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化学反应 【知识精讲】

二三、

1. 分为缓慢氧化(如铁生锈、呼吸等) 和剧烈氧化(如燃烧、爆炸等) 。

2. 燃烧属于剧烈氧化,其条件有:可燃物与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必须都具备。灭火时可根据这两个条件来进行:破坏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或者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四、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五、化学反应方程式

1.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

2. 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 书写步骤:“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等”即将短线改成等号。 4.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

(2)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粒子数之比;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以2H 2+O 2∆2H 20为例:

(1)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表示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水分子。

(3)表示每4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5.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在于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算准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步骤:设未知数——→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找未知量和已知量的关系——→列比例求解——→简答。

如果反应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而杂质又不参与反应,此时可求解出反应物中参加反应部分的质量,然后除以反应物总质量,可得相应的质量分数。

【真题讲练】

例1.关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

B. 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一定都是化合物 C.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解析】 分解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的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产生的反应也可能是分解反应,如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 【答案】 B

例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正常雨水的pH 为5.6的原因:CO 2+H20=H2CO 3

B. 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

C.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 2O

D. 证明铁石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Fe2Cl 3+3H2↑ 【解析】 B 反应没配平,C 中产物应为CaO 和CO 2,D 中铁不显+3价。 【答案】 A

例3.50g Ca(NO3) 2溶液与50g K2CO 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

量,得到5g 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 2CO 3+Ca(NO3) 2==CaCO3↓+2KNO3。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K 2CO 3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设K 2CO 3的质量为x ,生成KNO 3的质量为y 。

K 2CO 3 + Ca(NO3) 2 == CaCO3↓ + 2KNO3 138 100 202

x 5g y (1)138/x=100/5g x=6.9g (2)202/y=100/5g y=10.1g 溶液的质量=50g+50g-5g=95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1/95×%=10.6%

【答案】K 2CO 3的质量为6.9g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中考演练】

1. 在一定条件下,木炭、一氧化碳。氢气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 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C. 反应后都能生成红色固体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2.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 2、CO 、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0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2、CO 、H 2

B.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 2,一定含有H 2和CO C.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 2和CO 2,可能含有CO

D.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和CO 2,可能含有H 2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 +3O 2点燃2Fe 2O 3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2P +5O 2点燃P 2O 5 C. 铁和硫酸反应:2Fe+3H2SO 4=Fe2(SO4) 3+3H2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 2+O 2点燃2H 2O

4.10g 含有杂质的铁与100g 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杂质不溶于酸,也不与酸反应) ,反应后溶液质量变为105.4g ,则铁的纯度为_ ________,假设生成的气体与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可以得到还原产物_______ _____g。

5. 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最后所得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5题图

6.2007年9月某日, 福建省清流县一载满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26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泄露,流入附近小溪中。闻讯赶来的武警官兵立即垒坝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中和稀释后的硫酸。计算: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多少吨氢氧化钙?(精确到0.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 2SO 4+Ca(OH)2=CaSO4+2H2O 。

7. 国家在建造水立方时用了含铁11200吨的钢材,若这些钢材是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则至少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多少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 + 3CO 2)

8.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期间,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每天需要喷洒大量的消毒液。 (1)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kg。

(2)要配制800Kg 质量分数为0.5%

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9.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100g 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20g 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它成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请计算:

(1)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2)该工厂每天用含氢氧化钙75%的熟石灰处理150t 这种废水,需要熟石灰多少t?

