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及乘法估算)

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1. 会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2. 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2)解题思路:

首先将各式与已知式子相比较,看看因数有什么变化,然后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解答过程:

二、重点、难点:

1.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2.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三、考点分析:

1.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2.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解题后的思考:

先找到不变的因数,再观察另一个因数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判断积的情况了。变化的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变化的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跟着除以几。

例2. 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有一个边长是40米,面积是1600平方米的正方形草坪,现在扩大草坪面积,把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扩宽后的草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 (2)解题思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 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

典型例题

[方法应用题]

例1. 根据15×42=63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解答过程:

1600×2×2=6400(平方米)

答:扩宽后的草坪面积是6400平方米。 解题后的思考: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为它的m 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为它的m 倍,则积就扩大为它的m ×m 倍。

例3. 红旗广场有一块长方形绿地,面积是480平方米,现在把这块绿地的长和宽分别增加为原来的4倍和3倍,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 (2)解题思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扩大为原来的4倍 宽扩大为原来的3倍 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2倍 解答过程: 4×3=12

480×12=576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为5760平方米。 解题后的思考: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为它的m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它的n 倍,则积就扩大为它的m ×n 倍。

例4. 两个因数相乘,积是120,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那么现在的积是多少?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 (2)解题思路:

因数一 × 因数二 = 积 ↓×5 ↓÷5 ↑不变

因数一×5×因数二÷5=因数一×因数二×5÷5=因数一×因数二=积 解答过程: 120×5÷5=120 解题后的思考: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另一个因数也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时,积不变。

[综合运用题]

例5. 兴华小学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六年级1至5班的人数分别是41人,59人,49人,50人,48人,其他年级的人数情况也跟六年级类似,请你估算一下,兴华小学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估算。

(2)解题思路:首先观察数据,总结出特点,发现它们都接近50;然后将六年级各班的人数都按50估算;最后计算出六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再求出六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解答过程:

41+59+49+50+48≈50×5=250(人) 250×6=1500(人)

答:兴华小学大约有学生1500人。

解题后的思考:

题目中六年级1班有41人,不是应该看成40人吗?2班有59人,应看成60人才对吧?为什么都按50人算呢?这是因为将这两个班的人数平均以后,发现一个班大约有50人,而其他班的人数也都接近50人,这样估算能使计算简便。

例6. 李老师带了5000元钱去为学校购买办公桌。每张办公桌286元,准备买16张,请问李老师带的钱够不够?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估算。

(2)解题思路:可以把286估算成300以简便计算。 解答过程:

16×286≈16×300=4800(元) 4800元<5000元

答:李老师带的钱够。 解题后的思考:

估算三位数时,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将其看成最接近自身的整百数。

2400元>2000元

答:应该买31元1个的书包。 解题后的思考:

总钱数-花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总钱数不变,要使剩下的钱数最少,则花去的钱数应最多。

例8. 上题中,若王老师用同样多的钱想买尽量多的书包,应选择买哪一种书包?为什么?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仍考查乘法的估算。

(2)解题思路:要用同样的钱买尽量多的东西,则所买的东西越便宜,能买的数量越多。

[思维突破题]

例7. 王老师带着同学们的爱心捐款到商店,计划给山区的小朋友买59个同样的书包。他带了2000元,要求剩余的钱尽量少。请你帮王老师估算一下,应该买下列哪一种书包。

解答过程:

应选择买22元1个的书包。 解题后的思考:

要用同样的钱买尽量多的东西,则所买的东西越便宜,能买的数量越多。

提分技巧

1. 估算结果要符合实际情况,有些情况需估大些,有些情况需估小些。

22元/个 31元/个 38元/个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估算。

(2)解题思路:剩下的钱数=总钱数-花去的钱数 ↓ ↓ ↓

尽量少 一定 尽量多 解答过程:

22×59≈20×60=1200(元) 31×59≈30×60=1800(元) 38×59≈40×60=2400(元) 1200元<2000元 1800元<2000元

