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招教师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试题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

A.遗传 B.环境 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交给(B)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D

8

AB

CD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 C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

C.在学校之外D

二、境空题

11

12于劳动。

13

14

15,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

17,基本途径是教学。

18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④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出发。

25

教育者,是“先受教育的”“道授业解惑也。””“业”和所解的“惑”,是指导者,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索,促使学生由“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的。从教学目的、方向、内容、方法等方面看,教师永远起主导作用;但从学生的认识活动看,他们是否具有自觉的学习愿望和积极的学习行动,则是一个决定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和学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五、论述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1、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2、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3、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4、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互配合得好,使大家都能受益;等)的一个重要方面。

5

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六、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范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内容: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6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

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

答:

(1

(2

(3

(4(5(6)学位制度;

(7(8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6、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答:《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7、简述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答: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有以下五种:

(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

(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

(3)辐合论的儿童发展观;

(4)建构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5)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8、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答:概括而言,儿童发展表现出以下五个特点:①顺序性;②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9、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答: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

(1(2

(310答: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 4

11、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 (3

12

(1

(2(313

(1能、文化功能。

(2(3)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德育的“教育性”,它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二是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

14、简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

答:中小学德育有四大主要任务:

(1)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

(2)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以上四方面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5、简述中小学体育的任务。

答:中小学体育有三大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16、简述中小学美育的任务。

答:中小学美育有四大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17、简述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中小学教学有三大基本任务:

(1)学习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18、简述教学模式的种类。

答:教学模式有以下八大种类:

(1)传递——接受式; (2)自学——辅导式;

(3)引导——发现式; (4)情境——

(5)示范——模仿式; (6)目标——

(7)研究——探索式; (8)活动

19、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答: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4(5

(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820

(1)讲授法; (3)练习法; (4)实验法;

(5 (6 (7)参观法; (8)读书指导法。

21

(1)目的要明确; (2 (3)分量要适当;

(4)难易要适度; 5 (6)批改要认真。

22

(1

(2)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原则;

(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6)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3、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

答: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实际锻炼法;

(4)陶冶教育法; (5)自我教育法; (6)品德评价法。

24、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

答: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

(1)知与不知的矛盾(懂与不懂、全面与片面、深刻与肤浅等);

(2)愿望与能力的矛盾(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情感与理智等);

(3)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先进与落后等)。

25、简述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

答: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

(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的学生;

(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的学生;

(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26、简述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

答: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

(1)认识自己; (2)自我激励; (3)自我控制; (5)人际合作; (6)学习技能辅导; (7)职业发展辅导27、简述教育测验的功能。

答:教育测验的功能:

(1)激励功能; (2)诊断功能; (3 28、简述教育测验的种类。

答:教育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目的分:①安置性测验②

(2)按测验内容分:①成就测验;②(3)按规范程度分:①(4)按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分:①

29 答:评价测验试题质量的指标:

(1)实用性; (2(3(4 (5)区分度

绪 论

一、选择题

1、心理现象又称为( )。

A 心理规律 B C 心理过程 D 个性心理

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科学。

A 心理过程 C 个性心理 D 认识过程

3 )。

A 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 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C 个性心理和认识过程 D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4、个性心理是通过( )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认识过程 B 心理过程 C 意志过程 D 情绪、情感过程

5、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是于1879年创建于( )。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德国

6、在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

A 意识 B 信念 C 性格 D 理想

7、个性心理特征的构成成分是( )。

A 认识、情感、意志 B 感知、记忆、思维

C 能力、气质、性格 D 情绪、情感

二、判断题

1、心理过程就是认识过程。( )

2、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和丰富多彩的,因此也是神秘莫测的。( )

3、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主要靠估计和猜测。( )

4、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就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B 5、D 6、C 7、C

二、判断题

1、×2、×3、×4、×

第二章 心理实质

一、选择题

1、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

A 第一信号系统 B 第二信号系统 C 2、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这种反射是( )。

A 经典性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3

A 反馈 B 反应 D

二、判断题

1 )

2、一个人专心学习时往往对周围的事物“( )

3、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

4( )

5、成语中“望梅止渴”

6、谈梅生津、望梅止渴都是条件反射。 )

7 8

9(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二、判断题

1、× 2、∨ 3、× 4、 5、6、∨ 7、∨ 8、∨ 9、∨

第三章 注 意

一、选择题

1、注意是一种( )。

A 独立的心理过程 B 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C 个性心理特征 D 以上皆不是

2、人在反映外界事物时多数事物处于( )。

A 注意的中心 B 注意的边缘 C 注意范围之外 D 以上皆不是

3、个人的意志努力与( )关系密切。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以上皆不是

4、注意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注意的( )。

A 起伏 B 分配 C 转移 D 以上皆不是

5、( )直接引起无意注意。

A 直接兴趣 B 学习动机 C 内容性质 D 具体任务

6、有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

A 转移 B 分配 C 分心 D 起伏

7、下列哪个选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点( )。

A 广度 B 强度 C 时间 D 空间

8、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 )。

A 转移 B 分配 C 分心 D 起伏

9、用霓虹灯做广告是利用了人的(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以上皆不是

二、判断题

1、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注意。( )

2、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 )

3、注意的稳定性意味着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同一对象。( )

4、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分配。( )

6、一览无余、一目十行都说明人的注意范围很大。( )

7、注意的起伏是一种正常现象,能防止疲劳。( )

89、稳定的直接兴趣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

10、刺激强度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简答题

1、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C 7C 9、A

二、判断题

1、× 2、× 3、× 4、× 、× × 10、×

三、简答题

1等;

