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古诗文是一项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学好古诗文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背诵和理解能力。本文对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做出反思,从吟诵、联想和体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 古诗文 教学 反思 方法
诵读和学习古代诗词,能陶冶自身的审美情操,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在初中课堂中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仅能够得以丰富,更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培养自身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当前初中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上还存在一定困惑,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古诗文进行空泛的分析,这样一来,不仅古诗文原本优美的韵味荡然无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那么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古诗文的教学和学习效率呢?本文就对古诗文的吟诵、联想和体会提出了几点反思。
一、反复吟诵,感受其音韵美
吟诵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由传统私塾沿用而来的。古诗文的音韵都讲究押韵和抑扬顿挫,通过对古诗文进行声情并茂的一遍遍吟诵,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高,能够感受出古诗文中的音韵之美,还能渐渐融入到作者的情感领域中,加强对古诗文的整体感悟。在初中古诗文的实际教学中,开始可由教师范读或是播放范读录音,来指导学生在朗读时的节奏、语速和语调。例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通过写山峰上高耸的古塔和旭日东升的景象,来表达自己高远的胸怀和志向。在这里可通过感情真挚、气势蓬勃的吟诵,来感受诗句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同时也能够被带到诗句创设的情境之中,仿佛立足于飞来峰,这样更能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诗人的情怀和志向。当朗诵熟练后,教师可采用联句抢答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背诵效果,来加深加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
二、发挥联想,感受其意境美
古诗文的语言含蓄精炼,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在对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讲解创设出一个意境,使之能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古诗文中的画面。例如在对杜甫的诗歌《春望》教学时,教师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以做这样的描述:国都已经破败沦陷了,虽然还有着山河的存在,但是荒草萋萋、林木深深。这样能使学生有直观上的感受,在脑海里就形成了长安城在沦陷之后的破败凄惨景象,加深了对古诗文的理解。又如,在范仲淹的《渔家傲》的教学中,就要以思念家乡和表达忧思为线索,勾勒出一幅边境秋天的萧瑟荒凉情境、战时的肃杀气象以及将士们的劳苦和怅恨,来带动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在学习之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一个是让学生用现代文的形式对古诗文进行改写,或者模仿课文中的范文仿写出一首古诗。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挥联想,感受古诗文语句中的意境美,加深对诗句含义和其中包含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掌握古诗文的韵律及格式,达到知识的积累效果。通过学生自行创作,能够使他们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三、体会诗意,感受其情感美
古诗文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初中生在学习古诗文时,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诗意,只有体会到诗句中的意义,才能感受到诗句中饱含的情感,对于诗人的心态或诗人所处历史背景都能有切实的体会。在传统古诗文教学中,通常教师采用的是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致不高。采用这样串讲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但是往往效果低下。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对杜甫的《登岳阳楼》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课文中的注释,利用工具书来梳理词句,理解诗句大意,对于疑难点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来解答。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作用,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如找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语句,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这种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不仅免除了串讲教学的枯燥乏味,更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性的学习中掌握了文章的脉络,体会出诗句中的深刻含义,感受出其中所饱含的浓厚情感,促进和加深了对古诗文的掌握。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通过运用一系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运用,更深层次的感受出古诗文中蕴含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东贤.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方法.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5):85
[2]宋桂林.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0):77
[3]曾侃偏.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古诗文教学.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08):28
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古诗文是一项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学好古诗文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背诵和理解能力。本文对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做出反思,从吟诵、联想和体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 古诗文 教学 反思 方法
诵读和学习古代诗词,能陶冶自身的审美情操,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在初中课堂中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仅能够得以丰富,更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培养自身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当前初中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上还存在一定困惑,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古诗文进行空泛的分析,这样一来,不仅古诗文原本优美的韵味荡然无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那么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古诗文的教学和学习效率呢?本文就对古诗文的吟诵、联想和体会提出了几点反思。
一、反复吟诵,感受其音韵美
吟诵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由传统私塾沿用而来的。古诗文的音韵都讲究押韵和抑扬顿挫,通过对古诗文进行声情并茂的一遍遍吟诵,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高,能够感受出古诗文中的音韵之美,还能渐渐融入到作者的情感领域中,加强对古诗文的整体感悟。在初中古诗文的实际教学中,开始可由教师范读或是播放范读录音,来指导学生在朗读时的节奏、语速和语调。例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通过写山峰上高耸的古塔和旭日东升的景象,来表达自己高远的胸怀和志向。在这里可通过感情真挚、气势蓬勃的吟诵,来感受诗句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同时也能够被带到诗句创设的情境之中,仿佛立足于飞来峰,这样更能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诗人的情怀和志向。当朗诵熟练后,教师可采用联句抢答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背诵效果,来加深加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
二、发挥联想,感受其意境美
古诗文的语言含蓄精炼,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在对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讲解创设出一个意境,使之能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古诗文中的画面。例如在对杜甫的诗歌《春望》教学时,教师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以做这样的描述:国都已经破败沦陷了,虽然还有着山河的存在,但是荒草萋萋、林木深深。这样能使学生有直观上的感受,在脑海里就形成了长安城在沦陷之后的破败凄惨景象,加深了对古诗文的理解。又如,在范仲淹的《渔家傲》的教学中,就要以思念家乡和表达忧思为线索,勾勒出一幅边境秋天的萧瑟荒凉情境、战时的肃杀气象以及将士们的劳苦和怅恨,来带动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在学习之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一个是让学生用现代文的形式对古诗文进行改写,或者模仿课文中的范文仿写出一首古诗。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挥联想,感受古诗文语句中的意境美,加深对诗句含义和其中包含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掌握古诗文的韵律及格式,达到知识的积累效果。通过学生自行创作,能够使他们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三、体会诗意,感受其情感美
古诗文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初中生在学习古诗文时,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诗意,只有体会到诗句中的意义,才能感受到诗句中饱含的情感,对于诗人的心态或诗人所处历史背景都能有切实的体会。在传统古诗文教学中,通常教师采用的是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致不高。采用这样串讲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但是往往效果低下。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对杜甫的《登岳阳楼》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课文中的注释,利用工具书来梳理词句,理解诗句大意,对于疑难点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来解答。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作用,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如找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语句,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这种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不仅免除了串讲教学的枯燥乏味,更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性的学习中掌握了文章的脉络,体会出诗句中的深刻含义,感受出其中所饱含的浓厚情感,促进和加深了对古诗文的掌握。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通过运用一系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运用,更深层次的感受出古诗文中蕴含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东贤.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方法.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5):85
[2]宋桂林.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0):77
[3]曾侃偏.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古诗文教学.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