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安装公司,核实资质证明。组织及人员配备:
有机热载体炉安装单位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符合安装范围的锅炉安装资格证书,负责与当地锅炉监督机构取得联系,填写安装告知书,并接受当地锅炉检验检测单位的安装监检。安装完工后,安装单位和当地锅炉监督机构共同进行安装质量验收。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锅炉使用登记入户手续。有机热载体炉使用单位应有专人负责锅炉安装工作,有机热载体炉安装时需有司炉参加,并配有管工、钳工、起重工、冷作工、电焊工及辅助工。
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程》(93),有机热载体炉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以了解和掌握安装、起重、运行等事项。
2.确定安装地点:
锅炉房的布置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八章锅炉房的规定,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地面不应积水,为保证锅炉运行操作和检修方便,炉前空余(从煤斗边缘开始)4-5米,炉后空余2.5-3米,左侧空余(含鼓风机)不小于1-2米,右侧空余地不小于3米。
3.地基准备:
按地基图施工,用普通砖砌墙脚二条,做出渣坑基础并预先留好除尘器和引风机的地脚螺栓孔。 混凝土厚度可依地质情况而定,拌合时砂子、石子混凝土比例适当。具体尺寸及技术要求参见地基图。 ⑴.安装地点最好选择接近用热地点,目的在于缩短管路,降低基建成本,减少散热损失。
⑵.燃料及灰渣的存入与运输方便。
⑶.锅炉安装运输时通畅。
⑷.储油槽与加热炉间距不少于3米,且处于供热系统最低位置。
⑸.膨胀槽必须设在全系统设备、管线最高标高的1.5-2米处。
⑹.循环油泵应保持四周至少0.4米的空间。
⑺.电器控制柜应设在明亮、洁净、无热辐射处,距墙至少0.5米。
⑻.锅炉房内严禁堆放有毒及易燃物品。
⑼.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休息室的窗户也应向外开。
㈡.安装质量要求:
有机热载体炉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GB50273-19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㈢.有机热载体炉的安装:
1.设备验收:
⑴.锅炉运到后,按出厂装箱清单,对零部件进行清点,根据锅炉安装图,复核设备的完整性,检查锅炉大件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
⑵.YLW-1800MA型燃煤有机热载体炉大件在卸车时,可在底座两侧铁板下放置8-10根管子,用钢丝绳拉动,让锅炉大件在滚动的管子上缓缓移动,钢丝绳应钩在底座拉环上,不可损坏锅炉大件的任何部分。
⑶.锅炉大件如需起吊,其起重设备能力不小于30吨,可在炉底座的四个拖拉孔进行起吊,或用千斤顶在底座两侧铁板下缓缓顶起,切勿任意在其它位置上起吊。
2.锅炉大件的安装:
锅炉大件在两条墙脚上就位后,用水平尺校核炉排左右侧是否保持水平,允许倾斜不大于5毫米,将低的一面用铁垫高,然后用水泥抹平底座与地基之间的间隙。
3.辅机安装:
⑴.引风机的安装:
锅炉大件就位后,将引风机、烟道接管、烟囱按图纸要求装配于相应位置,引风机装妥后检查有无卡住、漏气等缺陷,然后接通电源试运行,检查电动机转向是否正确,有无摩擦、振动现象,电动机升温是否正常。轴承座内应加规定的润滑油,以后每月加油一次,引风机冷态运转以及冷炉启动时,运转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分钟,并且应关闭烟气调节门,因为在冷态运转时,防止电动机负荷会成倍增加,电动机有烧坏的可能。
⑵.烟囱和烟道连接管的安装:
1.烟囱安装时法兰间垫嵌石棉绳,并采用吊垂线的方法检查烟囱的垂直度,如有偏差可在法兰连接处垫平校正。
2.钢丝绳用螺栓拉紧,注意三根铅丝绳的拉紧程度应大致相等。
3.如环境卫生许可或特殊需要,可适当降低烟囱高度,但要考虑到烟尘飞扬。
⑶.鼓风机的安装:
先将鼓风机底座装于锅炉体后侧,再安装鼓风机及进风管,连接部分要牢固严密,调风门启闭要灵活,定位要可靠,然后接通电源试运行,也可把鼓风机安装在室外,但要做好防雨设施。
⑷.调速箱的安装:
根据炉排链轮轴来调整前调速箱的位置,旋紧连轴器螺栓并将地脚螺栓放入予埋孔内,垫平后浇牢地脚螺栓。
