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残简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圆明园残简

王和声

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她原本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朗之吟之,如痴如醉。

她原来是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抚之玩之,如梦如幻。

雨果从巴黎圣母院走来读她,他如痴如醉了:“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的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那就是圆明圆。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她……”

如今我却不能读到她,不能在梦中看到她。

1860年10月的一天,雨果看到“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在历史前面,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860年10月的这一天,简毁珠散,日月无光。

我梦中的圆明园哟,我捧玉心焚的圆明园!

这儿叫“大水法”,那是老佛爷给它的称呼。西洋人叫“喷泉”,一个很文明的名词。

大水法,圆明园最壮观的喷泉。那只威风凛凛的大铜狮,头顶喷出7层水帘;菊花形椭圆喷池中心的梅花鹿,鹿角喷水8柱;两侧10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角,溅起层层浪花;左右那两座13层的方形喷水塔,塔顶与四周88根喷管交织成网。若喷泉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

当年,老佛爷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个奇景。英国那个“文明”的使臣马戛尔尼,也在这儿瞻仰过水法奇观。他觉得这个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大水法应该搬到英吉利去叫大喷泉,如同将香港掳掠到米字旗下,那美丽的海湾就取了那位女皇亚历山德丽娜的名字,叫做维多利亚湾。

于是英吉利开来坚船利炮就这样做了。英法联军闯入这宫廷禁地,将珍宝财物抢掠一空,焚火3天,烟尘蔽日。万园之园,顷刻化为劫灰。

如今的大水法,那石龛式门洞如同一颗不屈的头颅,如同一副不倒的铮铮铁骨,昂然屹立在翠绿的苇丛。

它不会流泪了,喷泉早已干涸;它不会声如山洪了,它已喉干嗓哑。

我百年蒙屈的大水法哟,我撕肝裂胆的大水法!

不知道应怎样称呼你,一米见方的一尊大石雕。当年你应该嵌砌在那册简牍的哪一个部位?

无论你嵌砌在哪一个章节,无论你组合在哪一个句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你都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完美。

我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过你。我在天坛祈年殿外见过你,还有华表,还有金水桥。你的学名叫汉白玉。

汉白玉,白如雪,洁如玉。一个多么圣洁的名字。一见到你,我就在心里呼喊,你是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国汉子。你裂身为二,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你仰面朝天,经受着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洗刷,仍然棱角分明。你孤身自守,展示着百年前的愤怒。

有小草与你为伴,绿茵衬托出你威武不屈的英姿。牵牛花爬进你撕裂的伤口,你就有了生命。你是一种精神,你是历史的铁证,你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身子骨。

我摄下你的身影,我把你珍藏在我的画册里,我把你嵌砌在我这篇简牍里,你是最美的一个标点、一个句子。

我白如雪洁如玉的汉白玉哟,我宁为玉碎的汉白玉!

(选自《时文选粹》)

16、作者以“圆明园残简”为标题,意在表明什么?第一部分引用了雨果的话,作用是什么?(4分)

17、在行文中,作者创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氛围?从文中描写的圆明园残缺的局部,如第二部分的    “大水法”和第三部分的“大石雕”等,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分)

18、据2008年2月19目的《南方都市报》报道,浙江的横店将准备于今年花费200亿元异地重建圆明 园,并计划于2013年建成对外开放。这一消息传出后,有弹有赞。有人说重建可以再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是国富民强的体现;有人则说这是劳民伤财,圆明园是中华民族耻辱的象征,重建有辱国体。圆明园重建,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明确表达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6分)

阅读答案:

16.一是把圆明园比喻成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充满残缺、伤痛和遗憾;一是表明作者读不尽、写不    尽圆明园。(2分)引用雨果的话,增强了文章说服力。一方面借以证明圆明园的旷世之美,另一方面道出摧毁圆明园的元凶,控诉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2分)

17.这是一首献给圆明园的挽歌,哀婉而又凄切,作者创设了深沉凝重的感情氛围,同时给人一种    新的审美启迪。(2分)从圆明园残缺的局部,可以感受到她的坚贞丕屈的气节,从她那威武顽强的神韵,体验到一种残缺的美。(3分)

18.本题要求考生明确答出“赞成”或“反对”。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语言通顺,言之成理即可。如能结合文意分析,可酌情加分。(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圆明园残简

王和声

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她原本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朗之吟之,如痴如醉。

她原来是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抚之玩之,如梦如幻。

雨果从巴黎圣母院走来读她,他如痴如醉了:“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的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那就是圆明圆。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她……”

如今我却不能读到她,不能在梦中看到她。

1860年10月的一天,雨果看到“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在历史前面,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860年10月的这一天,简毁珠散,日月无光。

我梦中的圆明园哟,我捧玉心焚的圆明园!

这儿叫“大水法”,那是老佛爷给它的称呼。西洋人叫“喷泉”,一个很文明的名词。

大水法,圆明园最壮观的喷泉。那只威风凛凛的大铜狮,头顶喷出7层水帘;菊花形椭圆喷池中心的梅花鹿,鹿角喷水8柱;两侧10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角,溅起层层浪花;左右那两座13层的方形喷水塔,塔顶与四周88根喷管交织成网。若喷泉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

当年,老佛爷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个奇景。英国那个“文明”的使臣马戛尔尼,也在这儿瞻仰过水法奇观。他觉得这个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大水法应该搬到英吉利去叫大喷泉,如同将香港掳掠到米字旗下,那美丽的海湾就取了那位女皇亚历山德丽娜的名字,叫做维多利亚湾。

于是英吉利开来坚船利炮就这样做了。英法联军闯入这宫廷禁地,将珍宝财物抢掠一空,焚火3天,烟尘蔽日。万园之园,顷刻化为劫灰。

如今的大水法,那石龛式门洞如同一颗不屈的头颅,如同一副不倒的铮铮铁骨,昂然屹立在翠绿的苇丛。

它不会流泪了,喷泉早已干涸;它不会声如山洪了,它已喉干嗓哑。

我百年蒙屈的大水法哟,我撕肝裂胆的大水法!

