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处理方案

黄石市民兴〃瑞丰园商住楼工程

应急救援处理方案

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及项目部施工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一、 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的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项目部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眼前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 应急预案的级别

根据项目部生产的特性,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其有害影响通常只局限在一个单位界区之内,并且几乎可以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区内,其影响预期基本不会扩大到社会,故本应急预案按Ⅰ级进行制定。

三、 应急预案起动涉及的事故内容

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内发生:

1、 场区火灾;

2、 深基坑开挖塌崩;

3、 高支模支架塌陷;

4、 高耸设备设施倾倒;

5、 其他生产性重大安全事故;

6、 不可预见突发性事件;

7、 应急总指挥认为必须起动应急预案的。

四、 应急预案的起动前提

施工场区发生重大事故前兆或发生评估预测为:

1、 死亡数在1人以上;

2、 直辖财产损失在1万元以上;

3、 对施工场区的影响有明显的破坏或人身伤亡。

五、 应急预案和响应

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发动应急反应预案令,由应急总指挥、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同时起动应急反应,公司总部

一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现场的特性,执行应急反应行动。根据事态的发展需求,及时启动协议应急救援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公共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六、 应急预案的终止

对事故现场实施应急预案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并确保未授权人员不会进入事故现场;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局面已无法控制和挽救的,由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反应终止令或授权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明确应急预案终止的决定。

七、 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臵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机构。

1、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⑴ 工程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框架图

⑵ 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责和职能

1)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责和职能:

a、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b、现场事故评估;

c、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d、控制紧急情况;

e、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

f、做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g、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2) 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a、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b、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 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a、抢运可以转移的现场内物资;

b、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4) 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

a、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臵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b、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5) 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

a、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b、疏散场区内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6) 抢救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

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7) 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

a、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b、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8) 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

a、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b、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⑶ 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构成

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由项目经理任命专人担任;

2)伤员营救组由项目工程师担任组长,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3)物资抢救组由施工员、仓库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4)消防灭火组由质检员、施工场区水电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5)保卫疏导组由安全员、后勤人员和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6)抢险物资供应组由材料员、仓库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7)后勤供给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8)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梁勋刚 联系方式:[1**********]

伤员营救组长:梁勋猛 联系方式:[1**********]

物资抢救组长:梁继萍 联系方式:[1**********]

消防灭火组长:梁玮 联系方式:[1**********]

保卫疏导组长:曹祥权 联系方式:[1**********]

抢险物资供应组长:石教成 联系方式:[1**********]

后勤供给组长:石教信 联系方式:[1**********]

现场临时医疗组长:马春生 联系方式:[1**********]

黄石市三医院: 联系方式:120

火警: 联系方式:119

八、 应急预案的实施程序

1、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应依据施工场区周边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场区内建筑物的总平面分布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及组织设计的要求,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规模等,科学的评估出几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影响度。综合评估后,提出合理的评估意见,确立最佳的应急方案。结合周边项目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出该项目的应急预案。

2、应急反应行动的资源配臵

应急计划确立后,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所在位臵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反应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应急反应能力,配臵合理的应急反应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上报公司总部行政办公室备案。

3、建立危险辩识体系

根据施工场区的特点和设备材料等特性确定危险源的清单,并根据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建立落实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辩识体系,定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源的突显特征。

4、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白净机制和汇报程序二部分组成。形式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⑴ 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刻向公司总部汇报,由公司总部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⑵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启动,通过电话或传真系统通知公司总部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⑶ 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公司内部的邻近项目经理部应急反应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制报警。

⑷ 汇报程序

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

5、建立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体系

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图布臵,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定应急反应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的投入使用。

6、通讯体系

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其体系应考虑的因素有:

1) 应急人员之间;

2) 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3) 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4) 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5) 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6) 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7) 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8) 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7、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

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反应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反应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

8、交通管制机制

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⑴ 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⑵ 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九、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应急反应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⑴ 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⑵ 二级应急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2、培训的内容

⑴ 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⑵ 个人的防护措施;

⑶ 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⑷ 事故报警;

⑸ 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⑹ 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⑺ 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3、培训目的

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4、应急反应演练

应急反应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公司总部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场区人员开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

