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练习(有答案)

“心理学导论”习题

第一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

(A) 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B) 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C )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C )

(A) 情绪 (B) 需要 (C) 想象 (D) 兴趣

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D )。

(A) 艾宾浩斯 (B) 韦伯 (C) 马斯洛 (D) 冯特

4.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B)。

(A)普通心理学 (B)实验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人格心理学

多选题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ABCDE)。

(A)揭示人的心理现象 (B) 描述人的心理现象(C) 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D) 理解人的心理活动 (E) 说明人的心理活动

2.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BCE)。

(A)感觉过程(B)认识过程(C)情绪和情感过程(D)需要过程(E)意志过程

3.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心理学所出现的流派和思潮概括起来除了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外主要还有(ABCD )。

(A)格式塔心理学 (B)精神分析论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E)拓扑心理学

判断题

1.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2.心理学是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机能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学派,其创始人物冯特(╳)。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复杂多样,为了研究的方便,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

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中。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精神)面貌,即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个性过程机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已经形成的个性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

第二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是( A )。

(A)神经细胞 (B) 突触 (C) 大脑皮层 (D)反射

2.听觉中枢在( B )

(A) 枕叶 (B) 颞叶 (C) 额叶 (D) 顶叶

3.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是( B )

(A )反射系统 (B )反射弧 (C )条件反射 (D )无条件反射 4. 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B )

(A )望梅止渴 (B )谈梅生津 (C )含梅流延 (D ) 望梅生畏 多选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C D )。

(A) 脑神经 (B) 脊神经 (C)脑 (D) 脊髓 (E)自主神经

2.反射弧包括(ABCDE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出神 (D)神经中枢 (E)效应器

3.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 B )

(A) 兴奋 (B)抑制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E)反射弧

判断题

1.小脑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2.言语运动中枢在左半球额下回近外侧裂部位。(√)

3.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第三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A 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 A ) 。

(A)随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不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2.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两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D ) 。

(A)不可能的 (B) 不良品质 (C) 无条件的 (D) 有条件的

3.在同一时间内, 能够清楚知觉对象数目的注意品质是( D ) 。

(A) 注意稳定性 (B) 注意分配 (C) 注意稳定性 (D)注意广度

4.注意愈集中, 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 C ) 愈强。

(A) 正诱导 (B) 负诱导 (C) 优势兴奋 (D) 抑制状态

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语言 思维

多选题

1.注意的种类分为(A B C)。

(A) 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广度 (E)注意转移

2.注意的特征有(ABCE )。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分散 (E)注意稳定

3.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BDE)。

(A )个体神经过程的强度 (B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C )原来注意的时间长短 (D )原来注意的强度 (E )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4.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是(AB)

(A) 语言 (B) 思维 (C)感觉 (D) 知觉 (E)记忆

判断题

1.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有意识的觉知性、能动性和意识的社会制约性。(√)

2.正在上课,A 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所引起的大家的注意是不随意注意。(√)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 4.如果没有注意的转移,也就难以保持注意的稳定。(√)

单选题

1. 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 )。

(A) 感觉 (B) 知觉 (C) 感受性 (D) 感觉阈限

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A )。

(A) 感觉阈限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感受性

3.明适应和(A )是视觉的两种适应现象。

(A)暗适应 (B)光适应 (C)色适应 (D)闪光适应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C )。

(A) 感觉 (B) 反应 (C) 知觉 (D) 阈限

5.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的知觉特性是( A )

(A) 知觉整体性 (B)知觉恒常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选择性

6.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是( B )

(A )感觉阈限 (B )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绝对感觉阈性

多选题

1.空间知觉包括(BCDE )。

(A) 时间知觉 (B)大小知觉 (C) 距离知觉 (D) 形状知觉 (E)方位知觉

2.知觉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视觉范围内有( ACDE )。

(A) 大小 (B) 方向 (C)明度 (D) 形状 (E)颜色

3.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分为(AB)

(A) 绝对感觉阈限 (B) 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适应是一种普遍的感觉现象,它表现为感受性的________和_________。 提高 降低 4.适应是一种普遍的感觉现象,它表现为感受性的()

(A) 大小 (B) 提高 (C) 降低 (D)方向

判断题

1.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同时对比.(╳)

2. 一支白粉笔无论在明亮处或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 第四单元 习题

3.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的特性。(╳)

4. 知觉是人脑对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的反映。(╳)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如何对感觉进行测量?