2. 尽量接近准确值。

3. 计算要方便(即将两个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预习导学

上册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

一、预习新知

下周我们将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第二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预习点拨

探究与反思

探究任务一:认识垂直

【反思】垂线的画法。 探究任务二:认识平行 【反思】平行线的画法。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

一、根据7×40=2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40= 21×40= 49×40= 28×40= 35×40= 7×20=

二、填空:

1. 张大山用电脑练习打字,他每分钟可打字12个,照这样计算,他30分钟可打字( )个;李老师打字的速度是张大山的3倍,用同样的时间李老师可打字( )个;李老师每分钟比张大山多打字( )个。 *2. 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 中心小学有学生894人,大约是( )人。 张老师每月工资是1309元,大约是( )元。 《奥林匹克题典》有693页,大约是( )页。

学校小操场的面积是2293平方米,大约是( )平方米。

*三、估算下面各题

52×98 69×103 42×294 32×102 195×29 39×105

**四、解决问题

1. 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要增加到60米,宽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滨海公园有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花坛,打算把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增加到16米,则花坛的面积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

3. 大众商店在3月1日的营业额是890元,估算一下,这个商店3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多少?

4. 一筐苹果的质量是28千克,一辆汽车最多能装61筐苹果,这辆汽车大约能装多少千克苹果?

试题答案

一、根据7×40=2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40=560 21×40=840 49×40=1960 28×40=1120 35×40=1400 7×20=140 二、填空:

1. 张大山用电脑练习打字,他每分钟可打字12个,照这样计算,他30分钟可打字(360)个;李老师打字的速度是张大山的3倍,用同样的时间李老师可打字(1080)个;李老师每分钟比张大山多打字(24)个。 *2. 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

中心小学有学生894人,大约是(900)人。 张老师每月工资是1309元,大约是(1300)元。 《奥林匹克题典》有693页,大约是(700)页。

学校小操场的面积是2293平方米,大约是(2300)平方米。 解析:

1. 估算结果要符合实际情况,有些情况需估大些,有些情况需估小些。 2. 尽量接近准确值。 *三、估算下面各题

52×98≈5000 69×103≈7000 42×294≈12000 32×102≈3000 195×29≈6000 39×105≈4000

解析:计算要方便(即将两个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四、解决问题

1. 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要增加到60米,宽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0×9=54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540平方米。

解析:长增加到60米,也就是长是60米,宽据图可知是9米,已知长和宽,用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计算出面积即可。

2. 滨海公园有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花坛,打算把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增加到16米,则花坛的面积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

现:16×16=256(平方米) 原:8×8=64(平方米) 增:256-64=192(平方米)

答:则花坛的面积可比原来增加192平方米。

解析:边长增加到16米,面积就是16×16=256(平方米);原面积是8×8=64(平方米),再用现在的面积减去原来的面积就是增加的面积。

3. 大众商店在3月1日的营业额是890元,估算一下,这个商店3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多少?

890×31≈27000(元)

答:这个商店3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27000元。

解析:首先要知道3月份总共是31天,把890元看成900元,把31天看成30天,然后再计算最简便。

4. 一筐苹果的质量是28千克,一辆汽车最多能装61筐苹果,这辆汽车大约能装多少千克苹果?

28×61≈1800(千克)

答:这辆汽车大约能装1800千克苹果。

解析:把28千克看成30千克,把61筐看成60筐,然后再计算最简便。

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甚至会做得更好!