10. 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 和Mg(OH)2, 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CaCO 3 的含量:取200g 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

(1)4分钟后,产生的CO 2 不再增加,说明水垢中CaCO 3 (填已或未) 反应完全。 (2)该水垢中CaCO 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1. NaOH 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生成Na 2CO 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 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 溶液;再加入200g 稀硫酸(足量) 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 。请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 2的质量为 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 ,则样品中NaOH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 2CO 3) 的烧碱样

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其原因是:

(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 。

12. 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 ,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

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题图

13. 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 ,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4. 皮鞋生产中所用的胶水含有正已烷(C6H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正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②正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可用分数表示)

常见的化学反应

1.C .提示:木炭、CO 和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2CuO=2Cu+CO2下;CO+CuO=Cu+CO2;H 2+CuO=Cu+H2O ;其中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没有有毒气体产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反应都生成了铜。

2.B .提示:通过①可以知道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 2,通过③④可以知道一定含有H 2和CO 。

3.D .提示:A 中产物应为四氧化三铁,B 没有配平,C 漏了气体符号,而且Fe 不显+3价。 4. 56% 6.4 g

5. 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则: 2H2O 2O + O2↑

X 1.6g

68

32

X =1. 6 X=3.4g

则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3.4g/10%=34g

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34g 。 6. 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6t×98﹪=25.48t H2SO 4+Ca(OH)2==CaSO4+2H2O 98 74

25.48t x

98

25. 48t

74=x X=19.2t 答:略。

7. 解:设需要氧化铁质量为x

3CO + Fe 高温

2O 32Fe + 3CO2 160 112

x 11200吨 160∶112 =x ∶11200吨 x= 16000吨 8. 解:(1)4

(2)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6%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X·16% = 4 Kg X = 25 Kg

9. 解:(1)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 。 H2SO 4+2NaOH=Na2SO 4+2H2O 98 80

x 120g×10%

98

80g

x = 120g 10%

解得:x=14.7g

14. 7g

H2SO 4%=100g ×100%=14.7%

(2)设处理150 t这种废水,需要Ca(OH)2的质量为y 。

H2SO 4 + Ca(OH)2=CaSO4+2H2O 98 74

150t×14.7% y

9874

150t ⨯14. 7%

=y

解得: y=16.65 t

16. 65g

熟石灰的质量=75%=22.2t 10.(1)已 (2) 75% 11. 解:(1) 4.4

(2)解:设所取样品中含有Na 2CO 3的质量为x 。

Na2CO 3+H2SO 4=== Na2 SO4+H2O+CO2↑ 106 44 x 4.4g 106 =44 解得:x=106⨯4.4g

=10.6g

x 4.4g 44 则烧碱样品中N aO H %=50.0g -10.6g

⨯100%=78.8%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 50.0钠元素生成g

142g 硫酸钠,消耗98g 硫酸。 12. 解: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22.2g 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则Na 2CO 3 + CaCl2 = CaCO3↓+ 2NaCl 106 111 100 x y 3.0g

106x

=111100

y =3 解之得:x =3.18(g),y =3.33(g)

3.18

所以,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3⨯100%=96.4% 3.33

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2.2⨯100%=15%

13. 解:(1)0.48g

(2)设5 1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 2H2O 2O + O2↑ x 0.48g

68

x 0. 48g ⨯68

32

=

0. 48g x =

32

=1. 02g

1. 02g

⨯100%=2%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1g

答:略。

14. 解:36 :7 36∕43% 或83.7%

(1)C:H=12×6:1×14=36:7 (2)36/(36+7)×%=83.7%

常见的化学反应 【知识精讲】

二三、

1. 分为缓慢氧化(如铁生锈、呼吸等) 和剧烈氧化(如燃烧、爆炸等) 。

2. 燃烧属于剧烈氧化,其条件有:可燃物与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必须都具备。灭火时可根据这两个条件来进行:破坏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或者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四、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五、化学反应方程式

1.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

2. 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 书写步骤:“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等”即将短线改成等号。 4.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

(2)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粒子数之比;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以2H 2+O 2∆2H 20为例:

(1)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表示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水分子。

(3)表示每4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5.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在于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算准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步骤:设未知数——→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找未知量和已知量的关系——→列比例求解——→简答。

如果反应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而杂质又不参与反应,此时可求解出反应物中参加反应部分的质量,然后除以反应物总质量,可得相应的质量分数。

【真题讲练】

例1.关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

B. 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一定都是化合物 C.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解析】 分解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的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产生的反应也可能是分解反应,如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 【答案】 B