答:感觉测量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感受性大小来说明。感受性是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是人感觉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

人的感觉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阈限又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绝对感受性低即为该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较高。差别感觉阈限是差别感受性的客观指标,差别感受性高即为该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较低。韦伯定律、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史蒂文斯的乘方定律揭示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之间的关系。

第五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D )。

(A) 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2.有预定识记目的并能运用有效识记方法的识记是( C )

(A) 意识识记 (B) 机械识识记 (C) 有意识识记 (D) 不随意识记

3.人脑对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 B )。

(A) 感觉记忆 (B) 形象记忆 (C) 记忆表象 (D) 想象记忆

4.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不长于(C)。

(A)2秒 (B)3秒 (C)4秒 (D)5秒

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C )项目。

(A )5-7 (B) 7-9 (C) 5-9 (D) 5-7

6.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A 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D)。

(A)陈述性记忆 (B)情节性记忆 (C)语义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7.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 C )。

(A) 前摄抑制 (B) 遗忘规律 (C) 倒摄抑制 (D) 接近律

多选题

1.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识记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把识记分为(AC)。

(A)意义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无意识记 (E)编码识记

2.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ABCDE)。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E)运动记忆

3.按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方式把记忆系统分为(BCD )。

(A) 表象系统 (B) 短时系统 (C)瞬时系统 (D)长时系统(E) 语义系统

4.长时记忆所具有的A 般特点是(AB)。

(A)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 (B)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C)长时记忆的内容主要以意义为主 (D)长时记忆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 (E )长时记忆的单位是组块

5.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ABCD)。

(A)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B)识记材料的数量 (C)学习程度 (D)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E)识记时的生理状态

6.为有效防止遗忘,应该做到(ABCDE)。

(A)及时复习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D)复习多样化 (E)以人的活动对象和活动结果作为识记的对象

判断题

1.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2.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进行复述才能永久存储。(╳)

3.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4.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5.过度学习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记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答:记忆过程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过程即对信息的编码、贮存 和提取的过程,它们有序而完整地统一于记忆活动中。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知识与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而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是回忆;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是再认。

记忆过程中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相互联系的,识记与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与基础,再认与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是通过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的统一的记忆过程来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

第六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B )。

(A) 概念 (B) 思维 (C) 想象 (D)语言

2. 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患者的病情,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D )。

(A) 概括性 (B) 直接性 (C) 抽象性 (D) 间接性

3. 思维反映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A 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思维特性是( C )。

(A) 创造性 (B) 聚合性 (C) 概括性 (D) 间接性

4.学生能够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C )。

(A) 再现思维 (B) 集中思维 (C) 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5.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以及(C)。

(A)创新与保持 (B)判断与推理 (C)抽象与概括 (D)酝酿与辨别

6.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C)。

(A)辨别 (B)抽象 (C)推理 (D)发散

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是( A )。

(A) 概念 (B) 词汇 (C) 经验 (D) 问题

7.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当前的知觉是( B )。

(A) 思维定势 (B) 知觉定势 (C) 心理定势 (D) 功能固着

多选题

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ACD)。

(A)动作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E)创造思维

2.一般认为概念的形成要经历的阶段是(ABC)。

(A)抽象化 (B)类化 (C)辨别 (D)酝酿 (E)比较

3.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CE)。

(A)必须有主动的态度 (B)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C)必须有A 系列操作程序 (D)必须有情绪和意志成分的参与 E 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判断题

1.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指把同一5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是求异和创新。(╳)

3.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称作动作思维或实例思维。(╳)

4.概念的学习与掌握受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5.根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要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问题解决者应保持较高的唤醒水平。(╳)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思维与感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于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过程。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因此人的思维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一种更为复杂的高级认识活动。感觉和知觉所提供的信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客观事物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第七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曾经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重现的形象是(B)

(A)感觉记忆 (B)记忆表象 (C)动作记忆 (D)形象记忆

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D)

(A )有意想象 (B )随意想象 (C )创造想象 (D )再造想象

3.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 B)

(A )想象 (B )表象 (C )映象 (D )表征

多选题

1.根据创造性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随意想象 (D)有意想象 (E)记忆表象 2.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 )

(A)创造性 (B)独立性 (C)新颖性 (D)有意性 (E)再造性

判断题

1.记忆表象(简称表象) 具有最重要的特征是直观性和概括性.(√)

2.不随意想象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灵感.(╳)

3. 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想象.(╳)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什么是记忆表象。 答:记忆表象简称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现代认知心理学认

为,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事物进行操作和加工,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关于事物形象的心理复现。表象是在感知基础上形成,是保持在人脑中的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映象,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特征。表象与感知的直接性特征相比,

