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曹文轩[草房子]的病句动手术

给曹文轩《草房子》的病句动手术

悠 哉/文

一、小序

2009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作为北京市对口支援受震灾区的项目之一,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承担了四川省什邡市初中语文教师的培训任务。杨秋荣副教授担任了《小说文本解读理论与新课改》课程的授课任务。

由于什邡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这不同于笔者以往的授课对象,北京市初中语文教师普遍采用北京版教材),笔者只好将这一套教材弄来,对其中的小说篇目认真研究。

真是“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

实话说吧:以前我在给北京城乡的中学语文教师授课时,每每痛骂京版教材的编写者误人子弟,错误百出。然而这次我惊讶地发现,人教版社《语文》教材的错误也不少。唉,真令人好不伤心!

长话短说——

在授课中,笔者选用人教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初三年级上学期使用)的小说《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草房子》)作为案例。课堂上,我采用“师生共同研讨”的办法,对其中的病句实施“手术”。这一做法引起不小的反响。课堂上,有的学员很惊讶,有的学员大加赞赏,也有的学员困惑不解;课间休息时,有学员甚至这样问我:

——杨老师,您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按理说是曹文轩教授的学生。您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是不是您对他有嫌隙?

我这样解释:

——没有没有,千万别误会。在北大中文系叩学时,我听我他的两堂课。他上课喜欢穿西服,说话偶尔会因神情紧张而导致磕巴,于是采用手势颇多。曹老师是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按理说他还有恩于我:因为本人加入北京作家协会,是需要他点头同意的(据我推测,未必属实)。2005年元宵节前夕,北京作家协会举办联欢会,我又见到他,但没有过去打招呼。

——曹文轩的著作我也浏览过一些,很不喜欢。他的长篇小说《红瓦》我10年前读过,由于读过这本书,从此对他的写作才华评价不高。出于备课的需要,这次我又买来《草房子》通读了。总的评价是:不怎么好,语言方面没有过关。我这次批评他的作品,是本着教师的职业要求。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环节”,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既然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自己先掌握这套本领;否则,怎么去培养你们的学生呢?

闲言少说,就此打住。

二、给曹文轩《草房子》的病句动手术

首先说明一点:按照内容,本文标题应该是《给曹文轩〈孤独之旅〉的病句动手术》。但是,考虑到大家较熟悉《草房子》,而对《孤独之旅》不了解(听起来可能都很陌生),于是我相应地作了调整。依我看来,这是无妨大局的。

原文一: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头一句连用三个逗号,欠妥。建议去掉“当”字,改为:“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

第二,“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去掉“就”字,改为:“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什么也看不见。”

第三,“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这个长句子,对于中学生不具有亲和性。儿童文学的写作必须考虑对象的特殊要求,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置之不理”就不如“懒得搭理”和“不去理睬”来得好,建议修改一下。

“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这样长句子中,主语“他”的位置也很不好,读起来语感不平衡,头重脚轻,建议改为“对于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他不去理睬,只是不停地撑着船„„”最后一处可作修改的是将“不停地”和“一个劲地(“地”字添加)”互换。

【按,讲到这儿,我将这句念了两遍。第一遍我按原文朗读,第二遍我按修改后的文字朗读,问大家:“怎么样?”许多人点头称是,并惊讶于自己过去在教学中从未发现。那么,为什么应当将二者互换呢?这个原因我没有讲。实际上,这是小说家悠哉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出于对汉语的敏感而作出的抉择。“小序”中我批评曹文轩,对他的写作才华“评价不高”,认为他的作品“语言方面没有过关”,由此可见一斑。】

原文二: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同时,”属于病句,因为它在句子中并不单独构成分句,应将这个逗号去掉。 第二,“每只鸭子本身,”也欠佳,应当去掉“本身”和逗号。

【按:对此有学员提出异议,认为应当保留。我问大家:“每只鸭子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和“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二者之间意思有没有区别?大家回答“没有”。于是我说:“出于简洁的原则,我建议去掉;但是,我也尊重主张保留者的权利,不强求一致。”】

