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分析

  【摘 要】本文利用2003年-2010年甘肃省GDP、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情况数据,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经济、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GDP;能源消费;环境污染;煤炭消费;可持续发展

  引言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GDP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严重。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上高度依赖煤炭,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近70%来自消耗煤炭。同石油、天然气相比,煤炭有很多缺点。生态环境方面,开采煤炭会造成地表塌、陷温室效应等;利用效率方面,煤炭的能源利用效率要较其他能源低;环境影响方面,由燃烧煤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要比其他能源严重得多。环境主要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粉尘、烟尘、温室气体等,其主要来源均为煤炭的燃烧和利用。所以,甘肃省经济的增长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代价。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那种肆意开采和消耗,片面谋求经济增长发展道路的弊端。因此,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成为甘肃经济健康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以及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重点研究甘肃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如何协调好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制定科学的政策提供依据。

  一、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

  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近70%来自煤炭。由于燃烧煤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对甘肃省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尽管近年来能源消费的结构有所调整,但效果不显著,能源消费总量中来自煤炭的仍有三分之二。且由于所使用的煤炭质量较差,使得甘肃省环境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表1给出了甘肃省近几年能源消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单位GDP能源消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我们可以注意到,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随GDP上升而一直上升,但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单位GDP的二氧化硫排放、烟尘排放逐年递减。一方面说明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另一方面也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关。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二氧化硫与烟尘排放量随能源消费总量的上升而上升,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这也说明大气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费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改善大气环境至关重要。

  二、改善环境状况的能源消费调整策略

  甘肃省经济一直处于粗放增长状态,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前提的。这也造成能源消耗方面对煤炭有很强的依赖性的甘肃省,煤炭的粗放型消费,随之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以上问题,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针对煤炭的粗放型消费,甘肃省应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促使甘肃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转变为突出产值的增长速度,强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二)调整产业结构

  甘肃省三产业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要远远低于第二产业。甘肃省第三产业比重应继续增加,使产业结构向高度方向转化。要改善甘肃省的环境面貌,就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中高耗能的工业,同时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的支柱产业,工业企业要逐步规划调整,发展金融、贸易、商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

  (三)大力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展环保产业

  甘肃省应大力发展新型替代性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等资源),这些能源在甘肃省资源比较丰富,且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同时还能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企业尽可能多的使用新型替代性能源,遏制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

  中国环保市场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水平,与其经济规模相比显得很少。但在环保意识日益浓厚的背景下,发展环保产业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四)完善环保制度,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在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甘肃省未来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根本措施是对一些建设项目从产业政策、整体规划、污染排放等方面严把环保关,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把高能耗、高物耗、重污染的项目拒之门外;同时加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完善现行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切实把环境管理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

  参考文献:

  [1]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

  [2]杨永华,等.经济学视角的能源使用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

  [3]韩文科,胡秀莲.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调整对策[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4]罗佐县,汪如郎.优化中国能源结构的思考[J].天然气技术,2009.

  [5]倪斌.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中基础性作用的思考[J].中国能源,2004.

  作者简介:孔里波(1987-),女,河南新乡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摘 要】本文利用2003年-2010年甘肃省GDP、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情况数据,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经济、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GDP;能源消费;环境污染;煤炭消费;可持续发展

  引言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GDP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严重。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上高度依赖煤炭,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近70%来自消耗煤炭。同石油、天然气相比,煤炭有很多缺点。生态环境方面,开采煤炭会造成地表塌、陷温室效应等;利用效率方面,煤炭的能源利用效率要较其他能源低;环境影响方面,由燃烧煤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要比其他能源严重得多。环境主要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粉尘、烟尘、温室气体等,其主要来源均为煤炭的燃烧和利用。所以,甘肃省经济的增长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代价。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那种肆意开采和消耗,片面谋求经济增长发展道路的弊端。因此,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成为甘肃经济健康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以及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重点研究甘肃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如何协调好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制定科学的政策提供依据。