2、1)合理地组织活动;3) 培养稳定的间接兴趣;4)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1A优化教学环境,防止干扰因素;B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富有吸引力;C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A明确学习的目的与任务;B3)充分利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努力提4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一、选择题

1、( )是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

A 思维 B 情绪 C 能力 D 感觉

2、感觉属于( )。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个性倾向性 D 个性心理特征

3、下列哪一种感觉属于外部感觉( )。

A 运动觉 B 肤觉 C 平衡觉 D 内脏觉

4、下列哪一种感觉属于内部感觉( )。

A 嗅觉 B 肤觉 C 味觉 D 机体觉

5、感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的( )。

A 提高 B 降低 C 提高或降低 D 以上都不是

6、视觉的明适应是感受性的( )。

A 提高 B 降低 C 提高和降低 D 以上都不是

7、看到一面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 感觉 B 记忆 C 知觉 D 视觉

8、观察实质上是一种( )过程。

A 记忆 B 知觉 C 想象 D 以上都不是

9、能够察觉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10、知觉时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知觉的(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11、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指的是社会知觉中的( )。

A 刻板印象 B 首因效应 C 近因效应 12、甜甜的话语,轻快的音乐,体现的是感觉的( )现象。

A 代偿 B 对比 C 适应

13、军事上的伪装是运用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二、判断题

1 )

2

34( 5 )

6 )

7( )

8( )

9( )

10(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6B 7、C 8、B 9、B 10、B 11、D 12、D 13、D

二、判断题

1、× 2、∨ 3、× 4 5、6、∨ 7、× 8、× 9、∨ 10、× 11、×

第五章 记 忆

一、选择题

1、记忆过程包括下列基本环节( )。

A 保持和遗忘 B 识记、保持和遗忘 C 再认和回忆 D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2、( )记忆是人类特有的记忆形式。

A 逻辑 B 形象 C 情绪 D 运动

3、( )记忆对人类的学习和工作最为重要。

A 瞬时 B 短时 C 长时 D 以上都不是

4、追忆是( )回忆的一种形式。

A 有意 B 无意 C 有意和无意 D 以上都不是

5、记忆后( )回忆效果好。

A 立即 B 适当延迟 C 尽量延迟 D 以上都不是

6、一般地说,学习程度在百分之( )时,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25 C 150 D 200

7、记忆的品质有四个,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敏捷性 B 持久性 C 精确性 D 准备性

8、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材料的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由于( )造成的。

A 倒摄抑制 B 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C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 消退抑制

9、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叫( )。

A 再认 B 再现 C 联想 D 回忆

10、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 )。

A 多样化复习 B 及时复习 C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D

11、由“骄兵”想到“必败”属于( )联想。

A 因果 B 相似 C 对比

二、判断题

123、无意重现是没有预定目的的,无缘无故地发生的。( )

4、一般情况下,学习材料的数量越多,识记的效果越好。(

5、在复习中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的效果。

6( )

7 )

8( )

9、过度学习超过150( )

10 )

11、意义识记是指对有意义材料的识记。( 12( )

13、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 4 5 6 7、C 8、C 9、A 10、B 11、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 8、∨ 9、∨ 10、∨ 11、× 12、× 13、∨

思维和想象

一、选择题

1 )的重新改组和重现。

A 知觉 语词 C 表象 D 以上都不是

2 )。

A 表象 B 再造想象 C 梦 D 幻想

3、( )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A 再造想象 B 睡眠 C 创造想象 D 理想

4、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 )。

A 分析 B 综合 C 比较 D 抽象

5、研究表明,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A 低强度 B 中等强度 C 高强度 D 零强度

6、3岁前的思维主要是( )。

A 形象思维 B 抽象思维 C 动作思维 D 情绪思维

7、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

A 抽象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发散思维 D 集中思维

8、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 )。

A 发现问题 B 分析问题 C 提出问题 D 验证假设

二、判断题

1、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越是困难的问题越能引起学生的思维。( )

2、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成正比。( )

3、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分化概念。( )

4、思维灵活的人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

5、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

6、学生演算一道数学难题,进行一题多解是试探,这种心理状态是聚合思维。( )

7、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

8、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也越大。( )

9、小学生扳着手指算数,说明其思维是形象思维。( )

10、想象具有超现实性,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同样能产生想象。( )

11(12三、简答题

1、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C 7、 8二、判断对错题

1、× 2、× 3、∨ 4、× 5、∨ 6、× 8 9× 11、× 12、×

三、简答题

1、解决问题的阶段:

1)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34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4)动机强度;5)迁移的作用;6)个体2

1)准备阶段;23)验证阶段。

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包括:

1)社会实践的需要;23)知识的积累和表象储备;

4)推理能力;5

1

2

3)充分利用情感的感染和激励作用;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5)要为灵感的产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条件;

6)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一、选择题

1、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 )。

A 道德感 B 美感 C 理智感 D 义务感

2、《红楼梦》中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她的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 激情 B 应激 C 热情 D 心境

3、情感的文饰是( )的情感特点。

A 少年期 B 青年初期 C 童年期 D 青年中期

4、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

A 应激 B 心境 C 激情 D 焦虑

5、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 )为中介的。

A 动机 B 需要 C 体验 D 刺激

二、判断题

1、情绪主要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主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

2、理智感表现出人对认识过程本身及认识活动结果的态度。( )

3、激情是无法控制的。( )

4、不同的道德感制约不同的道德标准。( )

5、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 )

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由于心境的影响。( )

7、人在应激状态下,思维活动范围扩大。( )

8、情绪只有动物和婴儿具有,正常的成人只有情感而无情绪。 9 )10、优柔寡断说明意志的坚韧性差。( )