表象的形象在反映事物主要(突出)特征外,其他特征就显得不稳定而且较模糊。表象是在多次感知基础上经信息加工而产生的形象,因此,与知觉相比具有更大概括性,但表象的概括性和语词的概括性不同。表象是事物形象的概括,含有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而语词则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

表象的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紧密联系。从表象的直观形象性特征看,表象与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性特征看,表象又与思维相似,但表象既不是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介环节,是人们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第八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 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是( D)

(A )独白言语 (B )书面言语 (C )内部言语 (D )对话言语

2. 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特点的是(C ) (A)书面言语 (B)独白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3. 具有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特点的是( A )

(A)内部言语 (B)对话言语 (C)书面言语 (D)独白言语

4.学习外语时,本国语的语音具有( B )作用。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高原形象 (D)反馈

多选题

1.外部言语分为( AD )

(A)口头言语 (B)内部言语 (C)外部语言 (D)书面言语

2.对话言语有(ABD )

(A)聊天 (B)辩论 (C)讨论 (D)讲课 (E)演讲

判断题

1.内部言语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特点。(╳)

2.对话言语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特点。(╳)

3.口头言语是外部言语。(√)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答: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2)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划;言语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

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

(3)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

(4)语言是交际和思想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言语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或思维;语言也不能离开

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言就不能发挥任何功用。

单选题 第九单元 习题

1.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称为

( D )。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情绪

2。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称为( C )。

(A) 感情 (B) 情感 (C) 表情 (D) 态度体验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这人的( A )而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反应。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 (C)个性心理特征 (D )心理状态

4.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作业效率在( C )激奋水平下最高

(A )高 (B )低 (C)适中 (D )不变

多选题

1.情绪情感的功能有(ABCDE )。

(A)适应功能 (B) 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 (E)反映功能

2。与接近外界事物的愿望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ABD)。

(A)惊奇 (B)兴趣 (C)害羞 (D)厌恶 (E)骄傲

3。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A 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CDE)。

(A)语调表情 (B)肢体表情 (C)面部表情 (D)身段表情 (E)言语表情

4。沙赫特的情绪因素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归因于( ABC )。

(A) 环境因素 (B)生理因素 (C)心理因素 (D)注意因素 (E)思维因素

判断题

1.情绪和情感对其它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2.情感的种类包括了心境、激情和应激(╳)。

3.就人类个体而言,情感体验发展在前,情绪体验产生于后。(╳)

4.在C 种主要表情动作中面部表情起着主要作用,而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则没有多少作

用。(╳)

5.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在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中脑。

(╳)

6.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完全是由一系列的理论推理而来。(╳)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是属于同一类而不同层次

的心理体验,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1)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如下: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

般都受制于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

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

地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情绪和情感之间有如下区别: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情绪更多的是与

生理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①.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发展在后。情绪是人类后动物共同具有的态

度体验,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特有的,但刚出生的新生儿和婴儿并未产生情感,它是

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逐渐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②. 与情感相比 ,情绪不稳定。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

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

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

③. 情绪表现的外在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情绪表现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特征,面部表

情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

第十单元

单选题

1.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C )

(A )感觉 (B )思维 (C )需要 (D )性格

2.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B )

(A ) 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 )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 )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 )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

3.下列哪个选项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D )

(A )物质兴趣 (B )精神兴趣 (C )直接兴趣 (D )间接兴趣

4.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是(A )

(A )动机 (B ) 需要 (C ) 兴趣 (D ) 理想

多选题

1.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 )

(A)生理动机 (B)社会动机(C)成就动机 (D)避免失败动机(E)追求动机 习题

2.交往动机又称之为( )

(A)亲和动机(B)亲合动机 (C)成就动机(D)追求动机(E)避免失败动机

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ABCDE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4.动机具有(ABC )的功能

(A) 指引 (B) 发动 (C) 激励 (D) 追求 (E)信念

判断题

1.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级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2.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3.个性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

4.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第十一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特性的心理特征是( C )。

(A) 性格 (B) 能力 (C)气质 (D)人格

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平衡、不灵活,与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C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3.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之间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 )。

(A) 性格 (B) 能力 (C) 气质 (D) 胆汁质

4。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C )。

(A) 性格的态度特征 (B) 性格的意志特征 (C) 性格的认知特征 (D) 性格的情绪特征

多选题

1.气质的特性表现为(A B CD E )。

(A)感受性和耐受性 (B) 反应敏捷性 (C) 可塑性(D) 情绪兴奋性(E) 指向性

2.性格特征有(ABCD )。

(A) 情绪特征 (B)意志特征 (C)态度特征 (D)理智特征 (E)气质特征

3。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的基本特性是(ABD)。

(A)神经过程的强度 (B)神经过程的平衡性 (C)神经过程的持久性 (D)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E)神经过程的兴奋性

