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征精神
提纲: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一、长征精神的价值体现。
二、长征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三、长征精神对我们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摘要:文章论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提出长征精神具有凝聚向心、感召激励、规范导向和教育塑造等四个方面的德育价值,并且阐述了长征精神对党,国家以及青少年的影响。 关键字:长征精神,时代价值,青少年,教育意义。
正文:
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长征精神作为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党、国家和青少年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长征精神?不同的人对长征精神有不同的概括。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中则将长征精神概括升华为“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分析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这是红军将士最终战胜敌人、克服险阻的原动力,是派生长征精神其他要义的初始源泉,是整个长征精神之源;其次,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红军长征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这是红军将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也就没有长征精神;第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精神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第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基础;第五,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发挥的正确指南,只有在这正确路线和战略战术的指导下,上述精神才能结出灿烂之果,引导革命取得胜利。
二、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1、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
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长征精神在社会凝聚中作用的意义表现。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无产阶级的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武器低劣,衣食匮乏,但靠的就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总之,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一种让人"亲和团结"的价值。
2、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生动概括。几十年来,在中国一提起长征,几乎妇孺皆知。"继承红军传统,学习长征精神","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已经成为全国最富号召力的鼓动口号。长征精神感召激励价值是红军广大指战员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价值。正是有了这样全面丰富的感召激励价值,才使得长征精神能够把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人的信念、人的力量鼓动起来燃烧起来的
精神。总之,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是让人"振奋燃烧"的价值。
3、长征精神的规范导向价值
长征精神规范导向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对人的信仰的确立,人格的形成和价值取向的
确定等方面发生规范引导作用的意义的表现。长征精神通过规范引导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勇于克服困难,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真正体现精神价值在人的进步和完善中的实现。
4、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
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在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发生教育
塑造作用的意义表现。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对于用长征精神教育人培养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的"五种精神"和江泽民提出的新世纪的'不懈奋斗的五种
精神",都是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如何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和平年代的新长征。这场新长征虽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却面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考验和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威胁,仍然需要长征精神并从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脊梁,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征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可以通过追寻红军先烈的足迹、亲临当年红军战斗的场景、熟悉红军在长征中的活动、了解长征和中国革命史等形式,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一代。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凸现这一主题。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对信仰和生存意义的追求愈加强烈。通过凸现理想
信念的主题,讲述红军长征写下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参观许多后人景仰的红色遗址和大量历史资料,感悟长征精神强大的文化震撼力,集中体现出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突出特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全面展现这一特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内涵,不单单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的量入为出、克勤克俭,
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精神动力、一种人生追求、一种行为作风。从这个意义上说,艰苦奋斗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和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红军长征走过的“老少边穷”地区,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弘扬长征精神,继续保持长征年代的干劲、革命热情、拼命精神,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显示出长征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取得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也应该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亮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长征精神的实质,加强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个宗旨。
要让青少年学生牢记这个宗旨,就必须始终把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要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对长征精神的内容提炼、形式创新、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创造校园文化精品。要积极满足青少年学生健康的课外娱乐、寓教于乐的需要,使长征精神成为青少年学生在课外娱乐中的一种体验,使其受到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教育,成为教育和激励青少年学生奋发向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的巨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正在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而奋力拼搏。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
而道远。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革命作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1年1月3日
浅谈长征精神
提纲: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一、长征精神的价值体现。
二、长征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三、长征精神对我们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摘要:文章论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提出长征精神具有凝聚向心、感召激励、规范导向和教育塑造等四个方面的德育价值,并且阐述了长征精神对党,国家以及青少年的影响。 关键字:长征精神,时代价值,青少年,教育意义。
正文:
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长征精神作为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党、国家和青少年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长征精神?不同的人对长征精神有不同的概括。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中则将长征精神概括升华为“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分析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这是红军将士最终战胜敌人、克服险阻的原动力,是派生长征精神其他要义的初始源泉,是整个长征精神之源;其次,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红军长征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这是红军将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也就没有长征精神;第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精神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第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基础;第五,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发挥的正确指南,只有在这正确路线和战略战术的指导下,上述精神才能结出灿烂之果,引导革命取得胜利。
二、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1、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
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长征精神在社会凝聚中作用的意义表现。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无产阶级的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武器低劣,衣食匮乏,但靠的就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总之,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一种让人"亲和团结"的价值。
2、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生动概括。几十年来,在中国一提起长征,几乎妇孺皆知。"继承红军传统,学习长征精神","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已经成为全国最富号召力的鼓动口号。长征精神感召激励价值是红军广大指战员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价值。正是有了这样全面丰富的感召激励价值,才使得长征精神能够把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人的信念、人的力量鼓动起来燃烧起来的
精神。总之,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是让人"振奋燃烧"的价值。
3、长征精神的规范导向价值
长征精神规范导向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对人的信仰的确立,人格的形成和价值取向的
确定等方面发生规范引导作用的意义的表现。长征精神通过规范引导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勇于克服困难,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真正体现精神价值在人的进步和完善中的实现。
4、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
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在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发生教育
塑造作用的意义表现。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对于用长征精神教育人培养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的"五种精神"和江泽民提出的新世纪的'不懈奋斗的五种
精神",都是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如何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和平年代的新长征。这场新长征虽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却面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考验和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威胁,仍然需要长征精神并从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脊梁,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征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可以通过追寻红军先烈的足迹、亲临当年红军战斗的场景、熟悉红军在长征中的活动、了解长征和中国革命史等形式,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一代。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凸现这一主题。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对信仰和生存意义的追求愈加强烈。通过凸现理想
信念的主题,讲述红军长征写下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参观许多后人景仰的红色遗址和大量历史资料,感悟长征精神强大的文化震撼力,集中体现出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突出特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全面展现这一特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内涵,不单单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的量入为出、克勤克俭,
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精神动力、一种人生追求、一种行为作风。从这个意义上说,艰苦奋斗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和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红军长征走过的“老少边穷”地区,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弘扬长征精神,继续保持长征年代的干劲、革命热情、拼命精神,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显示出长征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取得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也应该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亮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长征精神的实质,加强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个宗旨。
要让青少年学生牢记这个宗旨,就必须始终把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要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对长征精神的内容提炼、形式创新、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创造校园文化精品。要积极满足青少年学生健康的课外娱乐、寓教于乐的需要,使长征精神成为青少年学生在课外娱乐中的一种体验,使其受到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教育,成为教育和激励青少年学生奋发向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的巨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正在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而奋力拼搏。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
而道远。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革命作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1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