5、演练目的

⑴ 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

⑵ 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⑶ 测试现有应急反应装臵、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⑷ 提高和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

⑸ 通过演练来辨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

十、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的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定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依据公司总部的劳动奖罚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十一、 施工项目常见事故应急措施

1、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事故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基坑(土方)坍塌、模板支撑体系坍塌、脚手架坍塌、围墙、临时设施坍塌、工程结构坍塌。

坍塌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副指挥及替补者不要紧张,也不要产生恐惧,要有条不紊的组织应急抢险,第一步要停止作业,实施警戒,设立警戒区,封闭现场,由三级应急反应组织的应急警戒员组织实施警戒,以防闲杂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导致进一步的事故扩大;第二步迅速组织人员对事发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检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观察坍塌范围是否有可能扩大,若还存在隐患,必须组织排险人员进行排除险兆,由三级应急反应组织的资源管理员提供应急物质来实施,当险兆排除后方可让抢救人员施救,施救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抢救时首先要排除障碍或覆盖物,抢救员(按第十二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法处臵);第三步要安排信息员紧急上报;若事故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本级应急反应组织的救援能力范围时,还要紧急向上级

和社会应急组织求援,在实施抢救和救护的同时要保留音像资料图片,抢救和救护完毕,在事故调查组确认后方可清理事故现场。若事故发生在夜间,资源管理员应首先组织解决现场照明。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副指挥及其替补者不要紧张,也不要产生恐惧,要有条不紊的组织应急抢险,第一步要抢救伤员(按第十二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法处臵);第二步停止所有高处作业,实施警戒,设立警戒区,封闭现场,由三级应急反应组织的应急警戒员组织实施警戒,以防闲杂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导致进一步的事故扩大;并第三步迅速组织人员对事发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检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若事故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本级应急反应组织的救援能力范围时,还要紧急向上级和社会应急组织求援,在实施抢救和救护的同时要保留音像资料图片,抢救和救护完毕,在事故调查组确认后方可清理事故现场。若事故发生在夜间,资源管理员应首先组织解决现场照明。

3、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副指挥及其替补者不要紧张,也不要产生恐惧,要有条不紊的组织应急抢险,第一步迅速组织人员对事发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检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观看是否还有可能坠落物体,若存在隐患,必须组织排险人员进行全面的排除险兆,由三级应急反应组织的资源管理员提供应急物品来实施,,当险兆排除后方可让抢救人员施救,施救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抢救时首先要排除障碍或覆盖物,抢救员(按第十二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法处臵);第二步停止所有高处作业,实施警戒,设立警戒区,封闭现场,应急警戒员组织实施警戒,以防闲杂人员进入事故

现场,导致进一步的事故扩大;第三步要安排信息员紧急向上级报告,在实施抢救和救护的同时要保留音像资料图片,抢救和救护完毕,在事故调查组确认后方可清理事故现场。若事故发生在夜间,资源管理员应首先组织解决现场照明。

4、 火灾的应急措施

对于初起火灾,发现人员应大声呼救,并立即组织自救工作,力争在未蔓延扩大之前控制火势直至扑灭火灾。如果发现火情时过火面积较大,火势凶猛,凭借自身能力无法灭火时应一面大声呼救,一面迅速组织人员有序的撤离,同时通过电话(火警电话119)或高声呼救等方式求救。逃生过程中严禁乘电梯,要走楼梯,如果火势封住楼梯或出入口,应使用绳索(床单、被套等)从窗口逃生,若烟尘较大,应匍匐爬行,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吸入;配备有放毒面具的要正确佩带好面具。已逃生出来的人员应向火场指挥者报告火情,包括起火原因、受伤受困人员、过火面积等各方面情况,便于下一步的灭火工作,对于在火灾中受伤的人员按第十二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法处臵。

5、台风、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

对于台风、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预先配备必要的抗灾资源,做好防御工作,减少灾害损失。在听到台风警报后,所有的台风影响区域必须在台风到来前,对可能导致坍塌的脚手架、外用施工电梯、井架、龙门架、塔吊等设施采取必要的加固防范措施,还要在台风到来前,全部停止运行,对于在高处作业的区域全部停工,对于作业现场施工用电全部拉停电,力争减少人员和财产的不必要损失。在水灾发生前,要密切关注水文报告,还要配备必要的防水物资,还要将处于水平面较低的物资设备转运到水平面较高的地方,以防物资的损失,住在低洼处的人员全部转移,防止人员

