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千秋各有长,难分伯仲赛时光。
堪怜争斗无人胜,唯有遗文万古芳。
附:【鲁迅与郭沫若文斗】文章 作者易道禅
鲁迅与郭沫若是文坛上的两个宿敌,一生不见面,还互相缠斗。我有这两位的全集,基本上认真看完过,我发现鲁迅郭沫若二人在文坛上的斗法真是有趣得很。
鲁迅在小说和散文方面的才华,郭沫若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但郭沫若在诗歌与戏剧方面的才华,鲁迅又是望尘莫及的。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是开现代小说风气之先,无论今天可以指出它这样那样的缺陷,它毕竟是新文化启蒙文学的开山之作。鲁迅的散文集《野草》与《朝花夕拾》,是现代美文的典范,至今还很难有哪个文化人的散文集能与其媲美。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与《星空》,是现代诗歌最早最成熟的经典作品,无论郭的晚年写了多少臭不可闻的口号诗,他早年诗集的狂飙文学意义绝对不能抹煞。郭沫若的戏剧《三个叛逆之女性》与春秋战国四大悲剧,是现代戏剧的杰作,后来很少有包含诗剧与悲剧美学成份的戏剧作品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
诚然,鲁迅的后期是令人扼腕叹息的,郭沫若的后期更是悲哀可笑。不过这也是中国文化特色造成的结果。鲁迅成为左的牺牲品,杂文几乎全是骂人的文字。郭沫若更成为左的炮灰,诗歌变成专制文化的招魂幡。当然,今天来谈这两位的得失,如果不纠缠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恶意成见,那么对于二人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还是应该一分为二进行中肯的评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鲁迅郭沫若二人在早期的文学创作中却互相不服气,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恶斗。
鲁迅写了一篇关于老子的《出关》短篇小说,郭沫若也就写一篇有关老子的《柱下史入关》短篇小说,跟鲁迅对着干。你写老子出关,我偏偏写他入关。鲁迅写了一篇关于庄子的《起死》,郭沫若也写一篇关于庄子的《漆园吏游梁》。你写庄子戏人生,我写庄子戏权力。当然,也有人说是郭沫若先写,鲁迅与其对着干。考据著作年表,似乎都各有先后追着斗法的例子。
郭沫若写了女娲创世纪的《女神之再生》,鲁迅就写女娲造人类的《补天》。郭沫若出版了历史小说集《豕蹄》,收八个短篇。鲁迅也跟着出版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也收八个短篇。
又比如:鲁迅写了对新文学运动的“一瞥”,郭沫若就写了新文学运动的“十年”。鲁迅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郭沫若骂鲁迅是“小丑加封建余孽”。鲁迅说“抗日民族战争文学”这个口号好,郭沫若就说“国防文学”这个口号好。
再比如,针对曹植写有所谓的“七步诗”,鲁迅写有“反七步诗”,题为《替豆萁申冤》:“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郭沫若也写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当然,这两首诗先后写作时间不同,而且都有为豆萁申冤的意思。鲁郭这种文斗,反成了一段佳话。
鲁迅的古文化底子非常好,考据工作也做得好,《汉文学史纲要》和《中国小说史略》,成为学术方面的代表作。于是郭沫若也非要在学术上做出一番成就才罢休,果然辛苦一段时间就搞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十批判书》。鲁迅稽考魏晋古籍和唐宋传奇,郭沫若就考证甲骨文和金文,都作出了非凡卓越的成就。然而两人的著作都被人疑为有剽窃之嫌,不过又被学界辩诬正解。
郭沫若外语基础很好,会英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几门语言,翻译了不少名著,计有歌德的诗剧《浮士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的戏剧,拜伦雪莱的诗歌,普希金泰戈尔诗歌,尼采的哲学著作《查拉图是如拉钞》,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处女地》,日本短篇小说集,以及多部科学巨著如《生命之科学》、《美术考古发现史》等等。鲁迅的日语、英语、俄语也不错,于是也迫不及待的想在翻译领域搞出些明堂,相继翻译了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厨川白村的文艺论文集《苦闷的象征》,《爱罗先珂童话集》,《近代美术史潮论》,凡尔纳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以及俄国诗歌和日本现代小说集,等等。郭沫若的翻译比较灵活随意,有时几乎等于自己在重新创作,而鲁迅的翻译就比较生硬,号称直译或硬译。不过,二人给翻译界带了个很好的头,就是重视翻译,重视引进外国文学和外国思潮。这也算是为新文化运动作出的另一大成绩。
再如,郭沫若早年因为母亲包办婚姻,与原配张琼华结婚,之后由于不满封建婚姻,在日本与安娜小姐结婚,后来因抗战抛妻别子回国,又与青年演员于立群结合。鲁迅早年因为母亲包办婚姻,与原配朱安结婚,之后由于婚姻不幸福,就想学郭沫若,也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于是与学生许广平走在了一起。
在私生活方面,二人都这么较劲,可想在文字方面,二人相斗的厉害程度了。但无论怎样,这二人的激烈竞争,终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不少会心而笑的花边文学。尽管后来鲁迅承认自己本来想写诗,但因郭沫若的诗风横吹,他说自己就得金盆洗手。又说郭沫若的考古研究值得佩服。而后来的郭沫若更是恭维鲁迅,大呼“孔子之前一无孔子,孔子之后无一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这二人生前如仇敌,鲁迅死后郭沫若态度大变。当然,建国后,郭沫若的文学生命也死了,学术生命虽然还存息,但也是残疾人生了。
如今,像鲁迅郭沫若那样又搞创作,又搞学术研究,又搞翻译的作家,几乎绝无仅有了。