第三,“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应将“似乎”去掉。为什么呢?应为水纹有没有规律,这是一目了然的,根本不需要加“似乎”;加上之后,使人

误以为杜雍和父子是弱智,连一目了然的事情他们都看不分明。

【按:悠哉这个幽默,引得哄堂大笑。整个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仿佛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的情景。】

第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这儿忽然用上“永恒”,很劣,叫读者莫名其妙。在这儿,显示出曹文轩较贫弱的想象力和驾驭语言的才能较差。究竟如何修改才是?悠哉也不便妄作修改。

悠哉认为,作家使用某个形容词,应当(甚至必须)在读者脑海中唤起鲜明、生动的形象。而“永恒”用在这儿,显然达不到这个目的。试问:撑着小船去放鸭,次日便到目的地,那么“永恒”从何谈起呢?如果是描写方鸿渐站在归国的远洋轮船上观看茫茫大海的风景,我觉得勉强可用“永恒”这个词。

原文三:

“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机会。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前行是纯粹的。”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前行是纯粹的。”这个貌似很有灵气的句子,实际上和“永恒的水声”一样,也是糟糕的语句。试问曹文轩:什么叫“前行是纯粹的”呢?你能否发表一篇文章,向全国使用该教材的中学教师解释清楚:在这个句子里,你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难道“前行”还有“纯粹的”与“不纯粹的”之区分吗?“不纯粹的前行”又是怎么个情形呢?

第二,“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这一句应当将“突然地”挪到“对前方”之后。

【按:悠哉解释说,不挪也可以的,不算是病句;但是读起来语感不怎么好。对于我的这处修改,大家很认同,没有一个持反对意见。】

第三,“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我觉得“离开”二字虽然不算病句,但是不太好。这显示曹文轩缺乏驾驭汉语的才华。众所周知,优秀作家总是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例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曹雪芹的“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等句子。 那么,杜雍和父子外出放鸭,确实是“离开”油麻地,为什么这么用不好呢?我的答复是:“打消„„的主意”,中间应填的是此行的目的。父子俩既然是外出放鸭,那么理应改为——

“从而也会打消外出放鸭的主意。”

【按:如果父子俩出于躲债、升迁等缘故,撑着小船告别自己故乡,像鲁迅《故乡》的结尾那样,那么用“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自然是妥妥贴贴的。】

原文四: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

“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偶然行过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杜小康从未见过的面孔了。”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这句应该修改。

众所周知,写作讲究“观察视角”。沈从文谈自己的写作体会时强调“贴着人物去写”。既然这一句是少年杜小康的观察视角,那么“遥远之物”这样文绉绉的句子,能避免就尽量

避免。曹文轩连这个简单道理都不懂得,悠哉对于他的作品只好摇头„„无话可说矣! 第二,“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这一句有两处需要修改: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否则句子语意断裂。另外,应将“已经”二字删除。它和“终于”根本没法搭配。作家曹文轩非要这么搭配,悠哉只好摇头叹息:

“尊敬的曹老师呀!凭你这种水平,还当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当博士生导师)?还当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还担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第三,“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句子欠佳。可改为:“这是一片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按:这个句子究竟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修改?悠哉持开放的态度,恭请大家一起来推敲!】

原文五: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可修改的地方:

第一,“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这句文笔拙劣。建议删除“当„„时”并在“他害怕”之前加上“这时”。全句如下——

“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这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第二,“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句在修辞方面有点儿问题,反映了曹文轩的想象力贫乏得像孔乙己口袋里的铜板。

为什么这么说呢?悠哉畅游过白洋淀,也读过孙犁对白洋淀芦苇荡的生动描写。窃以为:用“万重大山”来比喻芦荡,这无论如何是不恰当的。试想想吧:大山有着罕见的高度,人在山脚下走,会感觉自己渺小到极点,而人在芦荡里是不可能有这种感受的。

顺便说一下:我的故乡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江南丘陵山地。直到18岁考取大学,我才第一次乘车沿着崎岖的砾石公路(前些年才改为柏油路面)颠呀晃的,走出这片山地,见识了抚河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因此,对于“万重大山”究竟是什么情形,我是有发言权的。

