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花Word文档

《芭蕉花》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四册)

作者(来源):建襄小学 陆慧瑾 发布时间:2006-03-17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儿时的一件事:五岁那年妈妈的头晕病又犯了。一天,“我”和哥哥发现人家院子里的芭蕉花开了,便翻墙摘了芭蕉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可妈妈知道事情后十分生气,爸爸也训斥了我们。当时的我和哥哥不明白父母的这些做法。

文章主要想通过事件的叙述,说明父母对我们的严格教育,让我们懂得从小要有良好的品行,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然而这一文章主旨是隐藏于文中,蕴含在母亲斥责孩子的话语之中的,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真正读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将本文教学目标定于以下三点:

1、认识生字“芭、蕉、晕、托、袖、捧”。

2、熟读课文2、3节,能联系课文相关内容理解妈妈说“唉!我生下了你们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的原因。有感情地读好妈妈的话。

3、能结合课文,将“我照实说了”的内容讲具体。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母亲说的那句话作为教学切入口,抓住文章2、3节内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关键内容的反复朗读与练说,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来读懂句意。)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 课题引入,了解芭蕉花样子与药用价值。

1、 出示芭蕉花图,句子。

“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花,有一簇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习生词:芭蕉) 2、 出示课题,介绍芭蕉花的药用价值,随机学习生词:头晕。 3、 小结,引入课文学习——

芭蕉花美丽而且实用,课文以芭蕉花为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说明:本块教学简洁处理,以课题带生字教学,同时通过朗读了解芭蕉花的样子与药用价值。)

二、 整体感知,抓住“突破口”。

1、 朗读全文,说说内容大意。(老师给一内容概述填空)

我五岁那年,妈妈( )。一天,“我”和哥哥发现

( ),便翻墙( ),把它( )。可妈妈知道事情后( ),爸爸也( )。当时的我和哥哥并不明白父母的这些做法。

2、 病床上的母亲十分生气,他对孩子说了什么?出示句子——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两个不争气

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读准、读通 3、 可以说,母亲这句话说得是很重的,那么在母亲眼里的这两个 “不争气”的孩子究竟做了什么?

(说明:本块面学习重在通过全文内容的大致了解,抓住切入口“母亲的话”进入重点段的学习。因而内容概述不求学生精确回答。)

三、 学习重点段(2、3节),理解母亲话语的真正含义。 1、 我和哥哥当时做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来读读这段内容。

(出示课文“我同二哥来到半里外的私塾„„母亲问我花是哪儿来的。” 其中生字红色显示:株、托、摘、袖、捧)

要求:学生能流利朗读句子,读准生字字音(熟悉内容) 2、 请小朋友试着用这样一段话来说说哥俩做了什么?

我们看见( ),二哥把我( )。我们( ),把它( )。

(说明:为后文“照实”一词的理解及补充说话作铺垫) 3、 在你看来,这是怎样的两个兄弟?(爱妈妈)

再读 “我同二哥来到半里外的私塾„„母亲问我花是哪儿来的。” (要求:学生能读出语气)

4、 在俩兄弟看来,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治好妈妈的病。因而,当

妈妈询问芭蕉花哪来时,“我”便照实说了(出示句子,“照实”一词红色显示)。

“照实”就是按照事实。那事实是什么呢? “我”当时会说什么? 现在你就是文中的“我”,请你照实说一说。

5、 “我”是那么高兴,那么兴奋,没想到妈妈却十分生气—— 出示: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齐读,读出语气。 小朋友,文中的哥俩当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你能告诉他们吗? (哥俩摘的芭蕉花是别人的,而且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摘的。)

6、是呀,妈妈说的“不争气”也就是这点。在妈妈心中,做一个正直的、光明正大的人可要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生病更难受。所以,她连连叹气——读出妈妈的心情 (说明:以母亲的话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对前文的仔细阅读,来理解母亲的难过,体会母亲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同时有针对性地设计填空,帮助学生能较顺利地进行理解性的说话练习。)

四、想象说话,深化中心。

1、芭蕉花是美丽的,其实孩子的一番好意妈妈也是知道的,但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父母还是严厉地训斥了他们。那么小朋友,你有什么好方法,既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又能用芭蕉花帮妈妈治病呢?

