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等式说课稿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应聘高中数学的一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基本不等式》,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本不等式》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内容是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和简单应用。它是在学完不等式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及线性规划等知识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写出基本不等式,会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推导、证明等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

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领略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基本不等式的本质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基本不等式几何意义的理解。

二、说学情。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对学生情况进行一下简要分析。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不等式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由抽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总结可能会感到比较困难。这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的考虑因素。

三、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育学的和谐完美与统一。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引导启发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结合本节内容,我将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

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将利用多媒体战士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让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图上有哪些相等或不等关系?通过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是新授环节。

我将会标抽象成几何图形,正方形ABCD 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三角形面积之和与正方形面积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主推导出不等式a 2+b 2>2ab ,再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将结论补充完整。接下来,我会提问:你们能给出它的证明吗?给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用讲授法给出基本不等式的常用形式ab ≤a +b (a >0, b >0) ,并给出具体的证明过程,强调等号成立的条件。基本不2

等式的证明是本节课的重点,先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再通过我的讲授,学生可以更快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接下来是探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先由学生自主思考两分钟的时间,然后通过我的讲授,让学生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最后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这样就突破了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这一难点。接下来是巩固练习环节。

这个环节,我将利用两个例题对刚才所讲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例1:证明(1)x +1≥2(x >0) x

(2)a +1≥2a (a ≥0)

例2:(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 的矩形菜园。问矩形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

(2)一段长为36m 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问长宽各为多少时面积最大? 第一个例题不是课本例题,它比课本例题简单,这样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内涵,此处a 、b 不仅仅是一个字母,而是一个符号,可以是具体数字,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对于这个例题,多数学生会仿照课本上的思路用分析法进行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价值,而且例题包含了公式的正向应用和逆向应用,锻炼了学生的灵活使用能力。

下面是小结环节。我将让学生用两分钟的时间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自己总结出本节的知识点。这样不但能巩固本节所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22

然后是布置作业。为了在课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我将布置课后习题第2题,第4题作为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本节课的内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学生看了便会一目了然。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应聘高中数学的一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基本不等式》,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本不等式》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内容是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和简单应用。它是在学完不等式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及线性规划等知识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写出基本不等式,会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推导、证明等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

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领略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基本不等式的本质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基本不等式几何意义的理解。

二、说学情。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对学生情况进行一下简要分析。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不等式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由抽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总结可能会感到比较困难。这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的考虑因素。

三、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育学的和谐完美与统一。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引导启发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结合本节内容,我将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

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将利用多媒体战士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让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图上有哪些相等或不等关系?通过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是新授环节。

我将会标抽象成几何图形,正方形ABCD 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三角形面积之和与正方形面积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主推导出不等式a 2+b 2>2ab ,再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将结论补充完整。接下来,我会提问:你们能给出它的证明吗?给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用讲授法给出基本不等式的常用形式ab ≤a +b (a >0, b >0) ,并给出具体的证明过程,强调等号成立的条件。基本不2

等式的证明是本节课的重点,先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再通过我的讲授,学生可以更快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接下来是探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先由学生自主思考两分钟的时间,然后通过我的讲授,让学生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最后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这样就突破了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这一难点。接下来是巩固练习环节。

这个环节,我将利用两个例题对刚才所讲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例1:证明(1)x +1≥2(x >0) x

(2)a +1≥2a (a ≥0)

例2:(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 的矩形菜园。问矩形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

(2)一段长为36m 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问长宽各为多少时面积最大? 第一个例题不是课本例题,它比课本例题简单,这样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内涵,此处a 、b 不仅仅是一个字母,而是一个符号,可以是具体数字,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对于这个例题,多数学生会仿照课本上的思路用分析法进行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价值,而且例题包含了公式的正向应用和逆向应用,锻炼了学生的灵活使用能力。

下面是小结环节。我将让学生用两分钟的时间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自己总结出本节的知识点。这样不但能巩固本节所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22

然后是布置作业。为了在课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我将布置课后习题第2题,第4题作为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本节课的内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学生看了便会一目了然。


相关内容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 课时课题:第二章 第二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 型:新授课 授课人:滕州市育才中学 韩善仲 授课时间:2014年3月10日,星期 2,第三节课 教学目标: 1.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比 ...

  • [浙教版教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八年级上册) § 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时是八(上)年级第五章第二节课时.前一节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不等式, 对不等式有一定的了解.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运用不等式 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是后续课时--解一元一次不 ...

  • 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中的应用与完善
  • 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中的应用与完善 函数的最值是函数这一章节中很重要的部分,它的重要性不仅在题型的多样.方法的灵活上,更主要的是其在实际生活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高考应用题几乎都与最值问题有关,而基本不等式是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着重就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中的应用与完善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只有扎实 ...

  •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
  •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选择的课题是必修5第三章第四节<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试验.归纳.判断.猜想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数与形的和谐统一,领略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 ...

  • 高一数学集合与不等式
  • 高一数学复习教案(一) 集合与不等式 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全集.空集的概念:了解集合之间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饿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简单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换的思 ...

  • 人教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课时第二小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板书题目)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教学设计.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我们教学活动的 ...

  • 高中数学目录
  • 人教版高中数学目录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2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 ...

  • 3.4 §1 基本不等式
  • a +b §3.4 基本不等式≤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取等号的条件: 2. 能够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大.小值,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 ...

  • 北师大版数学八下第二章教案
  •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 不等关系 班级:初三 备课时间:9.27 授课时间:2015.10.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观察不等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不等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