典:它们对于中国传统“国学”的现代转型来说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相关内容

  • 企业管理与国学经典智慧大家谈
  • 说起"论道"这两个字,大家首先会想到"道可道,非常道"."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等这些古圣先贤经典的警世之言.那么究竟什 ...

  • 茶叶的相关知识
  • 茶叶的相关知识 一. 茶的概念---广义的茶是一个大概念,是茶树.茶叶.茶饮.茶 文化.茶食品等概念的总称 . 茶树---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 茶科.山茶属.茶种的一种植物. 茶饮---茶叶再加工形成的液体饮料. 茶叶---是指茶树所产的鲜叶(及梗籽)经过加工而成供人 ...

  • 北大教授饶毅:处理学术不端莫再坐而论道
  • 北大教授饶毅:处理学术不端 莫再坐而论道 建立规范体制 确立权威机构 处理学术不端 莫再坐而论道 [核心观点] 处理学术不端,有些部门已经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尚无具体执行的常设机构和措施,尚无全国性的约束机制.所以,中国急需规范的体制,在已经出台的条文基础上,确立具体的.可操作的机制,确立对全国有 ...

  • 国学大师傅佩荣论道江南"易经与人生"
  • 国学大师傅佩荣论道江南"易经与人生" 傅佩荣教授简介: 影响全球华人的身心灵整合导师.哲普导师: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台湾最搞文艺江得主:凤凰卫视 ...

  • 坐而论道,不如付诸实践
  • 人生辉煌,不如一生无悔:长命百岁,不如身体健康: 漫长人生,不如充实快乐:万众瞩目,不如有你就好: 朋友成群,不如知己一人:财富无数,不如够花够用: 万人怜惜,不如一人懂得:房子很大,不如一家温暖: 车子豪华,不如一生平安:才高八斗,不如思想丰富. 与其担心未来,不如拼搏现在: 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 ...

  • 论道家自然观对现代生态自然启示
  • 论道家自然观对现代生态自然的启示 摘要:道家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 思想中对我国现代文化和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启示.现 代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环境保护问题成为现代社会 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道家自然观对于自然环境有自己独特的理 解,这些哲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现代 ...

  • 论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的不道德遭遇及制度育德
  • 论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的不道德遭遇及制度育德 摘 要: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识和道德品质,但实际并非如此.尽管青少年儿童一直在接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但是当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丑恶现象成为他们的"不道德遭遇",严重地扭曲了他们的道德信念.要扭转今日世风日 ...

  • 论道胜文至
  • 论道胜文至 --读欧阳修的<答吴充秀才书>有感 <答吴充秀才书>是一篇书信体的文论,以承答吴充来书及其所示文章,对吴充好学志道的精神加以肯定和赞扬,并阐述了"道胜文至"的主张. 道胜文至,就是说为文之人,要心中有"道",然后才能&quo ...

  • 品茶论道:你了解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复焙"吗?
  • [#品茶论道#第211期你了解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复焙"吗?]茶叶烘焙,热度愈高,由于水蒸气中,飞散之物质,丧失量亦愈大.故茶之烘焙,须将热度减至有效的最低限度,便可减少茶香丧失和茶素的减损.但又须顾及茶之焙干至相当程度,方能贮藏不变.烘焙茶叶,须避免叶中水分不平均之蒸发.故茶叶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