2、总结。

【关闭窗口】

教学目标:

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芭、晕、托、株、摘、袖、

捧、厅、训、掐、搁”;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并记住字形。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的话。说说自己读课文

后的感受。

3、 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

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11个;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

2、能熟读课文了解妈妈为什么说“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能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出课题

1、观看图片,出示词语:芭蕉花(草字头、形声字)。

2、简介芭蕉花:芭蕉又称大蕉,属芭蕉科,原产热带亚洲,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有栽种。芭蕉花的颜色是黄色的,形状像尖瓣的莲花。它不但很美,而且还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人们常用芭蕉花与其它食物一起烧煮用以治病,如治头晕、心脏病等。人们还喜欢用芭蕉花做成美味的菜呢。

3、出示课题:23、芭蕉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思考:课文围绕芭蕉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完成练习。

2、出示填空:

我五岁那年,妈妈______________,于是我和哥哥翻进围墙的窗子去______________,父母知道后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我俩都

__________________。

3、看课文的课件。

4、交流填空答案,朗读填空。

5、学习生字:晕。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2、3节

①四人小组读课文第2、3小节

要求:1、找到描写我和哥哥摘花过程的小节。2、划出摘花过程的句子。3、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②交流并出示句子(一):

从围墙的窗口看见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a出示图片理解:一簇、一株、一朵;动作理解:托。

b指导朗读(读出“欢喜”的语气)。

c板书:见花(发现)。

③交流并出示句子(二):

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

a学习动词:摘、藏、带、捧、跑。

b随机学习生字:袖、捧

c板书:摘花,拿花。

(师:是啊,这些动词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哥哥是那么的快乐,因为我们太爱妈妈了。)

④师生合作读句子。

2、继续学习第3小节。

①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节,要求:爸爸妈妈看见芭蕉花时是什么态度?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句子: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

a读句子。

b学习生字:厅

c板书: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训了一顿

③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我和哥哥那么辛苦为妈妈摘来了芭蕉花,妈妈不但不开心反而非常生气?为什么爸爸也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

④释疑:老师引导: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再读读课文。

a出示课后练习:

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________ ____” 理解:照实

b回应质疑:现在谁来说说母亲和父亲为什么都很生气?

c交流。

d分角色朗读两句句子,引导读出父亲和母亲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气的语气. ⑤引读第三小节

理解动词:掐——换个词来说说:摘。

板书:还花(师:最终我们还是把花还了回去。)

四、讨论交流,练习说话。

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有人说,为了治妈妈的病,可以这么做,生命最宝贵。那有没有什么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1、小组讨论。

2、交流。

3、老师小结:你们都很聪明,为兄弟俩出了那么多好主意。你们的这些办法既没有损害别人的东西,又能治好妈妈的病,真不错!

四、复习巩固

1、复习词语。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23 芭蕉花

我和二哥 父母

(治头晕) 见花 非常生气

摘花 连连叹气

拿花 训了一顿

还花 爱(严格要求)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半学期中的一篇课文,属于读课文理解词句的单元。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在能通顺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本课语句通俗易懂,主要讲述了母亲的头晕病又犯了,相传芭蕉花能治头晕病,于是我和哥哥来到私塾私自摘了一朵芭蕉花带给母亲治病,结果却被父母狠狠指责了一顿。通过这件事情来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

课文通过“见花——摘花——拿花——还花”这一条线索来展开。而本课的重点是孩子得知母亲的头晕病需要芭蕉花来治,便辛辛苦苦摘来了一朵,结果却是遭到父母严厉的批评。课堂教学正是围绕这一重点展开。根据实际情况,如何

让学生理解我和哥哥的一片孝心和面对母亲的责问我们的诚实以及父母严厉的批评之间的矛盾则是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在字词学习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字词教学可以选择个别重点字词来进行。在朗读课文时,基本上都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大部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质疑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这一阶段的训练就要从理解课文重点词句方面下手,使学生真正会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三、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芭、晕、托、株、摘、袖、捧、厅、训、掐、搁”;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记住它们的字形。

