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评估指标量化方法探索

机构编制评估指标量化方法探索

作者:戈文英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7期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定期评估机构和编制的执行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机构编制评估是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应该履行的法定职责,也是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由静态审批向动态监管延伸的重要举措。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分值,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机构编制评估指标体系。在工作中,我们尝试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分值,在指标量化方面做出初步探索。

评估的基本目标是考察机构编制配置是否科学,执行是否到位,以优化机构编制配置,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科学性和部门单位工作效能。围绕基本目标,按照“由总到分、逐级分解、层层细化”的思路,构建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是基本要素指标,包括职能、机构、编制、人员、机制共5项,涵盖机构编制评估的基本内容,其中,将职能又分为职责配置、职责落实、履职效果3个次要素指标。二级指标是描述具体事项的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分解,包括职责合法度等30项。三级指标,也称为指标标度,是体现事项具体特征的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分解,也是指标体系中最具体、最细化的评估标度。三级指标体系从整体上较好地覆盖了机构编制评估的内容(具体见表1)。

根据《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规定的评估内容,结合基层实际,我们将一个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归纳为职能配置及履行、机构设置、编制配置、人员配备和运行机制等5个方面,这5个方面是构成一个部门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指标。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要对5个指标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为构造判断矩阵提供指标评价值。我们认为,在5个指标中,职能、机构、编制是评估的主要内容,也是机构编制部门的核心业务,其重要性大于人员和机制。

在职能、机构、编制三项指标中,职能比机构和编制相对重要,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职能配置和职责履行最终体现公共部门的工作成效,也间接地综合体现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效果;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政府职能转变最终体现在部门职能的取消、转移、划入、加强等职能调整配置活动上。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职能配置将是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三是职能调整配置是机构编制调整配置的依据和基础,其地位和重要性要高于机构编制;因此,职能的重要性高于机构编制,是五项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在机构和编制两项指标中,机构和编制是机构编制部门两项最基础的工作,机构与编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重要性没有明显的差别,在两两比较中,我们取指标评价值为1,视为机构与编制的重要性相同。

在人员和机制两项指标中,人员配置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机构编制部门主要从编制对人员配备数量的控制、对人员结构的要求等编制执行的方面进行评估。而机制是一个部门与外界、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对机构运行和部门履职有重要影响,也是机构编制部门需要研究评估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认为机制比人员略微或者同等重要。

当然,指标重要性判断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不同人员或不同条件下,其重要性判断会有所差异。判断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常由若干专家或者经验丰富的机构编制工作人员完成,综合多名专家和有经验人员的判断,可以使判断结果更趋于客观。

其次,利用Excel 构造判断矩阵,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利用比例标度(见表2《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将横行指标对纵列指标进行重要性两两比较,其比值构成判断矩阵中的各元素,利用Excel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一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在两两比较过程中,缩小最重要与最次要之间的跨度,目的使各项权重分值更平滑一些。两两相比结果如下:职能比机构略重要,比编制同等,比人员很重要,比机制重要;机构比编制同等,比人员重要,比机制略重要;编制比人员略重要,比机制略重要;人员比机制同等。经两两比较,输入Excel 计算,职能、机构、编制、人员、机制的权重分别为0.337、0.222、0.235、0.095、0.108,以百分制计算,各指标的分值分别为34、22、24、9、11。在一致性检验中,CR=0.016,在合理范围之内(见表4、5)。□作者单位:嘉祥县万张镇中学 E:LQF 关键词:机构编制 评估体系 指标量化

机构编制评估指标量化方法探索

作者:戈文英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7期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定期评估机构和编制的执行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机构编制评估是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应该履行的法定职责,也是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由静态审批向动态监管延伸的重要举措。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分值,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机构编制评估指标体系。在工作中,我们尝试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分值,在指标量化方面做出初步探索。

评估的基本目标是考察机构编制配置是否科学,执行是否到位,以优化机构编制配置,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科学性和部门单位工作效能。围绕基本目标,按照“由总到分、逐级分解、层层细化”的思路,构建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是基本要素指标,包括职能、机构、编制、人员、机制共5项,涵盖机构编制评估的基本内容,其中,将职能又分为职责配置、职责落实、履职效果3个次要素指标。二级指标是描述具体事项的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分解,包括职责合法度等30项。三级指标,也称为指标标度,是体现事项具体特征的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分解,也是指标体系中最具体、最细化的评估标度。三级指标体系从整体上较好地覆盖了机构编制评估的内容(具体见表1)。