被淹,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由于不能准确观测和预报,因此对于处在地震带的人员,特别强调的是只要发现出现地动、房子摇晃的时候一定要撤离出房子,跑到空旷的地方。另外日常要加强应急培训,教育员工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逃生、如何自救。另外当灾害发生时还应该按照政府部门的统一安排、统一部署进行抗灾减灾。

十二、 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式

1、一般伤员的现场救治

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避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

⑴ 用清洁布裹盖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水痘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即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感染机会,并为进一步创面处理增加麻烦。

⑵伤员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⑶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到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

2、 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

创伤性出血现场救治要根据现场条件及时、正确的采取暂时性的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

⑴止血

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弹性止血带止血法。

1) 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棉纺制品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即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

2) 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的运转送医院抢救。不正确

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病痛,甚至威胁生命。搬运伤员时应注意:

a、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或畸形变化,就表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固定后再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因搬运振动而移位,加重疼痛,损伤附近的血管神经使创伤加重。

b、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输伤员,头部可放臵冰袋,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c、在搬运高处坠落的伤员时,因怀疑有脊椎受伤可能,要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记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因为这样会使伤员的躯干过分屈伸而使已受伤的脊椎移位,甚至断裂造成截瘫以至死亡。

⑵ 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

1)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受伤的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外力大小,现场场地情况。凡属高处坠落致伤时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地部位或间接击伤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

2)高处坠落的伤员,在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伤员当时神志清楚,但若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劝留医院严密观察。

3)在模板坍塌、土方陷落、交通等事故中,在肢体受到严重积压后,局部软组织因缺血而呈苍白,皮肤温度降低,感觉麻木,肌肉无力。一般在解除肢体压迫后,应马上用弹性绷带绕受伤肢体,以免发生组织肿胀,还要给以固定少动,以减少延毒性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在这种情况下的伤肢就不应该抬高,不应该进行局部按摩,不应该实行热敷,不应该继续活动。

4)胸部受伤的伤员,实际损伤程度常较胸壁表面所显示的损伤面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里分离。如伤员胸壁皮肤完好无伤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还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要高度警惕,以免误诊,影响抢救。在下胸部受伤时,要想到腹腔内脏受击伤引起内出血的可能。

5)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0mm左右,及时止血、包扎、固定伤肢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使用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致使机体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急症。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应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的处理。并快速的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后,及

时送到医院。

⑴ 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2)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a、皮肤污染、外表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掺剂、添加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冲洗。

b、吸入毒物(有毒气体):如进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或密闭的仓库、化粪池等不通风的地方施工;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及氧焊割作业、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泄露;二氧化碳过量;油漆、涂料、保温、黏合等施工时;苯气体等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吸入中毒时;应立即使中毒者脱离现场,施救人员在抢救时要佩带防毒面具或给氧面具,并在抢救和救治时加强通风及吸氧。

c、食入毒物:如误食发芽的土豆、未熟扁豆等动植物毒素以及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亚硝酸钠、硫酸纳和酒精等中毒,对一般神志清楚者应设法摧吐;喝温水300~500ml,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喉壁或舌根部以摧吐,如此反复,直至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对摧吐无效或神智不清楚者,则可给予洗胃,洗胃一般宜在送医院后进行。

⑵ 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项

1)救护人员在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的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保护,在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场所,应视情况,采取加强通风或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腰系安全绳由场外人控制,如有条件要使用防毒面具。

2)常见食入中毒的解救,一般在医院进行,吸入毒物中毒人员应尽快送往设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

3)在施工现场如已出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呼吸、心跳时间不长,则应把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立即施行口对口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

4、触电急救

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电弧波及人体时,电流流过人体而与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闭合回路。触电事故发生得十分突然,往往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必须立

即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及时迅速抢救。

⑴ 触电的急救细则

1)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根据不同的触电事故,采取不同的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头,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以断开电源。