调速箱组装试运行后出厂,用户安装前进需检查在运输过程中有无碰撞,转动主动轴有无卡死现象。 安装位置按图示意,在地基上与前链轮连接,调整好高低位置,接通电源,加润滑油试运行,无异常杂音,电动机温升在允许范围内方可。
⑸.出渣机的安装:
先将漏灰接口装到炉排底版下部,再装出渣机,并以次定位,长方法兰对接,接口处必须衬垫橡胶石棉板,最后车安装托架和轴承底座。
安装完毕后,要认真检查电动机转向,轴承、温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设备有无摩擦和振动等异常情况,确保设备正常使用。然后接通电源,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冷态试车2小时,应无异常的声音,并放水检查方法兰接口是否漏水。
⑹.电控柜的安装:
电控柜是锅炉上调速箱、鼓风机、引风机、螺旋出渣机、水泵、水位报警器等的开关按钮,全部接通电源后,箱壳应保护性接地。
电控柜应装在有机热载体炉前方,紧靠墙壁,以利于监察有机热载体炉上各个仪表,并操作方便。
电器控制柜位置确定后,汇集所有电动机和有关安全检测显示线路。然后接通外来电源。箱壳要有良好的接地。(详见电器接线图)带有微机控制,还需遵照相应的安装、调试和使用说明书。
⑺.管线的安装:
管线的安装应符合“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并参照本说明书及工艺流程图进行。 用于受压管线的主体材料应有相应的质量证明书。
管线的联结口,除具法兰外,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
管线焊接必须由相应的合格焊工施焊。
管线布置应有2-3%的坡度。且在管线的最高点设置排气口,最低点设排污口。
20m以上直管段应设置热膨胀节。
油气分离器的安装,上部通过膨胀管接通。其膨胀管的布管应呈向上倾斜,以便排气通畅,并具有一定长度,以便散热,此管不应保温,并严禁设置阀门。
管法兰采用PN1.6MPa(Pg16)以上的法兰。
阀门采用不低于PN1.6MPa(Pg16)耐温400℃以上的法兰。法兰垫片采用金属缠绕石墨垫片。
热油管线的重量不得架在炉本体和热油循环泵上,并应充分考虑热膨胀幅度。
用热设备的导热油流向采取低进高出以利排气。
管线安装完毕,除膨胀槽、储油槽不参加试压外,其余均应做额定工作压力1.5倍的液压试验。 液压试验完毕后应将系统内液体排尽,并用压缩空气冲扫管线,以除管内剩余杂务及残留液体。 管线主材采用20#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系统管线液压试验时必须有当地锅炉检验检测单位的安装监检人员参加。
管线安装完毕,除法兰连接处在升温调试后进行保温外,其余均可进行保温,同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涂色标志。
⑻.烟囱和配风设备的安装:
烟囱安装时法兰之间应垫嵌石棉绳,并采用吊重线的方法检查烟囱的倾斜度,如有偏差,可在法兰连接处用利用钢丝绳和花蓝螺栓拉紧,注意三根铁丝的拉紧程度应大致相等。配风设备安装时应保证风阀调整灵活,风管连接处不允许漏风。
⑼.管道、仪表阀门及附件的安装:
按照管道仪表阀门图纸进行安装,给水泵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并应浇注好基础,接通电源后试运行。 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
压力表安装好后刻度盘上应划出红线,指示最高许可工作压力,压力表考克工作灵活,不得渗漏,压力表弯管应畅通且禁止保温。
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严禁使用:
(1)、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时,指针转动后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时,指针离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
(2)、玻璃面破碎或表盘刻度不清。
(3)、封印损坏或超过检验期限。
液位计:液位计上下旋塞应旋紧,保证无泄漏,玻璃无污垢、破损。
温度计:温度计指示应清晰、准确。
2.调 试 说 明:
调试是进一步考证安装质量、系统工作性能和熟悉操作要领,保证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应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共同参加,在设备初次启动后的运行中,应对设备工况进行测定和记录,以保证今后系统的正常运行。