11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

12( 13的表现。( )

14(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C 二、判断题

1、∨ 2、∨ 3、4 5 8、× 9、×

10、× 11、× 12 13、 意 志

一、选择题

1、(

A 思维 知觉 C 意志 D 情感

2 )。

A 动机斗争 确立目的 C 采取决定 D 执行决定

3、进退维谷是一种( )式的动机斗争。

A 双趋 B 双避 C 趋避 D 多重趋避

4、( )性包含顽强斗争的品质。

A 自觉 B 果断 C 坚韧 D 自制

5、对人云亦云,易受暗示的人,应注意培养他们的(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6、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至所失。”这说的是意志要有(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性

7、与任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8、动摇与执拗是与意志的( )相反的意志品质。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二、判断题

1、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

2、意志能调节外部动作,不能调节人自身的心理状态。( )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就是意志行动。( )

4、百折不挠是意志坚韧性的表现。( )

5、意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动机斗争阶段。( )

6、一个人意志强弱其衡量的标准是目的自觉性程度。( )

7、“有志者,事竟成。”是说人只要有了坚强的意志,万事可成。(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C 5、A 6、D 7、D 8、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第九章 一、选择题

1、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B C 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D

2、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 )。

A 需要 B 动机 D 理想和信念

3、需要层次理论的倡导者是( )。

A 斯金纳 B D 杜威

4 A 兴趣的效能性 B D 兴趣的指向性

5 )。

A 强烈 微弱 D 中等

二、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A 5、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第十章 个性心理特征

一、选择题

1、智力的高低反映了( )状况。

A 特殊能力 B 操作能力 C 一般能力 D 才能

2、某学生的智力年龄为10岁10个月,实际年龄为10岁,他的智商属于( )。

A 超常 B 正常 C 偏高 D 低常

3、勤奋与懒惰属于( )。

A 气质特征 B 能力特征 C 性格特征 D 意志特征

4、某人动作缓慢、平和、执着、内心思想不轻易外露,其气质属于(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5、在个性中居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兴趣

6、“活泼好动、行动敏捷” 是人的( )特征的表现。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兴趣

二、判断题

1、智力测验是对人们一般能力的测量。( )

2、气质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它能影响人们的活动的效率。( 3、时势造英雄说明人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条件。( )

4、人知识越丰富,其能力就越高。( )

5、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

6、我们把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一切特征,统称为能力。( )

7 8

9( 10 )

三、简答题

1

2、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二、判断题

1、∨ 2、∨ 3、× 4、× 6× 8、× 、∨ 10、∨

三、简答题

1、(1)多血质

(2)胆汁质

教育:教育者应根据这些特点培养他们热情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在学习上应控制他们过于强烈的激情反应,培养耐心细致、安静平稳的学习习惯;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任务,并严格要求,训练他们在各种环境中正常学习、生活的本领。

(3)粘液质

特征:粘液质类型的学生学习上能够沉着冷静、脚踏实地,但思维反应慢、学习方式呆板,对新问题消化的周期长。

教育:教育者应根据这些特点要求他们经常改变学习方式,拓宽思路,克服呆板、狭隘的学习方式;由于粘液质青少年学习反应慢,教育者要有耐心,不能要求过急,应容许他们有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

(4)抑郁质

特征: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上仔细认真、敏感、想象丰富,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都较差。

教育:根据这些特点,教育者应注意着重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多与同学接触,敢于发表见解;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以减轻其学习负担。

7、(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2)在社会实践中培养。

(3)家长和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4)建立优良的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5)加强个别指导,针对学生性格因材施教。

第十一章 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

一、选择题

1、一个人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指( )。

A 童年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2、人的第二生长发育高峰发生在( )。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3、人的生理的成熟大致在( )岁左右。

A 10 B 15 C 20 4、一般讲心理断乳期是指( )。

A 童年期 B 幼儿期 C 5、人的少年期大致在( )岁左右。

A 8-12 B 12-15 C D 二、判断题

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2 )

3、癔病就是指的歇斯底里症。( )

4、文化水平越高的人,( 三、简答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 4、C 5二、判断题

1、∨ 2、× 3、∨ 4

三、简答题

(1(2(3)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

综合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应。( )

3、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

4、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

5、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

6、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

7、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 )

8、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

9、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

10、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

11、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

12、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

13、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

14、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

1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 )

16、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

17、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

18、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 )

19、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 )

20、早期的心理学源于古希腊,是一门研究“灵魂”的学问( )

21心理现象研究的专著。( )

22 23( )

24252627( 2829、“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览无余、一目十行”( 30( 31( )

32 )

33)

3435( )

36、过度学习超过150(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可能导致自卑。( )

44( )

45( )

46、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

47、研究表明:婚姻的满意度遵循“U”型曲线变化,在开始的20——24年的婚姻生活中,婚龄越长,满意度越低;之后,则是婚龄越长,满意度越高。( )

48、大多数的离婚都发生在婚姻的前10年内,到中年则达到高峰。( ) 49、性骚扰与玻璃天花板现象都是属于性别歧视。( )

50、性格由对立的两极构成,是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统一。( )

二、解释题: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少年早慧或大器晚成

3、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4、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蜻蜓低低飞,大雨后面追;

5、视而不见,听而不问

6、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7、南人善泳,北人善骑

8、孟母三迁;

9、度日如年、春宵苦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10、爱屋及乌、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12女”情结的根源

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1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选择

1. 1903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 20世纪60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3.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B ]

A.2-3岁 B.4岁 C.5 D.1 5. [ C]

A.行为系统 B D

6. A.控制 B

7. [ D]

A.地升华 B C D

8. —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D ]