进入二年级下半学期,字词教学可以选择个别重点字词来进行。“芭蕉”两字都是“草字头”、形声字;“摘”字虽不要求书写,但它笔画很容易搞错,所以可以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科学识记。“袖”的部首容易和“示字旁”混淆,可以用分析形声字的方法来识记。

目标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话的意思,并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课文从我和哥哥的动作表现入手,把我们对母亲的一片孝心表达的淋漓尽致。而父母对我们的严格要求的描写则主要通过神态、语言来进行的,这一环节也是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因此在这里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朗读句子后进行质疑,通过释疑、朗读感受来体会这样的感情。

语文的教学是开放的,在说的练习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内容可以是多元化的,但必须要求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意思合理的表达清楚。

目标三: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

教学中切忌说教“贴标签” ,应指导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主旨。

四、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

在二年级下半学期的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应变以往的“面面俱到”为“画 龙点睛”。将课文中难度较高的生字拿出来进行讲解。使学生从字形字音字义上真正了解这个字。

二、指导方法,教学生会读

“教是为了不教”只要学生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就能在课内外精读、博读。语文阅读方法很多,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我采用了圈划为主的阅读方法(即圈划出句子和动词)。

边读边划的阅读方法可用于重点段,也可用于全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圈画的符号应该统一,这样便于集体交流,对于较典型的课文,教师还要“下水”做示范,让学生观摩。“摘”就是摘录好词好句。不管是“划”还是“摘”,最重要的就是在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圈画出了关键词句之后,很多学生会停止阅读,等待发言,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继续阅读的习惯,也就是把自己圈画的词句细细朗读,说说自己圈画的理由。这也就是我们的说话训练,这里的说话训练可以个人为主,也可同桌合作,更可以进行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有了练习说话的机会。

三、在静心阅读的基础上,培养有质量的质疑: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的一些技巧,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课文,在这时,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一时机,开展下一步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就是培养有质量的质疑。

由于新教材的缘故,二年级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非常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尽量在最初引导学生质疑时,用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把疑问提出来。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学生就会学着老师的模样来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事实证明,学生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已经对不同的课文有了自己的想法。从形形色色的质疑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发问能力很强,而且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可以提出有质量

的疑问了。比如,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父母对“我们”严厉批评这一环节提出质疑,然后通过朗读感受,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严”。当然,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也会有学生问出与课文无关的疑问。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又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有价值的疑问。具体方法教师可以把有价值的质疑有层次地写在黑板上,产生一种导向作用,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悟出什么样的问题是值得在课堂中讨论的。而对于那些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可通过筛选或当场就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决。

教学反思:

进入二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在识字上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因此,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字义较难理解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教师着重对“袖”字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部首容易搞错的字可以用换部首组新字的方法进行记忆。

对于词语“照实”的理解,教师先以课文中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词义,效果非常好。学生的理解很到位,有的说“照实就是按照实际情况来说”有的说:“不说假话,不夸张,事实是怎样的就怎样说就是照实”„„学生的发言已经表现出他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照实”这个词的意思。教师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再来用“照实”说一句话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了词意。

在朗读教学中,训练朗读并不简单。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心中明确每次读的目的,不要为读而读,要让学生明确每次读什么,怎样读。如果一味的让学生自读自悟、或笼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感受,教师却很少引导、点拨,这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系列的动词来读出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通过读母亲和父亲对此事的态度来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严。有的学生在读后体会到了作者和哥哥虽然一心为了母亲的病能好起来所以才偷摘了私塾的芭蕉花,但是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对的。有的学生理解到了父母看上去严厉的批评教育其实内心对我们充满了爱,在看似严格的话语中透露出希望我们都能做个正派人。

在朗读中,我们既反对“放羊式的朗读”,又反对“一个声音的朗读”,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中启发、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真正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读出真情实感,在教学相长中实现教学目标。这也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将二期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融会贯通与教学课堂之中。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23、芭蕉花

1、读题

2、简介芭蕉花

3、文中是怎样介绍芭蕉花,请学生默读找出有关句子。

4、出示:

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个别读,抽生读,齐读。 分析字形:栽,并正音。

二、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 自学课文

1、轻声读文,边读边自学生字

2、想想围绕芭蕉花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3、反馈

(1)读词:衣袖、大概、搁好、掐下

(2)各种形式读词

(3)分析字形:袖

(二) 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文,用“~~”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交流:说明自己划出的是什么词或句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3、教师做出相应反馈,选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三、 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抓重点句:“我和哥哥都很伤心,但是,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生气?”展开学习。

2、小组学习:“我”和哥哥为什么伤心?