例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正常雨水的pH 为5.6的原因:CO 2+H20=H2CO 3

B. 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

C.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 2O

D. 证明铁石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Fe2Cl 3+3H2↑ 【解析】 B 反应没配平,C 中产物应为CaO 和CO 2,D 中铁不显+3价。 【答案】 A

例3.50g Ca(NO3) 2溶液与50g K2CO 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

量,得到5g 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 2CO 3+Ca(NO3) 2==CaCO3↓+2KNO3。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K 2CO 3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设K 2CO 3的质量为x ,生成KNO 3的质量为y 。

K 2CO 3 + Ca(NO3) 2 == CaCO3↓ + 2KNO3 138 100 202

x 5g y (1)138/x=100/5g x=6.9g (2)202/y=100/5g y=10.1g 溶液的质量=50g+50g-5g=95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1/95×%=10.6%

【答案】K 2CO 3的质量为6.9g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中考演练】

1. 在一定条件下,木炭、一氧化碳。氢气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 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C. 反应后都能生成红色固体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2.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 2、CO 、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0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2、CO 、H 2

B.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 2,一定含有H 2和CO C.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 2和CO 2,可能含有CO

D.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和CO 2,可能含有H 2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 +3O 2点燃2Fe 2O 3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2P +5O 2点燃P 2O 5 C. 铁和硫酸反应:2Fe+3H2SO 4=Fe2(SO4) 3+3H2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 2+O 2点燃2H 2O

4.10g 含有杂质的铁与100g 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杂质不溶于酸,也不与酸反应) ,反应后溶液质量变为105.4g ,则铁的纯度为_ ________,假设生成的气体与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可以得到还原产物_______ _____g。

5. 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最后所得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5题图

6.2007年9月某日, 福建省清流县一载满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26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泄露,流入附近小溪中。闻讯赶来的武警官兵立即垒坝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中和稀释后的硫酸。计算: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多少吨氢氧化钙?(精确到0.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 2SO 4+Ca(OH)2=CaSO4+2H2O 。

7. 国家在建造水立方时用了含铁11200吨的钢材,若这些钢材是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则至少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多少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 + 3CO 2)

8.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期间,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每天需要喷洒大量的消毒液。 (1)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kg。

(2)要配制800Kg 质量分数为0.5%

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9.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100g 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20g 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它成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请计算:

(1)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2)该工厂每天用含氢氧化钙75%的熟石灰处理150t 这种废水,需要熟石灰多少t?

10. 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 和Mg(OH)2, 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CaCO 3 的含量:取200g 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

(1)4分钟后,产生的CO 2 不再增加,说明水垢中CaCO 3 (填已或未) 反应完全。 (2)该水垢中CaCO 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1. NaOH 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生成Na 2CO 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 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 溶液;再加入200g 稀硫酸(足量) 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 。请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 2的质量为 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 ,则样品中NaOH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 2CO 3) 的烧碱样

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其原因是:

(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 。

12. 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 ,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

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题图

13. 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 ,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4. 皮鞋生产中所用的胶水含有正已烷(C6H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正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②正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可用分数表示)

常见的化学反应

1.C .提示:木炭、CO 和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2CuO=2Cu+CO2下;CO+CuO=Cu+CO2;H 2+CuO=Cu+H2O ;其中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没有有毒气体产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反应都生成了铜。

2.B .提示:通过①可以知道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 2,通过③④可以知道一定含有H 2和CO 。

3.D .提示:A 中产物应为四氧化三铁,B 没有配平,C 漏了气体符号,而且Fe 不显+3价。 4. 56% 6.4 g

5. 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则: 2H2O 2O + O2↑

X 1.6g

68

32

X =1. 6 X=3.4g

则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3.4g/10%=34g

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34g 。 6. 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6t×98﹪=25.48t H2SO 4+Ca(OH)2==CaSO4+2H2O 98 74

25.48t x

98

25. 48t

74=x X=19.2t 答:略。

7. 解:设需要氧化铁质量为x

3CO + Fe 高温

2O 32Fe + 3CO2 160 112

x 11200吨 160∶112 =x ∶11200吨 x= 16000吨 8. 解:(1)4

(2)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6%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X·16% = 4 Kg X = 25 Kg