A.能力 B.技能 C D.刺激—反应联结

9. [C ]

A.苏联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10. [C ]

A.斯金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C]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 A]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C]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D]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D]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22.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23.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24. 短时记忆的容量 [ D]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72

25.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 26. [ A]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 D27.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 D.当天复习

28. [B]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

29. A.巴甫洛夫 B

30. [A ]

A BCD

31. [A ]

A.智力技能 BC D.思维程序

32. [A]

A.复杂方案 B.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33. [B]

A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34. [C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35.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D]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B]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37.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3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D]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39.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C]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4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D]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D]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4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D]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43.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D]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

44.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

4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B]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6.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4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48. [A]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49. [A]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 C

5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B]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D

51. [D]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 D.感到极端焦虑

52. A.严重惧怕 B C D.持久性地惧怕

53. [C]

A.不容易矫正 D.也属于心理障碍

54. [C]

A.思维品质 B D.知识技能

55. [B]

A.若干等级 B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56. [D]

A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57.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B]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58.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D]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5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60.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B]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6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62.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C]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6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64.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C]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65.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A]

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

66.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B]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

67.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D]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68.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C]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 69.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70.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D]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D

71. [A]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72. A.极大的影响 B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73. [B]

A.集体观念 B C D

74. 别人提供的信息A.是权威意见 C D.是客观的意见

75. [A]

A.连锁性感染 B .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76. [A]

A B.和口头的规范

C 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

77. [A]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78.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B]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79.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A]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80.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A]

A.主要因素 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81. 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C]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82.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B]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

83.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B]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84.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D]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85.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矛盾

86.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A]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87. 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A]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 D88.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89.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B]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控制 CD

90. [B]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 D91.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 92.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 C D.人际关系的影响

93. [D]

A.教室的布置 B D.学生座位的分配

94. [A]

A C D.教学方法的选择

95. A.也是不行的 B D.是必要的

96. [D]

A.随机安排 B D.交错安排

97. [D]

A.兴趣形成 B C.过度学习 D.疲劳和厌烦

98. 般称作[D]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99. 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D]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 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 D.也有问题行为

100.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B]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101.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D]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102. 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A]

A.一种量值 B.一种题型 C.某种题型 D.多种题型

103. 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D]

A.基本过程 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 D.系统程序

104.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D]

A.严格规则 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 D.系统程序

105.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B]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常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106.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A]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107. 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C]

A.比较密切 B.缺乏学业效度 C.很不协调 D.基本协调

108.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C]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

二、填空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 应用心理学

3 心理变化 。

45 。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7 。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9

1011 学习三类。

12

13 (14 15 同化新知识 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 。

17 动力。

18 19 成败经验 。

20、程序性知识 的知识

21习。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 痕迹衰退说 、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23、所谓 变式 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 先快后慢 的负加速趋势。

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活动方式 。

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 心智动作 (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复杂方案 。

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 等环节构成。

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

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 无结构问题。

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 目标状态 的过程。

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 类似的创造 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 和验证假设。

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 准备状态 或反应倾向性。

38、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 通过个体与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39 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0、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

41 一致的行为。

42、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 模仿 43、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 44

45、习惯上,人们用 心理困扰 题。

46、焦虑症是一种与 客观威胁 47、抑郁症是以持久的 心境低落 48 压力应对 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49、教学目标是 预期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59、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 和行为标准。

60、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61、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

62、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

63、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

64、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 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6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

66、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 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67、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 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

68、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 ,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69、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_ 。

7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71、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72、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73、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群体规范_ 、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74

75、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76、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 确定。

77、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正式群体。

78

79会意义。

80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81

82气氛区。

83气氛所笼罩。

84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8586

87 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8889

90

91

92

93、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94、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愤、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95、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96、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97、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人际交往_ 。

98、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9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价值判断_ 的过程。

100、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101、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102、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们心理特征。

103、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_非测验性_ 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104、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

105、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106

107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108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109较高的相关。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

A.遗传 B.环境 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交给(B)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D

8

AB

CD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 C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

C.在学校之外D

二、境空题

11

12于劳动。

13

14

15,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

17,基本途径是教学。

18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④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出发。

25

教育者,是“先受教育的”“道授业解惑也。””“业”和所解的“惑”,是指导者,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索,促使学生由“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的。从教学目的、方向、内容、方法等方面看,教师永远起主导作用;但从学生的认识活动看,他们是否具有自觉的学习愿望和积极的学习行动,则是一个决定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和学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五、论述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1、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2、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3、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4、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互配合得好,使大家都能受益;等)的一个重要方面。

5

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六、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范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内容: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6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

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

答:

(1

(2

(3

(4(5(6)学位制度;

(7(8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6、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答:《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7、简述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答: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有以下五种:

(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

(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

(3)辐合论的儿童发展观;

(4)建构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5)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8、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答:概括而言,儿童发展表现出以下五个特点:①顺序性;②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9、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答: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

(1(2

(310答: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 4

11、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 (3

12

(1

(2(313

(1能、文化功能。

(2(3)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德育的“教育性”,它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二是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

14、简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

答:中小学德育有四大主要任务:

(1)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

(2)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以上四方面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5、简述中小学体育的任务。

答:中小学体育有三大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16、简述中小学美育的任务。

答:中小学美育有四大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17、简述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中小学教学有三大基本任务:

(1)学习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18、简述教学模式的种类。

答:教学模式有以下八大种类:

(1)传递——接受式; (2)自学——辅导式;

(3)引导——发现式; (4)情境——

(5)示范——模仿式; (6)目标——

(7)研究——探索式; (8)活动

19、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答: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4(5

