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第三课时).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
风景谈(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精当的动词,体会它对表现文章内容所起的作用。
写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衬托的手法。这一节课,我们先从欣赏的角度,品味10个动词,体会它们对表现文章内容所起的作用。然后当堂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二.讲解
1.学生:看幻灯片④,在原文这10个动词下加点,并在旁边写出括号里的动词,然后齐读这10个句子。
2.教师:进高中以来,我们学习了品味动词的两种方法(学生齐答):一是“比较”法,就是从“语意轻重、范围大小、前后搭配、感情色彩”等方面,对一组动词进行优劣的比较;二是“评析”法,就是分析评说该动词对表现文章具体的内容(本句→本段→本篇)所起的作用,说说它美在何处。现在我抛砖引玉,品味两个动词。
送(传):这两个词都是写听到了“铃铛的柔声”,“传”只是客观地叙述声音传到了“耳鼓”,而“送”是从作者的主观感受来写的,带有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在“最单调最平板”的沙漠上听到了“柔声”之后的喜悦之情。
涌(升):“升”是由低往高移动的意思,“涌”是像水或云冒出、涌出的意思。这里用“涌”才能与“心里”和“感想”搭配,同时,“涌”比“升”语意更重,更能突出整齐的骆驼队不畏酷热,“昂然高步”行进在茫茫沙漠上感人的力量。
“送”和“涌”从侧面写出了骆驼队的庄严、妩媚,表达了对敢于向恶劣的大自然挑战的人的无比崇敬之情。
3.学生:第三、四句的两个动词,在全班静思1分钟以后,指定成绩优秀的两个学生品味。其余6个动词,分给12个小组,每两个组品味一个,步骤:①每个人完成在作业本上;②小组内交换看作业本,并选出代表;③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分。
4.小结
以上10个动词,对表现全文内容有什么作用?
(全班闭目静思半分钟,同桌大声说,指定一个学生再说。明确:从正面和侧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全班大声朗读幻灯片④上的10句话。
三.作文
1.教师:学了《风景谈》,我们不由得陶醉在那一幅幅独特的“风景”中。延安儿女那火热的战斗生活,令我们无比向往,抗日军民那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深受感动;作者那巧妙的构思、衬托的手法、精当的动词,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现在让我们饱含对抗日军民和作者无比崇敬的感情,诵读最后一幅风景画。(全班齐读)下面我们写作文,把“读”运用到“写”中。
2.学生:当堂完成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要求:①想象要合情合理。要根据最后一幅画面展开想象,人物必须写战士,自然景观必须是当时延安的景物,如朝霞笼住的山峰,也可以是风雨交加的山峰,甚至是洪水泛滥的延河边。②想象离不开生活体验。可以把生活中见到的画面(如解放军站岗放哨、抗洪救灾)合理地写进作文中。③必须用衬托的手法(正衬、反衬均可),选用精当的动词,最后画龙点睛议论抒情。
步骤:①学生个人动笔。②小组推荐优秀作文。③每组念一篇优秀作文,教师评分。(没念完的优秀作文,交给科代表,张贴在“学海拾贝”园地里。)
四.作业
用从本文学到的方法自学《天山景物记》。要求用铅笔在书上写下边两种批注:①自选一幅画面分析衬托手法。②自选你觉得最美的5个动词,进行品味。
本节课板书设计
返回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风景谈(第三课时).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
风景谈(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精当的动词,体会它对表现文章内容所起的作用。
写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衬托的手法。这一节课,我们先从欣赏的角度,品味10个动词,体会它们对表现文章内容所起的作用。然后当堂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二.讲解
1.学生:看幻灯片④,在原文这10个动词下加点,并在旁边写出括号里的动词,然后齐读这10个句子。
2.教师:进高中以来,我们学习了品味动词的两种方法(学生齐答):一是“比较”法,就是从“语意轻重、范围大小、前后搭配、感情色彩”等方面,对一组动词进行优劣的比较;二是“评析”法,就是分析评说该动词对表现文章具体的内容(本句→本段→本篇)所起的作用,说说它美在何处。现在我抛砖引玉,品味两个动词。
送(传):这两个词都是写听到了“铃铛的柔声”,“传”只是客观地叙述声音传到了“耳鼓”,而“送”是从作者的主观感受来写的,带有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在“最单调最平板”的沙漠上听到了“柔声”之后的喜悦之情。
涌(升):“升”是由低往高移动的意思,“涌”是像水或云冒出、涌出的意思。这里用“涌”才能与“心里”和“感想”搭配,同时,“涌”比“升”语意更重,更能突出整齐的骆驼队不畏酷热,“昂然高步”行进在茫茫沙漠上感人的力量。
“送”和“涌”从侧面写出了骆驼队的庄严、妩媚,表达了对敢于向恶劣的大自然挑战的人的无比崇敬之情。
3.学生:第三、四句的两个动词,在全班静思1分钟以后,指定成绩优秀的两个学生品味。其余6个动词,分给12个小组,每两个组品味一个,步骤:①每个人完成在作业本上;②小组内交换看作业本,并选出代表;③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分。
4.小结
以上10个动词,对表现全文内容有什么作用?
(全班闭目静思半分钟,同桌大声说,指定一个学生再说。明确:从正面和侧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全班大声朗读幻灯片④上的10句话。
三.作文
1.教师:学了《风景谈》,我们不由得陶醉在那一幅幅独特的“风景”中。延安儿女那火热的战斗生活,令我们无比向往,抗日军民那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深受感动;作者那巧妙的构思、衬托的手法、精当的动词,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现在让我们饱含对抗日军民和作者无比崇敬的感情,诵读最后一幅风景画。(全班齐读)下面我们写作文,把“读”运用到“写”中。
2.学生:当堂完成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要求:①想象要合情合理。要根据最后一幅画面展开想象,人物必须写战士,自然景观必须是当时延安的景物,如朝霞笼住的山峰,也可以是风雨交加的山峰,甚至是洪水泛滥的延河边。②想象离不开生活体验。可以把生活中见到的画面(如解放军站岗放哨、抗洪救灾)合理地写进作文中。③必须用衬托的手法(正衬、反衬均可),选用精当的动词,最后画龙点睛议论抒情。
步骤:①学生个人动笔。②小组推荐优秀作文。③每组念一篇优秀作文,教师评分。(没念完的优秀作文,交给科代表,张贴在“学海拾贝”园地里。)
四.作业
用从本文学到的方法自学《天山景物记》。要求用铅笔在书上写下边两种批注:①自选一幅画面分析衬托手法。②自选你觉得最美的5个动词,进行品味。
本节课板书设计
返回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