4。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区分为(D E )。

(A) 首要特质 (B) 中心特质 (C) 次要特质 (D)表面特质 (E)根源特质

判断题

1.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和指向性。(╳)

2.气质类型具有稳定性,它有好坏优劣之分。(╳)

3.神经过程的特征强、平衡、不灵活,其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4.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快和容易。(╳)

5.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答: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人脑的

活动。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括在人格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

一般认为,气质和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

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性格的生理

基础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

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地表现为情绪饱满、情绪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状态。例如,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科学实验人员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

性格特征,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他原来具有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第十二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顺利完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 A )。

(A) 能力 (B) 智力 (C) 技能 (D) 知识

2. 通过因素分析提出构成能力的群因素说是由( A )提出。

(A)塞斯顿 (B)桑代克 (C)斯皮尔曼 (D)费侬

3. 与一个人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 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 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是( A ) 。

(A)晶体能力 (B)模仿能力 (C)流体能力 (D)认知能力

4。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 而主要依赖于个人先天禀赋是能力是( A ) 。

(A)流体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晶体能力

5.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A)。

(A)IQ=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 (B)IQ=实足年龄/智力年龄╳100

(C)IQ=(x-x )/s (D )IQ=100+15Z

6.解释智力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是(A)。

(A) 常模 (B) 信度 (C) 效度 (D) 因变量

多选题

1.按能力涉及的领域,把能力分为(A B C)。

(A) 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社会交往能力 (D)一般能力 (E)特殊能力

2.一般能力与认知活动紧密地联系着,主要包括(ABCDE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注意力 (D)想象力 (E)思维力

3。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可从(A BC)去研究。

(A) 智力操作 (B)智力产品 (C)智力内容 (D)智力形式 (E)智力活动

判断题

1.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发展。(√)

2.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3。吉尔福特用因素分析法研究智力,承认G 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

4.心理测验信度、效度与常模十分重要,因此心理测验必须在内容、施测过程、评分标准和解释上标准化。(√)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答:美国心理学家在因素分析时发现一般智力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所谓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这些能力大部分是先天的和依赖于大脑的神经解剖结构的,并且多半不依赖于学习。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所谓晶体智力是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到的能力,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卡特尔认为,通常这两种智力包含在人和一种智力活动中,很难分开,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

第十三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是(D) (A)知觉 (B) 情绪 (C)动机 (D)态度

2.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存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D)

(A)印象形成 (B)态度 (C)首因效应(D) 社会印象

3.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论的过程(D)

(A)印象形成 (B)态度 (C)首因效应(D) 归因

4.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A)上的关系。

(A)心理 (B)态度 (C)效应(D) 归因

多选题

1。态度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它们是(ABC) (A)认知 (B)态度 (C)意向 (D) 归因 (E)

2.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有()

(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情感需要 (D)态度需要 (E)情绪需要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ABCDE)

(A)外貌(B)能力(C)邻近(D)相似互补(E)性格因素

判断题

1.群体是指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并在一起活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2.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是一种服从。(╳) 3.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是从众。(╳)

“心理学导论”习题

第一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

(A) 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B) 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C )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C )

(A) 情绪 (B) 需要 (C) 想象 (D) 兴趣

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D )。

(A) 艾宾浩斯 (B) 韦伯 (C) 马斯洛 (D) 冯特

4.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B)。

(A)普通心理学 (B)实验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人格心理学

多选题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ABCDE)。

(A)揭示人的心理现象 (B) 描述人的心理现象(C) 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D) 理解人的心理活动 (E) 说明人的心理活动

2.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BCE)。

(A)感觉过程(B)认识过程(C)情绪和情感过程(D)需要过程(E)意志过程

3.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心理学所出现的流派和思潮概括起来除了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外主要还有(ABCD )。

(A)格式塔心理学 (B)精神分析论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E)拓扑心理学

判断题

1.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2.心理学是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机能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学派,其创始人物冯特(╳)。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复杂多样,为了研究的方便,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

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中。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精神)面貌,即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个性过程机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已经形成的个性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

第二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是( A )。

(A)神经细胞 (B) 突触 (C) 大脑皮层 (D)反射

2.听觉中枢在( B )

(A) 枕叶 (B) 颞叶 (C) 额叶 (D) 顶叶

3.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是( B )

(A )反射系统 (B )反射弧 (C )条件反射 (D )无条件反射 4. 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B )

(A )望梅止渴 (B )谈梅生津 (C )含梅流延 (D ) 望梅生畏 多选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C D )。