② 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绝电源。

③ 当电源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b、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② 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③ 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3)脱离电源后,要及时迅速对症抢救:

a、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楚或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院前来诊治或送医院。

b、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揭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后仰比肩膀低,并保持呼吸畅通,以免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c、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或两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⑵ 触电急救的注意事项

4)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作好自身防护,避免再触电。

5)在送伤者去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因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的。

6)对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避免因搬运和移动不当导致再次伤害。

十三、 其他

1、各项目经理部参照公司应急预案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项目的应急预案报公司安全部备案。

2、预案的培训演练计划按公司总部年度计划及各项目经理部的培训演练计划执行。

3、预案中的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具体人员设臵详见各级组织机构框架图。

十四、 应急预案的评价及调整

项目部应组织进行评价总结:

1、应急演习预案结束后一周内;

2、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调查处理完毕后一周内;

评价应由各办事处组织,事故发生时项目及相关部门,各项目应急负责人员应参加,应急预案评价总结应对预案的合理性、抢救方法、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应急预案评价总结应形成书面文件,包括会议主持者、参加者、日期、评价意见、不足之处、改进建议等有关内容,应急预案评价总结应在评价会议后15日内报送公司安全部。

黄石市民兴〃瑞丰园商住楼工程

应急救援处理方案

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及项目部施工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一、 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的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项目部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眼前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 应急预案的级别

根据项目部生产的特性,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其有害影响通常只局限在一个单位界区之内,并且几乎可以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区内,其影响预期基本不会扩大到社会,故本应急预案按Ⅰ级进行制定。

三、 应急预案起动涉及的事故内容

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内发生:

1、 场区火灾;

2、 深基坑开挖塌崩;

3、 高支模支架塌陷;

4、 高耸设备设施倾倒;

5、 其他生产性重大安全事故;

6、 不可预见突发性事件;

7、 应急总指挥认为必须起动应急预案的。

四、 应急预案的起动前提

施工场区发生重大事故前兆或发生评估预测为:

1、 死亡数在1人以上;

2、 直辖财产损失在1万元以上;

3、 对施工场区的影响有明显的破坏或人身伤亡。

五、 应急预案和响应

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发动应急反应预案令,由应急总指挥、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同时起动应急反应,公司总部

一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现场的特性,执行应急反应行动。根据事态的发展需求,及时启动协议应急救援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公共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六、 应急预案的终止

对事故现场实施应急预案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并确保未授权人员不会进入事故现场;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局面已无法控制和挽救的,由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反应终止令或授权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明确应急预案终止的决定。

七、 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臵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机构。

1、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⑴ 工程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框架图

⑵ 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责和职能

1)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责和职能:

a、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b、现场事故评估;

c、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d、控制紧急情况;

e、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

f、做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g、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2) 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a、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b、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 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a、抢运可以转移的现场内物资;

b、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4) 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

a、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臵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b、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5) 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

a、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b、疏散场区内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6) 抢救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

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7) 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

a、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b、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8) 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

a、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b、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⑶ 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构成

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由项目经理任命专人担任;

2)伤员营救组由项目工程师担任组长,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3)物资抢救组由施工员、仓库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4)消防灭火组由质检员、施工场区水电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5)保卫疏导组由安全员、后勤人员和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6)抢险物资供应组由材料员、仓库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7)后勤供给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8)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梁勋刚 联系方式:[1**********]

伤员营救组长:梁勋猛 联系方式:[1**********]

物资抢救组长:梁继萍 联系方式:[1**********]

消防灭火组长:梁玮 联系方式:[1**********]

保卫疏导组长:曹祥权 联系方式:[1**********]

抢险物资供应组长:石教成 联系方式:[1**********]

后勤供给组长:石教信 联系方式:[1**********]

现场临时医疗组长:马春生 联系方式:[1**********]

黄石市三医院: 联系方式:120

火警: 联系方式:119

八、 应急预案的实施程序

1、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应依据施工场区周边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场区内建筑物的总平面分布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及组织设计的要求,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规模等,科学的评估出几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影响度。综合评估后,提出合理的评估意见,确立最佳的应急方案。结合周边项目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出该项目的应急预案。

2、应急反应行动的资源配臵

应急计划确立后,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所在位臵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反应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应急反应能力,配臵合理的应急反应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上报公司总部行政办公室备案。

