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

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

挫折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挑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你把握住这个机会,你就成长。如果你放过了这个机会,你就退化。”实际上,“危机”一词有“危险”加“机会”的意思。因此,积极应对挫折,把握机会,才有可能变挫折为机遇。当挫折来临时,如何应对挫折、战胜挫折?我们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应对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应对挫折,战胜挫折,首先要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有的人总认为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失败都是消极的、可怕的,受挫折后往往悲观抑郁,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事实上,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成为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生活中许多优秀人物就是在挫折磨练中成熟,在困境中崛起。相反,一个人如果不经历困难和挫折,总是一帆风顺,就会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很容易被一时的挫折所压跨。因此可以说,挫折也是一种机会,只要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就一定能适应任何变化中的环境。

二、 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观点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他认为,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挫折感,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根据艾利斯的观点,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是来自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的信念。这种不合理信念会导致挫折感的产生。

不合理信念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绝对化要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它常与“必须”、“应该”这样的词连在一起,如“我的家人就应该在春节前来看我”、“他必须那样做才对”等。

(2)过分概括化。它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信念。过分概括化的人在看问题时容易走极端,往往导致对自身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如一遇挫折、

失败便认为自己“无能”、“没用”、“不可救药”;或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这个人无一可取,全面否定。持有这种信念的人要么会导致盲目自责自罪、自暴自弃,要么会一味责备他人或外界环境,产生敌意、愤怒等不良情绪。

(3)糟糕透顶。这种不合理信念认为某一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个体一旦具有这种信念,就会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如“我这次顶撞了管教,以后不管我做得怎样,他不会给我好果子吃”、“我吃了官司,这辈子是完了”等等。

几乎每个人都存在不合理信念,这并不可怕。因为人生来就具有以理性信念对抗非理性信念的潜能。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信念是不合理的,并主动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可以降低挫折感,调整好情绪。

三、冷静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面对挫折,勇敢迎接,冷静下来后,你可以给自己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我的挫折和烦恼是什么?

(2)我能怎么办?

(3)我要做的是什么?

(4)什么时候去做?

或者可以这样想:

(1)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

(2)问题的起因何在?

(3)有哪些解决的办法?

(4)我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当一个人能够冷静地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他就开始向新的高度成长了。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主动寻求帮助

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包括物质帮助、行为支持、情感互动、信息反馈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则社会支持力量越强,社会支持的心理保健功效越明显。因此,人们应当建立一定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挫折来临时,主动求助,相互支持,这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五、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在面对挫折时自发产生的反应,能帮助人们暂时缓解消极情绪。心理防御机制并不改变原先的事实,只是简单地改变人们对事实的看法和观点,但认识的不同会使事件沿着不同的轨迹继续发展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心理防御机制有两种作用。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方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1)转移。转移注意力,暂时摆脱烦恼。如“做另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忘掉它”,“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等。

(2)宣泄。如果心中积压了许多抑郁之情,最好以合理的方式发泄出来。如找个好朋友倾诉一下或进行心理咨询。

(3)幽默。这是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人格发展较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幽默,度过难关,免除尴尬。

(4)认同。让自己以成熟的人自居,认定自己同他人一样,立志追求真善美,并确信自己对社会也是有价值的,借此提高个人自我价值,提高自信心。

(5)想象。结合自身在人生旅程的位置,不断憧憬未来,提出更高的动机需求。但又不醉心于幻想,而要立足于现实,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

(6)升华。把原始的不良动机、需要、欲望投射到劳动、学习、文体活动中,抛开杂念与烦恼,执着地追求正当的目标,使精神升华。这是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说过:“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上。”面临挫折的朋友,愿你从这句话中,找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

挫折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挑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你把握住这个机会,你就成长。如果你放过了这个机会,你就退化。”实际上,“危机”一词有“危险”加“机会”的意思。因此,积极应对挫折,把握机会,才有可能变挫折为机遇。当挫折来临时,如何应对挫折、战胜挫折?我们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应对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应对挫折,战胜挫折,首先要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有的人总认为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失败都是消极的、可怕的,受挫折后往往悲观抑郁,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事实上,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成为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生活中许多优秀人物就是在挫折磨练中成熟,在困境中崛起。相反,一个人如果不经历困难和挫折,总是一帆风顺,就会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很容易被一时的挫折所压跨。因此可以说,挫折也是一种机会,只要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就一定能适应任何变化中的环境。

二、 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观点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他认为,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挫折感,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根据艾利斯的观点,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是来自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的信念。这种不合理信念会导致挫折感的产生。

不合理信念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绝对化要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它常与“必须”、“应该”这样的词连在一起,如“我的家人就应该在春节前来看我”、“他必须那样做才对”等。

(2)过分概括化。它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信念。过分概括化的人在看问题时容易走极端,往往导致对自身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如一遇挫折、