“我”为什么不明白,想不通?

3、大组交流,指导朗读有关语句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读出母亲的生气与伤心)

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狠狠需重读)

4、齐读第1、2节,理解“我”摘花是源于对母亲的关心

四、 语言实践

1、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人说,为了治好妈妈的病,可以这么做……你说呢?

2、小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拿。

五、 复习巩固

1、分组接龙读文

2、指导书写:栽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6个。积累词语5个。

2、 正确朗读课文。

3、 学习提出问题,重点: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并尝试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解决。

4、 通过学习明白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芭蕉花》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四册)

作者(来源):建襄小学 陆慧瑾 发布时间:2006-03-17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儿时的一件事:五岁那年妈妈的头晕病又犯了。一天,“我”和哥哥发现人家院子里的芭蕉花开了,便翻墙摘了芭蕉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可妈妈知道事情后十分生气,爸爸也训斥了我们。当时的我和哥哥不明白父母的这些做法。

文章主要想通过事件的叙述,说明父母对我们的严格教育,让我们懂得从小要有良好的品行,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然而这一文章主旨是隐藏于文中,蕴含在母亲斥责孩子的话语之中的,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真正读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将本文教学目标定于以下三点:

1、认识生字“芭、蕉、晕、托、袖、捧”。

2、熟读课文2、3节,能联系课文相关内容理解妈妈说“唉!我生下了你们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的原因。有感情地读好妈妈的话。

3、能结合课文,将“我照实说了”的内容讲具体。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母亲说的那句话作为教学切入口,抓住文章2、3节内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关键内容的反复朗读与练说,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来读懂句意。)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 课题引入,了解芭蕉花样子与药用价值。

1、 出示芭蕉花图,句子。

“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花,有一簇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习生词:芭蕉) 2、 出示课题,介绍芭蕉花的药用价值,随机学习生词:头晕。 3、 小结,引入课文学习——

芭蕉花美丽而且实用,课文以芭蕉花为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说明:本块教学简洁处理,以课题带生字教学,同时通过朗读了解芭蕉花的样子与药用价值。)

二、 整体感知,抓住“突破口”。

1、 朗读全文,说说内容大意。(老师给一内容概述填空)

我五岁那年,妈妈( )。一天,“我”和哥哥发现

( ),便翻墙( ),把它( )。可妈妈知道事情后( ),爸爸也( )。当时的我和哥哥并不明白父母的这些做法。

2、 病床上的母亲十分生气,他对孩子说了什么?出示句子——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两个不争气

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读准、读通 3、 可以说,母亲这句话说得是很重的,那么在母亲眼里的这两个 “不争气”的孩子究竟做了什么?

(说明:本块面学习重在通过全文内容的大致了解,抓住切入口“母亲的话”进入重点段的学习。因而内容概述不求学生精确回答。)

三、 学习重点段(2、3节),理解母亲话语的真正含义。 1、 我和哥哥当时做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来读读这段内容。

(出示课文“我同二哥来到半里外的私塾„„母亲问我花是哪儿来的。” 其中生字红色显示:株、托、摘、袖、捧)

要求:学生能流利朗读句子,读准生字字音(熟悉内容) 2、 请小朋友试着用这样一段话来说说哥俩做了什么?