9. 解:(1)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 。 H2SO 4+2NaOH=Na2SO 4+2H2O 98 80

x 120g×10%

98

80g

x = 120g 10%

解得:x=14.7g

14. 7g

H2SO 4%=100g ×100%=14.7%

(2)设处理150 t这种废水,需要Ca(OH)2的质量为y 。

H2SO 4 + Ca(OH)2=CaSO4+2H2O 98 74

150t×14.7% y

9874

150t ⨯14. 7%

=y

解得: y=16.65 t

16. 65g

熟石灰的质量=75%=22.2t 10.(1)已 (2) 75% 11. 解:(1) 4.4

(2)解:设所取样品中含有Na 2CO 3的质量为x 。

Na2CO 3+H2SO 4=== Na2 SO4+H2O+CO2↑ 106 44 x 4.4g 106 =44 解得:x=106⨯4.4g

=10.6g

x 4.4g 44 则烧碱样品中N aO H %=50.0g -10.6g

⨯100%=78.8%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 50.0钠元素生成g

142g 硫酸钠,消耗98g 硫酸。 12. 解: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22.2g 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则Na 2CO 3 + CaCl2 = CaCO3↓+ 2NaCl 106 111 100 x y 3.0g

106x

=111100

y =3 解之得:x =3.18(g),y =3.33(g)

3.18

所以,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3⨯100%=96.4% 3.33

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2.2⨯100%=15%

13. 解:(1)0.48g

(2)设5 1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 2H2O 2O + O2↑ x 0.48g

68

x 0. 48g ⨯68

32

=

0. 48g x =

32

=1. 02g

1. 02g

⨯100%=2%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1g

答:略。

14. 解:36 :7 36∕43% 或83.7%

(1)C:H=12×6:1×14=36:7 (2)36/(36+7)×%=83.7%


相关内容

  • 物质的推断
  • 以下是关于"物质的推断"的所有试题: 初中化学●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两.. 初中化学●X,Y,Z3种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色单质.. 初中化学●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B为红色.. ...

  • 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
  • 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化学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 ...

  • A.B.C.D.E.F.G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推断的相关搜索
  • 综合答疑(65311)试题(2226)作文(91)课程(11)资讯 共有"A.B.C.D.E.F.G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推断"相关搜索结果67656条 年   级:全部高三高二高一初三初二初一六年级五年级四年级三年级 学   科:全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理综文 ...

  •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 ...

  • 常见的碱_说课稿
  • 常见的碱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后对另一类物质------常见的碱的学习,酸和碱是常见的两类化学物质,也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 ...

  • 常见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 常见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作者:刘晓彤 方晓媛 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8期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健康的问题是人们长期永恒的话题,医疗卫生行业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主要是探讨医疗卫生的常见问题,即静脉输液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发应的成因,以 ...

  • 2016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集训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doc
  •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镁条 B . CO 2验满 C . 稀释浓硫酸 D . 加热液体 考点: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 ...

  • 2012年高考化学无机推断专题训练
  • 2012年高考化学无机推断专题训练 1.(四川理综29)(15分)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 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已知0.5 mol甲烷和0.5 mol水蒸气在t ℃,p k 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和氢气(合成气) ...

  • 化学注意事项
  • [知识点的认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主要是指以氧气.氢气.碳.硫.磷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铝.镁.锌.铁.铜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氧化铜.氧化铁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盐酸.硫酸.碳酸等为代表的酸,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为代表的碱,以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 ...

  • 2010-2011学年度第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高三化学
  • 高三化学: 一.课时安排 建议每周化学复习课时为5课时,一轮复习的时间为:2010年9月初--2011年3月初.具体可分为:10年9月初--10年10月下旬,复习必修1及其与必修2部分的整合:10年11月初--10年11月中旬,复习选修3及其与必修2部分的整合:10年11月下旬--2011年元月中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