失败便认为自己“无能”、“没用”、“不可救药”;或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这个人无一可取,全面否定。持有这种信念的人要么会导致盲目自责自罪、自暴自弃,要么会一味责备他人或外界环境,产生敌意、愤怒等不良情绪。

(3)糟糕透顶。这种不合理信念认为某一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个体一旦具有这种信念,就会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如“我这次顶撞了管教,以后不管我做得怎样,他不会给我好果子吃”、“我吃了官司,这辈子是完了”等等。

几乎每个人都存在不合理信念,这并不可怕。因为人生来就具有以理性信念对抗非理性信念的潜能。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信念是不合理的,并主动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可以降低挫折感,调整好情绪。

三、冷静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面对挫折,勇敢迎接,冷静下来后,你可以给自己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我的挫折和烦恼是什么?

(2)我能怎么办?

(3)我要做的是什么?

(4)什么时候去做?

或者可以这样想:

(1)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

(2)问题的起因何在?

(3)有哪些解决的办法?

(4)我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当一个人能够冷静地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他就开始向新的高度成长了。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主动寻求帮助

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包括物质帮助、行为支持、情感互动、信息反馈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则社会支持力量越强,社会支持的心理保健功效越明显。因此,人们应当建立一定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挫折来临时,主动求助,相互支持,这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五、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在面对挫折时自发产生的反应,能帮助人们暂时缓解消极情绪。心理防御机制并不改变原先的事实,只是简单地改变人们对事实的看法和观点,但认识的不同会使事件沿着不同的轨迹继续发展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心理防御机制有两种作用。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方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1)转移。转移注意力,暂时摆脱烦恼。如“做另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忘掉它”,“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等。

(2)宣泄。如果心中积压了许多抑郁之情,最好以合理的方式发泄出来。如找个好朋友倾诉一下或进行心理咨询。

(3)幽默。这是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人格发展较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幽默,度过难关,免除尴尬。

(4)认同。让自己以成熟的人自居,认定自己同他人一样,立志追求真善美,并确信自己对社会也是有价值的,借此提高个人自我价值,提高自信心。

(5)想象。结合自身在人生旅程的位置,不断憧憬未来,提出更高的动机需求。但又不醉心于幻想,而要立足于现实,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

(6)升华。把原始的不良动机、需要、欲望投射到劳动、学习、文体活动中,抛开杂念与烦恼,执着地追求正当的目标,使精神升华。这是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说过:“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上。”面临挫折的朋友,愿你从这句话中,找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相关内容

  • [尝尝苦滋味]教学设计
  • 尝尝苦滋味 学校: 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云路小学 姓名: 姓名:苏翠霞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品德与社会 3.课时:第三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百度搜索有关人面对苦难的资料. (2)以"如何面对失败"为主题采访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 教 ...

  •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1)
  •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胡林霞 罗董中学 [1**********] [email protected] 在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塑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它能教给学生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 ...

  • 小学六年级主题班会案例
  • 小学六年级主题班会案例 一.活动的主题:正确面对挫折------提高你的耐挫力 二.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让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迎难而上,做一个不怕困难,勇敢的学生. 三.活动前准备: (1)让学生先回家查字.词典,了解"挫折"的含义,想想自己曾经受到过什 ...

  • 风雨中我在成长训练题
  • 思想品德:第九课<风雨中我在成长>训练题(鲁教七上) 一.基础知识题 1.当由于受到多种____和_____而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便是遇到了挫折. 2.人生难免有挫折,这是因为导致挫折的因素是______的,而每个人又不可能_____这些因素. 3.造成挫折的因素包括____.___. ...

  •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据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存在社会价值的功利化和理想信念方面的缺失.没有科学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学生又如何能承担得起中国社会的未来呢?要知道,人只有以科学的社会价值观为指导树立起一个符合人性和社会进步的人生理想,才会产生强大的前进动力,因为当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值得其奋 ...

  • 面对挫折教案
  • <挫折不可怕>教学设计 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各方面条件的优越使他们渐渐养成了安逸享乐的习惯,所以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普遍下降,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采取逃避的态度,甚至"轻生",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方法.针对这一现象, ...

  • 培养初中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 培养初中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在现实生活里,一个人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免不了会"碰钉子",这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是难以避免的.这里的"碰钉子"就是指"挫折".所谓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受到阻碍 ...

  • 应对挫折的方法与技巧
  •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高中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如何正确应对不期而遇的挫折对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高中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如何处理? 学会冷静的对待挫折 有道是:"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同学们应该冷静地对待挫折,不应把挫折仅 ...

  • 人生价值观教育
  • 革命军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目的: 通过正误人生观的对比,加深官兵对革命人生观的认识和理解,讲述树立革命人生观的重要意义,引导官兵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下迈好人生每一步. 内容: 1.革命人生观是科学.进步的人生观 2.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3.革命军人应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导下走好人生之路 时间:3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