(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820

(1)讲授法; (3)练习法; (4)实验法;

(5 (6 (7)参观法; (8)读书指导法。

21

(1)目的要明确; (2 (3)分量要适当;

(4)难易要适度; 5 (6)批改要认真。

22

(1

(2)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原则;

(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6)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3、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

答: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实际锻炼法;

(4)陶冶教育法; (5)自我教育法; (6)品德评价法。

24、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

答: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

(1)知与不知的矛盾(懂与不懂、全面与片面、深刻与肤浅等);

(2)愿望与能力的矛盾(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情感与理智等);

(3)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先进与落后等)。

25、简述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

答: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

(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的学生;

(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的学生;

(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26、简述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

答: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

(1)认识自己; (2)自我激励; (3)自我控制; (5)人际合作; (6)学习技能辅导; (7)职业发展辅导27、简述教育测验的功能。

答:教育测验的功能:

(1)激励功能; (2)诊断功能; (3 28、简述教育测验的种类。

答:教育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目的分:①安置性测验②

(2)按测验内容分:①成就测验;②(3)按规范程度分:①(4)按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分:①

29 答:评价测验试题质量的指标:

(1)实用性; (2(3(4 (5)区分度

绪 论

一、选择题

1、心理现象又称为( )。

A 心理规律 B C 心理过程 D 个性心理

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科学。

A 心理过程 C 个性心理 D 认识过程

3 )。

A 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 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C 个性心理和认识过程 D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4、个性心理是通过( )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认识过程 B 心理过程 C 意志过程 D 情绪、情感过程

5、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是于1879年创建于( )。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德国

6、在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

A 意识 B 信念 C 性格 D 理想

7、个性心理特征的构成成分是( )。

A 认识、情感、意志 B 感知、记忆、思维

C 能力、气质、性格 D 情绪、情感

二、判断题

1、心理过程就是认识过程。( )

2、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和丰富多彩的,因此也是神秘莫测的。( )

3、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主要靠估计和猜测。( )

4、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就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B 5、D 6、C 7、C

二、判断题

1、×2、×3、×4、×

第二章 心理实质

一、选择题

1、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

A 第一信号系统 B 第二信号系统 C 2、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这种反射是( )。

A 经典性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3

A 反馈 B 反应 D

二、判断题

1 )

2、一个人专心学习时往往对周围的事物“( )

3、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

4( )

5、成语中“望梅止渴”

6、谈梅生津、望梅止渴都是条件反射。 )

7 8

9(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二、判断题

1、× 2、∨ 3、× 4、 5、6、∨ 7、∨ 8、∨ 9、∨

第三章 注 意

一、选择题

1、注意是一种( )。

A 独立的心理过程 B 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C 个性心理特征 D 以上皆不是

2、人在反映外界事物时多数事物处于( )。

A 注意的中心 B 注意的边缘 C 注意范围之外 D 以上皆不是

3、个人的意志努力与( )关系密切。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以上皆不是

4、注意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注意的( )。

A 起伏 B 分配 C 转移 D 以上皆不是

5、( )直接引起无意注意。

A 直接兴趣 B 学习动机 C 内容性质 D 具体任务

6、有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

A 转移 B 分配 C 分心 D 起伏

7、下列哪个选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点( )。

A 广度 B 强度 C 时间 D 空间

8、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 )。

A 转移 B 分配 C 分心 D 起伏

9、用霓虹灯做广告是利用了人的(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以上皆不是

二、判断题

1、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注意。( )

2、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 )

3、注意的稳定性意味着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同一对象。( )

4、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分配。( )

6、一览无余、一目十行都说明人的注意范围很大。( )

7、注意的起伏是一种正常现象,能防止疲劳。( )

89、稳定的直接兴趣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

10、刺激强度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简答题

1、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C 7C 9、A

二、判断题

1、× 2、× 3、× 4、× 、× × 10、×

三、简答题

1等;

2、1)合理地组织活动;3) 培养稳定的间接兴趣;4)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1A优化教学环境,防止干扰因素;B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富有吸引力;C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A明确学习的目的与任务;B3)充分利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努力提4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一、选择题

1、( )是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

A 思维 B 情绪 C 能力 D 感觉

2、感觉属于( )。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个性倾向性 D 个性心理特征

3、下列哪一种感觉属于外部感觉( )。

A 运动觉 B 肤觉 C 平衡觉 D 内脏觉

4、下列哪一种感觉属于内部感觉( )。

A 嗅觉 B 肤觉 C 味觉 D 机体觉

5、感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的( )。

A 提高 B 降低 C 提高或降低 D 以上都不是

6、视觉的明适应是感受性的( )。

A 提高 B 降低 C 提高和降低 D 以上都不是

7、看到一面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 感觉 B 记忆 C 知觉 D 视觉

8、观察实质上是一种( )过程。

A 记忆 B 知觉 C 想象 D 以上都不是

9、能够察觉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10、知觉时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知觉的(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11、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指的是社会知觉中的( )。

A 刻板印象 B 首因效应 C 近因效应 12、甜甜的话语,轻快的音乐,体现的是感觉的( )现象。

A 代偿 B 对比 C 适应

13、军事上的伪装是运用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二、判断题

1 )

2

34( 5 )

6 )

7( )

8( )

9( )

10(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6B 7、C 8、B 9、B 10、B 11、D 12、D 13、D

二、判断题

1、× 2、∨ 3、× 4 5、6、∨ 7、× 8、× 9、∨ 10、× 11、×

第五章 记 忆

一、选择题

1、记忆过程包括下列基本环节( )。

A 保持和遗忘 B 识记、保持和遗忘 C 再认和回忆 D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2、( )记忆是人类特有的记忆形式。