我们看见( ),二哥把我( )。我们( ),把它( )。

(说明:为后文“照实”一词的理解及补充说话作铺垫) 3、 在你看来,这是怎样的两个兄弟?(爱妈妈)

再读 “我同二哥来到半里外的私塾„„母亲问我花是哪儿来的。” (要求:学生能读出语气)

4、 在俩兄弟看来,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治好妈妈的病。因而,当

妈妈询问芭蕉花哪来时,“我”便照实说了(出示句子,“照实”一词红色显示)。

“照实”就是按照事实。那事实是什么呢? “我”当时会说什么? 现在你就是文中的“我”,请你照实说一说。

5、 “我”是那么高兴,那么兴奋,没想到妈妈却十分生气—— 出示: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齐读,读出语气。 小朋友,文中的哥俩当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你能告诉他们吗? (哥俩摘的芭蕉花是别人的,而且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摘的。)

6、是呀,妈妈说的“不争气”也就是这点。在妈妈心中,做一个正直的、光明正大的人可要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生病更难受。所以,她连连叹气——读出妈妈的心情 (说明:以母亲的话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对前文的仔细阅读,来理解母亲的难过,体会母亲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同时有针对性地设计填空,帮助学生能较顺利地进行理解性的说话练习。)

四、想象说话,深化中心。

1、芭蕉花是美丽的,其实孩子的一番好意妈妈也是知道的,但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父母还是严厉地训斥了他们。那么小朋友,你有什么好方法,既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又能用芭蕉花帮妈妈治病呢?

2、总结。

【关闭窗口】

教学目标:

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芭、晕、托、株、摘、袖、

捧、厅、训、掐、搁”;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并记住字形。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的话。说说自己读课文

后的感受。

3、 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

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11个;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

2、能熟读课文了解妈妈为什么说“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能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出课题

1、观看图片,出示词语:芭蕉花(草字头、形声字)。

2、简介芭蕉花:芭蕉又称大蕉,属芭蕉科,原产热带亚洲,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有栽种。芭蕉花的颜色是黄色的,形状像尖瓣的莲花。它不但很美,而且还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人们常用芭蕉花与其它食物一起烧煮用以治病,如治头晕、心脏病等。人们还喜欢用芭蕉花做成美味的菜呢。

3、出示课题:23、芭蕉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思考:课文围绕芭蕉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完成练习。

2、出示填空:

我五岁那年,妈妈______________,于是我和哥哥翻进围墙的窗子去______________,父母知道后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我俩都

__________________。

3、看课文的课件。

4、交流填空答案,朗读填空。

5、学习生字:晕。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2、3节

①四人小组读课文第2、3小节

要求:1、找到描写我和哥哥摘花过程的小节。2、划出摘花过程的句子。3、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②交流并出示句子(一):

从围墙的窗口看见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a出示图片理解:一簇、一株、一朵;动作理解:托。

b指导朗读(读出“欢喜”的语气)。

c板书:见花(发现)。

③交流并出示句子(二):

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

a学习动词:摘、藏、带、捧、跑。

b随机学习生字:袖、捧

c板书:摘花,拿花。

(师:是啊,这些动词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哥哥是那么的快乐,因为我们太爱妈妈了。)

④师生合作读句子。

2、继续学习第3小节。

①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节,要求:爸爸妈妈看见芭蕉花时是什么态度?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句子: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

a读句子。

b学习生字:厅

c板书: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训了一顿

③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我和哥哥那么辛苦为妈妈摘来了芭蕉花,妈妈不但不开心反而非常生气?为什么爸爸也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

④释疑:老师引导: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再读读课文。

a出示课后练习:

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________ ____” 理解:照实

b回应质疑:现在谁来说说母亲和父亲为什么都很生气?

c交流。

d分角色朗读两句句子,引导读出父亲和母亲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气的语气. ⑤引读第三小节

理解动词:掐——换个词来说说:摘。

板书:还花(师:最终我们还是把花还了回去。)

四、讨论交流,练习说话。

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有人说,为了治妈妈的病,可以这么做,生命最宝贵。那有没有什么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1、小组讨论。

2、交流。

3、老师小结:你们都很聪明,为兄弟俩出了那么多好主意。你们的这些办法既没有损害别人的东西,又能治好妈妈的病,真不错!