3、建立危险辩识体系

根据施工场区的特点和设备材料等特性确定危险源的清单,并根据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建立落实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辩识体系,定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源的突显特征。

4、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白净机制和汇报程序二部分组成。形式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⑴ 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刻向公司总部汇报,由公司总部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⑵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启动,通过电话或传真系统通知公司总部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⑶ 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公司内部的邻近项目经理部应急反应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制报警。

⑷ 汇报程序

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

5、建立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体系

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图布臵,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定应急反应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的投入使用。

6、通讯体系

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其体系应考虑的因素有:

1) 应急人员之间;

2) 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3) 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4) 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5) 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6) 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7) 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8) 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7、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

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反应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反应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

8、交通管制机制

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⑴ 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⑵ 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九、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应急反应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⑴ 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⑵ 二级应急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2、培训的内容

⑴ 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⑵ 个人的防护措施;

⑶ 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⑷ 事故报警;

⑸ 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⑹ 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⑺ 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3、培训目的

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4、应急反应演练

应急反应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公司总部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场区人员开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

5、演练目的

⑴ 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

⑵ 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⑶ 测试现有应急反应装臵、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⑷ 提高和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

⑸ 通过演练来辨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

十、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的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定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依据公司总部的劳动奖罚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十一、 施工项目常见事故应急措施

1、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事故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基坑(土方)坍塌、模板支撑体系坍塌、脚手架坍塌、围墙、临时设施坍塌、工程结构坍塌。

坍塌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副指挥及替补者不要紧张,也不要产生恐惧,要有条不紊的组织应急抢险,第一步要停止作业,实施警戒,设立警戒区,封闭现场,由三级应急反应组织的应急警戒员组织实施警戒,以防闲杂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导致进一步的事故扩大;第二步迅速组织人员对事发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检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观察坍塌范围是否有可能扩大,若还存在隐患,必须组织排险人员进行排除险兆,由三级应急反应组织的资源管理员提供应急物质来实施,当险兆排除后方可让抢救人员施救,施救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抢救时首先要排除障碍或覆盖物,抢救员(按第十二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法处臵);第三步要安排信息员紧急上报;若事故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本级应急反应组织的救援能力范围时,还要紧急向上级

和社会应急组织求援,在实施抢救和救护的同时要保留音像资料图片,抢救和救护完毕,在事故调查组确认后方可清理事故现场。若事故发生在夜间,资源管理员应首先组织解决现场照明。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副指挥及其替补者不要紧张,也不要产生恐惧,要有条不紊的组织应急抢险,第一步要抢救伤员(按第十二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法处臵);第二步停止所有高处作业,实施警戒,设立警戒区,封闭现场,由三级应急反应组织的应急警戒员组织实施警戒,以防闲杂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导致进一步的事故扩大;并第三步迅速组织人员对事发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检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若事故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本级应急反应组织的救援能力范围时,还要紧急向上级和社会应急组织求援,在实施抢救和救护的同时要保留音像资料图片,抢救和救护完毕,在事故调查组确认后方可清理事故现场。若事故发生在夜间,资源管理员应首先组织解决现场照明。

3、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副指挥及其替补者不要紧张,也不要产生恐惧,要有条不紊的组织应急抢险,第一步迅速组织人员对事发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检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观看是否还有可能坠落物体,若存在隐患,必须组织排险人员进行全面的排除险兆,由三级应急反应组织的资源管理员提供应急物品来实施,,当险兆排除后方可让抢救人员施救,施救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抢救时首先要排除障碍或覆盖物,抢救员(按第十二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法处臵);第二步停止所有高处作业,实施警戒,设立警戒区,封闭现场,应急警戒员组织实施警戒,以防闲杂人员进入事故

现场,导致进一步的事故扩大;第三步要安排信息员紧急向上级报告,在实施抢救和救护的同时要保留音像资料图片,抢救和救护完毕,在事故调查组确认后方可清理事故现场。若事故发生在夜间,资源管理员应首先组织解决现场照明。

