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文献综述

摘要: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基本过程。要想很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克服现行教学模式和方式等方面的一些弊端,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创造性,发展其个性,为此,从优化教学过程这一角度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决定的,而人为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因素,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与教学数量失衡的关系,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统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通过相关领域文献的分析整理再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相关问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的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字: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1.引言

最优化教学是科学地组织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合理利用时间是体育教学的最佳原则。当前教育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 把最优化的思想引入体育教学过程中, 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要求, 而且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体育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多因素组成的有秩序、有计划可控制的教学动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教与学是二者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任何环节的运用或某一知识技能的掌握都是在教与学的时间排列里以一定阶段的秩序表现出来的,而在这时间阶段序列中,各要素都是由前后联系的环节组成,必须把握这个规律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控制与学习的反馈使体育教学过程逐渐达到最优化。

体育教学过程是具体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施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过程,所以对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近十几年来国内体育工作者对此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发现对此课题的研究仍然十分匮乏,须待体育工作者在此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育的关键性环节,不断地实行优化,建立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完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与多因素有关,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出发,通过对体育教学及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客观的分析并

确定了其构成因素的各个环节,掌握各个环节的性质和职能,使其优化组合促进其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提高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速度和水准。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教学过程研究的现状

2.1.1教学过程的概念表述

原利英、杨伟在《论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学过程研究现状提出了提出了两种表述:与对教学过程的概念争论不休、观点纷呈相比,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讨论却似乎显得有些寂静和单一,目前有关教学过程的概念不外乎这样两种表述。(1) 体育教学过程是为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所进行的体育教学程序。(2) 体育教学过程即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或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从对体育教学过程研究的现状再联系学校体育的一些社会现象,如我国中小学有18%的学校还开设不了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的时间随意被挪用、场地设施随意被挤占;更有甚者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跑跑跳跳。引发了一些思考,别人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在于我们对体育教学过程还缺乏本质的揭示,理论研究还没有拔到一定的高度,一针见血的要领还比较少。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体育教学论学科的不成熟、不完善。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则向我们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十分有力的挑战。对体育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应以上位概念教学过程作为指导思想,再联系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去认识。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与教学论中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有区别的,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从众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科学抽象,具有一般性的特点,而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学过程的相对具体化,是其下位的一个分支。

2.1.2学校体育中出现的社会现象

从对体育教学过程研究的现状再联系学校体育的一些社会现象,如我国中小学有18%的学校还开设不了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的时间随意被挪用、场地设施随意被挤占;更有甚者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跑跑跳跳。引发了一些思考,别人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在于我们对体育教学过程还缺乏本质的揭示,理论研究还没有拔到一定的高度,一针见血的要领还比较少。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体育教学论学科的不成熟、不完善。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则向我们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十分有力的挑战。对体育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应以上位概念教学过程作为指导思想,再联系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去认识。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与教学论中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有区别的,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从众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科学抽象,具有一般性的特点,而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学过程的相对具体化,是其下位的一个分支。

2.1.3体育教学过程滞留

刘邵曾、董翠香、陈焕泰在《一般系统论与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出,有关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基本上限于认识论范围内,停留在思辨水平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致使在长时期内体育教学过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较慢,这与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陈旧有关,所以解决方法是首要问题。正如巴浦洛夫所说“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以前由于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没有变新,没有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导致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认识和指导仍停留在常规的、传统的阶段。

2.2 体育教学过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2.1 体育教学过程概念的界定

王英武在《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探讨》中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人际关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传播媒介、评价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形成的系统,系统内各因素相互作用,具有协同关系,主要有学生已有的水平与教学新目标的要求是否相适应,这是原水平与新目标之间竞争与协同。

2.2.2 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巴班斯基带领一批人对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学校的经验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并在罗斯托夫市第一学校和第二十九学校继续进行了为期4年(1972~1976)的教学实验。巴班斯基在罗斯托夫州学校实验时,首先制定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实施计划;然后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进行有关教学法的系统培训;最后,通过多种资料数据和方法进行验证。

