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早期二人转的表演形式

  【摘 要】蹦蹦戏起初主要是一旦一丑的对口演唱形式。旦角,也叫“上装”(因当时都是男演员,要扮上女装,故称为上装),也叫“包头的”(由旦角的头上包一块青布或勒一条青带子并插珠花而得名,这是沿用莲花落的术语,如《都门杂咏》中有“如何子弟也包头”一句可证。丑角,也称“下装”(与上装对称)。开场时,先是在锣鼓声中,众旦角下场,围一张高桌边走边唱(即“转桌子戏”名称的来由,这种演法也是由“什不闲儿”沿用来的),而后,众人下场,再由一旦一丑开演正心旦、丑倒退着出场,先唱小帽儿,说口,最后再唱正文。这是蹦蹦戏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早期;二人转;表演形式中图分类号:J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49-01据老艺人王殿卿说,二人转出场形式很多,有“单出场”和“双出场”的区别。单出场,是丑角先上场,演员自己有什么技巧可以露一手。板头整齐、嘴皮子利落的,可以数板说口;身段好、有功底的,可以喊“武赞场”,念诗,起霸;有绝技的,可以来个“蝎子倒爬城”,或者是“五龙搅柱”、“金鸡独立”、“倒毛”都行。有的丑角“拉边挂子”完了,把弦叫起来,唱梆子、皮黄或影调,而后说:“孤树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得请我师妹出来,我们哥俩合演这出戏。”这才唤旦角上场,先说,后演正戏。双出场,是二人一齐出场。双出场由旦角掌梁,丑角自己有什么技巧露不出去,旦角说啥算啥,丑角要随着配合。“一寸包头的管一丈唱丑的”,这句话道理就在这里。双出场,二人得九练十磨(现在得排戏),才能一块出场。不然,南来一个,北来一个,恐怕“灯送不上来”(按:过去二人转丑角,白天使彩棒,晚上端蜡台或油灯,要处处照旦角算部,配合表演。故此,配合不好,叫“灯送不上来”)。旦角有什么“小范儿”,丑角有什么绝活儿,都得经过研究,才能登台表演。常言说“强手不如合手”,这句话在理。老艺人还有“三分唱旦,七分唱丑”之说。二人转以旦为主,旦领丑随,但是唱丑的必须比唱旦的技艺高,道行深。旦角唱跑了调,唱乱了词,丑角要给领回来,找回来。不能你错我也错,把戏唱砸了。所以说三分唱旦,七分唱丑。过去一般旦角都比较年轻,丑角多半是老师(有的老师原先是唱丑的,也有很多人原先是旦角,中年以后才改唱丑的,过去叫解罗裙带),会的戏多而全,带着徒弟唱,能掌舵。第一种是单出头,即独角戏。清末以前,只有两出戏,一个是旦角的《摔镜架》(《王二姐思夫》);一个是丑角的《丁郎寻父》。都是原先莲花落、什不闲儿剧目。早期唱词中有“一朵梅花”等衬字为证。第三种是拉场戏。拉场戏即拉开场演出之意,这是扮演人物的民间小戏,有些是由二人转演变而成。如《冯奎卖妻》《劈关西》两戏,开头结尾仍为叙述体的对口演唱形式,但戏中间,形成了“半拉场”(半戏曲、半说唱)形式,这就是拉场戏的雏形。后来学习了梆子等戏曲,才有了较完整的戏曲形式。蹦蹦戏前边加演的小帽儿,如《茉莉花》《铺地锦》等大多来自东北民歌,“返场”加演的叫小曲,如《丁成巧得妻》《春辞上工》等。有的二人转、拉场戏中也加小曲,如二人转《双锁山》中的刘金定和拉场戏《坐楼》中的阎惜姣都要唱小曲。说口是旦、丑滑稽对话,类似相声,丑为上口,旦为下口,一逗一捧。题材多来自民间笑话,如《三婿拜寿》《鞋匠招亲》《成衣做知县》等。当时蹦蹦戏的乐器只有竹板、节子(甩子)、手玉子,唱樊歌用的扁鼓、锣镲和梆子大弦。曲调也不多,一般都唱“喝喝腔”、“压不生”、“大救驾”、“子儿调”、“锔大缸”、“二窝腔”等等。艺人专讲抱板干唱,表演不讲究身段,也没有很多舞蹈。手持道具除竹板、手玉子外,丑角白天拿丑棒,晚上端灯,灯要照旦角面部,让观众看清其表情。化装扮相也铰简单,旦角青布包头,戴一两朵花,脸上拍粉抹红,身穿短裤袄,或穿裙子。有时没戏装,临时跟妇女借花衣服穿上,或条花被单扎上即可。丑角多是戴丑帽(把生活中的白毡帽拉直,顶上扎个红缨即可),勾三花脸(或不勾脸,本脸上场),穿个白边蓝布褂,系腰包(有的便装就上场)。就连演拉场戏中的小生有时也扮成丑角,演个县官,戴上帽头(民国后改礼帽),穿件大褂,就权当官衣。这是蹦蹦戏早年在农村因陋就简,不是艺人不讲舞台造型美,而是当时受自身条件限制,只能这样来为广大农村群众表演他们的艺术。蹦蹦戏除了“四季青”,唱手常年流动在乡村和集镇外,多数是正月里在秧歌班的演出,也有些所谓“高粱红”唱手,每逢夏季挂锄时出来演唱,这就是“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