根据《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规定的评估内容,结合基层实际,我们将一个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归纳为职能配置及履行、机构设置、编制配置、人员配备和运行机制等5个方面,这5个方面是构成一个部门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指标。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要对5个指标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为构造判断矩阵提供指标评价值。我们认为,在5个指标中,职能、机构、编制是评估的主要内容,也是机构编制部门的核心业务,其重要性大于人员和机制。

在职能、机构、编制三项指标中,职能比机构和编制相对重要,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职能配置和职责履行最终体现公共部门的工作成效,也间接地综合体现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效果;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政府职能转变最终体现在部门职能的取消、转移、划入、加强等职能调整配置活动上。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职能配置将是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三是职能调整配置是机构编制调整配置的依据和基础,其地位和重要性要高于机构编制;因此,职能的重要性高于机构编制,是五项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在机构和编制两项指标中,机构和编制是机构编制部门两项最基础的工作,机构与编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重要性没有明显的差别,在两两比较中,我们取指标评价值为1,视为机构与编制的重要性相同。

在人员和机制两项指标中,人员配置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机构编制部门主要从编制对人员配备数量的控制、对人员结构的要求等编制执行的方面进行评估。而机制是一个部门与外界、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对机构运行和部门履职有重要影响,也是机构编制部门需要研究评估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认为机制比人员略微或者同等重要。

当然,指标重要性判断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不同人员或不同条件下,其重要性判断会有所差异。判断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常由若干专家或者经验丰富的机构编制工作人员完成,综合多名专家和有经验人员的判断,可以使判断结果更趋于客观。

其次,利用Excel 构造判断矩阵,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利用比例标度(见表2《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将横行指标对纵列指标进行重要性两两比较,其比值构成判断矩阵中的各元素,利用Excel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一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在两两比较过程中,缩小最重要与最次要之间的跨度,目的使各项权重分值更平滑一些。两两相比结果如下:职能比机构略重要,比编制同等,比人员很重要,比机制重要;机构比编制同等,比人员重要,比机制略重要;编制比人员略重要,比机制略重要;人员比机制同等。经两两比较,输入Excel 计算,职能、机构、编制、人员、机制的权重分别为0.337、0.222、0.235、0.095、0.108,以百分制计算,各指标的分值分别为34、22、24、9、11。在一致性检验中,CR=0.016,在合理范围之内(见表4、5)。□作者单位:嘉祥县万张镇中学 E:LQF 关键词:机构编制 评估体系 指标量化


相关内容

  • 图书馆服务价值量化评估方法的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图书馆服务价值量化评估方法的思考 作者:陈方锐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年第06期 关键词:成本收益法:条件价值法:投资回报法:评估方法体系 摘 要:简述图书馆价值评估历程,介绍成本收益法.条件价值法.投资回报法在图书馆 ...

  • 按绩效支付,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案例九 按绩效支付,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摘 要 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十一项目)的目标之一是改革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模式,建立起居民公平享有核心公共卫生服务的创新机制,提高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为实现项目目标,各项目省都对如何更有效的实现该目标进行了持 ...

  • 医师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对策分析
  • 人力资源管理Renli ziyuan guanli <中国医院管理>第36卷第3期(总第416期)2016年3月 医师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对策分析 刘江彬①②陶红兵①金玉善② 摘要系统梳理当前医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和归纳国内外医师评价的差异,剖析国内当前在医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

  • 财务预算与分析
  • 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企业改革深入进行,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企业对预算管理越来越 重视,预算管理也在一些企业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本文拟从预算管理理论及其 发展人手,对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企业预算管理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基于我国财政 ...

  • 火灾风险评估
  • 火灾风险评估 本节主要介绍了火灾风险评估.可接受风险.消防安全.火灾隐患.火灾风险.火灾危险源等相关概念和火灾风险评估的主要作用,并根据系统所处状态,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对火灾风险评估进行了分类. 一.火灾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 火灾风险评估以及评估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主要有: 火灾风险评估:对目标对象可 ...

  •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整体框架
  •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整体框 架 为进一步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加强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科学有效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制定本整体框架. 一.体系名称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的中文名称为"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 ...

  • 海绵城市规划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研究
  • 北极星环保网讯: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目标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和径流污染控制.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总量控制.峰值控制和污染控制的实施载体,是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集中体现.在不同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是近年来海绵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探索内容.采用多因子权重 ...

  • 浅议如何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
  • 浅议如何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对于推行横向岗责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税收各项工作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强化对干一步提高考核激励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优化考核手段 励,既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突出人性化管理,又要合理设计考核指标.建立科学 ...

  •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_原则_指标_模型与方法
  • 第"期!"##$年%月&中国科技论坛 ・$$・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 王章豹 徐枞巍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 摘要: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学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