原文六:

“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他告诉杜小康,芦苇丛里有芦雁的窝,明天,他可以去捡芦雁的蛋;有兔子,这里的兔子,毛色与芦苇相似,即使它就在你眼前蹲着,你也未必能一眼发现它„„”

可修改的地方:

第一,“有所慌张的”欠妥,理应改为“有些慌张的”。

第二,“芦雁的蛋”后的分号应当改为冒号,表提示。

【讲到这儿,有学员疑惑地问杨老师:“是不是您的文章从网上下载的,转载者给弄错标点了?”我向她出示自己手里的课文:的确如此,曹文轩用的是分号。我郑重地告诉大家:我这套教材是中文系出于教学需要给我们授课教师配备的,并非什么盗版货。学员们哄堂大笑,说:“那是,那是。我们相信您说的。”】

原文七:

“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静定下来。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的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搀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可修改的地方:

第一,“稍稍从恐慌中静定下来”改为“从恐慌中稍稍静定下来”。

【按:不改也可以,但是改后更佳。学员们对此点头赞同。】

第二,“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搀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这句应该将“使”字去掉;否则句子太欧化了,拖沓冗长得很。

【这时候,有学员提问:“能否将‘使’字去掉,加上一个‘于是’呢?悠哉回答:“这样不好。” 大家赞同。】

原文八: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时,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时,居然„„”两个“时”字出现于同一个句子中,不妥。可考虑将第二个删除。

第二,“使杜小康能看见„„”这个句子的毛病与上文的“使”字相同,不再多说了。究竟如何修改才是,尊请大家一起探讨!

原文九:

“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可改动的地方:将“并且”删除,句子更简洁些。

原文十:

“第二天,父子俩登上了芦苇滩,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镰刀割倒一大片芦苇,然后将它们扎成把。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他们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从此,他们将以这里为家,在这一带芦荡放鸭,直到明年春天。”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将“地方,”改为“地方。他们”更佳妙!

第二,“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他们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改为如下句式——

“他们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

【按:“他们自己”属于典型的欧化句式,即英文的“themselves”,而不属于优美的中文。】

短短几千字的《孤独之旅》,可修改之处是如此之多。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究竟有多少个病句,那就难以说清楚了。

至于课文的标题“孤独之旅”,也是词不达意,应删除后重新取一个。因为:杜雍和父子并非泛泛地游山玩水,而是有特殊目的——放鸭子。可选择的题目不少,窃以为以下两个都是可取的:

(一)《孤独放鸭行》;

(二)《一夜长大》。

堂堂的曹文轩教授,竟然连取标题的才能都捉襟见肘!哎呀呀„„我没别的话可说,只好连连摇头了。

最后,悠哉呼吁一句:

像曹文轩《孤独之旅》这样文笔糟糕的作品,理应退出中学《语文》教材,以免耽误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欢迎网友将本文转发给曹文轩教授,顺便告诉他——

悠哉,原名杨秋荣,男,著有长篇小说《燕园梦》。他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导师是李思孝教授。

2009-8-17

给曹文轩《草房子》的病句动手术

悠 哉/文

一、小序

2009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作为北京市对口支援受震灾区的项目之一,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承担了四川省什邡市初中语文教师的培训任务。杨秋荣副教授担任了《小说文本解读理论与新课改》课程的授课任务。

由于什邡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这不同于笔者以往的授课对象,北京市初中语文教师普遍采用北京版教材),笔者只好将这一套教材弄来,对其中的小说篇目认真研究。

真是“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

实话说吧:以前我在给北京城乡的中学语文教师授课时,每每痛骂京版教材的编写者误人子弟,错误百出。然而这次我惊讶地发现,人教版社《语文》教材的错误也不少。唉,真令人好不伤心!