  【摘 要】蹦蹦戏起初主要是一旦一丑的对口演唱形式。旦角,也叫“上装”(因当时都是男演员,要扮上女装,故称为上装),也叫“包头的”(由旦角的头上包一块青布或勒一条青带子并插珠花而得名,这是沿用莲花落的术语,如《都门杂咏》中有“如何子弟也包头”一句可证。丑角,也称“下装”(与上装对称)。开场时,先是在锣鼓声中,众旦角下场,围一张高桌边走边唱(即“转桌子戏”名称的来由,这种演法也是由“什不闲儿”沿用来的),而后,众人下场,再由一旦一丑开演正心旦、丑倒退着出场,先唱小帽儿,说口,最后再唱正文。这是蹦蹦戏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早期;二人转;表演形式中图分类号:J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49-01据老艺人王殿卿说,二人转出场形式很多,有“单出场”和“双出场”的区别。单出场,是丑角先上场,演员自己有什么技巧可以露一手。板头整齐、嘴皮子利落的,可以数板说口;身段好、有功底的,可以喊“武赞场”,念诗,起霸;有绝技的,可以来个“蝎子倒爬城”,或者是“五龙搅柱”、“金鸡独立”、“倒毛”都行。有的丑角“拉边挂子”完了,把弦叫起来,唱梆子、皮黄或影调,而后说:“孤树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得请我师妹出来,我们哥俩合演这出戏。”这才唤旦角上场,先说,后演正戏。双出场,是二人一齐出场。双出场由旦角掌梁,丑角自己有什么技巧露不出去,旦角说啥算啥,丑角要随着配合。“一寸包头的管一丈唱丑的”,这句话道理就在这里。双出场,二人得九练十磨(现在得排戏),才能一块出场。不然,南来一个,北来一个,恐怕“灯送不上来”(按:过去二人转丑角,白天使彩棒,晚上端蜡台或油灯,要处处照旦角算部,配合表演。故此,配合不好,叫“灯送不上来”)。旦角有什么“小范儿”,丑角有什么绝活儿,都得经过研究,才能登台表演。常言说“强手不如合手”,这句话在理。老艺人还有“三分唱旦,七分唱丑”之说。二人转以旦为主,旦领丑随,但是唱丑的必须比唱旦的技艺高,道行深。旦角唱跑了调,唱乱了词,丑角要给领回来,找回来。不能你错我也错,把戏唱砸了。所以说三分唱旦,七分唱丑。过去一般旦角都比较年轻,丑角多半是老师(有的老师原先是唱丑的,也有很多人原先是旦角,中年以后才改唱丑的,过去叫解罗裙带),会的戏多而全,带着徒弟唱,能掌舵。第一种是单出头,即独角戏。清末以前,只有两出戏,一个是旦角的《摔镜架》(《王二姐思夫》);一个是丑角的《丁郎寻父》。都是原先莲花落、什不闲儿剧目。早期唱词中有“一朵梅花”等衬字为证。第三种是拉场戏。拉场戏即拉开场演出之意,这是扮演人物的民间小戏,有些是由二人转演变而成。如《冯奎卖妻》《劈关西》两戏,开头结尾仍为叙述体的对口演唱形式,但戏中间,形成了“半拉场”(半戏曲、半说唱)形式,这就是拉场戏的雏形。后来学习了梆子等戏曲,才有了较完整的戏曲形式。蹦蹦戏前边加演的小帽儿,如《茉莉花》《铺地锦》等大多来自东北民歌,“返场”加演的叫小曲,如《丁成巧得妻》《春辞上工》等。有的二人转、拉场戏中也加小曲,如二人转《双锁山》中的刘金定和拉场戏《坐楼》中的阎惜姣都要唱小曲。说口是旦、丑滑稽对话,类似相声,丑为上口,旦为下口,一逗一捧。题材多来自民间笑话,如《三婿拜寿》《鞋匠招亲》《成衣做知县》等。当时蹦蹦戏的乐器只有竹板、节子(甩子)、手玉子,唱樊歌用的扁鼓、锣镲和梆子大弦。曲调也不多,一般都唱“喝喝腔”、“压不生”、“大救驾”、“子儿调”、“锔大缸”、“二窝腔”等等。艺人专讲抱板干唱,表演不讲究身段,也没有很多舞蹈。手持道具除竹板、手玉子外,丑角白天拿丑棒,晚上端灯,灯要照旦角面部,让观众看清其表情。化装扮相也铰简单,旦角青布包头,戴一两朵花,脸上拍粉抹红,身穿短裤袄,或穿裙子。有时没戏装,临时跟妇女借花衣服穿上,或条花被单扎上即可。丑角多是戴丑帽(把生活中的白毡帽拉直,顶上扎个红缨即可),勾三花脸(或不勾脸,本脸上场),穿个白边蓝布褂,系腰包(有的便装就上场)。就连演拉场戏中的小生有时也扮成丑角,演个县官,戴上帽头(民国后改礼帽),穿件大褂,就权当官衣。这是蹦蹦戏早年在农村因陋就简,不是艺人不讲舞台造型美,而是当时受自身条件限制,只能这样来为广大农村群众表演他们的艺术。蹦蹦戏除了“四季青”,唱手常年流动在乡村和集镇外,多数是正月里在秧歌班的演出,也有些所谓“高粱红”唱手,每逢夏季挂锄时出来演唱,这就是“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


