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归嵩山作]高考诗歌鉴赏

王维《归嵩山作》鉴赏

古诗鉴赏 0212 1339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 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 南登封县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 “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 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 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 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 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 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 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 还是写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的寄 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 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 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 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 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 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 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 托出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 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 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 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 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 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 也可隐约触摸到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 说明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 求之的

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 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沈德潜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 间。”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 的特点。 (吴小林)

王维《归嵩山作》鉴赏

古诗鉴赏 0212 1339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 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 南登封县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 “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 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 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 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 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 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 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 还是写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的寄 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 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 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 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 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 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 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 托出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 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 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 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 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 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 也可隐约触摸到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 说明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 求之的

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 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沈德潜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 间。”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 的特点。 (吴小林)


相关内容

  •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知人论世,缘景明情 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第1讲 形__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基本内容之一.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高考试题中对这三类形象的鉴赏都出现过.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 ...

  • 高中诗歌语言鉴赏习题
  • 二.经典习题 1.(2012年,福建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

  • 2012--2015高考诗歌鉴赏语言风格(炼字+语言风格)
  •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语言风格(炼字+语言风格) (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qu ...

  • 辽宁历年高考诗歌鉴赏
  • 辽宁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2008年辽宁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 ...

  • [夜归鹿门歌]教案设计
  • <夜归鹿门歌>教学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孟浩然:了解意象的特征,掌握"缘景明情"的诗歌赏析方法.注意诗歌朗读节奏和本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疏通.赏析诗歌,注重学生诗歌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的提高. 3.情 ...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 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20xx ...

  •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的方法
  •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 ...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txt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你在看别人的同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 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刘兴文 教学目的: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学 ...

  •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
  • 语文高考押题专题:诗歌鉴赏 [专题综述] 诗歌鉴赏是近几年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在命题的形式上每年都在进行创新,从选材上讲,不单是唐诗,历代诗词佳作均可入题:从形式上说,单一诗作鉴赏和比较鉴赏并存.本专题涵盖的考点讲述如下: 一.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鉴赏评价 E) 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是赏析诗歌人物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