1.调试目的:
检查各单元设备的运转正常与否。
检查冷态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正常与否。
使操作工作熟悉和掌握操作要领。
2.调试要求:
所有电机转向正确,设备负荷正常,动作正确连续运行2小时以上。
循环油泵在水压试验前应进行冷态调试。
做好调试运行记录,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好调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调试工作分冷态和热态两个步骤进行。
㈠.冷态调试:
锅炉安装检查完毕后需进行各部分的冷态调试,冷态调试必须由司炉人员操作。
1.漏风试验:
⑴.空气侧试验:试验时把最后一道风门关闭,启动鼓风机,打开入口调节门,使系统风压最大,检查各法兰接口、焊缝、等易漏部位作出记号,停机后处理。
⑵.烟气侧试验:试验时先关闭炉膛烟道各部分挡板、门、孔。用正压试验时,启动鼓风机对烟气侧加压,调节风门使炉膛内保持200-400MPa正压,炉排风门全部打开,放灰门关闭,沿烟气流程的各风门全部打开,关闭各放灰门、出渣门、炉门、看火孔、并将除尘器用水封住。检查出漏部位作出记号,停机后处理。
漏风部位易在炉墙膨胀缝处,管子穿墙处,烟道联结法兰和焊缝处。
试验方法:在鼓风入口处加入白粉或点燃能发生烟雾的可燃物,使漏风处有白粉痕迹或烟气逸出。 消除漏泄方法:对炉墙膨胀缝可用石棉绳填充,对门、孔漏泄应将接触面刮平,烟道联结法兰处加石棉绳并拧紧螺栓,焊缝处应补焊。
3.管线及循环系统冷态调试
调试步骤:
检查所有设备及管线安装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检查系统试压冲扫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电器系统及控制仪表是否装妥。
热油泵轴承箱及其它传动机构根据要求注入润清油或润滑脂。
将各运动机构单机试运转,检查运转方向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正常。
调节系统各个阀门,为注油、试车做好准备。
注油泵向高位膨胀槽注油。
启动热油循环泵。
观察热油循环泵进出口压力、炉本体压降及进出口油温,排烟温度等仪表的工作显示是否正常。 冷态运行连续四小时以上,如无异常现象,方可进行热态调试。
㈡.有机热载体炉安装检查验收:
有机热载体炉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对主机及附属设备逐项进行仔细的检查和验收,使之符合点火运行的要求。全面检查至少包括下列项目:
1.炉体外部检查:主要检查炉膛、烟道内部是否有积存物或堵塞,炉膛内墙是否完好,有无裂缝、凸砖、脱落现象。保温层是否完好,所有烟道门、检查门等是否完好,操作是否灵活,密封是否严密。
2.炉排检查:主要检查炉排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的必要间隙,检查活动炉排的扳动手柄推拉是否自如,能否达到规定位置。
3.风机检查:
对风机检查,先用手盘动联轴器或传动三角带,检查检查动、静二部分有无摩擦、碰撞、卡住等异常情况。风机入口调节板开关应灵活严密。检查风机转向,叶轮转动平衡无摩擦、碰撞。
4.其他检查:
检查有机热载体循环系统(包括注油泵、热油循环泵)所有的管道、阀门。
检查排污系统所有的管道、阀门。
检查供汽系统所有的管道、阀门及保温层。
检查除尘器的出灰口封闭情况。
检查操作室内的电控仪表及保护装置。
㈢.压力试验:
1.试验准备:
在整个供热系统全部按标准安装完毕后进行试压,液相热载体炉以1.5倍的工作压力试压,使用试验介质不可以用水,因为水压试验不易将水排净,形成安全运行隐患。试压时气温应大于5℃以上,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0分钟,在降至工作压力时检查各联结部位有否泄露现象,若有应及时整修完毕后重新做压力试验。
2.合格标准:
压力试验符合下列规定为合格:
⑴.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渗漏痕迹。
⑵.液压试验后无可见残余变形。
3.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⑴.在压力试验时,试验场地四周应有特别明显的隔离标志,闲杂人员不得进入试验区。
⑵.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压力试验操作员不得站在法兰及的正前面。
⑶.压力试验时与试验无关的人员不得站在试验区进行驻足观看。
。