长话短说——

在授课中,笔者选用人教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初三年级上学期使用)的小说《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草房子》)作为案例。课堂上,我采用“师生共同研讨”的办法,对其中的病句实施“手术”。这一做法引起不小的反响。课堂上,有的学员很惊讶,有的学员大加赞赏,也有的学员困惑不解;课间休息时,有学员甚至这样问我:

——杨老师,您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按理说是曹文轩教授的学生。您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是不是您对他有嫌隙?

我这样解释:

——没有没有,千万别误会。在北大中文系叩学时,我听我他的两堂课。他上课喜欢穿西服,说话偶尔会因神情紧张而导致磕巴,于是采用手势颇多。曹老师是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按理说他还有恩于我:因为本人加入北京作家协会,是需要他点头同意的(据我推测,未必属实)。2005年元宵节前夕,北京作家协会举办联欢会,我又见到他,但没有过去打招呼。

——曹文轩的著作我也浏览过一些,很不喜欢。他的长篇小说《红瓦》我10年前读过,由于读过这本书,从此对他的写作才华评价不高。出于备课的需要,这次我又买来《草房子》通读了。总的评价是:不怎么好,语言方面没有过关。我这次批评他的作品,是本着教师的职业要求。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环节”,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既然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自己先掌握这套本领;否则,怎么去培养你们的学生呢?

闲言少说,就此打住。

二、给曹文轩《草房子》的病句动手术

首先说明一点:按照内容,本文标题应该是《给曹文轩〈孤独之旅〉的病句动手术》。但是,考虑到大家较熟悉《草房子》,而对《孤独之旅》不了解(听起来可能都很陌生),于是我相应地作了调整。依我看来,这是无妨大局的。

原文一: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头一句连用三个逗号,欠妥。建议去掉“当”字,改为:“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

第二,“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去掉“就”字,改为:“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什么也看不见。”

第三,“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这个长句子,对于中学生不具有亲和性。儿童文学的写作必须考虑对象的特殊要求,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置之不理”就不如“懒得搭理”和“不去理睬”来得好,建议修改一下。

“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这样长句子中,主语“他”的位置也很不好,读起来语感不平衡,头重脚轻,建议改为“对于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他不去理睬,只是不停地撑着船„„”最后一处可作修改的是将“不停地”和“一个劲地(“地”字添加)”互换。

【按,讲到这儿,我将这句念了两遍。第一遍我按原文朗读,第二遍我按修改后的文字朗读,问大家:“怎么样?”许多人点头称是,并惊讶于自己过去在教学中从未发现。那么,为什么应当将二者互换呢?这个原因我没有讲。实际上,这是小说家悠哉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出于对汉语的敏感而作出的抉择。“小序”中我批评曹文轩,对他的写作才华“评价不高”,认为他的作品“语言方面没有过关”,由此可见一斑。】

原文二: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同时,”属于病句,因为它在句子中并不单独构成分句,应将这个逗号去掉。 第二,“每只鸭子本身,”也欠佳,应当去掉“本身”和逗号。

【按:对此有学员提出异议,认为应当保留。我问大家:“每只鸭子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和“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二者之间意思有没有区别?大家回答“没有”。于是我说:“出于简洁的原则,我建议去掉;但是,我也尊重主张保留者的权利,不强求一致。”】

第三,“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应将“似乎”去掉。为什么呢?应为水纹有没有规律,这是一目了然的,根本不需要加“似乎”;加上之后,使人

误以为杜雍和父子是弱智,连一目了然的事情他们都看不分明。

【按:悠哉这个幽默,引得哄堂大笑。整个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仿佛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的情景。】

第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这儿忽然用上“永恒”,很劣,叫读者莫名其妙。在这儿,显示出曹文轩较贫弱的想象力和驾驭语言的才能较差。究竟如何修改才是?悠哉也不便妄作修改。

悠哉认为,作家使用某个形容词,应当(甚至必须)在读者脑海中唤起鲜明、生动的形象。而“永恒”用在这儿,显然达不到这个目的。试问:撑着小船去放鸭,次日便到目的地,那么“永恒”从何谈起呢?如果是描写方鸿渐站在归国的远洋轮船上观看茫茫大海的风景,我觉得勉强可用“永恒”这个词。

原文三:

“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机会。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前行是纯粹的。”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前行是纯粹的。”这个貌似很有灵气的句子,实际上和“永恒的水声”一样,也是糟糕的语句。试问曹文轩:什么叫“前行是纯粹的”呢?你能否发表一篇文章,向全国使用该教材的中学教师解释清楚:在这个句子里,你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难道“前行”还有“纯粹的”与“不纯粹的”之区分吗?“不纯粹的前行”又是怎么个情形呢?