(A) 脑神经 (B) 脊神经 (C)脑 (D) 脊髓 (E)自主神经

2.反射弧包括(ABCDE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出神 (D)神经中枢 (E)效应器

3.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 B )

(A) 兴奋 (B)抑制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E)反射弧

判断题

1.小脑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2.言语运动中枢在左半球额下回近外侧裂部位。(√)

3.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第三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A 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 A ) 。

(A)随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不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2.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两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D ) 。

(A)不可能的 (B) 不良品质 (C) 无条件的 (D) 有条件的

3.在同一时间内, 能够清楚知觉对象数目的注意品质是( D ) 。

(A) 注意稳定性 (B) 注意分配 (C) 注意稳定性 (D)注意广度

4.注意愈集中, 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 C ) 愈强。

(A) 正诱导 (B) 负诱导 (C) 优势兴奋 (D) 抑制状态

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语言 思维

多选题

1.注意的种类分为(A B C)。

(A) 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广度 (E)注意转移

2.注意的特征有(ABCE )。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分散 (E)注意稳定

3.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BDE)。

(A )个体神经过程的强度 (B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C )原来注意的时间长短 (D )原来注意的强度 (E )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4.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是(AB)

(A) 语言 (B) 思维 (C)感觉 (D) 知觉 (E)记忆

判断题

1.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有意识的觉知性、能动性和意识的社会制约性。(√)

2.正在上课,A 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所引起的大家的注意是不随意注意。(√)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 4.如果没有注意的转移,也就难以保持注意的稳定。(√)

单选题

1. 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 )。

(A) 感觉 (B) 知觉 (C) 感受性 (D) 感觉阈限

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A )。

(A) 感觉阈限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感受性

3.明适应和(A )是视觉的两种适应现象。

(A)暗适应 (B)光适应 (C)色适应 (D)闪光适应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C )。

(A) 感觉 (B) 反应 (C) 知觉 (D) 阈限

5.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的知觉特性是( A )

(A) 知觉整体性 (B)知觉恒常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选择性

6.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是( B )

(A )感觉阈限 (B )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绝对感觉阈性

多选题

1.空间知觉包括(BCDE )。

(A) 时间知觉 (B)大小知觉 (C) 距离知觉 (D) 形状知觉 (E)方位知觉

2.知觉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视觉范围内有( ACDE )。

(A) 大小 (B) 方向 (C)明度 (D) 形状 (E)颜色

3.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分为(AB)

(A) 绝对感觉阈限 (B) 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适应是一种普遍的感觉现象,它表现为感受性的________和_________。 提高 降低 4.适应是一种普遍的感觉现象,它表现为感受性的()

(A) 大小 (B) 提高 (C) 降低 (D)方向

判断题

1.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同时对比.(╳)

2. 一支白粉笔无论在明亮处或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 第四单元 习题

3.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的特性。(╳)

4. 知觉是人脑对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的反映。(╳)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如何对感觉进行测量?

答:感觉测量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感受性大小来说明。感受性是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是人感觉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

人的感觉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阈限又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绝对感受性低即为该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较高。差别感觉阈限是差别感受性的客观指标,差别感受性高即为该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较低。韦伯定律、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史蒂文斯的乘方定律揭示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之间的关系。

第五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D )。

(A) 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2.有预定识记目的并能运用有效识记方法的识记是( C )

(A) 意识识记 (B) 机械识识记 (C) 有意识识记 (D) 不随意识记

3.人脑对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 B )。

(A) 感觉记忆 (B) 形象记忆 (C) 记忆表象 (D) 想象记忆

4.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不长于(C)。

(A)2秒 (B)3秒 (C)4秒 (D)5秒

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C )项目。

(A )5-7 (B) 7-9 (C) 5-9 (D) 5-7

6.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A 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D)。

(A)陈述性记忆 (B)情节性记忆 (C)语义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7.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 C )。

(A) 前摄抑制 (B) 遗忘规律 (C) 倒摄抑制 (D) 接近律

多选题

1.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识记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把识记分为(AC)。

(A)意义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无意识记 (E)编码识记

2.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ABCDE)。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E)运动记忆

3.按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方式把记忆系统分为(BCD )。

(A) 表象系统 (B) 短时系统 (C)瞬时系统 (D)长时系统(E) 语义系统

4.长时记忆所具有的A 般特点是(AB)。

(A)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 (B)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C)长时记忆的内容主要以意义为主 (D)长时记忆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 (E )长时记忆的单位是组块

5.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ABCD)。

(A)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B)识记材料的数量 (C)学习程度 (D)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E)识记时的生理状态