安装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安装公司,核实资质证明。组织及人员配备:
有机热载体炉安装单位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符合安装范围的锅炉安装资格证书,负责与当地锅炉监督机构取得联系,填写安装告知书,并接受当地锅炉检验检测单位的安装监检。安装完工后,安装单位和当地锅炉监督机构共同进行安装质量验收。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锅炉使用登记入户手续。有机热载体炉使用单位应有专人负责锅炉安装工作,有机热载体炉安装时需有司炉参加,并配有管工、钳工、起重工、冷作工、电焊工及辅助工。
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程》(93),有机热载体炉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以了解和掌握安装、起重、运行等事项。
2.确定安装地点:
锅炉房的布置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八章锅炉房的规定,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地面不应积水,为保证锅炉运行操作和检修方便,炉前空余(从煤斗边缘开始)4-5米,炉后空余2.5-3米,左侧空余(含鼓风机)不小于1-2米,右侧空余地不小于3米。
3.地基准备:
按地基图施工,用普通砖砌墙脚二条,做出渣坑基础并预先留好除尘器和引风机的地脚螺栓孔。 混凝土厚度可依地质情况而定,拌合时砂子、石子混凝土比例适当。具体尺寸及技术要求参见地基图。 ⑴.安装地点最好选择接近用热地点,目的在于缩短管路,降低基建成本,减少散热损失。
⑵.燃料及灰渣的存入与运输方便。
⑶.锅炉安装运输时通畅。
⑷.储油槽与加热炉间距不少于3米,且处于供热系统最低位置。
⑸.膨胀槽必须设在全系统设备、管线最高标高的1.5-2米处。
⑹.循环油泵应保持四周至少0.4米的空间。
⑺.电器控制柜应设在明亮、洁净、无热辐射处,距墙至少0.5米。
⑻.锅炉房内严禁堆放有毒及易燃物品。
⑼.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休息室的窗户也应向外开。
㈡.安装质量要求:
有机热载体炉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GB50273-19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㈢.有机热载体炉的安装:
1.设备验收:
⑴.锅炉运到后,按出厂装箱清单,对零部件进行清点,根据锅炉安装图,复核设备的完整性,检查锅炉大件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
⑵.YLW-1800MA型燃煤有机热载体炉大件在卸车时,可在底座两侧铁板下放置8-10根管子,用钢丝绳拉动,让锅炉大件在滚动的管子上缓缓移动,钢丝绳应钩在底座拉环上,不可损坏锅炉大件的任何部分。
⑶.锅炉大件如需起吊,其起重设备能力不小于30吨,可在炉底座的四个拖拉孔进行起吊,或用千斤顶在底座两侧铁板下缓缓顶起,切勿任意在其它位置上起吊。
2.锅炉大件的安装:
锅炉大件在两条墙脚上就位后,用水平尺校核炉排左右侧是否保持水平,允许倾斜不大于5毫米,将低的一面用铁垫高,然后用水泥抹平底座与地基之间的间隙。
3.辅机安装:
⑴.引风机的安装:
锅炉大件就位后,将引风机、烟道接管、烟囱按图纸要求装配于相应位置,引风机装妥后检查有无卡住、漏气等缺陷,然后接通电源试运行,检查电动机转向是否正确,有无摩擦、振动现象,电动机升温是否正常。轴承座内应加规定的润滑油,以后每月加油一次,引风机冷态运转以及冷炉启动时,运转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分钟,并且应关闭烟气调节门,因为在冷态运转时,防止电动机负荷会成倍增加,电动机有烧坏的可能。
⑵.烟囱和烟道连接管的安装:
1.烟囱安装时法兰间垫嵌石棉绳,并采用吊垂线的方法检查烟囱的垂直度,如有偏差可在法兰连接处垫平校正。
2.钢丝绳用螺栓拉紧,注意三根铅丝绳的拉紧程度应大致相等。
3.如环境卫生许可或特殊需要,可适当降低烟囱高度,但要考虑到烟尘飞扬。
⑶.鼓风机的安装:
先将鼓风机底座装于锅炉体后侧,再安装鼓风机及进风管,连接部分要牢固严密,调风门启闭要灵活,定位要可靠,然后接通电源试运行,也可把鼓风机安装在室外,但要做好防雨设施。
⑷.调速箱的安装:
根据炉排链轮轴来调整前调速箱的位置,旋紧连轴器螺栓并将地脚螺栓放入予埋孔内,垫平后浇牢地脚螺栓。