A 逻辑 B 形象 C 情绪 D 运动

3、( )记忆对人类的学习和工作最为重要。

A 瞬时 B 短时 C 长时 D 以上都不是

4、追忆是( )回忆的一种形式。

A 有意 B 无意 C 有意和无意 D 以上都不是

5、记忆后( )回忆效果好。

A 立即 B 适当延迟 C 尽量延迟 D 以上都不是

6、一般地说,学习程度在百分之( )时,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25 C 150 D 200

7、记忆的品质有四个,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敏捷性 B 持久性 C 精确性 D 准备性

8、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材料的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由于( )造成的。

A 倒摄抑制 B 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C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 消退抑制

9、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叫( )。

A 再认 B 再现 C 联想 D 回忆

10、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 )。

A 多样化复习 B 及时复习 C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D

11、由“骄兵”想到“必败”属于( )联想。

A 因果 B 相似 C 对比

二、判断题

123、无意重现是没有预定目的的,无缘无故地发生的。( )

4、一般情况下,学习材料的数量越多,识记的效果越好。(

5、在复习中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的效果。

6( )

7 )

8( )

9、过度学习超过150( )

10 )

11、意义识记是指对有意义材料的识记。( 12( )

13、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 4 5 6 7、C 8、C 9、A 10、B 11、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 8、∨ 9、∨ 10、∨ 11、× 12、× 13、∨

思维和想象

一、选择题

1 )的重新改组和重现。

A 知觉 语词 C 表象 D 以上都不是

2 )。

A 表象 B 再造想象 C 梦 D 幻想

3、( )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A 再造想象 B 睡眠 C 创造想象 D 理想

4、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 )。

A 分析 B 综合 C 比较 D 抽象

5、研究表明,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A 低强度 B 中等强度 C 高强度 D 零强度

6、3岁前的思维主要是( )。

A 形象思维 B 抽象思维 C 动作思维 D 情绪思维

7、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

A 抽象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发散思维 D 集中思维

8、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 )。

A 发现问题 B 分析问题 C 提出问题 D 验证假设

二、判断题

1、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越是困难的问题越能引起学生的思维。( )

2、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成正比。( )

3、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分化概念。( )

4、思维灵活的人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

5、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

6、学生演算一道数学难题,进行一题多解是试探,这种心理状态是聚合思维。( )

7、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

8、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也越大。( )

9、小学生扳着手指算数,说明其思维是形象思维。( )

10、想象具有超现实性,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同样能产生想象。( )

11(12三、简答题

1、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C 7、 8二、判断对错题

1、× 2、× 3、∨ 4、× 5、∨ 6、× 8 9× 11、× 12、×

三、简答题

1、解决问题的阶段:

1)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34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4)动机强度;5)迁移的作用;6)个体2

1)准备阶段;23)验证阶段。

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包括:

1)社会实践的需要;23)知识的积累和表象储备;

4)推理能力;5

1

2

3)充分利用情感的感染和激励作用;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5)要为灵感的产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条件;

6)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一、选择题

1、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 )。

A 道德感 B 美感 C 理智感 D 义务感

2、《红楼梦》中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她的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 激情 B 应激 C 热情 D 心境

3、情感的文饰是( )的情感特点。

A 少年期 B 青年初期 C 童年期 D 青年中期

4、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

A 应激 B 心境 C 激情 D 焦虑

5、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 )为中介的。

A 动机 B 需要 C 体验 D 刺激

二、判断题

1、情绪主要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主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

2、理智感表现出人对认识过程本身及认识活动结果的态度。( )

3、激情是无法控制的。( )

4、不同的道德感制约不同的道德标准。( )

5、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 )

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由于心境的影响。( )

7、人在应激状态下,思维活动范围扩大。( )

8、情绪只有动物和婴儿具有,正常的成人只有情感而无情绪。 9 )10、优柔寡断说明意志的坚韧性差。( )

11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

12( 13的表现。( )

14(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C 二、判断题

1、∨ 2、∨ 3、4 5 8、× 9、×

10、× 11、× 12 13、 意 志

一、选择题

1、(

A 思维 知觉 C 意志 D 情感

2 )。

A 动机斗争 确立目的 C 采取决定 D 执行决定

3、进退维谷是一种( )式的动机斗争。

A 双趋 B 双避 C 趋避 D 多重趋避

4、( )性包含顽强斗争的品质。

A 自觉 B 果断 C 坚韧 D 自制

5、对人云亦云,易受暗示的人,应注意培养他们的(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6、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至所失。”这说的是意志要有(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性

7、与任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8、动摇与执拗是与意志的( )相反的意志品质。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二、判断题

1、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

2、意志能调节外部动作,不能调节人自身的心理状态。( )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就是意志行动。( )

4、百折不挠是意志坚韧性的表现。( )

5、意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动机斗争阶段。( )

6、一个人意志强弱其衡量的标准是目的自觉性程度。( )

7、“有志者,事竟成。”是说人只要有了坚强的意志,万事可成。(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C 5、A 6、D 7、D 8、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第九章 一、选择题

1、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B C 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D

2、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 )。

A 需要 B 动机 D 理想和信念

3、需要层次理论的倡导者是( )。

A 斯金纳 B D 杜威

4 A 兴趣的效能性 B D 兴趣的指向性

5 )。

A 强烈 微弱 D 中等

二、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A 5、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第十章 个性心理特征