本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苏联进行教育改革后的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由于强调"高难度"和"高速度"原则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使师生普遍感到负担过重,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劳动训练,即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教育。此外,在前苏联学校历史上,曾出现许多这样的情况,即当出现一种新教学法时,大家都追求这种"时髦"的教学法,而忽视本校学生、教师以及教学条件的可能性。这样,在评价教师和学生工作时往往出现形式主义。为此,前苏联不少教育思想家十分关注如何提高实际效率的问题,他们不断探索教学与教育的最佳方案,解决怎样从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中,选择最适合本身条件的那些形式和方法,也就是说,使大家知道要如何寻求一种能最恰当地考虑到具体教育情境,能在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取得最好效果的方法。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Ю•K•巴班斯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活动和实验工作,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1977年,他首先发表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以后又陆续发表了《教学论方法论的若干迫切问题》(苏联《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78年第9期)《现代普通学校的教学原则》(苏联《国民教育》杂志1979年第2期)《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苏联《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0年第12期)以及《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一方法论

原理》《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等许多论著和文章,进一步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一条新的教学论原则,即教学最优化原则,阐述了现代普通学校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实质、准则和研究方法,并较为系统地指明了将最优化思想贯彻到学校实践工作中去的途径。学习和借鉴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会有益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

2.2.3 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环节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佳效果。体育教学过程是具体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施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检查教学活动的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的优化过程是一种主动的进取过程,要求教师按科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优选教学过程的理想方案。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标准可概括为两条:一是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等能力方面,在提高思想修养、发展智力方面能取得极大可能效果,这就是所言的质量标准二是教与学双方取得意想效果所耗费的时间及精力极小这就是时耗标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求教方面的优化与学方面的优化的高度统一。

体育教学的最优化就是选择最好教学方案,通过身体练习,以达到增强体质的最佳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规律的要求,在既定教学条件基础上设计一个最适合既定教学任务的最佳教学方案,以期在规定时间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获得最大限度发展的过程。

2.2.4 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

郝牡清、孙自力在《浅谈体育教学过程优化》中提出,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可以从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教学检查与评定阶段进行优化。

陈建嘉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结构的优化问题,实质上就是寻求教学科学化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问题。刘波: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是体育教学最优化这个复杂问题的关键之一。刘宇:从教学最优化的概念、教学最优化的标准、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措施三个方面总体论述了什么是教学最优化;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实施教学

最优化。另外,冷天勇、刘慧翔也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类文章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或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某几个关键环节来探讨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纵观此类研究,其特点是概括性强,指出了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的重要性,甚至有研究者(刘宇)界定了最优化的概念、教学最优化的标准并提出了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措施,这些都会为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奠定基础。但同时此类研究也表现出不够深入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涉及许多因素或者说要素,这类研究虽然是针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而言,但又不可能把教师、学生、教材、方法、手段和评价等教学过程因素都涉及上,所以只能泛泛而谈了。

前苏联当代最著名的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运用系统理论原理,研究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理论, 并将其引入了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扩大、充实。

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I)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行为,教学过程最优化不能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奥戈罗德尼科夫认为教学过程优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查明各种教学方法的组合情况。季亚钦科从另外一个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论述,认为教学最优化就是按照已知的标准选择受控过程的最有效方案。为提高教学效率,不仅需要完整和综合地设计教学任务,而且还需要为完成这些任务准备条件。在一般地对教学效率的讨论中,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物质方面,没有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及教师的精神心理。

陈开和在《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提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我们了解到其理论的主旨是:教师有目的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解决达到最好的效果,随之建立了一个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为规定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教学速度和分析教学结果这教学过程的六阶段分别提出教和学的最优化方法。但是,我们知道,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引入的元素,不下100种,这包括:教学条件的因素、教学内容的因素、教学方法的因素、教师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所能选择的媒体和技术、教学形式的因素、教学速度、教学结果的分析等等,就算把教学过程简化又简化,任何人也不可能从中选出一种可以自认为是最优化的教学方案,更不用说公认了。巴班斯基自己也承认,最优化是相对的,是在某学校、某班的具体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但问题是其仍然提及“最好”这一字眼,这一“最好”,是目前科学仍未能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一提法,是不妥的。如一定要用“最优化”命名,来激励教师的责任心,作为一种方法论来使用,则应归入教育思想一类,而不是可操作程序。而如果用较

为客观的“较优化”来命名,似乎又体现不了巴班斯基的原本构思。如果只从命名的科学与否角度来讲,这一命名还不如用“绩效技术”更准确,尽管今天“绩效技术”已经用来指一个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固然如果把巴班斯基提出的这一教学方法体系作为参考,仍然很有价值,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修改其不合理之处,因为首先,可以判定巴班斯基理论不是最终真理。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自然要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做学术研究,而来不得半点含糊其辞。