调速箱组装试运行后出厂,用户安装前进需检查在运输过程中有无碰撞,转动主动轴有无卡死现象。 安装位置按图示意,在地基上与前链轮连接,调整好高低位置,接通电源,加润滑油试运行,无异常杂音,电动机温升在允许范围内方可。
⑸.出渣机的安装:
先将漏灰接口装到炉排底版下部,再装出渣机,并以次定位,长方法兰对接,接口处必须衬垫橡胶石棉板,最后车安装托架和轴承底座。
安装完毕后,要认真检查电动机转向,轴承、温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设备有无摩擦和振动等异常情况,确保设备正常使用。然后接通电源,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冷态试车2小时,应无异常的声音,并放水检查方法兰接口是否漏水。
⑹.电控柜的安装:
电控柜是锅炉上调速箱、鼓风机、引风机、螺旋出渣机、水泵、水位报警器等的开关按钮,全部接通电源后,箱壳应保护性接地。
电控柜应装在有机热载体炉前方,紧靠墙壁,以利于监察有机热载体炉上各个仪表,并操作方便。
电器控制柜位置确定后,汇集所有电动机和有关安全检测显示线路。然后接通外来电源。箱壳要有良好的接地。(详见电器接线图)带有微机控制,还需遵照相应的安装、调试和使用说明书。
⑺.管线的安装:
管线的安装应符合“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并参照本说明书及工艺流程图进行。 用于受压管线的主体材料应有相应的质量证明书。
管线的联结口,除具法兰外,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
管线焊接必须由相应的合格焊工施焊。
管线布置应有2-3%的坡度。且在管线的最高点设置排气口,最低点设排污口。
20m以上直管段应设置热膨胀节。
油气分离器的安装,上部通过膨胀管接通。其膨胀管的布管应呈向上倾斜,以便排气通畅,并具有一定长度,以便散热,此管不应保温,并严禁设置阀门。
管法兰采用PN1.6MPa(Pg16)以上的法兰。
阀门采用不低于PN1.6MPa(Pg16)耐温400℃以上的法兰。法兰垫片采用金属缠绕石墨垫片。
热油管线的重量不得架在炉本体和热油循环泵上,并应充分考虑热膨胀幅度。
用热设备的导热油流向采取低进高出以利排气。
管线安装完毕,除膨胀槽、储油槽不参加试压外,其余均应做额定工作压力1.5倍的液压试验。 液压试验完毕后应将系统内液体排尽,并用压缩空气冲扫管线,以除管内剩余杂务及残留液体。 管线主材采用20#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系统管线液压试验时必须有当地锅炉检验检测单位的安装监检人员参加。
管线安装完毕,除法兰连接处在升温调试后进行保温外,其余均可进行保温,同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涂色标志。
⑻.烟囱和配风设备的安装:
烟囱安装时法兰之间应垫嵌石棉绳,并采用吊重线的方法检查烟囱的倾斜度,如有偏差,可在法兰连接处用利用钢丝绳和花蓝螺栓拉紧,注意三根铁丝的拉紧程度应大致相等。配风设备安装时应保证风阀调整灵活,风管连接处不允许漏风。
⑼.管道、仪表阀门及附件的安装:
按照管道仪表阀门图纸进行安装,给水泵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并应浇注好基础,接通电源后试运行。 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
压力表安装好后刻度盘上应划出红线,指示最高许可工作压力,压力表考克工作灵活,不得渗漏,压力表弯管应畅通且禁止保温。
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严禁使用:
(1)、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时,指针转动后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时,指针离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
(2)、玻璃面破碎或表盘刻度不清。
(3)、封印损坏或超过检验期限。
液位计:液位计上下旋塞应旋紧,保证无泄漏,玻璃无污垢、破损。
温度计:温度计指示应清晰、准确。
2.调 试 说 明:
调试是进一步考证安装质量、系统工作性能和熟悉操作要领,保证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应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共同参加,在设备初次启动后的运行中,应对设备工况进行测定和记录,以保证今后系统的正常运行。
1.调试目的:
检查各单元设备的运转正常与否。
检查冷态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正常与否。
使操作工作熟悉和掌握操作要领。
2.调试要求:
所有电机转向正确,设备负荷正常,动作正确连续运行2小时以上。
循环油泵在水压试验前应进行冷态调试。
做好调试运行记录,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好调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调试工作分冷态和热态两个步骤进行。
㈠.冷态调试:
锅炉安装检查完毕后需进行各部分的冷态调试,冷态调试必须由司炉人员操作。
1.漏风试验:
⑴.空气侧试验:试验时把最后一道风门关闭,启动鼓风机,打开入口调节门,使系统风压最大,检查各法兰接口、焊缝、等易漏部位作出记号,停机后处理。
⑵.烟气侧试验:试验时先关闭炉膛烟道各部分挡板、门、孔。用正压试验时,启动鼓风机对烟气侧加压,调节风门使炉膛内保持200-400MPa正压,炉排风门全部打开,放灰门关闭,沿烟气流程的各风门全部打开,关闭各放灰门、出渣门、炉门、看火孔、并将除尘器用水封住。检查出漏部位作出记号,停机后处理。
漏风部位易在炉墙膨胀缝处,管子穿墙处,烟道联结法兰和焊缝处。
试验方法:在鼓风入口处加入白粉或点燃能发生烟雾的可燃物,使漏风处有白粉痕迹或烟气逸出。 消除漏泄方法:对炉墙膨胀缝可用石棉绳填充,对门、孔漏泄应将接触面刮平,烟道联结法兰处加石棉绳并拧紧螺栓,焊缝处应补焊。
3.管线及循环系统冷态调试
调试步骤:
检查所有设备及管线安装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检查系统试压冲扫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电器系统及控制仪表是否装妥。
热油泵轴承箱及其它传动机构根据要求注入润清油或润滑脂。
将各运动机构单机试运转,检查运转方向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正常。
调节系统各个阀门,为注油、试车做好准备。
注油泵向高位膨胀槽注油。
启动热油循环泵。
观察热油循环泵进出口压力、炉本体压降及进出口油温,排烟温度等仪表的工作显示是否正常。 冷态运行连续四小时以上,如无异常现象,方可进行热态调试。
㈡.有机热载体炉安装检查验收:
有机热载体炉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对主机及附属设备逐项进行仔细的检查和验收,使之符合点火运行的要求。全面检查至少包括下列项目:
1.炉体外部检查:主要检查炉膛、烟道内部是否有积存物或堵塞,炉膛内墙是否完好,有无裂缝、凸砖、脱落现象。保温层是否完好,所有烟道门、检查门等是否完好,操作是否灵活,密封是否严密。
2.炉排检查:主要检查炉排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的必要间隙,检查活动炉排的扳动手柄推拉是否自如,能否达到规定位置。
3.风机检查:
对风机检查,先用手盘动联轴器或传动三角带,检查检查动、静二部分有无摩擦、碰撞、卡住等异常情况。风机入口调节板开关应灵活严密。检查风机转向,叶轮转动平衡无摩擦、碰撞。
4.其他检查:
检查有机热载体循环系统(包括注油泵、热油循环泵)所有的管道、阀门。
检查排污系统所有的管道、阀门。
检查供汽系统所有的管道、阀门及保温层。
检查除尘器的出灰口封闭情况。
检查操作室内的电控仪表及保护装置。
㈢.压力试验:
1.试验准备:
在整个供热系统全部按标准安装完毕后进行试压,液相热载体炉以1.5倍的工作压力试压,使用试验介质不可以用水,因为水压试验不易将水排净,形成安全运行隐患。试压时气温应大于5℃以上,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0分钟,在降至工作压力时检查各联结部位有否泄露现象,若有应及时整修完毕后重新做压力试验。
2.合格标准:
压力试验符合下列规定为合格:
⑴.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渗漏痕迹。
⑵.液压试验后无可见残余变形。
3.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⑴.在压力试验时,试验场地四周应有特别明显的隔离标志,闲杂人员不得进入试验区。
⑵.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压力试验操作员不得站在法兰及的正前面。
⑶.压力试验时与试验无关的人员不得站在试验区进行驻足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