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厥阴经症] 便脓血

【纲】仲景曰。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

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下利。寸脉反浮数。

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目】张从正曰。热邪之陷于阴中已深。因阴中有热。一时不能自止。故至便脓血也。脉反浮数。宜其阳出于阴而愈矣。止因尺中涩。故又至便脓血也。

柯琴曰。前条是未脓血。因不瘥而预料之辞。后条在脓血后。因寸浮尺涩而揣摹之辞。

【纲】仲景曰。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目】吴绶曰。凡下血便脓血。有阴阳冷热之不同。古人云。见血无寒。又言。血得热而行。

此大概也。大抵属热者常八九。属寒者才一二。不可定为无寒也。要略曰。阳症内热。则下鲜血。

阴症内寒。则下紫黑血如猪肝也。且夫阳症脉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苦寒之药可用。数而无力者。

为虚热。当甘温养血药中。少佐寒药可也。若阴症则脉迟而有力者。为有神。可治。无力者。难治也。凡下利脓血。身热脉大者为难治。身热脉小者为易治也。

王肯堂曰。便脓血。热病也。其在太阳阳明者无论已。若在少阴。下利便脓血。又有至四五日腹痛便脓血者。治以桃花汤。成氏释谓里寒非也。桃花汤虽用干姜。然分两最微。赤石脂、粳米居多。盖调正气。涩滑脱。佐用辛以散之之义。又八九日一身尽热。必便血。又少阴下利便脓血者。

可刺。与此三条厥阴之便脓血。皆传经之热邪也。各随其轻重。或用微凉。或用疏导。无不愈者。

误用辛热。罔或得痊。世因以为难疗之疾。殊不知仲景着便脓血。别无死候。学人宜究心焉。

【纲】仲景曰。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

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下利。寸脉反浮数。

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目】张从正曰。热邪之陷于阴中已深。因阴中有热。一时不能自止。故至便脓血也。脉反浮数。宜其阳出于阴而愈矣。止因尺中涩。故又至便脓血也。

柯琴曰。前条是未脓血。因不瘥而预料之辞。后条在脓血后。因寸浮尺涩而揣摹之辞。

【纲】仲景曰。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目】吴绶曰。凡下血便脓血。有阴阳冷热之不同。古人云。见血无寒。又言。血得热而行。

此大概也。大抵属热者常八九。属寒者才一二。不可定为无寒也。要略曰。阳症内热。则下鲜血。

阴症内寒。则下紫黑血如猪肝也。且夫阳症脉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苦寒之药可用。数而无力者。

为虚热。当甘温养血药中。少佐寒药可也。若阴症则脉迟而有力者。为有神。可治。无力者。难治也。凡下利脓血。身热脉大者为难治。身热脉小者为易治也。

王肯堂曰。便脓血。热病也。其在太阳阳明者无论已。若在少阴。下利便脓血。又有至四五日腹痛便脓血者。治以桃花汤。成氏释谓里寒非也。桃花汤虽用干姜。然分两最微。赤石脂、粳米居多。盖调正气。涩滑脱。佐用辛以散之之义。又八九日一身尽热。必便血。又少阴下利便脓血者。

可刺。与此三条厥阴之便脓血。皆传经之热邪也。各随其轻重。或用微凉。或用疏导。无不愈者。

误用辛热。罔或得痊。世因以为难疗之疾。殊不知仲景着便脓血。别无死候。学人宜究心焉。


相关内容

  • 痢疾的病因表现与诊断
  • 痢疾的病因表现与诊断 一.病因病机 1.时邪疫毒时邪,主要指感受暑湿热之邪,痢疾多发于夏秋之交,气候正值热郁湿蒸之际,湿热之邪内侵人体,蕴于肠腑,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痢疾>说:"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qu ...

  • 厥阴病代表方
  • 厥阴病代表方:乌梅丸 在傷寒論中,厥陰病的病機算是比較複雜的,很多人搞不清楚,厥陰方更是為人少用.但如果我們結合氣化學說對其作一觀察,就會有一個非常清析的認識,也會發現厥陰證是許多疑難雜證的眼目所在. 六經的關係是相互伏承的,即陰陽表裏兩經是緊密關聯的.就厥陰經而言,它與少陽經就是一對伏承關係.少陽 ...

  • 春天杨树花
  • 春天杨树花 --治疗夏季肠炎 痢疾 脓血显效! 2011/3/9 12:29|发布者: david92003|查看: 1482|评论: 3 摘要: 杨树花 --治疗夏季肠炎痢疾脓血显效!! 采集春天杨树花(春天杨树开花后散落地上的即可)鲜品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干品.夏天痢疾便脓血腹痛难忍,用杨树花一把 ...

  •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讲解
  • 2012年8月老年病护理查房 主讲人:胡洁 参加人:全体护理人员 内容: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一.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0岁,于2012年7月20日入院,患者有 轻重不一的腹泻,每日排便大于 3 次,病例均有黏液便或者脓血便,便常规白细 胞红细胞均大于 15 个/高倍视野,大便隐血(+). 二. 定 ...

  • 细菌性痢疾简介
  • 细菌性痢疾 周东辉(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发展成为 ...

  • 细菌性痢疾菌
  •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终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二季为最多,并可引起流行.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痢疾杆菌容易在食物.饮料.水果.蔬菜中繁殖,导致痢疾流行.儿童感染菌痢的机会更多,发病率较高.夏秋季发 ...

  • (12)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二条解密
  • 关键词:厥阴阴虚外感温热,厥热交替进行,正邪强弱可用厥热天数多少来判断. <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二条原文: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文意:  伤寒:因厥阴阴虚(肝病已久)引起太阳经外感温热之邪的厥阴病. 发热四日:(温 ...

  • 腹泻的鉴别诊断
  • 腹泻的鉴别诊断 腹泻的鉴别诊断应对病程.排便情况.伴随症状及病 原检查进行教诊断. 一.急性腹泻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浒潜伏期多为1-2d,长可达7d.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争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 ...

  • 伤寒论读书笔记[十三]
  • (四).阴盛戴阳服药格拒证(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原文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解词:(1)脉暴出--即脉博由无脉而突然出现浮大躁动之象. (2)脉微续--即脉象逐渐恢复. 提要:阴盛戴阳证服热药格拒的证治及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