第二,“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这一句应当将“突然地”挪到“对前方”之后。

【按:悠哉解释说,不挪也可以的,不算是病句;但是读起来语感不怎么好。对于我的这处修改,大家很认同,没有一个持反对意见。】

第三,“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我觉得“离开”二字虽然不算病句,但是不太好。这显示曹文轩缺乏驾驭汉语的才华。众所周知,优秀作家总是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例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曹雪芹的“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等句子。 那么,杜雍和父子外出放鸭,确实是“离开”油麻地,为什么这么用不好呢?我的答复是:“打消„„的主意”,中间应填的是此行的目的。父子俩既然是外出放鸭,那么理应改为——

“从而也会打消外出放鸭的主意。”

【按:如果父子俩出于躲债、升迁等缘故,撑着小船告别自己故乡,像鲁迅《故乡》的结尾那样,那么用“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自然是妥妥贴贴的。】

原文四: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

“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偶然行过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杜小康从未见过的面孔了。”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这句应该修改。

众所周知,写作讲究“观察视角”。沈从文谈自己的写作体会时强调“贴着人物去写”。既然这一句是少年杜小康的观察视角,那么“遥远之物”这样文绉绉的句子,能避免就尽量

避免。曹文轩连这个简单道理都不懂得,悠哉对于他的作品只好摇头„„无话可说矣! 第二,“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这一句有两处需要修改: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否则句子语意断裂。另外,应将“已经”二字删除。它和“终于”根本没法搭配。作家曹文轩非要这么搭配,悠哉只好摇头叹息:

“尊敬的曹老师呀!凭你这种水平,还当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当博士生导师)?还当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还担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第三,“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句子欠佳。可改为:“这是一片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按:这个句子究竟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修改?悠哉持开放的态度,恭请大家一起来推敲!】

原文五: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可修改的地方:

第一,“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这句文笔拙劣。建议删除“当„„时”并在“他害怕”之前加上“这时”。全句如下——

“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这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第二,“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句在修辞方面有点儿问题,反映了曹文轩的想象力贫乏得像孔乙己口袋里的铜板。

为什么这么说呢?悠哉畅游过白洋淀,也读过孙犁对白洋淀芦苇荡的生动描写。窃以为:用“万重大山”来比喻芦荡,这无论如何是不恰当的。试想想吧:大山有着罕见的高度,人在山脚下走,会感觉自己渺小到极点,而人在芦荡里是不可能有这种感受的。

顺便说一下:我的故乡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江南丘陵山地。直到18岁考取大学,我才第一次乘车沿着崎岖的砾石公路(前些年才改为柏油路面)颠呀晃的,走出这片山地,见识了抚河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因此,对于“万重大山”究竟是什么情形,我是有发言权的。

原文六:

“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他告诉杜小康,芦苇丛里有芦雁的窝,明天,他可以去捡芦雁的蛋;有兔子,这里的兔子,毛色与芦苇相似,即使它就在你眼前蹲着,你也未必能一眼发现它„„”

可修改的地方:

第一,“有所慌张的”欠妥,理应改为“有些慌张的”。

第二,“芦雁的蛋”后的分号应当改为冒号,表提示。

【讲到这儿,有学员疑惑地问杨老师:“是不是您的文章从网上下载的,转载者给弄错标点了?”我向她出示自己手里的课文:的确如此,曹文轩用的是分号。我郑重地告诉大家:我这套教材是中文系出于教学需要给我们授课教师配备的,并非什么盗版货。学员们哄堂大笑,说:“那是,那是。我们相信您说的。”】