不知道应怎样称呼你,一米见方的一尊大石雕。当年你应该嵌砌在那册简牍的哪一个部位?

无论你嵌砌在哪一个章节,无论你组合在哪一个句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你都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完美。

我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过你。我在天坛祈年殿外见过你,还有华表,还有金水桥。你的学名叫汉白玉。

汉白玉,白如雪,洁如玉。一个多么圣洁的名字。一见到你,我就在心里呼喊,你是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国汉子。你裂身为二,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你仰面朝天,经受着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洗刷,仍然棱角分明。你孤身自守,展示着百年前的愤怒。

有小草与你为伴,绿茵衬托出你威武不屈的英姿。牵牛花爬进你撕裂的伤口,你就有了生命。你是一种精神,你是历史的铁证,你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身子骨。

我摄下你的身影,我把你珍藏在我的画册里,我把你嵌砌在我这篇简牍里,你是最美的一个标点、一个句子。

我白如雪洁如玉的汉白玉哟,我宁为玉碎的汉白玉!

(选自《时文选粹》)

16、作者以“圆明园残简”为标题,意在表明什么?第一部分引用了雨果的话,作用是什么?(4分)

17、在行文中,作者创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氛围?从文中描写的圆明园残缺的局部,如第二部分的    “大水法”和第三部分的“大石雕”等,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分)

18、据2008年2月19目的《南方都市报》报道,浙江的横店将准备于今年花费200亿元异地重建圆明 园,并计划于2013年建成对外开放。这一消息传出后,有弹有赞。有人说重建可以再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是国富民强的体现;有人则说这是劳民伤财,圆明园是中华民族耻辱的象征,重建有辱国体。圆明园重建,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明确表达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6分)

阅读答案:

16.一是把圆明园比喻成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充满残缺、伤痛和遗憾;一是表明作者读不尽、写不    尽圆明园。(2分)引用雨果的话,增强了文章说服力。一方面借以证明圆明园的旷世之美,另一方面道出摧毁圆明园的元凶,控诉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2分)

17.这是一首献给圆明园的挽歌,哀婉而又凄切,作者创设了深沉凝重的感情氛围,同时给人一种    新的审美启迪。(2分)从圆明园残缺的局部,可以感受到她的坚贞丕屈的气节,从她那威武顽强的神韵,体验到一种残缺的美。(3分)

18.本题要求考生明确答出“赞成”或“反对”。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语言通顺,言之成理即可。如能结合文意分析,可酌情加分。(6分)


相关内容

  • 圆明园祭阅读答案
  • 现代文中的文学作品阅读理解题,一般考查表达技巧.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语言的鉴赏.思想内容赏析以及知识运用和探究能力.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就以圆明园祭阅读答案为例,以供大家练习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圆明园祭 冯 峥 ①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 ...

  • [圆明园情结]阅读答案
  • 圆明园情结 临青 ①在那个著名的园子里遇到它的时候,我正走过那荒废的湖,那曾经映着宫灯也映着战火.荡着笙竹也荡着枪炮的波浪已经萎缩,空遗那一片凹凸和陷落.草已经很绿,还有稻,而且茂盛,遮掩着湖心湖岸的废墟.那些木桥.亭桥.九孔桥在很久以前的战火中毁掉,只一座残桥还拱着它石砌的背,毁了半边,还有半边, ...

  • 议论文阅读精选
  • 议论文阅读训练精选 一.阅读<圆明园属于谁?>,然后回答问题. 圆明园属于谁? 圆明园属于谁?这应该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但是,现在,有人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因为,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然发现,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很复杂. 标准答案应该是:圆明园是属于人民的,是属于国家的 ...

  • [悠然把酒对西山--颐和园]阅读答案
  • 悠然把酒对西山--颐和园陈从周 "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句.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 ...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治理洪水. 2.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茅庐去拜见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书写的________________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 ...

  • 现代文阅读理解
  • 圆明园残简 王和声 一 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她原本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朗之吟之,如痴如醉. 读圆明园,如同一串珠玑丝裂的玉链,遗珍散珠,蒙尘染垢,我捧玉心焚. 她原本是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抚之玩之,如梦如幻. 雨果从巴黎圣 ...

  • 文学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来文端公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来文端公传 袁枚 公名来保,满洲人,字学圃.年十三,为圣祖御前侍卫.举止端凝,容貌眉目如画,圣祖呼为"人样子".善骑射弋猎,而被服造次必于儒者.仕于朝七十余年,其语默动静及所跪立处,与幼年初入内廷不差尺寸. 理邸在东宫,再获谴,左右近臣以不能导王 ...

  • 互联网与阅读教学的整合
  • 互联网与阅读教学的整合 临朐外国语学校 夏鹏 摘要: 互联网是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它有着便捷性.超越时空性以及资源共享性等特点,它正悄悄地对语文教学产生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互联网与阅读教学的整合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 阅读教学 整合 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及百姓家庭,对当代的 ...

  • 小学五年级语文训练(一)
  • 小学五年级语文训练 ★『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xiāo huǐ guī bǎo qí qū g ǔ suǐ ( ) ( ) ( ) ( ) qīn lüè tiāo tī hóng wěi tǒng zhì ( ) ( ) ( ) ( ) 二.选字组词.(8分) [壮 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