2.3实现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教育和身心发展任务。使教学内容符合于教学任务,突出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选择最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把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最优地结合起来。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物质条件、卫生条件、精神心理条件。

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的方法:(1)考虑现有的条件和可能性,使教师活动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和形式具体化;(2)在规划活动的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时,突出主要的本质的东西;(3)比较评价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的各种不同方案,以便按照有关标准选择最佳方案;(4)考虑各组学生的特点,又区别地选择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5)创设必要的教学条件;(6)考虑变化了的条件和可能性,随机校正教学;(7)注意节约教学过程的时间、精力和费用。

3.小结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维系好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环节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佳效果。要想深入研究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首先,必须得考虑到体育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因素,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载体,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其次,最好分项目进行研究,体育项目众多,各个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不尽一致,笼统的研究难以深入。再次,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教材、方法、手段、可被利用的体育资源、反馈评价等诸多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把握好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参考文献

[1]陈建嘉,周清明.对体育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结构优化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1997(1).

[2]刘波.论体育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

[3]刘宇.试论体育教学最优化[J].宜春学院学报,2002(6).

[4]巴班斯基,教学教育最优化,教学科学出版社,1986.

[5]王英武;体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刘绍曾;董翠香;陈焕泰; 一般系统论与体育教学过程[J];体育科学;1991年05期

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文献综述

摘要: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基本过程。要想很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克服现行教学模式和方式等方面的一些弊端,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创造性,发展其个性,为此,从优化教学过程这一角度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决定的,而人为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因素,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与教学数量失衡的关系,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统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通过相关领域文献的分析整理再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相关问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的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字: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1.引言

最优化教学是科学地组织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合理利用时间是体育教学的最佳原则。当前教育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 把最优化的思想引入体育教学过程中, 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要求, 而且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体育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多因素组成的有秩序、有计划可控制的教学动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教与学是二者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任何环节的运用或某一知识技能的掌握都是在教与学的时间排列里以一定阶段的秩序表现出来的,而在这时间阶段序列中,各要素都是由前后联系的环节组成,必须把握这个规律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控制与学习的反馈使体育教学过程逐渐达到最优化。

体育教学过程是具体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施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过程,所以对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近十几年来国内体育工作者对此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发现对此课题的研究仍然十分匮乏,须待体育工作者在此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育的关键性环节,不断地实行优化,建立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完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与多因素有关,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出发,通过对体育教学及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客观的分析并

确定了其构成因素的各个环节,掌握各个环节的性质和职能,使其优化组合促进其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提高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速度和水准。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教学过程研究的现状

2.1.1教学过程的概念表述

原利英、杨伟在《论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学过程研究现状提出了提出了两种表述:与对教学过程的概念争论不休、观点纷呈相比,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讨论却似乎显得有些寂静和单一,目前有关教学过程的概念不外乎这样两种表述。(1) 体育教学过程是为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所进行的体育教学程序。(2) 体育教学过程即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或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从对体育教学过程研究的现状再联系学校体育的一些社会现象,如我国中小学有18%的学校还开设不了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的时间随意被挪用、场地设施随意被挤占;更有甚者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跑跑跳跳。引发了一些思考,别人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在于我们对体育教学过程还缺乏本质的揭示,理论研究还没有拔到一定的高度,一针见血的要领还比较少。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体育教学论学科的不成熟、不完善。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则向我们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十分有力的挑战。对体育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应以上位概念教学过程作为指导思想,再联系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去认识。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与教学论中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有区别的,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从众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科学抽象,具有一般性的特点,而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学过程的相对具体化,是其下位的一个分支。

2.1.2学校体育中出现的社会现象

从对体育教学过程研究的现状再联系学校体育的一些社会现象,如我国中小学有18%的学校还开设不了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的时间随意被挪用、场地设施随意被挤占;更有甚者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跑跑跳跳。引发了一些思考,别人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在于我们对体育教学过程还缺乏本质的揭示,理论研究还没有拔到一定的高度,一针见血的要领还比较少。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体育教学论学科的不成熟、不完善。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则向我们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十分有力的挑战。对体育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应以上位概念教学过程作为指导思想,再联系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去认识。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与教学论中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有区别的,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从众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科学抽象,具有一般性的特点,而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学过程的相对具体化,是其下位的一个分支。