4、 火灾的应急措施

对于初起火灾,发现人员应大声呼救,并立即组织自救工作,力争在未蔓延扩大之前控制火势直至扑灭火灾。如果发现火情时过火面积较大,火势凶猛,凭借自身能力无法灭火时应一面大声呼救,一面迅速组织人员有序的撤离,同时通过电话(火警电话119)或高声呼救等方式求救。逃生过程中严禁乘电梯,要走楼梯,如果火势封住楼梯或出入口,应使用绳索(床单、被套等)从窗口逃生,若烟尘较大,应匍匐爬行,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吸入;配备有放毒面具的要正确佩带好面具。已逃生出来的人员应向火场指挥者报告火情,包括起火原因、受伤受困人员、过火面积等各方面情况,便于下一步的灭火工作,对于在火灾中受伤的人员按第十二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法处臵。

5、台风、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

对于台风、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预先配备必要的抗灾资源,做好防御工作,减少灾害损失。在听到台风警报后,所有的台风影响区域必须在台风到来前,对可能导致坍塌的脚手架、外用施工电梯、井架、龙门架、塔吊等设施采取必要的加固防范措施,还要在台风到来前,全部停止运行,对于在高处作业的区域全部停工,对于作业现场施工用电全部拉停电,力争减少人员和财产的不必要损失。在水灾发生前,要密切关注水文报告,还要配备必要的防水物资,还要将处于水平面较低的物资设备转运到水平面较高的地方,以防物资的损失,住在低洼处的人员全部转移,防止人员

被淹,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由于不能准确观测和预报,因此对于处在地震带的人员,特别强调的是只要发现出现地动、房子摇晃的时候一定要撤离出房子,跑到空旷的地方。另外日常要加强应急培训,教育员工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逃生、如何自救。另外当灾害发生时还应该按照政府部门的统一安排、统一部署进行抗灾减灾。

十二、 施工现场具体急救方式

1、一般伤员的现场救治

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避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

⑴ 用清洁布裹盖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水痘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即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感染机会,并为进一步创面处理增加麻烦。

⑵伤员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⑶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到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

2、 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

创伤性出血现场救治要根据现场条件及时、正确的采取暂时性的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

⑴止血

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弹性止血带止血法。

1) 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棉纺制品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即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

2) 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的运转送医院抢救。不正确

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病痛,甚至威胁生命。搬运伤员时应注意:

a、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或畸形变化,就表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固定后再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因搬运振动而移位,加重疼痛,损伤附近的血管神经使创伤加重。

b、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输伤员,头部可放臵冰袋,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c、在搬运高处坠落的伤员时,因怀疑有脊椎受伤可能,要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记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因为这样会使伤员的躯干过分屈伸而使已受伤的脊椎移位,甚至断裂造成截瘫以至死亡。

⑵ 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

1)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受伤的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外力大小,现场场地情况。凡属高处坠落致伤时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地部位或间接击伤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

2)高处坠落的伤员,在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伤员当时神志清楚,但若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劝留医院严密观察。

3)在模板坍塌、土方陷落、交通等事故中,在肢体受到严重积压后,局部软组织因缺血而呈苍白,皮肤温度降低,感觉麻木,肌肉无力。一般在解除肢体压迫后,应马上用弹性绷带绕受伤肢体,以免发生组织肿胀,还要给以固定少动,以减少延毒性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在这种情况下的伤肢就不应该抬高,不应该进行局部按摩,不应该实行热敷,不应该继续活动。

4)胸部受伤的伤员,实际损伤程度常较胸壁表面所显示的损伤面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里分离。如伤员胸壁皮肤完好无伤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还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要高度警惕,以免误诊,影响抢救。在下胸部受伤时,要想到腹腔内脏受击伤引起内出血的可能。

5)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0mm左右,及时止血、包扎、固定伤肢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使用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致使机体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急症。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应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的处理。并快速的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后,及

时送到医院。

⑴ 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2)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a、皮肤污染、外表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掺剂、添加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冲洗。

b、吸入毒物(有毒气体):如进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或密闭的仓库、化粪池等不通风的地方施工;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及氧焊割作业、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泄露;二氧化碳过量;油漆、涂料、保温、黏合等施工时;苯气体等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吸入中毒时;应立即使中毒者脱离现场,施救人员在抢救时要佩带防毒面具或给氧面具,并在抢救和救治时加强通风及吸氧。

c、食入毒物:如误食发芽的土豆、未熟扁豆等动植物毒素以及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亚硝酸钠、硫酸纳和酒精等中毒,对一般神志清楚者应设法摧吐;喝温水300~500ml,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喉壁或舌根部以摧吐,如此反复,直至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对摧吐无效或神智不清楚者,则可给予洗胃,洗胃一般宜在送医院后进行。