6.为有效防止遗忘,应该做到(ABCDE)。

(A)及时复习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D)复习多样化 (E)以人的活动对象和活动结果作为识记的对象

判断题

1.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2.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进行复述才能永久存储。(╳)

3.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4.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5.过度学习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记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答:记忆过程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过程即对信息的编码、贮存 和提取的过程,它们有序而完整地统一于记忆活动中。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知识与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而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是回忆;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是再认。

记忆过程中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相互联系的,识记与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与基础,再认与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是通过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的统一的记忆过程来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

第六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B )。

(A) 概念 (B) 思维 (C) 想象 (D)语言

2. 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患者的病情,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D )。

(A) 概括性 (B) 直接性 (C) 抽象性 (D) 间接性

3. 思维反映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A 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思维特性是( C )。

(A) 创造性 (B) 聚合性 (C) 概括性 (D) 间接性

4.学生能够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C )。

(A) 再现思维 (B) 集中思维 (C) 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5.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以及(C)。

(A)创新与保持 (B)判断与推理 (C)抽象与概括 (D)酝酿与辨别

6.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C)。

(A)辨别 (B)抽象 (C)推理 (D)发散

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是( A )。

(A) 概念 (B) 词汇 (C) 经验 (D) 问题

7.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当前的知觉是( B )。

(A) 思维定势 (B) 知觉定势 (C) 心理定势 (D) 功能固着

多选题

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ACD)。

(A)动作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E)创造思维

2.一般认为概念的形成要经历的阶段是(ABC)。

(A)抽象化 (B)类化 (C)辨别 (D)酝酿 (E)比较

3.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CE)。

(A)必须有主动的态度 (B)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C)必须有A 系列操作程序 (D)必须有情绪和意志成分的参与 E 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判断题

1.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指把同一5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是求异和创新。(╳)

3.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称作动作思维或实例思维。(╳)

4.概念的学习与掌握受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5.根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要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问题解决者应保持较高的唤醒水平。(╳)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思维与感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于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过程。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因此人的思维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一种更为复杂的高级认识活动。感觉和知觉所提供的信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客观事物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第七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曾经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重现的形象是(B)

(A)感觉记忆 (B)记忆表象 (C)动作记忆 (D)形象记忆

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D)

(A )有意想象 (B )随意想象 (C )创造想象 (D )再造想象

3.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 B)

(A )想象 (B )表象 (C )映象 (D )表征

多选题

1.根据创造性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随意想象 (D)有意想象 (E)记忆表象 2.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 )

(A)创造性 (B)独立性 (C)新颖性 (D)有意性 (E)再造性

判断题

1.记忆表象(简称表象) 具有最重要的特征是直观性和概括性.(√)

2.不随意想象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灵感.(╳)

3. 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想象.(╳)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什么是记忆表象。 答:记忆表象简称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现代认知心理学认

为,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事物进行操作和加工,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关于事物形象的心理复现。表象是在感知基础上形成,是保持在人脑中的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映象,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特征。表象与感知的直接性特征相比,

表象的形象在反映事物主要(突出)特征外,其他特征就显得不稳定而且较模糊。表象是在多次感知基础上经信息加工而产生的形象,因此,与知觉相比具有更大概括性,但表象的概括性和语词的概括性不同。表象是事物形象的概括,含有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而语词则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

表象的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紧密联系。从表象的直观形象性特征看,表象与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性特征看,表象又与思维相似,但表象既不是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介环节,是人们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第八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 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是( D)

(A )独白言语 (B )书面言语 (C )内部言语 (D )对话言语

2. 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特点的是(C ) (A)书面言语 (B)独白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3. 具有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特点的是( A )

(A)内部言语 (B)对话言语 (C)书面言语 (D)独白言语

4.学习外语时,本国语的语音具有( B )作用。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高原形象 (D)反馈

多选题

1.外部言语分为( AD )

(A)口头言语 (B)内部言语 (C)外部语言 (D)书面言语

2.对话言语有(ABD )

(A)聊天 (B)辩论 (C)讨论 (D)讲课 (E)演讲

判断题

1.内部言语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特点。(╳)

2.对话言语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特点。(╳)

3.口头言语是外部言语。(√)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答: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2)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划;言语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

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

(3)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

(4)语言是交际和思想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言语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或思维;语言也不能离开

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言就不能发挥任何功用。

单选题 第九单元 习题

1.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称为

( D )。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情绪

2。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称为( C )。

(A) 感情 (B) 情感 (C) 表情 (D) 态度体验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这人的( A )而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反应。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 (C)个性心理特征 (D )心理状态