一、选择题

1、智力的高低反映了( )状况。

A 特殊能力 B 操作能力 C 一般能力 D 才能

2、某学生的智力年龄为10岁10个月,实际年龄为10岁,他的智商属于( )。

A 超常 B 正常 C 偏高 D 低常

3、勤奋与懒惰属于( )。

A 气质特征 B 能力特征 C 性格特征 D 意志特征

4、某人动作缓慢、平和、执着、内心思想不轻易外露,其气质属于(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5、在个性中居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兴趣

6、“活泼好动、行动敏捷” 是人的( )特征的表现。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兴趣

二、判断题

1、智力测验是对人们一般能力的测量。( )

2、气质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它能影响人们的活动的效率。( 3、时势造英雄说明人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条件。( )

4、人知识越丰富,其能力就越高。( )

5、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

6、我们把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一切特征,统称为能力。( )

7 8

9( 10 )

三、简答题

1

2、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二、判断题

1、∨ 2、∨ 3、× 4、× 6× 8、× 、∨ 10、∨

三、简答题

1、(1)多血质

(2)胆汁质

教育:教育者应根据这些特点培养他们热情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在学习上应控制他们过于强烈的激情反应,培养耐心细致、安静平稳的学习习惯;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任务,并严格要求,训练他们在各种环境中正常学习、生活的本领。

(3)粘液质

特征:粘液质类型的学生学习上能够沉着冷静、脚踏实地,但思维反应慢、学习方式呆板,对新问题消化的周期长。

教育:教育者应根据这些特点要求他们经常改变学习方式,拓宽思路,克服呆板、狭隘的学习方式;由于粘液质青少年学习反应慢,教育者要有耐心,不能要求过急,应容许他们有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

(4)抑郁质

特征: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上仔细认真、敏感、想象丰富,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都较差。

教育:根据这些特点,教育者应注意着重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多与同学接触,敢于发表见解;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以减轻其学习负担。

7、(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2)在社会实践中培养。

(3)家长和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4)建立优良的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5)加强个别指导,针对学生性格因材施教。

第十一章 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

一、选择题

1、一个人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指( )。

A 童年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2、人的第二生长发育高峰发生在( )。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3、人的生理的成熟大致在( )岁左右。

A 10 B 15 C 20 4、一般讲心理断乳期是指( )。

A 童年期 B 幼儿期 C 5、人的少年期大致在( )岁左右。

A 8-12 B 12-15 C D 二、判断题

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2 )

3、癔病就是指的歇斯底里症。( )

4、文化水平越高的人,( 三、简答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 4、C 5二、判断题

1、∨ 2、× 3、∨ 4

三、简答题

(1(2(3)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

综合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应。( )

3、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

4、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

5、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

6、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

7、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 )

8、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

9、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

10、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

11、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

12、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

13、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

14、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

1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 )

16、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

17、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

18、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 )

19、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 )

20、早期的心理学源于古希腊,是一门研究“灵魂”的学问( )

21心理现象研究的专著。( )

22 23( )

24252627( 2829、“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览无余、一目十行”( 30( 31( )

32 )

33)

3435( )

36、过度学习超过150(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可能导致自卑。( )

44( )

45( )

46、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

47、研究表明:婚姻的满意度遵循“U”型曲线变化,在开始的20——24年的婚姻生活中,婚龄越长,满意度越低;之后,则是婚龄越长,满意度越高。( )

48、大多数的离婚都发生在婚姻的前10年内,到中年则达到高峰。( ) 49、性骚扰与玻璃天花板现象都是属于性别歧视。( )

50、性格由对立的两极构成,是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统一。( )

二、解释题: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少年早慧或大器晚成

3、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4、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蜻蜓低低飞,大雨后面追;

5、视而不见,听而不问

6、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7、南人善泳,北人善骑

8、孟母三迁;

9、度日如年、春宵苦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10、爱屋及乌、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12女”情结的根源

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1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选择

1. 1903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 20世纪60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3.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B ]

A.2-3岁 B.4岁 C.5 D.1 5. [ C]

A.行为系统 B D

6. A.控制 B

7. [ D]

A.地升华 B C D

8. —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D ]

A.能力 B.技能 C D.刺激—反应联结

9. [C ]

A.苏联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10. [C ]

A.斯金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C]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 A]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C]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D]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D]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22.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23.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24. 短时记忆的容量 [ D]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72

25.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 26. [ A]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 D27.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 D.当天复习

28. [B]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

29. A.巴甫洛夫 B

30. [A ]

A BCD

31. [A ]

A.智力技能 BC D.思维程序

32. [A]

A.复杂方案 B.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33. [B]

A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34. [C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35.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D]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B]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37.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3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D]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39.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C]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4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D]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D]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4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D]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43.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D]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

44.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

4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B]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6.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4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48. [A]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49. [A]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 C

5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B]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D

51. [D]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 D.感到极端焦虑

52. A.严重惧怕 B C D.持久性地惧怕

53. [C]

A.不容易矫正 D.也属于心理障碍

54. [C]

A.思维品质 B D.知识技能

55. [B]

A.若干等级 B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56. [D]

A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57.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B]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58.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D]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5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60.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B]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6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62.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C]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6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64.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C]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65.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A]

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

66.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B]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

67.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D]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68.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C]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 69.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70.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D]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D

71. [A]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72. A.极大的影响 B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73. [B]

A.集体观念 B C D

74. 别人提供的信息A.是权威意见 C D.是客观的意见

75. [A]

A.连锁性感染 B .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76. [A]

A B.和口头的规范

C 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

77. [A]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78.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B]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79.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A]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80.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A]

A.主要因素 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81. 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C]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82.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B]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

83.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B]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84.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D]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85.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矛盾

86.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A]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87. 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A]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 D88.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89.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B]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控制 CD

90. [B]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 D91.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 92.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 C D.人际关系的影响