四、复习巩固

1、复习词语。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23 芭蕉花

我和二哥 父母

(治头晕) 见花 非常生气

摘花 连连叹气

拿花 训了一顿

还花 爱(严格要求)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半学期中的一篇课文,属于读课文理解词句的单元。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在能通顺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本课语句通俗易懂,主要讲述了母亲的头晕病又犯了,相传芭蕉花能治头晕病,于是我和哥哥来到私塾私自摘了一朵芭蕉花带给母亲治病,结果却被父母狠狠指责了一顿。通过这件事情来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

课文通过“见花——摘花——拿花——还花”这一条线索来展开。而本课的重点是孩子得知母亲的头晕病需要芭蕉花来治,便辛辛苦苦摘来了一朵,结果却是遭到父母严厉的批评。课堂教学正是围绕这一重点展开。根据实际情况,如何

让学生理解我和哥哥的一片孝心和面对母亲的责问我们的诚实以及父母严厉的批评之间的矛盾则是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在字词学习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字词教学可以选择个别重点字词来进行。在朗读课文时,基本上都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大部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质疑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这一阶段的训练就要从理解课文重点词句方面下手,使学生真正会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三、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芭、晕、托、株、摘、袖、捧、厅、训、掐、搁”;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记住它们的字形。

进入二年级下半学期,字词教学可以选择个别重点字词来进行。“芭蕉”两字都是“草字头”、形声字;“摘”字虽不要求书写,但它笔画很容易搞错,所以可以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科学识记。“袖”的部首容易和“示字旁”混淆,可以用分析形声字的方法来识记。

目标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话的意思,并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课文从我和哥哥的动作表现入手,把我们对母亲的一片孝心表达的淋漓尽致。而父母对我们的严格要求的描写则主要通过神态、语言来进行的,这一环节也是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因此在这里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朗读句子后进行质疑,通过释疑、朗读感受来体会这样的感情。

语文的教学是开放的,在说的练习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内容可以是多元化的,但必须要求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意思合理的表达清楚。

目标三: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

教学中切忌说教“贴标签” ,应指导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主旨。

四、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

在二年级下半学期的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应变以往的“面面俱到”为“画 龙点睛”。将课文中难度较高的生字拿出来进行讲解。使学生从字形字音字义上真正了解这个字。

二、指导方法,教学生会读

“教是为了不教”只要学生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就能在课内外精读、博读。语文阅读方法很多,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我采用了圈划为主的阅读方法(即圈划出句子和动词)。

边读边划的阅读方法可用于重点段,也可用于全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圈画的符号应该统一,这样便于集体交流,对于较典型的课文,教师还要“下水”做示范,让学生观摩。“摘”就是摘录好词好句。不管是“划”还是“摘”,最重要的就是在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圈画出了关键词句之后,很多学生会停止阅读,等待发言,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继续阅读的习惯,也就是把自己圈画的词句细细朗读,说说自己圈画的理由。这也就是我们的说话训练,这里的说话训练可以个人为主,也可同桌合作,更可以进行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有了练习说话的机会。

三、在静心阅读的基础上,培养有质量的质疑: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的一些技巧,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课文,在这时,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一时机,开展下一步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就是培养有质量的质疑。

由于新教材的缘故,二年级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非常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尽量在最初引导学生质疑时,用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把疑问提出来。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学生就会学着老师的模样来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事实证明,学生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已经对不同的课文有了自己的想法。从形形色色的质疑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发问能力很强,而且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可以提出有质量

的疑问了。比如,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父母对“我们”严厉批评这一环节提出质疑,然后通过朗读感受,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严”。当然,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也会有学生问出与课文无关的疑问。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又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有价值的疑问。具体方法教师可以把有价值的质疑有层次地写在黑板上,产生一种导向作用,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悟出什么样的问题是值得在课堂中讨论的。而对于那些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可通过筛选或当场就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决。

教学反思:

进入二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在识字上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因此,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字义较难理解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教师着重对“袖”字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部首容易搞错的字可以用换部首组新字的方法进行记忆。

对于词语“照实”的理解,教师先以课文中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词义,效果非常好。学生的理解很到位,有的说“照实就是按照实际情况来说”有的说:“不说假话,不夸张,事实是怎样的就怎样说就是照实”„„学生的发言已经表现出他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照实”这个词的意思。教师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再来用“照实”说一句话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了词意。

在朗读教学中,训练朗读并不简单。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心中明确每次读的目的,不要为读而读,要让学生明确每次读什么,怎样读。如果一味的让学生自读自悟、或笼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感受,教师却很少引导、点拨,这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系列的动词来读出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通过读母亲和父亲对此事的态度来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严。有的学生在读后体会到了作者和哥哥虽然一心为了母亲的病能好起来所以才偷摘了私塾的芭蕉花,但是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对的。有的学生理解到了父母看上去严厉的批评教育其实内心对我们充满了爱,在看似严格的话语中透露出希望我们都能做个正派人。