(积的变化规律及乘法估算)

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1. 会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2. 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2)解题思路:

首先将各式与已知式子相比较,看看因数有什么变化,然后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解答过程:

二、重点、难点:

1.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2.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三、考点分析:

1.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2.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解题后的思考:

先找到不变的因数,再观察另一个因数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判断积的情况了。变化的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变化的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跟着除以几。

例2. 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有一个边长是40米,面积是1600平方米的正方形草坪,现在扩大草坪面积,把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扩宽后的草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 (2)解题思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 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

典型例题

[方法应用题]

例1. 根据15×42=63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解答过程:

1600×2×2=6400(平方米)

答:扩宽后的草坪面积是6400平方米。 解题后的思考: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为它的m 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为它的m 倍,则积就扩大为它的m ×m 倍。

例3. 红旗广场有一块长方形绿地,面积是480平方米,现在把这块绿地的长和宽分别增加为原来的4倍和3倍,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 (2)解题思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扩大为原来的4倍 宽扩大为原来的3倍 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2倍 解答过程: 4×3=12

480×12=576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为5760平方米。 解题后的思考: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为它的m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它的n 倍,则积就扩大为它的m ×n 倍。

例4. 两个因数相乘,积是120,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那么现在的积是多少?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 (2)解题思路:

因数一 × 因数二 = 积 ↓×5 ↓÷5 ↑不变

因数一×5×因数二÷5=因数一×因数二×5÷5=因数一×因数二=积 解答过程: 120×5÷5=120 解题后的思考: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另一个因数也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时,积不变。

[综合运用题]

例5. 兴华小学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六年级1至5班的人数分别是41人,59人,49人,50人,48人,其他年级的人数情况也跟六年级类似,请你估算一下,兴华小学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估算。

(2)解题思路:首先观察数据,总结出特点,发现它们都接近50;然后将六年级各班的人数都按50估算;最后计算出六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再求出六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解答过程:

41+59+49+50+48≈50×5=250(人) 250×6=1500(人)

答:兴华小学大约有学生1500人。

解题后的思考:

题目中六年级1班有41人,不是应该看成40人吗?2班有59人,应看成60人才对吧?为什么都按50人算呢?这是因为将这两个班的人数平均以后,发现一个班大约有50人,而其他班的人数也都接近50人,这样估算能使计算简便。

例6. 李老师带了5000元钱去为学校购买办公桌。每张办公桌286元,准备买16张,请问李老师带的钱够不够?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估算。

(2)解题思路:可以把286估算成300以简便计算。 解答过程:

16×286≈16×300=4800(元) 4800元<5000元

答:李老师带的钱够。 解题后的思考:

估算三位数时,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将其看成最接近自身的整百数。

2400元>2000元

答:应该买31元1个的书包。 解题后的思考:

总钱数-花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总钱数不变,要使剩下的钱数最少,则花去的钱数应最多。

例8. 上题中,若王老师用同样多的钱想买尽量多的书包,应选择买哪一种书包?为什么?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仍考查乘法的估算。

(2)解题思路:要用同样的钱买尽量多的东西,则所买的东西越便宜,能买的数量越多。

[思维突破题]

例7. 王老师带着同学们的爱心捐款到商店,计划给山区的小朋友买59个同样的书包。他带了2000元,要求剩余的钱尽量少。请你帮王老师估算一下,应该买下列哪一种书包。

解答过程:

应选择买22元1个的书包。 解题后的思考:

要用同样的钱买尽量多的东西,则所买的东西越便宜,能买的数量越多。

提分技巧

1. 估算结果要符合实际情况,有些情况需估大些,有些情况需估小些。

22元/个 31元/个 38元/个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估算。

(2)解题思路:剩下的钱数=总钱数-花去的钱数 ↓ ↓ ↓

尽量少 一定 尽量多 解答过程:

22×59≈20×60=1200(元) 31×59≈30×60=1800(元) 38×59≈40×60=2400(元) 1200元<2000元 1800元<2000元

2. 尽量接近准确值。

3. 计算要方便(即将两个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预习导学

上册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

一、预习新知

下周我们将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第二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预习点拨

探究与反思

探究任务一:认识垂直

【反思】垂线的画法。 探究任务二:认识平行 【反思】平行线的画法。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

一、根据7×40=2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40= 21×40= 49×40= 28×40= 35×40= 7×20=

二、填空:

1. 张大山用电脑练习打字,他每分钟可打字12个,照这样计算,他30分钟可打字( )个;李老师打字的速度是张大山的3倍,用同样的时间李老师可打字( )个;李老师每分钟比张大山多打字( )个。 *2. 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 中心小学有学生894人,大约是( )人。 张老师每月工资是1309元,大约是( )元。 《奥林匹克题典》有693页,大约是( )页。

学校小操场的面积是2293平方米,大约是( )平方米。

*三、估算下面各题

52×98 69×103 42×294 32×102 195×29 39×105

**四、解决问题

1. 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要增加到60米,宽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滨海公园有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花坛,打算把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增加到16米,则花坛的面积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

3. 大众商店在3月1日的营业额是890元,估算一下,这个商店3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多少?

4. 一筐苹果的质量是28千克,一辆汽车最多能装61筐苹果,这辆汽车大约能装多少千克苹果?

试题答案

一、根据7×40=2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40=560 21×40=840 49×40=1960 28×40=1120 35×40=1400 7×20=140 二、填空:

1. 张大山用电脑练习打字,他每分钟可打字12个,照这样计算,他30分钟可打字(360)个;李老师打字的速度是张大山的3倍,用同样的时间李老师可打字(1080)个;李老师每分钟比张大山多打字(24)个。 *2. 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

中心小学有学生894人,大约是(900)人。 张老师每月工资是1309元,大约是(1300)元。 《奥林匹克题典》有693页,大约是(700)页。

学校小操场的面积是2293平方米,大约是(2300)平方米。 解析:

1. 估算结果要符合实际情况,有些情况需估大些,有些情况需估小些。 2. 尽量接近准确值。 *三、估算下面各题

52×98≈5000 69×103≈7000 42×294≈12000 32×102≈3000 195×29≈6000 39×105≈4000

解析:计算要方便(即将两个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四、解决问题

1. 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要增加到60米,宽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0×9=54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540平方米。

解析:长增加到60米,也就是长是60米,宽据图可知是9米,已知长和宽,用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计算出面积即可。

2. 滨海公园有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花坛,打算把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增加到16米,则花坛的面积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

现:16×16=256(平方米) 原:8×8=64(平方米) 增:256-64=192(平方米)

答:则花坛的面积可比原来增加192平方米。

解析:边长增加到16米,面积就是16×16=256(平方米);原面积是8×8=64(平方米),再用现在的面积减去原来的面积就是增加的面积。

3. 大众商店在3月1日的营业额是890元,估算一下,这个商店3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多少?

890×31≈27000(元)

答:这个商店3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27000元。

解析:首先要知道3月份总共是31天,把890元看成900元,把31天看成30天,然后再计算最简便。

4. 一筐苹果的质量是28千克,一辆汽车最多能装61筐苹果,这辆汽车大约能装多少千克苹果?

28×61≈1800(千克)

答:这辆汽车大约能装1800千克苹果。

解析:把28千克看成30千克,把61筐看成60筐,然后再计算最简便。

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甚至会做得更好!


相关内容

  • [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 内容 有理数乘法法则. 2. 内容解析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的又一种基本运算. 有理数乘法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的基础,对后续代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与有理数加法法则类似,有理数乘法法则也是一种规定,给出这种规定要遵循的原则是使 ...

  • 小数乘法 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3课时)
  • 小数乘法 单元教材分析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课时) 岔河小学 王东青 单元教材内容解析: 小数乘除法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既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 ...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计划课时: 累计课时: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时安 ...

  •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整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的基本性质.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学生学习小数乘小数打好基础. 教材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安排了例1."做一做"和例2.做一做.例1 ...

  •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教案
  • 口算乘法 授课教师:安家茂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 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谈话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探索式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图片.题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 ...

  •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 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 ...

  • 积的变化规律
  •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 学情与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教材中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

  • [九的乘法口诀]
  • <九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0-81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自己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能熟记9的乘 法口诀, 并运用口诀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

  •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2015--2016第二学期何凤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可以较快的进行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更好地理解因数末尾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