93. [D]

A.教室的布置 B D.学生座位的分配

94. [A]

A C D.教学方法的选择

95. A.也是不行的 B D.是必要的

96. [D]

A.随机安排 B D.交错安排

97. [D]

A.兴趣形成 B C.过度学习 D.疲劳和厌烦

98. 般称作[D]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99. 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D]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 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 D.也有问题行为

100.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B]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101.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D]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102. 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A]

A.一种量值 B.一种题型 C.某种题型 D.多种题型

103. 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D]

A.基本过程 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 D.系统程序

104.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D]

A.严格规则 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 D.系统程序

105.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B]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常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106.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A]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107. 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C]

A.比较密切 B.缺乏学业效度 C.很不协调 D.基本协调

108.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C]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

二、填空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 应用心理学

3 心理变化 。

45 。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7 。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9

1011 学习三类。

12

13 (14 15 同化新知识 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 。

17 动力。

18 19 成败经验 。

20、程序性知识 的知识

21习。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 痕迹衰退说 、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23、所谓 变式 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 先快后慢 的负加速趋势。

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活动方式 。

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 心智动作 (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复杂方案 。

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 等环节构成。

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

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 无结构问题。

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 目标状态 的过程。

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 类似的创造 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 和验证假设。

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 准备状态 或反应倾向性。

38、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 通过个体与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39 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0、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

41 一致的行为。

42、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 模仿 43、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 44

45、习惯上,人们用 心理困扰 题。

46、焦虑症是一种与 客观威胁 47、抑郁症是以持久的 心境低落 48 压力应对 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49、教学目标是 预期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59、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 和行为标准。

60、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61、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

62、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

63、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

64、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 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6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

66、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 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67、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 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

68、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 ,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69、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_ 。

7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71、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72、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73、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群体规范_ 、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74

75、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76、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 确定。

77、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正式群体。

78

79会意义。

80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81

82气氛区。

83气氛所笼罩。

84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8586

87 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8889

90

91

92

93、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94、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愤、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95、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96、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97、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人际交往_ 。

98、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9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价值判断_ 的过程。

100、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101、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102、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们心理特征。

103、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_非测验性_ 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104、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

105、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106

107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108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109较高的相关。


相关内容

  •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布时间:2009-12-30 14:46:37 广西师范大学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 科目名称:西方哲学史 科目代码:811 (答案必须写在考试专用答题纸上,否则造成错批.漏批等后果自 ...

  • 河北2011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
  • 河北2007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前照灯检测仪按照测量距离和检测方法可分为聚光式,屏幕式,投影式,自动追踪光轴式等几种 2.主减速器的功用是降速,增扭,在发动机纵置时,具有改变扭矩方向的作用. 3.企业开设汽车技术培训班,有计划,有目的,时间集中,驾驶员可以安下心来学习,教育效果较 ...

  •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质量分析
  •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质量分析 --省普教室理科组 陈启新 一.试卷评析 ⒈试卷命题遵循考试大纲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采用全国试卷(Ⅰ),这份试卷仍坚持高考改革方向,保持高考改革特点,依据«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命题.题量.题序.题型.分值比例与«考试大纲»中提 ...

  • 监考人员守则
  • 监考人员守则 一.先培训后上岗,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一律不得担任监考工作. 二.监考人员要在考试的前一天到考点熟悉并认真检查考场.考场的内墙壁不能有与考试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课桌有抽屉的一面应面向讲台,检查合格即关闭好门窗. 三.认真做好考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考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在首场考 ...

  • 广东省2016年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 广东省2016年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 ...

  • 数控编程实例:如何编写数控程序
  • 机械检验技师(理论考试题) 高效三维CAD教程之矿泉水建模 质量标兵发言稿(五四青年节) 数控机床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 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试题库(专业版) 怎样学习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一看就会,学CAD就这么简单!(CAD视频教程全集 ) 数控编程:数控机床加工工序和加工路线的设计 非常实用 ...

  • 毕业设计报告与任务书范例
  • No: 毕 业 设 计 报 告 课题: 系部: 班级: 软件 学号: 0718010XXX 学生: 张 三 指导教师: 李 四 装订交卷日期: 2 013.03.29 081 毕业设计报告要求双面打印,但此页为空白页,即封面的反面,为了自动双面打印使目录首页印在奇数页上,此空白页不能删.(打印前仅将 ...

  • 中考考前心理调节
  • 中考考前心理调节 亲爱的同学们: 中考近在咫尺,老师知道你们最近学得很累,我们都不容易,最后的关头大家加油!! 以下是考前的一些注意事项,对你们会有帮助,祝愿你们梦想成真! 一.改变消极的认识 人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错误的或不客观的认识常常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改变了认识就能改善情绪.我 ...

  • 公卫执业医师报考指南
  • 公卫执业医师报考指南 考试介考试大报名条报名时网上报现场报考试时技能考综合笔考试题通过标注册制绍 纲 件 间 名 名 间 试 试 型 准 度 考试流程 1-2月 考试 大纲 2-3月 网上 报名 3-4月 现场 报名 7月 技能 考试 9月 综合 笔试 11月 成绩 查询 12月 确定 分数 两年内 ...

  • 厨师安全教育考试试题
  • 食堂工作人员安全教育考试试题 工号 姓名 分数 选择(共20个空) 1.( )对天然气管道接口.阀门接口等部位,用肥皂水测漏检验,无气泡出现方可正常使用. A.每月一次 B.每周一次 C.每天一次 D.每次使用前 2.用气器具在使用时( ),防止火焰异常熄灭,造成天然气泄漏事故. A.要有人看守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