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新的红色经典:意义与途径

《中国1921》是一部具有史诗气质和风格的电视剧。在红色影视剧的创作和生产的热潮中,《中国1921》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新的范本,一些鲜活的、有益的、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分析、阐释。

首先,在历史真实性层面还原了令人信服的历史大事件及其场景,在艺术真实性层面营造了感染人的历史氛围,并且通过对历史真实的再现凸显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所蕴藏的人文内涵。

1918到1921年是中国历史的节点和关键点,各种思潮、各种政治力量竞相登上历史舞台。《中国1921》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一批像毛泽东那样的热血青年,虽然身无分文,但却心忧天下,在那么一个黑暗的年代里寻找救中国的道路。但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仅仅在于历史的主线,还在于各种复杂的历史人物及其所蕴藏的历史内涵。如果我们超越意识形态可以发现,历史上的北洋军阀段祺瑞、吴佩孚的个人品质都有值得称道之处,各自都有大的政治抱负,主观上也并不想卖国。但是,这些政治集团和个人的个人利益一旦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本能地维护个人和政治集团的利益,必然走向历史的反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张国焘绝对是一个风云人物,他不仅是作为李大钊的代表,而且作为学生中的活跃分子显示出了领袖的气质和才能。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1921》对所谓历史上的“反面人物”的处理没有脸谱化、漫画化,而是采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超越了道德层面而具有了历史哲学的深度和高度。历史确实是由很多力量构成的,其中不乏有精英人物如孙中山至死不渝为探索民族解放和复兴之路而殚精竭虑。孙中山虽然也意识到了革命的成功最终必须要唤起民众,但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却是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的。

如果我们循着《中国1921》的历史观去重温历史,感悟历史,应该可以从历史中获得滋养,获得某种穿越时空的精神感召。

《中国1921》是一部具有史诗气质和风格的电视剧。在红色影视剧的创作和生产的热潮中,《中国1921》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新的范本,一些鲜活的、有益的、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分析、阐释。

首先,在历史真实性层面还原了令人信服的历史大事件及其场景,在艺术真实性层面营造了感染人的历史氛围,并且通过对历史真实的再现凸显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所蕴藏的人文内涵。

1918到1921年是中国历史的节点和关键点,各种思潮、各种政治力量竞相登上历史舞台。《中国1921》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一批像毛泽东那样的热血青年,虽然身无分文,但却心忧天下,在那么一个黑暗的年代里寻找救中国的道路。但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仅仅在于历史的主线,还在于各种复杂的历史人物及其所蕴藏的历史内涵。如果我们超越意识形态可以发现,历史上的北洋军阀段祺瑞、吴佩孚的个人品质都有值得称道之处,各自都有大的政治抱负,主观上也并不想卖国。但是,这些政治集团和个人的个人利益一旦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本能地维护个人和政治集团的利益,必然走向历史的反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张国焘绝对是一个风云人物,他不仅是作为李大钊的代表,而且作为学生中的活跃分子显示出了领袖的气质和才能。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1921》对所谓历史上的“反面人物”的处理没有脸谱化、漫画化,而是采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超越了道德层面而具有了历史哲学的深度和高度。历史确实是由很多力量构成的,其中不乏有精英人物如孙中山至死不渝为探索民族解放和复兴之路而殚精竭虑。孙中山虽然也意识到了革命的成功最终必须要唤起民众,但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却是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的。

如果我们循着《中国1921》的历史观去重温历史,感悟历史,应该可以从历史中获得滋养,获得某种穿越时空的精神感召。


相关内容

  •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施方案
  • 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哈尔脑初中 2015.3 哈尔脑初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 ...

  • 党支部特色活动策划
  • : 活动背景 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优良品格的传承,是弥足宝贵的精神遗产.红色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刻的文化源渊以及无限的文化创造力.合肥工业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红色文化品格的培养,在学生中形成了自觉树立红色文化精神.主动汲取红色文化营养的良好风气.本次党支部 ...

  • 将红色精神带进校园文化
  •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拥有丰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却出现了"荒漠".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们,他们的生活里缺乏充实,他们所接受的也只是在这个小康社会里的满足.而关于红色文化的知识可谓是一无所知.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让他们了解红色文化,让他们以及更多 ...

  • 文化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化_东北地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 第29卷第1期2013年2月 延边党校学报 Journal of Yanbian Party School vol.29,NO.1 Feb.2013 文化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化 ---东北地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张 (吉林大学,吉林 清 长春130012) [摘要]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 唱红歌的意义
  • 浅谈如何用红歌构建红色课堂 摘要: "红歌"是对学生思想与灵魂的深刻洗礼,是对红色精神的一种张扬与传承,用红歌构建红色课堂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的有效途径,展现了校园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学校德育的又一个特色与亮点. 关键词: 红歌 红故事 ...

  • 红色旅游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 摘 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的事件的整个过程,指出八一精神在当下的传承现状及价值所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实地.人物采访等方式对现下八一精神传承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现下传承方式的同时提出了八一精神传承的现状中所存在的些许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红色文化在 ...

  • "翻滚吧!红色精神"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
  • 一. 活动前言中国共产党成立9*周年,这是全体共产党员的盛大节日,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国后经济政治建设中所展现的红色精神再次吸引人们眼球.而如何赋予红色精神时代意义,使其继续引领中国人民继续前进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摆上了时代舞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借着学院组织的&qu ...

  • 红色知识竞赛活动策划
  • 红色知识竞赛活动策划 古往今来, 人是有精神思想和情感需求的髙级动物. 人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 也创造了精神文化. 各种哲学思想.历史. 文学. 艺术. 宗教等等, 都是我们生活的精神空间和精神世界. 从历史的经验. 社会实践, 还是人生体验, 都说眀, 人的精神天空越阳光灿烂, 人的生活就越快乐 ...

  •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作者:周琰培 李海晶 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17期 摘 要 红色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创新形式和有效载体,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为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成效,试图从长效机制.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