2.1.3体育教学过程滞留

刘邵曾、董翠香、陈焕泰在《一般系统论与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出,有关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基本上限于认识论范围内,停留在思辨水平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致使在长时期内体育教学过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较慢,这与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陈旧有关,所以解决方法是首要问题。正如巴浦洛夫所说“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以前由于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没有变新,没有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导致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认识和指导仍停留在常规的、传统的阶段。

2.2 体育教学过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2.1 体育教学过程概念的界定

王英武在《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探讨》中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人际关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传播媒介、评价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形成的系统,系统内各因素相互作用,具有协同关系,主要有学生已有的水平与教学新目标的要求是否相适应,这是原水平与新目标之间竞争与协同。

2.2.2 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巴班斯基带领一批人对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学校的经验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并在罗斯托夫市第一学校和第二十九学校继续进行了为期4年(1972~1976)的教学实验。巴班斯基在罗斯托夫州学校实验时,首先制定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实施计划;然后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进行有关教学法的系统培训;最后,通过多种资料数据和方法进行验证。

本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苏联进行教育改革后的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由于强调"高难度"和"高速度"原则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使师生普遍感到负担过重,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劳动训练,即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教育。此外,在前苏联学校历史上,曾出现许多这样的情况,即当出现一种新教学法时,大家都追求这种"时髦"的教学法,而忽视本校学生、教师以及教学条件的可能性。这样,在评价教师和学生工作时往往出现形式主义。为此,前苏联不少教育思想家十分关注如何提高实际效率的问题,他们不断探索教学与教育的最佳方案,解决怎样从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中,选择最适合本身条件的那些形式和方法,也就是说,使大家知道要如何寻求一种能最恰当地考虑到具体教育情境,能在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取得最好效果的方法。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Ю•K•巴班斯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活动和实验工作,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1977年,他首先发表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以后又陆续发表了《教学论方法论的若干迫切问题》(苏联《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78年第9期)《现代普通学校的教学原则》(苏联《国民教育》杂志1979年第2期)《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苏联《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0年第12期)以及《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一方法论

原理》《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等许多论著和文章,进一步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一条新的教学论原则,即教学最优化原则,阐述了现代普通学校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实质、准则和研究方法,并较为系统地指明了将最优化思想贯彻到学校实践工作中去的途径。学习和借鉴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会有益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

2.2.3 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环节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佳效果。体育教学过程是具体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施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检查教学活动的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的优化过程是一种主动的进取过程,要求教师按科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优选教学过程的理想方案。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标准可概括为两条:一是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等能力方面,在提高思想修养、发展智力方面能取得极大可能效果,这就是所言的质量标准二是教与学双方取得意想效果所耗费的时间及精力极小这就是时耗标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求教方面的优化与学方面的优化的高度统一。

体育教学的最优化就是选择最好教学方案,通过身体练习,以达到增强体质的最佳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规律的要求,在既定教学条件基础上设计一个最适合既定教学任务的最佳教学方案,以期在规定时间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获得最大限度发展的过程。

2.2.4 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

郝牡清、孙自力在《浅谈体育教学过程优化》中提出,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可以从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教学检查与评定阶段进行优化。

陈建嘉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结构的优化问题,实质上就是寻求教学科学化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问题。刘波: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是体育教学最优化这个复杂问题的关键之一。刘宇:从教学最优化的概念、教学最优化的标准、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措施三个方面总体论述了什么是教学最优化;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实施教学

最优化。另外,冷天勇、刘慧翔也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类文章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或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某几个关键环节来探讨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纵观此类研究,其特点是概括性强,指出了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的重要性,甚至有研究者(刘宇)界定了最优化的概念、教学最优化的标准并提出了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措施,这些都会为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奠定基础。但同时此类研究也表现出不够深入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涉及许多因素或者说要素,这类研究虽然是针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而言,但又不可能把教师、学生、教材、方法、手段和评价等教学过程因素都涉及上,所以只能泛泛而谈了。

前苏联当代最著名的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运用系统理论原理,研究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理论, 并将其引入了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扩大、充实。

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I)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行为,教学过程最优化不能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奥戈罗德尼科夫认为教学过程优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查明各种教学方法的组合情况。季亚钦科从另外一个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论述,认为教学最优化就是按照已知的标准选择受控过程的最有效方案。为提高教学效率,不仅需要完整和综合地设计教学任务,而且还需要为完成这些任务准备条件。在一般地对教学效率的讨论中,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物质方面,没有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及教师的精神心理。