  一、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

  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近70%来自煤炭。由于燃烧煤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对甘肃省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尽管近年来能源消费的结构有所调整,但效果不显著,能源消费总量中来自煤炭的仍有三分之二。且由于所使用的煤炭质量较差,使得甘肃省环境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表1给出了甘肃省近几年能源消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单位GDP能源消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我们可以注意到,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随GDP上升而一直上升,但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单位GDP的二氧化硫排放、烟尘排放逐年递减。一方面说明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另一方面也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关。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二氧化硫与烟尘排放量随能源消费总量的上升而上升,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这也说明大气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费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改善大气环境至关重要。

  二、改善环境状况的能源消费调整策略

  甘肃省经济一直处于粗放增长状态,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前提的。这也造成能源消耗方面对煤炭有很强的依赖性的甘肃省,煤炭的粗放型消费,随之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以上问题,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针对煤炭的粗放型消费,甘肃省应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促使甘肃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转变为突出产值的增长速度,强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二)调整产业结构

  甘肃省三产业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要远远低于第二产业。甘肃省第三产业比重应继续增加,使产业结构向高度方向转化。要改善甘肃省的环境面貌,就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中高耗能的工业,同时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的支柱产业,工业企业要逐步规划调整,发展金融、贸易、商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

  (三)大力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展环保产业

  甘肃省应大力发展新型替代性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等资源),这些能源在甘肃省资源比较丰富,且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同时还能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企业尽可能多的使用新型替代性能源,遏制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

  中国环保市场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水平,与其经济规模相比显得很少。但在环保意识日益浓厚的背景下,发展环保产业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四)完善环保制度,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在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甘肃省未来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根本措施是对一些建设项目从产业政策、整体规划、污染排放等方面严把环保关,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把高能耗、高物耗、重污染的项目拒之门外;同时加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完善现行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切实把环境管理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

  参考文献:

  [1]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

  [2]杨永华,等.经济学视角的能源使用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

  [3]韩文科,胡秀莲.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调整对策[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4]罗佐县,汪如郎.优化中国能源结构的思考[J].天然气技术,2009.

  [5]倪斌.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中基础性作用的思考[J].中国能源,2004.

  作者简介:孔里波(1987-),女,河南新乡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相关内容

  • 高中地理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命题趋向 1.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了解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 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征,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途径. 2.以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为例,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 后果.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 ...

  • 2008级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2008级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绿色GDP 的核算问题 2.基于面板数据的外商投资(FI )对GDP 增长的实证分析 3.财政收支与GDP 相互关系的研究 4.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5.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6.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7.宏观经济统计中 ...

  • 2016-2022年中国"一带一路"市场运营分析研究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一带一路"市场 运营分析研究报告 www.chyxx.com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 ...

  • 2016年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 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89035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 ...

  • 一带一路精华版
  • 一带一路精华版 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地区: 试分析人们一般在秋季于和田拾玉的主要原因.(10分) 主要原因:和田玉形成于昆仑山的变质岩体中:矿体经外力风化.侵蚀,出露地表:夏季冰川大量融化:河流水量大,玉石易被搬运至较平缓的甲处堆积:秋季气温下降,河水水位下降,玉石显露,便于人们拾玉.(10分) 简析古 ...

  •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2010年1月25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甘肃省省长 徐守盛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 ...

  •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
  • 第./卷第.期!地理学报 23456789:;?@A 章锦河D; SD6@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 BC-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提出旅游生态足迹的概 念$构建了旅游交通%住宿 以黄山市为例$计算并分析了 黄山市游客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16D1Z@PT 游生态足迹 ...

  •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_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18卷 第2期 CH INA POPUL AT ION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 NT Vol . 18 No . 2 2008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 齐晓娟 童玉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 ...

  • 高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1.2011年最新4代双模3GHTC 手机最大的优点即是高速的数据下载能力,它可以实现名副其实的移动宽带,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随着3G 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对无线宽带上网.手机电视以及视频通话等新业务跃跃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