⑵ 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项

1)救护人员在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的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保护,在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场所,应视情况,采取加强通风或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腰系安全绳由场外人控制,如有条件要使用防毒面具。

2)常见食入中毒的解救,一般在医院进行,吸入毒物中毒人员应尽快送往设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

3)在施工现场如已出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呼吸、心跳时间不长,则应把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立即施行口对口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

4、触电急救

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电弧波及人体时,电流流过人体而与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闭合回路。触电事故发生得十分突然,往往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必须立

即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及时迅速抢救。

⑴ 触电的急救细则

1)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根据不同的触电事故,采取不同的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头,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以断开电源。

② 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绝电源。

③ 当电源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b、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② 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③ 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3)脱离电源后,要及时迅速对症抢救:

a、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楚或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院前来诊治或送医院。

b、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揭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后仰比肩膀低,并保持呼吸畅通,以免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c、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或两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⑵ 触电急救的注意事项

4)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作好自身防护,避免再触电。

5)在送伤者去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因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的。

6)对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避免因搬运和移动不当导致再次伤害。

十三、 其他

1、各项目经理部参照公司应急预案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项目的应急预案报公司安全部备案。

2、预案的培训演练计划按公司总部年度计划及各项目经理部的培训演练计划执行。

3、预案中的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具体人员设臵详见各级组织机构框架图。

十四、 应急预案的评价及调整

项目部应组织进行评价总结:

1、应急演习预案结束后一周内;

2、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调查处理完毕后一周内;

评价应由各办事处组织,事故发生时项目及相关部门,各项目应急负责人员应参加,应急预案评价总结应对预案的合理性、抢救方法、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应急预案评价总结应形成书面文件,包括会议主持者、参加者、日期、评价意见、不足之处、改进建议等有关内容,应急预案评价总结应在评价会议后15日内报送公司安全部。


相关内容

  • 主题公园游乐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游乐园游乐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09-09-29 08:55:36 浏览次数: 0 目 录 一. 总则 二.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三. 应急救援响应 四. 应急救援方案及实施 五. 后期处理 六. 保障措施 七. 附件 1.总则 1.1 目的 为了游乐园安全运行以及所属 ...

  • 2015年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 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平安煤业有限公司 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 处置方案 二0一五年度 目 录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目的 ........................................................... 3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设置与人员配备 ............ ...

  • 冻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 Q/XXX-XXXX XXX 公司企业标准 Q/XXX-XXXX-XXXX-010-2012 冻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012-06-30发布 2012-07-01实施 XXX 公司发布 目 录 1 总则 ................................................ ...

  • 煤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管理机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 兴文县久庆镇桂花煤矿 关于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管理机构的 通 知 矿属各单位: 为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做到管理规范,责任到人,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安全.有效.迅速.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从根本上为增强矿井抵御风险的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经矿委研究决定,成立 ...

  • 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 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 应 急 方 案 通化县鹏飞职业技术培训服务有限公司 1.处理方案制定的目的 为有效防范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责任,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危害,减少人民生命和公司财产损失,保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处理方案. 2.通化县鹏飞职业技术培训服务有限公司施工安全事故应急 ...

  •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 合煤公司中许斜井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 审 批 : 合煤公司六矿 编制日期:2010年12月27日 目录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 3 一.事故类型和 ...

  •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米脂县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 2015年8月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提高我矿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推进我矿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开展应急演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 ...

  • 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预案编号:CCFCC/YA/AZ/WJL-2015 版 本 号:CCFCC/YA/AZ/WJL-2015A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处 2015年度青春塔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单位:中煤一建机电安装工程处青春塔项目部 编制日期:二○一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目 录 1 总则 . .. ...

  • 绍兴市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定稿)
  • 绍兴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 应急预案编号:SJZSBD-01 应急预案版本号:第二版 XXXXXXX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颁布日期: 颁 布 令 所属各部门.各单位: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