相关内容

  • 民间艺术东北二人转
  • 摘 要: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清末的社会动荡以及战争的缘故,文献记载大多不全,长期以来仅是在民间的流传,具体无从考证. 有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普济寺)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早期的二人转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随着 ...

  • 中国传统戏曲鉴赏
  •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短.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 ...

  • 中国戏曲种类概括
  • 中国戏曲种类概括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再加上审美习惯.表达方式.方言不同等许多条件,中国戏曲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形式,这就是众多的戏曲剧种. 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剧种有360多种,也就是说,你一天看一个戏曲剧种不休息,可以用一年的时间把中国戏曲剧种看全. 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变更,使一些 ...

  • 吉林省风俗民俗
  • 热情好客,古朴豪放 --浅谈吉林省风俗民俗 巍巍长白山,滔滔松江水,莽莽黑土地,浓浓关东情.美丽富饶的吉林大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勤劳勇敢的吉林各族人民,在这块黑土地上,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创造了丰硕的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 吉林省在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等多方面都各具特色,我只就几 ...

  • 河北历史文化
  • 1. 花灯:元宵节是传统的灯节.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廊坊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雄县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2. 评剧起源于我省冀东,流布在东北.华北各省.在冀东民间演唱艺术--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了辽宁西部"二人转"的"拉场&q ...

  • 中国戏剧种类
  •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 ...

  • 沈阳市旅游业推广策划方案
  • 沈阳旅游业项目推广策划方案 --09广一黄子夏290102120 一.国际旅游业 二.国内旅游业 三.消费者总体 四.沈阳旅游消费者分析 五.沈阳旅游业自身状况分析 (一) 沈阳旅游资源状况分析 (二)沈阳旅行社状况分析 (三)沈阳旅游设施状况分析 (四)沈阳旅游服务水平分析 六.沈阳旅游竞争者分析 ...

  • 二人转简介
  • 二人转简介 东北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 ...

  • 选秀类电视节目策划
  • *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选秀类策划书: 吉林之星 策划人:董平 一.策划缘由 纵观今日中国电视荧屏,平民选秀类节目已经成为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伴随着<超级女声>的火爆,国内诸多城市电视台均忙不迭的角逐选秀这波热潮,如央视<梦想中国>. 天津卫视<化蝶>.山东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