4.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作业效率在( C )激奋水平下最高

(A )高 (B )低 (C)适中 (D )不变

多选题

1.情绪情感的功能有(ABCDE )。

(A)适应功能 (B) 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 (E)反映功能

2。与接近外界事物的愿望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ABD)。

(A)惊奇 (B)兴趣 (C)害羞 (D)厌恶 (E)骄傲

3。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A 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CDE)。

(A)语调表情 (B)肢体表情 (C)面部表情 (D)身段表情 (E)言语表情

4。沙赫特的情绪因素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归因于( ABC )。

(A) 环境因素 (B)生理因素 (C)心理因素 (D)注意因素 (E)思维因素

判断题

1.情绪和情感对其它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2.情感的种类包括了心境、激情和应激(╳)。

3.就人类个体而言,情感体验发展在前,情绪体验产生于后。(╳)

4.在C 种主要表情动作中面部表情起着主要作用,而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则没有多少作

用。(╳)

5.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在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中脑。

(╳)

6.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完全是由一系列的理论推理而来。(╳)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是属于同一类而不同层次

的心理体验,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1)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如下: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

般都受制于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

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

地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情绪和情感之间有如下区别: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情绪更多的是与

生理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①.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发展在后。情绪是人类后动物共同具有的态

度体验,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特有的,但刚出生的新生儿和婴儿并未产生情感,它是

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逐渐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②. 与情感相比 ,情绪不稳定。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

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

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

③. 情绪表现的外在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情绪表现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特征,面部表

情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

第十单元

单选题

1.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C )

(A )感觉 (B )思维 (C )需要 (D )性格

2.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B )

(A ) 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 )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 )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 )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

3.下列哪个选项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D )

(A )物质兴趣 (B )精神兴趣 (C )直接兴趣 (D )间接兴趣

4.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是(A )

(A )动机 (B ) 需要 (C ) 兴趣 (D ) 理想

多选题

1.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 )

(A)生理动机 (B)社会动机(C)成就动机 (D)避免失败动机(E)追求动机 习题

2.交往动机又称之为( )

(A)亲和动机(B)亲合动机 (C)成就动机(D)追求动机(E)避免失败动机

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ABCDE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4.动机具有(ABC )的功能

(A) 指引 (B) 发动 (C) 激励 (D) 追求 (E)信念

判断题

1.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级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2.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3.个性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

4.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第十一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特性的心理特征是( C )。

(A) 性格 (B) 能力 (C)气质 (D)人格

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平衡、不灵活,与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C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3.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之间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 )。

(A) 性格 (B) 能力 (C) 气质 (D) 胆汁质

4。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C )。

(A) 性格的态度特征 (B) 性格的意志特征 (C) 性格的认知特征 (D) 性格的情绪特征

多选题

1.气质的特性表现为(A B CD E )。

(A)感受性和耐受性 (B) 反应敏捷性 (C) 可塑性(D) 情绪兴奋性(E) 指向性

2.性格特征有(ABCD )。

(A) 情绪特征 (B)意志特征 (C)态度特征 (D)理智特征 (E)气质特征

3。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的基本特性是(ABD)。

(A)神经过程的强度 (B)神经过程的平衡性 (C)神经过程的持久性 (D)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E)神经过程的兴奋性

4。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区分为(D E )。

(A) 首要特质 (B) 中心特质 (C) 次要特质 (D)表面特质 (E)根源特质

判断题

1.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和指向性。(╳)

2.气质类型具有稳定性,它有好坏优劣之分。(╳)

3.神经过程的特征强、平衡、不灵活,其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4.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快和容易。(╳)

5.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答: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人脑的

活动。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括在人格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

一般认为,气质和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

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性格的生理

基础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

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地表现为情绪饱满、情绪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状态。例如,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科学实验人员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

性格特征,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他原来具有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第十二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顺利完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 A )。

(A) 能力 (B) 智力 (C) 技能 (D) 知识

2. 通过因素分析提出构成能力的群因素说是由( A )提出。

(A)塞斯顿 (B)桑代克 (C)斯皮尔曼 (D)费侬

3. 与一个人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 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 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是( A ) 。

(A)晶体能力 (B)模仿能力 (C)流体能力 (D)认知能力

4。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 而主要依赖于个人先天禀赋是能力是( A ) 。

(A)流体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晶体能力

5.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A)。

(A)IQ=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 (B)IQ=实足年龄/智力年龄╳100

(C)IQ=(x-x )/s (D )IQ=100+15Z

6.解释智力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是(A)。

(A) 常模 (B) 信度 (C) 效度 (D) 因变量

多选题

1.按能力涉及的领域,把能力分为(A B C)。

(A) 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社会交往能力 (D)一般能力 (E)特殊能力

2.一般能力与认知活动紧密地联系着,主要包括(ABCDE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注意力 (D)想象力 (E)思维力