各有千秋各有长,难分伯仲赛时光。
堪怜争斗无人胜,唯有遗文万古芳。
附:【鲁迅与郭沫若文斗】文章 作者易道禅
鲁迅与郭沫若是文坛上的两个宿敌,一生不见面,还互相缠斗。我有这两位的全集,基本上认真看完过,我发现鲁迅郭沫若二人在文坛上的斗法真是有趣得很。
鲁迅在小说和散文方面的才华,郭沫若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但郭沫若在诗歌与戏剧方面的才华,鲁迅又是望尘莫及的。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是开现代小说风气之先,无论今天可以指出它这样那样的缺陷,它毕竟是新文化启蒙文学的开山之作。鲁迅的散文集《野草》与《朝花夕拾》,是现代美文的典范,至今还很难有哪个文化人的散文集能与其媲美。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与《星空》,是现代诗歌最早最成熟的经典作品,无论郭的晚年写了多少臭不可闻的口号诗,他早年诗集的狂飙文学意义绝对不能抹煞。郭沫若的戏剧《三个叛逆之女性》与春秋战国四大悲剧,是现代戏剧的杰作,后来很少有包含诗剧与悲剧美学成份的戏剧作品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
诚然,鲁迅的后期是令人扼腕叹息的,郭沫若的后期更是悲哀可笑。不过这也是中国文化特色造成的结果。鲁迅成为左的牺牲品,杂文几乎全是骂人的文字。郭沫若更成为左的炮灰,诗歌变成专制文化的招魂幡。当然,今天来谈这两位的得失,如果不纠缠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恶意成见,那么对于二人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还是应该一分为二进行中肯的评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鲁迅郭沫若二人在早期的文学创作中却互相不服气,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恶斗。
鲁迅写了一篇关于老子的《出关》短篇小说,郭沫若也就写一篇有关老子的《柱下史入关》短篇小说,跟鲁迅对着干。你写老子出关,我偏偏写他入关。鲁迅写了一篇关于庄子的《起死》,郭沫若也写一篇关于庄子的《漆园吏游梁》。你写庄子戏人生,我写庄子戏权力。当然,也有人说是郭沫若先写,鲁迅与其对着干。考据著作年表,似乎都各有先后追着斗法的例子。
郭沫若写了女娲创世纪的《女神之再生》,鲁迅就写女娲造人类的《补天》。郭沫若出版了历史小说集《豕蹄》,收八个短篇。鲁迅也跟着出版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也收八个短篇。
又比如:鲁迅写了对新文学运动的“一瞥”,郭沫若就写了新文学运动的“十年”。鲁迅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郭沫若骂鲁迅是“小丑加封建余孽”。鲁迅说“抗日民族战争文学”这个口号好,郭沫若就说“国防文学”这个口号好。
再比如,针对曹植写有所谓的“七步诗”,鲁迅写有“反七步诗”,题为《替豆萁申冤》:“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郭沫若也写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当然,这两首诗先后写作时间不同,而且都有为豆萁申冤的意思。鲁郭这种文斗,反成了一段佳话。
鲁迅的古文化底子非常好,考据工作也做得好,《汉文学史纲要》和《中国小说史略》,成为学术方面的代表作。于是郭沫若也非要在学术上做出一番成就才罢休,果然辛苦一段时间就搞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十批判书》。鲁迅稽考魏晋古籍和唐宋传奇,郭沫若就考证甲骨文和金文,都作出了非凡卓越的成就。然而两人的著作都被人疑为有剽窃之嫌,不过又被学界辩诬正解。
郭沫若外语基础很好,会英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几门语言,翻译了不少名著,计有歌德的诗剧《浮士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的戏剧,拜伦雪莱的诗歌,普希金泰戈尔诗歌,尼采的哲学著作《查拉图是如拉钞》,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处女地》,日本短篇小说集,以及多部科学巨著如《生命之科学》、《美术考古发现史》等等。鲁迅的日语、英语、俄语也不错,于是也迫不及待的想在翻译领域搞出些明堂,相继翻译了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厨川白村的文艺论文集《苦闷的象征》,《爱罗先珂童话集》,《近代美术史潮论》,凡尔纳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以及俄国诗歌和日本现代小说集,等等。郭沫若的翻译比较灵活随意,有时几乎等于自己在重新创作,而鲁迅的翻译就比较生硬,号称直译或硬译。不过,二人给翻译界带了个很好的头,就是重视翻译,重视引进外国文学和外国思潮。这也算是为新文化运动作出的另一大成绩。
再如,郭沫若早年因为母亲包办婚姻,与原配张琼华结婚,之后由于不满封建婚姻,在日本与安娜小姐结婚,后来因抗战抛妻别子回国,又与青年演员于立群结合。鲁迅早年因为母亲包办婚姻,与原配朱安结婚,之后由于婚姻不幸福,就想学郭沫若,也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于是与学生许广平走在了一起。
在私生活方面,二人都这么较劲,可想在文字方面,二人相斗的厉害程度了。但无论怎样,这二人的激烈竞争,终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不少会心而笑的花边文学。尽管后来鲁迅承认自己本来想写诗,但因郭沫若的诗风横吹,他说自己就得金盆洗手。又说郭沫若的考古研究值得佩服。而后来的郭沫若更是恭维鲁迅,大呼“孔子之前一无孔子,孔子之后无一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这二人生前如仇敌,鲁迅死后郭沫若态度大变。当然,建国后,郭沫若的文学生命也死了,学术生命虽然还存息,但也是残疾人生了。
如今,像鲁迅郭沫若那样又搞创作,又搞学术研究,又搞翻译的作家,几乎绝无仅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