在朗读中,我们既反对“放羊式的朗读”,又反对“一个声音的朗读”,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中启发、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真正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读出真情实感,在教学相长中实现教学目标。这也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将二期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融会贯通与教学课堂之中。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23、芭蕉花

1、读题

2、简介芭蕉花

3、文中是怎样介绍芭蕉花,请学生默读找出有关句子。

4、出示:

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个别读,抽生读,齐读。 分析字形:栽,并正音。

二、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 自学课文

1、轻声读文,边读边自学生字

2、想想围绕芭蕉花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3、反馈

(1)读词:衣袖、大概、搁好、掐下

(2)各种形式读词

(3)分析字形:袖

(二) 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文,用“~~”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交流:说明自己划出的是什么词或句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3、教师做出相应反馈,选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三、 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抓重点句:“我和哥哥都很伤心,但是,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生气?”展开学习。

2、小组学习:“我”和哥哥为什么伤心?

“我”为什么不明白,想不通?

3、大组交流,指导朗读有关语句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读出母亲的生气与伤心)

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狠狠需重读)

4、齐读第1、2节,理解“我”摘花是源于对母亲的关心

四、 语言实践

1、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人说,为了治好妈妈的病,可以这么做……你说呢?

2、小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拿。

五、 复习巩固

1、分组接龙读文

2、指导书写:栽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6个。积累词语5个。

2、 正确朗读课文。

3、 学习提出问题,重点: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并尝试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解决。

4、 通过学习明白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相关内容

  • 西游记名著阅读Word 文档
  • 名著阅读<西游记> 1.<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 2.<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 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 域记&g ...

  • [未展芭蕉]赏析文档
  •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丰富而优美的联想,往往是诗歌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咏物诗,诗意的联想更显得重要. 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颖:"无烟"与"干"也是很平常 ...

  • 教师水平考核word部分复习
  • 文字处理word部分 一.选择题 1. 赵老师用Word编辑教案时,想输入特殊的符号"≥",应当选 用"插入"菜单中的( c )命令. A.数字 B.页码 C.引用 D.符号 2. 罗老师在用Word编辑文章时,用一种快捷的方法将文中的十多处''计算机&quo ...

  • WORD文字处理答案
  • WORD 文字处理 一.单选题 1.Word 2000文字处理软件是___C____. A .DOS 下的软件 B.系统软件 C.套件Office 成员之一 D.操作系统 C .用Shift 键和↑↓←→光标键进行画表格 D .选择"表格"菜单中的"插入表格" ...

  • 2014年中考信息技术题库试题-2Word
  • 知识点手册-2 Word2003 一.基础: 1-1:认识word:---------- 1.Word2003的功能:文字处理 扩展名:doc 模板名:dot 2.还原和最大化按钮是同一个 3.关闭软件: 退出操作就是关闭软件; 菜单法:文件→退出 按钮法:标题栏"关闭"按钮. ...

  • 2014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模拟试题
  • 易考堂网校 http://www.ekaotang.com2014 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模拟试题1.下面的哪项操作不能在 Word 文档中建立表格() . A.单击"常用"工具栏"插入表格"按钮 B.执行"格式"菜单&q ...

  • 如何把PDF格式转换成WORD文档格式
  • 如何把PDF 格式转换成WORD 文档格式? 方法一: 下一个Apabi Reader 4.0,就可以转换,虽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转,但个人觉得很好用. 方法二: 利用Office 2003中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组件来实现PDF 转WORD 文档,也就是 ...

  • 如何取消文档保护
  • 如何取消文档保护 在使用Word 进行文档保护时,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窗体保护(工具→保护文档(P)...),用窗体保护最为彻底,用户无法编辑,也无法进行Copy&Paste操作. 但是,Word 文档的漏洞可以让你用很简单的方法去掉这个密码,我们自己来测试一下: 首先创建一个Word 文档,使 ...

  • 办公软件常见问题解决
  • 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 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 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 ...