3。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可从(A BC)去研究。

(A) 智力操作 (B)智力产品 (C)智力内容 (D)智力形式 (E)智力活动

判断题

1.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发展。(√)

2.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3。吉尔福特用因素分析法研究智力,承认G 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

4.心理测验信度、效度与常模十分重要,因此心理测验必须在内容、施测过程、评分标准和解释上标准化。(√)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答:美国心理学家在因素分析时发现一般智力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所谓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这些能力大部分是先天的和依赖于大脑的神经解剖结构的,并且多半不依赖于学习。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所谓晶体智力是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到的能力,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卡特尔认为,通常这两种智力包含在人和一种智力活动中,很难分开,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

第十三单元 习题

单选题

1.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是(D) (A)知觉 (B) 情绪 (C)动机 (D)态度

2.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存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D)

(A)印象形成 (B)态度 (C)首因效应(D) 社会印象

3.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论的过程(D)

(A)印象形成 (B)态度 (C)首因效应(D) 归因

4.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A)上的关系。

(A)心理 (B)态度 (C)效应(D) 归因

多选题

1。态度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它们是(ABC) (A)认知 (B)态度 (C)意向 (D) 归因 (E)

2.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有()

(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情感需要 (D)态度需要 (E)情绪需要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ABCDE)

(A)外貌(B)能力(C)邻近(D)相似互补(E)性格因素

判断题

1.群体是指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并在一起活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2.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是一种服从。(╳) 3.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是从众。(╳)


相关内容

  •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题库
  • 全国医疗卫生招聘信息 丨 医学基础知识 丨 公共基础知识 丨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面试 丨 临床医学知识 丨 护理基础知识 丨 药学基础知识 丨 中医基础知识 丨 卫生职称考试资料 丨 执业资格考试资料 丨 其他 添加文档 1 全国医疗卫生招聘信息: doc  2014年敦化市医院招聘 2页 doc   ...

  • 2015河南小学招教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精选练习题七
  • 2015河南小学招教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精选练习题七 [单选题] 1.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 ). A.观察内容的结构 B.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目的 D.观察的对象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记录表要根据观察目的进行编制. 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 ...

  • 职业伦理与积极心理(练习题目+答案)
  • 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本题分值:2) 面对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新的职业岗位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有相当一部分不能适应新职业的要求,这属于以下哪一种职业不适应(). A.观念与职业的不适应 B.对职业变化的 ...

  •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 A:礼乐 B书数 C: 发展概况试题 诗易 D:射御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 4."六艺"(西周) 5."六经" A:秦 B:汉 C: 二 填空:(每空0.5) 唐 D:宋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 ...

  •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 30分.) 1.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 ...

  •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小学部分)
  •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小学部分) 目录 绪论 一.关于教师公开招聘考试------------------1 二.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考情分析--------------1 三.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备考策略„„„„„„„„„„„„„„2 第一篇 教育学 考纲命题结构图„„„„„„„„„„„„„„„„„„ ...

  • 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教育学
  • 2015年全国统一成人高考<教育学>试题 一. 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额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把儿童比作太阳,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洛克 C .赫尔巴特 ...

  • 发散思维训练题
  • 发散思维训练题 训练的要点如下: , (1)把握好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关系.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向四面八方任意地层开想象时,也就是在进行发散思维.所以,我们在做发散思维训练时,应尽量摆脱逻辑思维的束缚,大胆想象,而不必担心其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有实用价值. (2)要注意流畅性.变通性和 ...

  • 工作分析练习题4
  • 工作分析练习题4 1.第1题 根据岗位职责要求给予任职者相应的权限. ( ) A.以事定岗 B.以岗定人 C.以岗定责 D.以责定权 答案:D 2.第2题 最容易接受工作分析活动的群体是 A.高层管理人员 B.中层管理人员 C.工作分析人员 D. 员工 答案:B 3.第3题 最低岗位数量原则的本质是 ...

  • 2014教资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练习题:逻辑思维能力(三)
  • 2014教资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练习题:逻辑思维能 力(三) 1. 公达律师事务所以为案件的被告进行有效辩护而著称,成功率达90%以上.老余是一位以专门为离婚案件的当事人成功辩护而著称的律师.因此,老余不可能是公达律师事务所的成员.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指出了上述论证的漏洞?( ) A. 公达律师事务所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