陈开和在《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提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我们了解到其理论的主旨是:教师有目的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解决达到最好的效果,随之建立了一个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为规定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教学速度和分析教学结果这教学过程的六阶段分别提出教和学的最优化方法。但是,我们知道,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引入的元素,不下100种,这包括:教学条件的因素、教学内容的因素、教学方法的因素、教师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所能选择的媒体和技术、教学形式的因素、教学速度、教学结果的分析等等,就算把教学过程简化又简化,任何人也不可能从中选出一种可以自认为是最优化的教学方案,更不用说公认了。巴班斯基自己也承认,最优化是相对的,是在某学校、某班的具体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但问题是其仍然提及“最好”这一字眼,这一“最好”,是目前科学仍未能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一提法,是不妥的。如一定要用“最优化”命名,来激励教师的责任心,作为一种方法论来使用,则应归入教育思想一类,而不是可操作程序。而如果用较

为客观的“较优化”来命名,似乎又体现不了巴班斯基的原本构思。如果只从命名的科学与否角度来讲,这一命名还不如用“绩效技术”更准确,尽管今天“绩效技术”已经用来指一个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固然如果把巴班斯基提出的这一教学方法体系作为参考,仍然很有价值,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修改其不合理之处,因为首先,可以判定巴班斯基理论不是最终真理。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自然要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做学术研究,而来不得半点含糊其辞。

2.3实现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教育和身心发展任务。使教学内容符合于教学任务,突出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选择最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把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最优地结合起来。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物质条件、卫生条件、精神心理条件。

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的方法:(1)考虑现有的条件和可能性,使教师活动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和形式具体化;(2)在规划活动的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时,突出主要的本质的东西;(3)比较评价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的各种不同方案,以便按照有关标准选择最佳方案;(4)考虑各组学生的特点,又区别地选择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5)创设必要的教学条件;(6)考虑变化了的条件和可能性,随机校正教学;(7)注意节约教学过程的时间、精力和费用。

3.小结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维系好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环节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佳效果。要想深入研究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首先,必须得考虑到体育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因素,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载体,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其次,最好分项目进行研究,体育项目众多,各个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不尽一致,笼统的研究难以深入。再次,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教材、方法、手段、可被利用的体育资源、反馈评价等诸多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把握好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参考文献

[1]陈建嘉,周清明.对体育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结构优化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1997(1).

[2]刘波.论体育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

[3]刘宇.试论体育教学最优化[J].宜春学院学报,2002(6).

[4]巴班斯基,教学教育最优化,教学科学出版社,1986.

[5]王英武;体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刘绍曾;董翠香;陈焕泰; 一般系统论与体育教学过程[J];体育科学;1991年05期


相关内容

  • 体育教学中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利弊综述
  • 摘 要: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时间"和"效果"为标准,以综合拟定教学任务.划分具体教学任务.分清主次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效率为六大方法体系.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体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众多学者对于此理论的运用褒贬不一.本文综合 ...

  •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现途径之一
  • [摘要]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的选取和运用是其中必要的途径,选择对一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渐成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部分之一,如何选取和运用能促进最优化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成为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巴班斯基看来,选取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技巧和逻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养.教育和发展 ...

  •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的关系
  •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对教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如何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也就是实现教学最优化,是现代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的关系,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教学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 ...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人:吴淑晶 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 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 课程名称: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 课程代码:040323 适用层次(本/专科):本 ...

  • 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最优化_李定仁
  • 2003年12月第19卷 第6期教 育 科 学Education Science D ec. , 2003 Vo l. 19 No. 6 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最优化 李定仁, 范兆雄 X (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甘肃兰州 730070) 1摘 要2 教学要素是教学系统的要素, 离开了系统理论就不能把握 ...

  • 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 前言 课题级别:市级教研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 课题类别:学科教学方法 课题组组成:本课题由市教研室原化学科蔡秀珍老师和教科所高思刚老师设计和组织(组长为蔡秀珍),全市中学共同参加,课题组成员共15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校长1人).99年7月蔡秀珍老师退休,99年10月市教育科 ...

  •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
  •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和教学过程最优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和教学过程最优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 第四节 口语交际教学最优化原则
  • 第四节 口语交际教学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控制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以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有两个标准,一是效果标准,即每个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的水平:另一个是时间标准,即师生遵守学校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苏联著名的教育 ...

  •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课题研究
  •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 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环节,习题教学直接影响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习题教学设计仍存在着与当今物理教育改革潮流不和谐的因素:习题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