原文七:

“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静定下来。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的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搀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可修改的地方:

第一,“稍稍从恐慌中静定下来”改为“从恐慌中稍稍静定下来”。

【按:不改也可以,但是改后更佳。学员们对此点头赞同。】

第二,“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搀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这句应该将“使”字去掉;否则句子太欧化了,拖沓冗长得很。

【这时候,有学员提问:“能否将‘使’字去掉,加上一个‘于是’呢?悠哉回答:“这样不好。” 大家赞同。】

原文八: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时,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时,居然„„”两个“时”字出现于同一个句子中,不妥。可考虑将第二个删除。

第二,“使杜小康能看见„„”这个句子的毛病与上文的“使”字相同,不再多说了。究竟如何修改才是,尊请大家一起探讨!

原文九:

“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可改动的地方:将“并且”删除,句子更简洁些。

原文十:

“第二天,父子俩登上了芦苇滩,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镰刀割倒一大片芦苇,然后将它们扎成把。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他们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从此,他们将以这里为家,在这一带芦荡放鸭,直到明年春天。”

可改动的地方:

第一,将“地方,”改为“地方。他们”更佳妙!

第二,“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他们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改为如下句式——

“他们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

【按:“他们自己”属于典型的欧化句式,即英文的“themselves”,而不属于优美的中文。】

短短几千字的《孤独之旅》,可修改之处是如此之多。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究竟有多少个病句,那就难以说清楚了。

至于课文的标题“孤独之旅”,也是词不达意,应删除后重新取一个。因为:杜雍和父子并非泛泛地游山玩水,而是有特殊目的——放鸭子。可选择的题目不少,窃以为以下两个都是可取的:

(一)《孤独放鸭行》;

(二)《一夜长大》。

堂堂的曹文轩教授,竟然连取标题的才能都捉襟见肘!哎呀呀„„我没别的话可说,只好连连摇头了。

最后,悠哉呼吁一句:

像曹文轩《孤独之旅》这样文笔糟糕的作品,理应退出中学《语文》教材,以免耽误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欢迎网友将本文转发给曹文轩教授,顺便告诉他——

悠哉,原名杨秋荣,男,著有长篇小说《燕园梦》。他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导师是李思孝教授。

2009-8-17


相关内容

  •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病句
  • 专题六 病句 1. (2016·临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第六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开幕之际,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 ...

  • 2013秋季六年级课程资料5
  • 一.教学温故: 一.请填入下列歇后语中的人名. _____________的居处------开门见山 _____________打黄盖-----两厢情愿 _____________拳打镇关西------打抱不平 _____________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二.把下面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用 ...

  •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打印
  •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 ...

  •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病句题汇编(含答案)
  •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病句题汇编 1.[福建省南平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 ...

  • 曹文轩生平
  • 曹文轩 百科名片 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另有同名人士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原主任医师曹文轩和陕西宝鸡市渭滨医院中医副 ...

  • 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
  • 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一: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1629字) 近期我读了一本叫<草房子>的书,那是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的一本最有名的儿童小说. 这是一本内容十分丰富的书,讲述的是小男孩桑桑在小乡村里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生活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写了秃-鹰.小白船这几个人物.秃-鹰是一个秃头的乐天派,小 ...

  • 浅论曹文轩[草房子]的淳美语言特色
  • 摘 要:作者曹文轩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他的淳美语言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淳美"与"纯美"二词的比较以及运用视角分析的方法,详细地论述曹文轩淳美语言特色形成的原因,以及从比喻.拟人等修辞角度分析其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语言:视角:修辞 曹文轩 ...

  • [草房子]读书汇报课
  • <草房子>读书汇报课教案 [教材分析]<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 ...

  • 曹文轩-草房子心得
  • 读<草房子>有感 --遥远而浪漫的童年 何东 读<草房子>有感 --遥远而浪漫的童年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的作家.2016年4月4号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获得了2016年安徒生童话奖.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在宣读结果后说:"曹文轩的作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